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首发于 | 健康知识局公众号
开始之前先做个调查:
烤鱼、酸菜鱼、清蒸鱼、剁椒鱼头......你们最喜欢哪种?
当然是全!都!爱!
鱼的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人体所需营养。
更重要的是,鱼肉的脂肪含量比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就算多吃点也不容易胖。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却有那么一种人对鱼避之不及,这种人就是......
在会吃鱼的人眼里,鱼是这样的:
而在不会吃鱼的人眼里,鱼却是这样的:
对于她们来说,不是鱼肉不美味,而是鱼刺实在太太太可怕了!
细而尖的鱼刺一旦扎进肉里,不及时把它弄出来,它就会长进肉里,对你不离不弃。
有些人喉咙卡了鱼刺,当下感觉不到症状,便对它不管不顾,然而这个小疏忽若干年后很有可能危及生命,出现下面这类新闻。
鱼刺不除,必成大患。许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在被卡住时,想方设法地除刺。
然而,处理不当的话,很有可能使鱼刺越扎越深,甚至穿出咽部或食道,直接刺破大血管,这种情况下,随时可能出现大出血危机生命。
听局长这么一说,有人可能会觉得局长小题大做,小小一根鱼刺,能翻得了什么大浪?如果不小心鱼刺卡喉咙了,大口吞饭就行了。
这法子,使不得啊使不得!
大多数人会回答你:喝醋、大口吃馒头、吞米饭。
实不相瞒,这些被广泛采用的方法其实是自杀式的去刺方法。
1. 吞咽动作有没有用全靠运气
如果卡到嗓子的是根小刺,确实有可能随着吞咽动作强行「顺」下去。
但大多数卡刺的情况,并没有那么幸运,往往一口饭下去,鱼刺被越压越紧、越带越深,如果是比较大的刺,还会刺破食管,危害更大。
2. 喝醋并不能软化鱼刺
由于鱼刺的主要成分是钙,有些人想当然的认为喝醋之后,醋和钙会发生化学反应,鱼刺会自行变软,流向胃里。
对此,局长只想问一句,你在吃醋溜鱼、醋焖鱼、糖醋鲤鱼和西湖醋鱼的时候,它们的刺柔软吗?
把鱼刺直接泡在醋里,要很久才能软化,想要喝醋软化鱼刺,那你得把自己喝成一个醋坛子。
所以,赶紧忘掉上面这些错误做法吧,卡鱼刺时正确的做法是:
1、 对于比较浅的刺:可以试着用力咳嗽,一些细小的刺基本可以咳出来;
2、 如果咳不出来,可以试着让身边的朋友用镊子取出来;
3、 如果既看不到刺,也咳不出来:尽早去医院就诊,请耳鼻喉科的医生来处理。
实在不行,就别吃鱼了。
然而,对于很多吃货来说,不吃鱼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鱼刺攻击呢?
1. 避免与刺正面交锋
吃没有小刺的鱼,例如龙利鱼,鲈鱼,石斑鱼、带鱼,鲳鱼,三文鱼……
或者吃没有刺的部位,比如鱼肚子。
不追求鱼肉细腻的口感的话,纯肉鱼丸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能尝到鱼味,又不用怕刺。
2. 提前把鱼刺挑掉
将生的鱼剥皮拆骨、大卸八块,来一顿无骨烤鱼。(当然,前提是你有这个手艺。)
最最最便利的方法是,找个会吃鱼的男朋友,让他帮你把鱼刺挑好了,再喂给你吃。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创可贴作为许多家庭的常备医用品,能够保护创面,起到消炎杀菌止血效果。很多人划伤、割伤、摔伤后出现皮肉损伤,会第一时间就贴上。
但看似“安全”的创可贴,如果使用不当,不仅无法起到保护作用,还会伤上加伤。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列出创可贴的7种危险使用方式,并教你生活中必须知道的常用急救法。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博士 周国伟 □副研究员 匡欣薇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杨希川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松柏
8月20日一条新闻冲上热搜榜,3岁女孩欢欢(化名)不小心弄伤了左手的无名指,社区医院处理一周后,奶奶发现孩子伤口上的纱布脱落,便用橡皮筋捆圈加固,又用创可贴再绕一圈包扎。没想到因为伤口包扎不当,导致手指缺血变黑,最终只能被截指。18日,协和医院手外科团队为孩子进行手术,预计即将出院。
七种情况不能用创可贴:
创可贴针对小而浅的伤口,出血量少、切口整齐的伤口最为适用,使用前应消毒处理,使用后每天至少更换一次创可贴,并随时观察伤口,出现异常要停止使用、及时就医。
以下几种情况,不建议使用创可贴:
! 窄而深的创口
如被铁钉一类扎伤的伤口,使用创可贴后伤口内分泌物和脓液难以排出,细菌容易滋生,特别是需要注意破伤风等厌氧菌。
! 烧烫伤
烧烫伤后皮肤容易出现破溃,如果用创可贴,分泌物无法顺利排出,容易引起感染。
! 创面较大、伤口存在污染及异物
当创面较大、伤口严重、存在污染或留有异物时,使用创可贴后污染会使伤口内的细菌、异物等无法排出,伤口易感染且不易愈合。
! 动物咬伤或抓伤
猫狗抓咬、蛇咬及毒虫蜇咬等造成的伤口,不可用创可贴,以免有毒物质和细菌等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
! 皮肤疖肿
皮肤疖肿部位含有一定的脓液,贴上创可贴后不利于脓液的引流和吸收,感染不容易好。
! 糖尿病者的伤口
由于存在基础疾病,加上创可贴导致局部温度升高,细菌容易繁殖,伤口难以愈合。
! 对医用胶布或苯扎氯胺过敏者
创可贴其主要止血物质为苯扎氯胺,若对医用胶布或苯扎氯胺过敏则不能使用创可贴,否则伤口部位会出现皮肤瘙痒、发红和起水泡。
生活中受伤在所难免,按伤口大小、严重程度不一样,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
小伤口
一些小、浅、出血少、不需要缝合的伤口,适合用创可贴,可吸附渗液、加压止血、保护创面甚至是杀菌(比如某些含有苯扎氯铵成分的创可贴)。
如果伤口刚好在手指或者手指的关节处,可以参照下图的贴法:
如果是穿高跟鞋、新鞋磨脚造成的破皮出血,可以在脚后跟、小脚趾等磨损的地方贴上创可贴。
使用创可贴前,要做好清创、消毒准备:
1. 确保伤口无尘土等污物残留;
2. 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清洗伤口;
3. 使用碘伏进行消毒,打圈擦拭到伤口外周3~5厘米即可。
提醒:酒精并不适合冲洗破损的伤口。
大伤口
如果伤口很大很深的话,除了做好清创,最好用干净卫生的纱布等盖住伤口,及时去医院进行更加专业、完善的清创、消毒、缝合包扎,以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避免进一步细菌感染和破伤风杆菌感染。
此外,很多人觉得受伤之后不应包扎,“让伤口自然风干,可以更快愈合”,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事实上,在早期伤口处保持湿润环境(比如非感染伤口可以外涂纯凡士林等保湿封闭剂)、覆盖纱布或绷带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减轻疼痛和感染风险,并且可能减少瘢痕形成。
生活中,小磕小碰不可避免,无需太过紧张。一旦碰到较严重的情况,比如家人受伤、噎食等,必备一些急救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外伤
提醒:处理他人伤口时,先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直接接触血液。
噎食
进食期间,如果家人突然不能说话,用手指向咽喉部,或冲向屋外倒地,可能是发生噎食了。如果食物完全堵塞声门或气管,4分钟内便可导致窒息死亡,急救需争分夺秒。家人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提醒: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可使阻塞气管的异物上移并被驱出。如果上述操作无效,可隔几秒钟后重复操作一次,造成人为咳嗽,将异物冲出气道。
烫伤
烫伤可分三级:一级烫伤为皮肤发红,有刺痛感;二级可看到明显水泡;三级则会导致皮肤破溃、变黑。
一旦发生烫伤,若皮肤尚完整,应立即将被烫部位放在流水下冲洗或冷敷,局部降温30分钟,可带走局部组织热量,减少损害;如果出现破溃,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伤处,注意不要太紧,尽快看医生。
提醒:烫伤不可采用冰敷,水泡不可弄破,也不要随意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更不宜涂抹牙膏、酱油等。
动物咬伤
如果不慎被动物咬伤,应立即冲洗伤口。因伤口多半是闭合的,要尽量掰开冲洗,并挤压伤口排出污血,再用2%~3%碘酒或75%酒精进行局部消毒,一定不能用嘴吮吸污血。如果家中没有消毒水,可用干净纱布掩住伤口,及时去医院就诊。
提醒:即使是再小的咬伤,也有感染狂犬病、破伤风的可能,应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破伤风抗毒素预防针。
扭伤
扭伤发生的24小时内,尽量每隔一小时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垫高;24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此外,不要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以免造成韧带撕裂,更难恢复。
提醒:几日后,患处仍疼痛且行动不便,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韧带断裂,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头外伤
头骨本身非常坚硬,一般很少会造成损伤,但如果外力过猛,头部的脆弱血管就成了“牺牲品”。
此外,被砸伤的24小时内,家人要陪在伤者身边,如果伤者入睡,需每3小时叫醒一次,并让其回答几个简单问题,以确保其没有昏迷和颅内伤。
提醒:当伤者出现惊厥、头晕、呕吐、恶心或行为明显异常时,需马上入院治疗。
「不要受伤,一旦留了疤痕就不能当模特了!」
提到疤痕,耳边仿佛响起了从前妈妈吓唬自己的话。虽然父母常常叮嘱,等长大之后,身上还是留下了不少疤痕:
脸颊上有长水痘时留下的;
手背上有做家务不小心磕到的;
小腿前侧有体育课时磕到台阶留下的;
肚子上有阑尾切除术后留下的……
大大小小、歪歪扭扭的疤痕横亘在肌肤上,让皮肤与「无暇」「光洁」之类的词失去了缘分。
这时候就越看疤痕越不顺眼了:怎么才能让伤口不留疤?
疤痕的成长过程
当皮肤受到伤害,身体为了修补创口会立即行动起来:
首先,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血小板和血细胞凝聚在伤口处,帮助伤口止血;
然后,白细胞出动,分化成多种细胞,清除伤口的坏死组织和细菌;
接下来,成纤维细胞从伤口周围组织迁移过来,构成的肉芽组织并形成新的血管和结缔组织,填充受伤导致的皮肤缺损;
最后,伤口逐渐收缩,上皮细胞再生,伤口就愈合了。
如果只是轻微擦伤、轻微烫伤,皮肤只损伤了浅表的表皮或真皮浅层,伤口愈合后一般不会留下疤痕。
但如果损伤较深,达到真皮网状层,机体运输过来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纤维会使伤口在愈合后留下疤痕。
正常情况下,随着时间流逝,微微隆起的疤痕会渐渐变得平坦,与皮肤颜色一致或偏白,这种被称为平复性疤痕,但并不是每个伤口都这么幸运。
伤口愈合后为什么留下了「黑印」?
创口在愈合过程中,白细胞会参与清除坏死组织和细菌,这个过程中伤口会出现炎症反应,使疤痕愈合后遗留色素沉淀,在此过程中如果受到日晒会加重这种色素沉淀。
有的「黑印」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减淡,也有顽固盘踞在皮肤上「赖着不走」的。
怎么判断自己是瘢痕体质?
有的朋友发现自己的伤口愈合后,总是会出现增生性疤痕,不由怀疑自己会不会是传闻中的「瘢痕体质」。
「瘢痕体质」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特殊体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 受到外伤愈合速度慢;
2. 一旦受到外伤,包括毛囊炎这种小创口,愈合后疤痕会凸起且大于创口,呈硬块状;
3. 疤痕处可能还会发痒,摸起来有痛感。
但是否真正是瘢痕体质,还需要专业皮肤科医生进行鉴定。
切菜的刀、锋利的桌角、坚硬的楼梯……危险常常就在身边,让人一不小心就受了伤。
除了注意保护自己,怎么才能防止留下难看的疤痕呢?
伤口处理好,疤痕更淡
伤口愈合过程中,如果出现污染、反复破裂等影响愈合的情况,可能使愈合后的疤痕更明显。
学习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小疤痕。
● 清创
伤口止血后,使用碘伏(洗必泰/生理盐水)清洗创口,使伤口处无异物,减少伤口感染风险,降低出现疤痕的风险;
● 缝合
3cm以上的开放性创口需要及时缝合,可以选择美容缝合,使创口合并紧密,减小疤痕面积。
● 覆盖
缝合后可以选择凡士林油纱布覆盖伤口(较浅的伤口涂抹凡士林也可),再用干纱布覆盖最外层,1~2日更换一次。
湿性敷料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也防止创口二次受损,但伤口要避免接触生水等有潜在污染风险的湿性环境。
● 防晒
当伤口表面皮肤愈合后,应注意使用防晒霜或物理防晒,减少色素沉淀。
● 用药
抗瘢痕的药物如硅酮类制剂、类黄酮(含洋葱提取物及尿囊素的)凝胶等,在伤口愈合期间使用可以预防疤痕形成,连续使用时间需坚持长达数月。
「瘢痕体质」人群需注意!
前面提到的「瘢痕体质」人群,由于自身体质原因,比普通人更容易形成明显瘢痕,平时要注意避免受伤。
例如不要抓挠皮肤(如被蚊子叮咬后)、不要自行挤破痤疮等,除此之外,医美整形如割双眼皮、扎耳洞之类的项目就不要选择了。
病理性疤痕能消除掉吗?
增生性疤痕可以通过特定化疗药物或剥脱性点阵激光进行治疗,较大的瘢痕疙瘩需要通过手术和放化疗手段联合治疗,但有复发的风险。
伤口终会愈合,方法对了瘢痕也会渐渐淡去,保护好自己、避免受伤,才是避免瘢痕出现最有效的方法。
是否会留下伤疤这件事,当下受伤之后其实就已经决定了。假如是简单的伤口,处理不同不会有多大影响,但是如果是开放性伤口,伤口很深,面积很大,但是没有处理好,很容易出现疤痕,所以伤后如何保护伤口很重要。
首先要认识到,伤口要完全无疤是不可能的,但痕迹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消失,此时要达到三个条件,一是清除伤口愈合不利因素,二是创造适合伤口愈合的环境,三是避免疤痕生长。
伤后,大家都很疑惑要不要用双氧水,优碘消毒,因为有人说需要消毒,有人说反而会让伤口愈合不好,因为这两种消毒都比较强,确实会伤害正常组织,不利于伤口愈合,但是面对比较脏的伤口,还是要彻底消毒,否则伤口愈合后可能化脓发炎,甚至更糟。
但需要使用过氧化氢、抗生素的伤口,通常真的很脏,就像摔车那样程度,伤口溃烂,又夹着沙子,还是去医院给医生处理比较好,以免使伤口情况恶化。因此在面对伤口时,首先要把伤口清理干净,要用凉开水,或者是生理盐水来清洗伤口。关于烫伤,其实还是“保持清洁”最重要。
对一般的小伤口,要懂得“伤口轻微湿润”是最佳的愈合环境,但同时也要保持伤口清洁,不要接触污染物,此时是选择包扎材料的时候;伤口是否干净,组织液是否多,都会影响包扎材料的选择;就像人造皮因为是防水的,所以相当于在伤口上盖一层新皮,不适合用在脏的伤口上,纱布是比较好的替代选择。
创口在创口愈合前要在恒温、恒湿条件下保持良好,所以也尽量不要让创口直接吹风,或离创口太近或过热,在平时,尽量不要移动创口,以免影响愈合。
想要抑制疤痕的生长,就要摄入足够的营养,还要避免伤口刺激,最后还要偶尔适度地给伤口加压。
营养补充剂很重要,伤口愈合快,当然不会轻易长疤,所以每天摄入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C,有助于伤口愈合。热能是机体开始修复工作所需的能量,蛋白质是修复伤口所需的物质,而维生素C则能开始抗氧化,让炎症反应提前结束。
当伤口慢慢愈合后,如果有空,想任何时候都可以按压5秒钟,可以给伤口适当的压力,避免疤痕增生。
半夜三更并没有看到什么真爱天子,更没有看什么恐怖片,却莫名其妙地心脏猛地一跳、咯噔一下,难道是最近熬夜太多心脏不好了嘛,自己会不会有心脏病呢?
这些问题常常会引起年轻人的担忧,在这里大家悉心解答关于心脏的一些异常感知问题。
所谓的心脏咯噔一下,通常是一种异常心跳——"早搏",属于心律失常中很常见的一种类型。
我们心脏的跳动节律,在正常情况下是规律的,不会引起我们的主观感觉。
早搏是指突然提前跳动的心跳,本来是砰---砰---砰---砰,现在是砰---砰砰-----砰---怦怦。
有一部分早搏是因为我们本身就拥有心脏疾病,但此症状也经常会发生在正常人身上。
例如:
当我们和暗恋的人牵小手;
突然中了五百万;
站在悬空玻璃栈道上往下看;
......
这些或激动或害怕的情绪会引起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我们的心脏咯噔一下。
除此之外,除了心脏咯噔一下,各种心律失常也会引起其他常见的心脏感知异常,包括心悸(心慌)、胸闷(胸部不适)、疲倦、头晕。
但因为感知是主观的,所以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心律失常的感知也会有所不同。
有些比较敏感的小伙伴心脏稍微咯噔一下都能感觉到,有些小伙伴则是完全不会感知到自己心律发生了失常,甚至没有任何症状。
总而言之,心脏突然咯噔一下,并不代表我们就有心脏病。
真正危险的情况是——突然而来的剧烈胸痛!
更准确地说,是胸骨和心脏区域附近的异常剧烈的压榨性疼痛,胸闷或者有一种严重的紧缩感,或者感觉胸痛得马上就要窒息了,这些感觉便是我们常说的——心绞痛。
如果心绞痛异常剧烈,并且持续时间超过十五分钟以上,此时便代表着更可怕的——心肌梗死。
一旦发生类似症状,必须马上进行处理。
首先是要停下来休息,身边如果有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需要立刻舌下含服。
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人,一定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
一旦剧烈胸痛持续时间超过十分钟,服用硝酸甘油也没有好转,就基本预示着心肌梗死的发生,需要到医院进行溶栓治疗,无法自行处理,更不要指望能够休息缓解。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要保持心情平稳,身体也要保持平稳不要乱动,如果身边有氧气瓶或者氧气袋等吸氧条件,应该保持持续的吸氧。
早搏在年轻人中很常见,虽然早搏并不代表着心梗,不代表着我们拥有心脏病,但并不要因此掉以轻心。
频繁的早搏往往代表着我们可能拥有潜在的心脏疾病。
心梗以及恶性心律失常通常发生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身上,但是年轻人同样有可能发生心梗等严重心脏疾病。
在如今,年轻人压力普遍偏大,996、007随处可见,过于劳累的工作,上班坐着、下班后也不想动,缺乏运动的同时又经常熬夜,有时还会因为各种压力而休息不好、生气,这些因素导致很多年轻人拥有发生心脏病的潜在基础。
如果长期保持这样的生活习惯,就很有可能发生急性心梗等可怕心脏病。
所以,年轻人千万不要过于挥霍自己的健康,年轻并不代表就可以任性地随意熬夜。
如果太累就歇一歇,如果压力大就找朋友聊一聊放松一下,如果身体都垮了,拼搏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有拥有健康,才能拥有幸福!
炎炎夏日带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蚊子。
我们想尽办法消灭蚊子,却往往忽视了这种危险。
花露水+电蚊拍=剧烈燃烧?
近日,一个八岁女孩被大面积烧伤。
当天,因家里正在装修,长时间没有关门,屋里进来了很多蚊子。
于是,父亲用花露水喷洒房间。
八岁的女儿也帮忙消灭蚊子,她手里拿着电蚊拍在屋里转悠。
父亲喷洒的花露水落在了电蚊拍上面,一下子就燃烧了起来,孩子的胳膊和脸部立马被火焰烧伤……
花露水和电蚊拍,都是夏季家中必备的灭蚊神器,为何一起用会突然起火呢?
原来,我们从小用到大的花露水,其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且酒精含量一般都在70%以上,一旦靠近火源就会点燃。
而电蚊拍在通电状态下,遇到蚊虫会产生电火花,这个小小的电火花足以成为“点火凶手”,在接触到易燃物后,便会起火。
如何安全使用花露水?
除了花露水,生活中诸如杀虫剂、香水、空气清新剂、发胶、指甲油等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避开火源,以免发生意外。
如果身上着火,该如何自救?
*本文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供稿。
现在的餐饮行业非常丰富,许多人在休息时喜欢吃上一顿日料,而生鱼片就是日料的一道招牌菜,一盘上来,蘸上芥末一口放入嘴中,就能享受鱼肉在被烹饪之前的真实口感。但是,生鱼也是需要经过专业和谨慎的处理的,否则会很容易连同细菌一起吃到肚子里,接下来就教会大家三个绝招,既能享受的了美食又能保证的了健康!
如果想去市场买鱼自己做生鱼片,那一定要看看这条鱼是否新鲜,细菌虽小,肉眼难以察觉,但我们可以先把已经腐坏酸臭的鱼排除,减少吃到细菌的几率,诀窍是看看鱼是否有光泽,肉质是否结实。另外可以选择一家靠谱的鱼贩,长期购买这样能保证质量,也帮你节省了不少时间。
如果想要亲自做一道生鱼片,选好鱼是关键,有些鱼适合生吃,有的却并不合适或者不能生吃,这里建议选择鲑鱼、吴郭鱼和黄鳍鲔这几种,其中,吴郭鱼对孕妇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此外,鳕鱼和大嘴鲈就不太适合生吃,鳕鱼会有吃到寄生虫的风险,所以高温烹煮才是最佳选择。
若是鱼置于常温环境会很容易让细菌滋生,所以说千万不能放在常温下超过一或二小时,如果不是马上吃或者没有吃完的话,一定要先将鱼密封并放入冰箱中冷藏,想达到杀菌请要以冰柜为准,温度调节为负20°C放1个礼拜,或者负35°C直到15小时之后,家用冰箱尽快以2天内烹调处理。
使用冰箱时也有些小技巧,就是尽量让所有食物都密封,分开放,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也别放得太满,导致温度不达标。
准备生鱼时也不能随随便便,温度最好到达0~4°C之后,再开始处理食材。这之后,厨房器具在使用前后最好都要杀菌,在没有使用时,请将刀具浸泡在杀菌液里,暴露在外容易染上灰尘中的细菌,且消菌液不能一直使用,要经常更换。最后,在准备生鱼前,一定要先洗手,建议开着水洗约20秒,才碰生鱼和刀器。
在过程中,也建议戴上手套和口罩,若喉咙或胃肠不舒服,包含腹泻和呕吐,请先不要处理生食,手受伤者则可包上防水绷带再处理食物。
文章首发于 | 血管医生尹杰微博
我国自古有句流传已久的谚语:"男怕穿靴,女怕戴帽", 民间有把下肢水肿叫做"穿靴",把头面部水肿称为"戴帽",其实意识是说:如果一个大病或久病的人出现"男人脚肿"或"女人头肿"就表明这人离死不远了,真的是这样吗?
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腿肿脚肿其实是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个症状,并非都到了濒死的危重程度,患者不需要有这么重的思想负担,到正规医院查清楚就可以。腿肿是人体下肢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脚脖子附近肿胀,很多内科病可以造成腿肿,有腿肿症状的内科疾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看是否慢性肾病
伴颜面部肿胀,考虑是肾源性。一般做一个尿常规足够了,看有没有尿蛋白,有尿蛋白那肾一定有问题,需要看肾内科。
二看是否心脏方面有问题
心脏病患者多数有多年的慢性病史,可能长期服用相关药物,可以做心脏彩超检查明确。
三看有没有肝病
肝功能不好同样可以引起低蛋白血症,造成浮肿,查查巩膜黄不黄,皮肤有没有发黄,抽血查个肝功能。
四看是否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这方面可以通过抽血查甲功,T4降低而T3正常可视为早期诊断甲减的指标之一。
五要看是不是腿上长血栓了
一条腿肿,另一条腿正常,这种更多见于静脉血栓性疾病,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到血管外科就诊。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突发肿胀伴有疼痛,有血栓脱落肺栓塞致死的风险,到血管外科开个下肢深静脉彩超就可以确诊。
六看是否药物性腿肿
好多人有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等一部分人会造成腿肿,一般不严重,身体适应后会减轻,如持续不缓解可以考虑更换药物。
引起腿肿的原因很多,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也可能是下肢局部疾病的症状之一,故必须到医院检查,查明病因,才好进行合理的治疗。
在排除了这些内科原因的腿肿,有可能是下肢淋巴水肿。这是专业的血管外科医生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和临床经验做出的诊断,通常是一种排除诊断。
诊断的前提是结合脚部的灰趾甲、脚气、足癣等真菌感染病史,真菌感染堵塞淋巴管,淋巴回流受阻致淋巴管内压增高,淋巴管扭曲扩张,导致淋巴液逆流,最终影响毛细淋巴管吸收组织间液和大分子物质,使体内水钠潴留于皮下间隙,加重皮下水肿,这就是淋巴水肿。简单的说就是真菌感染堵塞淋巴管造成的腿肿就是下肢淋巴水肿。
人体正常有抵抗外界细菌、真菌入侵的机制,但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容易得细菌、真菌感染,通俗的讲就是"抵抗力低",与熬夜、上火、睡眠不足、休息不足有关。
因此保证良好的唾眠,起居有规律。保持乐观情绪,坚持适当锻炼,如散步、慢跑、健身器械锻炼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
部分患者有特别讲卫生,喜欢频繁的剪脚趾甲。脚趾甲剪太短不好 ,因为人体趾甲是有保护作用的,能防止真菌入侵,而趾甲剪得太短会造成保护屏障丢失,真菌轻而易举入侵体内。一般留1-2mm比较合适。选择宽松透气鞋子,标准是不捂脚。
选择富含维生素食品,适量补充蛋白质和钙,推荐喝牛奶。芹菜、西红柿、蘑菇、水果以及豆制品等食物可多吃一些。
避免睡觉之前喝过量的水。夏天可以吃一些利尿的食物,比如西瓜、绿豆、冬瓜等,排出滞留体内的多余水分,醒来后稍微运动一下腿部,腿部浮肿能减轻。
要重视饮食和生活调理,适量补充蛋白质,加强运动锻炼,穿着松紧适宜的鞋袜,防止皮肤损伤。浮肿严重时,可服用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减轻局部水肿药物如下几种。
马栗果种籽提取物如迈之灵;黄酮类,橙皮苷如地奥司明;化合药物包括羟苯磺酸钙。
其他植物成分如草木犀流浸液片消脱止-M片。使用静脉活性药物的原理的增加静脉张力和毛细血管通透性,黄酮类药物可以影响白细胞和上皮细胞而减轻炎症和水肿。马栗果种籽提取物(七叶皂苷)对于减少水肿、疼痛和瘙痒有效。
地奥司明,橙皮苷,和微粒化纯化黄酮类药物可减少痛性痉挛。足部真菌感染可以外用酮康唑软膏。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增加,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也互相影响,近年来日料因其“精细、自然”的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而其中不乏很多美食爱好者是冲着生鱼片去的。
“成也萧何败萧何”,生鱼片虽然新鲜,但由于未经高温处理,很可能携带许多寄生虫的虫卵、滋养体或包囊,而各种蘸料也并未对其发挥“全数歼灭”的作用,进而使得“虫从口入”,给人体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一、“住”在肝脏的华支睾吸虫
华芝睾吸虫是吸虫的一种,虫体上长有吸盘,又称肝吸虫,而被华芝睾吸虫感染的患者多半有食用生鱼片的病史。[1]
华支睾吸虫的“寄生旅程”共分为三段,首先虫卵入水后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吞食后,长成尾蚴自豆螺逸出;尾蚴在水中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侵入其体内发展为囊蚴;最后“隐匿”在淡水鱼产品,经由人体食用后进入人体内,囊蚴里的幼虫经过小肠的消化“助攻”,脱囊而出,一路游走,最终“定居”在肝脏发展为成虫。
成虫的机械刺激、分泌物、代谢产物史胆管阻塞,胆汁淤积,引起胆管炎,胆囊炎或阻塞性黄疸,重者引起肝硬化,长期损伤还可能导致肝癌。[2]
二、“游走”在胃肠的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又称鲱鱼虫病,虫体呈圆柱状,和我们常说的蛔虫同属线形动物们的线虫纲。
异尖线虫也有三个阶段的“寄生旅程”。虫卵在海中发育成幼虫,被第一中间宿主虾、蟹等甲壳纲动物吞食继续发育,当甲壳纲动物被第二中间宿主鱼类猎食后发育成三期幼虫[3],随着含有幼虫的各种生食类海产品被摆上餐桌,异尖线虫便随之进入人体体内。
人不是异尖线虫的适宜宿主,但幼虫可寄生于食道、胃、肠等人体消化道各部位,甚至还可以去肝、胰、大网膜、肠系膜、卵巢、腹壁皮下,腹股沟等处“打卡”,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人体感染本虫后,轻者仅有胃肠不适,重者表现为在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由于患者发病急骤,酷似外科急腹症,常致临床误诊。
三、蘸料杀不死寄生虫
面对上述生鱼片的危害,有些人不禁疑惑自己吃了很多年的生鱼片却并没有感染寄生虫,莫非是酱料杀死了他们?其实不然。寄生虫耐盐耐酸耐蒜,某些寄生虫的幼虫可以在酱油中存活数十个小时甚至半个月,在醋中可以存活一个季度,对刺激性强大的大蒜和芥末也有相当的“抵抗力”,因此我们食用生鱼片时仅仅数秒对蘸料的“蜻蜓点水”是必然无法杀死这些寄生虫的。
寄生虫靠剥夺人类营养、机械性损伤人体器官等方式给人类造成危害,后果不容小觑。因此,在食用生鲜之前一定要了解餐厅或厂家的保存运输方式以及检疫来源,只有正规商超或证件齐全餐厅的醉虾醉蟹和生鱼片才能放心食用。
提及痔疮很多人都是既尴尬又觉得很痛。事实上,真的在长痔疮后真的是很难受,如果能对症下药还是能有效治疗的。不准长时间坐着,在饮食上也需要多加注意。那,长痔了怎么办?长痔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平常工作生活中需要多加注意,长痔疮后,这些事绝对不能做。
不要坐太久。
如今许多人上班一坐一天,久坐同样会导致静脉曲张,引起痔疮。单纯追求微创治疗痔疮,手术根治,是不可取的,治疗方法还需要门诊医生问诊,视诊,指诊等综合评估。无论有无便血,只要痔疮脱出肛门,那么最好手术干预,这种脱出的痔疮靠药物治疗几乎不起作用。
自己长痔疮后就会很痛,对很多人来说,的确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在暂时无法解决的时候,还是要避免长时间坐着,否则还是会加重痔疮的影响,真的让你痛苦到怀疑人生。
不可吃油腻,辛辣食品。
食谱应以清淡、好消化为主。痔疮过长后不要吃太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否则还会加重痔疮,还要想治疗也会很困难。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蔬菜水果或纤维性食物,这样可以减轻痔疮的疼痛。
不准排便太久。
很多人长痔疮后就会严重便秘,而长时间大便不仅会增加痔疮的疼痛,而且不能减缓便秘。能养成定时排便的好处,这样及时排便有利于缓解便秘,也能减轻痔疮的疼痛。
清洗肛门时要小心。
不洁的肛门还能引起许多疾病,平时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就能减轻疼痛。亦可在大便较干时选择一些润肠通便的药,不宜长期服用。
方法一,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治疗前要及时做好检查工作,针对不同的痔疮手术时机有不同的要求。此疗法颇受欢迎,也能解决痔疮所带来的疼痛问题,是可以放心选择的。
方法二,用药
痔疮用药也是很普遍的方法,要按照医生处方按时服用。除服用药物外,平时在生活饮食方面需要多加注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都可以慢慢减慢。
了解到痔疮带来的影响外,还是要及时治疗。许多人在感到难堪的时候不知道具体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可以选择,而且效果也很好。真患上痔疮后,需要在饮食上多注意,还要禁止长时间坐着,平时多加注意能有效缓解痔疮的疼痛。
摔一跤、翻个身甚至咳嗽一声、打个喷嚏就能骨折?别不信,Dr.京听说了一个病人的事情,仔细和大家聊聊。
30岁的小刘在浴室中滑了一跤感到疼痛,速速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小刘不仅仅是骨折,骨密度检测提示小刘轻度骨质疏松。这让小刘非常惊讶,“这骨质疏松,我才30岁就患上了?”
提起骨质疏松,大家可能和小刘一样,脑子里立刻会想起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但事实并非如此,骨质疏松在我国已经逐渐年轻化,一些年轻人要是坚持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骨质疏松;有些老年人更加严重,甚至打个喷嚏都能骨折,成了一个“玻璃人”。
有调查显示我国 60-69 岁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达 50%-70% ,同年龄组男性发生率不到 30% ;70 岁之后女性的发生率更是高达男性发生率的 4 倍。
小刘正值30多岁,这个年纪正是骨量最高的年纪,却被诊断为骨质疏松,这无疑令人惊讶,随着骨质疏松开始年轻化,关注自己的骨质永远都不嫌早。
骨量会随着我们的年龄增加,呈现一个峰值图像,30岁就是我们的骨量累积高峰,等到后面随着年龄增加骨量会越来越少,等骨密度降低到一定阈值,就会被诊断为骨质疏松,这也是为什么一提起骨质疏松,我们的脑子里先浮现出的就是老年人。
但女性的雌激素会促进骨质摄取钙等促进骨量的元素,所以绝经对于女性来说,也属于导致骨质疏松的关键性原因。年龄和绝经这两个生理原因我们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危险方式来降低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吸烟、喝酒是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
而对于年轻人来讲,膳食结构不合理,钙离子和维生素D的量不足,导致骨质流失严重。像小刘一样正值应该骨量最高的年纪就患上了骨质疏松,经常久坐不运动几乎成为了这届年轻人的标配。骨头缺乏运动刺激,就“懒”于从血液中摄取钙离子,也会加速骨量的流失,导致骨质疏松。
有很多人骨折了去医院查才发现自己骨质疏松,但身体可能早在骨折之前就已经提醒你:“你的骨量可能变得不足”。
当身体出现以下情况时你就要格外小心了:
1.背部疼痛或肌肉抽筋;
2.身高变矮,驼背;
3.容易骨折,多见于髋部、脊柱和手腕;
4.牙齿松动,胸闷气短;
5.走路不稳易摔倒。
当这些信号出现时,尽早去医院检查自己的骨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医生会开具一些二磷酸盐或者甲状旁腺激素来刺激骨形成,配合上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下面是骨质疏松自测量表,大家一起来测测自己究竟有没有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并非是小病,可能会导致终身残疾。它是导致老年人后期生活变差的始作俑者,要早期预防骨质疏松,关键在补钙,而如何补钙就是一门学问了,并不仅仅是吃钙片那么简单。
1 补钙还只能牛奶来
用骨头汤补钙是谣言,汤里存在的大部分钙盐都不能被人体利用,而且汤中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不宜过多食用,要想补充自己体内的钙质,喝牛奶就够了。
2 补充维生素D是关键
钙和维生素D是绝好的补钙伴侣,维生素D会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是补钙的好搭档。
3 浓茶要少喝
钙离子会和草酸等阴离子结合形成钙盐沉积,导致体内钙离子沉积下来,甚至会变成结石卡在胆囊或者尿道中,因此,减少浓茶的摄入是关键。
4 多运动
一定要多运动,多运动才会刺激骨头吸收血液中的钙离子,使骨量增多,骨头变得坚硬。即便被诊断为骨质疏松,也要遵照医嘱适量运动哦。
Dr.京温馨小提示:患有骨质疏松也不要破罐子破摔,及时亡羊补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也会有着很好的效果。关键还是在预防,年轻人应该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中注意钙质的补充,防止久坐多运动。骨质疏松并非是小病,我们应该从现在就重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骨质疏松,可以通过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
作者 | Dr.京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