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的临床症状表现类似,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心电图特征的区别。
在心房扑动的时候,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位线消失,典型的波动频率在 250 次到 300 次每分,心室率可以规则或者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是否恒定。当心室率大于 300 次每分的时候,如果未经药物治疗,心室率通常为 150 次每分,QRS 波形态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的时候,QRS 波的形态也可以变得不规则。
在心房颤动的时候,可以表现为 P 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和振幅都变化不定,频率约为 350 次到 600 次,心室率极不规则,没有经过药物治疗的房产,心室率多在 100 到 160 次每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一、什么是心房纤颤,什么是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呢?
心房纤颤,又称心房颤动、心房微颤、心房纤维性颤动、房性纤颤等,简称房颤,其实质主要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通俗的讲就是管心脏跳动的窦房结管理心脏的水平反而没有其他部位高,导致心脏跳动需要听命于各个比窦房结自律性高的地方,导致了心脏跳动的不规律。
房颤的射频消融术,是采用导管电极在环肺静脉口和心房内的某些线形消融消融,使得大静脉与心房的“电”不能再传导,从而被“隔离”,从而达到根治房颤或者减少房颤复发的目的。
二、房颤的病因有那些呢?
年龄是房颤的一个主要病因,因为房颤是一个和年龄呈正相关的一种老年病,年龄越大,其发病可能性也就越大。除了年龄以外,房颤的病因以高血压性脏病、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为三大主要发病原因,约占房颤发病总数的75%以上。
其次房颤还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心肌炎、慢快快慢综合征等情况。有些房颤病人找不到明确病因,这类房颤被称为特发性房颤。
三、哪些房颤需要射频呢?
综合当前国内外的共识,陈大夫将需要射频的房颤病人总结如下:
1、阵发性房颤,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效果较差的,可行房颤的射频消融术;
2、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房颤,如果病史较短,且伴有症状,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射频消融术;
3、房颤已经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患者,如果心功能尚能接受,可选射频消融术;
4、不能耐受房颤的药物治疗的,而房颤依旧有症状的患者,可接受房颤射频消融;
5、考虑房颤射频效果较好,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房颤药物治疗的患者,可接受射频消融术;
6、其他需要接受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
四、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还会不会复发呢?
答案是肯定的——会复发。
房颤射频消融虽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现今仍难像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那样理想的效果。
这和房颤的发生机理有关,房颤的发生机制就决定了房颤的射频消融术,会比较复杂,而且容易复发。房颤的射频消融,复发的比例仍然较高,不同文献的报道成功率不同,但大多数人比较认同的是,房颤射频成功率在70%以上,有经验的术者,或者折返比较简单的房颤,其成功率可达80%以上,但即便如此,其手术难度仍然大大高于室上速、房速等其他的射频消融手术。而且,因为房颤的发生机理,导致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室上速等其他消融手术。
房颤射频术的复发率,绝对了部分患者术后仍然需服用药物,不管是抗心律失常药物还是其他药物,甚至有部分病人仍然需要终身服用,所以,这也是其开展受限的一部分原因。
所以,对于房颤患者,需要根据房颤的具体病情来决定是否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一窝蜂的进行消融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人因人而异的制定治疗方案。
但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突破,相信更多的患者会在射频消融术的治疗下获益,以后房颤射频消融的适应症也会越来越宽,让我们一起共同期待。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是因为心肌需氧和供氧之间暂时失去平衡而发生的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其类型也比较多,以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最为常见,大多数患者对两者的区别并不太了解。而事实上,不同类型的心绞痛在危害、用药、治疗方面都有所不同,临床症状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的区别吧。
什么是稳定性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率、性质都相对稳定,在1-3个月内没有明显的变化,是冠脉疾病的早期表现。稳定型心绞痛又被称为劳力性心绞痛,因为它是由于患者劳作、情绪激动等因素而导致胸部及附近部位的不适,可伴有心功能障碍,但没有心肌坏死。其特点为前胸阵发性的压榨性窒息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左上肢、背部、左肩,也可放射至右臂和两臂的外侧面或颈与下颌部,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经过休息或使用硝酸甘油后症状便会迅速消失。
什么是不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听名字就知道它不稳定了,部分患者在发作后3月内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猝死较少见,而胸痛时心电图的明显变化是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重要标志。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发生是由于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引起,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是UA及其他急性冠脉综合征最重要的发病机制[1]。其特征是心绞痛症状呈进行性增加,而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可能出现疼痛持续时间延长。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若不能恰当、及时的治疗,有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稳定性心绞痛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区别
这里简单总结3点:
1、诱发因素不同
稳定性心绞痛多数是因为过度劳累而引起的心肌缺血所造成的,但不稳定性心绞痛甚至在休息时也可能发生不适症状;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的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甚至还可能发生心肌梗死,有的患者会在睡眠过程中因心绞痛而疼醒。
2、发作频率不同
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相对比较有规律,即每日或每周发作的次数大致相同,诱发心绞痛的劳力或运动量相同,发作时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用硝酸甘油后的缓解时间等都基本相同;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则没有规律可言,且发作次数频繁,有时即使含服了硝酸甘油,对症状的缓解也没有稳定性心绞痛来得明显,甚至可能无效。
3、症状表现不同
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时会感到胸口很闷,且伴有间歇性的窒息感,疼痛部位主要在前胸,也有部分患者会感到肩部疼痛;而不稳定性心绞痛通常起病急,表现为长时间的持续性疼痛,疼痛不仅发生在前胸、背部、肩胛骨等部位。
看完以上内容,相信都对稳定性心绞痛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心绞痛,都要认真对待,按时服药。如果已经发展到连休息时都会出现不适症状,那么应立刻就医治疗!
在现实生活当中,心脏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了,而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了。不仅中老年人很容易发生心脏病,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容易患心脏病了。现在的年轻人面对高负荷的工作会经常出现精神过度紧张的现象,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导致心脏病的发生。
一旦发生了心脏病就会严重影响到病人的身心健康,会给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忽视了治疗很有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所以心脏病的治疗是非常关键,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来控制病情,还要保持正确的日常护理来配合治疗。
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心脏病的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心脏病患者在平时要注意劳逸相结合,不能过度疲劳,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做到早睡早起的原则。心脏病患者要注意好好休养,不要从事体力劳动和参加高难度的运动方式,在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慢跑和散步等有氧运动,这样能够缓解身心压力,是有利于心脏病病情好转的。心脏病患者还要注意饮食调养,应该禁止吃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还是比较多的。病人在做轻微运动时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同时还会出现面色苍白的症状,病人的表情经常会比较冷漠,这种现象已经到了心脏病晚期了。鼻子发红也是心脏病的一种症状,特别是鼻尖出现肿胀现象时,表明心脏脂肪可能发生了病变。心脏病病人的皮肤颜色会出现暗紫色或者深褐色的症状。
要预防心脏病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家在平时生活里要保持生活有规律,不能长期的熬夜加班,也不能大量的吸烟喝酒,要少吃蛋黄等高胆固醇的食物,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过度肥胖的人应该参加体育锻炼来达到减肥的目的,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心脏病的发生。
总之,发生了心脏病就需要及时治疗。虽然心脏病是一种很难治疗的疾病,但是病人只要采取早期治疗,配合饮食疗法是很容易完全康复的。最关键的是病人应该重视治疗,应该把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平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态是治疗心脏病最好的良药。
相信很多心律失常患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无缘无故心慌,突然眼前发黑,心慌时伴有头晕,发现自己的脉搏忽强忽弱等等的症状。心律失常属于心脏病的一类,很多心律失常的患者担心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现在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我们都知道,心律失常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常常高发于低年龄段,一般来说如果出现心律不齐患者就会有心慌不适或者心跳较快等等的症状出现,小儿如果患有心律失常的话,因为其身体发育还不健全,治疗的方式也有所区别,现在就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小儿心律失常都有哪些症状?专家表示有以下几个症状可供参考:
一、早搏。早搏是由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激动而引起的心脏搏动,小儿主要表现为心跳不规则,心搏之后有较长的间歇,这种情况一定要加以重视。
二、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主要发生于发热、运动、情绪紧张、哭闹时,症状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深吸气时更为明显。或用阿托品后心律不齐消失。
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症状可突然停止,血压低,心率快而规则。多见于4个月以下婴儿。
心律失常有效的方法有哪些呢?一,冷敷面部:孩子家长可以用5℃左右的冰水浸湿毛巾敷于小二整个面部,差不多每次10至15秒,一天2至3次即可。二,呼吸憋气:患者可以进行深呼吸,深吸气后憋住气,直至患者不能坚持闭气后用力作呼气动作,以次方式反复几次直至情绪逐渐稳定。三,肌肉放松:患者可端正坐在椅子上,保持头和背部直立状态,将身体的双臂、背部、双腿和双脚慢慢放松,一般可取得较好效果。四,压迫眼球:患者可用手指在眼眶下压迫眼球上部,需要注意的是,在压迫的时候切勿用力过大。
小儿出现心律失常的话,一定要对其进行及时治疗,这样才能及时治疗及时改善病症。但是患者家属也没有必要太过担心,应该放宽心态,心律不齐并不是什么太大的疾病,只要及时治疗都能改善病症。这就是对小儿心律失常都有哪些症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的解答。
心脏类疾病中,心律失常是特别多见的,多发生于老年人身上。它的发生是心脏活动的起源或传导障碍所导致的心脏搏动的频率和节律异常的情况。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组疾病,人们可以单独有心律失常的情况,也可以在心血管病发生的时候伴随着心律失常的症状。
心律失常的发病有时候是很突然的,如果突然发作并且还没有及时控制病情的话,特别容易因心律失常而导致猝死的可能,并且心律失常还会持续累及心脏而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不过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不同,因此也会根据发病诱因而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还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1.能引起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并且病因不一样引起的心律失常的类型也不一样,下面来仔细了解一下心律失常的分类吧,心律失常根据发作频率分类的话,可以将心律失常大致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而根据起源部位来将心律失常分类的话,可以将心律失常分为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这种分类方法常会用于对人们早搏和心动过速的分类上。
2.根据性质对心律失常分类的话,可以根据心律失常的临床危险性程度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三类心律扮演,良性心律失常通常指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发作前提的,是预后良好的心律失常类型;可是恶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发作后,治疗效果不好。如果根据持续时间来给心律失常分类,那心律失常又可以分为持续性、阵发性和间歇性这三类。
3.其实也可以根据发作方式来对心律失常分类,自发性、诱发性和医源性三种心律失常类型就是根据这个来分的,自发性心律失常见各种心脏病变期;而诱发性心律失常见于各种生理检查和药物试验中;医源性心律失常则是在各种手术操作过程中和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根据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发病因和诱因来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原发性心律失常和继发性心律失常。
上面讲述的就是根据不同诱发因素而对心律失常进行的分类类型,由于外界刺激因素引起的短暂的心律失常症状,那只要是快速缓解的话就不会产生严重的身体伤害,不过要是心脏器官病变引起的心律失常,那就得及时找出诱发因素,及时进行治疗才能缓解心律失常的症状。
心跳(heartbeat ),顾名思义就是心脏的跳动。右心房收纳全身的静脉血,通过右心室从肺动脉泵出,此时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通过肺中的气体交换,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由肺静脉送至左心房,再通过左心室的主动脉泵向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以满足其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60~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在平时假如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心跳超过了100次,医学上就算作“心动过速”。
心脏跳的快,或许可以理解为心慌,心悸!其实能够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非常的多,咱们一起来看看大多数情况下会有哪些情况?
一、心律失常导致的
患者没有其他疾病,仅仅是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慌心悸!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能够引起心悸心慌的心律失常有很多,比如常见的早搏,房扑,房速,房颤,室上速等等等,这些心律失常也是通常心慌心悸需要重点考虑的原因!需要我们加以鉴别!
二、其他疾病导致的
能够引起心慌心悸的疾病很多,有心脏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衰,心肌病等等!也有非心脏疾病,比如甲亢,贫血,肿瘤,肺病等;有导致心律失常引起心慌心悸的,比如甲亢导致房颤,比如发烧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等;也有没有心律失常而只是感到心慌心悸的!比如贫血后感觉心慌心悸,但心电图正常的!
三、神经官能症引起的
神经官能症,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比如总是感觉心慌心悸,但查各种心脏非心脏检查都没有问题!这样的病人主要是情绪障碍导致的各种不适,需要我们仔细询问,详细鉴别!
能够引起心慌的原因,大概就这几类,但概括起来就是心脏疾病引起的,非心脏疾病引起的以及心脏神经官能症导致的!需要我们仔细鉴别才能避免误诊漏诊!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有心脏支架和心脏搭桥。
第一,什么是心脏支架植入术?
心脏支架植入是冠心病病人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冠状动脉支架通常预装在常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球囊上备用,其通过桡动脉,或者股动脉或者其他动脉通路,通过指引导丝,把心脏支架送入到特定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后,再把支架释放,把支架输送系统和释放系统撤回,支架就留在了病变部位,并支撑已经狭窄或者闭塞的血管,进而使的冠心病得到治疗的一种方法。
第二,什么是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也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冠状动脉搭桥是指,狭窄或者是闭塞的血管不易使用,介入的方法!或者使用介入的方法,预期效果不如冠状动脉搭桥,那么就需要,使用架桥的方式,对已经狭窄或者闭塞的血管,进行血运重建,冠状动脉搭桥,是冠脉血运重建的有益补充和支撑!
第三,心脏支架和冠脉搭桥有什么区别?
两者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更好的血运重建,改善症状,改善预后!但两者的方法和方式不同,冠状动脉介入是微创手术,不需要开刀,患者痛苦小,术后很快可以活动,但不适合危重患者,或者冠脉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以及不适宜介入的病人,冠状动脉搭桥则是外科手术,需要开胸,麻醉,具有较大创伤,但可以弥补许多不适合进行介入的患者进行冠脉血运重建,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心脏偶尔出现加速跳动,而且估计一分钟怎么也得180下那种跳,后来戒酒后跳动没有那么厉害了,现在偶尔会有轻微跳动但是也不舒服!这是什么病,能治疗吗?
描述的这些症状需要警惕心律失常的可能!
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
心律失常的种类很多,从你描述的症状来看,很像是房速,室上速,特发性室速或者房颤等其中的一种,这些心律失常是可以通过吃药或者射频消融的办法治疗的!
当然确定是哪一种心律失常需要有发病时的心电图!
如果症状每天都发作,您可以在发作时做心电图或者带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明确何种心律失常指导治疗!
如果真的考虑心律失常,而且可能性很大,也可以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发现心律失常后再行射频消融治疗。
其实心律失常的诊断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见为实”,如果没有心电图,也没有电生理检查的结果,那么诊断心律失常仍然只能是怀疑而不能是确诊。
而如果发作不频繁,而且不影响生活质量,且心脏彩超无异常,继续观察也是可以的!
从您提供的信息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疾病诱发原因就是——饮酒,饮酒后出现心律失常的频率就非常高,而不饮酒其发生频率就非常的低,所以,治疗你的疾病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戒酒。
因为心律失常的很多诱因中,饮酒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诱因,饮酒不仅仅能诱发心律失常,还能诱发其他疾病,所以,戒酒对你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因为您提供的信息有限,所以我也只能考虑这么多,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得到你!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不同地区患病率及发病率也不同,亚洲人群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均低于北美及欧洲地区。目前多国的临床研究表明,房颤的总发病率约为1%,并呈上升趋势。房颤的发生与年龄相关,年纪越大,房颤的发病率越高。
一、房颤患者心律与正常人有何异常?
心律正常时,心房和心室以一定的频率(一般是60-100次/分),规律的激动和收缩,以保持心脏正常泵血功能。一旦发生房颤,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且激动传导杂乱无章,心房失去正常的收缩,不但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或加重心衰,还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即可引起中风等并发症;据统计,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高达常人的7倍。房颤者,尤其是发生初期,心率往往比正常窦性心律时快而不规则,因此患者常有心慌、自觉心跳快且不规律,脉搏不整齐等不适,也可以表现为不典型的胸闷、气短;但也有部分患者房颤时心室率不快,尤其是慢性房颤者;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直至因为心衰或者出现中风就诊,才发现心房颤动。
二、房颤的症状有哪些?
房颤在心室率不快时可无任何症状,在心室率快时,如心室率超过150次/分,可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症状,如头部可出现供血不全的症状,心脏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发病时症状可轻可重,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发病持续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心悸、乏力、胸闷、脉搏不规则、胸痛气短或者头昏目眩、思维迷糊等。
其他症状表现为房颤在心率快时可引起脑供血不全,可出现眼睛黑蒙、一过性意识丧失等,诱发心肌缺血时可导致心绞痛的发作。如果房颤导致心衰,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更加明显,严重时在平卧、坐位时也会出现喘憋。如房颤患者的心房壁有血栓形成并脱落时,则会出现血栓栓子栓塞器官等相应的症状。
三、房颤的并发症有哪些?
脑卒中:房颤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5倍,有20%的几率致死,60%的几率致残,应引起重视。
心衰:由于房颤时导致心排血量减少25%或更多,导致心脏的负荷增高,心衰的发生率增高。
心肌梗死:房颤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同时房颤有增加患者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
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一疾病包括了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等疾病,其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其主要的鉴别点包括疼痛的时间不同,以及所导致的后果不同等方面,由此导致的治疗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应当引起注意。
当你把手放到你胸口上的时候,你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有一个东西在跳动着,那就是你的心脏。心脏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有着跳动的心脏,因此当心脏出现病变的时候,对人体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都会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对于心脏的疾病来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这两种疾病要怎么进行鉴别呢?
与心脏相关的疾病包括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等等,其中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一疾病包括了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等疾病,其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鉴别要点主要如下:
1、疼痛的时间不同。
心绞痛是由于血管痉挛所导致的,患者可出现心前区的疼痛和濒死感,但是这种症状一般持续十几分钟左右便会自行缓解,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而心肌梗死是由于血管堵塞,导致心肌缺血而死所出现的,其疼痛的时间一般都会超过半个小时,甚至更久,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也会更大。
2、造成的后果不同。
一般来说,心绞痛大部分时候只会发生在患者劳累时,而且在心绞痛发生后可以自行缓解,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并不大。与心绞痛相比,心肌梗死造成的后果则严重得多,可导致患者出现心脏破裂,室壁瘤,二尖瓣脱垂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患者的死亡,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处理。
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其主要的鉴别点包括疼痛的时间不同,以及所导致的后果不同等方面,因此,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治疗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其中心肌梗死的治疗更为复杂一些,包括支架置放、溶栓抗凝等等,应当引起注意。
心房扑动,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治疗方式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心房扑动是指心房内异位起搏点产生的快速心律,其频率一般在每分钟250-350次之间,且节律规律。治疗心房扑动首先需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心衰、电解质紊乱、甲亢等。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首选治疗药物为洋地黄类药物,以控制心室率。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用于复律或控制心室率。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治疗。此外,对于房扑治愈的患者,为预防复发,可长期服用胺碘酮。对于持续房扑并伴有心功能不全或心脏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建议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手术治疗方面,对于复发性心房扑动患者,如有手术指征,可选择射频导管消融手术。心房扑动可导致心脏结构发生变化,如左心房增大,进而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力衰竭。因此,心房扑动的危害主要包括动脉系统易形成栓塞和心功能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重清淡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心房扑动患者应及时就诊,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房扑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治疗、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等。
首先,抗凝治疗是心房扑动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瓣膜疾病患者,应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对于患有非瓣膜疾病的患者,应使用CHADS2或CHA2DS2-VASc评分系统对血栓栓塞风险进行分层。如果得分大于或等于2,则需要进行抗凝治疗。华法林是抗心房扑动的有效药物。口服华法林可使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保持在2.0~3.0,可安全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目前,新型口服抗凝剂主要用于非瓣膜性房扑的抗凝,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它们的特点是不需要常规监测凝血指标,受食物或药物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
其次,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也是治疗心房扑动的重要手段。将房扑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有药物复律、电复律和导管消融。药物复律常用的药物有IA类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IC类如胺碘酮、伊布普溶素等。胺碘酮引起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是维持窦性心律的常用药物。药物复律无效,可以用电复律代替。对于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房扑,可将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手段。
控制心室率是治疗心房扑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对于持续性房扑患者。持续性房扑患者选择控制心室率和抗凝治疗。预后与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者无明显差异,且简单易行,特别适合老年患者。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绿色蔬菜、新鲜水果、高钙高钾的食物,尽量选择低糖低热量的水果。同时,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不宜暴饮暴食,如果糖尿病并发,就要控制主食的摄入。
心房扑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多样,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注意日常保养,预防心房扑动的复发。
房扑和房颤是两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们对心脏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房扑。房扑是一种起源于心房的快速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快速而有节律的电活动。房扑的频率通常在250次/分钟到350次/分钟之间。房扑常常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等。房扑会导致心慌、乏力、胸闷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晕厥。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房颤。房颤是一种房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搏动次数可达300次/分钟到600次/分钟,且无规律。房颤会打破正常有序的心律,导致心悸、胸闷等症状。房颤还会加重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下降,诱发心绞痛和心力衰竭。持续性房颤患者有动脉栓塞的风险。
房扑和房颤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在心电图上,房扑时正常的窦性P波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小不一的F波。房颤时,正常的P波也会消失,表现为心房波快速而紊乱。
治疗房扑和房颤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控制心律,减轻症状。电生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则可以通过消除异常电活动或修复心脏结构来治疗房扑和房颤。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措施也可以帮助控制房扑和房颤。例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控制血压、血糖等。
总之,房扑和房颤是两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对心脏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房扑和房颤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对于保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最近,我不知道怎么了,总觉得心脏有些不正常,特别是晚上平躺的时候,感觉到心脏跳动,有点闷,而且左侧躺着的时候还能听到心跳声。这种情况大约一个月前开始出现,一开始是右侧躺的时候感觉到心跳声,后来转移到了左侧躺的时候。平躺的时候更加明显,呼吸也感到压抑,只有深呼吸到肚子里才会好一些。我记得一年前曾经有过一次室性早搏,持续了3天后就恢复正常了,但那时没有做过24小时心电图。现在因为疫情的原因,去医院就诊也非常困难,除非是急诊。
我的年龄是27岁,血压维持在120/80,但胆固醇的数值相比之前高了20%。我很担心这种状况会不会短期内带来什么大问题,但又无法去医院就诊。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建议和指导。
我在互联网医院向医生咨询了心脏跳动不规律的问题,医生非常细心地询问我的症状,并根据我的描述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提醒我需要持续观察,如果感到不舒服可以做个24小时心电图。他还详细解释了心悸和早搏的区别,并对我的病情进行了客观评价,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在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都非常友善地与我沟通,让我感到很舒服。
整体来说,我对互联网医院的问诊体验非常满意,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心的品质给予了我很大的安慰和信心。
心率,作为衡量心脏健康的重要指标,一直备受关注。但许多人对于“心率齐”是否意味着“没有心脏病”存在疑惑。事实上,心律齐并不代表心脏绝对健康,因为心脏病这一概念范畴广泛,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心脏疾病。
常见的心脏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肺心病等。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心率是反映心脏搏动次数的指标,而心律则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当心脏跳动节律异常时,我们称之为心律失常。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
正常人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或兴奋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如偶发的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这些心律失常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但长期存在可能对心脏健康造成影响。对于一些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瓣膜病等,也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但并非所有心脏病患者都会出现心律失常。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偶发的房早、室早,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而对于频发的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患者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物,如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此外,普罗帕酮、美西律等药物也可以用于改善心律失常。对于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患者,可达龙是优选药物,但需注意抗凝治疗。对于永久性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为控制心室率和抗凝治疗。对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必要时需安装心脏起搏器。对于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可以结合服用心宝丸、宁心宝等药物来提升心率。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心脏病风险。此外,定期体检、遵医嘱服药也是维护心脏健康的关键。
总之,心律齐并不意味着没有心脏病。了解心脏病的类型、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