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泳池溺水自救

泳池溺水自救
发表人:曾沣

夏天,又到了游泳的季节。但亲们知道吗?每年淹溺导致全球至少 50 万例死亡,即使有了游泳池的救助人员,有时都难免会发生意外!所以不管是熟悉水性者,还是游泳初学者,都应该了解溺水后的自救方法。此外,如果是外出游玩与水亲近,却不慎跌入水中,大家都要学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急救知识自救保命。

一、写给不会游泳者的你

  • 切莫惊惶无措!尽量采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 呼气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 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 1.057,比水略重。
  • 切记: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二、写给"泳坛老将"的你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在这样的天气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游泳来解暑降温,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仅希望多一些人在避暑的同时,能够了解一些溺水自救和预防溺水的知识,这样才能在这个炎炎的夏季健康的拥有清凉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溺水疾病介绍:
溺水指人体淹没或浸没在液体(多为水)里时,经历呼吸道受损、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的过程。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溺水,我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约有57000人。溺水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14岁以下儿童的主要致死原因。男性溺水是女性的3倍。溺水后,液体可迅速进入呼吸道和食道,从而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头痛、头晕、烦躁、抽搐、昏迷等,甚至呼吸、心跳暂停。发生溺水后,应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采取头低俯卧位进行体位引流,对心跳呼吸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帮助患者复苏。若急救不及时,可留下脑功能障碍、中枢性四肢瘫痪等严重后遗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进入7月,很多省市已经开始放暑假了,一些南方城市也已经进入汛期,全民防涝减灾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事件。

     

    在许多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河湖水塘等天然水域,部分家长对孩子看管不力,导致农村成为儿童溺水重灾区。

     

    据统计,全国每年约有5.7万人溺亡,其中14岁以下的占比高达56.58%,溺水已成为我国儿童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死因。

     

     

    溺水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

     

    掌握预防溺水知识,不仅当自己出现意外可以有机会避险,还可以在遇到溺水者时告诉他应该怎么办。

     

    溺水自救

     

    ● 保持镇静

     

    人在落水时首先保持冷静,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可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降低下沉速度。

     

    ● 两个应急动作,延长自救时间

     

    抱膝式,双手抱住膝盖,低头成蜷缩状,人体会慢慢上浮,当感觉背部离开水面时,迅速向下推水,同时抬头换气,然后下沉恢复抱膝状态,循环往复,以确保自身的正常呼吸,这种方式可以。

     

    仰漂式,让身体的脸部口、鼻部分,浮出水面,其余的部位则在水面下,维持浮力。首先,将双手放于水中,人往后仰,保持口鼻浮出水面进行缓慢换气。当下沉时闭上嘴巴,鼻子出气,微微推水,等待上浮。

     

     

    漂起来的技巧是,在水中让身体放松,待吸满气之后,头部慢慢后仰,避免身体重心集中在身体下部。同时,调整呼吸的节奏,只有在吸气时,空气贮存在胸腔,让胸腔充满了空气,才有办法带动身体上浮。

     

    除了大声呼救之外,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不要脱掉衣服,因为衣服能产生一定的浮力。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

     

    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种作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张和被动。

     

    ● 不要盲目抱紧施救者

     

    当救助者出现时,不可惊惶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他带着你游上岸。

     

    ● 舒缓痉挛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若是大腿抽筋,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施救方法

     

    ● 识别

     

    手舞足蹈、水花四溅、表情夸张、大喊大叫……

     

    其实,如果现实中真的看到这种情况,还不到最坏的情况,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出现真正的“溺水反应”:

     

    双手只能尽量往下划水来保证口鼻部在水面上,这个时候就不可能再进行大幅度的挣扎以及呼救了。

     

    手脚都在水面下拼命划拉着,一会儿能浮上来,一会儿又沉下去,鼻子跟嘴也发不出来声音。

     

    这种情况最危险、也很容易被其他人忽略,从而导致没能及时进行救助。

     

    如果你带孩子去游泳,时刻都要注意孩子的表情,一刻也不要把目光离开,发现苗头不对,立即施救。千万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游泳池救生员身上,因为有时候救生员的视线也存在盲区。

     

    ● 最常见的4种救助落水者的方法

     

    “伸、抛、划、游”这4种救助落水者的方法是由浙江省宁波市海曙消防救援大队总结出来的。

     

     

    伸,就是用竹竿、树枝、拖把、钢管等身边能找得到的任何竖长状物品,越长越好,越结实越好。这是保证施救者自身安全,也是一种营救落水者最快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抛,主要指救生圈、泳圈等救生器材,或者容积较大的饮料瓶、塑料桶等,越多越好,最好是捆绑在一起,用足够长的绳子抛到落水者身边,最好能在顶端系上砖头、石块等重物,以保证能“精准投递”,同样也要求越长越好。

     

    划,指借助船艇靠近落水者,在“伸”和“抛”的基础上进行救援。

     

    游,是市民最直接介入的一种施救手段,却也是最危险的一种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采用这一施救手段的有60%的“双溺”可能,也就是施救者、落水者双双溺亡,须谨慎采用。

     

    ● 第一目击者及时采取施救措施

     

    2016年10月,我国发布首个淹溺急救指导性文件《淹溺急救专家共识》。该共识是根据美国、欧洲相关指南以及国际近年来的循证研究,并结合中国大陆临床特点制订的。

     

    关于现场急救部分,该共识提到:淹溺时,第一目击者在早期营救和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

     

    把人捞上来不能先控水,而是首先要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是否还有呼吸。

     


    如果没有意识,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无呼吸或者仅有微弱的濒死样呼吸,应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胸部按压方法:

     

     

    人工呼吸方法:

     


     

    30∶2标准心肺复苏是一个标准循环,即30次胸部按压,2次人工呼吸。

     

    特别注意,淹溺导致心搏骤停时,胸外按压和呼吸同样重要,两者都不能忽略。另外心肺复苏要持续进行,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

     

    心脏骤停后,黄金救治时间为4~6分钟,救护车平均赶到现场的时间为20分钟,救护车5分钟到现场的几率是5%。

     

    因此,溺水救援第一目击者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急救知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识别,可以充分弥补救护车到达现场前的救治空白期。

     

    溺水的预防

     

    ● 警钟长鸣!

     

    放暑假之前,学校一般都要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接受户暑假安全教育,家长和孩子要认真学习,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再教育,确保孩子入脑入心,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

     

    作为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家长是预防溺水教育和预防溺水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对孩子行踪要做到“四知道”:

     

    孩子去哪里?

    孩子做什么?

    孩子和谁去?

    还何时回?

     

    家长监护一定要做好。需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多,最重要的是务必遵守安全提示要求,老人、伤残人士和孩子在没人照顾的情况下要远离水边。

     

    尤其是小孩,家长一定要加强看护。每年都会遇到多起儿童溺水的事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家长监护不力,可能低头玩一下手机,人就不在了。

     

    ● 全民防范!

     

    如果在江河、水库、山塘、积水坑等水域,发现未成年人有结伴或私自戏水、游泳、捕鱼虾、撑竹排、玩皮划艇等不安全行为,第一目击者要有义务劝阻他们立即停止这种危险性行为,劝阻无效时可以拨打有关监管部门电话进行举报。

     

    此外,发现有偷盗或者故意损坏水域的防溺水设施,比如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积极劝阻,劝阻无效可以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条件下拍照片或者视频留存,向公安机关举报。

     

    在这里,Dr.京再次提醒大家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一旦遇到有人溺水,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施救。

     

    希望大家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夏天。

     

    参考来源:
    《青少年溺水频发!教你正确的救人姿势》——中国应急管理
    《考试结束当天,2名男生海边玩水溺亡!溺水急救法,如何正确使用》——中国应急管理
    《溺水如何自救施救?这些方式一定要掌握》——央视新闻
  •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看似一句玩笑话,其实并不无道理!

     

    ‌每年都会有几个急救任务是护城河溺水的,夏天有,冬天也有;有自杀的,有游泳的,有不慎落水的;有死亡的,也有万幸存活下来的。

     

     

    前几天这起更加离奇:

     

    一大早上班后,护城河工作人员巡查时发现河中有一溺亡人员,只有半个头顶露出水面,不细心还真的很难发现。

     

    报警后110,120,119均到达现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死者打捞上来,是一名大约四十多岁男性,全身赤裸只穿了一件泳裤,身体浮肿明显,而且身上裹了一层厚厚的淤泥,患者早已没有了生命迹象。

     

    后来跟民警了解到,这名患者应该是半个月前游泳溺亡的。大概半个月前他们曾接到过公园巡查人员报警,就在溺亡地点的岸边发现了一堆衣服,当时就考虑到有人在河里游泳,找了半天无果。

     

    现在想来应该是因为河底淤泥太厚,患者游泳时不慎被陷入,无法自拔,半个月后的今天才被浮出水面。让人不禁惋惜,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离开我们,也再次印证了——淹死的不一定就是不会水的!

     

     

    所以‌:游泳前我们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学好防溺水安全知识是防止溺水的最好措施

     

    1、未成年人必须在家长的监护下去游泳。

     

    单身一人游泳最容易出问题,一定要结伴而行,最好是去游泳馆而不是无人看管的河道里。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

     

    特别是心脏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等慢性疾病患者及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

     

    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该如何救援:

     

    溺水施救,首先要确保施救者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去救溺水者:

     

    1、发现有人溺水后,第一时间要大声呼救,召唤更多的人参与救援,多人救援优于单人救援。

     

    2、如溺水者离岸边较近,并且溺水者还清醒时,可使用竹竿、麻绳、木板等漂浮物或拉扯物在岸边进行救援。

     

    3、会游泳不代表会在水中救援。下水救援最好由经过训练有素的、水性好的、熟悉了解当地水情的人担任。

     

    4、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人员未到达前及时给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苏醒或急救人员到来。

     

    再次提醒大家,游泳虽是比较好的运动项目,但是安全更重要,一定要提高警惕!

  • 洪涝灾害中,极易发生溺水事故,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

     

    在对溺水者进行施救前,首先要注意自己是否身处于安全的环境,避免自己也陷入危机。特别是水灾中,将溺水者抬上岸后,要十分注意外在环境,要留意周围是否有湍急的水流,是否地势不稳,周围有没有稳定的建筑结构,可以提前寻找好附近的漂浮物,如游泳圈、长木板等。

     

     

    在确定好安全环境、拨打120电话后,要争分夺秒地开始对溺水者进行急救。

     

    首先要清除掉溺水者口鼻中的异物,包括污水、口腔分泌物、其他污物等,可以拍打背部,或者采取头低仰卧位来使口腔、气道液体流出,保证呼吸通畅。整个过程应迅速,不应持续太久,更不能使溺水者呈倒挂状态。

     

    之后可以轻拍溺水者双肩,在溺水者两侧的耳朵旁对其进行大声呼喊,观察溺水者有没有反应,意识是否清楚。与此同时,用手放在鼻翼前,判断溺水者是否丧失呼吸,将手放在溺水者脖子一侧颈动脉处,判断其脉搏是否停止。

     

     

    如果溺水者呼吸、脉搏已经停止,应该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溺水者的心肺复苏与普通的心肺复苏顺序并不太一样,正确的步骤是首先开放气道,然后吹气,最后进行按压。即在清理呼吸道后,施救者一手的小鱼际按压在溺水者的前额,用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提起溺水者的下颌,让鼻孔对准上方。

     

    然后施救者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自己的嘴要包裹住溺水者的嘴巴,同时捏紧溺水者的鼻子,向溺水者肺内吹气,每次间隔一秒钟,连续吹总共五次后,开始进行心脏按压。心脏按压的部位是溺水者两侧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深度应该保持在五六厘米,频率控制在每分钟一百次到一百二十次,按压后要注意让溺水者胸部充分回弹。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要持续地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不能轻易放弃,从而挽救一个宝贵的生命。

  • 据新华网报道,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野外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据了95%以上!

     

    仅在2021年的6-7月间,全国就已发生多起青少年溺亡悲剧,有的甚至是多人同时溺亡,地点多发生在水库、池塘等野外偏僻地区,因此救援困难!

     

    随着暑假来临,气温攀升,青少年野外游泳溺亡的新闻不断爆出。

     

     

    令人痛心的是,防溺水的警示宣传年年都有,但事故依然年年发生,看起来很难禁绝,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减少事故发生呢?

     

    家长朋友们该怎么做,才能够让我们的宝贝孩子远离青少年的头号杀手—溺水?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青少年溺水的事情!

     

    俗话说得好,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根据调查,很多溺亡的青少年,往往是具有一定水性的,也就是说会游泳,那么为什么“善水者死于水” 的情况总是发生呢?

     

    为何会在野外游泳溺水?

     

    大多数野外游泳发生溺亡的青少年其实都具备一定水性,反而不会游泳的孩子因为不敢下水而免遭灾难,那么为什么会游泳的人还会发生溺亡呢?

     

    野外游泳环境复杂

     

    大多数会游泳的青少年都是在室内游泳馆内学会了游泳技能,但技术并不规范,水平也尚且不够,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训练。

     

    但是由于年纪尚小,主观上就容易存在盲目自信、大意,甚至想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游泳技术,而野外游泳场地例如水库、池塘、江河湖泊等地方不像室内清澈透明、环境单纯、相对安全的游泳池。

     

    这些野外场所水情复杂,经常会存在暗流、漩涡,因此青少年在游泳过程中遇到时就会被强大的水流外力卷入深处,甚至陷入淤泥,难以挣脱,导致溺亡。

     

     

    同时,野外游泳场所由于缺乏清理,水中植物生长茂盛,会有很多水草等藻类植物漂浮在水中。

     

    这时如果我们游泳经过,四肢就很容易被水草缠住,作为青少年往往难以自救,一慌乱、挣扎很容易越缠越紧,最后脱力、呛水而造成溺亡。

     

     

    游泳前热身运动不足

     

    另外,无论是在野外场所还是游泳池,下水前的热身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热身运动不足时,很容易下水后受到冰冷水的刺激后就发生腿部抽筋,相信游过泳的人都知道在水里发生腿抽筋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吧。

     

    因此一旦热身不足,就很容易在游泳时发生意外。

     

    江河湖泊水中障碍多,易发生意外

     

    除了前两点原因之外,其次还由于野外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障碍众多,存在暗礁、船只等,这都是青少年在游泳池练习游泳时不曾遇到过的。

     

    因此当游泳过程中与这些物体发生撞击,也很容易造成伤害导致溺亡。

     

    以上就是几个野外游泳发生溺水的主要原因,那么为了防止孩子们发生溺水,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怎么办呢?

     

    如何杜绝野外溺水?

     

    别去野外游泳!

     

    别去野外游泳!别去野外游泳!别去野外游泳!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善水者也死于水,往往发生溺水的都是会游泳的青少年,不会游泳的孩子都因为不敢下水而免于灾难。

     

    因此,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告诫孩子万万不要在野外场所下水游泳,无论有多么自信、有多么好的游泳技术都不可以这样做,家庭安全教育一定要做到位。

     

     

    同时,野外溺水也往往都发生于暑假时期,这也就说明夏天孩子放假后在家里太过于无聊,因此才会三两成群约在一起到附近的野外场所游泳。

     

    所以,家长朋友们也要在暑假多一点给孩子们的陪伴,虽然天天需要上班肯定没有时间,但是可以在下班后或周末时多带孩子出去玩一玩,多开展一些亲子活动,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在家中过于无聊。

     

    如果孩子确实热爱游泳,有游泳的需求,那么家长朋友们就要定期带孩子去正规游泳场所去游泳。

     

    毕竟正规游泳场所水质清洁、环境单纯、有泳道划分,因此危险性小,还有负责救援的救生员随时待命,出现意外的可能性极小。

     

     

    游泳前做好热身运动

     

    游泳前有效的热身运动能够增强肢体灵敏度,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让泳者的身体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更好的伸展,保障身体的安全性与协调性。

     

    同时热身准备活动还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功能,同时提高运动系统的工作能力,使肌肉的弹性及力量增加,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入水后发生不适应的情况。

     

    并且,游泳前的热身运动可以有效防止肌肉抽搐,避免下水后温差过大带来肢体抽筋、头晕甚至休克。

     

    因此我们一定要告诫家中的孩子,就算不去野外游泳,在室内游泳池游泳前,也要做好热身运动,而热身运动的基本原则是把参与活动的所有肌肉、关节充分活动开。

     

    例如可以采用掐腰跳立、扩胸运动、腰部伸展、腿部拉伸或者适当慢跑等方式进行热身活动,这样下水后才能更加安全。

     

     

    游泳时抽筋不要惊慌,冷静处理

     

    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告诫孩子,如果真的不幸在游泳时发生抽筋,也一定不要过于惊慌,要冷静处理。

     

    游泳抽筋往往发生在小腿,是小腿肌肉的痉挛,往往是由于温差刺激过大、热身不足而造成,

     

    当抽筋发生时,一定不要惊慌:

     

    首先,一定要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只要在水中不胡乱挣扎,人体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身体就不会发生快速下沉;

     

    其次,可以慢慢的弓起背部,缓慢抓住自己抽筋侧的脚,掰住脚向脚背侧弯曲,这样可以被动牵拉小腿肚子附近的肌群,缓解肌肉痉挛;

     

    最后,待抽筋缓解后,不要用力游泳,轻柔、缓慢的游向岸边,尽快抵达安全区域。

     

     

    发生溺水怎么办?

     

    如果出于种种原因,孩子不幸已经发生溺水,家长朋友们也不要慌张,首先快速呼叫120,然后熟悉水性的朋友可以尽快下水施救,不会游泳的朋友则需要快速向周边人求助。

     

    当孩子脱离水中成功解救上岸后,如果已经呛水、丧失意识,此时120还没有到达的话,家长朋友们应该迅速将孩子置于平坦地区,解开衣物后快速实施心肺复苏术:

     

    开放呼吸道:快速清理孩子口鼻中的积水、杂物,使呼吸道通畅;

    胸外按压:按压的部位:胸骨的下半部,双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频率在100到120次每分,按压的幅度5到6厘米,以此代替心脏跳动维持血液循环;

    人工呼吸:将孩子头部平放、后仰,一手捏鼻、一手抬下颌,随后口对口用力吹气,保证用力吹气时间超过1秒以上、胸部有起伏。

     

    因此,家长朋友们在平时还是非常有必要多多了解心肺复苏的操作,以备不时之需哦。

     

     

    最后,育儿带仔有难题,家长朋友们可以选择京东健康儿科来看看,京东健康,有问必有答。

  • 炎热的天气,好多人会发现,手上突然长出了那种透明“小水泡”,还特别痒,总想用手去抓,一抓还会起泡,伴随着脱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中医上把这种透明小水泡称作“汗疱疹”,多半是属于常见的皮肤病。汗疱疹又被叫做“不良性湿疹”,所长部位多为手掌、足底、脚趾侧,会反复发作,还伴有手足出汗,春末夏初多发,夏季病情加重。  

     

     

    按中医所讲:突发汗疱疹的主要根源,多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导致的,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上火,而要想消除汗疱疹,祛湿才是关键。

     

    【中医认为,湿气分为4级,你属于哪一级?】

     

    一、初级湿气:

     

    1、头发经常油腻腻、有头屑、经常脱发;

     

    2、常常感到口干、口苦,口臭,有异味,泛酸。

     

    3、嗓子痰多、总感觉不清爽;

     

    4、手脚心特别爱出汗,还发热;

     

    5、常常觉得呼吸费力,胸口闷闷的;

     

    二、中级湿气:

     

    6、无精打采、疲乏无力,爱睡觉;

     

    7、眼袋明显、黑眼圈很重;

     

    8、全身无力、昏昏欲睡、身体沉重;

     

    9、睡着爱流口水、爱打呼噜;

     

    10、牙齿不白,发黄无光泽;

     

    三、高级湿气:

     

    11、动不动爱出汗、汗味很重。

     

    12、外阴瘙痒、阴囊潮湿;

     

    13、白带异常、瘙痒、有异味;

     

    14、性功能下降,提不起精神;

     

    15、脸上长斑、长痘,面黄发暗,爱出油;

     

    四、殿堂级湿气:

     

    16、食欲不振、不欲饮食、恶心呕吐;

     

    17、皮肤长湿疹、油腻、泛油光;

     

    18、腰酸背痛,关节疼痛;

     

    19、小便短赤、异味大、大便粘马桶;

     

    20、肚子赘肉多,减不掉;

     

    以上就是体内湿气重的症状,看看你到哪一级了?如果占了5—8个以上,说明你正处在湿热带来的“水深火热”当中,及时祛湿非常关键。

     

     

    湿气重除不掉,身体会受到各种危害!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本就难除,再夹杂上热邪,病情也会更复杂,而中医讲: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两者结合形成“湿热证”,对身体危害加倍。

     

    当湿热在身体里蔓延泛滥,会导致气血紊乱,还会损耗津液,从而导致百病丛生,比如风湿性关节炎,脂肪肝、肥胖、哮喘、湿邪长时间体内停留,甚至会引发恶性肿瘤,所以,祛湿刻不容缓。

     

     

    打蛇打七寸,祛湿也要抓住关键。

     

    中医认为:脾虚是导致湿气重的根源。主要是因为脾主运化,一旦脾胃功能受损,就会导致运化功能失调,湿邪大量停留在体内,所以,要想祛湿,最重要的是健脾,而提到健脾,不得不提食疗,取食物药性,对症解决脾虚,效果极佳。

     

     

    祛湿小经方原料:红豆、赤小豆、甘草、薏苡仁、菊花、栀子、芡实、茯苓8种食材,科学调配,配成茶包,烧开水后冲泡5分钟,祛湿消肿,还你一身轻松。以上都是药食同源的食材,经过中医精心调配、君臣佐使,祛除体内湿气效果显著。

  • 喝水呛到气管非常常见。有些人可能有严重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知道是否有任何好的措施来减轻这种损害。当喝水呛到气管时,不要太慌张,如果您感觉特别不舒服,可以及时将其送到医院,以便及时解决问题,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被呛到如何急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被喝水呛到气管时,可以采取一些急救措施,首先,我们可以从后面抱住病人,然后将手放在我们的胸腔下,肚脐上方,然后大力地走到我们的头上,沿着方向挤压腹部并重复多次,直到患者吐出水,这样患者就会感觉好多了,不再感到不舒服。

    后将患者的身体平放,将手掌挤在肚脐上方,然后迅速将我们的腹部挤向患者的头部。尽可能多地重复,直到物体从嘴里吐出。这种方法适用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如果情况不严重,则不能使用此方法。

    如果你身边只有一个人,那么你可以找到一些椅子,把我们的腹部放在椅子上,然后快速挤压。如果你这样做几次,你会感觉从气管中流出的水,说话时要多加注意,不要太急躁,否则很容易发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身体变化,一旦出现问题应该及时治疗,在吃饭和喝水的时候不要太着急,否则会引起喝水呛到气管的现象。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喝水呛到气管差点死掉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些需要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急救措施,特别是一些老人或孩子,因为他们的身体比正常人弱。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否则,它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伤害,所以父母必须更加关注孩子。

  • 农药是杀死害虫、去除杂草等保护农作物生长的药物,也可以用于家庭中防止疫病、杀死螨虫等。目前农药的种类有很多,根据用途可以分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调节植物生长剂等。按照含有的化学成分可以分为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等。各种的剂型也不一样,有的是液体,有的是油剂、有的是膏状。

     

      

    种植农作物的家中,经常会接触到农药。在生活中,农药中毒的人也有很多,有的是在给农作物喷洒农药的过程中,经过呼吸道、皮肤的接触导致中毒。有些是因为生活绝望,自己口服农药。前者一般会有一个慢性中毒的过程,病情较轻。后者一般口服剂量会很大,病情较严重,但是如果能够及时的洗胃导泄,预后也是不错的。

     

    农药分为剧毒、重毒、中毒、低毒。在临床中较常见的农药中毒是有机磷农药中毒,人们使用较多,并且购买方便。有一种剧毒类的药物叫百草枯,相信大家都听过,致死率几乎100%,据报道,临床中只有一例中毒的患者被救活。它主要损伤的器官是肺脏,导致肺组织的氧化,最后发生严重的肺纤维化,呼吸衰竭而死亡。百草枯中毒患者不会立刻死亡,有一个慢性肺氧化的过程。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毒药,虽然目前已经停止生产,但是市面中仍然可以买到。

     

      

    那么对于农药中毒的患者该如何处理?

     

    首先要确定是否农药中毒,可以根据患者周围环境、气味,结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意识昏迷、大汗等临床症状。一旦确定患者是农药中毒,首先立刻呼救并拨打120,让患者脱离有毒的环境,如果可以的话立刻刺激患者的舌咽部,给予催吐,让患者大量饮水,如果有鸡蛋,可以给患者吃几个生鸡蛋,对于阻止有毒物质的吸收有一定的帮助。一定要争分夺秒的送到医院,进行洗胃、导泄,这也是患者预后的关键。

      
    在临床中,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有一些比较有效的解毒物质,例如氯解磷定,能够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阿托品能够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临床症状。这两种药物对于有机磷中毒的患者是非常关键的。给予心电监护,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对症支持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必要时可以给以血液透析加灌流,或者血液滤过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因为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反跳、中间综合征、迟发型神经病变等使病情加重。

  • 作为家长,最操心的莫过于孩子的生命健康了。

     

    而对那些威胁着孩子健康乃至生命的元凶,有时就潜藏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令人防不胜防。

     

    比如“吞咽”这个动作。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不说,孩子好奇心又比较重,有时抓住什么都喜欢往嘴里放,一个不小心,卡喉往往就发生在一瞬间,让人措手不及。

     

    运气不好了,甚至可能连测个核酸都会被卡喉。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今天,就让Dr.京来给大家支一招,赶紧记下来,关键时刻能救命!

     

    为什么小孩子这么容易卡喉

     

    大家也看到了,前文引用的几条新闻,发生意外的全都是小孩子。

     

    这不仅仅是因为小孩子吃饭不注意、爱打闹,也有一定生理方面的原因——

     

    气管与食道交叉处,有一处名为“会厌”的软骨。在我们说话或呼吸时,会厌会向上,让喉咙开放;吞咽东西时,它则会闭合,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然而,2岁以前的幼儿会厌发育还不成熟,再加上孩子喜欢说笑、打闹,也就造成孩子吞咽东西时更容易发生意外。

     

    而如果真的不幸被异物卡喉,那么4~10分钟之内,都是急救的黄金时间。每早一分,病人被挽救回来的几率也就多一分。

     

    那么,如果不幸发生时,身边没有专业的医生,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好关键时刻救命的法子——

     

    海姆立克急救法

     

    很多人都看过徐峥、王宝强主演的《人在囧途》,剧中就有一段情节是:一位大妈被枣核卡住了喉咙,众人束手无策之际,王宝强帮助她把枣核吐了出来。

     

    他用的方法其实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又名“腹部冲击法”,因其发明者——美国医生亨利·海姆立克而得名。自从1974年这种方法被发明、推广以来,仅在美国它就已经拯救了超过10万个生命,其中甚至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而发明者本人也因这个方法的流行而被誉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如果一个气球在气口处被堵住,那我们可以挤压气球,靠空气的冲力来把堵塞物冲开。海姆立克手法也是一样,只不过是将气球换成了人的肺,气口换成了气管。

     

    具体的做法也并不复杂,只不过要分几种情况:

     

    1、卡喉者为清醒的成年人

     

    抢救者站在卡喉者背后,以弓步姿势站稳,双臂环抱住其腹部,然后一手握拳,拳眼向内,放在其肚脐上方约2指的位置,另一只手放在拳头上,然后向内、向上连续冲击患者的腹部,直至患者将异物咳出。

     

    2、卡喉者为丧失意识的成年人

     

    让患者平躺,我们用两手叠加放置于肚脐之上2指处,用自己身体的重量快速冲击、压迫其腹部,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3、卡喉者为婴儿

     

    如果是婴儿,那我们可以让孩子趴在自己的一只前臂上(前臂可以放在腿上作为支撑),手托住宝宝下颌,另一只手以掌根拍打宝宝肩胛中间,拍打5次之后,让宝宝反转躺好,双指按压“双乳连线的中点”5次,然后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宝宝将异物咳出为止。

     

     

    注意:千万不要抓着孩子双脚倒吊着怕打背部,那样不仅无法排出异物,还可能造成孩子颈椎受伤。

     

    4、卡喉者是自己,身边又没有外人

     

    (如果真的遭遇了这种情况,那首先要为你那一刻的无助表示深深的同情。不过如果你真的成功把自己救下来了,那就像老话说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

     

    自救的原理其实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按照前述的方法自己双手冲击腹部,如果力度达不到的话,可以找一个桌子边缘、椅背、栏杆等固定的水平物体,俯身趴在上面,用其边缘顶住自己的上腹部,快速重复向上冲击。

     

    最后要提醒大家:海姆立克适用的情况是“气管异物”,而不是“食管异物”,因为肺部的空气是不会经过食管的。

     

    而且如果是鱼刺进入气管的话,也不要用海姆立克!

     

    显然,不论鱼刺卡住的是食管还是气管,粗暴的做法都可能会造成进一步损伤。如果真的被鱼刺所卡,那先不要慌张,旁人可以用手电照着,用小勺子将舌背压低,如果可以看到鱼刺,就用镊子取出;而如果看不见,那啥也别说了,赶快去医院吧。

     

    学习海姆利克,不仅是为了我们的平安健康,更重要的是多一份预防意外的保障。

     

     

    成年人还好说,能自己吃东西的时候小心注意一些,但小孩子就不一定了,所以大人一定要多多悉心提醒孩子,吃东西时不要打闹、说话,更要制止孩子把玩具之类的小东西往嘴里放的习惯。平时做饭时,也可以视情况把食物切得更小更细一些,避免孩子噎住。

     

    总之,衷心希望大家都能够熟练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然后永远也用不到。

     

    参考文献:
    [1]陈志.海姆立克急救法:生命的拥抱[J].大众健康.2017.
    [2]樊超.海姆立克急救法[J].大家健康.
    [3]柴枝楠.鱼刺卡喉急救法[J].中老年保健.2017.
  •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的攀升,多则中暑致死的新闻给暑热带来些「凉」意。

     

    5月28日,江苏常州一男子在烈日下工作近3小时后突然晕倒,送医时体温高达41.6℃,处于休克状态。

     

    6月16日,北京一位57岁的女性在户外带娃活动回家后,出现了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症状,直至「叫不醒」才被家人发现送医,终因热射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近7小时抢救后仍不幸离世。

     

    7月2日,北京49岁的导游龚先生带团在颐和园游览时中暑送医,抢救无效后离世。

     

    「热死人」不是一句简单地抱怨,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桩桩事实。

     

    其实,中暑并非一开始就凶相毕露,从先兆中暑到抢救无效死亡之间,共有三次挽回生命的机会。

     

    中暑正严重威胁健康

     

    中暑是指人体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并且通风差的环境中,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过高,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

     

     

    中暑是一个威胁生命的急症。

     

    轻中度症状者经过及时有效地治疗,通常预后良好;而症状较重、昏迷时间较长者,则预后不良甚至死亡。

     

    有些患者虽经抢救挽回了生命,但可能出现多种后遗症:

     

    1.谵妄、昏迷及休克症状,并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

    2.肌肉严重受损而导致肌无力。

    3.神经系统受损的患者可能出现脑功能障碍,例如认知障碍和痴呆。

    4.一些患者还可能遗留肝肾功能衰竭。

     

    及时辨别中暑症状

     

    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类型,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先兆中暑

    表现为高温下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37.5℃。

     

    轻症中暑

     

     

    除了先兆中暑的各种症状外,还同时表现为体温>38.5℃,伴有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灼热、恶心呕吐和脉搏快而细弱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及时处理,数小时内可以恢复正常。

     

    重症中暑

    体温>40℃,脉速、呼吸快弱,无汗、昏迷、血压低等休克症状,伴肌肉痉挛。

     

    按发病症状与程度,重症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中暑病情可轻可重,重度中暑可引发死亡,尤其是热射病,得不到及时妥善地救治,死亡率高达80%。

     

    把握3次挽救生命的机会

     

    虽然热射病的死亡率很高,但出现先兆中暑后,如果处理准确及时、对症治疗,就能遏制病情的进展,不致发展成致命的热射病。

     

    先兆中暑的自救

    通过自我调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改善中暑症状,短时间即可恢复。

     

     

    1.自我调节:多喝水,补充体内所需水分;及时转移到凉爽的环境中,以改善中暑引起的相关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2.物理治疗:可用干毛巾裹上冰块敷在额头、颈部、腋下、双侧腹股沟、大腿内侧、脚心等处,也可以用温水或酒精擦拭身体,达到物理降温的目的。

    3.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药物,涂擦清凉油,能够起到解表化湿的功效,减轻中暑引起的相关症状。

    4.按摩、推拿:改善中暑的不适症状。

     

    轻症中暑的救助

     

    1.紧急降温:需要将患者移到清凉处,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扣、腰带,脱去外衣以利于呼吸和散热,同时按摩皮肤和肌肉,以促进散热。还可以使用适量的凉水喷洒全身,给患者降温。

    2.使用药物:去医院进行补液治疗,若处理及时,数小时后即可恢复。

     

    重症中暑的救治

     

     

    热痉挛的救治

     

    按照上述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的救治方法初步处理后及时送医,补充足量糖盐水,缓慢拉伸、按摩、揉捏痉挛肌肉,以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

     

    同时,可应用解痉止痛药物。

     

    ●热衰竭的救治

     

    让中暑患者平卧,抬高下肢,并按照上述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救治方法初步处理后及时送医。

     

    快速降温、补糖盐水、恢复血容量、谨防低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

     

    ●热射病的救治

     

    现场急救处理后及时送医,给予吸氧、降温。

     

    降温速度与预后密切相关,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

     

  •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当我看到这个新闻消息的时候,我十分心痛并且惋惜,这条初到这个世界但还没来得及好好去体验的小生命,因家中游泳窒息而离开了!

     

    参与急救的医务人员介绍:“当时孩子游泳是在睡着的状态,家长也没有引起重视,大概游了十几分钟,把泳圈解开,其实孩子的脖子上是有勒痕的,但孩子当时也没什么反应,家长没有发现异常,以为孩子在睡觉。孩子被发现面色苍白有问题的时候送到医院已经是来不及抢救了。。。”

     

    我深深的为这种婴儿意外死亡的悲剧发生而感到无力。

     

    其实,我在出门诊的时候,很多新手爸妈,都会咨询我要不要送小宝宝游泳,尤其是家庭条件允许的父母,恨不得让自己宝宝在新生儿期就进行各种育儿机构一些所谓促进孩子发育商的活动项目,担心如果没给孩子进行婴幼儿游泳错过了就会导致发育落后了一样,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只要听到什么对宝宝最好,就什么都要做。

     

    我会直白的告诉家长,您想让孩子发育好,那您就好好在家给我多跟孩子说话互动,好好给孩子做抚触、被动操,好好让孩子练习翻身抬头,好好给孩子练习视力和听力的追踪等。婴儿游泳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它也是有一些禁忌的,父母们都要在专业机构比如医院机构,在专业人士的护理指导下进行操作。

     

    有的家长又说,我不敢动宝宝,不敢练翻身,他那么小,怕给他弄伤了脊柱等,我一听到这里,我就很想问一下这些不该做的就敢做,该去练习不去练的家长,您怕伤到孩子,那让孩子套脖圈游泳的时候,你自己就在家上手给孩子进行了,你怎么就不怕了?孩子这么小,基本就是泡在水里,并且是竖着游泳,正确来说这都不算是游泳,这是在泡孩子。

     

    现在有的商家育儿机构还会换成很高级的词“水育”,说会促进孩子的运动系统、感知系统发育,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这些我不多做批判,婴儿游泳是有一定的好处,但并不是非必要不可!我们应该反思,任何事情都要两面看待问题,就算是可以促进孩子大脑发育,但对孩子的风险我们更要评估!

     

     

    1. 使用脖圈的危害

     

    首先宝宝的脖子很软,套脖圈游泳,非常容易伤害到宝宝还未发育成熟的颈椎;其次,脖圈太大太松容易可能让头滑出来造成溺毙,如果太紧又会压迫气管,造成窒息或者压迫颈动脉窦造成心率减慢甚至休克。并且套在脖子上的时候容易因为摩擦导致过敏或破损。 

     

    2. 卫生和安全无保障  

     

    婴儿幼嫩的身体结构对于水的要求较高,需要在特定的水质、水温、专用泳圈、专业人员的看护下进行有目的性有、阶段性的一项有次序、有部位、有技巧进行婴儿游泳。但私人、商业机构也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和制度来约束,因此,没有正确的方法和安全的环境都是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3. 主要操作人员缺乏相应专业技能

     

    我是不建议家长自行在家给婴儿进行游泳的。

     

    首先操作方法不当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其次缺乏专业操作人员的经验,当孩子出现窒息的时候可能家长无法判断出来,不具备急救知识,而造成意外死亡。  

     

    婴儿游泳确实有好处,但是并没有优越到不可替代。

     

     

    关于婴儿游泳,美国儿科学会给出的建议是:1 岁以下的婴儿还无法学习游泳所需的呼吸技巧等复杂的运动,不推荐1岁以下的婴儿学游泳。其实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孩子在家洗澡,也一样可以促进孩子的感知觉和触温觉发育,感受水流和触觉刺激。

     

    比如我们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用温柔的手抚触孩子,用充满爱的眼神注视宝宝,温柔地给宝宝唱歌或者哦啊的跟宝宝说话,洗澡后温柔的抚触等,都是可以促进亲子依恋关系以及促进孩子发育的。

     

    在这里我不会去指责这家长,其实外婆和妈妈给刚满月的孩子在家中游泳的初心是好的,也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因为家长痛失孩子比我们任何人都难受,但说到底,每个孩子发生意外死亡的悲剧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因为监护人的粗心和无知。

     

    我也不会去批判婴儿游泳,因为任何事情都是需具有两面性,我希望家长们可以通过这个事情学会科学育儿,保护好孩子,了解隐患,避免这些意外再次发生!​​​​

  • 救起后去医院听了心肺 没有问题 接着学了三天游泳,今天早上起来有点咳嗽,中午发烧到39.4 头痛 呕吐 肚子有点疼 喂了美林 头孢 物理降温 现在睡着了 体温37.9 是否考虑有干性溺水的可能?还是泳池水脏 感冒了。

  • 那天,阳光明媚,我带着我那还处在病痛中的孩子来到了一家名为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平台。孩子因意外溺水,已经进入ICU多日,我的心如悬梁,时刻都在担忧他的病情。

    与医生的沟通是通过文字进行的,我小心翼翼地描述了孩子的症状,医生则耐心地询问了孩子的具体情况。当我得知孩子的病情可能需要一周左右的治疗时间时,我心中的焦虑稍微缓解了一些。

    然而,当我看到医生回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关爱和专业的建议时,我的信心又增强了。他不仅详细地解答了我的疑问,还提醒我要注意孩子的生活环境,比如避免孩子再次接触到可能引发事故的水源。当我知道泳池的水可能会比淡水更干净时,我感到一阵温暖,仿佛有双看不见的手在扶持着我。

    医生还仔细观察了孩子的肺部X光片,告诉我炎症有所减轻,这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虽然孩子仍然处于嗜睡状态,但我相信,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他一定会好起来的。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不仅关注孩子的病情,还关心我的情绪,告诉我不用紧张。这让我更加坚信,选择京东互联网医院是明智的。

    最终,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我们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了康复之路。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和专业,也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敬意。

  • 我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来到了一家互联网医院,希望能够得到医生的帮助。我感觉自己的鼻子和耳朵里进了不少水,咽喉里传来粳炮声,而肺子里似乎也有些不舒服的感觉。我心里着急,不知道还有没有希望。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开始担心起自己的病情,但同时也对医生充满信任。

    终于,医生江文婷出现了,她非常亲切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并给出了建议。她告诉我不用担心水进入血管里的问题,因为呼吸道和血管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她还提醒我,如果要咨询肺移植相关问题,应该向胸外科专家咨询。

    在和医生的对话中,我感受到了她的耐心和专业。她不仅解答了我的问题,还给予了我信心和支持。我深深感激这位医生,她让我对医疗行业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