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梗后心电图和心超为什么还能正常?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因累及范围广泛,即使支架植入,多数也会遗留心肌坏死,出现心脏扩大、心肌运动减低、心衰等并发症,从心电图和心超往往能看到坏死痕迹。
韩先生心电图和心超正常与其正确的应急反应有关,而不是因为年轻。韩先生第一时间呼叫救护车,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试想如果心脏骤停不是发生在急救车上,身边没有医护没有除颤器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结局?其次,第一时间果断签字为手术及时实施提供了可能。医生给出建议后,他没有纠结于可能的并发症迟迟做不了决定而是果断签字,他的充分信任和理解最大程度减少了拖延。
对心梗而言,时间就是心肌,开通越早越能挽救心肌,开通越晚,心肌坏死范围越大。发病3小时内堵塞血管完全开通就有可能挽救大多数濒临坏死的心肌, 3至12小时内只能挽救部分缺血心肌,超过12小时则基本失去了急诊开通的机会,少数情况除外。
此外,心梗前1周的心绞痛发作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保护心肌的作用即“缺血预适应”现象。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前段时间广州一个28岁小伙子-小陈,经常熬夜加班,后来出现口齿不清,视力模糊,眩晕等症状,经过检查确诊为脑梗。
那么现在脑梗这类疾病越来越年轻化,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辨别呢?有请本周大医生—京东健康特邀嘉宾金铂医生为大家详解。
提到脑梗,我们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中老年人群,但其实脑梗这类疾病已经呈现年轻化趋势。主要还是由于当下生活节奏较快,年轻人群压力大,情绪不稳定,饮食不规律所导致的。所以无论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应该提高健康意识,降低脑梗的发生几率。
发生脑梗的征兆
1. 头晕:
脑梗者会频繁出现突然性头晕,过几秒后又恢复正常的情况,这很可能是因为脑部短暂性缺血导致的,需要多加注意。
2. 爱打哈欠:
经常不明原因的打哈欠要引起重视,也很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会引起脑部缺氧而引起的,即使是休息好也得不到缓解。
3. 看东西模糊:
出现眼前突然看不清物体或黑蒙的情况,数秒或者数分钟后又恢复正常,这也要警惕脑梗。因为脑血管堵塞,大脑颅内血流量减少或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夏季如何避免脑梗?
正确的生活方式很重要,但是夏季更应该注意另外三点。我的方法是健康一杯水,随身一把扇,一个闹钟。
1. 补水:
有人以为喝淡盐水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早晨是人体血压的榜首顶峰,喝盐开水会使血压更高,危害健康。所以喝水还是以清水为主,没有特殊情况下,每天需要喝约1500-2000毫升即可,记住要平均分配在不同的时间段。
2. 扇子:
我们知道高温会使得体内血液循环紊乱、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压升高、从而大大增加了脑血管发病风险。外面热,屋里冷,这种忽冷忽热会让血管忽而收缩忽而扩张,诱发脑梗,所以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10度。
3. 闹钟:
不正确的午睡,容易增加脑梗风险。如午睡时间过长、中途突然被闹钟惊醒,都可能增加脑梗的风险。饭后半小时后午睡30分钟左右最合适,闹钟声音不宜过大,避免惊醒,发生脑梗。
学会了以上方法能帮助大家降低脑梗发生的风险,夏季是脑梗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再次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规律作息,时刻关注身体健康变化。
讲解嘉宾 | 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金铂 京东健康在线问诊专家团成员
编辑 | 黑凤梨
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尽管疫情的阴霾尚未消散,也无法阻挡亲人团聚的热情和喜悦!然而,在人们尽享天伦之乐的同时,春节期间也潜伏着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
因此,有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及其家人应该提高警惕,开心之余,也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安全警报。
1.突发胸闷、胸痛
如果家人在活动过程中或休息时,突然出现心脏部位剧烈疼痛、胸闷,或是左侧肩背部疼痛,同时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甚至产生一种濒死感,且这种情况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很可能是心绞痛发作。如果持续时间更长或持续不缓解,就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
急救tips:
应让家人立即停止活动、取平卧或半卧位休息,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如果发病者没有任何禁忌症,家属可以立即帮助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让患者情绪保持镇静,如果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给予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
2.出现肢体麻木、言语不清
如果有家人在过度疲劳后,出现口角歪斜、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等情况,可能提示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
急救tips:
发现以上突发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帮助发病者仰卧,头偏一侧,头肩部垫高,有助于脑血流和脑灌注压的改善,同时还可以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如果发病者口鼻中有呕吐物,应设法清理,有活动性假牙应去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等待急救车到来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发病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比如用手电筒观察其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如果发病者意识清醒,应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在急救人员尚未到达之前,切勿擅自给发病者服用药物。
3.心慌、头晕、冒冷汗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和家属,节日期间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血糖仪监测血糖低于3.9 mmol/L即为低血糖,这时常常会伴有心慌、头晕、饥饿,手抖、冒冷汗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烦躁、抽搐、精神失常,甚至昏迷。低血糖是糖尿病昏迷的主要原因。
急救tips:
对于神志清楚的低血糖患者,应立即口服10~15g含糖饮料或食品。进食甜食后,如症状不能改善或出现昏迷倾向,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协助患者平卧、抬高下颌、解开衣领,保持气道通畅,注意保暖。发生呕吐时让患者侧卧,以防误吸。
非医疗专业的成年人也应该掌握下述的急救技能:
1.心肺复苏(CPR)
确定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后,将病人仰卧于硬平面上,施救者位于其右旁侧。胸外按压部位在胸骨下半段,胸骨正中间。记住按压位置,下次按压选择同一位置, 以节省按压间隙时间。
按压手法:施救者用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十指紧扣,以掌根部为着力点进行按压。有效的胸外按压必须快速、持续、有力。要求施救者 肩、肘、腕位于同一轴线上,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用上身重力按压。胸外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左右,按压深度成人5cm,儿童5cm,婴儿4cm,或≥1/3胸部前后径。
每次按压保证胸廓充分回弹,按压暂停间隙施救者不可双手倚靠患者,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非医务人员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可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也可在急救调度员指导下操作直至使用AED(自动复律除颤器)。
2.学会应用AED(自动复律除颤器)
如果施救者判断伤病员出现心脏骤停且现场有AED,应尽早使用AED;如果现场有2名以上施救者,一人进行CPR,另一人取来AED。
AED操作步骤:
提醒大家要防患于未然:节日期间应该保证休息,尽量避免熬夜、暴饮暴食、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贪杯、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如有不适症状出现,不要因为过节,延误就诊。
最后,祝大家节日期间,健康快乐!
去年,某公司董事长在演讲时突然倒地不起。据悉,该名男子在活动现场致辞时,突发心肌梗塞当场离世,让人唏嘘。
心梗的死亡率极高。有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54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时,我国心梗患者将达到2300万人,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更严重的临床并发症。
的确,提到心梗,谁能不怕?突发心梗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救治,1-6小时内就会出现猝死。
事实上,一般情况下,如果血管堵塞在20分钟内顺利开通,心肌是可以恢复正常的。但血管堵塞如果超过一小时,部分心肌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坏死。
大部分患者在突发心肌梗的时候,因为不够了解这个疾病易慌乱无措,最后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因此丧命。
虽然心肌梗来势汹汹,但实际上,约有70%的心肌梗塞病人都有先兆症状。这些关于心梗的“夺命信号”,你千万不要忽略了!
如果左前胸发生压榨性疼痛,与此同时还伴有大汗淋漓的情况,持续5分钟以上还未缓解的话就要怀疑可能是心梗了。
发生心绞痛并持续30分钟以上的,或是65岁以上、有三高病史的冠心病患者在运动后出现心脏疼痛现象,需要即刻就医。
除了胸痛,咽部紧缩也是心梗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突然嗓子眼不舒服,不要觉得多喝水就没事了。
一般来说,过度肥胖、有三高且平时没有腹部不适感的人群,突然出现了严重胃痛和胃部灼烧感,这种时候要格外注意。
出现短时间的牙痛,每次持续时间达3分钟左右,并在一周内反复频繁发作。
如果你在深夜突然毫无理由地感到焦虑,半夜还会突然惊醒,整个人慌张害怕,也有可能是心梗的信号。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些症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是否患有心梗,不要等到发病了才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事实上,如今很多年轻人也会出现心梗,主要是由一系列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
暴饮暴食,或者高油高脂,都会增加人体血管的负担,加速血管老化,容易导致高血压。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饮食,七分饱最佳。
抽烟、喝酒也是引发一系列疾病的导火索。烟草中含有2000多种对人体有伤害的物质。
我们最为熟知的尼古丁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从而破坏血管健康。所以,能戒烟戒酒的话就戒了吧,对身体健康总是好的。
此外,平时还要多喝水。血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及时补水有利于维护心血管的健康。
心梗固然可怕,但人若没有预防意识更可怕。平时应多留意自己的身体是否存在异常,切勿让小事引大病。
血栓是当代人非常熟悉的疾病,也是困扰一众人群的血管疾病。虽然血栓跟家族因素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但随着生活水平,因为生活习惯造成血栓的现象也很平常。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因为不良的习惯,在伤害我们身上的血管。当血管内堆积太多毒素时,血液就会运行不畅,血管堵塞,自然造就了我们经常见到的血栓的发生。
临床上最常见的抗栓治疗,则是使用溶栓类的药物,还有各种溶栓治疗。还要根据血栓的程度,预防反复的发作,恢复血管的畅通状态。
发生血栓之后。身体哪些地方容易堵塞?
1、脑部
老年人经过了年轻和中年时期的不良习惯影响,或是本身患上的“三高”症状的影响,到了老年就容易出现血栓。因此平常要注意日常的防范,预防三高。
2、心部
血栓在我们的心部发生堵塞,也就是平常说的冠状动脉处的堵塞。跟平常的饮食脱不开关系,吃的油盐过重,就会引起动脉处的硬化,诱发血心肌梗塞等疾病。
3、肺部
血栓出现在肺部,肺部的动脉处出现血栓,脱落导致肺部血管堵塞,初期的症状很难被发现,或是没有引起注意,导致最后发生重大疾病。而晕倒是肺梗塞的常见征兆。
身上患有血栓,这几个地方会“讲话”:
1、皮肤
当在我们的深静脉的地方出现血栓的时候,我们的皮肤上面,就会有像瘀血一样变红的部分,沿着静脉的纹理出现红色的条纹,并且还会伴随肢体发热的现象。
2、嘴巴
当发现身上出现口齿不清,说话不流利的情况,并且经常流口水、吃饭还容易掉筷子的表现,这时候就要小心是否脑梗情况恶化。并且这种情况,三高人群要格外注意,发病率高于一般人。
3、头部
经常会莫名其妙的眼前发黑,头晕看不清,甚至严重的时候,有短暂性失明的症状。这种情况的发生,或许是因为大脑部位的供血不够,导致视网膜血液不足,可能发生脑梗。
4、腿脚
首先当下肢静脉处发生血栓的话,可能身上的一边的腿脚肿胀和疼痛,站着的时候感觉身体非常的沉重。这时候也不要走动太多次,尽量去把腿脚抬高,然后到血管科就诊治疗。
其次血栓形成之后,手脚可能就会无力,走路时候重心不稳跌倒等现象的发生,还有手脚的麻木,包括嘴唇和舌头都可能会发麻。
5、胸肺
当一觉醒来就感觉喘不上气,呼吸急促好久才能缓和过来,当日常做些什么体育劳动就会现这样的现象,就要考虑是否是因为肺栓塞的现象,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并且当心出血栓的时候,发生心梗的患者一般会在一周内感觉到心慌无力和胸闷的现象。
医生呼吁:血栓患者坚持做2事,预防血管默默承受伤害
事情1:稳住三高
三高患者是出现血栓的高危人群,因此要及时在血脂和血糖、血压上面控制住,保护好血液的通畅。
平常要注意饮食之外,还要按照医生的嘱托,认真用药,不要随意的不吃药,影响血压或者其他方面的稳定。
事情2:不久坐,常运动
办公室的人群,还有比较懒惰贪玩的人,黑天白夜打麻将和出差坐飞机、火车的人,长时间的久坐就容易让静脉血栓。因此,专家声明每坐一小时的时候就起身活动一下身体,加速血液的通畅。一周最好可以保持3-5次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代谢,预防更多的并发疾病发生。
24岁的小文是神经内科的一名护士,在上班的时候,同事发现她的脸色很难看,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小文说胸口痛的厉害,同事让她到医生办公室休息一下,顺便找医生看一下,但科室呼叫铃此起彼伏,大家都忙的不可开交,小文说没事,再忍一忍,等下班再说。
可谁也没有想到,在去病房为患者换吊瓶的时候,小文突然用手捂着胸口,然后整个人向后倒了下去,失去了意识。
闻讯赶来的同事立刻对小文进行了积极抢救,很快,医生发现导致小文胸痛的罪魁祸首就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它是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而小文就属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生说,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开始的时候主要表现为难以缓解的胸痛,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胃肠道症状,如果不及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休克,甚至是心力衰竭。
正因急性心肌梗死的诸多并发症,所以它的死亡率很高,在胸痛疾病里,它与主动脉夹层,肺血栓栓塞综合征一起被称为三大杀手。
但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一个24岁的年轻人,为何竟突然罹患急性心肌梗死?
其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非常多,最常见的是冠心病,但是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用力排便,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进食较多脂肪后均可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小文的工作是护士,其实非常辛苦,最近天气转冷,科室的床位更是全部住满,很多年轻的护士都累哭了。
神经内科又是一个危重病特别多的科室,护士们的压力特别大,很多护士都出现了心悸等不适,但科里人手又不够,大家几乎天天要加班。
同事说,小文最近压力特别大,前几天因为一个针没打好,还被患者家属威胁了,弄的她一直闷闷不乐,有时候上夜班都心惊胆战。
医生分析,正因为巨大的压力,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所以才诱发了急性心肌梗死。
万幸的是,通过四个小时的介入手术,小文转危为安,现在住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
其实,护士的职业非常辛苦,她们往往要承担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所以希望整个社会都更能理解和包容护士。
临床上除了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引起胸痛外还有好多疾病可以引起胸痛,因此学会鉴别是哪种疾病引起的胸痛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既不会延误疾病的诊治又不会导致过度的恐慌。今天我就带大家进入第五站,了解一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一、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病人常诉胸痛,但为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持久(几小时)的隐痛。病人常喜欢不时地吸一大口气或作叹息性呼吸。胸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心尖部附近或经常变动。症状多于疲劳之后出现,而非疲劳当时。轻度体力活动反觉舒适,有时可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而不发生胸痛或胸闷。含用硝酸甘油无效或在 10 多分钟后才"见效" 。常伴有心悸、疲乏、头晕、失眠及其他神经症的症状。
疼痛常累及 1 -2 个肋间,但并不一定局限在胸前,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
疼痛为胸骨后烧灼痛,常伴有烧心、反酸等消化道症状。
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剧烈,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常超过半小时甚至可达数小时,常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缓解。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疼痛部位相仿,但心绞痛胸痛时间一般持续 1-5 分钟,不超过 15 分钟,经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胸痛呈撕裂样,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
可发生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休克。伴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发绀、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等。心电图出现 I 导联 S 波加深, III 导联 Q 波显著,T 波倒置典型改变(SIQIIITIII)。
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均有上腹部疼痛,可能伴休克。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测定可协助鉴别。
尤其是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有较剧烈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但心包炎的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和咳嗽时加重,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心包摩擦音和疼痛在心包腔出现渗液时均消失;全身症状一般不如急性心梗严重。
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不难看出无论哪种疾病引起的胸痛,如果疼痛性质剧烈、持续时间长都提示病情危险严重,是必须尽快线下医院就诊的,以免延误病情。
以上就是常见的引起胸痛的一些疾病的鉴别要点,希望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10个心肌梗死9个都能预防!可是为什么每年还是有那么多心肌梗死发生?
心肌梗死是导致猝死最多的一个原因,心肌梗死如果不能及时就诊会导致心衰,会导致猝死;如果我们在心肌梗死前就及时就诊,得到正规治疗,自然能有效地预防心肌梗死,挽救更多生命。绝大部分心肌梗死发生前,都会有提醒,都会有警报,可是往往被大家忽视,最终直至发生心肌梗死,甚至导致心衰,最严重的导致死亡。
心肌梗死的报警------心绞痛!
心绞痛是心肌梗死来临前最常见的一种报警,尤其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更是和心肌梗死并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足见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险程度旗鼓相当。
一、心绞痛都有哪些表现
为什么都心绞痛了,还有人不去医院呢?
其一,很多心绞痛并不典型,以至于很多人即使发生了心绞痛,也不知道自己发生了心绞痛;其二,心绞痛都是发作性,也就是每次持续几分钟,过了几分钟就完全缓解,发作时患者很难受,想去医院,可是一旦缓解后,大部分人就觉得好了,就不愿去医院就诊了。
心绞痛并非只是很多人想的心脏疼痛,心绞痛包括心前区疼痛,胸痛,呈闷痛;但也会表现为后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头疼、牙疼;也会表现为咽部不适、胸闷憋气、大汗淋漓等等表现。
心绞痛共有的特点就是,活动、运动、劳动等等用力后,就会加重,或就会诱发。休息几分钟就能缓解,缓解后如健康人。之所以很多人发生心绞痛,没有引起重视,就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发生了心绞痛。
二、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稳定型心绞痛,也叫劳力性心绞痛,一般来说病情相对稳定,相对安全,不容易发生心肌梗死;一般都是在活动、运动、劳累后才会发生心绞痛,休息的时候,一般不会发生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一般来说比较危险,不稳定性心绞痛很容易发展到心肌梗死,所以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危险程度基本是一模一样,都叫急性冠脉综合征。一般来说,休息的时候就会发生心绞痛,我们称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这种心绞痛在活动、运动、劳累后会明显加重。
当然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也并不是严格区分的,当劳力性心绞痛加重的时候,就会出现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也即是原本是劳力性心绞痛,上到5楼才会心绞痛,现在逐渐加重,上3楼就会发生心绞痛,那么这时候也需要按照不稳定性心绞痛对待,以免发生心肌梗死。
三、心绞痛发作应该怎么办
当发生心绞痛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停下手里的一切活动,保持最省力的体位;如果有硝酸甘油,可以舌下含服,也可以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大部分心绞痛经过含服硝酸甘油后,可在2-3分钟左右明显缓解,症状消失。
但这时候症状消失了,不代表这个病好了,心绞痛发作,就是心脏再给自己的主人报警,提醒主人赶紧去医院看病,心脏血管狭窄了,如果不及时就诊,就可能会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心肌梗死。所以当心绞痛症状缓解后,必须马上去医院,经过正规治疗后,才能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有人问了,如果心绞痛不缓解怎么办?如果心绞痛持续15分钟还不缓解,说明已经发生了心肌梗死,必须拨打120!切莫耽误!总之,大部分心肌梗死发生前,都有心绞痛的警示,关键看心脏的主人能不能及时发现,能不能及时就诊。重视心绞痛,及时就诊,才能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肌梗塞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心肌梗塞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几乎尽人皆知,而且让人惊恐不已,那么我们如何及时的发现心肌梗塞呢?
一、长时间不适需要提高警惕
心肌梗塞并不是每一个都很典型,有的心肌梗塞比较不典型,表现为颈部、牙疼、上腹痛等等情况,但如果一个疼痛不适持续时间较长,已经超过半小时一小时,我们还是尽快到医院行相关检查排除是否存在心梗。
二、不能过于自信而忽略检查
经常见到这样的病人,我明明就是个上腹部疼痛,而且恶心呕吐,为什么要给我做心电图,我肯定不是心脏病,但做完心电图就傻眼了。所以,不能盲目自信,医学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其严谨性,客观性,如果主观的认为自己一定是什么,单凭经验来看病的话,误诊漏诊几率极大。
三、如果有必要要反复筛查
从事心内科这么多年,自己还漏诊过心肌梗塞,一个小伙子胸痛一小时,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查心肌酶肌钙蛋白不高,查其他检查也没事,但小伙子还是胸痛。在我百思不得解的时候,我的同事说,要不再复查一个心电图。结果复查心电图见st段已经红旗飘飘,所以,如果有必要,反复筛查也是必须的,且莫过于自信。
其实随着大家对心梗的认识的不断加深,对心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胸痛中心的逐步建立,心梗漏诊误诊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如果你固执的连医院都不去,那么医生肯定不会远程凭空诊断心肌梗塞。
所以,有情况去医院,排除心梗不麻烦!大家为了自己的健康,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这样才能早诊断,早治疗!你说呢?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你知道“难过”、“生气”、“焦虑”也可能会造成心肌梗塞吗?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心脏血流,导致缺血的状况,而出现心肌梗死。在情绪过度激动的时候,交感神经、内分泌都会受到影响,出现心肌梗死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猝死,或是留下心脏衰竭的后遗症。
失恋的时候,我们常说自己“心痛得要死”,太感动的时候,也会觉得“开心得要死”,其实这种话并不是开玩笑,因为在情绪有大量波动的时候,交感神经会特别的活跃,而交感神经又同时负责我们的心跳频率、内分泌的分泌,所以情绪激动的时候通常会觉得胸口闷的。
而因为交感神经过度活跃造成的心肌梗死,就叫做“章鱼壶心肌症”,又称为心碎症候群。
这些人在心脏病发作,胸痛、喘不过气的时候就医,会被判断为是“心肌梗死”,但在血管检查的时候却发现“根本没有动脉阻塞的问题”,却看到左心室的心肌不正常的扩大,堵住了血流的出路。
交感神经的活化会造成过多的“儿茶酚胺”,像是肾上腺素、多巴胺等释放,导致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而左心室又有许多“儿茶酚胺”的受体,所以影响特别大,就容易因为刺激而扩张,引起阻塞。
1990年代初期,一名日本心脏医师检查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时,发现病人的心脏像一个“章鱼壶”,又像是一颗被吹饱的气球一样被吹起来,血液流不出去,但冠状动脉并没有阻塞。
后来才知道,情绪是真的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尤其是波动特别大的情绪。
而虽然血管没有阻塞的现象,却因为有这么一次“衰竭”的症状,未来真的发生心脏衰竭的几率就会增加。治疗上不困难,通常只要支持生命迹象、让过多的激素下降,病人都可以在1~2个月中慢慢恢复;但重点是要“发现问题、及早就医”。
曾有一名35岁女性病人,因为发现男朋友劈腿,大吵一架后出现极度胸痛、喘不过气的情况,紧急到急诊就医也发现这样的状况;而这种不舒服可能不会马上出现,需要过一小段时间内分泌的量才会影响到心脏,所以建议在情绪激动,大喜、大悲、大怒之后8小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心脏状况,出现这些症状就要赶紧就医:胸闷胸痛、冒冷汗、呼吸急促、喘不过气来、血压飙高、头晕头痛、恶心想吐。
心肌梗死是一种相当凶险的疾病,一旦发病,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救治,如果不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很容易导致患者失去生命。
而临床上,很多患者发病后,由于没被及时辨别清楚,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因此,能清楚分辨心梗症状,对于心梗救治也是意义重大。
心梗来临前,这5个症状会发出“求救”信号:
1、胸部疼痛
疼痛是心梗发病的首要症状 ,而发作的时间常在睡眠时或者安静时,而且这种疼痛发作起来程度比较重,一般会持续很长时间,比如:数小时以及数天都有可能,如果不是很严重,可以在休息后,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2、发热
心梗发病期间,很多患者还会出现全身发热的现象,并且会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患者的体温会达到38度左右,而且这种现象也会大概持续一周左右。
3、心律失常
很多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都会出现心率失常的现象,多半是在发病前的1周—2周左右,此外,还会伴随着心跳加速的情况,最好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4、胃肠道症状
还有一部分的患者,在发病的早期,还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比如:呕吐、上腹胀痛、恶心等,一旦出现这种症状,最好及时就医并做进一步检查。
5、其他部位症状
除过上面的这些症状以外,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心源性休克以及心衰竭等问题。如果频繁出现这些症状,日常一定要多多注意,预防心梗的到来。
而一旦心梗突发,身边人如果能及时辨别,一定要给予正确的救助,而在临床上,很多人在救助过程中,却因为一些错误的救治误区,导致患者错失最好的治疗时机,最终错过了黄金救治期。
一旦心梗突发,这3件事,奉劝大家千万不能做!
1、不可擅自服用药物
很多患者在发病前期,已经通过呼吸不畅、大汗淋漓等症状感知到了危险,而为了缓解症状,会自行吃一些缓解疼痛的药物,以期能减轻症状,实际上,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因为一旦服药不慎,反而会导致病情的加重,甚至还有一些药物会导致血压出现波动,严重的还会引发休克,对于患者的后续抢救非常不利。
2、不能随意搬运患者
心肌梗死的患者是因为突发的血压升高或者降低,才会出现了头晕和摔倒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是不能去随意搬运和挪动患者身体的,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原地躺着,如果随意搬动可能会导致血压的异常,导致血管破裂,进而引发更大的意外。
3、不要随意进行急救行为
很多人发现心梗病人发病后,会热心地上前帮助抢救,而盲目地用自己所学的心脏复苏的方式进行抢救,但其实,这样做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为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很可能导致操作心肺复苏的过程中,遗漏甚至做错一些动作,不仅起不到救治的目的,严重的反而会加重病情,耽误后续治疗。
突发心梗,这几个急救措施一定要掌握!
1、赶紧拨打120,让医院救护人员及时赶到;
2、让给患者就地平卧,并且将患者的腿稍微抬高;
3、千万不可随意搬动患者,如有身边有供氧设备,让患者立即吸氧;
4、发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时候,要及时做人工呼吸,等候120的到来
陈旧性心肌梗死,又称陈旧性心肌缺血,是由于心脏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后,血管内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最终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病变。
这种病变的形成通常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因此被称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大汗淋漓、心绞痛、心悸、恶心、乏力等。
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和冠脉搭桥手术等。术后患者还需要继续口服药物维持治疗,以避免心肌梗死后反复发作心绞痛,甚至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和心衰等严重并发症。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脑梗死和心脏病病史等。过度劳累、兴奋、暴饮暴食、冷刺激、吸烟和酗酒等都可能诱发陈旧性心肌梗死。
以下是一些预防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建议: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
2.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 注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
5. 注意保暖,避免冷刺激。
陈旧性中间隔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指心肌梗塞发作后,梗塞区域的心肌组织已经发生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导致心电图出现特殊改变。
在心电图中,陈旧性中间隔心肌梗塞的主要表现为V1到V3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这种病理性Q波是由于梗塞区域的心肌组织发生坏死,导致心肌细胞膜破裂,心肌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使得心肌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减小,心电图表现为Q波。
对于陈旧性中间隔心肌梗塞的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心肌酶、肌钙蛋白等,以排除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同时,患者还需要进行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包括使用阿司匹林、ACEI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控制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注意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控制好血糖,并且要接受健康教育,进行适当的运动,以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陈旧性中间隔心肌梗塞的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2. 饮食方面,要清淡,避免摄入过多油脂类物质,如动物内脏、肥肉、坚果、油炸食品等。
3. 控制钠盐的摄入,避免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4. 优质蛋白饮食,保证蛋白的摄入,优先选用鱼类、鸡肉等优质蛋白。
5. 控制液体的摄入量,避免心衰等并发症。
6. 多喝小米粥、八宝粥等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
7.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浓茶、酒精、咖啡等。
8. 做好定期的复查,根据复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我是李女士,今年65岁,患有多种疾病,包括慢性心力衰竭、陈旧性心肌梗死、室壁瘤内血栓形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青光眼(术后)和右肺叶切除术等。最近,我因反复咳嗽、咳痰、憋喘30余年,加重伴咯血3天而住院治疗。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我的心慌、胸闷、憋喘有所缓解,但近期又出现了咯血和便血的情况,血压也降低了,感到头晕和虚弱。
在当地的三甲医院接受了专家的诊治后,他们认为没有更好的医疗手段,只能通过调整药物来控制病情。然而,我的家人并不甘心,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于是,我们决定寻求互联网医院的帮助,希望能够得到更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在线问诊平台,我联系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医生详细了解了我的病史和当前的症状后,给出了宝贵的建议。首先,医生认为我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特别是针对咯血和便血的情况。其次,医生建议我在大城市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因为那里可能有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最后,医生还提醒我注意营养摄入,可能需要通过输液或其他方式来补充营养。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和家人决定转院到大城市的医院进行治疗。虽然这意味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旅程,但我们相信这将是值得的。我们深知,面对疾病,不能轻易放弃,必须要勇敢地面对和挑战。感谢互联网医院和那位医生,给了我们新的希望和方向。
我曾经是一名活跃的中年人,直到那天我被诊断出患有陈旧性心梗。从那一刻起,我的生活完全改变了。每天都要服用一堆药物,包括替米沙坦、美托洛尔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起初,我的血压控制得很好,但最近它开始下降,甚至有时会让我头晕眼花。我开始担心这些药物是否还适合我,特别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联系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医生详细了解了我的病史和当前的症状。经过分析,医生建议我先减少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剂量,观察血压的变化。同时,医生也提醒我密切关注血压的波动,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和放心。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使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现在,我正在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且每天都在监测我的血压。虽然我仍然需要面对一些挑战,但我知道有了正确的治疗方案和专业的医疗支持,我可以更好地管理我的健康。
陈旧性心肌梗死,简称陈旧性心梗,是指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坏死区域已经形成瘢痕,但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仍在进行的一种状态。这种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心血管风险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一、药物治疗:陈旧性心梗的治疗首先需要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硝酸酯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斑块消退、增加心肌的供血,从而预防心梗的复发。
二、控制危险因素:除了药物治疗,积极控制心梗的危险因素也是治疗陈旧性心梗的关键。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是常见的危险因素,需要长期用药控制。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血脂、血糖和血压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介入治疗:对于陈旧性心梗患者,如果冠状动脉仍然闭塞,可以考虑进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通过冠脉造影可以明确心梗的部位和血管通畅情况,必要时可以植入支架,改善心肌的供血,保护心脏功能。
四、生活方式干预:除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也是陈旧性心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等。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善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预防心梗的复发。
五、定期复查:陈旧性心梗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CT等检查。通过复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陈旧性心肌梗死,又称慢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梗死后形成的瘢痕组织。这种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胸闷、胸痛、心慌、心悸、气短、乏力、肩背部疼痛、左肩部疼痛、左前肩部疼痛等症状。此外,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也可能伴随出现。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引发心肌梗死。由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形成的瘢痕组织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小,因此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症状。
然而,对于有症状的患者来说,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如果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可以考虑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治疗,以改善心肌血供。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日常保养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建议: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 坚持适度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3. 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4. 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
5. 保持心态平衡,学会释放压力。
6. 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将它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7.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陈旧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冠心病类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规范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其次,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也是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药物,常见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这些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的复发率。
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同时给予降压、降糖治疗。首选的降压药物是ACEI或ARB类药物,可以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以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对于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服用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对于心电图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可以暂时不进行处理,动态复查即可。对于既往有过心肌梗死症状,但经过休息自行缓解的患者,需要全面检查评估心功能情况,并规律服用药物,定期复查,预防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素的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进行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定期到心内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陈旧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冠心病并发症,其治疗主要针对冠心病二级预防。
相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梗死后形成的瘢痕组织,这部分心肌已经无法恢复。陈旧性心肌梗死本身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梗死范围较大,可能会导致心脏结构改变、心腔扩大、心功能下降等。
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减肥、戒烟戒酒等。同时,要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并规范使用药物,如他汀类调血脂药物、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倍他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接受健康教育,并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要避免劳累、着凉、情绪激动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康复。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生活方式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总之,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些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相关的医疗知识:
1.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4.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治疗和预防措施
5.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我是一位八旬老人的儿子,最近父亲的身体状况让我非常担忧。他的消瘦、贫血、消化吸收差、糖尿病和陈旧心梗让我们一家人都很焦急。我们曾经带他去过多家医院,但每次都只是开一些药物,效果并不明显。直到我们尝试了线上问诊,才发现了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视频连线,父亲得到了专业的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医生详细询问了父亲的病史和症状,并查看了他的最新检查报告。医生告诉我们,父亲的贫血不仅仅是缺铁性贫血,还有低钾血症,需要及时补钾。同时,医生也指出了父亲的其他问题,如低蛋白血症和钙低,整体营养不良。
医生建议我们从饮食上改善父亲的状况,推荐了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并提醒我们即使补充铁剂也可能吸收困难。医生还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和调理要点,包括如何控制糖尿病和心梗的风险,如何改善消化吸收等。
通过线上问诊,我们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也得到了更专业、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现在,父亲的身体状况正在逐渐好转,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感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