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人们对于简单的医疗知识略微淡薄,一听说到“胆固醇”就认为它是不健康的东西,有些老人家甚至觉得我们体内的胆固醇越少越好。其实不是,胆固醇是制造细胞膜、合成荷尔蒙所需要的原料,在我们的身体里维持生理机能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一样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观察过身边朋友或者自己的体检报告,上面显示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密度胆固醇(HDL-C)”、“三酸甘油酯”等指标,只要其中一项或者好几项数值超过了所显示的正常值,就可能已经患上了高血脂症。
原因我们基本可以分为两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后天的因素,因为先天性的因素无法避免,也没办法控制,我们就只说下面几种能引起高血脂的后天行为或者说因素:
1、疾病影响:糖尿病和肾脏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肝病等等。
2、服用了部分药物:thiazide类的利尿剂、降血压的药物、类固醇、口服荷尔蒙等。
3、紊乱的生活作息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平时的饮食喜欢吃有大量热量的食物,或者脂肪含量非常高的食物,抽烟喝酒,不喜欢运动,最后还有肥胖。
尤其说到了饮食更要注意自己的习惯,有些人喜欢吃到10分饱甚至撑,喜欢油炸、肥肉、动物的内脏、奶制品、甜点点心,带壳的海鲜等这些食物都是高血脂的高危风险族群!此外,长期生活作息的不规律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紧张也是高血脂的主要诱因。
当我们吃下高固醇食物,比如像是蛋黄,是否就完全转化成血中的胆固醇,从而增加血管的负担?其实不是,食物胆固醇并不等于血中的胆固醇。15年美国农业部发表了一篇饮食指南,取消了胆固醇摄取量的上限。是因为美国的相关学会学院研究表明:【吃下去的胆固醇与血液中的胆固醇】两者关联性不再是那么绝对。
人体的胆固醇主要有两大来源,大概有70%-80%来自我们的肝脏,它负责创造胆固醇,而剩余的部分则是我们食物中摄取的,所以大部分的胆固醇是人体自己生产出来的。
而且人的身体是一台特别精妙的仪器,一旦摄取的胆固醇超标,肝脏就会减少生产胆固醇,让整体的胆固醇含量维持一个正常水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高脂血症已经成为三高中名副其实的一高,除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后天获得的高胆固醇高脂血症也非常的多,那么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罹患高脂血症呢?
一、吃的太好了!
现代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原来每年只能吃一次的肉,现在竟然已经每顿都成为我们的盘中餐了!原来吃不到的鸡鸭鱼肉,也成为我们的每日必需品,吃的好了,就使得高脂血症自然而然的多了起来!要想避免高脂血症,我们要从嘴做起!要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合理规划好我们日常的一日三餐!
二、吃得太多了!
现在我们不仅仅是吃的好了,吃的也比原来多了!大家想着法的让食物变得更美味、更多样,许多许多的人经不住美食的诱惑,使得我们情不自禁的就吃的多了起来,吃的多了,吃的好了,高脂血症也就多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三、吃的很不规律!
现在我们不仅仅是吃的好,吃得多,随着吃越来越简单,各种速食、简食、零食也越来越多,吃的越来越频繁,暴饮暴食等不规律饮食,也使得高脂血症增多!并且现代的我们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强大的压力下,我们拼命工作,更使得我们的饮食越来越不规律,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健康隐患!
四、动的太少了!
吃的花样百出,而运动越来越少,原来步行上班,远了骑车上班!现在动不动汽车出行,运动已经成为奢侈品,那么高脂血症也就自然多了起来!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一定要动起来!管住嘴迈开腿!
五、不良习惯越来越多!
除外饮食运动,还有和高脂血症有关的,可能就是不良生活习惯了,抽烟、喝酒、熬夜等等,也是高脂血症的罪魁祸首之一!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高脂血症增多的根本原因,要想避免这些情况,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张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高血脂的朋友大多数情况下,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指数都不会太正常。那么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高血脂有什么关系呢。其实高血脂是通常来说就是甘油三酯、胆固醇过高而造成的,那我们就这两样物资进行分析了解。
胆固醇是所有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胆固醇往往存在于人体的血液、大脑、神经组织、肾脾肝脏和胆汁中,胆固醇主要被用于人体自身情况的合成,减少对食物的进食!
1. 胆固醇游走在肝脏之间,而人体需要的胆汁酸则必须由肝脏来合成。
2. 人体自身的细胞膜需要通过胆固醇来构建,如果人体过度缺乏胆固醇,那么你的红细胞将极易破裂坏死,对自己的生命严重不负责,
3. 人体内含有各类激素,其中就包括肾上腺素等,身体各部机能分开运作时,离不开胆固醇的帮忙。
胆固醇也有好坏区分,通常情况下,胆固醇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于朋友们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去正规医院检测来了解自身的胆固醇水平含量。如果两类胆固醇含量不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情况下,总胆固醇就会上升偏高,对于人体没有任何好处,患者此时极易患上动脉粥硬化。
甘油三酯就是一种可溶解与血液中的脂肪,它分别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大部分食物进,在食物被胃口吸收以后,会在细胞膜旁边,形成甘油三酯。
内源性:人体本身通过肝脏肾脏,组织甘油三酯正式进行形成,他能够想起你估的拿个奶去了。同时胆固醇也能够真诚,帮助你们固定内脏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1.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能在提示你是你得了糖尿病,亦或者是心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动脉粥样硬化等。
2.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功能严重受损,肾上腺皮质降低,营养不良、脑梗等。
了解了高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现在我们就可以知道,高血脂的超标的背后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同时还伴随着动脉粥样硬化。
我们常说“三高”,其中有一个就是指血脂高,另外两个是指高血糖、高血压;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我们在化验单上可以看到两类,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类,总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一般来说高密度脂蛋白相对高一点反而好,可以防止动脉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是“坏胆固醇”,它负责把胆固醇从血液中运输到动脉血管壁的粥样斑块里,增加动脉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好胆固醇”,把斑块内的胆固醇运输出来。低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容易形成斑块;高密度脂蛋白较低可增加斑块的风险。
所以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帮助清除胆固醇,是好的;而低密度脂蛋白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增加斑块风险,所以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最为密切,基本上各医疗机构血脂检查都包括此指标。(可以简单记忆为高密度的高了好,低密度的低了好)
我们都知道“三高”是不健康的表现,那么血脂高到了一定范围,就叫做高脂血症,它有哪些危害呢?血脂高了我们有什么症状呢?怎样才能把血脂降下来? 血脂不高要不要吃完?今晚主要和大家一起探讨上面的常见的问题。
1.血脂高的危害:
无论是胆固醇还是甘油三酯,都是人体内所存在的成分,在维持我们正常身体活动是必不可少。但如果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过低(血脂异常),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最需要重视的是低密度脂蛋白,因为富含胆固醇,所以它越高,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就越大。还有甘油三酯(参与胆固醇合成)严重增高时,值大于5.6 mmol/L,会增加急性胰腺炎的风险,急性胰腺炎严重时可以导致死亡。
大家可能觉得7、8个甘油三酯已经很高,往往有胰腺炎住院的病人查血脂甘油三酯都20多,大部分是青年人,日常生活饮食无节制(顿顿外卖),加上不运动,血脂高的一塌糊涂。
2.血脂高的表现(症状):
严格来说血脂高是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只是有些家族性疾病会出现皮肤或者肌腱黄色瘤,还有些人会出现足跟部的肥厚。这都是血脂异常的特殊性疾病,而大多数人血脂高是没有特殊不舒服。
血脂异常以后主要是影响体内血管壁的改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有的人因为血脂高,血液流速减慢,有手麻、脚麻的感觉,还有些人因为长期的高血脂自发胰腺炎以后引起胰腺损伤,得了继发性糖尿病。
一般生活饮食上有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爱吃外卖等不良喜欢的人血脂多数存在异常。也有些是因为疾病或者吃药而引起的血脂高,例如胆汁淤积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口服药所致:例如环孢素、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药等等。血脂高如果出现了特殊疾病表现,已经说明血脂在体内高的时间已经很长,血管肯定或多或少已经出现问题。
3.如何降血脂?
非药物治疗:不吃药的治疗方式是降血脂的主要措施,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例如:控制饮食、减肥、戒烟限酒、多食蔬菜和水果、增加运动等)。无论是否吃药都应该坚持非药物治疗。
体重过重,超重,超胖,你的肚子又大了一圈,你怎么又胖了,这些是我们生活经常会听到的一些话,但是从人们口中说出来,你注意了吗?对于这些不陌生的话题,你有认真的思考过吗?为什么会出现你的身上,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遇到了你会怎么去解决呢?
首先,我们去医院体检,有一项检查是检查脂肪的,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是健康的,其实是一种亚健康的状态,医生会说您应该减肥了,你的脂肪肝挺严重的,那么说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注意了,可能是自己不节制的饮食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状况了,脂肪肝,一个听着不痛不痒的病,但是他的出现不适偶然的,它代表的是我们的肝脏出现问题了,是由于我们的肝细胞内堆积了大量的脂肪,已经在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了。
1. 体重的增长太快,肥胖症,特别是腰肥肚子大的人群;
2. 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3. 高热量的膳食,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胆固醇,含糖的饮料;
4. 喜欢吃零食,甜食,吃的太快,太饱,晚餐吃的丰富的;
5. 缺乏运动的人群;
6. 经常熬夜,吸烟,喝酒的人群,内分泌紊乱的人群。
1. 一般情况下起病比较隐匿,发病缓慢,没有明显的症状;
2. 只有少数的人群会感觉到有乏力,便秘,晚上的睡眠不好;
3. 也有部分患者会有肝脏的肿大,也有少数的人群可能还会有脾脏的肿大;
4. 在发展的后期还会发展到肝硬化。
5. 也有多数的患者还会伴有肥胖症,痛风,胆结石等症状。
1. 我们要有适当的控制饮食,控制没有摄入量的热量;
2. 我们也要适当的锻炼,避免久坐,做一些适当的有氧运动;
3. 慎用一些保健品,戒酒戒烟,尽量避免一些肝中毒的药物。
1. 调整自己的膳食结构:多吃一些粗粮,少使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2. 也要纠正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早中午饭要定时适量,尽量避免吃的多,吃太快的习惯,在饮食上少吃零食,甜食,垃圾食品;渴的时候注意多喝水,而不是饮料代替;
3. 禁止饮酒:对于大多数饮酒的人群来说可能会比较困难戒掉,但是如果存在脂肪肝,还是建议尽量少饮用,预防酒精肝的发生;
4. 加强锻炼:我们应该每天坚持锻炼,做一些有氧的活动,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5. 谨慎使用药物: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场所,避免使用药物或者药物不当造成肝损伤。
高血脂不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容易被发觉,它发病隐匿,多数人是在体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血脂异常,有些人觉得血脂高对身体健康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所以也没有引起的相应的重视。
我们要知道高血脂是很多疾病的诱发因素:
1、引起肝脏功能的异常。高血脂长期下去会形成脂肪肝,而肝脏血管在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导致肝小叶受损,肝脏结构发生变化,逐渐发展下去容易形成肝硬化。
2、长期高血脂容易诱发高血压,这是因为高血脂容易损害冠状动脉,大量的脂质蛋白在血液中沉积,导致血流减慢,长期下去就会黏附在血管壁上,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机制。
3、引起冠心病,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变小,血管腔会变狭窄,长期下去会引起心肌缺血,从而诱发心绞痛,严重者会引起心绞痛。
以上是高血脂引起的最常见的疾病,它还会引起血栓、脑卒中、痛风等疾病。高血脂是逐渐起病的过程,进展比较缓慢,所以我们应当在发现之初积极干预,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使血脂逐渐恢复至正常的水平,从而避免其进展。
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并不是禁止食用脂肪类食物,而是要注意饮食的平衡。
1、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这类食物主要包括动物的内脏、贝类、油脂类食物以及猪脑、羊脑等动物的脑类食物;可以多食用蔬菜、水果、谷物以及豆类等食物,平素可以多食用坚果类的食物。
2、改掉吃宵夜的习惯。夜间吃宵夜,不能及时的代谢,容易导致脂肪的堆积。
3、减少高脂饮食的习惯,尤其是晚上,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佳。
4、控制饮酒量,改掉吸烟的坏习惯。香烟中的物质会使体内胆固醇增高,饮酒会导致甘油三酯的增高。
5、不要盖过重的被子,因为过重的被子不利于夜间血液的循环,导致血管内的垃圾不能及时排出,相应的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就会增加。
6、很多高血脂的患者都是比较胖的人,所以一定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体内血脂的分解,所以说减肥很重要。
对于严格控制饮食以及经常体育锻炼的高血脂患者来说,如果仍然不能有效稳定血脂水平,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对症用药治疗。
“鸡蛋的蛋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所以网络上有很多传言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吃蛋黄,这可信吗?”
发出这个疑问的是我的一个朋友,他在网上看到有一些观点认为蛋黄的胆固醇高,因此不适合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食用。他父亲得了冠心病,但是每天都吃2个鸡蛋,怎么劝都劝不动,他因此特别担心这样会加速冠心病的进展,所以才问了我上面的问题。
蛋黄的胆固醇含量高不假,但是是不是这就意味着心血管疾病患者就不能吃了呢?
1.人们对鸡蛋的恐惧,来源于一个关于兔子的实验:
在1913年的时候,俄罗斯的一个病理学家做了一项关于兔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每天给兔子喂食很多的胆固醇,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些兔子的血管普遍都出现了动脉粥样化的情况,由此得出结论吃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1937年的时候,有生物学家提出,如果在吃鸡蛋的时候不吃蛋黄,就可以防止胆固醇升高,并且还能远离心血管疾病。
一个叫做安塞•基斯的科学家本来也支持膳食胆固醇学说,但是他自己做的研究却发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即无论给参加试验的人员吃多少的胆固醇,甚至是每天吃2000mg(相当于15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的超量胆固醇,这些参与者的胆固醇好像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瑞典的一个医生拿自己做实验,最开始的时候每天吃一个鸡蛋,后来改成一天吃8个鸡蛋,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血脂不但没有升高,反而还降低了!
兔子吃了很多的胆固醇以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那为何人吃了同样多的胆固醇,好像变化并不大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有科学家考虑可能和兔子是食草动物有关!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的情况下,兔子吃到的胆固醇是很少的,长期的进化使得兔子没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但是人类就不一样了,每天本身就会制造1000~2000mg的胆固醇,这个是人体胆固醇的最主要的来源,而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的比例大概在20%左右。
与此同时,人类的食物中本身就含有比较多的胆固醇,长期的进化使得人体具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对于这句话,可能都不太理解,这里我来解释一下。如果你吃的胆固醇多了以后,那人体合成的胆固醇就会减少;相反,当你吃的胆固醇少的时候,人体制造的胆固醇就会多一些。
2.吃蛋黄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吗?每天吃多少鸡蛋合适?
可能大家的潜意识认为人吃了多少东西就吸收多少,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不是杯子,不是说你往里面倒多少东西,杯子里就有多少东西,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摄入的营养物质之间并不一定成正比。
上面已经说了,人体本身是具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的。大家估计都知道这个事实,即使有些人虽然饮食很清淡,但是血脂依然偏高,这个主要的原因是血脂的调节能力出了问题。
人体血脂的最主要来源是肝脏合成,其次才是从食物中摄取,如果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是特别高的话,那对血脂的影响是很小的。换句话说,适当吃点蛋黄也不会引起血脂升高,更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过需要注意,虽然人体对胆固醇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调节能力,胆固醇依然会升高,胆固醇高了以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也就是说,蛋黄的太多,超出了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美国
在之前的《美国人饮食指南》中提出了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超过300mg的建议,不过后来的很多实验研究证实了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对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的影响是很小的,因此在2015年的时候美国卫生部和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就取消了每天300mg胆固醇摄入量的建议。
实际上与人体胆固醇最相关的食物成分是饱和脂肪酸,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能超过总热量的10%。对于一个70kg的成年人来说,如果每天进行中等的活动量,那每天摄入的能量在2000kcal左右,通过饱和脂肪酸获得的能量是2000×10%=200kcal。
1g的饱和脂肪酸产生的热量是9kcal,那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超过200/9,近似等于22g。一个鸡蛋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大概是1.6g,所以每天最多摄入的鸡蛋数量是22/1.6,近似等于13个鸡蛋。换句话说,你每天不吃别的饱和脂肪酸(比如动物油、椰子油、棕榈油等),每天最多能吃13个鸡蛋。
肾脏
不过话说回来,吃的鸡蛋太多,即便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也不太合理。人体胃肠道的吸收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量以后,那就不再吸收了,这对食物来说是一种浪费。与此同时,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吃的太多以后,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虽然单个鸡蛋中的能量不高,但是吃多了以后会使人摄入的热量增加,这会增加肥胖的概率。
每天吃多少鸡蛋并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结合个人的情况而定。根据我国的膳食指南,在饮食正常的情况下,每周不要吃超过7个鸡蛋。对于特殊情况者标准也不太一样,老年人可以每天吃1~2个鸡蛋、重体力劳动者和青少年以及儿童每天可以吃2~3个鸡蛋、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患者每周可以吃2~4个鸡蛋。
想想以前的生活,别说吃肉,吃个鸡蛋都是很奢侈的事情,再看看现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肉、蛋、奶等营养品随处可见,但是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也逐渐增多,高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已经成为了高发疾病。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高人群,我们都知道三高人群的形成与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有很大关系,鸡蛋是这些食物中的一类,尤其是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所以三高人群都不敢吃鸡黄,只吃蛋清,有的甚至连鸡蛋都不吃了,今天主要来说说高血脂人。
首先,高血脂人不敢吃鸡蛋,是常识性认知错误:
错误一: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过高,因此血脂会高。
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来源就是肝脏合成,而通过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有少数。蛋黄属于膳食胆固醇,与健康相关的是血胆固醇,而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不会直接反映血胆固醇水平。
错误二:几乎有营养的食物都不能吃,这样会营养过剩,其实过度节食,也会导致营养不良。
高血脂人要有选择性的食用食物,而不是把营养食物都屏蔽,高血脂人应该控制猪脑、肥肉、动物内脏、鱿鱼、牛脑等肉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的胆固醇含量是鸡蛋的2倍,所以不要什么都不敢食用,要看食物营养物质含量及营养价值。
鸡蛋的精髓就是蛋黄了,它是营养物质的主要集聚地,蛋黄中不仅有胆固醇,还有卵磷脂、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水溶性B族维生素,所以吃鸡蛋,只吃蛋清不吃蛋黄着实是一种浪费。
其次,高血脂人要知道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
卵磷脂就是我们常说的蛋黄素,它进入血液之后就会使脂肪及胆固醇的颗粒变小,并呈现出悬浮的状态,有效阻止脂肪和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
所以卵磷脂主要的作用就是清理血管、降低胆固醇水平,调节血清脂质水平,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对于老年人的功效是很明显的,同时它可以护肝健脑。
然后,高血脂人要知道每天是可以吃鸡蛋的:
曾经科学研究表明,鸡蛋中的蛋黄不会明显影响血清胆固醇的水平,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与鸡蛋没有直接的关联,所以鸡蛋是可以吃的,但是要控制好食用量。
最后,高血脂人要知道鸡蛋的食用量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种情况,单项甘油三高一天一个鸡蛋是不受影响的,反而有益
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是200mg,而高血脂人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在300mg以内,所以单项甘油三高说明胆固醇不是很高,一天一个鸡蛋是不会有影响的,同时还能补充人体每天所需的营养成分。
第二种情况,胆固醇含量在6-8之间,半个蛋黄,最为合理
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在6-8之间,并不是高得特别厉害,建议一天吃半个蛋黄,中午或者是晚上少量瘦肉,也可以将胆固醇控制在300毫克左右。
第三种情况,胆固醇含量在8mmol/L以上,建议不要吃鸡蛋
如果高血脂人胆固醇含量在8mmol/L以上属于高含量,就不建议吃蛋黄,每天早上吃两个蛋清即可。高含量胆固醇人要将胆固醇控制在200毫克左右。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个患者的情况也不相同
还有一种高血脂人,只要吃鸡蛋胆固醇就会升高,这类人群建议不要吃鸡蛋
这类人群可能是身体代谢出现了问题,这也是很多人别说吃鸡蛋,就是吃素,也很担心血脂上升,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要学会分辨,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
总结:高血脂人是要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合理膳食
人体内中有2/3以上胆固醇都是自己合成的,一般情况下身体吸收得越多,合成的就会越少,而食物摄入胆固醇对体内血液中总胆固醇影响相对较小,但是个体可以通过食物摄入调节来维持胆固醇稳定,调节能力差的,摄入食物后,会使体内血液总胆固醇升高,所以高血脂人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合理膳食。
高血脂人主食不要全精白,减少盐、糖的用量,每天多吃绿叶蔬菜、薯类及杂豆,多食用豆制品,肉类不超过75克,鱼及水产品不超过100克,平时还要适量运动,放松心情更有益于改善血脂。
胆结石心脏病患者在平时的饮食方面应该多加注意,患者朋友们应该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性质温和的蔬菜和水果,这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这类食物合理食用可以让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除此之外,胆结石心脏病患者还应该少食脂肪多的食物,油酥点心、奶油蛋糕都是非常典型的。
对于胆结石和心脏病患者来讲积极的用药治疗非常有必要,如果患者病情非常严重,那么采用传统手术的方法治疗疾病也是非常合适的。患者朋友们在疾病被治愈之后一定要多注意饮食,那么胆结石心脏病患者吃什么食物好呢。在下文中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首先,患者朋友们应该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喝一些稀粥,小米粥、蔬菜粥都非常适合患者朋友们饮用。当然,患者朋友们还可以多喝一些蔬菜汤,蔬菜汤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它们的刺激性相对较小,患者朋友们可以放心饮用。患者也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粗粮,这类食物对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
其次,患者朋友们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吃一些含维c丰富的食物,在很多的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柚子、苹果、香蕉、梨都是非常典型的,维生素c合理补充可以增强人体的应激性,也能够让人们的身体抵抗力更好。这样就可以避免疾病反复发作。
最后要说的是胆结石心脏病患者在平时的时候绝对不能暴饮暴食,而且不能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油酥点心或者是奶油蛋糕都是患者的禁忌食物。这类食物会加重患者的肠胃负担,也会让患者的血脂增高。
综上胆结石心脏病患者吃什么好呢?
从文中不难发现胆结石心脏病患者一定要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平时的时候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性质温和的水果也非常适合患者朋友们食用。应进大du量饮料(zhi1500~2000ml),以稀释胆汁。每2~3小时进食1次,dao以刺激胆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质,每天50g。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在饮食规律方面,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在饮食结构上,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因为胆结石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萝卜、青菜、豆类、豆浆等副食。萝卜有利胆作用,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维生素、纤维素;豆类含丰富的植物蛋白。此外,还应补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弥补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维生素的损失.饮用德埔的愈石嗵茶溶石,促进结石排出,具有保护胆囊并能修复损伤,改变体内环境及尿液性状的作用。
与其他两种高血脂早期一样,高血脂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因此被称为健康的“暗柔杀手”,其血液中总胆固醇的理想浓度为<200mg/dl,而血液中三酸甘油脂的理想浓度为<130mg/dl(禁食12小时)。血脂过高是指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与总胆固醇中的一种或两者均超过正常值。
高脂血症不仅可引起心脏病,而且还与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所以,平时如何掌握和控制血脂浓度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除了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以判断血脂水平外,人体还会出现一些异常症状,可以帮助断定血脂值是否正常。
有五种异常的症状和现象,表现为高血脂。
发生眼睑黄斑瘤:
睑黄斑瘤的出现被认为是血脂增高的标志,是由于皮肤出现异常的脂质,使皮肤真皮内的胆固醇沉积,在两眼上下眼睑都可能出现,内侧较外侧常见,最常出现的部位是上眼睑的内侧,通常呈对称性生长。
睑黄斑瘤更容易发生于女性,早期就像是米粒一般大小,严重时会布满整个眼皮,据皮肤科医生叶家铭在个人网页上的分析,睑黄斑瘤50%与高血脂有关。
2.出现结节性黄色瘤:
短时间内,手背、手指、肘、膝、臀等部位出现黄色、橙色或棕红色结节、斑块或皮疹,掌心出现黄色或橙色条纹,则表明高血脂。
结节黄色瘤与人的胆固醇控制不良有关,皮疹黄色瘤多是由三酸甘油脂过高引起,病人化验结果常飙破1千,过多则过正常。
3.发生腿抽筋:
如果人的体内胆固醇过高而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这些胆固醇就有可能在周围的肌肉中积累起来,刺激肌肉收缩,导致抽筋。另外,血脂过高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昏昏欲睡:
临床观察发现,约90%的高脂血症患者,在早上起床后会出现头晕、不醒、模糊不清、思维迟钝等现象。
另外,午餐后昏昏欲睡也是血脂升高的普遍反应,但常常在午睡后进行,这不仅无助于改善精神状态,反而会使人变得更沉闷,更容易陷入混乱。
5.眼周出现角膜老环:
眼角老年环是眼缘周围有一灰色、白色、宽约1至2毫米的圆形或半圆形环状物的症状,它与血脂代谢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密切,临床统计数据表明,有“角膜老年环”的人,其总胆固醇水平比正常高出60%的机率。
很多人都是在自己患上胆结石后才真正了解这种疾病,有过这种疾病经历的人都知道它是非常痛苦的。不过要是问其胆结石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却很少有人知道,对此小编专门咨询了肝胆方面的专家,以下就是他们的详细解答,这些知识对于大家了解胆结石疾病都是有帮助的。
胆结石给患者带来的影响:
1、胆结石可引发胆绞痛
每年大约20%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出现胆绞痛。在没有症状的间歇期内,结石在胆囊中漂浮不定,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当油餐后或在夜间,胆囊结石易卡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结石一旦嵌顿,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去,使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膨胀,胆囊为排出其胆汁,不得不加强收缩。胆囊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与收缩便产生了剧烈的绞痛。这种绞痛常常是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2、胆结石可诱发各类胆源性炎症
胆结石导致胆囊炎可能是众所周知的。除此之外,一些小的结石落入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而每次落入胆总管后均可损伤胆总管末端肝胰壶腹括约肌,反复如此则造成胆总管末端狭窄,继发胆总管结石及胆源性胰腺炎。一些大的结石嵌顿、压迫胆囊及其邻近器官会形成胆内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横结肠瘘、胆囊胆总管瘘等。
胆结石虽小,但只要长在胆囊的颈部,把通道堵塞,就会引起胆汁排泄障碍。胆汁是助消化的,排泄不畅自然影响消化,这就是它会表现为胃痛、胃胀、呕吐、没胃口等消化不良症状的原因所在。胆结石还会引起黄疸和疼痛,生长石头的位置也容易发生感染,进而诱发胆囊炎。
3、胆结石可引起胆囊癌
一位肝胆外科专家说,过去,人们熟悉的只是胆结石、胆囊炎,如今胆管癌也很常见了,而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这证明胆囊癌与胆结石是直接的联系,有资料表明约0.5%~1%的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
从上面肝胆专家的讲解中我们知道胆结石这个疾病对于患者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必须及早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才行,这样才会减少对自己的伤害。不过大家在治疗胆结石的时候一定要相信科学,切忌不可听信一些广告宣传,最后出现悲剧。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尤为严重。因此,控制血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血压控制并非越低越好,那么糖友如何合理控制血压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应控制在130~139/80~85mmHg之间。这意味着收缩压控制在130~139mmHg,舒张压控制在80~85mmHg。
然而,有研究指出,过度降低血压可能对糖尿病患者产生不利影响。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并不能使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获得生存上的益处,甚至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控制血压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药物治疗:对于血压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ACE抑制剂、ARBs、钙通道阻滞剂等。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2. 生活方式干预: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包括:
3. 定期监测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心理支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面对长期的治疗和生活压力。心理支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总之,糖尿病患者应合理控制血压,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和高血脂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调理方法,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和血脂。
1. 健康饮食:调整饮食习惯是控制血压和血脂的基础。建议患者减少食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制品等。同时,要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
2. 适量运动: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增强心肺功能。建议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同时,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血脂代谢。因此,戒烟限酒是控制血压和血脂的重要措施。
4. 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患者学会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5.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
6.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压和血脂检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和调脂药,控制血压和血脂。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冬季成为了冠心病患者的高危季节。据统计,急性心肌梗塞在冬季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前一年11月至次年1月以及3月至4月这两个高峰期。这是因为寒冷的天气会刺激人体,导致血压、血流速度等生理指标发生变化,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最终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为了帮助冠心病患者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我们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心内科的黄恺教授,为大家提供以下过冬支招:
首先,冠心病患者应规范服用阿司匹林,以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阿司匹林是预防心肌梗塞的经典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约50%的致死或致残率。然而,目前阿司匹林的应用并不规范和充分,需要引起重视。
其次,如果怀疑自己患有冠心病,应尽早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冠脉造影可以直观地观察冠状动脉的病变及供血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第三,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应立即就医。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持续时间一般较短,但若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发生急性心梗,危及生命。
除了以上三点,冠心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心绞痛。
2. 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食物和高脂血症。
3.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饭后立即就寝。
4.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和心脏功能。
总之,冠心病患者在冬季需要特别注意,遵循以上建议,才能平安度过寒冷的冬季。
高血脂,又称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升高。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脂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中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受到高血脂的困扰。
高血脂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因此,及时治疗高血脂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治疗高血脂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脂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等。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生活方式干预: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也是治疗高血脂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控制:高血脂患者应遵循低脂、低胆固醇、低盐的饮食原则,减少动物脂肪、胆固醇和精制糖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适量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脂水平。建议高血脂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高血脂的症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脂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3. 其他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还有一些其他治疗方法,如中医治疗、饮食疗法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总之,高血脂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高血脂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指的是血液中脂质含量异常升高,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高血脂症分为五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饮食治疗原则。
一、运动与饮食疗法是治疗高血脂症的首要方法。对于病情尚未发展到严重的患者,首先应考虑通过运动和调整饮食来控制血脂水平。
二、调整饮食结构是治疗高血脂症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根据高血脂症分型提出的饮食治疗建议:
1. I型高脂蛋白血症(高乳糜微粒血症):以低脂肪饮食为主,每天脂肪摄入量低于35克。限制烹调油的摄入,采用蒸、炖、煮等方式烹饪食物。
2. IIa型高脂蛋白血症(高β脂蛋白血症):限制胆固醇摄入,每天摄入量小于300毫克。减少动物内脏、蛋黄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
3. IIb型及III型高脂蛋白血症(高β兼高前β脂蛋白血症):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控制体重。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采用植物油代替动物脂肪。
4. IV型高脂蛋白血症: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适当限制胆固醇摄入。避免甜食和高热量食物,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 V型高脂蛋白血症: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当限制胆固醇摄入。保持正常体重,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三、除了饮食治疗,高血脂症患者还应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脂水平。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降血脂药物。
高血脂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然而,血脂异常并非毫无先兆,以下这6个容易被忽视的先兆,提醒着您可能已经处于高血脂的阴影之下。
一、晨昏现象
早晨起床后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但夜晚却很清醒,这是高血脂早期常见的“晨昏现象”。由于血脂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二、睑黄疣
睑黄疣是中老年妇女血脂增高的信号之一。主要表现为眼睑上出现淡黄色的小皮疹,刚开始时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严重时布满整个眼睑。
三、皮肤异常
身体某些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或短时间内在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黑斑。记忆力及反应力明显减退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高血脂的症状。
四、腿部症状
有些高血脂患者腿肚经常抽筋,并常感到刺痛,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造成的,是高血脂症状的常见表现之一。
五、视力模糊
看东西一阵阵模糊,这是血液变粘稠,流速减慢,使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不少老年人为是老花造成的,往往不会联想到这是高血脂的症状。
六、腹痛与耳鸣
反复发作的饱餐后短暂腹痛,可见于高脂血症导致的肠系膜动脉硬化性胃肠缺血。经常耳鸣和重听,也与高脂血症有关,这是因为高血脂使较细窄的内耳血管更加狭窄,发生供血障碍。
为了及早发现高血脂,进行治疗和干预,建议正常人应该每两年检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至少应每一年检查一次血脂;有家族史、体型肥胖、长期吃糖过多、长期吸烟、酗酒、长期坐着、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者、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已患有高脂血症的病人、有高血脂早期征兆如黄色瘤者,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查血脂。
为保证检查血脂的准确性,12小时内不能进食,可以少量喝水。同时,验血脂前2—3天不能做激烈运动,老年人化验前拒绝晨练,感冒患者尤其是急性感染期,血脂会明显异常,所以应该避免这个时候验血脂。
高血脂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已经为广大患者所熟知。然而,你是否听说过“H型高血压”呢?这种看似陌生的高血压类型,却有着更高的中风风险,且在中国患者中比例高达一半,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什么是“H型”?它指的是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H型高血压是一种近年来被发现的特殊高血压类型,患者不仅患有高血压,同时血液中的HCY水平也偏高。在中国,H型高血压患者占比高达50%,且这类患者更容易发生脑中风。
据研究发现,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中风的风险比单纯高血压患者高出10-28倍。这是因为HCY水平过高会对血管造成直接损害,导致血栓和梗塞的形成,同时还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硬化,最终可能导致出血和血栓形成。
H型高血压患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晨间血压升高。这是因为他们的交感神经容易兴奋,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在清晨时段容易出现峰值。
除了遗传因素外,饮食也是影响H型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动物蛋白摄入过多、维生素B6、B12和叶酸摄入不足都可能导致H型高血压。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来说,除了控制血压,还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适量摄入动物蛋白质。
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来说,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和HCY水平,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H型高血压是一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疾病。通过了解H型高血压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降低中风等并发症的风险。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病已经成为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威胁。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们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
对于患有这些疾病的老年人来说,饮食控制尤为重要。传统的肉类食品富含脂肪和胆固醇,过多摄入会增加血脂和血糖水平,加重病情。因此,寻求健康的替代品成为当务之急。
猪血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食材,逐渐受到关注。猪血中的蛋白质含量略高于瘦猪肉,且氨基酸比例接近人体,易于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猪血脂肪含量极低,每100克仅含0.4克脂肪,是同等质量瘦猪肉的1/40左右。这使得患有高血脂的老年人可以放心食用,无需担心血脂升高。
猪血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老年痴呆症的作用。此外,猪血还可以与豆腐、木耳等食材搭配,制作成美味可口的菜肴,满足老年人的味蕾。
然而,食用猪血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猪血在收集、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建议选择经过灭菌加工的盒装猪血。其次,猪血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150-200克,每周2-3次为宜。对于胃下垂、痢疾、腹泻等疾病患者,以及进行大便常规检测前3天的患者,应避免食用猪血。
除了饮食控制,老年人还应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慢性病的发展。
总之,猪血作为一种健康的食材,对于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的老年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老年人可以有效地控制慢性病,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许多老年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给中青年人群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将围绕“五十肩”、脑血管病、冠心病等常见疾病,探讨其年轻化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五十肩缠上年轻人
传统观念认为,五十肩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疾病,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这种疾病。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缺乏运动、不良坐姿等导致肩部肌肉劳损,进而引发肩周炎。
为了预防和治疗五十肩,建议年轻人保持良好的坐姿,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加强肩部肌肉锻炼,如做肩部伸展、旋转等运动。
二、脑血管病年轻化
过去,脑血管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体,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这主要与不良的生活习惯、高血脂、高血压等因素有关。
预防脑血管病,建议年轻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等。
三、冠心病年轻化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过去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体,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冠心病。这主要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预防冠心病,建议年轻人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等。
四、预防措施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等。
2.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加强对常见疾病的了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冬季寒冷,人体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导致血脂异常,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症是一种常见的血脂代谢异常,其特点是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含量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低。高血脂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胡萝卜富含生物钾,能够将血液中的油脂乳化,并溶解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硬化斑块,达到降血脂、降低血黏度、净化血液的效果。此外,胡萝卜中的果胶酸钙能与体内胆酸结合,降低胆固醇水平。
洋葱含有前列腺素A,能够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血压升高物质的排泄,调节血脂,降压和预防血栓形成。洋葱中的洋葱精油还能降低胆固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苹果富含果胶,能够与胆汁酸结合,吸收多余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帮助其排出体外。苹果分解的乙酸也有利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三文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鲤鱼、扇贝、蚌类等淡水鱼和贝类也含有较低的胆固醇,适合血脂异常人群食用。
去皮鸡肉是蛋白质的最佳来源,去皮可去除大部分脂肪。花生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固醇,可以与胆固醇产生竞争作用,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
绿豆芽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胆固醇排泄,清除体内垃圾,降低胆固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