当前位置:首页>

3亿人查出的“甲状腺结节”,是癌吗?

3亿人查出的“甲状腺结节”,是癌吗?
发表人:京东健康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一个100人的公司一旦体检,就能查出30个「甲状腺结节」来。

 

得到这一结果的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看医生。

 

其实,「甲状腺结节」发生在近3亿的中国人身上,问题说大不大,但不重视也绝对不行!

 

到底是什么病?

 

甲状腺结节就是细胞异常增长在甲状腺内形成小肿块,可通过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

 

在检查时,医生通过手指抚摸结节,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还有的结节比较小,不痛不痒也摸不出来,甚至没有什么感觉。

 

 

但部分病人甲状腺结节会造成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等),会出现多食、多汗、体重下降、易怒、心悸、月经失调等症状。

 

甲状腺结节较大的时候,会出现压迫周边脏器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肿块就是「肿瘤」?

 

大部分结节都属于良性,但不能排除结节恶化的可能。大约有1-5%的甲状腺结节发展成了癌症。

 

多数情况下,医生会说:“你的甲状腺结节没啥大问题,不需要治疗!”毕竟多数的甲状腺结节并不会有特别症状,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而少部分患者如果是较大的结节,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因此,一旦发现患有甲状腺结节,及时做进一步检查,定期随访、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很重要。

 

需要手术的情况

 

甲状腺结节较大的情况下,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切除部分:如果可以保留部分甲状腺组织,仍旧可以维持其功能。

 

·全部切除:可以有效的避免甲状腺结节恶化,但没了甲状腺,患者就要终身服药,以药物替代甲状腺的作用。

 

因此,是否手术、手术具体方式都需要根据病情来综合判断。

 

最挣扎、最担心的就是颈部会留下明显疤痕,尤其是「蟹足肿」体质的人无法避免。所以很多人尽管肿瘤压迫,还迟迟不愿意接受甲状腺手术。

 

其实现在的医疗条件,微创手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术后的痛苦及疤痕问题并不严重。

 

饮食6大注意

 

1.科学吃盐:

 

发生甲状腺结节时,要看有没有合并甲亢、甲减等。

 

如果伴有甲亢,就需要忌碘饮食;如果伴有甲减,则可以适当补碘,可以吃加碘盐。

 

但期间要注意监测病情,根据病情调整饮食。

 

2.营养均衡:

 

需要注意热量及营养物质的均衡。甲状腺激素控制着人体的各类代谢,一旦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人体代谢也会失常,此时更要注意营养物质的摄入,保证身体营养均衡。

 

3.多吃高蛋白:

 

高蛋白的食物对甲状腺结节有益,包括肉类、蛋奶类、豆制品类。

 

4.多吃蔬果:

 

蔬果对人体的作用很大,它们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能够帮助甲状腺结节患者尽快康复。

 

5.摄取「散结」食物:

 

患者要多吃一些具有消结散肿的食物。患者在饮食上可以多吃猕猴桃、香菇、赤豆、薏米、大枣、等软坚散结的食物以及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6.忌烟忌酒:

 

除此之外,要忌烟、忌酒、忌肥腻、忌油煎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

 

甲状腺结节若是任其发展会有致癌风险。

 

所以,要积极治疗,良性结节目前治疗手段和效果都不错,预后通常较好,患者们可放心选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以下内容选自京东互联网医院医患问答,为保护患者的隐私,相关信息已隐去。


    极速问诊是为了解决您日常的紧急小问题推出的一项功能,AI智能为您匹配科室,1分钟分诊接诊率达到80%,7 × 24提供服务。


     

    朱志国医生:

     

    从目前的情况看,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大概3x3cm。


    目前情况首先诊断考虑甲状腺占位位:性质待查。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疾病,大体分为良性和恶性结节的区别。


    临床上遇到甲状腺结节的情况,首先需要结合甲状腺彩超检查,对甲状腺结节做一个初步的评估和分析。


    如果彩超评估考虑有恶性肿瘤可能,彩超分类在4类以上,那么这种情况,建议进一步完善甲状腺穿刺活检,需要明确病理性质。


    如果明确诊断是甲状腺恶性肿瘤,那么治疗还是建议手术治疗为主。


    恶性肿瘤在彩超上的描述:低回声,实性团块,边界不清楚,包膜不完整,纵横比大于一,或者伴有泥沙样的强回声。


    目前甲状腺手术还是发展比较成熟,也是比较规范的一个手术方式。


    总体来看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比较低,5年生存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


    所以,也不要太担心,即使是甲状腺恶性肿瘤,那么手术也是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治疗效果。


     

    朱志国医生:

     

    大约40%左右的人群在体检中能够发现甲状腺结节,但绝大多数是属于良性病变。


    如果说体检的时候发现甲状腺结节伴钙化,那么我们首先需要评估一下这个彩超的具体描述情况。


    从目前情况初步考虑诊断:甲状腺结节伴钙化。


    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钙化大多是属于那种泥沙样的钙化,而不是粗大钙化。


    所以从目前信息描述,有钙化并不表示就是恶性肿瘤的绝对指标,我们要结合彩超的描述结合这个钙化的具体情况来进一步客观的分析。


    如果彩超描述的结节是低回声,界限也不清楚,边界也不光滑,也是属于泥沙样的钙化,彩超分类在4类以上,那么这种情况,临床上可能就要考虑有恶性肿瘤可能。


    下一步结合彩色的具体描述,建议可以完善彩超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明确病理性质。


    如果诊断明确,还是首先建议以手术治疗为主。

    如果彩超评估考虑是一个良性的结节,分类在三类以下,而且结节比较小,不到一公分,钙化也属于粗大钙化,那么这种情况,临床考虑可能还是趋向良性的病变。


    建议可以定期的观察,随访复查彩超,暂时呢也不需要做手术。


    定期对比结节的变化情况,如果结节在短时间之内明显的长大,那么可以再及时做穿刺活检,或者手术干预,这样也是可以的。


     

    朱志国医生:

     

    目前优甲乐的用法和用量,是否需要做一下调整。


    一般优甲乐的口服我们推荐是清晨空腹饭前半小时服用。


    那么你目前的一天早晚各一片,这个使用方法不是很妥当,需要调整。


    从临床经验上来看,如果说我们口服的优甲乐的剂量过大,有可能会出现心悸,心慌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


    如果口服优甲乐的剂量不够,那么有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弱的一些临床表现,比如粘液性水肿啊,乏力,心神不定等。

    所以说从你目前的这些临床表现来看的话,我觉得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低的一些临床表现。


    那么建议,需去医院复查一个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彩超。


    如果能够提供你上次的住院病历资料更好的。


    一般tsh抑制治疗前期,抑制时间是5年左右,5年时间以后可以逐步的把优甲乐的量再逐步的减低,改为替代治疗。


    如果说通过查血,指标没有达标,可以调整优甲乐的剂量,再达到一个达标范围。从而有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


    那么平时生活饮食方面,最好清淡饮食,多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咨询医生 | 朱志国 头颈科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李晓

    甲状腺作为身体重要的内分泌腺常会发生病变,这些病变之间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点以及不同点,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腺瘤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这两种疾病在病因、症状和治疗这三个方面都有着不同点。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吧。

    1、病因

    甲状腺结节是慢性发展性疾病,主要的病因包括缺碘、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以及自身抗体攻击甲状腺细胞。而甲状腺腺瘤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肿瘤,其主要病因包括过量摄入碘、遗传因素以及射线照射。

    2、症状

    由于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腺瘤都会出现甲状腺的增大,所以这两者拥有的共同症状就是颈部可见肿大的甲状腺。但是甲状腺结节会引发颈部疼痛以及甲减的症状,同时在触诊甲状腺时,可以发现多个结节的出现。甲状腺腺瘤也会出现疼痛,但疼痛是由于肿大的淋巴结引发的与甲状腺结节的疼痛并不一致,同时还会出现甲亢的症状。

    3、治疗

    由于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腺瘤分别表现出的是甲减和甲亢的症状,所以在治疗时最主要的差别就是药物治疗。甲状腺结节由于出现的是甲减症状,所以主要以补充甲状腺激素为主要治疗方案。甲状腺腺瘤主要表现出甲亢的症状,所以在治疗时多利用甲状腺抑制药物以及抗甲状腺药物,减少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无论是甲状腺结节还是甲状腺腺瘤,都可以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但是在甲状腺腺瘤切除时,还需要考虑周围颈部淋巴结是否有清扫的必要。

    在诊断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腺瘤是主要通过甲减和甲亢的症状进行辨别,同时还需要对体内甲状腺激素及其相关激素进行密切监控来确定病情的发展情况。这两个疾病都有治愈的可能,所以在有不适症状后,需要及时治疗并定期复查。

  • 近年来,甲状腺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在门诊上,可以经常看到患者拿着体检报告就诊,原因就是体检时发现了甲状腺结节,令大家疑惑的是,甲状腺结节到底严重不严重,会不会进一步发展成为甲状腺癌。

     

    甲状腺是人体较重要器官,其主要作用是分泌甲状腺素,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免疫力等多种功能。若该部位出现功能异常,如甲亢、甲减等病症,引起患者出现体重异常、情绪异常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

     

    引起甲状腺结节的原因:1、水源的化学品与细菌污染。2、情志内伤、先天因素、饮食以及水土适宜。3、饮食失调。4、家族中有本病史。

     

     

    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初期,大都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且女士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要比男士发病率高。不同的甲状腺疾病临床症状是不同的,发病率最高的是甲亢,女士表现为心慌、手抖、多汗、大便次数多,月经紊乱、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甲状腺功能减退,女性会表现为反应迟钝、心率减慢、怕冷;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可以产生脖子疼痛,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

     

    甲状腺结节分良恶性,临床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以良性居多,一般通过甲状腺超声,结合甲状腺结节分级标准能够对彩超下看到的结节的良恶性有初步的判断,一般来说,2类结节为良性结节;3类结节是良性的可能性较大,保存好检查结果,动态观察,待下一次复查后比较两次结节的形态,大小再另作判断;4类结节为可疑恶性结节,分为两类,4a类为恶性的可能性为5%-10%,4b类恶性的可能性为10%-80%,这时候可以做细针穿刺取活检,确诊结节的良恶性,再进行下一步治疗;5类结节的恶性可能性大于80%。

     

     

     

    一般来说,确诊的良性结节即为良性,一般不会向恶性转变,但是可疑恶性的甲状腺结节有进一步发展转变为甲状腺癌的可能。

     

     

    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放射线照射,放松心情,避免压力过大,定期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时要进一步就诊,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对下一步治疗和以后的生活方式进行指导,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作者 | 张攀攀
    文章首发于 | 肺癌专科医生张医生微博

     

     

     

    今天体检,B超大夫说你的甲状腺没有结节,现在甲状腺没有结节的女性已经很少见了。挺开心,因为不用经常想着复查了。

     

    那么怎么看B超报告上的甲状腺结节呢?85-90%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结节。在恶性结节中90%以上又都是低度恶性的。所以及时确诊了甲状腺癌,也不用过分担忧。

     

    怎么看B超报告上的甲状腺结节?

     

    结节的数目:恶性结节单发为主,良性结节多发为主。

     

    结节的形态:良性结节多为椭圆形或类圆形,而不规则形的结节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结节的边界:良性一般边界清楚,恶性的边界大多不清晰。但有些炎性的改变,因为渗出,边界也是不清,并不是恶性的。

     

     

    结节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实性结节、囊性结节、囊实混合性结节。囊性和囊实混合性结节大多为良性,也可为恶性。甲状腺癌大多为实性结节。

     

    结节的内部回声:对鉴别良恶性的特异性不大,良性时结节内部可呈等回声、高回声、混合回声和低回声;恶性时结节内部多呈低回声,甚至有些结节后方回声衰减。不容易区分。

     

    结节的后方回声:结节后方回声增强多见于良性疾病,结节内的钙化或恶性结节可引起结节后方回声减弱。

     

    包膜:完整性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重要指标。完整提示良性;无明显的包膜或包膜不完整提示恶性。

     

    结节的钙化:钙化是甲状腺结节非常重要的一个临床特征,如果B超提示细点状或沙粒样钙化,特别是合并边界不清,往往提示结节是恶性的。因此,合并钙化的甲状腺结节应该积极处理。

     

    结节的生长速度:生长速度较快,短期内迅速增大的结节,在排除囊内出血后,应高度怀疑恶性。

     

    结节的纵横比值:比较重要的一个区分指标,结节的纵横比分为小于1及大于1两种情况。纵横比被认为是甲状腺结节形态的变异指标。甲状腺结节的纵横比大于1的结节,恶性可能性大。

     

    颈部淋巴结:均匀低回声,长径/短径比<2,淋巴结构消失,多个淋巴结融合,提示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血流:血流丰富也不代表就是恶性的。结节周边见完整的声晕、结节周边测及环状的彩色血流信号提示为良性;血流信号分布紊乱,多由结节周边向内部穿入提示恶性。

     

    目前认为,微钙化、边界不清晰、纵横比大于1是判断甲状腺恶性的三个重要指标。

     

    根据上述特征,甲状腺结节的B超报告上有TI-RADS分级时,请按下列标准参考:

     

    一般来说,3级以下定期观察即可

     

    1级:甲状腺检查正常,无异常发现。

     

    2级:良性发现,包括甲状腺囊性结节,恶性风险为0。

     

    3级:可能良性的结节,具有典型的良性超声征象的结节,恶性肿瘤的风险<5%。

     

     

     

    4级:为性质不明的可疑结节,根据恶性超声征象的多少又分为:

     

    4a级:具备至少一项恶性征象,恶性风险为5-10%。

     

    4b级:具备至少两项恶性征象,恶性风险为10%~80%。

     

    4c级:具备多于两项恶性超声征象,恶性风险>80%。

     

    5级:同时伴有甲状腺周围淋巴结转移证据的。

     

    6级:已经细胞学检查证实的恶性结节​​​​。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甲状腺虽小,却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之一,其分泌的甲状腺素几乎作用于全部细胞,并影响着人体新陈代谢,在生长发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总能听说甲亢、甲减和甲状腺结节几种疾病,它们发病率高,在人群中并不少见。

     

    那这三种甲状腺疾病之间是什么关系?到底是甲状腺出什么毛病了呢?

     

     「三甲兄弟」它们都是啥?

     

    甲状腺是什么?

     

    甲状腺是一种内分泌器官,形似蝴蝶,状如盾甲,故名「甲状腺」,位于人体颈前气管两侧。

     

    其主要分泌大名鼎鼎的两种激素:T3(三碘甲腺原氨酸)、T4(四碘甲腺原氨酸,即甲状腺素);另外还有降钙素和少量rT3(反-三碘甲腺原氨酸)。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学作用十分广泛,且作用很强,这也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衡,将导致各项生理进程发生紊乱。

     

     

    病状介绍

     

    甲亢与甲减引起的症状,即甲状腺激素水平失衡导致的各种生理功能异常。

     

    以下表格带您了解甲亢、甲减及甲状腺结节疾病各自的疾病特征。

     

    ● 甲亢

     

     

     

    ● 甲减

     

     

     

    ● 甲状腺结节

     

     

     

    护理甲状腺疾病,这些要点要记牢

     

    情志调理

     

    甲状腺激素水平紊乱导致人体情绪起伏较大。

     

    甲亢时可能出现暴躁、焦虑、易怒等情绪;甲减时则与之相反,呈现出淡漠、低落、抑郁等表现。

     

    除了自身认识到疾病带来的情绪影响,家人也要对患者的情绪波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理解,鼓励和包容有利于患者调节自身良好情绪,避免陷入不良情绪恶性循环,反作用于疾病发生发展。

     

    生活调理

     

    应该对含碘食物类型充分认识,掌握饮食原则。

     

    对于甲亢的患者,应采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矿物质的饮食原则。尤其是应忌食含碘食物和药物,烹饪选用无碘盐。

     

    对于甲减的患者,也应该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饮食策略,并不是一味需要采取高碘饮食。

     

    低碘引起的甲减应该适量提高含碘食物摄入;高碘引起的甲减或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则提倡低碘饮食。

     

     

    另外,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禁忌辛辣食物,浓茶咖啡,尤其对于甲亢突眼患者,严格禁烟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检查要点

     

    1.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抗体的测定:包括T3、T4、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TRAb抗体等。

    2. 甲状腺超声:关注甲状腺结节形态结构,血流供应,钙化情况等。

    3. 甲状腺碘131摄取测定:用于对甲状腺摄碘功能的检测,鉴别「真假甲亢」,孕期禁止。

    4. 甲状腺结节穿刺(针吸细胞活检术,FNA):对高危甲状腺结节进行鉴别。

     

    对于进行甲亢药物治疗的人群,需要按时服药,监测肝功能、血象(白细胞)、甲状腺激素水平等,及时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和可能副作用。

     

    甲状腺疾病,在家也能自查

     

    对于甲状腺结节,大部分是通过体检发现的。但是对于甲亢和甲减,医生很大程度上可以根据病人对自己病情的描述发现线索。

     

     

    除了上述对于甲亢、甲减在新陈代谢、神经系统中的明显表现,一些体征的辨认也能帮助你在家检验自己或家人,是否患有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的视/触

     

    ● 观察

    在患者坐位后仰时,或者双手置于枕后,头后仰,可以观察是否有肿大的甲状腺,是否对称,或者在吞咽时是否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 触摸

    对甲状腺进行触摸,可以站在患者面前,用拇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嘱配合吞咽动作,感受甲状腺有无增大和肿块。

     

    另外,可一手拇指向对侧推挤甲状腺,另一手食指和中指配合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摸,配合吞咽,感受甲状腺侧叶的形状和质地,对侧检查交换进行。

     

    检查结果

     

    • 正常:不能看见或者触摸。
    • I度肿大:看不到但可触及。
    • II度肿大:看得到又能摸到。
    • III度肿大:肿大到范围超过胸锁乳突肌。

     

     

  • 胆囊息肉多大才会癌变?这是门诊所有胆囊息肉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哪些胆囊息肉最容易发生癌变!

     

    医学小侦探告诉你:对于一些胆囊息肉类型来说,大于1cm的息肉,确实癌变可能性更大,但不是说它一定会发生癌变!在临床上,我见过不管多大的胆囊息肉都有癌变的,从几个毫米到几个厘米。因此,专业的医生是绝对不可能告诉你,胆囊息肉要长到多大才会癌变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是特别严谨的说法。

     

    这听了,可能有很多人会有点担心,因为胆囊息肉太常见了,每年体检我们都会有人被查出胆囊里面长有息肉,而且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非常高,占了成年人的5%—10%,而这多大都可能发生癌变,那不是有息肉,就特别危险?

     

    也不是!也可以肯定的跟大家说,大部分人的胆囊息肉都是良性的,只不过有一些胆囊息肉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有癌变可能性!那么到底怎么样的胆囊息肉才更容易发生癌变?遇到了这样的胆囊息肉,我们又应该如何去预防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下胆囊息肉


    上面我已经提到了,胆囊息肉发病率非常高,所以胆囊息肉是一个常见病,很多人都可能要面临胆囊里面长息肉这个问题。

     

    那这胆囊息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呢?一直关注我的粉丝,可能会比较清楚,我这段时间做了不少关于胆囊方面的乐趣,有胆结石的,有胆囊炎的,现在这是胆囊息肉的,不管是哪一种,要理解那些疾病,都要对我们人体的胆囊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人的胆囊是干什么的?

    它其实属于我们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虽然它不能分泌我们的胆汁,但是它是控制胆汁进入我们的肠道参与食物消化与吸收重要的器官。

     

    当我们肝脏把胆汁分泌出来以后,经过肝内胆管,是先要流到我们的胆囊里面去储存和浓缩的,因为我们人不可能是24小时候都在吃东西,但是胆汁分泌是持续性的,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像“袋子”一样的东西,对它先进去储存加工,而这个工作就是由“胆囊”来完全的。

     
    当我们进食的时候,尤其是吃一些比较油腻食物时候,这个胆囊就会在30分钟内将胆汁经过我们的肝外胆管排泄到肠道中去,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

     

    所以,我们人的胆囊就像是一个“袋子”,平时装着胆汁,而这个“袋子”有多厚?也就是我们的胆囊壁有多厚?大概有2mm左右!

     

    正常情况下,我们这个胆囊壁是光滑的,但是当我们这个壁出现一些肉凸起一样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肉凸起”称之为息肉!

     

    而且这种息肉有大有小,大的有几个厘米,小的也有几个毫米,也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这个是不一定的,因人而异。

     

    一般情况下,什么样的人都可能出现胆囊息肉,因为我早就说过了,它是一个常见病,但是往往又以一些胖的、有脂肪肝的、血脂高的以及有糖尿的人比较高发!

     

    为什么?因为胆囊息肉它有很多种类型,其中又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常见,因此那些胖子、脂肪肝以及高血脂的人,往往就容易得胆囊息肉。而且目前的研究也认为:一个人为什么会得胆囊息肉?很大一部分可能与胆固醇高有关。

     

    了解了胆囊息肉相关的知识以后,我们就来看一下哪些胆囊息肉更容易发生癌变?


    提到胆囊息肉,基本上我们指的都是非肿瘤性息肉。但实际上我们医学上对于胆囊息肉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

     

    其中,肿瘤性息肉其实指的就是胆囊癌;而非肿瘤性息肉,也不是说它就一定不会癌

     

    它又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也是大家最常见的胆固醇息肉,它的病因相对比较清楚,跟我们的血脂高有关,像平时喜欢吃油腻食物的人,就更容易长。但是这个胆固醇息肉虽然容易长,但一般都不大,大概在5-6mm,而且不容易长大,最重要的是基本上不会发生癌变,就是多发,长了一个又一个;

     

    第二种,腺瘤样息肉。一旦诊断为这种息肉,大家就要注意了,它虽然基本上都只会长一个,但是它会越来越大,生长速度特别快。快,往往就要注意了,有癌变的风险,而且它病因不明。

     
    第三种,炎性息肉。这种息肉,往往跟我们平时遇到的胆囊炎、胆囊结石有关,就是长期反复炎症刺激导致的,而这种息肉往往也是安全的,几乎没有癌变的风险;

     

    第四种,大家可能都没听过,而且以前我们医生对它也有一个误区,认为它也是“好”的,也就是不会癌变的,叫做胆囊腺肌症。但是经过后来我们临床上,遇到的越来越多,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而是也有癌变的风险。

     
    那这胆囊腺肌症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它主要是由于我们胆囊壁本身分泌液体异常引起的增生导致的。

     

    因此,大家可以发现有两种息肉是应该引起大家重视的,一种是腺瘤样息肉;另一种是胆囊腺肌症,它们是有可能发生癌变的。而另外两种息肉,其实大家平时遇到了,是没有必要过于担心。

     

    所以,我们来总结下哪些胆囊息肉最容易癌变?

     

    第一个,息肉比较大的,像一般情况下,大于1cm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以直接提高10%;

     

    第二个,长的特别快的,像我之前碰到的一个胆囊息肉病人,一月份看的时候才3mm,结果不到3个月,就长到6mm了,直接翻了一番,后来我们直接建议做手术切除了,因为这种类型的息肉癌变风险特别高;

     

    第三个,合并胆囊结石的胆囊息肉。

     

     

    最后,我再跟大家来聊一聊,碰到胆囊长息肉应该怎么办?都必须要治疗吗?如何预防那些有癌变风险的息肉发生癌变?


    首先,碰到胆囊长息肉,大家先不要过于担心。因为我们临床90%以上的胆囊息肉都是胆固醇息肉或者是腺瘤样息肉,而其中又以胆固醇息肉为主,所以良性息肉比较常见,大部分人得了这个息肉以后基本上都可以跟它一起“活到老”,只要这个胆固醇息肉不引起疼痛等症状,也没有合并一些胆结石,基本上定期观察就可以了,不需要治疗。

     

    而且大家也要记住: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息肉,目前没有任何药物是被研究认为对治疗胆囊息肉有效的,也就是说吃药是不可能让你的胆囊息肉消失的,同时胆囊息肉一旦长出来了,也基本上不可能自己会消失。

     

    因此,碰到胆囊息肉,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治疗,如果要治疗,也基本上以手术治疗为主!!!

     

    那么哪些胆囊息肉是目前我们医生认为需要治疗的呢?还是那三句话:一是个头大的,尤其是超过1cm的;二是长的快的;三是合并有胆囊结石的。

     

    具体要怎么手术治疗?切除胆囊为主!

     

    为什么不是跟胆囊结石一样,还可以选择保胆手术?

     

    注意:胆囊息肉与胆囊结石的治疗目的是不一样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功能良好情况下,确实是可以选择保胆取石,哪怕复发也没多大问题。但是胆囊息肉不行,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你这种息肉我们医生会建议治疗?目的很明确,有恶变风险,为了防止癌变,这时候如果我们还是选择保胆取息肉,那么是有可能没切干净,把一部分已经癌变组织留下来的,因此对于需要治疗的胆囊息肉选择胆囊切除术,更安全,更保险。

     

    当然,我们不是一发现胆囊有息肉,就是一个劲让你切除胆囊,因为胆囊息肉不会一下子就长那么大的,我们是需要对你的息肉进行评估的,评估的点,也是那三句话:

     

    第一句,息肉会不会很大?如果一发现就已经1cn以上了,那么要积极治疗了;

     

    第二句,息肉不大,每隔3-6个月做个B超检查,看会不会长的很快?同样道理了,快了也要治;

     
    第三句,除了息肉,还有没有合并结石之类东西?如果有,要处理。

     

    而对于暂时不需要治疗的胆囊息肉,大家平时只要多运动,控制体重,注意饮食,尤其是少吃油腻食物,平时做好定期健康体检,选择无创B超观察一下,基本上就可以了。

     

    总结


    胆囊息肉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会与癌变风险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对于1cm以上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以提高10%,但是不代表胆囊息肉只有等到这个大小以后才会癌变,也就是说不存在题主提到的那样胆囊息肉多大才会癌变的说法。

     

    那么哪些息肉更容易癌变?怎么处理?文中已经有了一部分介绍,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下方留言,我们一起交流。

  • 随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人把体检当成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体检的增多,随之带来的就是体检中的阳性结果也越来越多。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个体检中经常出现的阳性结果,而且很多人看了以后觉得很害怕的一个东西——肝囊肿!

     

     

    一、怎样发现肝囊肿?

     

    肝囊肿的发病率并不是非常的高,但近几年随着体检的增多,发现这类异常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了。怎样发现肝囊肿呢?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超声,超声是发现肝囊肿最简单、最简单易行、敏感性很高、没有创伤而且经济实惠的常用方法。其次是CT扫描,CT能准确显示肝囊肿的各种特征,也比较常用。以上两种是常用的方法,当然除外以上方法,还有磁共振、核素扫描等很多方法可以发现囊肿,但较为少用。

     

    二、肝囊肿会癌变吗?

     

    肝囊肿不会癌变,因为肝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肝囊肿只是肝脏内形成了一个囊,里边大多数是液体。虽然不会癌变,但这个囊肿会越来越大,如果肝囊肿长大以后,压迫周围组织,就会产生一定的症状,很多人担心囊肿受刺激以后发生癌变,这种情况还没有见到有过报道。有人还担心囊肿破裂进而发生危险,这种可能性从理论上讲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囊肿的癌变。

     

    三、发现肝囊肿应该怎么办?

     

    很多人会问,肝囊肿不会发生癌变,是不是肝囊肿就不需要特殊处理了呢?还真的是这样,对于大多数的肝囊肿,如果患者没有自主症状,或者囊肿不是特别的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但如果囊肿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症状,或者肝囊肿过于庞大,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囊肿进行干预治疗了。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都是肝囊肿常见的处理方法。

     

     

    看懂了吗?肝囊肿不会发生癌变,发现以后只需要定期复查彩超监视一下他就可以了,但如果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处理他了。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在我国,每7分钟就有1人确诊癌症。虽然癌症不等于绝症,但确诊患癌对很多人来说无异于一道“晴天霹雳”。

     

    假如自己的亲人不幸患癌,你会将病情告诉他吗?

     

    说了,怕影响情绪对病情恢复不利;不说,对配合医生的治疗不利……

     

     

    这个纠结的问题,最近有了“最优解”:一项针对近3万肺癌患者的研究表明,让癌症知晓病情反而活得更久。

     

    《生命时报》结合这项研究告诉你隐瞒病情的隐患,以及怎样告知病情对患者康复最有利。

     

    受访专家

    天津市肿瘤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  王昆

    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郑广赋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水欣

    本文编辑 | 高阳

     

    七成家属不将病情告知肿瘤患者

     

    确诊癌症后,医生通常会告知家属,再由家属决定是否告诉患者。出于担心和关爱,家属往往会向癌症患者隐瞒病情,认为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方式。

     

    然而,最近一项针对近3万肺癌患者的研究表明,让癌症患者“蒙在鼓里”可能更不利。

     

    这项研究中,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的学者分析了2002至2017年间3万肺癌患者的随访数据。结果发现,知晓诊断结果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33个月,而不知道自身病情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77个月。

     

    数据显示,肺癌患者了解诊断结果,有助于延长他们的生存时间。研究者表示,在完全告知肺癌患者诊断结果后,患者虽然有可能会感到焦虑和痛苦,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他们有益。

     

    当亲人被确诊为癌症,你会如实告知吗?对此,《生命时报》发起一项网络调查,549人参与投票调查,结果如下:

     

    是否会告知患者

     

    16%的人选择如实相告,17%的人选择隐瞒实情,还有67%的人会视患者心理承受情况而定。

     

    隐瞒患者的主要原因

    说明:选项百分比结果采用四舍五入计算,存在一定误差

     

    患者不知道,心态可能会好些(36%);怕告诉实情后,病情更快恶化(26%);怕病人接受不了,不配合治疗(23%);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家人和其他社会原因(约14%)。

     

    由此可见,多数家属都担心患者难以承受重病的打击而三缄其口。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医生、家属就患者“知情权”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欧美国家

     

    天津市肿瘤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王昆指出,在一些欧美国家,医生往往选择直接告知患者病情,只有患者同意才会向家属通报,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我国现状

     

    在我国,患者的知情权往往是被家属代理的,我国并没有明确告知病情的对象、尺度,因此医生通常会先告知家属,再由家属选择是否告诉患者真实的诊断结果。

     

    隐瞒有时也是避开医疗纠纷的无奈之举。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王昆时常陷入两难境地。他表示,虽然法律规定医师应如实向患者介绍病情,但同时又有“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的规定。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隐瞒病情违背法律规定,但直接告知又担心患者无法承受压力,从而诱发其他不利事件。

     

    王昆说,现实生活中,如果未经家属同意,医护人员向患者泄漏了真实病情,出现任何不良后果,家属都可能对医护不满甚至诱发医疗纠纷。此外,医护人员每天承担着大量的诊治、手术等繁重工作,告知患者后,没有更多时间给予患者有效的、循序渐进的心理干预,而家属正好弥补了这部分的心理疗愈。

     

    隐瞒病情可能适得其反

     

    在大多数人看来,患者得知患癌后,可能会一蹶不振,果真如此吗?

     

    患者心理变化

     

    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广赋表示,其实患者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脆弱,很多癌症患者都经历过类似过程:

     

    刚知道真实病情,犹如当头一棒,难以接受,不吃不喝,想不开。

     

    但慢慢地,会有各种不舍,觉得哪怕活一天也是好的,开始进食、有说有笑。

     

    研究显示,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一般要经历从“恐惧-否认期”转变为“过渡-接受期”,精神和心理的不适表现会在7~14天后自然消退。在良好沟通下,患者是可以慢慢接受病情的,而如果不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更可能造成各种不良后果。

     

     

    1.隐瞒不能稳定情绪

     

    王昆说,患者在不知情时,虽然暂时会较少产生负面情绪,但家属异常的举动和过分关怀等,都可能引发患者的高度怀疑和焦虑。并且,患者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打听真实病情,一旦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获悉,所遭受的心理冲击可能会大大严重于主动告知的后果,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2.隐瞒对治疗不利

     

    家属不告知患者确切病情,患者就不能充分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导致治疗的配合度、治疗诉求与实际病情不符。

     

    比如,患者对放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没有心理准备,继而抗拒治疗。

     

    有的患者始终被动治疗,却迟迟看不到家属承诺的“马上就好”,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3.隐瞒忽视患者意愿

     

    郑广赋讲述了一个20多岁小伙子的人生最后一夜,他年纪轻轻被确诊绝症,但全家向他隐瞒病情,卖掉房子,举债治病。在他病危之际,医生才将他的病情如实相告。小伙子那一刻内心充满遗憾,他多希望家人不要卖掉房子,多希望再陪陪家人。

     

    现实中太多这样的悲剧,如实告知虽然很艰难,但隐瞒却会让患者丧失宝贵的人生选择机会,这对患者来说更残忍、更痛苦。

     

    告知病情意义重大

     

    郑广赋强调,告知病情除了可能延长生存期,还有更多意义。

     

    真相是患者的迫切需求

     

    多项研究显示,大部分癌症患者希望了解真实病情和预后情况,即使无治愈希望,也不希望被隐瞒。

     

    告知才能尊重患者的自主权

     

    与生命相关的,只有当事人本人才有决定权,代理人并非当事人,哪怕是最亲的人也不能代替。

     

    科学治疗需要患者知晓病情

     

    癌症治疗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多学科、多方法、多疗程治疗,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只有病人知晓病情的程度和治疗过程,承担一定的风险,充分理解和配合,才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在肿瘤治疗中,知道真相并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更能获益。

     

    沟通病情也要懂点技巧

     

    处于对患者的关爱,怎样告知病情让他更容易接受?对医生和家属来说,这些沟通技巧必不可少。

     

     

    医生需要掌握4个技巧

     

    王昆指出,在我国,很多医护人员没有接受过病情告知的专业培训,也并没有非常好的告知模式。

     

    医生们可以参考国外的一些告知模式,比如日本心理肿瘤医学学会设计的“SHARE”模式,包含4个要素:

     

    1. 支持环境:沟通时,建议家属一同在场;
    2. 告知坏消息:诚实、清楚地采用患者能听懂的方式告知,用词谨慎、委婉,避免反复使用“癌症”字眼;
    3. 提供附加信息:尽量提供患者希望了解的信息,包括今后的治疗方案、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等;
    4. 提供保证及情绪支持,表现出真诚温暖的态度,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情绪,维持患者的求生意志。

     

    家属需要掌握3个技巧

     

    对于家属来说,告知患者病情也讲究方法和时机。

     

     

    尽早告知

     

    尽管担心患者会出现负面反应,但为了最大程度尊重患者知情权,应在确诊后及早将真实病情告诉患者,以便患者能自主对生活和治疗做出规划。

     

    表达支持

     

    在经历重大事件的时候,亲人的爱与支持是对患者战胜病魔最好的鼓励。家属应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推测和观察告知后的反应等。使患者尽量了解当前一些先进的治疗措施、治疗药物,使其对自己病情拥有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积极坦然

     

    面对死亡的威胁,患者会有恐惧和遗憾,家属也会有焦虑和不甘。挽留家人在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比如是否要继续或放弃治疗,要多问问患者的心声。遇到矛盾和坏情绪时,家属和患者可以咨询心理医生,做相关心理疏导。▲

     

    本期编辑:张杰

  • 满脸忧心忡忡的老王来了门诊,手里拿着几张CT片子和报告单:“大夫,你快来帮我看看,前几天单位组织体检,我拍了个CT,结果说我肺上有个结节,我不会得肺癌了吧?”

     

    老王,男,45岁,身材偏胖,中等个头,有明显的啤酒肚,腹围超标,脸色还好,没发黄发黑或发青。“你自己感觉有什么不舒服吗?”“也没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地方,偶尔是会咳两声,感觉喉咙里总有一点痰,不好咳,但不经常。”“抽烟喝酒吗?”

     

     

    “抽烟,一天差不多半包到一包,抽了有20年了;酒倒是不怎么喝了,年轻的时候喝得多,后来胃溃疡了,就慢慢的戒了,偶尔跟几个老哥们在一起聚一聚会喝上点。”

     

    “嗯,我看了一下你的CT,这个结节是实性的,边界清晰,最大直径是6mm,你还有长期吸烟史,建议你3个月后再次复查一个胸部CT,看结节有没有变化,目前暂时可以不作处理,但一定要注意动态监测,并且建议你戒烟。一般来讲,肺部的结节恶变率约为20%,但如果你不戒烟的话,这个结节的恶变率是不吸烟人群的20倍。”

     

      

    其实肺结节并不能算是一种确定的病,它只是一种根据影像学印象,例如胸片、胸部CT、MRI,甚至PET-CT等,直接作出的影像学诊断,我们通常在影像上看到肺实质内有小于3cm的、不位于肺门的、结节状或类圆形的高密度影,就会诊断肺结节。

     

    当然,一般来讲,肺结节的大小与其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结节越大,恶性可能性越大,要是这个结节直径大于3公分,我们就叫它肿块了,恶性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如果想要明确肺结节的性质,需要对肺结节进行穿刺后取病理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才能明确。不过鉴于经皮肺穿刺是一个有创的操作,有诸多风险,所以,我们一般不建议首选,更建议复查之后再做判断。

     

    肺上如果出现结节,可能原因是有肿瘤,良性、恶性、原发或是转移癌都有可能,当然,还有一些非肿瘤性疾病,例如矽肺、尘肺、结核、肺脓肿、肺炎、肺组织纤维变性、炎性假瘤、梗死灶等等。还是那句话,确诊需靠活检。

     

    就老王的情况,我们建议3个月之后复查一次,根据到时候的情况再行判断。当然,在这期间,如果老王出现明显不舒服的症状,例如胸痛、胸闷、咳嗽咯痰带血丝、消瘦等,需及时来就诊。

  • 首先,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胸部CT不可以查出来冠心病!

     

    这是因为,冠心病的诊断需要依赖于冠状动脉的相关检查,比如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等相关冠状动脉的影像学检查,而胸部CT的检查是为了明确胸部相关较大脏器的情况,比如了解肺部情况、纵膈情况、胸壁情况、心脏及心包大致情况、食道及肋骨等器官有无异常。而冠状动脉因为较细(相对于整个胸腔来讲),因为冠状动脉较为粗大的也就4-5mm左右,即使扫描的再精细,没有其他辅助的平扫,也是看不清楚血管里面的情况,仅仅能够看到冠状动脉的大致外形。

     

     

     

     

    而冠状动脉CTA则可以显示出血管的走形和有无病变,冠状动脉CTA又叫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是临床比较常用的一种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其主要原理是使用造影剂迅速充盈血管,让血管被造影剂充盈显像,在高分辨CT的薄层快速扫描以后,从而进行后期加工血管重建而出来的CT检查。因为其无创操作,使得其成为一种安全、非侵入性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检查方法,而且比造影无创且有价格优势,使得很多人更为人们接受。冠状动脉CTA不仅可以发现显著的冠状动脉狭窄,还可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态和成分作出评价,为评估斑块的易损性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另外,其还有冠状动脉造影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是其在冠状动脉变异和畸形的显示方面,可能更为直观和简单操作,而且其在桥血管以及侧枝代偿的通畅性评价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那是不是冠状动脉CTA就可以代替冠状动脉造影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造影比冠状动脉CT来讲仍具有较多的优势,而且具有更多的不可代替性。

     

    所以,胸部CT不可以查出来冠心病,但冠状动脉CTA则可以查出是否有冠心病。

     

     

     

    那是不是胸部CT对冠心病就一点没有价值了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

     

    胸部CT可以让我们从侧面更多的了解患者是否可能存在冠心病,甚至可以让我们对冠心病的轻重分期有部分的了解。

     

    比如,胸部CT可以发现心脏外形是否变大,如果患者有冠心病,则有助于评估缺血性心肌病的严重程度。

     

    胸部CT如果显示胸腔积液,而且右侧较多,则结合患者缺血性心肌病,则可以评估患者容量负荷是否过重等情况。

     

    胸部CT如果显示冠状动脉严重钙化,则对于我们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

     

    胸部CT还可以显示有无心包积液,有无冠状动脉窦异常等情况。

     

    所以,胸部CT检查不出冠心病,但胸部CT对于我们评估冠心病的情况有或多或少的帮助,甚至有时候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明白了这个问题,或许有助于你了解医疗诊断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而非简单的一个检查和分析就可以简单了事。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