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补阳还五汤治疗淋证

补阳还五汤治疗淋证
发表人:李灵雨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 淋沥刺痛, 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

临床上以气、血、膏、石、劳、热淋分为六淋的。多以肾虚为本, 膀胱湿热为标。但也有应用常规治疗久治不愈者, 需要医者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正确辨证, 方能取得良效。

1 病案举例

  • 李某, 女, 57 岁, 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10 年 10 月 4 日初诊。患者以尿痛、尿频 7 年就诊。
  • 7 年前因子宫肌瘤切除术导尿后出现尿痛、尿频,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 诊断为“泌尿系感染”, 给予静滴多种抗生素后上述症状未见好转, 先后在当地医院及中国医大一院化验尿常规及尿细菌培养均无阳性结果, 在中国医大一院行膀胱镜检查, 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 西医治疗不显, 患者痛苦不堪, 求治于余。

2 讨论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 淋沥刺痛, 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临床上有以气、血、膏、石、劳淋分为五淋的, 也有以气、血、膏、石、劳、热淋分为六淋的, 后者为目前常用分型方法。其病理性质有实、有虚。实者多为湿热为患;虚者多为脾肾两虚;亦有虚实夹杂者, 常见阴虚夹湿热, 气虚夹水湿等。多以肾虚为本, 膀胱湿热为标。但本案却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 故不在常见证型中, 临床上虽多次就诊却不见疗效, 是因为前医多以常见证型诊治, 故屡屡失败。本案在临证时紧紧抓住尿痛的特点为刺痛, 憋尿及入夜尤甚, 完全符合瘀血疼痛的特点, 舌、脉表现亦符合血瘀证的舌脉特点;倦怠乏力, 夜尿频多, 面色无华, 为气虚证的特点, 并结合病程演变过程, 起因为手术后, 病程长达 7 年之久, 完全符合“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久病耗气”, 久病入络, 不通则痛, 完全符合气虚血瘀的病机特点, 因此, 大胆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采用益气活血, 通络止痛的治疗原则, 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取得良效。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 书中云: “此方治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语言蹇涩, 口角流涎, 大便干燥, 小便频数, 遗尿不禁”。

方中重用生黄芪以大补元气, 气行则血行, 血行则瘀去络通; 气旺则固摄有权, 祛瘀不伤正, 故为君药; 当归活血补血, 为臣药; 再配以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等活血祛瘀之品, 使瘀祛而不伤正; 地龙长于通行经络, 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重用补气, 轻用活血, 补气为主, 化瘀为辅。

本案提示, 对于久服中西药, 补多则壅滞, 攻多则摧伤, 而不服药又无以愈病, 因此, 如何准确辨证, 合理用药就显得犹为重要。现在临床上多用此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下肢动脉闭塞证, 骨科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用于治疗淋证报道者鲜见。究其上述诸病, 虽病位、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但病机却基本相同, 均为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气血亏虚, 气虚则行血无力, 而瘀血从生, 投以补阳还五汤均可收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泌尿道感染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患者疑虑

     

    请问杨博士,我是小三阳患者,家族成员中有肝癌病史。

     

    请问我需要抗病毒治疗吗?乙肝病毒DNA定量低于检测下限。

     

     

    就这个患者的情况而言,自己是乙肝小三阳,家族中有肝癌家族史,那么患者是需要密切监测,必要时候需要积极的抗病毒治疗。

     

    目前我们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有两种

     

    口服的核苷酸类似物以及肌注的干扰素。

     

    口服药只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对于DNA能测到的患者来说,口服药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阻断病情的进展,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这个患者没有抗病毒治疗,但是检测DNA小于500,理论上可以不用抗病毒治疗。注意定期复查就行。当然对于这种患者建议检查高敏DNA,可以测到10个以上的病毒。如果能测到病毒,结合家族史,就要在39岁以前开始抗病毒治疗。

     

     

    如果还是没有测到病毒,表面抗原小于1500的话,可以考虑应用干扰素,有机会清除表面抗原。

     

    干扰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抗病毒,抗纤维化,抗肿瘤。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我们都知道,虚会生百病,无论是什么病,都是因为人体本身太虚,邪气入体才导致疾病发生的。而在中医理论中虚证又分为阳虚、阴虚、气虚、血虚,这些虚证都会损害我们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而且虚证往往不会单独“作战”,它们会“勾结”在一起危害人的身体,病症会更加严重、绵长。

     

    接下来就给大家推荐几道食谱,来调养虚证,每种虚证都有对应的食谱来调理。

     

    1、气虚——当归黄芪乌鸡汤

     

    人体的气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但是它却是支撑人体活动的重要部分,如果气不足,人就会体力差,动不动就气喘气短;懒言少语、不想动弹;易患感冒、畏风;气虚则脾胃就弱,运化能力弱,大便不成形,容易腹胀,如果你中了大部分,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气虚了,可以多吃这道当归黄芪乌鸡汤。

     

     

    当归黄芪乌鸡汤原料:当归、黄芪、乌鸡

     

    黄芪补气升阳,是很好的补气药材,这道菜能够提高生理机能、强筋健骨、延缓衰老,对于预防贫血、骨质疏松也很有效,对于冠心病、小儿佝偻病、胃溃疡等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2、血虚——四物汤

     

    血虚的人往往面色无华,没有光泽,面色发黄或苍白;血虚的人口唇发淡,指甲发白,没有血色;血虚血液流通慢,就会患血瘀,女性会表现为月经量少、痛经、手脚冰凉。如果你有这些症状,那很有可能就是血虚了,血虚的人往往也会气虚,也会出现气虚的症状,这时候就需要气血同时进补。

     

    四物汤原料:熟地、白芍、当归、川穹

     

    四物汤主要功效就是活血补血,有血虚症状的人很适合喝四物汤。熟地补肾滋阴、白芍养血敛阴、当归补血活血、川穹活血行气,四味药材相辅相成。

     

    3、阴虚——百合莲子粥

     

    阴虚主要原因是阴液亏损,机体缺少营养物质。阴虚多表现为皮肤干燥、口鼻干燥、头发干枯毛糙;容易上火、情绪波动大;女性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手足发热、盗汗、腰膝酸软但不痛。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那么就是阴虚了,可以试试这道百合莲子粥。

     

     

    百合莲子粥原料:百合干、莲子、冰糖、大米

     

    百合养肺清肺、清心安神;清热降火、益肾固精,两者搭配做粥就很适合阴虚火旺的人吃,能够滋养津液,宁心精神。

     

    4、阳虚——当归生姜羊肉汤

     

    阳虚主要是因为阳气虚弱,阴寒之邪侵体,阳气受损。主要表现为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精神不济、四肢无力;齿痕舌,湿气重、容易腹泻;女性容易得妇科肿瘤,月经伴有血块,痛经。如果你有这些情况,那么可能就是阳虚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阳虚,可以试试这道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原料:当归、羊肉、生姜、黄酒

     

    生姜散寒暖胃、羊肉养肝补虚、当归活血行滞,合而为汤,能够散寒调经,升阳补气。

  •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干燥,上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个近日的病案,患者是一个10岁的男孩,他妈妈领过来时说孩子咳嗽已经一个多月了,总是不好,各种西药和中成药都吃遍了,去拍了胸片显示没有什么的问题,问还有什么治疗办法呢?

     

    询问孩子同意吃中药后,开始望闻问切:患者每日喉咙发痒、咳嗽不断,外出遇冷后回家必然加重,闻及咳时喉咙间痰声重浊沉闷,查看嗓子却没有明显的红肿疼痛,摸到孩子的双手冰凉,舌体胖大,舌质淡。笔者在以往临床学习时见老师治疗久咳不愈且有寒象的病人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往往效果显著,于是用此方加了半夏杏仁,一共七味药,开了3剂。一个星期后孩子的妈妈过来说孩子服药第二天开始就基本不咳了。

     

     

    那么首先我们来讲讲为什么会出现久咳不愈呢?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而干燥,人们易感受外寒而咳嗽,此时可能由于患者素体虚弱,或过用寒凉药物止咳,或治疗不彻底而导致外邪留于体内。病程日久则耗伤阳气,脾阳受损,中医讲脾主运化,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就会导致痰饮的出现。同时又由于肺中寒气未除, 肺气不宣从而咳嗽气喘,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异常从而痰多不化。肺脾两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迁延不愈。上述病案中的孩子就是因为素体本虚,复感外寒,但又治疗不彻底而导致久咳不愈。

     

    苓甘五味姜辛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温肺化饮之功,对于久咳寒饮伏肺,痰多色白而清稀者尤为适宜。方中干姜为君药,有很强温阳散寒的作用,加细辛辅助干姜提高辛散之力,茯苓可健脾利水化饮,再配五味子敛肺止咳,与干姜细辛三药一温一散一敛,达成动态平衡,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肺脾同治、标本兼顾。

     

    方剂学教材中对本方用量为茯苓12克、甘草9克、 干姜9克、 细辛5克、 五味子5克,笔者临床使用中会视患者病情而酌情加入半夏、杏仁、陈皮等药物。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本方对炎性因子造成的上呼吸道损伤有明显改善作用,帮助恢复坏死的组织结构;临床研究苓甘五味姜辛汤在治疗支原体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证型属于寒饮停肺时疗效十分显著。

     

    本方疗效虽好,但却要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使用,切莫一见久咳即盲目滥用。如肺燥有热、阴虚咳嗽时,当忌用本方,宜采用沙参麦冬等滋阴润肺止咳。

     

    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请勿盲目照搬。

  • 最近有位朋友突然联系笔者,咨询糖尿病的问题,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她三十多岁的姐姐检查出来糖尿病,空腹血糖高达16mmol/L。以前人们常说糖尿病是富贵病,只有像地主家的傻儿子那样天天大鱼大肉地吃才会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大一部分人都被糖尿病困扰;以前人们觉得糖尿病比较“中老年化”,上了年纪发福了才会得,但现在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年轻化,这个朋友的姐姐就是个例子。

     

     

    临床中治疗2型糖尿病,常用到一个老前辈的经验方,收效很好。这位老前辈是京城著名中医专家祝谌予,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的高徒。施今墨先生在临床中擅用“对药”,也就是两味中药的特效组合来治病,比如,用黄芪配生地来降尿糖,用苍术配玄参来降血糖,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祝谌予教授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深刻认识,又增加了“葛根、丹参”这一药对,验之于临床效果显著,称其为“降糖对药方”。

     

    降糖对药方的组成及常用量为:

     

    生黄芪30~60g,生地黄15~30g,苍术15~30g,玄参15~30g,葛根15g,丹参30g。方中生黄芪补中益气,生地滋阴凉血、补肾益精,二药相配达到气阴双补的效果。苍术配玄参,施今墨先生解释为:“用苍术治糖尿病是取其敛脾精的作用,苍术虽燥,但伍元参(玄参)之润,可展其长而制其短。”

     

    这四味药从脾肾入手,共奏益气健脾、滋阴补肾的功效。丹参配葛根,是针对糖尿病血瘀不畅、津液不升的表现而设,丹参活血化瘀力专,葛根擅长升津液。

     

     

    该方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2型糖尿病属于气阴两虚兼夹血瘀的证型,患者症状除了常见的多饮、多食、多尿等“三多”外,还常见全身疲乏倦怠、少气懒言、腰膝酸软、多汗、肢体麻木等表现,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加减使用。情况复杂的病例,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详细辩证后再遣方用药,不可拘泥。

     

    现如今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患者的表现也并不典型,以致于不能及时发现病情。比如,有的患者来门诊看“多汗”,医生嘱咐去查血糖,最后发现有糖尿病;有的患者来看妇科外阴瘙痒,医生怀疑是由血糖异常引起的,一查发现确实如此;有的患者来看男科阳痿,医生综合各种表现怀疑是糖尿病引起的,检测血糖才发现有糖尿病等等。

     

    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早期常常被人们忽略,但其并发症却会危及到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手足等,病变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因此,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及时调治才是王道。

     

    文章仅作科普,及与同道交流,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切勿盲目自疗。

  • 作者 | 北京天坛医院

    文章首发于 | 北京天坛医院公众号

     

    很多人都引用中医理论,说《黄帝内经》早就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是有人试过吗?这个时候吃补阳的人参鹿茸?不流鼻血就不错了!即使是吃羊肉等温热的食物,也是容易上火的。

     

     

     

    难道《黄帝内经》说错了?非也,是因为理解错了。古人的话,言简意深,不能从字面上去直接解释,看看原文,就明白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是这么说的:“春三月,此谓发陈。……夏三月,此谓蕃秀。……秋三月,此谓容平。……冬三月,此谓闭藏。……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这一篇讲的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特点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人应当顺应这个自然界阴阳升降的变化规律,调养身体,调整生活起居、睡眠时间,调节精神情志等等,争取与万物同样做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哲学观点。

     

    这里的阴阳并不是人体内的阴液和阳气,当然也就不是让大家养阳或者滋阴。“春夏养阳”的意思是让大家注意顺应春夏的阳气升发趋势,不要做逆反自然的事情。

     

    具体到夏季,就是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现代人睡觉时间已经比古人晚多了,不需要再“夜卧”,需要做到的是“早起”。

     

    很多人晚上熬夜,早上晚起,以为睡眠时间够了就行,却不知道这样既妨碍了夜晚“阳入于阴”,又错过了早晨的阳气生发,是非常损耗阳气的。夏季阳气消耗较多,建议在午后睡20-40分钟,有助于补养心气,提升精力。

     

     

    很多人出门打伞,抹防晒霜,长时间躲在空调房里,或者睡觉时通宵吹电扇,不接受阳光,不让身体出汗,饮食上也是贪凉喜冷,都是违背“无厌于日”,使体内的阴寒和湿气不能排泄出去,即使现在没有感觉到不舒服,也容易成为以后致病的重要因素。

     

    当然并不是出汗越多越好,大汗淋漓也是中医非常反对的,中医理论认为,“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出汗太多,会耗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可不是多喝点水就能补充上的。尤其是出汗以后,毛孔开放,腠理疏松,如果不注意防护,寒邪湿气更容易侵入体内。适当运动,全身微微出汗,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此外,天气炎热容易使人心烦易怒,急躁上火。此时要“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保持心情平静,“使志无怒”,才能“心静自然凉”。

     

    顺应自然阳气升降,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民间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

     

    生姜是厨房常见的调味佐料,更是一味治病的良药。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等多种作用。其辛温发散之性,特别符合夏季阳气升发的特点。

     

    夏季人体的阳气向外升散,内部尤其脾胃的阳气是虚弱的,消化能力下降,再加上很多人贪图凉爽,吃凉西瓜、冰淇淋,大量喝冷饮、凉茶,绿豆汤都恨不得冻起来吃,更应该多吃些生姜来温暖脾胃。

     

    生姜也是有禁忌的,对于阴虚火旺、咽喉肿痛、手足多汗、口臭便秘、痈疡痔疮等热症,要尽量少吃或不吃。民间还有一句谚语说“晚上吃姜胜似砒霜”,这个说法过于夸大了生姜的副作用。夜晚是阳气收敛的时候,生姜发散的作用,不利于阳气收藏,但也不至于“胜似砒霜”,只要不是临睡前吃就可以了。

     

     

    生姜味道辛辣,比较刺激口腔和咽喉,推荐大家煮一些生姜水来喝,养生防病。剂量可以灵活一些,受风寒时多用,平时少放一点。

     

    生姜水:生姜1-2两,红枣6-12个,大葱白1-2根。一起煮开15-20分钟,即可饮用。可少加红糖调节口味。夏季加藕1节,可润肺生津。

     

    最后总结一句话,“春夏养阳”没有错,但不是要大家温补阳气,是要“养护阳气”。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经常有病人问我这些问题,我想有必要给大家做一下这方面的科普。

     

    乙肝五项的第2项,也就是乙肝表面抗体,这是一个保护性抗体。

     

    我们平时说的打疫苗,就是为了有这个抗体,这个抗体阳性对我们的机体会有保护作用。

     

     

    可是有的人会说,我没有打过疫苗,怎么会245阳性呢?

     

    原来,成年人由于免疫功能比较健全,所以一旦接触到乙肝病毒,就会识别出病毒,并将病毒清除体外,还会产生这种保护性抗体。很多人就呈现出这种245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第4项会慢慢消失,就是25阳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乙肝康复期。

     

    此外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曾经注射过乙肝疫苗,然后也有保护性抗体,这个时候接触到病毒,也会将病毒清除体外,同时也会出现245的阳性情况。

     

    当然在临床工作中,情况远比这些复杂,也会有一部分患者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变异,而呈现出245阳性,这个时候的特点就是如果查高敏HBVDNA会测到少量病毒的复制。

     

     

    那么如何判断属于乙肝恢复期还是乙肝病毒变异的呢?

     

    就是我们说的查一下高敏HBVDNA。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要补充的是,如果曾经感染过乙肝,即使在康复期,第二项抗体是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机体免疫力的改变,比如抗肿瘤、激素的应用等,也会导致病毒复燃的。所以,即使康复了,也不要掉以轻心,而要注意定期复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近期治疗一50多岁的男性,患病日久,主要症状表现为经常疲倦乏力、头昏沉,常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常腹胀、消化功能差,伴有容易咽痛、反复口腔溃疡、咳痰多,常口干、口苦、口臭、眼睛胀痛,睡眠差,性功能低下,西医检查没明显异常;多处服中药调理,症状反复,改善不大。

     

    在我处就诊,予汤药处方:法半夏、竹茹、枳壳、陈皮、茯苓、厚朴、桔梗、炒麦芽、炒谷芽、炒莱菔子、神曲、山楂、韭菜子、甘草。水煎服

     

    并使用丸药处方:红参、炒白术、茯苓、甘草、肉桂、干姜、法半夏、陈皮、煨肉豆蔻、五味子、酸枣仁、桔梗。上处方制丸服用;每天2次,每次10克。

     

    上面处方后略有加减,调理两月,各症状明显改善。

     

    按:此病例症状属于寒热虚实错杂,病因中焦不运,中气不足,脾胃功能低下,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中焦湿热蕴阻,所以出现的多种症状;脾胃不足,中气不足,清气不升,所以出现疲倦乏力、头昏沉、精神不济;中焦不运,水谷不化,中焦气滞,湿浊内生,所以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消化功能差等症状;中焦不运,胃肠化生痰湿痰浊湿热,上扰头面口腔,痰热扰心神,所以出现容易咽痛、口干口苦口臭、容易口腔溃疡、咳痰、心烦睡眠不好。

     

    治疗在于健脾助运,帮助中焦运化,理气化痰,祛湿安神,所以使用温胆汤、保和丸等方药加减治疗;配合丸药温中健脾助运安神为主,培补脾胃根本;药证对应,所以调理之后各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临床感悟】多数寒热错杂证或上热下寒,会表现出口腔溃疡、口舌生疮、咽喉灼热疼痛、脸上长暗疮、心烦失眠症状,又或同时伴有怕生冷、下肢畏寒、浮肿、腹部冷痛、女性痛经、腿软无力等症状。

     

    吃肥腻难消化的的上火,过度使用寒凉药又伤阳气,多数使用滋阴清热药没有效果,多数情况下必须使用温阳药物,反而能取得一些效果,但也必须讲究技巧,多必须配合调理脾胃,使脾胃调和,阴阳交通,气机通道顺畅,才能够更好的见效,比如我在治疗一些寒热虚实错杂的症状,多数使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或者是用半夏泻心汤、温胆汤、保和丸之类,有健脾胃调和寒热的作用。

     

     

    天地之中,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互相交融,一气周流,才能使阴阳调和,可解决寒热不调和,上热下寒症状,中焦脾胃主管一身的气血运行,尤其关键,所以调理脾胃中焦也是调理上热下寒、寒热兼杂证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以上病案、方药、方法供同道及患者参考;个体情况不同,不宜照方抓药;症状复杂,建议找中医医师就诊。

  • 按:柴葛解肌汤出自于《伤寒六书》,出现外感风寒,而邪郁内热证候,用柴葛解肌汤比较合适,临床使用广泛,临床常用治疗表证未解而邪郁少阳阳明,形成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合病的证候。

     

    【柴葛解肌汤的药物组成】


    柴葛解肌汤的药物组成:柴胡、葛根、甘草、石膏、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特点及主治病症】

     

    柴葛解肌汤里面用柴胡和葛根为君,有解肌透热解表透邪的作用,并配合黄芩、石膏清解内热,桔梗开宣肺气、清热利咽,羌活、白芷疏风解表散寒,助邪热从外而解,芍药甘草养阴液,防止疏泄太过,生姜大枣调和。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1:“治三阳合病,风邪外客,表不解而里有热者。故以柴胡解少阳之表,葛根、白芷解阳明之表,羌活解太阳之表,如是则表邪无容足之地矣。然表邪盛者,内必郁而为热,热则必伤阴,故以石膏、黄芩清其热,芍药、甘草护其阴,桔梗能升能降,可导可宣,使内外不留余蕴耳。用姜、枣者,亦不过藉其和营卫,致津液,通表里,而邪去正安也。”


    整个配方能够治疗风寒表证未解,而邪入少阳阳明而导致的恶寒渐轻,身热渐重,并伴有无汗、头身疼痛、目赤肿痛、心烦不眠、口干口苦、眼胀痛、肌肉酸痛等病症。


     【柴葛解肌汤的治疗延伸】

     

    辩证属于外寒内热的病症,出现的头身疼痛,病在肌表经络,困乏困重、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为主的,都可以用此方治疗。


    若风寒较重的,配方可加入麻黄、苏叶等;内热口干口苦心烦等症状,可加重柴胡、黄芩、石膏用量;肌肉疼痛明显的,可以加大葛根、羌活的用量。


    根据太阳阳明少阳的辩证的症状轻重,可适当地增减用量及药物。

     


    【柴葛解肌汤治疗举例】


    我曾经治疗一患者下雨着凉之后出现头项强痛、肌肉酸痛、恶寒发热症状,第2天同时出现咽喉疼痛、咳痰,身体酸痛加重,伴有口干口苦、舌红苔黄等症状;辩证考虑为外感风寒,而邪热入里,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用柴葛解肌汤稍作调整,一剂症状大减,二剂症状全退。

  • 体内阳气充足的人,一般看起来精神比较饱满,生命力旺盛,面色红润有气色。而阳气不足的人,身体往往比较虚弱,容易生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低,遇上换季的时候,比如秋冬季,可能比别人更加要注意防寒保暖。

     

    通过相关研究调查,发现体内阳气不足的人,多有这4大共同特征,对照看你有没有,

     

     

    阳气不足有哪些表现呢?教你5招补足阳气,照着做,来年春季少生病

     

    怕冷、手脚冰冷

     

    手脚冰冷是阳气不足的典型表现。因为体内阳气不足的时候,血液循环会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血液循环不畅,手脚等位于身体末端的部位,就可能出现缺乏营养的现象,进而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

      
    容易有疲劳无力感

     

    体内阳气不足,血液循环受到影响,那么就会影响营养物质及时到达身体各个部位,器官功能因此而下降,人就容易有疲劳感。

     

    食欲下降

     

    阳气不足的话,很可能导致脾胃变得虚弱,进而影响自身消化能力,变得胃口差。

     

    免疫力相对低下

     

    阳气不足,自然给外邪入侵身体提供了机会,自身抵抗力下降,寒气入侵,也就容易生病,

      
    以上是阳气不足的人可能会有的4种常见表现,如果你占有2条以上,就要抓紧“补阳”了。

     

    阳气旺盛的人,体内元气比较充足,气血运行通畅。天气变凉时,一般抗寒能力比较强,并不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感到手脚冰凉,也不容易着凉感冒,或者生病。

     

    那么,平时又该如何补充阳气呢?这里教你5招,照着做,让你来年少生病,气色也变好不少。

      
    多吃温补食物

     

    对大多数人来讲,想要有效补充阳气,食补或许是最适合的,既可以为身体补充能量,还能改善阳气不足这一问题。饮食上可以多吃些具有温补效果的食物,比如生姜、茯苓和山药等等。少吃生冷食物,许多人之所以有阳气不足的问题,与自身爱吃生冷食物离不开联系。

     

    多运动

     

    运动是强身健体,激发阳气的即简单又能快速看到效果的方式,但阳气不足不是突然出现的,所以想要补回时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坚持下去很重要。许多人知道运动对身体好, 但总是坚持不了几天,就暂停运动了。

     

    这里希望大家,坚持下去,不仅能够补充阳气,还能够加快自身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增强免疫力等等,让你身体随时保持应有的活力和生命力。

     

     

    多晒太阳

     

    晒太阳也是“补阳”方式,但晒太阳有一定讲究。大家最好在光照不是特别强烈的时候晒,并且在室外晒,不要在室内。晒太阳时长保持在20分钟,晒太阳不要涂防晒,否则作用是不明显的。还有晒太阳的时候,建议背对太阳,着重晒背部和面部,既可以防止皮肤晒伤,背部又是我们多条经络途径的地方,能够更好的补充阳气。

      
    多泡脚

     

    补充阳气也可以多泡脚。每晚睡前坚持泡脚,帮助你放松紧张了一天的神经,释放压力,脚底还有众多重要穴位,有多条经络经过,也有我们多个器官的反射区。阳气不足的人经常泡脚,泡的时候,顺便按摩下双脚,有助于温暖身体,促进全身上下血液循环,进而使阳气得到更好的补充。不过泡脚最好在饭后30分钟进行,不要饭后立刻泡,每次泡30分钟左右就好,感觉身体有一股热流涌进时,就可以停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痛风这个病,中医和西医都这么叫。其实在临床上,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还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患者单纯出现血尿酸高的话,我们将其称之为代谢问题。但是当患者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之后,也就是患者的关节部位有了明显的红肿热痛的时候,我们就将其称之为痛风。

     

    但是即便这样,痛风和血尿酸高之间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患者血尿酸能回归到正常,那么后续的关节症状也会消失。但是,对于很多患者而言,痛风最大的痛苦源于关节红肿热痛。就这点而言,看看中医是如何辨证论治的。

     

    中医治疗痛风比较系统的阶段,应该属于金元时期,当时的代表人物就是朱丹溪。朱丹溪说:“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所以说这个病发病的根源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就是患者的血分有热邪,外因就是饮食或者寒湿刺激导致痛风发病。

     

     

    从辨证论治的角度,中医将痛风分成了5个证型。分别是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

     

    1、湿热痹阻证:

     

    患者表现出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比较急,局部肿痛的地方摸上去也比较热。甚至患者的体温也会比平时高一些,舌苔黄腻,这是湿热内阻的表现。这时候中医可以选用四妙加白虎汤加减治疗。

     

    2、寒湿痹阻证:

     

    主要是因为正气不足,风寒邪气乘虚而入。

     

     

    痹阻经络关节,导致患者关节不通则痛,甚至出现红肿热象,关节屈伸不利。甚至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痛风石和皮下结节。中医一般会用桂枝乌头汤加减治疗。

     

    3、痰瘀痹阻证:

     

    痰瘀痹阻证的形成一般在患者得病时间长了以后才出现。因为身体虚弱、气血经络不通。痰浊和瘀血等内生邪气聚集在患者的关节经络处,出现关节明显变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等症状。这时候中医治疗一般会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

     

    4、脾肾阳虚证:

     

    与患者平时的体质有关,素体阳虚,外邪侵入后,缠绵难遇。日久损伤脾肾而成此证。患者会出现关节持续的肿痛,身体或者头面部有浮肿现象。

     

     

    同时还有手脚怕冷、腹胀便溏的阳虚症状,这种情况下,中医多会选用附子理中汤来调节脾肾代谢功能。

     

    5、肝肾阴虚证:

     

    因患者久病伤阴,津液匮乏。不能滋养肝肾阴血,邪气内着筋骨而不去。会出现患者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有的患者也会出现皮下结节、关节变形或者活动障碍。而且还会伴随肌肤麻木不仁的情况出现。此时当以补益肝肾、祛风除湿为主,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