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在对更年期妇女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危险性被揭开以后,大豆(在中国被称为黄豆)已经成为更年期妇女的天然药物,它既能起到雌激素的作用,又不会有致癌危险。
大豆营养价值很高,主要含有35%的植物蛋白质及约20%的植物油脂、淀粉、大豆卵磷脂、维他命E、异黄酮、矿物质等健康物质,饱和脂肪酸含量少而不含胆固醇。大豆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抗衰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大豆中含有天然植物性雌激素。大豆中的天然植物雌激素主要包括异黄酮(Isoflavones)、植物固醇、皂素以及木酚等,它们集中在一起后,效用明显,并且非常柔和,不像直接服用雌激素会产生副作用。
妇女停经后,卵巢萎缩,雌激素分泌不足,骨钙容易流失而造成骨质疏松,冠状动脉硬化而造成心脏病。对于更年期或切除卵巢后停经的妇女,从植物中摄取足够的植物雌激素,便能预防停经后的各种症状。据研究发现,东方人食用大豆是西方人的两倍,所以统计发现,大豆喜好者的子宫癌与心脏病发生率都比较低,而这些人,如日本人发生更年期症状也比较缓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日本有25%的更年期女性有潮热、出汗等症状,在北美这种女性则高达85%。世界卫生组织对日本和欧美绝经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进行比较,发现日本骨质疏松和髋骨骨折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等国。
据研究,一杯大豆大约含有300毫克异黄酮,药理作用相当于西药雌激素0.4毫克。停经妇女每日摄食含有200毫克异黄酮的大豆或大豆食品,即可显现雌激素的功效,产生如下效果:阴道内表层细胞数增多,分泌液增加,抵消停经后阴道萎缩、干燥所引起的不适感。此外研究还发现,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还能预防某些受荷尔蒙影响的癌症,如女性的乳腺癌和男性的前列腺癌等。
随着大家对健康的越来越重视,很多人都已经很了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对于几年前的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知识,看一看你明白不明白。
一、低密度脂蛋白是怎么回事?
高脂血症大家都很了解,但是如果问你高脂血症都有哪几种类型,恐怕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了,高脂血症有以下几种类型常见的主要有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以及混合型高脂血症!而在这些高脂血症中,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越来越被医学界所认知!因为很多实验和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和重要的罪魁祸首,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很重要的风向标。
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管会怎么样?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那么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但这并不是完全绝对的。如果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看成是血管堵塞的直接指标,恐怕有点儿太牵强,毕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也不是意味着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就一定有血管堵塞。但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低密度脂透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那么也就意味着血管堵塞的风险大大增加,概率大大增加。
三、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应该怎么办?
既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以后风险很大,危险很高,那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降低血脂的方法主要就是管住嘴,迈开腿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如果我们不能控制饮食,减少胆固醇等引起高脂血症食物的摄入,那么降低血脂恐怕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如果我们不能改变生活方式进行适量运动,那么血脂的降低也只能仅仅只有药物,而且如果需要口服药物药物治疗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最有效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
所以一旦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管住嘴迈开腿,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恐怕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关于低密度脂蛋白,你了解以上这些知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与抗原B而将血液分成4种血型。红细胞上仅有抗原A为A型,只有抗原B为B型,若同时存在A和B抗原则为AB型,这两种抗原俱无的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但不含有对抗自身红细胞抗原的抗体。如:在A型血血清中只含有抗B抗体。我国各族人民中A型、B型及O型血各占约30%,AB型仅占10%左右。
医生,我是AB型血,网上都说,AB型血的人发生癌症的风险最高,是这样吗?
的确,有很多自媒体都发过有关血型和癌症的文章,还直截了当地说,血型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指出了哪种血型的人,罹患癌症的风险更高。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到目前为止,被认为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分别是遗传,运动,饮食,吸烟,酗酒,年龄等因素,有关血型与癌症的关系,虽然医学界进行过很多研究,但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早在2009年的时候,美国就进行过血型与癌症之间关系的研究,这项研究一共调查了10万人,研究的是胰腺癌的发生与血型之间的关系,最终的研究发现,在这10万人里,O型血的人罹患胰腺癌的风险最低,相对于O型血,A型、B型和AB血型的人,发生胰腺癌的风险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其中增加最高的是B型,然后是AB型,最后是A型。
这么看来,似乎B型血的人发生癌症的风险最高,O型的最低。
但这并不是真相,这样的一次研究,其实也非常片面,只选择了10万人的样本,而且只选择了胰腺癌,这些都不能足以说明血型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认为,就现有的证据来说,没有证据表明血型一定与癌症的发生有关,我们的血型和基因相同,从胎儿时期就已经决定了,作为肿瘤科医生,在我接诊的癌症患者中,并没有哪种血型的人特别多,最终的比例可能都差不多。
国际抗癌联盟认为,很多人认为癌症的发生与基因有关,但是大量的研究发现,80%的癌症与后天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也就是说后天的习惯其实更重要。
所以,与其担心血型与癌症相关的风险,倒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生活的细节,更好预防癌症。
“鸡蛋的蛋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所以网络上有很多传言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吃蛋黄,这可信吗?”
发出这个疑问的是我的一个朋友,他在网上看到有一些观点认为蛋黄的胆固醇高,因此不适合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食用。他父亲得了冠心病,但是每天都吃2个鸡蛋,怎么劝都劝不动,他因此特别担心这样会加速冠心病的进展,所以才问了我上面的问题。
蛋黄的胆固醇含量高不假,但是是不是这就意味着心血管疾病患者就不能吃了呢?
1.人们对鸡蛋的恐惧,来源于一个关于兔子的实验:
在1913年的时候,俄罗斯的一个病理学家做了一项关于兔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每天给兔子喂食很多的胆固醇,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些兔子的血管普遍都出现了动脉粥样化的情况,由此得出结论吃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1937年的时候,有生物学家提出,如果在吃鸡蛋的时候不吃蛋黄,就可以防止胆固醇升高,并且还能远离心血管疾病。
一个叫做安塞•基斯的科学家本来也支持膳食胆固醇学说,但是他自己做的研究却发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即无论给参加试验的人员吃多少的胆固醇,甚至是每天吃2000mg(相当于15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的超量胆固醇,这些参与者的胆固醇好像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瑞典的一个医生拿自己做实验,最开始的时候每天吃一个鸡蛋,后来改成一天吃8个鸡蛋,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血脂不但没有升高,反而还降低了!
兔子吃了很多的胆固醇以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那为何人吃了同样多的胆固醇,好像变化并不大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有科学家考虑可能和兔子是食草动物有关!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的情况下,兔子吃到的胆固醇是很少的,长期的进化使得兔子没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但是人类就不一样了,每天本身就会制造1000~2000mg的胆固醇,这个是人体胆固醇的最主要的来源,而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的比例大概在20%左右。
与此同时,人类的食物中本身就含有比较多的胆固醇,长期的进化使得人体具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对于这句话,可能都不太理解,这里我来解释一下。如果你吃的胆固醇多了以后,那人体合成的胆固醇就会减少;相反,当你吃的胆固醇少的时候,人体制造的胆固醇就会多一些。
2.吃蛋黄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吗?每天吃多少鸡蛋合适?
可能大家的潜意识认为人吃了多少东西就吸收多少,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不是杯子,不是说你往里面倒多少东西,杯子里就有多少东西,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摄入的营养物质之间并不一定成正比。
上面已经说了,人体本身是具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的。大家估计都知道这个事实,即使有些人虽然饮食很清淡,但是血脂依然偏高,这个主要的原因是血脂的调节能力出了问题。
人体血脂的最主要来源是肝脏合成,其次才是从食物中摄取,如果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是特别高的话,那对血脂的影响是很小的。换句话说,适当吃点蛋黄也不会引起血脂升高,更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过需要注意,虽然人体对胆固醇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调节能力,胆固醇依然会升高,胆固醇高了以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也就是说,蛋黄的太多,超出了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美国
在之前的《美国人饮食指南》中提出了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超过300mg的建议,不过后来的很多实验研究证实了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对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的影响是很小的,因此在2015年的时候美国卫生部和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就取消了每天300mg胆固醇摄入量的建议。
实际上与人体胆固醇最相关的食物成分是饱和脂肪酸,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能超过总热量的10%。对于一个70kg的成年人来说,如果每天进行中等的活动量,那每天摄入的能量在2000kcal左右,通过饱和脂肪酸获得的能量是2000×10%=200kcal。
1g的饱和脂肪酸产生的热量是9kcal,那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超过200/9,近似等于22g。一个鸡蛋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大概是1.6g,所以每天最多摄入的鸡蛋数量是22/1.6,近似等于13个鸡蛋。换句话说,你每天不吃别的饱和脂肪酸(比如动物油、椰子油、棕榈油等),每天最多能吃13个鸡蛋。
肾脏
不过话说回来,吃的鸡蛋太多,即便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也不太合理。人体胃肠道的吸收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量以后,那就不再吸收了,这对食物来说是一种浪费。与此同时,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吃的太多以后,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虽然单个鸡蛋中的能量不高,但是吃多了以后会使人摄入的热量增加,这会增加肥胖的概率。
每天吃多少鸡蛋并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结合个人的情况而定。根据我国的膳食指南,在饮食正常的情况下,每周不要吃超过7个鸡蛋。对于特殊情况者标准也不太一样,老年人可以每天吃1~2个鸡蛋、重体力劳动者和青少年以及儿童每天可以吃2~3个鸡蛋、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患者每周可以吃2~4个鸡蛋。
因为丙肝这种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而甲胎蛋白这种物质对于我们来说也就更加陌生。但是患有丙肝的病人可能对于这种物质并不陌生,他们更想明白丙肝的患者中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甲胎蛋白这种物质,它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灵敏的,肿瘤标志物,而有些丙肝患者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就会发现甲胎蛋白偏高的情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丙肝患者甲胎蛋白偏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研究表明,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足20单位,但当出现某些疾病的时候就会导致甲胎蛋白偏高。
首先丙肝患者的病情恶化到了肝硬化或者是肝癌的程度这些患者中甲胎蛋白偏高是最常见的原因,肝硬化是丙肝患者大多数,甲胎蛋白都低于300单位。甲胎蛋白检测值大于400单位或者是持续四周大于200单位的时候干,发生率就是非常高的。这个时候要进行,进一步的ct影像学的检查来进行确诊。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肝穿刺检查。
丙肝患者假如会伴有肝损伤充血性肝肿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先天性的卵生病,或者是生殖腺恶性肿瘤也常常会伴有,甲胎蛋白增高的情况。但是偏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造成的甲胎蛋白偏高那么明显,在领奖台蛋白诊断肝癌时一定要加以鉴别解不可以盲目的进行治疗。
在这里我们重要提醒的就是甲胎蛋白是每个人身体中都会含有的物质,他会因为某种疾病而升高。最常见的就是肝癌和肝硬化,那么其他的一些疾病也会引起甲胎蛋白的偏高但是这个时候不能够就认定是为肝癌。尤其是对于丙肝的患者来说不能因此认为是肝癌而进行肝癌的治疗。
通过以上对于丙肝患者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介绍我们能够了解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丙肝患者甲胎蛋白的偏高,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发生了肝硬化或者是到了肝癌的地步。但是也不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甲肝蛋白偏高,所以一定要在监测的时候特别注意以免发生误诊的情况。
高血压患者不能吃鸡蛋,这种说法由来已久,很多医生会跟病人讲:鸡蛋里的胆固醇含量太高,高血压患者当然不能吃!其实,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因为高血压的诱因有很多,比如精神因素、睡眠不足、更年期、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很多因素,但不能单纯就说高血压患者不能吃鸡蛋。首先,我们应该看看鸡蛋中有什么物质会对血压构成影响:
①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
众所周知鸡蛋中的胆固醇是很高的,搞到什么程度呢?每百克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大约为560mg,差不多是猪里脊肉的10倍!胆固醇这个词是非常敏感的,很多人对它都讳莫如深,总觉得胆固醇就是窥视自己小心脏的坏家伙!
②鸡蛋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鸡蛋黄里面维生素A含量较高,而维生素A是保护视力、抗氧化、保护上皮细胞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缺了它可不行!
③鸡蛋中维生素B2丰富
鸡蛋黄的黄颜色其实还有维生素B2的颜色,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就是我们上火口腔溃疡时医生给开的小黄药片,对缓解口腔溃疡、牙龈炎有较好的功效。
④鸡蛋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
鸡蛋的蛋白中几乎只含有蛋白质和水分,而蛋黄里面的营养则很丰富。蛋黄中含有脂肪,在这些脂类中除了胆固醇还有卵磷脂。可以说上帝造物时就买了伏笔,因为鸡蛋种种高胆固醇的食物中居然还有降胆固醇的物质,它就是卵磷脂。卵磷脂可以乳化胆固醇,使胆固醇顺利通过血管壁、帮助胆固醇代谢,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那么高血压人群应该如何吃鸡蛋?
没有合并其他疾病的单纯高血压,你不吃鸡蛋也没降压的作用。
高血压经常和高血脂相伴而行,可以说是一对难兄难弟,高血脂对影响血管弹性、降低血液流速、形成血管斑块造成血管狭窄都有关系。当患有高血脂时,病人应该严格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尤其是高胆固醇的食物必须严格控制。
那么,一部分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没有必要严格控制鸡蛋等高胆固醇食物,毕竟禽蛋类是优质蛋白类食物,而且它的营养价值还是很高的,再说食物只是提供了人体每天20%~30%的胆固醇摄入量,其他多一半的胆固醇是由我们肝脏自己合成的。
高血脂和动脉硬化导致的高血压,也能吃鸡蛋,但要看怎么吃。
回过头来说,即使高血脂、动脉硬化患者合并了高血压,其实鸡蛋也是可以吃的,前提是吃多少!如果您偶尔吃了一口,也不见得就立马血压爆表,毕竟“抛开剂量说毒害等于耍流氓”!
其实,还有一种比较好的方法,那就是一周吃2次全蛋,再严重的患者也大不了不吃蛋黄,每天吃蛋清总还可以的,前面说了蛋清也是非常好的优质蛋白嘛!
什么样的鸡蛋对心血管有不好的影响?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吃鸡蛋是要注意一点的,有一些特殊的禽蛋类食物或者一些烹制鸡蛋的做法都需要控制。比如:煎炒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也一样)、蛋黄焗排骨或蛋黄焗南瓜等做法,这些烹饪方法会导致蛋黄中的胆固醇氧化,而氧化的胆固醇则对心血管健康更不利!
日常生活中血脂高的人不在少数,这类人群往往需要在饮食和生活方面都需要多加注意和小心,很多食物都不能过于贪嘴,很多生活习惯也需要改善和调整。我们都知道鸡蛋是属于比较高蛋白的一种受到很多人欢迎的食物,但是千万别忘了它还有比较高的胆固醇。
那么对于血脂高的人群来说,鸡蛋到底能不能吃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血脂高的人不能肆无忌惮的食用鸡蛋,在吃鸡蛋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方面。
一天最好不要吃超过一个鸡蛋
胆固醇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必不可少但又同时不需要大量摄入的一种物质。适当的摄入一定量的胆固醇对身体是有一定的益处的,它可以起到平衡血脂的作用。就比如说一个普通人每天可以通过食用鸡蛋来摄取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和胆固醇。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事,不论你有多么喜欢吃鸡蛋,也需要控制一天的摄入量。
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没有患高血脂的人来说,一天最好不要吃超过两个鸡蛋。蛋白质摄入量稍微多一点没有关系,但是如果胆固醇的摄入量长此以往的增多的话就会增加患高血脂的概率。正常人都需要对鸡蛋的使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那更不用提血脂高的人群了,血脂高的人群一天最好不要吃超过一个鸡蛋,如果实在想吃就多吃点儿蛋白是可以接受的。
尽量少吃蛋黄
如果真的有血脂比较高的人群过分偏爱食用鸡蛋的话可以推荐这样一种食用方式:"光吃蛋白,将蛋黄舍弃掉。"这主要还是由于鸡蛋中提供高胆固醇的部分是蛋黄,血脂高的人本身胆固醇含量就偏高,如果还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大量的食用鸡蛋中的蛋黄就会持续地使胆固醇升高,使高血脂的病情加重,不利于身体健康和疾病的恢复改善。
避免一点鸡蛋都不吃
高血脂的人完全不能碰鸡蛋,这种说法是极具有片面性的。这种说法过于偏激,只从鸡蛋的单方面胆固醇高的问题上全面否定了鸡蛋的营养价值。鸡蛋除了胆固醇高之外它也有非常多的妙处: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少量的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要的优质的动物蛋白。这些物质都是构成人体正常生理结构和机体活动必不可少的东西。
所以说血脂高的人群也不能完全为了控制自己的胆固醇的水平而选择一点儿鸡蛋都不吃的这种错误方式。一天一个鸡蛋是最适合高血脂人群的一种使用方式。
不是说血脂高的人群不能吃鸡蛋而是说在吃鸡蛋的时候要掌握适量的这个原则。除了提到的以上几点,在吃鸡蛋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之外,高血脂的人群在饮食结构方面还需要做到这样一个原则:少油低盐,清淡的饮食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些水果蔬菜来帮助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其流动的速率。还需要补充一些由鱼类和瘦肉所提供的优质蛋白,避免或者尽量少食用含胆固醇和油脂过高的食物。
低密度脂蛋白是由我们肝脏合成的,或者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化而来的。然后它与我们的胆固醇结合,就成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而我们平时说的查血脂,就有这一项!
同时,目前研究认为与我们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最为关系密切的就是这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的升高是我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简单来讲,那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那么说明我们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就越大,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越大,那么血管就越容易发生“堵塞”,因为血管壁呈“粥样的”血管肯定是要比光滑的血管要变得更加“塞牙”的,我想这点大家还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是我们说“低密度脂蛋白”高了,是不是就一定代表“血管”已经堵了?能不能通过查血脂,就能看出我们血管堵塞情况?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血脂?何为血脂异常?
血脂实际上是我们血浆当中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而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个样子,平时抽血查的血脂4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就是我们实际上在体内所有的血脂,血脂还是包括有磷脂、糖脂、类固醇等等。
而我们说低密度脂蛋白也不是一个最后直接影响血脂水平的物质,为啥?
因为我们血脂本身是不溶于水的,它要被运输被利用,必须要与我们的载脂蛋白,而这个低密度脂蛋白实际上就是由这种载脂蛋白和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组成的球形大分子复合物,是我们血浆脂蛋白的一种,其他的还有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而这些不同的脂蛋白由于其组成、理化特征、来源等不同,在我们体内承担着完全不同的生理功能。
而正好,这个低密度脂蛋白(LDL),就是负责转运我们人体肝脏内胆固醇到外周组织,介导胆固醇的摄取和利用的,因此只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那么就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从我们的肝脏往外周血液、组织当中,也就更容易引起我们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因为低密度脂蛋白(LDL)分为LDL₂和LDL₃两种,而其中LDL₃因为小而且致密,所以更容易进入到我们的血管壁,也就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而最后,大家其实也可以发现,实际上我们抽血查的血脂4项,查的都不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啥的,而是结合了我们的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而这才是实际上真正作用到我们血管壁的物质!
那么我们说正常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是要<3.4mmol/L,当然在2.6mmol/L以下更为理想,但是也不是说只要超过3.4,就说我们的血脂异常,就需要吃降脂药物的!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改版)》关于异常分层标准,我们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4—4.09mmol/L定义为边缘升高,只有≥4.1mmol,我们才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而且如果你是第一次检查血脂异常,我们医生通常不会立马给您开具降血脂药物,而是会要求你2-4周内复查,如果仍为异常,才确立诊断为血脂异常,开始考虑降血脂药物降脂!
了解了血脂以后,我们再来说说这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关系?“低密度蛋白”高了,是不是血管已经堵了?
关于人为什么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多的学说,但目前也没有统一哪一个更为准确。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到我们的管壁内膜,加重我们血管内皮损伤,而内皮细胞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下会转变为泡沫细胞,形成我们最早的粥样硬化病变脂质条纹。
而这种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我们血液循环内的弹力型大中型动脉,其中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最多,尸体各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四肢,下肢多于上肢,而我们的肺循环动脉很少见到有这种动脉粥样硬化的受累。给大家听到的动脉粥样硬化,经常指的是我们的冠状动脉,还有就是我们的脑动脉,也就是大家会经常听到的两个疾病,一个是冠心病,一个是脑梗。
正常我们的血管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组成,当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时候,会相继出现脂质点和条纹、粥样和纤维粥样斑块以及复合病变三种类型的变化。
就是说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一上来就是出现斑块的,而是从点到条然后到斑块的,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其细分可以分为6型。
Ⅰ型,脂质点,大家可以看到动脉内膜出现小黄点;
Ⅱ型,脂质条纹,这时候看到的就是一条脂质条纹在我们的血管壁上;
Ⅲ型,斑块前期,这时候会在我们动脉内膜和中膜平滑肌层之间看到有脂核;
Ⅳ型,粥样斑块,这时候脂质已经聚集比较多了,血管壁内膜结构也已经被破坏,动脉壁可以看到变形;
Ⅴ型,纤维动脉粥样硬化,这才是我们平时说的动脉粥样硬化最为特征性的病变,可以看到有白色的斑块,像我们的动脉腔内突出,引起动脉腔的狭窄。
Ⅵ型,复合病变,这时候的病变已经非常严重了,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纤维斑块的出血,坏死,溃疡破溃后让物质进入我们的血液当中,形成血栓,堵塞我们的血管。
大家可以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会引起我们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而且也确实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但它并不是一下子就会引起我们动脉的堵塞,开始更多的的造成狭窄,然后才是慢慢发展到一定病变的时候引起血管堵塞!
因此,我们在抽血检查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时候,一定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当然我们说动脉粥样硬化,除了要关注我们的血脂以外,我们还要注意我们的血压会不会有高血压、看我们的血糖会不会有糖尿病、还要关注自己体重,看会不会肥胖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堵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因素越多,疾病发展越快!
前几天有朋友带着一张鲜奶吐司的面包咨询我,问我为什么食物标签中的致敏原提示中有麸质谷物?
其实,麸质谷物食品也就是面筋,而小麦过敏的头号嫌疑人就是“面筋”蛋白。
一、为什么麸质谷物中的面筋会导致过敏?
那么,面筋是什么呢?首先,当然不是烧烤摊上,经常吃的烤面筋。
「抓一把面粉在水里洗,手里留下的发粘的东西就是面筋了。」关于这一点,经常吃面食的北方的朋友应该会了解一些。
面筋的主要成分是面粉中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它们是引起过敏的主要成分,而这两种蛋白质也不只存在于小麦面粉中,大麦和燕麦中也有。另外,麦麸中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近年来作为健康食品受到很多人追捧。
然而,麦麸中也含有醇溶蛋白、谷蛋白、球蛋白和清蛋白等多种蛋白质成分,同样可能引发过敏,不容忽视。
二、除了麦麸谷物制品,还有那些食物会引起过敏?
通过上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麦麸谷物制品以外、蛋类制品以及乳制品都是过敏源。而在我国常见的过敏食物主要包括以下9种:
1.奶及奶制品:牛奶是诱发婴幼儿过敏的最常见食物。
2.禽蛋类鸡蛋、鹌鹑蛋及蛋制品:蛋类会导致各年龄段患者的过敏,蛋清中的卵白蛋白是诱发过敏的主要成分。
3.海产品和水产品:包括鱼类、虾类、蟹类、鱿鱼、贝类等,特别是不新鲜的海产品更容易诱发过敏。
4.黄豆及豆制品、花生、芝麻、菜豆等:其他豆类如绿豆、红豆以及青豆芸豆等均可诱发过敏症状。
5.小麦、玉米、荞麦和谷类等:此外面粉中的螨也是引起过敏的重要原因孩子爱吃的爆玉米花也可诱发过敏。
6.坚果类核桃、开心果、腰果、大杏仁、棒子、松子和栗子等果仁:这类果仁常引起过敏,而且可以诱发较重的过敏症状。
7.水果类生吃水果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特别是水果的种子和果皮更容易诱发过敏。
8.某些肉类及其肉制品:牛肉、羊肉和猪肉等以及各种家禽类,如鸡、鸭鹅和鹌鹑等,腐败的肉类易诱发喘息症状。
9.某些蔬菜:茼蒿、芫荽、蘑菇、西红柿、菜豆、土豆、胡萝卜和芹菜等。
具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大葱、大蒜、辣椒、葱、生姜以及不少调味品,如胡椒粉、芥末油、五香粉、咖喱粉和孜然粉等,还包括酒类等。
大家可以根据以上9种过敏食物种类要留意,了解自己的食物过敏源,以此避免再次触发。
三、对食物过敏,应该怎样保证自身营养需求?
对于容易对异体蛋白类食物产生过敏症状的人群,食物摄入确实会受到一些限制。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保证自身营养,做到饮食搭配,这样就不会导致体内缺乏营养了。
所以我们可以吃一些红色的肉类,如牛肉、瘦猪肉、去皮的鸡肉、鸭肉。对于这些就是蓄肉类和禽肉类的食物,一般情况是不太容易引起过敏的。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血液循环和肾脏相互帮助,保持身体健康。肾需要通过毛细血管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排出液体,当毛细血管受到破坏时,氧气和养分就不能到达具有过滤功能的肾单位,从而导致肾单位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高血压就成为肾病和肾衰的主因。高血压如果不加以治疗,长期会导致肾脏周围的动脉变窄、硬化或变弱,从而使受损动脉不能向肾脏组织输送足够的血液,而且,高血压还会损害肾脏的过滤功能,使机体难以排除废物。若病人最后证实患有肾衰,则可进行肾脏移植或洗肾治疗。
有些病例可能会有头痛,但是,许多高血压患者几乎没有症状。类似地,早期肾病也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但是当肾脏过滤废液和盐分功能减弱时,可能会出现频尿、尿泡(也称蛋白尿),甚至疲劳,甚至手脚和脸都会出现水肿。
一、恶心,呕吐,食欲丧失。
二、减肥。
三、困倦。
四、疲劳。
五、减少关注。
六、失眠。
七、频尿或尿失禁。
八、麻木。
九、气短。
十、皮肤颜色加深。
十一、胸部疼痛。
十二、肌肉痉挛。
防止高血压引起肾病,应该从每天做起,第一步就是定期测血压,一般要确认自己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健康福利部国民健康署指出,正常血压低于120/80毫米汞柱,意为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80,若血压在120~139/80~89毫米汞柱上,则属于高血压前期(警告期),如果血压控制不到位,就会发展为高血压,此时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必须寻求医生帮助。
此外,日常饮食的健康也很重要,医生可能会建议你采用DASH得舒饮食,而得舒饮食基本上也就是指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低钠食品,并避免脂肪和高胆固醇食品。此外,有规律的锻炼习惯有助于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避免相关的健康风险,建议你向健康专家咨询哪种锻炼方式最适合你,每天散步半小时,或者进行一些温和的活动,如打扫房间,打保龄球,或者做园艺。
控制血压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用降压和保护肾脏的药物,如毛细血管张度素转换酶抑制剂、毛细血管张度素II受体阻断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