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血糖控制不佳危险(二)(三)

血糖控制不佳危险(二)(三)
发表人:曾沣

危险二:增加患高血脂和冠心病的风险

同样,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也意味着身体的衰老,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的上升。

研究表明,如果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5.0 时的冠心病风险定义为 100,那么糖化血红蛋白 6.5 的时候,风险会上升 95%。

另外,吃能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餐后的甘油三酯的上升速度加快,也会增加患高血脂的风险。

危险三:增加患慢性衰老性疾病的风险

目前发现,餐后血糖高会促进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比如老年痴呆症、白内障、视网膜病变、肾脏功能障碍等。

这些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风险,都远远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的人。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血糖升高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空腹血糖7点多毫摩尔/升,如果是没有用药物控制的情况下的测量值,大部分不需要用药;如果是降糖药控制之后的数值,一般需要继续用药。

    血糖正常值是指人体空腹的时候血糖值在3.9~6.1毫摩尔/升,空腹血糖7点多毫摩尔/升,数值偏高,如果是首次发现,以前并没有服用降糖药物历史,OGTT实验是阴性的,血糖正常,那么大部分患者是不需要吃药的,可以先改善生活方式,采取低糖、低脂饮食,控制体重,积极锻炼,如果血糖能够恢复正常即可。

    如果长期空腹血糖偏高或者伴有OGTT试验阳性,则可以考虑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改善。如果空腹血糖7点多毫摩尔/升,是降糖药物控制之后的数字,就说明患者患有糖尿病,此时不建议停药,盲目停药就会导致病情加重。空腹血糖7点多毫摩尔/升,建议及时就医,完善OGTT等试验,必要时配合医生治疗。

  • 血糖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但是其含量却需要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如果血糖过高,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那么,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答案其实并非如此。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血糖高。正常的空腹血糖参考值应在3.9-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应小于7.8mmol/L。当空腹血糖值超过7.0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超过11.1mmol/L,我们就会认为是血糖过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的诊断并非仅仅依赖于单次的血糖测量结果。一般来说,如果连续两次空腹血糖值超过7.0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超过11.1mmol/L,才可能被诊断为糖尿病。此外,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如频繁的尿频、疲劳、口渴、体重下降等,以及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判断。

    其次,血糖高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还可能是糖尿病的前期状态,即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这两种状态的血糖水平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也是糖尿病的高风险群体。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可以有效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血糖高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一过性的血糖高,如急性疾病、药物影响、压力大、饮食不当等。例如,感冒、发热等疾病会导致血糖升高;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利尿剂等也会影响血糖;精神压力大时,人体会分泌大量应激激素,导致血糖升高;饮食过于油腻、糖分过高,也会使血糖升高。

    总的来说,血糖高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因素综合判断。如果你发现自己血糖偏高,不必过于紧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是否为糖尿病。同时,也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 挤出来的血测血糖,可能更高,也可能更低。挤出来的血中会有动脉血,人体的动脉血的葡萄糖含量,也就是血糖含量会比静脉血高一些,所以有可能出现偏高的情况。但是在挤压的过程中,有可能导致组织液渗透入血液,使血液得到稀释,测的血糖浓度反而更低,这种情况也是不能够完全排除的。但是总体来说,挤出来的血测量血糖,误差不大。所以在测量血糖的时候,建议不要过度挤压。同时可以将针扎的深一点,这样可以排除组织液的影响。

    如果出现血糖的明显异常,可以至医院抽血化验,以确定准确的血糖值。

  •  

    年纪轻轻就查出血糖升高,老了该怎么办?

     

    的确,血糖更像是一个隐形杀手,一天两天可能不会造成特殊不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却是不容忽视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占10.4%,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20%以上,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居世界榜首,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

     

    那么,血糖升高,究竟有哪些表现呢?

     

    第一,最典型的表现,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饮多尿多食,所谓一少,即体重下降,但这里要说的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一定会有这么典型的表现,有的患者仅仅有其中一种不适,比如很多患者以消瘦入院,在检查的时候意外发现罹患糖尿病。

     

    第二,皮肤瘙痒,很多糖尿病患者可以仅仅以皮肤瘙痒为首发表现,就诊的时候误以为是皮肤病,其实却是高血糖所致。

     

    第三,视物模糊,如果血糖很高,会使眼睛的房水,晶体渗透压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视物模糊,此时患者不一定会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第四,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很多患者以并发症来就诊,才发现原来是罹患了糖尿病,事实上,这样的患者可能很久前就有血糖升高的症状,只是一直未引起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主要是视物模糊,浮肿,蛋白尿,肢体麻木。

     

     

    45岁以后是糖尿病的高发年龄,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大约一亿,这个比例是非常惊人的,而且它在以疯狂快的速度逐年增长,除了1型糖尿病之外,大多数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它的发生与遗传,后天生活因素密切相关。

     

    第一,控制好你的BMI指数,所谓BMI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正常的BMI指数是18.5-23.9,超过最高上限,也是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第二,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膳食纤维,主要来自粗粮,新鲜蔬菜。

     

    第三,45岁以后定期检查血糖和血脂,有条件的可以做一下眼底检查,做好预防。

     

    第四,远离酒和碳酸饮料,多饮白开水。

     

    第五,适当运动,运动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辅助降低血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传统意义上,主食指的就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包括谷类、豆类和薯类三种。主食富含碳水,70%以上都由碳水化合物组成,而碳水又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在维持人体营养健康方面举足轻重。可见,主食无论在质还是量上,都“独领风骚”,如何吃对主食更是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主食不能乱吃,要讲究搭配。这里教给大家三个比例:主食和非主食(副食)之间有一定的比例,所以每天摄入主食的总量有一定的标准;三餐之间主食的分配有一定的比例,吃对了有利于营养的持续均衡摄入;主食“内部”粗粮和细粮之间也有一定的比例,粗细搭配有利于平衡肠道功能。

     

    1.  主副比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主食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到全天饮食总能量的50%~65%,也就是全天有一半多的能量都是由主食提供的。按此标准,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应该吃250~400克的主食。以体重60~70千克为例,平均到每餐,大概1~1.5碗米饭(约2~3两)或1~2个馒头。主食吃得过少(低于40%)或过多(大于70%)则不利于我们的健康和长寿。

     

    2.  三餐比例

     

    类似地,三餐食物量的分配,也常常以能量作为标准。早餐所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到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同样应占30%~40%,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当天的劳动强度和平常的生活习惯进行调整。按此标准,早餐可以吃50~100克主食,午餐和晚餐各为100~150克。

     

    3.  粗细比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吃主食要讲究粗细搭配。粗粮和细粮可谓一对概念上的“双生子”,我们把精米白面称为细粮,把除此以外的粮食称为粗粮。粗粮主要包括三大类——全谷物(糙米、全麦粒、燕麦片等)、杂豆类(绿豆、扁豆、豌豆等)和薯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在胃肠道内形成网状结构,能吸附有害物质,还能降低食物和消化液的接触,减少葡萄糖等的吸收速率,对于延缓血糖升高、降低血脂、控制体重有好处;粗粮还富含B族维生素,营养价值较精米白面更高。但是粗粮吃得过多,不能被消化的膳食纤维堆积在肠道内,也会影响消化,导致肠道阻塞,所以吃主食时,要讲究粗细搭配,不能“顾此失彼”。

     

    一天的主食中,应该有大约1/4到1/3为粗粮,即每天应吃50~100克(1~2两,干重)的粗粮;也可以平均每周吃两天的粗粮。在各类粗粮中,则建议每天吃全谷物或杂豆类50~150克,或薯类50~100克。

     

    定好总量,分好三餐,搭配粗细,三大比例,教你如何吃对主食!主食吃对了,“逆龄”不是梦!

  • 测血糖通常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这意味着至少在上一次进食后的8个小时内不进食或饮水。空腹血糖测试能够反映身体自身在没有外部干扰的情况下的血糖水平,有助于判断糖尿病的诊断和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通常在早上或者进食前进行。

    有些情况下,医生可能还会建议进行餐后血糖测试,以了解餐后血糖的变化情况。餐后血糖测试一般在进餐后1至2小时进行,可以帮助评估饮食对血糖的影响和血糖波动情况。

  •  

    超过80%的 II 型糖尿病与肥胖的人,都与缺乏运动有关。

    实际上,不论是行走还是剧烈运动,均能降低糖尿病发病的危险。一般情况下,运动强度越大,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就越低。每周一次的快走或骑车运动,就能显著改善空腹血糖水平的控制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如果每天都进行规律的体育运动,糖尿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性更能下降15%~60%。因此,提高身体活动水平,即运动锻炼,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基石之一。

    那么,和正常人相比,糖尿病人在运动前,要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1 到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

    检查项目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电图、眼底、肾功能、心电图及心功能等等,看看有无心血管、神经以及其它方面的并发症。与医生共同讨论如何适当运动。

    2 你的脚,更加脆弱

    每次运动前细检查足部并选择合脚的鞋袜。要特别注意鞋底平整,不能有沙、石之类的异物。因为糖尿病的脚,比一般人的脚更加脆弱。

    3 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片”

    卡片上应写上姓名、亲友联系方式,写明你是糖尿病病人。如果出现意外,便于他人采取急救措施及帮助联系患者家人。

    4 随身携带升糖食品

    如糖块、巧克力等,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当然,这些产品有一些共同的缺点,就是天热,容易融化,升糖慢。京东商城有一款产品,叫“低糖卫士”,为国内知名糖尿病专家多年心血结晶,易吸收,升糖快,不融化,便于携带,效果极佳。

    5 结伴而行

    让同伴知道你是一位糖尿病病人,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应如何处理。

    6 有下列七种情况者不宜进行体育锻炼

    (1)有急性并发症或急性感染;

    (2)有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3)有严重神经精神病变;

    (4)有糖尿病足溃疡;

    (5)近期发生心肌梗死、脑中风、合并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

    (6)血压控制欠佳时

    (7)血糖控制很差或血糖波动较大时、常发生低血糖症状者。

    在国外,针对糖尿病人的运动,如何运动,多大的运动量,等等,是有专业的医生会给糖尿病人开具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处方】的,就像给病人开具 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或者胰岛素一样, 是作为糖尿病人诊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在国外,糖尿病人是按照医生的【处方】去运动的。

  • 有人说糖尿病不算病,少吃甜的就行,其他该吃吃该喝喝,不能太当回事。如果疾病都这么好对付,那可真是太幸福了。通常,认为糖尿病“不叫事儿”主要是因为病情较轻,没有什么严重的症状,对生活的影响也不是很大,所以轻视它。但是,如果不严格控制的话,并发症是非常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竟然有这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病

     

    我国自从1980年第一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以来到今天,糖尿病患病率已翻了十多倍。据2013年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就已达1.14亿。对于普通人来说,与感冒、腹泻等疾病相比,糖尿病的症状不太容易识别,不查血糖的话很难自己发现,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知晓自己已经患病。

                                                 

    在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血糖、体重控制不达标,血压控制不达标者更是有70%以上。

     

    不控制的危害有多大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严格控制血糖,会有诸多并发症出现,涉及心、脑、肾、眼、足、周围神经等部位。

     

    (1)糖尿病足:糖尿病导致的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以及下肢血管病变,软组织被破坏、骨关节畸形、溃烂、感染,严重者则需要截止。在我国,有20%左右50 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动脉病变。在一项有1684例截肢患者参与的统计中,有475例为糖尿病足截肢。

     

    (2)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同时,心血管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据统计,在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约为17.1%。此外,约20%~40%的患者会出现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动脉硬化、脑萎缩、脑出血等。

     

    (3)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我国约有21.3%的糖尿病患者患有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已超过肾小球肾炎,成为我国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

     

     

     

    (4)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一大原因。在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约20%~40%的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约8%的人因此丧失视力。

     

    糖尿病也有“预警期”

     

    糖尿病在发病之前有一个“预警期”,称为“糖尿病前期”。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还不算是真正的糖尿病患者,在这一时期严格控制饮食、作息,规律运动,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一般空腹血糖>6.1,餐后2小时血糖>7.8,但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标准(空腹血糖>7.0,餐后2小时血糖>11.1),则为糖尿病前期。我国糖尿病“后备力量”十分庞大,预估约有1.48亿人。

     

    所以,即便没有糖尿病的人,也要注意自己的血糖,饮食不要过于“放纵”,还要规律运动,定期体检,在糖前期及时发现,及时控制。

     

  •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痘科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传染病,老百姓叫它“水瘊子”。

     

    这种病一般是在公共浴池或是游泳池中传染,有些人是因为用这种病人用过的搓澡巾搓澡而传染的。

     

    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也可以自身种植传染,自身种植就是用指甲抓了疣体后,指甲上就带有这种病毒,再抓别的地方,就像是种上了种子,过一段时间就会长出来,这种病还会通过性接触传播。

     

    所以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生殖器部位有这种疣体,另一方必然会传染上这种病。

     

     

    这种病的好发年龄是青年及儿童,潜伏期一般2周到半年。皮疹才起的时候是白色、半球状丘疹,乍一看上去像是一颗颗的脂肪颗粒,但是它们还会逐渐长大至5-10毫米,中央就会出现脐凹,就是像肚脐一样的凹陷。

     

    皮疹表面有蜡样光泽,把皮疹顶端挑开,可以挤出白色像粉刺一样的物质,叫做软疣小体,就是病毒包涵体。皮疹可以长在全身任何部位,而且数量不固定,一般是孤立的,不融合。

     

     

    常见于颈部、躯干、下腹部及外生殖器部位。多数情况下6-9个月后皮损可自行消退,而且不留疤痕。

     

    传染性软疣怎么治疗?

     

    一般情况下,对于比较大的疣体,用镊子能夹住的,可以消毒后用镊子夹住,拔了去。对于比较小的,可以用针头在顶端挑一下,然后挤出来。如果实在太小无法处理的话可以外用维A酸乳膏和喷昔洛韦乳膏。

     

    传染性软疣怎么预防?

     

    洗澡的时候一定不要洗公共浴池,也不要用搓澡工搓澡,要用自己单独用的毛巾,更不能给孩子用力搓澡。

  • 这段时间,身边“咳咳咳”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婴幼儿容易中招。很多人都以为是感冒,其实很可能是“百日咳”。

    近日,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通告显示(图1),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百日咳”卷土重来,今年1-2月,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已致13例死亡[1]

    通告一发布,很多人担心起来:百日咳是什么病?怎么判断孩子的咳嗽是不是百日咳?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百日咳伤害呢?

    针对大家的问题,京东健康特别整理了一篇百日咳家庭防护和就医攻略。

     

    图1:国家疾控局发布的2024年1-2月百日咳发病数和死亡数

     

    Part 1:什么是百日咳?和感冒有什么区别?

    很多年轻家长对百日咳比较陌生,其实在百日咳疫苗问世之前,这种古老的传染病曾是导致6月龄以下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百日咳,它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名字不难看出,这种疾病的咳嗽时间特别长,一般来说可持续2~3个月,很不好治。

    百日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6月龄以下未及时接种疫苗的婴儿威胁最大。

    百日咳初期与感冒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后期。

    一般来说,感冒症状通常在一周内逐渐好转,而患了百日咳的婴幼儿一般经过7~10天左右,才会出现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剧咳。

    剧烈的痉挛性咳嗽常引起反射性呕吐,还可导致面部充血、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球结膜出血、面部皮肤出现出血点等表现。

    最后孩子可能咳出大量黏液,并由于大力吸气而出现犹如鸡鸣样吼声,昼轻夜重[2]。因此,在古代中医称其为“鸡咳”或“鹭鸶咳”。

    也有一部分百日咳患者痉咳期症状相对较轻,仅表现为持续2-4周的慢性咳嗽,特别是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常没有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 2 周以上。

    如果有以上症状,千万别掉以轻心,一定要去看医生。

    Part 2:百日咳为什么突然间增多?

    百日咳很早就被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我国为3月龄婴幼儿免费接种百白破疫苗,自计划免疫实施后,百日咳的发生率已经大为减少。

    但近年来,不止我国,全球范围来看,很多疫苗覆盖率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疫情导致了很多地区儿童没能按时、及时接种疫苗。

    根据我国百日咳发病数据来看,百日咳的发病患者群主要是以未接种或者未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婴幼儿为主。

    二是百日咳病毒近年来在不断变异。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百日咳鲍特菌MLVA型别变迁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2年,百日咳型别在不断变化:百日咳型由2016年的MT32型、27型到2022年主要转变为MT28型。MT28型在上海首次报道。

    MT28型毒力较强,引起小范围的扩散流行。MT28型红霉素耐药率超过80%,和原始的百日咳疫苗组发生免疫逃逸。

    监测结果提示:百日咳疫苗保护性抗体降低,现有百日咳疫苗对目前流行的百日咳菌株不耐受[3]

    人类和疾病的抗争是个漫长的过程,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患病病例有增多,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Part 3:婴幼儿打了疫苗,为什么还会感染百日咳?

    前面提到,百日咳病毒近年来在不断变异,是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还有个客观事实:百日咳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维持时间不够长,保护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是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苗、破伤风类毒素(DTaP)三联疫苗。

    接种时间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通常疫苗接种3~5 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

    由于婴幼儿预防接种时间间隔较长,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百日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完成首剂次百日咳疫苗的接种后,保护有效性只能达到45%,如果完成3剂次的基础免疫,保护有效性能提高到98%左右。

    建议所有适龄婴幼儿都应在免疫程序里尽早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以远离百日咳感染风险。如果有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2]

    需要警惕的是,百日咳不只是一种儿童疾病。

    在许多国家观察到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由于青少年和成人的疫苗获得性免疫力已经减弱,导致大量未受保护的人群可能感染百日咳。

    百日咳的典型临床特征包括阵发性咳嗽和百日咳。但在成年人中,症状多少不太典型,难以识别,这大大增加了成年人传染给家庭成员的风险。

    Part 4:怎么防范百日咳?

    对于婴幼儿,最好的防护办法是及时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

    目前我国没有针对成年人的百日咳疫苗,也尚未推荐在成年人群进行加强免疫。

    为了保护自己,也避免家人感染,不管婴幼儿、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防范百日咳。

    1.及早识别并就医

    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感染百日咳后的症状不一,符合以下任一项条件者,应高度怀疑是百日咳,就请尽快到医院就诊,做百日咳鲍特菌等检查,以排查百日咳[2],然后根据医嘱服药:

    (1)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病程≥2 周;

    (2)婴儿有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窒息、发绀和心动过缓症状,或有间歇的阵发性咳嗽,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

    (3)大龄儿童、青少年、成人持续 2 周以上咳嗽,不伴发热,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有百日咳流行病学暴露史或者确诊病例接触史。

    2.做好隔离

    百日咳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许多咳嗽的青少年及成年人,可能使隐性带菌者及不典型症状的患者,也有传染性。

    因此,需要对百日咳病人进行隔离,以保护婴幼儿等易感人群。

    3.日常防护

    稍微令人安心的是,百日咳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无需消毒处理。

    日常防护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室内通风,让衣物在阳光下暴晒,对痰液及口鼻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勤洗手,戴口罩。

    希望所有人远离百日咳,健健康康的享受春光~

     

    参考文献
    [1]2024年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https://www.ndcpa.gov.cn/jbkzzx/yqxxxw/common/content/content_1769981713455947776.html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 年版).http://www.nhc.gov.cn/ylyjs/pqt/202312/75cfff021a484d0c9c200f85f2bf746b.shtml
    [3]王传清丨儿童新发再发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https://mp.weixin.qq.com/s/ppAMnAvQkXyHHChu0ycjIg
  • 孕晚期餐后血糖升高是孕期常见问题,对母婴健康影响较大。本文将针对孕晚期餐后血糖升高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讲解。

    一、孕晚期餐后血糖升高的原因

    1. 孕激素影响:孕晚期,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导致血糖升高。

    2. 胎盘分泌物质:胎盘分泌的物质会增加母体对糖的吸收,导致血糖升高。

    3. 胎儿生长发育:孕晚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大量能量,导致血糖升高。

    二、孕晚期餐后血糖升高的危害

    1. 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餐后血糖升高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前兆,容易发展为妊娠期糖尿病。

    2. 影响胎儿发育:血糖升高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如胎儿发育迟缓、巨大儿等。

    3. 增加分娩风险:血糖升高会增加分娩风险,如剖宫产、产后出血等。

    三、孕晚期餐后血糖升高的防治措施

    1. 严格控制饮食:减少食物中糖分的摄入量,多吃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 增加运动:适当进行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餐后血糖。

    3. 注射胰岛素: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可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4.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四、孕晚期餐后血糖升高的饮食建议

    1. 控制热量摄入:根据孕周和体重增长情况,合理控制热量摄入。

    2. 多吃蔬菜:多吃蔬菜,如绿叶蔬菜、根茎类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

    3. 选择低血糖指数食物: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等,有助于控制血糖。

    4.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鸡蛋等,有助于控制血糖。

    5. 限制糖分摄入:限制糖分摄入,如糖果、甜饮料等,避免血糖升高。

    五、孕晚期餐后血糖升高的注意事项

    1. 定期监测血糖: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水平变化。

    2. 遵医嘱: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

    3.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等。

    4. 关注胎儿发育:定期进行产检,关注胎儿发育情况。

  • 高血压与高血糖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们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么,高血压是否会引起高血糖呢?本文将为您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高血压本身并不会直接引起高血糖。然而,高血压患者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更容易出现高血糖的情况。

    造成高血糖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原因:

    1. 饮酒:酒精会减少饮食摄入,增加饱腹感,但酒精的吸收和代谢较快,不能长时间维持血糖水平,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2. 压力过大: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导致体内环境紊乱,进而影响血糖水平。

    3. 肥胖:过多的饮食会导致肥胖,进而引发高血糖。

    4. 缺乏运动:运动量减少会影响胰岛素的发挥,导致血糖升高。

    5. 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利尿剂、抗癌药等,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针对高血糖患者,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控制饮食:定时、定量的清淡饮食,减少主食摄入量,搭配蔬菜一起食用。

    2. 合理运动:饭后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3. 定期监测: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糖药物。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戒烟限酒。

  • 糖代谢紊乱,也被称为糖尿病前期,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主要表现为体内胰岛素的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糖代谢紊乱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年龄、体重等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导致糖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精神压力等也会诱发糖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可分为两大类:血糖升高和血糖降低。血糖升高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血糖降低则表现为头晕、乏力、出汗、心慌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昏迷、抽搐等严重并发症。

    针对糖代谢紊乱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方面。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在运动方面,患者应坚持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在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

    此外,糖代谢紊乱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监测血糖,了解病情变化。

    2.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3.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4. 积极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5. 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肝肾功能和血糖水平。

  • 孕期血糖升高是许多准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面对血糖偏高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血糖升高的原因。孕期血糖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孕妇胰岛功能储备不足:孕期胰岛功能储备不足,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 胎儿因素:胎儿在发育过程中,会不断吸收母体的营养,导致孕妇血糖升高。
    •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孕妇更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

    那么,针对孕期血糖偏高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呢?以下是一些治疗方法:

    1. 饮食控制:合理膳食是控制血糖的关键。孕妇应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

    2. 适量运动:运动可以促进糖代谢,有助于降低血糖。孕妇可以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舒缓的运动方式。

    3. 定期监测血糖:孕妇应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血糖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 使用胰岛素:在必要时,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给予胰岛素治疗。

    5. 营养补充:孕妇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避免因营养不良而导致血糖升高。

    此外,孕妇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控制血糖:

    •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 保持良好的心态
    • 定期产检

    总之,孕期血糖偏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采取合理的措施,就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保障母婴健康。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许多糖尿病患者都面临着如何控制血糖的难题。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管理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一、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1. 控制总热量摄入

    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非常重要,过重或过轻都会影响血糖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

    2. 碳水化合物控制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但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豆类等。

    3. 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

    蛋白质和脂肪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糖尿病患者需要适量摄入。建议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以及健康的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

    4. 充足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糖尿病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5. 饮食定时定量

    糖尿病患者需要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

    1. 禁食糖分高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糖分高的食物,如糖果、甜点、含糖饮料等。

    2. 禁食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

    3. 禁食高盐食物

    高盐食物容易导致血压升高,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

    4. 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辛辣刺激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

    三、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建议

    1. 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糖尿病患者应多吃。

    2. 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

    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可以减缓血糖上升速度,有助于控制血糖。

    3. 食用粗粮和全谷物

    粗粮和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和营养素,有助于控制血糖。

    4. 控制主食摄入量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主食摄入量,避免血糖升高。

    5. 注意饮食搭配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饮食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 孕妇出现尿糖,并不能直接判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血糖升高引起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疾病,其主要原因与血糖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激素失衡有关。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阻时,血糖水平就会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患病率高达10.4%,其后果严重,包括寿命缩短、心血管疾病、残疾和失明等。

    孕妇出现尿糖的情况较为复杂。一方面,妊娠期糖尿病会导致血糖升高,当血糖达到一定水平时,尿液中会出现尿糖。另一方面,孕妇在妊娠期间,肾脏对葡萄糖的过滤能力会下降,导致肾糖阈降低,即使在血糖水平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也可能出现尿糖。

    因此,孕妇出现尿糖并不能直接判断为糖尿病。需要结合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对于孕妇来说,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孕妇应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同时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血糖过高。此外,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都有一定影响。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胎儿发育异常等问题。胎儿则可能出现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

    如果孕妇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应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同时,孕妇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确保母婴健康。

    总之,孕妇出现尿糖不能直接判断为糖尿病,需要结合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保障母婴健康。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血糖忽高忽低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困扰。血糖波动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饮食不当、缺乏锻炼、用药不当、胰岛素抵抗、情绪因素、不规律生活等。

    首先,饮食不当是导致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此外,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措施。

    其次,缺乏锻炼会影响血糖水平。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步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

    用药不当也是导致血糖波动的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随意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减弱,从而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胰岛素抵抗。

    情绪因素也会影响血糖水平。情绪波动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增加肾上腺素分泌,从而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不规律的生活也会导致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糖尿病患者要注重饮食、锻炼、用药、情绪和生活规律等方面,以控制血糖波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主要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即家族中如有糖尿病患者,其他成员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这是因为遗传基因的变异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

    环境因素也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饮食因素: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和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糖尿病。

    2. 运动不足: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3. 精神压力:长期处于精神压力状态下,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4.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

    1. 饮食不合适:摄入过多的糖、脂肪等高热量食物,导致血糖升高。

    2. 缺乏运动:运动不足导致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进而引起血糖升高。

    3. 药物不合理: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4. 胰岛素绝对缺乏:对于胰岛素绝对缺乏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5. 胰岛素抵抗:对于胰岛素抵抗为主的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口服药物进行降糖治疗。

    血糖升高常见症状包括:口渴、多尿、多饮、体重减轻、乏力等。患者平日要注意血糖的控制,常检查血糖值。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以防感染。饮食上要清淡少盐,多喝茶,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重要作用。同时,适当进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