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吃得过咸会增加高血压、骨质疏松、胃癌风险,是真的吗?

吃得过咸会增加高血压、骨质疏松、胃癌风险,是真的吗?
发表人:赵彦鹏医生

现在的人们都提倡要健康饮食,其中就包括要低盐低脂饮食,尤其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但是吃盐真的是越少越好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盐”的这些事。

 

2012年某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日食盐量达10.5g,该数据表明国人的食盐水平处于高水平。在正常情况下我国成年人每天食盐的消费应该是6g,包括日常调味摄入的食盐量,也包括含钠盐量高的食物如火腿、腌制的食物等。

 

 

 

摄入过多的盐对我们的身体是有一定影响的:

 

1、摄入的盐过多会导致高血压疾病,这是因为钠盐进入我们人体后会在人体内蓄积,导致体内的体液容量增多,从而引起外周阻力的增加以及心输出量的增加,长期下去就会引起高血压。

 

2、摄入的盐过多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我们的机体处于动态平衡当中,当摄入盐分过多的时候,机体就会相应的增加钠代谢,机体在排钠时也会相应的排出体内的钙;长期下去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3、食盐过多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过多的盐会损伤胃粘膜的保护层,引发炎症的发生,继而损伤胃粘膜,长期下去会进展为胃癌。

 

食盐过少也是十分危险的,吃盐过少会引起以下几个问题:

 

1、精神健康问题,如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目眩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心率失常等并发症。

 

2、会导致肌肉抽搐的现象。

 

3、低钠低氯血症,患者表现为严重的肌无力,恶心呕吐、嗜睡以及共济失调等症状。

 

 

我们要科学的摄入食盐,在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吃新鲜卫生的食物,尽量少吃腌制过的食品。

 

2、平素做菜时宜清淡,做菜时要注意调味品的使用,可以使用限盐勺。

 

3、尽量较少外出就餐。

 

4、食用零食时要注意了解食物的含钠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食物及控制食用量。

 

 

 

健康成人的食盐摄入量每天是6g;对于婴幼儿而言,尤其是1周岁之前的应尽量避免含盐量的家庭饮食;对于高血压病人食盐应控制在3g以内;老年人应控制在5g以内;对于钠盐缺失严重的患者如严重腹泻、呕吐等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钠盐。

 

希望大家都能够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高血压一直都是一个医学上的难题,这种疾病现在还没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可以治愈,只能通过一些药物,饮食调理或者是运动疗法进行改善和控制,尤其是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就要及时采用适合的方案进行治疗,那么,高血压能不能吃氨糖软骨素加钙片。

    1,高血压能吃氨糖软骨素加钙片,氨糖软骨素是由硫酸软骨素、植物钙、红曲米以及氨基葡萄糖等为主要成分制作而成的,具有修润滑关节,增加骨密度,活血通络,复骨关节软骨以及改善关节炎的作用,而且加上钙片一起吃也不会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对补充钙质会有很好的作用,所以说患者可以安心服用氨糖软骨素和钙片调理身体,患者平时一定要定期检测自己的血压,发现血压出现了异常的情况,一定要积极对症进行调理,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一般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都要养成低脂低盐的饮食习惯,而且要积极减肥,一定要经常参与一些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不但会有帮助减肥的效果,还会有控制血压的作用,期间还要及时戒掉烟酒,烟酒的刺激性很强,要是过多接触烟酒的话,很容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给患者高血压治疗都会增加难度,期间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舒畅对病情恢复和缓解也会有一定的好处,必要的时候可以口服倍他乐克进行治疗。

    最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一定要有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每天晚上都要早点休息,早上要早点起床进行一些运动,养成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的习惯很重要,期间还要合理用药,用药用量一定要遵医嘱,不能胡乱盲目用药,尤其是不能过量用药治疗。

  • 绿茶是中国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人们认为经常喝绿茶对高血压有益,因此它也受到中国老年人的追捧。

    事实上,一些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绿茶富含儿茶酚胺,它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降低高血压。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研究发现绿茶消费和血压之间没有关联,绿茶降压一说仍有争议。重要的是,性别差异也应加以考虑,因为饮料消费与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因性别而异。因此,本研究试图探索中国老年人口绿茶消费与高血压之间性别差异。


    本研究的信息来自2018年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CLHLS)第七波数据集,共有来自中国31个省的15874名老年人参加了此次调查,年龄在80≥人口比例为67.4%。在排除了年龄小于65岁,无饮茶频率、饮茶类型、高血压病史者等因素后,最终共有9277名从未喝过绿茶或每天喝绿茶的参与者被纳入了这项研究。

    参与者的基线特征

    其中,超过90%的女性从不吸烟,而目前吸烟的男性更常见(每日饮用绿茶的男性为38.3%,从不饮用绿茶的男性为23.8%, p <0.001)。目前饮酒在男性和日常饮用绿茶者中更为常见。与不喝绿茶的女性相比,每天喝绿茶的女性更有可能患糖尿病(14.8% vs. 9.3%, p < 0.05),血脂异常(11.4% vs. 4.6%,p < 0.001)和心脏病(25.2% vs 17.6%,p < 0.05)。每天饮用绿茶的男性患高血压发生率显著升高(51.6% vs. 39.7%, p < 0.001)。此外,糖尿病史(14.1% vs. 8.3%,p < 0.001)血脂异常(7.9% vs. 4.1%, p < 0.001)和心脏病(18.6% vs. 15.1%,p < 0.05)、食用新鲜蔬菜(73.6% vs. 62.5%,p < 0.001)和水果(26.9% vs 20.4%,p < 0.001)的饮食习惯在男性中更为普遍。

    根据绿茶消费频率,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并不高。相反,在调整了潜在危险因素后,绿茶的每日消费使男性高血压发病率增加了38%(95%CI:1.15-1.67,p <0.001)。同样,绿茶消费对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对一般人群有害,但并不显著(OR,1.16;95%CI,1.00=1.37,p = 0.057)。

    对于女性来说,与生活在农村地区相比(校正OR, 0.73;95% CI,0.53-1.00),城市地区的人似乎更容易患高血压(校正OR, 1.30;95% CI, 0.84-2.02)(p <0.05)。对于男性来说,在调整了年龄、城市居住地、居住环境、婚姻状况、养老金、吸烟状况、睡眠时间和腌制蔬菜等因素后,结果并无显著变化。

    在这项研究中,包括9277名老年人,每天喝绿茶的男性比不饮用绿茶的更有可能患高血压(51.6% vs. 39.7%)。即使在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饮用绿茶的老年男性患高血压的风险仍增加了38%,没有观察到喝绿茶的习惯对女性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这次旨在调查绿茶对高血压风险影响的研究结果可谓是喜忧参半。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不同化合物,如咖啡因,显著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新加坡的一项研究显示,绿茶与高血压发病率较高有关,但调整咖啡因后,风险减弱为不显著。相比之下,从绿茶中提取的多酚被认为对预防高血压有保护作用。有趣的是,准备一杯绿茶的不同过程可能导致咖啡因和多酚浓度显著差异。在咖啡因浓度较高的情况下,茶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导致收缩和舒张性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动过速,并刺激一些神经内分泌激素的释放 。这些剂量依赖效应强调了绿茶摄入的最佳剂量的重要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绿茶消费导致中国长寿男性高血压风险增加38%,然而对女性高血压发病率没有发现任何影响。我们应更加注重我国老年人保健,改善他们的生活方式。同时需要进一步的性别特异性研究,来确定观察到的差异的潜在机制。

    原文来源:

    Xiaodong Peng,et al.Sex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reen tea consumption and hypertension in elderly Chinese adults. BMC Geriatrics (2021) 21:486

    https://doi.org/10.1186/s12877-021-02431-3

  • 很多人对癌症病人的饮食有误解,认为肿瘤病人吃得越有营养,肿瘤长得越快。实际上并不是!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都需要营养,但是正常细胞对营养需求稳定,而癌细胞不是,癌细胞处于失控状态,有自己的生存套路,营养不够就会“抢”正常细胞的,所以只有给正常细胞提供足够的营养,才不怕癌细胞的“掠夺”。如果癌症没有治疗没有控制的话,病人会越来越瘦。千万不要想饿死癌细胞,结果很可能是人先饿死。

    那么癌症患者应该吃什么好呢?其实癌症患者的饮食应遵循多样化、均衡饮食的原则,谷类、蔬菜、水果、大豆制品、奶类、蛋类、肉类、鱼虾等都应纳入食谱当中,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就对了。

     

    谷类为主,推荐全谷类

    主食方面,推荐全麦、燕麦、绿豆、红小豆、糙米、玉米、小米、黑米等全谷杂豆占主食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他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非常有利于体内激素特别是胰岛素的稳定。要尽量避免或少吃精细加工和过度加工的白米、白面、白面条、白面包等精制谷物。

     

    蔬菜每天500克,水果200~350克

    蔬菜一定要选择新鲜的,多选择颜色深的,深绿色的、红色的、橙色的、紫色的蔬菜。水果,选择颜色深的,完整的水果,喝果汁不等于吃水果。

    蔬菜主推深色菜及十字花科蔬菜,深色菜包括深绿色、深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如大白菜、小白菜、菜心、油菜、萝卜、西兰花、菜花、卷心菜、紫甘蓝、芥菜、红菜薹等,另外菌菇类也是不错的选择,香菇、蘑菇等。水果推荐猕猴桃、橙子、苹果、梨及浆果类(草莓、蓝莓等),它们含有丰富的植物化学物,能对抗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同时稳定机体的激素水平。

    限制红肉的摄入,鱼类以深海鱼为主

    红肉每周不超过3~4次,避免腌制、油炸、烟熏、盐泡的食物。推荐每周三顿鱼,以深海鱼为主,如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等。采用清炖、清蒸或煮汤的方法。

    植物油30克甚至更多,品种多样化

    推荐用橄榄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它们富含抗氧化物质,对维持正常的细胞膜功能、维持炎症平衡、促进健康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天一个鸡蛋,300毫升牛奶或奶制品

    大豆及其制品、坚果每天20~30克,大豆及其制品、坚果等都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对肿瘤病人的健康很重要。

     

    饮食禁忌:不吃烧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和肉或腌肉,熏肉等。限制精制糖(白糖、红糖、冰糖、蜂蜜等)的摄入,女性不超过25克/天,男性不超过38克/天。

  • 生酮饮食变得非常流行。早期研究表明,这种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能有益于多种这里有几种健康状况可能会受益于生酮饮食。

     

    1.癫痫病

    癫痫是一种由于大脑活动过度而发作的疾病。抗癫痫药对某些癫痫患者有效。但是,有些人对药物没有反应或不能忍受其副作用。在所有可能从生酮饮食中受益的疾病中,癫痫是迄今为止支持它的最有力的证据。实际上,有数十个关于该主题的研究。

     

    研究表明,遵循经典生酮饮食的癫痫患者中,癫痫发作通常会改善约50%。这也被称为4:1生酮饮食,因为它提供的脂肪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加起来的4倍。

     

    改良的阿特金斯饮食法(MAD)是基于脂肪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1:1比例,限制要少得多。在大多数成年人和两岁以上的儿童中,它被证明对控制癫痫发作同样有效。

     

    生酮饮食对大脑的益处可能超过癫痫控制。

     

    例如,当研究人员检查癫痫儿童的大脑活动时,他们发现65%的生酮饮食儿童的各种大脑模式都有所改善,无论他们的癫痫发作是否较少。

     

    在许多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癫痫儿童和成人中,生酮饮食已被证明可以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代谢综合症

    代谢综合症,有时被称为糖尿病前期,其特征是胰岛素抵抗。

     

    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患糖尿病、心脏病和其他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严重疾病的风险增加。

     

    幸运的是,遵循生酮饮食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的许多特征。改善可能包括改善胆固醇值,以及降低血糖和血压。

     

    在一项对照研究中,采用热量限制生酮饮食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减掉了14%的体脂。他们将甘油三酯降低了50%以上,并在健康指标方面经历了其他几项改善。

     

    生酮饮食可以减少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腹部肥胖、甘油三酸酯、血压和血糖。

    3.糖原贮积病

    患有糖原累积病的人,缺乏一种参与将葡萄糖(血糖)储存为糖原或将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酶。糖原累积病有几种类型,每一种都基于缺失的酶。通常,这种疾病是在儿童时期诊断出来的。症状根据糖原累积病的类型而异,并且可能包括发育不良、疲劳、低血糖、肌肉痉挛和肝脏肿大。患者经常被建议定期食用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这样身体就可以随时获得葡萄糖。但是,早期研究表明,生酮饮食可能会使患有某些形式的糖原累积病的患者受益。

     

    例如,糖原累积病 III,也称为福布斯-科里氏病,会影响肝脏和肌肉。生酮饮食可通过提供可用作替代燃料的酮来帮助缓解症状。

     

     

     

    糖原累积病 V,也称为麦卡德尔病,会影响肌肉,使其运动能力受限。在一个案例中,一名患有糖原累积病 V的男性遵循了生酮饮食一年。根据所需的运动水平,他的运动耐力显著提高了3到10倍。

     

    患有生糖饮食的某些类型的糖原贮积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症状的明显改善。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

  • 见过20多岁因为高血压而引起脑出血心肌梗死的病人,也见过八九十岁高血压的患者,依然精神矍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得了高血压以后寿命会受影响吗?高血压患者就不能长寿吗?当然不是这样,关于得了高血压以后寿命的问题,咱们一起来学习和讨论一下,以下这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高血压会影响寿命吗?

     

    这个问题应该是毫无疑问,答案很肯定,高血压肯定会影响寿命!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会怎样影响寿命啊?高血压患者,因为高血压本身的问题和高血压并发症的问题,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如冠心病,脑梗塞等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而这些疾病都会严重影响和缩短我们的寿命,所以得了高血压以后,肯定会影响我们的寿命,而且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二、影响寿命的原因有哪些?

     

    但高血压不是唯一一个影响我们寿命的原因,影响我们寿命的因素太多太多,比如年龄、性别、遗传基因、所罹患疾病、生活习惯、居住关键等等诸多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高血压只是其中的很小很小的一个影响因素,所以即便是没有高血压患者的寿命长短,也不能确定。毕竟影响寿命的原因太多了。


    三、怎样减少高血压对寿命的影响?

     

    减少高血压对寿命的影响,那么就需要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以及高血压本身的危害,而减少这些危害,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把血压控制达标,并进行多因素的协同治疗和预防,才能避免高血压的相关损害。也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高血压对寿命的影响。

     


    亲,看懂了吗?高血压确实影响寿命,但只要我们把血压控制达标,高血压患者也可以寿命很长,活得更久。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最近几年来,心血管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这除了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还和摄入的能量增高有关,特别是油脂性食物。在这些油脂性食物之中,争议比较大的就是猪油,有人认为吃它容易引起血脂升高,但是现实中也有不少人吃植物油的血脂自然升高,照样得心血管疾病。那到底猪油到底能不能吃呢?今天医者良言为您解答这个问题,让您做到心中有数。

     

     

    猪油到底能不能吃?


    在回答猪油能不能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先来介绍一下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这两个词语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从分子结构来看,这二者的最主要的区别是饱和脂肪酸没有不饱和双键,不饱和脂肪酸有不饱和双键。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什么是不饱和双键,这个不太好解释,大家只需要记住,不饱和双键是不稳定的,容易发生过氧化反应,而饱和脂肪酸不含有不饱和双键,所以它更稳定,不容易发生变化。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这个,我来举个例子吧。不饱和双键就像一个没有吃饱的人,不管谁给它食物,它就会听命于谁,所以它不忠心、不稳定,容易变节。饱和脂肪酸就像一个吃饱的人,无论谁给它食物都很难收买它,所以它不容易变节,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角色。


    饱和脂肪酸摄入多了以后,容易造成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对于人体而言,这三种脂质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们的存在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像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都和摄入太多的的饱和脂肪酸有关。目前有大量的证据证明饱和脂肪酸还能增强脂肪合成酶的活性,更容易造成血脂升高。


    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人体来说具有比较多的好处,首先人家能调节血脂代谢、不让血小板聚集、抑制或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可能很多不太清楚啥意思,不管不需要管这么多,只需要知道血小板聚集的多了,在血液中容易形成堵塞血管的物质,所以能增加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现实中很多人吃阿司匹林的目的就是为了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脑梗死、心肌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虽然不饱和脂肪酸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缺陷。不饱和脂肪酸自身就不稳定,所以容易发生变化,特别是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大家不太清楚脂质过氧化的严重性,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脂质过氧化以后,会形成过氧化脂质,这种脂质已经从好人变成了坏人了,它们能破坏人体结构,比如生物膜、遗传物质等,这样的话能加速衰老、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脑梗死、心肌梗死、癌症等疾病的发生率,我们平时看到的老年斑其实就和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关系。


    不过需要注意,大多数的油都是混合性的,不太可能都只含有饱和脂肪酸或者不饱和脂肪酸,只不过它们是以哪一种脂肪酸为主罢了,要区分这个其实也不难。单纯从外观上来看,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油类在常温下是固态的,而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油在常温下是液态的。


    一般来说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比如牛油、猪油、羊油等,不过这个也不是绝对的,有一些植物油是饱和脂肪酸,比如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等。


    既然猪油是不饱和脂肪,那吃它肯定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更容易得心血管疾病。不过需要注意,猪油虽然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但是也不是不能吃,吃少点也是可以的。

     

     

    猪油到底能否引起心血管疾病?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应该知道猪油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既然是不饱和脂肪酸,那就容易引起血脂异常,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太过。猪油虽然吃多了不好,但是也可以适当吃一点的。饱和脂肪酸本身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人家比较稳定,比较忠心、不容易被收买。


    现实中很多人喜欢吃油炸食物,大部分人用的都是植物油。但是用植物油油炸食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要知道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它不稳定,在高温的条件下,它容易变节,容易裂解变质,容易产生致癌性的物质。所以如果油炸食物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动物油。


    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奇怪,既然植物油能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那在今天大家都很少吃动物性的情况下,为什么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升高的趋势?其实这个也好理解,当今的社会生活节奏比较快,大家的活动量和过去真的没法比。现在的食物能量比较高,而且摄入的不饱和脂肪酸也比较多,根据我国的膳食指南,一个人每天摄入的油应该控制在30mg以内,但是很明显,大多数人都是超标的,这些多余的饱和脂肪酸进入人体以后也会变成脂肪储存下来,也会引起高脂血症。


    过去的人虽然主要的油脂来源是猪油,但是那个时候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怎么好,不可能吃太多的猪油,而且大家都经常干重活,吃进去的多余脂肪都被消耗掉了,所以不容易引起血脂升高,自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不会高。


    平时大家在选择油的时候,尽量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大多数植物油含有的都是不饱和脂肪酸,比如豆油、菜籽油、橄榄油、花生油等。像动物油、清香油、奶油、棕榈油、椰子油、白油、烤酥油等这类饱和脂肪酸,应该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即便是饱和不脂肪酸,也需要控制每天的摄入量在25mg左右,否则一样对身体不利。

  • 最近,有小伙伴私信我,问我味精的事情,他说他听到一些文章里面说的,味精吃多了危害极大,还说什么味精是化学合成品,身体总归不会很好,唉,不得不承认,都21世纪了,没想到还有小伙伴会相信这样的事情,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聊聊那些关于味精的谣言,看看你都信了几条?

     

     
    首先,关于味精的第一个谣言,恐怕就是那个味精是化学合成品的谣言了,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实际上味精大多数都是通过淀粉、糖蜜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说是化学合成品,我想问问大家,就算你奸商了,化学合成品的制造成本和一包售价几块钱的味精相比,恐怕成本就很不划算,谁会傻到用什么化学合成品呢!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说味精吃多了掉头发的事情,这事情,我可以说你放一百个心,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这种化学成分除了能够提高鲜味以外,其实,对于头发的影响真的是微乎其微,而人之所以掉头发的原因,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事情,因为人每天都在掉头发,之所以的秃的原因,恐怕是因为你生长的头发小于脱发导致的。

     
    还有那个味精一旦超过100°之后,味精会产生有害人体的东西,这的确是一个事实,味精的确是能产生危害人体的东西,但问题是由谁是一边炒菜,然后一边放味精的呢?大多数都是放入锅里面和菜溶解到了一起的,如果非要这么说,高温产生有毒气体,那你炒菜放的油也同样是会产生有害人体的啊!干脆你也别放了。

     
    况且,虽然,产生有害人体的东西,但问题是那个剂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你就算什么都不管了,加入了大量的味精进去,那我想请问你了,你是炒菜呢,还是炒味精啊?这么多味精加进去,你吃起来难道不齁吗?而且味精产生所谓的有害人体的东西,那种有害的气体只是谷氨酸钠产生的焦谷氨酸,还不如直接吃一包味精危害大呢!

     

     
    这里也给大家科普一下焦谷氨酸是什么玩意,就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熔点大概在184°左右,名义上对大脑有所损伤,但实际上人体在正在的新陈代谢中,也是会产生少量的这种物质的,因此,你吃味精其实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反而味精放了一点味精进去的话,还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提高食物的新鲜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是120吗……你们……你们快来,我女儿不行了……说到最后,已是痛苦的哀嚎声。

     

    八分钟后,当救护车赶到事发现场的时候,发现一个瘦骨嶙峋的女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通过医生进一步检查,发现女孩的心跳呼吸均已经停止,现场心电图显示为一条直线。

     

    听到医生的宣布,女孩的父母再次痛苦地哀嚎起来,但是泪水却并不能挽回这个年轻女孩的生命,一切还要从半年前说起。

     

    文洁因为腹痛到医院看病,结果被确诊为晚期胃癌,确诊后全家人都难以接受这个现实,要知道文洁并不喝酒也不抽烟,而且这么年轻。

     

    医生说,导致胃癌的病因主要有四大方面,一是地域环境与饮食因素,二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三是癌前病变,四是遗传和基因。

     

    虽然文洁不喝酒也不抽烟,但是他们全家都存在饮食不健康的因素,特别是长期食用熏烤、盐腌的食物,医生说,这些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较多,如果长期使用会导致癌变。

     

    众所周知,韩国的胃癌发病率很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使用盐腌的食物。

     

    事实上,不止文洁的胃不好,她父母的胃同样不好,父亲在一年前被查出胃癌,不过好在是早期,已经手术根治,母亲也患有胃溃疡及幽门螺杆菌感染。

     

    医生说,像文洁这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饮食恰恰起着关键因素。

     

    遗憾的是,因为拖的时间太久,确诊时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20岁的文洁在与胃癌抗争了半年时间,最终还是不幸离去。

     

    在临走前,她对这个世界依旧恋恋不舍,对父母说,只能来生再见了。

     

    20岁,本是青春绽放的年龄,文洁的经历让我们扼腕叹息,也让所有人陷入了沉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人们对于简单的医疗知识略微淡薄,一听说到“胆固醇”就认为它是不健康的东西,有些老人家甚至觉得我们体内的胆固醇越少越好。其实不是,胆固醇是制造细胞膜、合成荷尔蒙所需要的原料,在我们的身体里维持生理机能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一样百害而无一利。

     

    胆固醇与高血脂的关系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观察过身边朋友或者自己的体检报告,上面显示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密度胆固醇(HDL-C)”、“三酸甘油酯”等指标,只要其中一项或者好几项数值超过了所显示的正常值,就可能已经患上了高血脂症。

    为什么会引发高血脂?

    原因我们基本可以分为两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后天的因素,因为先天性的因素无法避免,也没办法控制,我们就只说下面几种能引起高血脂的后天行为或者说因素:

     

    1、疾病影响:糖尿病和肾脏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肝病等等。

     

    2、服用了部分药物:thiazide类的利尿剂、降血压的药物、类固醇、口服荷尔蒙等。

     

    3、紊乱的生活作息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平时的饮食喜欢吃有大量热量的食物,或者脂肪含量非常高的食物,抽烟喝酒,不喜欢运动,最后还有肥胖。

     

    尤其说到了饮食更要注意自己的习惯,有些人喜欢吃到10分饱甚至撑,喜欢油炸、肥肉、动物的内脏、奶制品、甜点点心,带壳的海鲜等这些食物都是高血脂的高危风险族群!此外,长期生活作息的不规律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紧张也是高血脂的主要诱因。

     

    血中的胆固醇是如何来的?

    当我们吃下高固醇食物,比如像是蛋黄,是否就完全转化成血中的胆固醇,从而增加血管的负担?其实不是,食物胆固醇并不等于血中的胆固醇。15年美国农业部发表了一篇饮食指南,取消了胆固醇摄取量的上限。是因为美国的相关学会学院研究表明:【吃下去的胆固醇与血液中的胆固醇】两者关联性不再是那么绝对。

     

    人体的胆固醇主要有两大来源,大概有70%-80%来自我们的肝脏,它负责创造胆固醇,而剩余的部分则是我们食物中摄取的,所以大部分的胆固醇是人体自己生产出来的。

     

    而且人的身体是一台特别精妙的仪器,一旦摄取的胆固醇超标,肝脏就会减少生产胆固醇,让整体的胆固醇含量维持一个正常水平。

  • 对于高血压的发生,因素很多,但钠盐的过量摄入一直是公认的高危因素之一,所以控制盐的摄入量,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治,而对健康人群来说则是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食盐与高血压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又该如何控制摄入量呢?

     

     

    食盐对血压的影响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进入细胞外液后会分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与细胞内的钾离子共同作用来保持细胞的内外平衡。

     

    而钠本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种化学元素,适量的摄入是维持机体健康、神经系统正常功能、舒驰肌肉与心肌、辅助矿物质溶于血液等生理功能的必备要素,但若是过量的摄入食盐就会因为渗透压的原因导致细胞外液与血容量的增多,慢慢就会导致血压升高。

     

    而如果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浓度持续较高,那么钠离子就会跟水分一起进入到细胞内,引起水肿,细胞在肿胀之后会导致小动脉内变窄,引起小动脉痉挛,从而导致血压的升高。所以说,过量的食盐摄入成为了高血压的独立风险因素。

     

    现代研究表明,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摄取的盐量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这不仅仅指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含盐的调味料,以及火腿、午餐肉等含盐的食品、腌制品中所含的盐量。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用量不超过5克,而我国居民每日的平均食盐摄入量高达8-15克,北方有些农村甚至达到了18-20克。要知道,日摄盐量每增加1克,平均血压上升2毫米汞柱,低压上升1.7毫米汞柱,这就显著增加了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如何控制盐的摄入量?

     

    一、选择替代方法

     

    在烹饪食物的时候尽量选择天然的味道,减少调味品的使用,如以花椒、八角、葱、姜、蒜等来代替酱油、味精的使用,因为这些调味料的增香作用明显,以此来慢慢改变对食盐的依赖。

     

    二、选对烹饪方法

     

    可以选择在菜出锅时再加盐,保持菜肴同等味道的同时,能减少盐量的使用。此外,不要凭手感或味觉来添加调味品,要使用固定量具,才能更精确的掌握每日盐的摄入量。

     

    三、避免隐形盐

     

    一些食物虽然没有咸味,但其中却是加入了很多的食盐,比如火腿、方便面、酱油、味精等等,一定要引起注意,不要盐吃多了还不自知。

     

    此外,前面也提到过钾、钠离子分布在细胞的内、外侧,相互对抗,相互平衡,为了血压平稳,一旦钠离子超量,就需要更多的钾来平衡渗透压。许多研究结果均表明钾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Aburto等通过Meta分析发现,钾摄入量在90-120mmol/d可降低血压并可降低卒中发病率[1]。因此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如谷类、薯类、各种带叶的蔬菜、水果、豆类及制品以及坚果等。

     

    参考文献
    [1]Aburto NJ,Hanson S,Gutierrez H,et al.Effect of increased potassium intake o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diseas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J].BMJ,2013,346:f1378.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