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首发于 | 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患者主诉胸部不适,首先想到的大多为冠心病,选择就诊的是心脏专科医院和心内科。医院的门诊急诊挂号也基本都把他们分诊到心内科。实际上,胸闷、胸痛可有数十种原因,绝非仅仅是冠心病心绞痛。
心绞痛的诊断最主要靠症状学,靠医生仔细倾听患者对其自觉不适的描述。而当下医生问诊时间仅几分钟,时常误诊误判。什么是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呢?现在来具体说说。
1,心绞痛发生的部位范围和放射的部位
心绞痛常发于前胸正中部位的胸骨后、左侧胸部心前区(胸骨的左侧),也可出现在咽部、左下颌或上腹部。
请注意:不同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的部位可不同,但同一患者心绞痛发作部位是固定的,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部位不固定的游走性胸部不适不是心绞痛。
心绞痛是心脏缺血时,在体表的反射性不适,其范围不是患者用手指可明确指向的一个点或一条线,而是拳头或手掌大小的“一片”。
心绞痛可向左肩、左上肢小拇指所在一侧(尺侧)放射,也可无放射。
2,心绞痛的性质
心绞痛系翻译过来的医学术语,这个“痛”字有时很误事!心绞痛的性质是上述部位的紧缩感、压迫感、沉重感、憋闷感,并非针扎或刀割样锐利痛疼。不适为持续性,而非一下一下跳痛。
3,心绞痛持续的时间
心绞痛持续时间大多为几分钟,如3—5分钟。如痛一下即消失,或几秒钟就缓解,不是心绞痛。心绞痛极少持续超过15分钟。如果症状可持续几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甚至数小时至数天,肯定不是心绞痛。
注意: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部不适如超过15分钟或更长时间不缓解,心脏持续缺血,就会导致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部位、性质都与心绞痛类似,但程度更为剧烈,症状持续时间更长,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心肌梗死时,一是常常有心电图的异常有规律的动态变化;二是心肌坏死后,在血液中可检测出心肌的组成成分——肌钙蛋白升高。如这两种检查都正常的持续胸部不适,应考虑症状的其他原因。
4,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心绞痛最常见的类型是劳力型心绞痛,它发生于不同程度的体力活动中(而非其后)。例如,为赶一班公共汽车,紧走几步;持重物行走,尤其上坡,上楼时;冬季迎风用力向前行走。饱餐后更容易发生。
另一种类型心绞痛为“静息型心绞痛”,它发生于未从事体力活动中。但发作的部位、症状的性质和缓解方式都与心绞痛的特点一致。
5,心绞痛缓解方式
劳力型心绞痛在终止诱发它的体力活动后3-5分钟大多可缓解。劳力型和静息型心绞痛含服硝酸甘油后1-3分钟,即药片在舌下接近含化完或刚刚化完时,胸部不适缓解。有些静息型心绞痛可用短效硝苯地平缓解。
6,两类特殊表现的心绞痛
(1)清晨第一次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清晨可在很轻的体力活动时,如洗漱时出现心绞痛,而在下午从事强度大得多的体力活动时无心绞痛发作;
(2)走过性心绞痛:患者在行走中发生心绞痛,不终止行走,在继续行走中心绞痛消失。
7,其他需注意的情况
有的患者查体,冠状动脉CT发现有临界病变(狭窄60%-80%),但主诉的症状根本不是心绞痛,是一种病(变)与症(状)分离不相关的情况。给这些患者做了支架非但不减轻症状,反而由于患者对支架的纠结不安,症状反而明显恶化加重。一些做CT前毫无症状的患者,检查发现了病变,开始“虑病”,出现胸部不适;被过度支架后,症状进一步加重,又加上了“虑支架”。有些患者既有心绞痛,也有其他原因引起的胸部不适,同时存在不同类型的疼痛。
我跟邵耕老师学临床多年,他多次提到,问清楚胸痛的原因,一般15分钟都不一定够。而我们现在的医疗模式倒逼医生每3--5分钟要看完一个患者!何谈医疗安全?何谈医疗质量?何谈医患和谐?
上面我们说了心绞痛五个方面的特征。哪些患者易发生心绞痛呢?
冠心病是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的疾病,这些危险因素包括:血胆固醇升高,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和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女性绝经期前,如没有上述危险因素,患冠心病心绞痛的可能性很小,有胸部后背不适,心悸、出汗、乏力,应更多考虑其他原因。
判断胸部不适的症状,一要看具不具备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背景,危险因素越多,发生冠心病心绞痛的可能性越大;二要看胸部症状的特点符不符合心绞痛的特征。
心绞痛的哪些情况预示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大?
(1)新近(一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过去从无心绞痛症状,首次发生了心绞痛,这是警示信号,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2)恶化加重的心绞痛。症状控制、病情稳定的心绞痛,发生了恶化加重的情况:心绞痛发作比先前频繁,持续时间延长,含服硝酸甘油的疗效变差,诱发心绞痛的运动强度变小。
(3)接受支架或搭桥后一个月内心绞痛又复发了。
由于我们现在的医院只卖汽车,不办4s店,做完支架和搭桥就完事了,缺乏后续康复服务和关爱,术后患者对病、对支架心中都没数,害怕再出事。或见到亲朋好友放支架后猝死了、复发了、有心肌梗死了,焦虑惊恐会更易发,更严重。这种焦虑抑郁引起的并非心绞痛的胸痛、胸闷、气不够用、喜长出气、心悸出汗、后背痛……很泛化的症状。如作一下对比,与支架前典型心绞痛的症状完全不一样。但医疗信息不对称,每当有这些不适,患者仍认为心脏出了事,支架出了事。
有的患者除放了支架的血管外,还有其它血管有较轻度的狭窄(如30%—40%,50%—60%,60%—70%),患者心有余悸,担心这些血管狭窄是不是加重,会不会出事,有些患者会有急性焦虑发作,即惊恐,甚至有濒死感。如果多次去医院门诊或急诊,查过①心电图无变化,②查血肌钙蛋白不高,应想到去有“双心服务”的医院看病。
专科医院专科医生专做支架,注重生物医学技术而不重视患者精神心理问题,往往会再给患者做CT,做造影,把患者的症状冠以“冠状动脉痉挛”,继续增加“不靠谱”的药物。
我一直不能理解,每年做上万例支架的医院挣了那么多钱,就说“双心”服务不挣钱,难道不应对患者多尽点责任?难道感兴趣的只是做支架,收数据,发SCI,而对广大患者的痛苦无动于衷?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医疗行为和医学模式,也根本培养不出名符其实的医生,不过是造就一批又一批熟练的“管道工”,这是很可怕,很可悲的。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我们每次到医院,都希望自己的疾病都能够快速的被诊断,被识别,被处理!殊不知,有时候,疾病可不像书本上那样描述的那么典型,而是疾病会以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使得医生们需要用更多的心思、更多的检查、更多的会诊来加以甄别!才能认识到疾病的本来面目!
既然提问者提问问题就是如何快速识别心绞痛,那么咱们还是赶紧来话归正题,讨论一下如何快速的识别心绞痛!
什么是心绞痛?心绞痛是冠心病中的一种类型,也是心内科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其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一过性的缺血,因为心肌缺血从而导致心脏症状的一种疾病!其实质是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那怎么快速识别心绞痛呢?
一、识别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概率就高!举例:如果是一个十来岁的小伙子,那么其是心绞痛的概率就大打折扣!什么样的人群又是高危人群呢?男性,高龄,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较多,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冠心病高发家族史患者,既往罹患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患者等等,这样的人群,如果以胸痛来就诊,那么,其是心绞痛发作的可能性就非常的高!需要严重警惕!
二、识别典型症状
心绞痛发作的典型症状,需要有几点!
1、经典的诱发方式:活动后,饱餐后,劳累后,骑车时,上坡上楼时,都是心绞痛的典型诱发方式!
2、经典的发病部位:心绞痛好发部位,多以常见的心前区,胸骨后,后背处,左肩和颈部较为多见!
3、经典的发病特点:心绞痛往往发病时间较短,数分钟到半小时,很少超过半小时,也很少是一两秒!活动后发病,休息后缓解,也是心绞痛典型缓解特点!其实,还有其他发病特点,都是典型的心绞痛所独有!
三、识别阳性检查
能够判断是心绞痛的阳性检查有很多,常见的有:
1、心电图:心电图有变化是需要加以警惕的,不管是哪一种改变!其实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主要有st压低抬高,t波低平倒置,q波等等!
2、心脏彩超:心脏彩超提示室壁运动异常,往往提示冠心病可能!
3、心肌酶升高:心绞痛有心肌损伤也会有酶学升高,但不会太高!所以,有酶学升高也是特征性改变,但不是所有心绞痛都会升高!
其实,心绞痛的识别,比较典型的病人,几句话就可以识别!
不典型的病人,可能做了好多检查都没有识别!
一个心绞痛的被判断,都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才能避免被误诊或者漏诊!
相信我们的医生,都会通过努力发现他们!
心绞痛是冠心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说到心绞痛很多人都不理解这种病,为什么要被称作心绞痛呢?心绞痛的痛又是怎样的一种痛?今天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就一起来聊一聊。
一、并不是所有的心绞痛都痛!
心绞痛只是一个疾病的名称,这主要是因为刚开始发现心绞痛这种疾病时,绝大多数人表现都是心前区的疼痛不适,所以把这种病归纳总结起来称之为心绞痛!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心绞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痛,还有的人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前区憋胀感、颈部紧缩感等不一样的症状,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心绞痛都有痛的存在,即便没有痛的存在,有时候也是心绞痛。
二、心绞痛的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绝大多数患者的心绞痛都会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样、憋胀样的疼痛。甚至很多人在心绞痛发作时还会伴随有濒死感,你就可以想象出心绞痛的痛,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而这种体验甚至可以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可能马上就会不久于人世。当然这也是绝大多数心绞痛的表现,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的心绞痛患者表现的症状,可能就不是这样的体验了,甚至有些人会因为症状不典型而忽略这些症状,进而引起不必要的悲剧发生。
三、心绞痛只发生于心脏部位吗?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很多人认为心绞痛一定是心前区疼痛或者是胸口的疼痛不适,但实际上心绞痛发生的部位并不一定全部都是心前区或者是前胸后背。有些患者的心绞痛,心前区和胸口并没有不适,但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放射到颈部,肩部上肢剑突下等部位,因为部位不典型,进而会导致很多人误以为不是心脏疾病。
由此可见,心绞痛虽然名字中有痛,但并不一定所有的心绞痛都一定会有痛的发生,也可以表现为胸闷,气短,憋胀感,紧缩感等不适。并且心绞痛不一定全部都发生在胸口及心前区,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是心脏缺血反射到身体表面所感觉的疼痛。
心肌梗塞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
1.冠心病和心绞痛、心肌梗塞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冠心病分为五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律失常心衰型、无症状型及猝死型。
由此可见,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则是冠心病的不同类型或者是不同阶段!
心绞痛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从而导致狭窄血管所供应的区域缺血从而出现相关症状的综合征。所以,心绞痛为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所致。
而心肌梗塞则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急性闭塞,从而导致堵塞血管所供应的区域缺血坏死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所以,心肌梗塞为血管闭塞所致。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心肌的坏死,因为心肌的坏死为不可逆的,心绞痛无心肌坏死,在狭窄缺血后休息、使用药物或者其他方法缺血会很快纠正,往往不发生心肌坏死。
而心肌梗塞则是突发的血管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其一旦发生坏死,往往是不可逆的,也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一个严重状态。
3.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心绞痛久了可以出现心肌梗塞;心绞痛是血管狭窄引起的,血管狭窄到一定阶段,其必然结果就是血管的急性闭塞,所以,心绞痛发生发展后,往往出现心肌梗塞。心绞痛的频发,发作时间延长,活动耐量下降等,往往提示可能要发生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后也会出现心绞痛——我们称之为心梗后心绞痛。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绞痛,心肌梗塞后血管自溶,或者血管侧枝循环建立,即使闭塞血管自溶或者侧枝建立起来后,所供血的对应心肌仍处于缺血状态,活动后仍会出现心肌缺血导致的各种症状,则称之为心肌梗塞后心绞痛。
所以,心绞痛会发生心梗,而心梗也会出现心绞痛,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在我国有冠心病患者大概1100万左右。但能够有效、及时、规范的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却占比很小。硝酸酯类药物作为冠心病药物中的一种,是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物,但为什么需要舌下含服呢?
一、心绞痛为什么需要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为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药物能够减少心肌需氧、改善心肌灌注、特异性的扩张冠状动脉,从而减少和改善心绞痛的发作。所以硝酸酯类药物,作为一种改善心绞痛症状的常用药,成为冠心病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
二、硝酸酯类为何常要舌下给药?
作为缓解心绞痛的药物,硝酸酯类往往在患者急性症状出现时使用,而此时药物的起效需要——快。舌下血管丰富,舌下含服硝酸酯类药物以后其可以很快的被吸收利用。而口服药物都需要经肠道吸收,并且经肝脏代谢吸收以后方能起效。这也是为什么硝酸酯类药物在缓解心绞痛时常常需要舌下给药的原因。
三、硝酸酯类药物给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硝酸酯类药物,每天用药时应注意给予足够的无药时间,因为长时间持续的硝酸酯类给药非常容易出现耐药性,所以偏心给药、足够无药时间非常重要。当然硝酸酯类药物,因为其血管扩张作用,还有包括头痛、头晕、脸红、心慌、低血压等诸多副作用,对于此类不能耐受的患者,为给药的禁忌。
但并不是所有的硝酸酯类药物都需要舌下含氟,在患者症状缓解期主要仍然为口服应用。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10个心肌梗死9个都能预防!可是为什么每年还是有那么多心肌梗死发生?
心肌梗死是导致猝死最多的一个原因,心肌梗死如果不能及时就诊会导致心衰,会导致猝死;如果我们在心肌梗死前就及时就诊,得到正规治疗,自然能有效地预防心肌梗死,挽救更多生命。绝大部分心肌梗死发生前,都会有提醒,都会有警报,可是往往被大家忽视,最终直至发生心肌梗死,甚至导致心衰,最严重的导致死亡。
心肌梗死的报警------心绞痛!
心绞痛是心肌梗死来临前最常见的一种报警,尤其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更是和心肌梗死并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足见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险程度旗鼓相当。
一、心绞痛都有哪些表现
为什么都心绞痛了,还有人不去医院呢?
其一,很多心绞痛并不典型,以至于很多人即使发生了心绞痛,也不知道自己发生了心绞痛;其二,心绞痛都是发作性,也就是每次持续几分钟,过了几分钟就完全缓解,发作时患者很难受,想去医院,可是一旦缓解后,大部分人就觉得好了,就不愿去医院就诊了。
心绞痛并非只是很多人想的心脏疼痛,心绞痛包括心前区疼痛,胸痛,呈闷痛;但也会表现为后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头疼、牙疼;也会表现为咽部不适、胸闷憋气、大汗淋漓等等表现。
心绞痛共有的特点就是,活动、运动、劳动等等用力后,就会加重,或就会诱发。休息几分钟就能缓解,缓解后如健康人。之所以很多人发生心绞痛,没有引起重视,就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发生了心绞痛。
二、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稳定型心绞痛,也叫劳力性心绞痛,一般来说病情相对稳定,相对安全,不容易发生心肌梗死;一般都是在活动、运动、劳累后才会发生心绞痛,休息的时候,一般不会发生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一般来说比较危险,不稳定性心绞痛很容易发展到心肌梗死,所以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危险程度基本是一模一样,都叫急性冠脉综合征。一般来说,休息的时候就会发生心绞痛,我们称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这种心绞痛在活动、运动、劳累后会明显加重。
当然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也并不是严格区分的,当劳力性心绞痛加重的时候,就会出现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也即是原本是劳力性心绞痛,上到5楼才会心绞痛,现在逐渐加重,上3楼就会发生心绞痛,那么这时候也需要按照不稳定性心绞痛对待,以免发生心肌梗死。
三、心绞痛发作应该怎么办
当发生心绞痛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停下手里的一切活动,保持最省力的体位;如果有硝酸甘油,可以舌下含服,也可以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大部分心绞痛经过含服硝酸甘油后,可在2-3分钟左右明显缓解,症状消失。
但这时候症状消失了,不代表这个病好了,心绞痛发作,就是心脏再给自己的主人报警,提醒主人赶紧去医院看病,心脏血管狭窄了,如果不及时就诊,就可能会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心肌梗死。所以当心绞痛症状缓解后,必须马上去医院,经过正规治疗后,才能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有人问了,如果心绞痛不缓解怎么办?如果心绞痛持续15分钟还不缓解,说明已经发生了心肌梗死,必须拨打120!切莫耽误!总之,大部分心肌梗死发生前,都有心绞痛的警示,关键看心脏的主人能不能及时发现,能不能及时就诊。重视心绞痛,及时就诊,才能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怀疑自己是心绞痛,结果查出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老吴最近总是出现胸痛,有时候痛的很厉害,跟针刺一样。老吴担心自己得了冠心病,导致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就立即请假去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询问病史,既往并无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史,给他做心电图、抽血化验等检查,但检查结果不典型,不支持冠心病心绞痛诊断。
这时,经验丰富的老主任过来了,他对老吴说了3个字:脱上衣,老吴一惊,纳闷这是要做啥,但随即明白了,老主任要给自己做体格检查。
一脱衣服,老主任和主管医生立即明白了!原来,老吴身上有几个淡红色的皮疹,呈带状分布!诊断基本明确了:就是带状疱疹引起的肋间神经痛,经过抗病毒、止痛等治疗。老吴的疼痛逐渐好转!
那么肋间神经痛跟冠心病的心绞痛有什么区别?如何去判断这两种痛呢?
肋间神经痛和心绞痛有何区别?
虽然冠心病和肋间神经痛都会有胸部的疼痛不适,但还是可以根据以下几点分辨的:
1)病因不同:询问病史
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常常发生在劳累或情绪激动之时,休息后可以缓解。而肋间神经痛是肋间神经支配区的疼痛综合征,常由带状疱疹、胸膜炎、肺炎、胸椎或肋骨外伤、肿瘤等引起[2]。所以根据患者的病史和合并疾病就能辅助判断是哪一种疼痛。
2)疼痛部位:体格检查
心绞痛主要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甚至可以放射至颈部、咽部、上腹部、肩背部等等,甚至可能发生在胸部以外。但是每次发作部位往往相似。而肋间神经痛往往沿一个或几个肋间分布,如果是带状疱疹引起还可以在相应肋间看到疱疹。
3)疼痛性质:询问病史
心绞痛的疼痛往往会感觉到紧缩、压迫的感觉,或者伴随胸闷、窒息感,但一般不会是针刺样疼痛,有的会伴随乏力、呼吸困难。而肋间神经痛呈持续性刺痛,灼痛,呼吸、咳嗽、喷嚏时会加重。医生查体会发现肋骨缘压痛。
4)疼痛持续时间,有无运动时发作的特征:询问病史
心绞痛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通常会是运动后、情绪波动等情况下诱发。
而肋间神经痛往往持续时间较长,比如带状疱疹引起的,即使疱疹消失后疼痛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5)缓解药物
还有个很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心绞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以在数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而肋间神经痛硝酸甘油没有治疗效果,服用无效。
但肋间神经痛对解热镇痛药物敏感,使用后常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总结
总之,胸痛有时病因复杂,是否冠心病心绞痛还是带状疱疹肋骨神经痛,需要是去医院交给专业的医生进行判断,但掌握上述知识,您或许能预先有判断,同时能配合医生尽快查出病因。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3):195-206.
[2] 贾建平. 神经病学(第6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下颈椎引起的心绞痛。
大家一听到心绞痛,就会感觉很害怕,因为一旦发生心绞痛,那会是有生命危险的。但有一种心绞痛却是由颈椎问题引起的。
如果你觉得心口这个地方疼,有胸闷、气短的情况,到了医院,做了一些检查,发现你的心脏并没有问题,这种情况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我们颈椎问题引起的。那颈椎为什么也会引起心绞痛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心脏是一个泵血的水泵,但实际上心脏本身也是需要血管供应血液,需要营养的。
心脏除了给别的组织器官供营养,它还要给自己供营养。心脏上有一种血管叫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就是专门给心脏供营养的,而冠状动脉容易发生粥样硬化,容易堵塞,这个就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会引起真正的心绞痛。
但有一种是,检查也没有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没有冠状动脉的堵塞,却也出现了心前区的疼痛,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们心脏的冠状动脉是受交感神经支配的,支配我们心脏的交感神经主要是在我们颈椎前方的两侧,还有在我们上段胸椎前方的两侧,如果我们的上段胸椎和颈椎这个地方如果出现了问题,它影响到交感神经,会导致我们的冠状动脉收缩,这个时候心脏的供血不够了,然后就出现了心绞痛。
那么什么情况下它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其实我们颈段的交感神经,它是由我们上胸段的交感神经往上走行构成的,所以当我们长期伏案工作,低头、圆肩驼背这个姿势,上胸段和颈椎的肌肉被长时间拉长劳损之后,它会间接的影响到我们的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我们心脏,最后导致的就是类似于心绞痛的症状,就是心前区的疼痛,胸闷,气短。
但是这个症状,首先要在医院排除是不是心脏本身的问题,就我们说的真正的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其次我们再考虑颈胸椎交感神经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对颈胸椎周围肌肉的按摩松解,或者是对脊柱的正骨复位,就可以减轻对交感神经的刺激,来减轻“心绞痛”的症状。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请大家多多关注,谢谢大家。
你是否有过“胸口突然一阵刺痛”的感觉?
不少网友在微博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醒来心口一阵刺痛,从没这样过。吓到了,我是不是需要买份保险?
@提拉米苏
夜班进入下半夜,心口突然一阵一阵的刺痛……我怎么了?
@来自火星
等电梯的时候,心脏的位置突然刺痛,仿佛一针一针扎在心房上。
@酸黄瓜
最近胸口位置,会突然像被针扎一样刺痛。会不会是心脏病啊?
@一个小笨蛋
心口或胸口突然刺痛,到底怎么回事?可能是心脏出问题了吗?《生命时报》综合多个科室医生的解读,给你一个安心的答案。
受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全科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于艳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副教授 王爱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 漆泓
心口刺痛的时候,不少人可能会担心是心脏的问题。
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惠慧:不用担心。偶尔出现刺痛且位置不固定,几秒钟就好,不太可能是心绞痛,也不会是冠心病,因为心肌缺血的疼痛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专业学科主任郭艺芳:胸痛却找不到原因,有时候会被归结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多见于中青年,尤其是女性。主要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心血管系统出现症状,比如胸口刺痛、气短、心慌、焦虑等症状,可能与休息不足、压力大、情绪波动有关,一般可以自行缓解。如果原本没有心血管疾病,就不用太担心。
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飞燕:肋间神经痛多为刺痛或灼痛,有沿肋间神经放射的特点。如果胸痛呈条带状分布,有胸椎基础疾病、胸椎棘突、棘突间或椎旁有压痛和叩痛,或患者沿肋间有压痛等,就可能为肋间神经痛。
总的来说,就算出现胸口刺痛,只要疼痛是一闪而过、不剧烈、没有基础病,就不用太担心。
心脏问题导致的疼痛,最常见的是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或心梗引发的疼痛。
这两种疼痛分别有以下特点。
此外,胸痛还可能与呼吸、消化系统有关。了解不同胸痛的特点,能帮你初步辨病,防止不必要的恐慌。
虽然“刺痛”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下面5种情况需高度警惕,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疼痛:活动后加重
有的人会出现不典型的症状,可能是胸闷难受、肩膀疼、后背疼、胃疼、牙疼等。
疼痛:次数变多、不易缓解
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出现症状发作次数增多、症状加重、不易缓解等,要高度警惕心梗。比如以前吃1片药可缓解症状,现在吃2片也不管用,以前休息5分钟就好,现在要休息更长时间等。
胸口:憋闷、心慌
没有心脏病的人突然出现胸闷、心慌、不明原因的难受;不活动时也憋闷、喘气困难;每天规律胸痛,比如吃饭后、睡觉前等,也要怀疑可能是心肌缺血,要及早检查治疗。
劳累后:头晕乏力、心慌
熬夜后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表现,要高度警惕可能是心血管、神经系统在呼救。
晕倒:懵、晕厥
心脏病患者出现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应尽快去医院查明病因。
需要提醒的是,单一的症状对诊断疾病帮助有限。因此,一闪而过的胸口刺痛不用担心,如果合并胸闷、心慌等其他症状,最好及时就诊查明原因。
一些颈椎病患者有时候会发现自己有心绞痛的现象,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病况严重了,又或者引发了其它的并发症,所以就会特别的紧张。其实有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因为颈椎病会引发心绞痛和颈性心律不齐等一些症状。
在临床上,由颈椎病引发的心绞痛、心律不齐和高血压等类似心血管疾病的一系列症状,分别被称为颈性心绞痛、颈性心律不齐和颈性高血压,统称为颈心综合征,属于颈原性疾病范畴。此类疾患在临床上虽屡见不鲜,但人们对此缺乏认识。尤其当患者的颈部症状不明显,而心血管症状较重时,往往更容易被误诊误治。
颈心综合征发生的确切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颈椎及椎旁软组织损伤或颈椎骨刺、骨赘,颈间盘突出或颈椎失稳等退行性变导致颈椎发生了无菌性炎症,进而压迫刺激颈神经根或交感神经链而引发了上述的一系列症状。颈部的交感神经干位于颈椎横突前方,一般有3-4对神经节,即颈上、颈中、中间和颈下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分别形成心上、心中和心下神经且分布于心脏。当颈椎病变使位于横突前方的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兴奋时,可使冠状动脉急剧收缩,出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导致病人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心悸或血压升高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若上中段颈椎发生病变,则会使颈上、颈中交感神经节受到刺激而兴奋,通过颈上心支和颈中心支引起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若下段颈椎发生病变,则会使颈下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患者也可出现胸闷、心悸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
1.颈心综合征中的心绞痛,常表现为阵发性胸闷、气紧、心前区疼痛、颈部酸胀不适或有压榨感和窒息感。这种疼痛常突然发作,多在患者低头工作过久、突然的扭头或甩头后发生。疼痛的部位多在胸骨上段或中段的后面,亦可波及心前区的大部分,疼痛常放射至肩背部及上肢,以左侧多见。但在确诊颈性心绞痛时要与冠心病、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痛和胃溃疡相区别。
2.颈心综合征中的心律不齐,多表现为心慌、心跳、胸闷、头痛、头晕、失眠、多梦、颈项酸痛或隐痛、活动不灵活等。查体可见颈部活动受限、颈椎棘突偏移、颈椎伴有压痛。在颈项韧带处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滑动感。经心脏听诊虽可闻及心律不齐,但无病理性杂音。经心电图检查,虽有心律失常图形而无器质性改变图形,经血常规、血三脂、血沉、抗“O”以及血清钾、钠、钙各项检查,结果均无异常;经X线检查显示颈椎有退行性变。但此症应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甲亢、发热性疾病以及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相鉴别。
3.颈心综合征中的高血压,其患病率约占颈椎病患者的6.7%,占高血压人群的15%-21.9%。患者的临床表现除血压升高外,常伴有失眠、健忘、眩晕、耳鸣、头痛、恶心、呕吐、出汗和颈部疼痛等。若上段颈髓受到压迫刺激时,常合并延髓损害,引起延髓的血管运动和其它严重的内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律不齐、血管舒缩障碍或麻痹性血管扩张、呼吸困难、眼球震颤与共济失调、站立不稳,严重时会使病人昏倒。颈性高血压多呈阵发性,常因患者情志波动或颈部过劳而被诱发。查体可见颈部活动受限,颈枕部多有压痛。经X线检查可见环枢关节错位,或环椎横突向左、右偏移等颈椎退变征象。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的是,此种高血压患者无血管、心、脑和肾等器质性病变,使用降压药物治疗无效。
治疗颈心综合征通常可按颈椎病医治,可用中药内外合治,在患者颈椎的第5-6节处贴敷一种磁药贴,使药效透过皮肤渗入机体直达病所,这样不仅能消炎镇痛,还可祛风除湿、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此药贴还含有一种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促使骨刺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包裹,以包围骨刺,从而起到绝妙的缓冲作用。同时患者可内服中药神凤丹和通痹丹,以使药力叠加,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在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若能酌情辅以颈椎“米”字操或“凤”字操,则效果更佳。采用上述方法已治愈了诸多颈心综合征患者,其中不乏重症患者。这种治疗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患者无需住院无需手术,可普遍推广。
以上就是关于颈椎病可以导致心绞痛的介绍,希望大家看了之后都会有所理解。对于疾病,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去猜测,而是需要检查。如果身体有什么不适的话,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最后小编感谢各位的阅读。
心绞痛是冠心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说到心绞痛很多人都不理解这种病,为什么要被称作心绞痛呢?心绞痛的痛又是怎样的一种痛?今天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就一起来聊一聊。
一、并不是所有的心绞痛都痛!
心绞痛只是一个疾病的名称,这主要是因为刚开始发现心绞痛这种疾病时,绝大多数人表现都是心前区的疼痛不适,所以把这种病归纳总结起来称之为心绞痛!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心绞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痛,还有的人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前区憋胀感、颈部紧缩感等不一样的症状,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心绞痛都有痛的存在,即便没有痛的存在,有时候也是心绞痛。
二、心绞痛的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绝大多数患者的心绞痛都会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样、憋胀样的疼痛。甚至很多人在心绞痛发作时还会伴随有濒死感,你就可以想象出心绞痛的痛,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而这种体验甚至可以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可能马上就会不久于人世。当然这也是绝大多数心绞痛的表现,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的心绞痛患者表现的症状,可能就不是这样的体验了,甚至有些人会因为症状不典型而忽略这些症状,进而引起不必要的悲剧发生。
三、心绞痛只发生于心脏部位吗?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很多人认为心绞痛一定是心前区疼痛或者是胸口的疼痛不适,但实际上心绞痛发生的部位并不一定全部都是心前区或者是前胸后背。有些患者的心绞痛,心前区和胸口并没有不适,但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放射到颈部,肩部上肢剑突下等部位,因为部位不典型,进而会导致很多人误以为不是心脏疾病。
由此可见,心绞痛虽然名字中有痛,但并不一定所有的心绞痛都一定会有疼痛的发生,也可以表现为胸闷,气短,憋胀感,紧缩感等不适。并且心绞痛不一定全部都发生在胸口及心前区。亲,明白了么?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那么,冠心病患者能否吃肉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冠心病患者是可以吃肉的,但需要注意控制摄入量。肉类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中瘦肉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肥肉。因此,冠心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瘦肉,但应避免食用过多肥肉。肥肉中富含胆固醇和脂肪,过量摄入会加重冠心病病情。
除了控制肉类摄入量,冠心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限制盐分摄入:高盐饮食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或加重冠心病症状。
2. 限制脂肪摄入:除了肥肉,油炸食品、奶油等高脂肪食物也应避免。
3.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助于降低血脂,改善冠心病病情。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重冠心病病情。
5.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6. 适当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
此外,冠心病患者还需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冠心病患者并非完全不能吃肉,但需要注意控制摄入量,并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饮食方面,应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胸痛、胸闷等症状,持续时间通常为3-5分钟。那么,心绞痛的病因是什么呢?
首先,心绞痛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冠状动脉内壁出现粥样硬化斑块,会导致血管腔狭窄,从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此外,主动脉瓣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会导致心绞痛。
除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瓣疾病,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心绞痛,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从而引发心绞痛。
心绞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术,如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可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为了预防心绞痛的发生,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等。此外,患者还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心绞痛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应该引起重视。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了胸闷胸痛的症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年轻人胸闷胸痛的可能原因,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首先,胸闷胸痛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心脏疾病是年轻人胸闷胸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以及冠心病等。在心肌缺血缺氧时,会导致胸闷、胸痛等症状。
其次,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导致年轻人胸闷胸痛的常见原因。如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气胸等疾病,由于急性的缺氧也会导致胸闷的出现。
此外,消化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年轻人出现胸闷胸痛。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消化性溃疡、神经症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引起胸痛和胸闷的症状。
针对年轻人胸闷胸痛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对于心脏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氧疗、呼吸机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进行治疗。
为了预防胸闷胸痛的发生,年轻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2.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5. 针对有胸闷胸痛症状的年轻人,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胸闷、左肩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其中,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在疲劳状态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肩痛、牙痛、颈痛、手指放射痛、胸骨前部持续性胸痛等症状。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进行诊断。若排除心脏病,胸闷、左肩疼痛可能与肺部疾病有关,如肺部占位性病变或肺部炎症。
心绞痛的治疗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应立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症状。缓解期治疗主要包括改善缺血和缓解症状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硝酸盐和钙拮抗剂等。此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ACEI或ARB等药物可预防心肌梗死和改善预后。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2. 饮食清淡,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限制甜食和高脂肪饮食。
3. 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4.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5.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冠心病,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和出汗等。其中,心前区和胸骨后的疼痛是最常见的表现,有时疼痛会放射至左侧肩、后背部、左上肢、咽部、下颌和牙齿等部位。此外,一些患者还会出现胸闷、胸痛伴随胳膊发麻的症状。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年龄、既往病史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手段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而定。对于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可以采取ABCDE的治疗方案,包括控制饮食、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血压和血糖等。药物治疗方面,可选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ACEI或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拮抗剂等。
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即就医,完善心电图、心肌酶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根据病情,可能需要进行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对于出现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应注意保持出入量平衡,限制液体入量,减轻心脏负荷。
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大豆、洋葱、茄子、菇类、藻类等。水果也是很好的选择,如山楂、柑橘、石榴、葡萄、苹果等。此外,患者还应控制主食摄入,避免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突然出现大量虚汗,常常让人感到惊慌失措。虚汗,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明显原因、突然出现的出汗现象。在临床上,虚汗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冠心病、心绞痛、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冠心病和心绞痛是常见的导致虚汗的原因之一。当心脏功能不足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从而产生虚汗。此外,心绞痛发作时,由于心脏供血不足,也会引起虚汗。
低血糖也是导致虚汗的常见原因。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并尝试恢复血糖水平。因此,低血糖患者常常伴有虚汗、头晕、乏力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也是一种可能导致虚汗的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新陈代谢加快,体温升高,从而引起大量出汗。
除了上述原因,其他一些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焦虑症等,也可能导致虚汗。
面对突然出现的虚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明确虚汗的原因。如果伴有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心脏疾病。如果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检查血糖水平,排除低血糖。如果伴有焦虑、紧张等症状,应及时调整心态,寻求心理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2.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疾病。
酒后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酒精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饮酒后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引发心绞痛。其次,酒精还可刺激交感神经,使其兴奋,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此外,长期饮酒还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增加心绞痛发生的风险。
酒后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部压迫感、闷痛或剧痛,可向肩、臂、颈部等部位放射。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针对酒后心绞痛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生活调理两个方面。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可扩张血管,缓解心肌缺血。生活调理方面,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限酒等。
此外,对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以降低心绞痛的发生风险。
总之,酒后心绞痛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应引起重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持续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冠心病症状,主要由冠状动脉硬化引起。这种硬化导致管腔狭窄,血液流动受阻,心肌缺氧,从而引发疼痛。以下是一些导致持续心绞痛的原因:
1. 冠状动脉硬化: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内壁会积累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狭窄。
2. 高血压: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使冠状动脉承受更大的压力,加速硬化进程。
3. 高血脂:高血脂会导致血液粘稠,增加心脏负担,加速动脉硬化。
4. 糖尿病:糖尿病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
5. 吸烟:吸烟会增加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导致血管收缩,加速动脉硬化。
针对持续心绞痛的治疗主要包括:
1.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2.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减缓动脉硬化进程。
3. 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液流动。
4.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以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担。
5.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饮食,适量运动。
2. 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
3.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胸口疼痛、胸闷气短是许多人心头之痛,这可能是心绞痛的信号。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一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压迫感、胸闷、气短等。那么,胸口疼胸闷气喘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心绞痛的治疗原则。心绞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心绞痛的主要手段,常见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1. 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速效救心丸等,这些药物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发作的症状。
2.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心肌梗死。
3.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以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重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4.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等,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也是治疗心绞痛的重要手段。患者需要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以降低心绞痛发作的风险。
如果出现胸口疼胸闷气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程度等。
2. 遵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绞痛发作。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心梗,全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在心梗发生前,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先兆症状,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心梗前期症状:
1. 乏力: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无力,尤其是在进行一些轻微活动时。
2. 胸痛:胸痛是心梗最常见的先兆症状,通常表现为压迫感、紧缩感或闷痛,疼痛范围可涉及胸骨后、心前区、左肩、左臂等。
3. 心前区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心前区有压迫感、紧缩感或疼痛,这种感觉可能与胸痛相似,但通常较轻。
4. 心悸: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加快、不规律或心慌。
5. 气促: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气短,尤其是在活动后。
6. 烦躁: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烦躁、易怒等情绪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心梗患者都会出现上述症状,而且心梗的发作通常是急性、突然的。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尽早到医院就诊。
除了上述症状外,以下因素也可能增加心梗的风险:
1.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
2.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3. 肥胖、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因素。
4. 家族史。
预防心梗,关键在于积极控制上述风险因素,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下是一些预防心梗的建议:
1.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少吃油腻、高盐、高糖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戒烟限酒:吸烟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尽早戒烟。饮酒也应适量,避免过量饮酒。
4. 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5.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缓解压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