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发现自己贫血补铁就可以吗?

发现自己贫血补铁就可以吗?
发表人:赵彦鹏医生

门诊上的老年人,经常会询问自己总觉得疲乏、脸色差、常常有头晕的症状,是不是贫血啦?然后就开始询问补铁的方法。但有些患者明明已经出现了贫血的征象,自己却不以为然,尤其是年轻人,认为是因为自己太过于劳累,营养状况较差而引起的。

  
贫血的症状表现为:皮肤苍白、时常感到困倦、疲乏、头晕、耳鸣、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女性而言还会出现月经失调等表现。不是说只要你出现了上面的症状就一定是贫血,当然没有症状就不是贫血了吗,想要了解是否自己真的贫血可以行血常规检测,血常规可以明确的提示你是否贫血。

 

 

发现自己贫血直接补铁就可以了吗?贫血只是一种症状,并不是病名,在生活中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

 

1、营养素缺乏,造血原料铁、叶酸以及VB12的缺乏。

 

2、血液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消化系统及肝脏疾病等均会引起贫血。

  
3、某些药物如解热镇痛药、部分的降糖药等都可能会引起贫血的症状。血常规只能用来判断患者是否贫血以及贫血程度,具体是何种原因引起还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进一步相关检查来明确。

 

4、出现慢性贫血,但是没有症状,也查不出病因时就要怀疑是否是肿瘤。

 

5、患者出现黑便时要警惕是消化道出血;贫血伴有吞咽困难,食后呕吐警惕食管癌。

 

6、长期慢性咳嗽、痰中带血要警惕是肺部疾病;出现尿频、尿急、尿中带血症状要警惕是前列腺疾病。

 

7、女性不规则的阴道出血要警惕。

 

8、皮肤出血点多,鼻腔流血不止要考虑是血液性疾病。

 

 

只有知道贫血的根本病因是什么,才能够针对性的治疗。盲目补铁只会适得其反,补铁过量会导致体内锌、铜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失衡;过多的铁会对我们的内脏器官造成负担,从而诱发相关疾病的发生,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对于老年痴呆患者过多的补铁会加重病情的进展。

  
对于明确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在生活中可以多食用动物内脏、动物血、红肉、黑木耳、菌类等食物来补充铁,在补铁的同时应当多食用水果。蔬菜,以促进铁的吸收。而民间流传的大枣、红糖补血以及用铁锅炒菜可以补铁的说法都是不科学的。

 

在发现自己贫血时一定要理智对待,对症下药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切不可盲目的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上了缺铁性贫血。什么是缺铁性贫血呢?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许多人甚至对此见怪不怪。在此小编要提醒大家不要忽视疾病,积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呢?

    患有缺铁性贫血的老人,除了少数先天性体质影响外,主要原因还和平时饮食、生活习惯有关。所以,要想有效防治贫血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多食用一些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提高血色素。防治缺铁性贫血效果比较好的食物有:瘦肉、猪肝、蛋黄、海带、鸡肝、紫菜、香菇和豆制品等。

    容易贫血的老人还需要注意多吃一些维生素C的食物。胡萝卜就含有很高的维生素B、C,多吃这些食物可以使铁在人体的肠道中容易溶解,有利于铁元素的充分吸收。当然,多吃一些富含C的水果也可以代替蔬菜,来帮助铁的吸收。日常生活中,鲜枣、猕猴桃、山楂、柚子、草莓、柑橘等这些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都非常高,多吃有益。

    专家指出,要想有效防治老人缺铁性贫血除了多吃上述介绍的“生血”食物之外,平时最好不要喝浓茶和咖啡。因为,浓茶。咖啡中含有的鞣酸与铁结合,形成不溶解的化合物,会严重影响到铁元素的吸收。所以,老人在贫血不仅要保证膳食平衡,还要尽量避免食用各种影响铁吸收的食物。

    通过专家的简单解说,相信能对广大读者们有所帮助。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人体的伤害极大,特别是老人。所以,在此小编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预防老年缺铁性贫血。

  • 作者:许能文 主治医师 丽水市中心医院 普通内科

    缺铁性贫血主要集中在孩子的身上,特别是几个月大的孩子,由于自己本身的所有的营养全部从妈妈的奶水中获得,很容易导致自己的营养不丰富。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情况。那么,7个月缺铁性贫血如何才能通过我们平时的调理改善呢?有没有适合孩子的一些好的方法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七个月大的孩子还不能够自己进食,自己身的所有的营养成分全部来自于妈妈。所以,如果7个月孩子缺铁性贫血的话,要从妈妈身上做起。妈妈在自己平时饮食,应该多注意吃一些铁元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肉类食物,这个是很常见的食物,妈妈不能应为自己的身材,或者减肥而不去吃这些东西,只有妈妈自己身的矿物质元素充足了,才能够跟好的提供给孩子。

    再者,妈妈也可以吃一些蔬菜,蔬菜是一种特别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不仅仅可以提高自己奶水中的铁元素,改善孩子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同时蔬菜还有美容的作用,也可以是妈妈变得越来越漂亮,皮肤越来越好。

    最后,要及时的到医院给孩子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切不可因为7个月孩子缺铁性贫血不是什么大病,就放松了对孩子的看护。到医院问问专业医生的的意见,让他们提供一些补充铁元素的药品,按时给孩子服用,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改善孩子的病情。

    总之,7个月孩子缺铁性贫血想要得到好的改善的话,孩子妈妈一定要多多注意,不仅仅要给孩子多多的补充矿物质元素,特别是铁元素,同时也要给自己安排一个合理的饮食,这样才能从根本山解决孩子缺铁性贫血的病情。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助您的孩子早日康复。

  • 小儿出现缺铁性贫血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这是由于小儿机体生长发育比较快,对于铁的需求量比较大,而日常饮食当中铁的摄入量不能够满足机体对于铁的需求量,造成了相对性的铁缺乏从而出现了缺铁性贫血。

    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导致小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

     

     

    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从母体中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为最多,故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导致其出生后发生缺铁性贫血。

     

    2.铁的摄入不足这是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人乳、牛乳和谷物中的含铁量非常低,因此如不及时给婴幼儿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就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3.小儿对铁的需求量大 婴儿生长发育较快,婴儿5个月和1岁时的体重分别是其出生时的2倍和3倍。

     

    随着婴儿体重的增加,其血溶量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也要大大增加,这就需要更多的铁。有关资料显示:婴幼儿每增加1公斤体重,就需要增加铁质35~45毫克。此时,如果不及时给婴幼儿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就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4.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小儿对铁的吸收。小儿经常腹泻不仅会影响对铁的吸收,还会增加铁的排泄。

     

    5.铁的丢失过多肠息肉、美克尔憩室(小肠的一种先天性畸形)、钩虫病、膈疝等疾病可导致小儿慢性失血,引起其铁的流失过多,从而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另外,用不经加热的鲜牛奶喂养婴儿,也可导致婴儿对牛奶过敏而发生肠出血,引起铁的流失。

     

    小儿缺铁性贫血应如何治疗?

    小儿缺铁性贫血如果程度较轻,可以单纯的食疗,如果程度偏重,就可以口服补铁药物来治疗,如果贫血程度更严重,则需要静脉补铁治疗。

    小儿缺铁性贫血吃什么食物好?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孩子,平常的食物上尽量的选择一些含铁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例如牛奶,鸡蛋,瘦肉,大虾,还有就是肝脏,动物的血。这些动物性的食物里边含铁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它的吸收利用率也是比较高的。

     

    同时在饮食上可以多补充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瓜果,因为维生素C可以增加食物当中铁的吸收量,加强补铁的效果。

     

    并且还有一些植物性的食物,含铁也是丰富的,例如菠菜,木耳,大枣,也是可以选择的。

     

    最后,需要提倡的就是需要纯母乳的喂养,母乳里边还有的铁元素比较丰富,而且母乳里边的铁吸收利用率是最高的,这也是提倡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之一。

  • 经常贫血的人要小心!这几招教你正确预防贫血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蹲久了之后猛地起来,眼前一片漆黑还头晕想吐,要缓好一会儿才能恢复正常。众所周知,这是贫血的一个主要症状之一。贫血,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身体素质相对较弱的女性。有的人并不重视贫血,但其实贫血对人体的伤害可要比我们想象中多多了。

     

     

     

    正确认识贫血

    贫血,指的是人体外周血红细胞的容量减少,低于了正常的范围下限。我国的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Hb)浓度<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属于贫血。贫血的常见症状有头晕、耳鸣、失眠以及面部苍白等等。此外,贫血还对人体存在一系列的危害。

     

    1、面色萎黄、唇部、眼结膜和指甲床颜色暗淡、头发干枯,人十分容易疲倦。

     

    2、肝脾肿大、心律不齐,心脏扩大,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心力衰竭。

     

    3、消化功能受损,表现为食欲不振、吸收不良,经常腹泻。

     

    4、贫血后期还会出现头部、下肢浮肿等。

     

    所以说,贫血不单单只是出现头晕等情况后缓缓就好了,长此以往对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威胁。因此,预防和治疗贫血格外重要。人们所熟悉的治疗贫血的办法,就是补铁。的确,补铁可以提高人体血红蛋白的数量,情况较轻的贫血症状就会逐渐消失。此外,在这里再给大家一些平时预防贫血的健康小建议。

     

    如何预防贫血

    1、改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挑食、过度偏食等等,对于儿童也不要强迫、引诱其进食。

     

    2、平时多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一般来说,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这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铁质。

     

    3、注意食物疗法。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铁含量较高的食物。一般来说,动物的肾脏、动物血、动物肚肠等等都含有丰富的铁质。此外,瘦肉、蛋黄、虾等的含铁量也较高;

     

     

     

    而植物性食物中,像是黄豆、黑木耳、桂圆、芝麻、柑橘和葡萄干等等含铁量也较高。此外,炒菜时用铁锅也能帮助适量增加铁的摄入,少用不粘锅和铝锅。

     

    4、保持心情愉快。千万不要觉得这一点是纯扯淡!事实上,身心均健康的生活可以促进体内骨骼内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这也是为什么乐观开朗的人总是皮肤红润,面上有光泽的原因。

     

    5、母乳喂养。现在有很多家庭喜欢给孩子喝冲泡的牛奶。但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预防孩子出现贫血的情况。因为母乳中铁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都高于牛奶。

     

    6、关注月经量。如果月经血量过多的话,一定要引起注意,最好是及时就医。贫血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但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儿背后存在着如此多隐患。所以,如果是经常出现贫血的人一定要积极治疗,没有贫血症状的也要记得提前预防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贫血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病,它的发生主要和外周血红细胞减少有关。由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减少,氧气不能很好地被血红蛋白运至全身,从而引起一系列贫血的症状,例如疲乏、头晕、心悸、气短等。在贫血的治疗中,无论哪种贫血,饮食疗法始终必不可少。

     

    引起贫血的常见原因

     

    1、人体铁的需求量增加

     

    铁元素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也是造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饮食中缺少铁元素的摄入,是造成贫血的常见原因。人体在缺少维生素B12的时候,也会导致贫血。尤其是在挑食、偏食比较严重的人群中,体内都缺乏铁、蛋白质、维生素B12等造血所需的元素。

     

    2、偏食导致体内铁含量降低

     

     

    有些患者的饮食中并不缺乏铁元素,但是身体对铁元素的吸收不佳以及流失严重,也很容易导致贫血。比如胃肠吸收不好、溃疡病、痔疮以及女性月经量大、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都会导致贫血的出现。

     

    3、人体大量失血同样会造成贫血,由于手术、外伤等因素,也很可能造成的身体贫血。

     

    最常见的缺铁性贫血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适合吃什么

     

    一、保证每日营养充足。由于一种食物很难达到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因此,在食物摄取方面应尽量使食物种类丰富,以保证营养摄入均衡。这是贫血饮食的基础。

     

    二、积极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例如猪肝、小油菜、四季豆、香菜、菠菜等,这些都是含铁量丰富的食品,在日常饮食中可以有意识地多增加此类食物的摄入。

      
    三、摄入利于铁吸收的营养素。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来说,只保证了铁来源的丰富还不够,还要保证人体能高效地将这些铁吸收入体内,并将其加以利用,才能利于贫血的恢复。这就需要一些营养素的辅助搭配。具体的营养素有维生素B类(包括叶酸、维生素B12)、钙、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等。

     

     

    其中,优质蛋白与维生素C在促进铁吸收方面效果显著,每日摄取量按优质蛋白60g,维生素C50g量为宜。除此之外,在做饭时也可以采用血红蛋白铁和非血红蛋白铁结合的方式提高铁的吸收率,例如:可将含血红蛋白铁的肝脏和含非血红蛋白铁的菠菜搭配在一起吃来提高铁的吸收率。

      
    以上就缺铁性贫血为例介绍了贫血患者适合吃什么。除缺铁性贫血之外,贫血还可分为肝病及甲状腺疾病引起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某些慢性病贫血等,在针对原发病治疗贫血外,这些贫血都可以通过饮食疗法来提高营养的摄入。

  • 今天收到一个朋友的消息:我从小就面色白,经常觉得没力气,特别是一饿,就浑身无力,出虚汗,吃了东西后就缓解,有的人说我可能是贫血,有的说可能是低血糖,想问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信很多人都有此疑惑,傻傻分不清,觉得贫血和低血糖的表现情况一模一样,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本文今天为大家解惑!

     

     

    一,什么表现是低血糖?

     

    血糖这个东西,高了也不好,容易成高血糖,低了也不好,容易成低血糖。高血糖和低血糖一样都是需要警惕的疾病。

     

    血糖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整个机体都需要葡萄糖来维持,尤其是脑组织,需要血液中的葡萄糖去待命。

     

    一般来说,空腹血糖检测低于2.8mmol/L称作低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机体反应比较敏感,濒临危险值也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如果经常性感到饥饿、疲惫、头晕心悸、出冷汗、手发抖、面色苍白等症状,特别是一补充食物就感觉好很多,那就要警惕了,以上都是低血糖的表现情况。

     

    如过严重时,会出现神志模糊、言语不清、烦躁不安以及呼吸急促,甚至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一般有三种情况容易造成低血糖,一长期不进食导致的低血糖,例如:节食减肥,经常不吃早餐等;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没有及时补充能量;三,空腹大量饮酒。

     

    所以,有以上表现的看官,一旦要引起警惕,尽早就医,随身携带能量补充哦!

     

     

    二,什么表现是贫血?

     

    贫血是个比较笼统的说法,分为多种类型,一般老百姓常说的贫血是指“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需要而发生的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元素,当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时,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会出现,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毛发干枯、脱落等情况。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脸色苍白,有时会伴有头晕、心悸。

     

    一般有三种情况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一月经长期量过多或因外伤导致的大出血;二素食者;三,特殊人群,例如:孕妇,婴儿,青少年等。

     

    三,糖尿病和缺铁性贫血的区别

     

    糖尿病和缺铁性贫血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低血糖,在刚开始的时候,症状很轻微,主要体现在长期没有进食时,最容易出现手脚发软,马上进食后就可以减缓,具体确诊要通过监测血糖及临床症状来诊断。

     

    缺铁性贫血,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无明显特征,但是容易出现皮肤,粘膜的苍白,还伴随心跳加快,恶心等情况,胃口差。一般通过血常规的检测来诊断。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清楚了吗?

  • 若你是在各级中医院工作的医师,那么你就会对王琦教授不遗余力推广的中医九种体质辨识非常熟悉,然而遗憾的是,这九种体质中没有临床上常见的血虚体质。

     

    血虚体质被阴虚体质涵盖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血虚确实是阴虚中的一部分,但它与广义的阴虚还是有所区别的,由于这个体质学说不够细化,所以,它的临床指导意义就下降了。

     

     

    在整部《伤寒杂病论》中,阴虚只出现了一次: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 伤寒论第111条

     

    在这儿,阴虚就是阴液亏少的意思。从理论上说,所谓阴虚证就是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出现了亏虚,体内的阴阳平衡被“打破了”,体内阳的一面相对而言就显得“旺盛”了,从而出现了“虚热”这样的假象。

     

    阴虚=体内流动的不同状态阴液的减少,例如津液/精/血的减少。而血虚则是一个属于阴虚,但比阴虚小一些的概念。

     

    血虚=特指体内血液的亏少。体内的血液是温暖的,流动的,红色的。

    所以当出现血虚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下面一系列症状:

    最基础的是——手足发麻,冰冷;某些部位会出现瘀斑,瘀点;面色淡白或萎黄,口唇,眼睑,手足爪甲淡白。

     

    可能会出现的是——头晕眼花,心悸多梦,脉细无力。

     

    这是血虚最基础的症状,需要说明的是,不能将中医的血虚与西医的血红蛋白测定完全挂钩,中医是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人的身体状态,着眼的是人宏观的证象变化。

    人为什么会出现血虚呢?

    一,是生血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减弱,难以将饮食的精华加工为血。

     

    二,是肾精不足,肾中精气有促进脾胃化生水谷精微,升华为血的作用,肾精不足后,人体体内血的质量就大幅度下降了,肾精不足与先天禀赋不足,息息相关,治疗上比较困难,除了补肾之外,温补脾胃,再重用一些能使药性沉降的药物,例如白芍,使得脾肾相衔,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三,就是瘀血阻塞脉络,导致新血生化障碍了,这种情况多见于慢性病后期,所谓久病必瘀正是指此。在伤寒杂病论中,最能体现“以活血化瘀为补”的方剂就是“大黄䗪虫丸”了,这个方子以攻为补,可谓惊世骇俗。

     

     

    对于生血不足引起的血虚,治疗上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的,从治法上就是夯实脾胃之气,最基础的经方就是“小建中汤”。待脾胃之气恢复后,再加黄芪与当归。

     

    黄芪补肺气,补卫气,可以将胃气由内而外地向外输出;当归不但能够补血,还有推动血行的作用,当然它的这个作用不如川芎。黄芪和当归的比例多为3: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严重贫血可危及生命!别再把贫血不当回事

     

    贫血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新生儿贫血,老人贫血,妇女贫血……不论男女老少,都有贫血的可能,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不把贫血当回事,我们生活中不少听见这样的声音:“呵,贫血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吃点红枣不就得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好好聊聊贫血的那些事!

     

    贫血是什么?首先要明白一点,我们所说的贫血并不是中医所说的“血虚,气血不足”,这里所说的贫血指的是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红细胞是血液中负责运输氧气的细胞,贫血就是指这玩意比正常人少啦!

     

    检查是否贫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血常规,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可诊断为贫血。

     

    一般来说,轻微的贫血是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的,但是贫血时间过长或者贫血情况较为严重时,可表现为以下症状。

     

    1.皮肤、粘膜苍白 。

     

    贫血的病人一般面色灰暗苍白,没有血色,一般用眼睑结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等部分的颜色与正常人比较。

     

    2.容易疲惫,产生无力感。

     

     贫血病人时常觉得疲乏、困倦,这是肌肉缺血缺氧所导致的,稍微一走动,腿上就像灌了铅一样,疲乏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目眩、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嗜睡多梦等都是贫血患者的常见症状。急性贫血或者重度贫血患者更是有可能出现突发晕厥,意识不清等紧急症状,尤其是老年贫血患者,最为多见!

     

    4.心血管系统症状。

     

    贫血患者 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低,细胞携氧能力下降,使得器官处于缺氧状态,体力活动后就容易感到心悸、气促。

     

    重度贫血的人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的,感觉到胸闷、呼吸不畅。

     

    长期贫血还可能会引起心脏病!家中有贫血症状长辈的朋友们可得注意了哦!

     

    此外,严重贫血对泌尿,生殖,消化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贫血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因为人体组织器官需要的氧气,都是通过血液中的红细胞携带运输的,所以,贫血会对身体各个脏器的功能都会产生影响。贫血带来的一些列问题不可小觑!

     

    贫血了怎么办?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该去医院接受正规的红细胞输注治疗,避免因为红细胞过低引起的缺氧昏迷等症状。对于血红蛋白浓度在 60 g/L 以下的重度、极重度贫血,原则上都要求输血治疗!大部分贫血患者都是以病因治疗和生活调养为主。

     

    生活中哪些饮食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呢?

     

    平时要摄入富含造血原料的食物,主要是选择含叶酸、维生素 B12、铁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叶酸及维生素 B12。动物血、动物肝脏、蛋黄、瘦肉、深颜色的蔬菜含铁丰富(动物来源铁更易吸收)。要适量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C、铜的食物,如蛋类、乳制品、鱼类、水果、芹菜等。 还要确保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且应坚持适量、均衡的饮食原则。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预防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 进入中老年之后,要注意子宫肌瘤的发生,因为子宫肌瘤也是由于铁不足而引发的一种疾病。所以,中老年人很容易因为贫血而引发子宫肌瘤。另外,有痔疮和肠胃病的人也应该注意是否患有中老年贫血。

     

     

    贫血引发子宫肌瘤

     

    30岁以上的女性中,每5个人中就有1人患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简而言之,就是在子宫壁上长的肿瘤。长肿瘤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不过看得出这跟性激素之一的卵泡刺激素有关。

     

    子宫肌瘤的症状,要视肌瘤所长的部位和大小而定,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月经次数过多、月经期延长、月经出血量增多。其中有的人,一个月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月经期,而且出血量极大。这样的症状如果持续下去,铁会逐渐流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贫血。

     

    有时虽然有了肌瘤,但症状还不严重,不过如此发展下去,症状就会慢慢显示出来。当月经的量过多造成痛苦,或者由于严重贫血,即使吃补血药也没有用时,就可以进行子宫肌瘤的手术。当然,对于将来还想怀孕的人,就只是割除肌瘤而已,子宫、卵巢、输卵管等都会保留下来,这一点用不着担心。

     

    对于进入更年期的人来说,如果肌瘤不大,也没有严重的症状,很多时候不用手术。这是因为闭经之后,卵泡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肿瘤也会自然变小的缘故。

     

    总的说来,过了30岁以后,一定要每半年作一次定期检查,否则都难以安心。

     

     

    由痔疮引起的出血也是贫血的原因之一。由月经量过多等引起贫血时,自己也能意识到,不过还有些意外的情况,一些隐藏着的情况也会引起贫血。

     

    首先能够列举出来的就是由于痔疮引起的出血。痔疮中,最常见的是由长在肛门里面的内痔引起的出血。如果有了内痔,最初是排便后会渗出点滴血来,因为也不是那么痛,所以多人也不会怎么在意。但是就算每天只会有少量的出血,如果一直持续下去的话,依然有可能会得贫血。不过,这段时间是连续治疗,直至根治的好机会。所以,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去看医生。还要注意肠胃的疾病最不幸的是有的人即使摄取了足够的铁,但还是会患缺铁性贫血。这是由于肠胃患 有疾病,使好不容易摄取的铁不能被吸收。

     
    肠胃疾病而引起的贫血,主要就是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出血。这种情况也一样,虽然每次只有一点点血,但是如果成为慢性出血的话,就会有一定的出血量了。所以必须要注意。

     

  • 作者 | 王兴国
    文章首发于 | 营养医师王兴国微博

     

     

    铁的作用


    铁是人体推荐摄入量(RNI)最大的微量元素。它不仅是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也是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许多重要酶的辅助因子,参与电子运输、细胞呼吸及DNA合成等重要生理活动。因此,铁在维持机体健康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身体缺铁导致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发病率较高。

     

    铁的来源


    存在于肉类,尤其是红肉和动物内脏、血液中的铁(血红素铁)是膳食铁的最好来源,含量多,吸收率高;蔬菜、豆类等植物性食物也提供一些铁,但含量少,吸收率很低。某些营养强化食品(如加铁酱油、强化面粉、铁强化奶粉和米粉等)和营养素补充剂(如铁剂或某些复合型维生素矿物质制剂)也专门提供铁。

     

     

    铁过载的危害


    长期以来人们都很重视缺铁和补铁,尤其是孕妇、婴幼儿、儿童、老年人、素食者等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的人群。不过,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铁过多——准确地说是“铁过载”(iron overload)对健康的危害更不容忽视,会导致心脏病、肝硬化和糖尿病等。有研究报道,当中年男性体内血清铁蛋白高于正常范围(>200 mg/L),则其患心肌梗塞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2倍。

    201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发现铁会引起细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死亡(既非凋亡又非坏死),并命名为“铁死亡”(ferroptosis)。铁死亡不但引起心脏病,还与肿瘤发生、肾功能衰竭以及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有关。

     

    铁过载的界定


    铁过载是指由于铁的供给超过铁的消耗,从而引起体内总铁量过多,广泛沉积于人体重要器官和组织的实质细胞,可伴或不伴器官功能障碍。

    在人体中,血清中的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正常约为30%,当转铁蛋白饱和度在女性体内高于45%或在男性体内高于50%时,即为铁过载(iron overload)。当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超过60%时,非转铁蛋白结合的铁就会在血液循环中积累,对细胞造成破坏。

     

    铁过载的原因


    临床上,铁过载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是先天性代谢障碍导致体内铁过度蓄积,即遗传性血色病(hereditary hemochromatosis,HH);后者常因大量输血、长期补充铁剂、摄入含铁饮食或某些血液病等导致。

    遗传性血色病(HH)是一种组织大量铁沉积并导致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遗传疾病(6号染色体上的HFE基因突变),其发病遍及全球,中国人患病率很低。

    某些需要长期反复输血治疗的疾病,如β型地中海贫血、镰刀细胞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很容易造成机体内铁的逐渐累积。实际上,因为反复输血导致地中海贫血患者铁过载会损害心脏,所以通常需要同时进行祛铁治疗(如祛铁胺)。

    阿霉素(doxorubicin)等蒽环类药物也会导致铁过载,并导致心脏损害。阿霉素是临床上用于抗癌治疗的广谱化疗药物。

     
    膳食因素导致的铁过载尤其引人关注。人体每天通过消化道(尤其是小肠)吸收膳食中的铁,以补充由于肠道细胞脱落等原因丢失的铁,保障机体铁水平的稳态平衡。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发达国家与地区中铁营养的核心问题已经从铁缺乏转变为铁过剩,并由此导致了包括心脏疾病和2型糖尿病等在内的诸多慢性疾病。

    基于“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的数据,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Ascherio等人发现,摄入血红素铁(主要来自红肉)较多的男性更有可能发生心肌梗死。5年之后Klipstein-Grobusch等人在荷兰人群(Rotterdam study)中也报道了类似的结果。来自“护士健康研究”(NHS)和“爱荷华州妇女健康研究”(IWHS)的数据则提示,膳食血红素铁会增加2型糖尿病和酗酒的女性罹患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基于已发表的队列研究数据,浙江大学王福俤团队发现,膳食血红素铁的摄入与心脏疾病风险显著相关,且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血红素铁的膳食摄入每天增加1 mg,则发生心脏疾病的风险能够增加7%;而膳食非血红素铁摄入与心脏疾病风险却没有关联。

     

     

    小结


    铁缺乏引发的缺铁性贫血至今仍严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另一方面,过多的铁离子可促进自由基的形成,从而对细胞产生毒性。正是铁离子的“双刃剑”的特性,细胞既需要足量铁满足需求,又要避免铁过载造成的危害,需要保持铁的稳态平衡。

    膳食铁(主要是红肉、动物内脏、动物血液)摄入过量危害健康,特别是增加心脏病、肝硬化、2型糖尿病以及某些肿瘤的患病风险。补铁的营养补充剂,包括含铁的复合维生素矿物质也不宜随便服用。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以及预防,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孕妇、婴幼儿等容易缺铁的人群预防性补铁要遵循指南的剂量建议,不要过量或随意补充。已经确认并不缺铁的普通人不要服用含铁的营养补充剂,红肉摄入量应少于50克/日。

     

    参考文献:

    浙江大学医学院王福俤研究团队在《科学通报》发表的文章“铁过载及铁死亡在心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CSB/doi/10.1360/TB-2019-0242?slug=fulltext ​​​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