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了解胀气4个“元凶,宝宝哭闹时不用手忙脚乱了

了解胀气4个“元凶,宝宝哭闹时不用手忙脚乱了
发表人:儿科医生宫红梅

当宝宝遇到胀气时,会感到不适当孩子,便会出现哭闹、睡时惊醒、腹部鼓胀、打嗝、放屁甚至腹泻等情况。出现这些情况时,妈妈通常也变得束手无策,想解决问题,就得知道宝宝为什么会胀气。

一、宝宝出现胀气的原因有这些

1.尚未发育成熟

 

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健全,所以大脑无法准确对消化道进行准确控制。

 

于是在宝宝吃完食物后,肠胃中消化吸收的过程无法协调分工,就会出现肠道局部地区蠕动程度快慢不一,造成每段肠道之间的先接触不顺畅,引起胀气。

 

2.喂养姿势错误

 

进行母乳喂养时,妈妈使用的的姿势不正确、孩子衔乳头方式不对等行为都会容易使孩子在吃奶的同时,吸进空气。如果是奶瓶喂奶,如果吃奶时奶水没有充满奶嘴或者奶嘴孔过大等,都会使孩子吸进过多空气。

 

 

3.宝宝日常哭闹

 

孩子在哭闹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吸入大量的气体,使孩子出现腹胀。

 

另外乳糖不耐受也是一种原因,当孩子出现腹泻时,小肠黏膜会出现损伤,影响乳糖酶的分泌。导致乳糖进入小肠后不能被充分分解,便直接进入大肠,孩子则会出现腹泻和胀气的症状。

 

4.错误的冲奶粉姿势

 

很多家长为了让奶粉混合均匀,喜欢拿着奶瓶上下、左右使劲摇晃。但奶粉冲泡均匀了,可是在摇晃的过程中奶瓶中会产生很多气泡,宝宝吞入太多的空气,容易导致胀气。

那么,妈妈们应该如何给宝宝冲奶粉呢?


1.泡奶粉的温度要合适,按照奶粉说明的温度冲泡;

 

2.加水后放入奶粉,沿同一个方向摇动,或用搅拌棍搅拌;

 

3.冲好奶粉后,轻轻敲打奶瓶底,让泡沫浮到上面;

 

4.静置待泡沫消失后,温度合适,就可以给宝宝喝了;

 

5.奶瓶的瓶口不要过紧,保证奶不流出即可。

 

二、宝宝胀气不舒服,一直哭闹怎么办?

小儿腹胀首先考虑食物原因,如果小宝宝肚子胀气得厉害,应先注意饮食。

 

如是母乳喂养,妈妈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进食,列出有嫌疑的食物,如豆类、花菜以及辛辣食物等,此外,苹果、梨、杏儿等含高浓度糖分的纯果汁也是诱因,那么之后在喂奶期间应该注意减少此类食物的食用。

 

对于一些非病理性的小儿腹胀可以考虑以下三种做法。

 

1.拍嗝

 

在宝宝吃奶的间隙,让宝宝竖直后背地坐在你腿上,轻轻地拍他的背,直到他打了嗝。

 

2.给宝宝按摩腹部

 

当宝宝因胀气难受哭闹时,可以试着把宝宝平放,将手伸进他的衣服里,轻轻地呈顺时针方向为他按摩小肚子。一方面可以缓解腹胀,另一方面宝宝也会因为舒服而转移注意力。

 

3.简单药物治疗

 

宝宝腹胀、腹痛,因为他们胃肠的消化能力太弱,可以根据医嘱给宝宝吃一些益生菌,以调节小宝宝的肠胃,帮助他消化。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健康小宝宝大便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人乳喂养儿粪便、人工喂养儿粪便和混合喂养儿粪便。

    • 人乳喂养儿粪便,正常为黄色或者金黄色,均匀膏状或者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或较稀薄,绿色、不臭,每日排便2-4次;
    • 人工喂养儿粪便,正常为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稠,有明显臭味,可混有白色酪蛋白凝块,每日1-2次;
    • 混合喂养儿粪便,喂养母乳加牛乳(或配方奶)与喂牛乳者相似,但较软、黄、添加淀粉食物可使大便增多,稠度稍减,稍呈暗褐色,臭味加重,每日1次左右。

     

    大便异常情况可表现为排气多(崩屎),大便次数过多,水便分离,大便有泡沫,大便酸臭味,严重的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者大便粘液增多,有时伴有血丝便,甚至有皮疹,严重的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出现大便异常,排除感染情况,一般与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食物过敏)和进食过多(每次进乳后多有溢乳)三个原因有关。

     

    如果是乳糖不耐受引起,可以服用乳糖酶;牛奶蛋白过敏引起则(食物回避-口服食物激发试验确诊)更换为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者氨基酸奶粉。

     

    进食过多(每次进乳后多有溢乳),奶量摄入过多建议控制奶粉量,原则上以每日溢奶次数不超过1-2次的量为准。具体操作建议:0-3月按需喂哺,每日8-12次,日总量控制在500-750毫升;3个月龄后逐渐定时,每日6-8次,日乳量600-800毫升;4-6个月龄,定时(3小时)哺乳,每日5-6次,每次乳量增加,日乳量800-1000毫升,逐渐停夜间哺乳。如果宝宝哭闹可试用安抚奶嘴安抚。

     

    大便稀、次数多,很容易引起“红屁屁”。发红起湿疹部位可遵医嘱涂抹肤乐霜+艾乐松,1:1混合外用,1天2次,皮疹见好后艾洛松逐渐减量停药。其他正常皮肤,可在1次排便、洗澡后,涂抹二甲硅油等保湿即可。

     

    红屁屁或者破溃部位护理坚持“凉”,“干燥”,“减少刺激”三原则。

     

    “凉”:室内温度20-22度为宜,大人体感微凉;洗屁屁的水温不宜超过40度;不要用热吹风及热源照射。

     

    “干燥”:减少清洗次数,每日大便后可用40度温水冲洗,小便用棉柔巾蘸干即可,不需要冲洗,也就是每日冲洗最多4次左右;不戴尿不湿,尽量裸露,保持破溃部位清洁干燥。

     

    “减少刺激”:所有物品换为婴儿专用一次性的棉柔巾,不要用纸或纱布偏硬的物品擦拭;清洗时采用冲洗及冲洗后蘸干的方式,上药也用“点涂”的方式,避免反复搓洗,擦拭。

  • 作者:王俊玲

    哮喘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小宝宝也是哮喘的高发人群,小儿哮喘发作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因此家长必须对引起哮喘的因素有深入的了解。然后平时让孩子避开这些因素就能起到预防哮喘的作用了,下面就是对引起小儿哮喘4个原因的详细介绍。

    引起小儿哮喘的原因:

    1、很多致命性食物的食用

    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我们吃的食物种类也开始多了起来,虾、蟹、贝壳类海产品也逐渐端上了平常家庭的餐桌,殊不知这些海产品中含有的特异性蛋白质具有很强的致敏性,孩子吃了之后很容易诱发哮喘等过敏反应。还有一些反季节的蔬菜水果上市,孩子食用之后都有可能诱发哮喘,因此家长不要给孩子乱吃食物。

    2、养花养宠物

    不少家长都喜欢在家里养一些花花草草和宠物,这算是自己的爱好吧,不过孩子对于有些花草是过敏的,常见的容易引起过敏的花草有茉莉花、木兰、洋绣球、夜来香等,而宠物身上也有很多的致病菌,在把家里面的空气污染之后,孩子吸入污染的空气就容易患上支气管哮喘、肺肉芽肿这样的过敏性疾病。

    3、环境破坏气温异常升高

    由于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工厂里面烟雾、废弃、机动车尾气等往外排,导致气温升高,小孩子的气管黏膜组织是非常薄的,不能承受高温的刺激,时间长了变诱发哮喘了。

    4、生病滥用药物

    现在的家长在发现自己感冒之后立马去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其实感冒只是病毒感染,并不是病菌感染,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这完全是滥用药物,孩子经常使用抗生素后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就容易得哮喘。

    上面文章已经十分详细地给大家介绍了4个引起小儿哮喘的原因,希望家长在生活中督促孩子做好预防工作,这样您的孩子患上哮喘的几率就非常低了。不过发现自己的孩子的得了哮喘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拖延不得。

  • 如何提高宝宝的抵抗力?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说起抵抗力这个小妖精,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太能耐了,能很好的保护孩子的健康,帮助娃打败致病菌。恨的是,抵抗力这东西可不是想要就有,那些三天两头抱着娃去医院的妈妈们恨不得跪求了......

     

    在俘获抵抗力这小妖精前,有几个误区必须给大家解开!

     

    一、总生病=抵抗力弱?

    6岁以下的娃,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本身抵抗力就弱,生病次数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就会强大起来。

     

    生病对于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还有很大的作用,打个比方:

     

    如果娃的身体是一个王国,那么抵抗力就是保卫王国的军队,而那些致病的细菌就是外来侵略者。娃生病了,代表侵略者来犯,自然要出动军队来对抗。就是在这样的实战中,军队得到了锻炼,实力大增,最终成为保卫娃身体的强大抵抗力。

     

    要知道,6岁以下的娃平均每年能感冒6-8次,在感冒高发季还能多达1个月一次。

     

    所以娃感冒的勤了点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有些症状出现,可能就是在发出信号:你家娃抵抗力有点低哦!

     

    总生病不说还伴随着发育落后,身高体重出现不符合生长曲线的状况。

     

    生了病不容易痊愈,小小的感冒也无法自愈,得靠输液或者住院才行。

     

    出现细菌感染后不好对付,用抗生素至少2个月以上才行,而且效果还不理想。

     

    生病容易出现严重感染,比如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如果你家娃有这些情况,就要好好的在生活中,注意给他提高抵抗力了。

     

    二、如何提高宝宝的抵抗力?

    1、不要过度清洁

     

    有些妈妈总觉得孩子要干干净净的才不会生病,实际上,追求无菌的后果就是打破身体内细菌的平衡,反而容易降低抵抗力。

     

    所以不要频繁的使用消毒制剂,宝宝的用品只要干干净净的就可以了,不需要额外消毒。

     

    2、亲近大自然,多运动

     

    不要把娃养成金丝雀,只要有时间就带娃到大自然里去,大自然的温度变化可以让宝宝学会调节自身温度,多多运动也能增强娃的体质,从而提高抵抗力。

     

    事实证明,运动量大的娃比不爱运动的娃抵抗力优秀太多!

     

    3、饮食均衡

     

    绝对提倡宝宝6月龄之前纯母乳喂养的,母乳中的乳铁蛋白能够增强宝宝抵抗力。

     

    已经断奶的宝宝,要注意避免挑食,偏食。家长在娃的饮食上也要均衡搭配:碳水化合物(主食),肉类、鱼类、蔬菜、水果,奶制品等。

     

    4、按时接种疫苗

     

    疫苗就是娃的保护罩,不打疫苗就相当于让娃在各种病毒细菌的世界里裸奔。所以无论如何,疫苗必须打!还要提醒大家,提高抵抗力这回事儿没什么捷径可走,更没有药物可以提高抵抗力。如果有人告诉你什么什么药吃了可以提高抵抗力,请你勇敢的怼回去:骗人!

  •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宝妈都很伟大,上班忙碌优雅,下班陪睡哄娃,最愁宝宝半夜几多醒,为娃消得母憔悴。

     

    宝宝夜醒也是家长担心的问题之一。

     

    其实1岁以内的宝宝每天晚上平均都要醒来2~3次,这是宝宝睡眠发展过程的正常表现,不必特别担心。小宝宝尚不具备一觉睡到天亮的能力。一旦宝宝夜醒,大部分需3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重新入睡,多数是有夜奶要求。

     

    家长注意宝宝夜间醒来后不要急于应答,观察3~5分钟后确定宝宝有需求时再行处理,特别要避免立即采取摇晃、拍抱的哄睡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夜晚醒的次数会逐渐减少,约50~60%的孩子在6个月以后夜晚最长能够连续睡眠5个小时以上。从6个月起父母应该开始减少宝宝夜晚喂奶的次数,培养宝宝夜晚连续的睡眠能力。

     

     

    宝宝好的睡眠并非指夜晚睡眠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是需要宝宝入睡快,夜间醒来的时间短,再加上夜晚睡眠充足,才能帮助宝宝获得较高的睡眠效率。

     

    生长激素的分泌在深睡一小时以后才逐渐进入高峰,一般在晚上10时至凌晨1时为分泌的高峰期。如果睡眠受到干扰,睡眠时间减短,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身高的增长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宝宝与父母可“同屋不同床”与“同床睡眠”相比,前者夜晚入睡潜伏期短,夜晚觉醒次数少,连续睡眠时间长,夜晚睡眠效率高。有研究发现父母与宝宝同睡一张床与婴儿窒息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所以还是不要同睡一张床为好。六个月内建议宝宝和父母同屋睡。

     

    婴儿建议仰卧睡眠,头面部不应遮盖。床垫应坚固,床上不要放不必要的柔软的,充气的玩具防止宝宝窒息。保证一个安静的环境,在宝宝犯困时放到床上,培养其独自入睡能力。不要依赖拍抱或摇晃等安抚方式让宝宝入睡。父母在宝宝入睡过程中过于积极地参与、习惯性地陪伴宝宝入睡或采用拍抱、摇晃等安抚措施,不仅会使宝宝入睡潜伏期增加,也会增加宝宝夜醒后再次入睡的困难。

     

  • 为人父母都知道,小孩只要安静准没好事!一位妈妈上网分享自家孩子的杰作,表示自己才看个手机,发现孩子突然变得好安静,一探究竟后却被“这一幕"吓到花容失色,照片发布后引发广大网友留言!

     

     

    这位妈妈当时与两个分别5岁、3岁的孩子在客厅,吃饱后她看手机,两个孩子则在一旁玩耍。突然间,原本很吵的两人安静下来,她好奇往沙发看过去后发现有个人脸"浮现"在上头,吓到放声尖叫!

     

    原来,这两个孩子正在沙发玩躲猫猫,5岁长子躲进沙发套里面,把整张脸用力往外推挤,从外部看上去,就是一张浮在沙发上的脸孔,让妈妈直呼真的很可怕!

     

    虽然吓人,但5岁儿的"杰作"仍引来众多网友回应,"太吓人了"、"好可怕"、"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哭出来"、"我很久没这样尖叫了"、"看起来好像人面鱼"、"我内心可能会留下创伤"、"会吓到不敢睡"。

     

    有些网友则觉得"好可爱啊"、"半夜看到这个笑出来"、"妈妈还能冷静拍下照片,拍得很好啊"、"看起来可以在低预算的恐怖电影中使用"。

     

    不过,也有为人父母的网友感同身受,"孩子的行为果然都无法不可预测啊"、"我小孩也喜欢躲进沙发套"。

     

    居家安全不可忽视!儿科医生点出“10大危险处所”

     

    孩子通常好奇心重、天马行空、喜欢探索,常会有令人哭笑不得的行为!不过针对幼龄的孩子来说,即便是在家中玩耍,仍有许多地方有着潜在危险。

     

    为避免孩子受伤,需注意10个家中危险的地方,呼吁爸妈或照顾者留意居家安全:

     

     

    1. 浴缸、洗衣机

    即使浴缸的水深只有10厘米,也具有让婴幼儿溺毙的程度。平时要确定没有水在浴缸里头,并随手关浴室门。洗衣机周遭也不要放有垫脚物品,防止宝宝爬入。

     

    2. 门窗

    在开关门窗时,务必先确认孩子有无在门窗边,避免夹伤手指或撞到身体。

     

    3. 床铺、沙发

    不论宝宝在沙发或床上睡觉,只要孩子已会翻身,爸妈就必须要在一旁看顾,专家建议最好让孩子睡在“有装围栏的婴儿床”。

     

    4. 玄关

    家中若设有玄关,宝宝又正好处于‘喜欢四处爬’的阶段,建议可用围栏挡住玄关、防止孩子爬入。另外,也可在穿鞋区铺上材质松软的厚垫,以防宝宝不慎摔落。

     

    5. 柜子

    许多人会使用"玻璃装饰柜"摆放物品,建议最好能锁上柜子,避免宝宝被柜中物品吸引而打开柜子门、发生夹手意外。

     

    6. 插座

    婴幼儿常会把手指或其他物品插入插座孔,进而发生触电。建议爸妈可在插座插上安全挡板、或更换为安全插座(例如:插座安全防尘盖、电源插座保护盖、自动安全防护盖)。

     

    7. 楼梯

    会爬行的宝宝常会趁大人不注意时爬楼梯,要是一不留意可能就会滚落下来,因此建议,楼梯口最好能装置安全栏杆或围栏。

     


     
    8. 阳台

    阳台若未加护栏(或阳台门未上锁),甚至在阳台上堆放物品、让孩子有垫脚爬高的机会,恐容易发生意外。

     

    9. 厨房

    一般而言,厨房里的每样器具都有危险性,除了不要让孩子进入厨房之外,爸妈也切记不要带着孩子进厨房煮菜或洗碗。

     

    10. 桌子、桌巾

    婴儿幼容易撞到桌角而受伤,爸妈最好在每个桌角加上边角防护套,另外也不要铺桌巾,要是桌上有热食、重物或其他物品时,孩子可能会拉扯桌巾而使物品掉落,导致受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相信每个有宝宝的家长都会碰到宝宝夜哭的问题,新生儿的中枢神经发育还不完善,日醒夜睡的反射尚未建立,如果白天睡的时间长了,夜里就不要入睡,大人不哄不抱,便大哭不止。下面我们就来解析:新生儿夜哭的10种原因!

     

    1. 饥饿或过饱

     

    一般而言,小宝宝隔2~3个小时就可能要吃奶,有些妈妈却喜欢固定3个或4个小时才让宝宝吃一次奶,以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对无法忍耐饥饿的宝宝而言,这种方式无疑十分痛苦,因此往往气得哭闹不止,而且在吃奶时会狼吞虎咽地狂喝,以至于喝入太多空气,反而又造成肚子痛,只好再哭一次。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妈妈以为宝宝哭闹是因为没吃够,于是又喂了一次奶!可是你知道吗?宝宝的神经发育尚未成熟,仍旧保留着吸吮反射能力,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放到宝宝的小嘴里,他就会用力吸吮,结果导致吃奶量过多,宝宝的小肚子越来越胀,进而因为感觉不舒服而哭闹不止。

     

    解决方法:到底应该隔几个小时喂一次奶,要依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至于每次喝奶总是又快又急的宝宝,可在喂到一半时先给其拍背排气,以免吸入过多的空气。

     

    2. 肚子胀气

     

    由于消化功能不够完善,所以宝宝会不定期出现腹胀状况。

     

    解决方法:帮宝宝拍背排气,或擦一些含薄荷油成分的婴幼儿专用消胀气药膏。如果宝宝经常胀气,请考虑换一种配方奶粉,而哺喂母乳的妈妈则少吃一些产气食物(如豆类、豆浆与地瓜等)。

     

    3. 想睡觉

     

    有些小宝宝在睡觉之前显得比较烦躁,如果宝宝的眼皮显得很重或一直揉眼睛,那就表示想睡觉了。

     

    解决方法:请给宝宝提供一个温馨、安静的睡眠环境。

     

     

    4. 宝妈饮食问题

     

    哺喂母乳的妈妈如果吃了口味比较重的食物,如辣椒、洋葱、咖哩等,宝宝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哭闹。

     

    解决方法:哺喂母乳的妈妈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或含咖啡因、酒精的食物与饮品,以免影响到宝宝的情绪反应。

     

    5. 尿布湿了

     

    这种状况比较容易判断,目前许多纸尿裤都有尿湿显示功能。

     

    解决方法:注意观察纸尿裤是否已经膨胀,以便及时更换。

     

    6. 有情感需求

     

    小宝宝有时怀念在妈妈肚子里的温暖感觉,所以通过哭闹来获得妈妈的拥抱和呵护。

     

    解决方法:拥抱能够有效安抚宝宝情绪,不妨就多抱抱他吧。

     

    7.环境过于杂噪

     

    太多嘈杂的声音、震动或视觉刺激,也会让宝宝变得不安、爱哭闹。

     

    解决方法:适度的安抚或温柔的触摸,都可以有效环节宝宝的情绪。

     

     

    8. 太冷或太热

     

    小宝宝调节体温的能力还不够强,环境温度过热或过冷都会让宝宝感到焦躁或不舒服。

     

    解决方法:尽量在室内维持舒适的温度(22℃~24℃),在外出时及时给宝宝添减衣服。

     

    9. 肠绞痛

     

    在肠绞痛发生时,宝宝的小脸会胀红、下肢蜷曲于肚子上,这种情形通常发作得很急,常见于下午及夜间,好发于3~6周新生儿。当然,妈妈不要过于紧张,等宝宝到了3个月大左右时,肠绞痛的发生率将大大降低。

     

    解决方法:对付宝宝肠绞痛有一些法宝,可以抱起宝宝,有规律地、轻轻地摇一摇,在宝宝小肚子上擦一些消胀气的药膏并按摩一下,或用温毛巾放在宝宝胃部、唱唱歌、洗个温水澡等,都可以有效舒缓宝宝的不适感。如果上述方法均不能奏效,请尽快至医院做进一步诊断,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一些抗组织胺、镇静剂等药物。

     

    10. 其他儿科疾病

     

    除了肠绞痛之外,中耳炎、肠胃炎或疝气等也都可能是造成宝宝身体不适而哭闹的原因。

     

    解决方法:一旦宝宝出现不吃、不睡、体重不增加、行为突然异常等状况,或是哭泣声音和平时明显不同,更像是疼痛、发烧等原因所引起的哭闹,那就很可能患上了某些儿科疾病,请及时带宝宝就医诊治。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一吃就拉,还要给宝宝进食吗?

     

    虽然宝宝吃了就拉,但是还会有2/3-3/4吸收率,可延缓营养不良。因此,腹泻期间,强调继续饮食,不然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宝宝为何吃了腹泻奶粉仍然腹泻,还能再吃吗?

     

    对于腹泻宝宝医生会建议吃腹泻奶粉,那吃腹泻奶粉的作用并不是“止泻”,而是为了避免加重宝宝的腹泻。这是因为腹泻会使得宝宝肠壁受损,肠道粘膜无法处理普通奶粉中的乳糖,就会在肠道积聚,进而引起细菌发酵,产酸产气,就会加重腹泻。腹泻奶粉分去乳糖奶粉和低乳糖奶粉。在急性腹泻时可以吃去乳糖奶粉,随着宝宝腹泻好转,可以慢慢从去乳糖转为低乳糖。

     

     

     

    怎么区分细菌性还是病毒性腹泻?

     

    大便常规如果看到多数的白细胞,严重时还有红细胞,就表示粘膜破损了,那就是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则看不见白细胞。细菌性腹泻一般是不洁饮食引起的,如吃过不干净食物或过期食物,同时伴有腹痛,大便有血,发烧。这时就需要再查血,如果血指标升高,就再做个培养,但培养出来没有不代表没有细菌感染。医生一般通过多个指标综合评估。

     

    细菌性腹泻一定要用抗生素吗?

     

    细菌性腹泻中分两类,一类腹泻不需要抗生素,可采取以菌治菌的方式治疗,让好的细菌进入,占据肠壁表面,坏的细菌本身抢占能力弱,只能随着大便出来。另一种是侵袭性腹泻,它比较强,会自己在粘膜那里繁殖。如果所有指标都符合细菌性腹泻,且腹泻不止,用了益生菌效果又不见好,可以用抗生素,同时搭配益生菌,重建肠道微生态。

     

    抗生素和益生菌怎么吃?

     

     

    布拉式酵母菌(益活)不怕抗生素,可以与抗生素同服,吃妈咪爱最好要隔两个小时再用。实际上,感染性腹泻也可以用,但要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和时间,因为抗生素用了之后可能反而会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吃了思密达宝宝腹泻又转便秘了是怎么回事?

     

    除了止泻,还有肠道粘膜保护的作用。思密达有吸附和收敛作用,宝宝腹泻好转后要及时停用思密达,如果继续吃思密达,由于思密达会吸附大便中的水分,引起便秘。

     

     

    宝宝腹泻医生为何要开锌?

     

    在宝宝腹泻时同步吃锌,可让肠壁粘膜长得好,促进粘膜修复,提高免疫力,减少再次腹泻。

     

    腹泻好了后,益生菌要不要停?

     

    益生菌对肠粘膜屏障本身有好处,一般的门诊病人,给益生菌对生物屏障有好处,婴儿即使是细菌性的,也可以服用益生菌,不会侵入到胃肠。像妈咪爱等益生菌,腹泻好了,建议再用一段时间(半个月或一个月),可以帮助粘膜恢复。益生菌给正常宝宝长期使用也没有问题。如果不知道给宝宝吃哪种益生菌,可以轮换着吃,看宝宝接受度是怎么样的,最好是选择冲剂、粉剂、宝宝容易接受。

     

    大便分类法从便便看宝宝健康:

     

    第一型,一粒一粒,便秘;第二型,裂缝的苦瓜,便秘;第三型,粗大的腊肠,介于便秘和正常之间;第四型,光滑的香蕉,每天一次是最理想的;第五型,块状麦芽糖,偏软;第六型,糊状,随容器改变形状,轻腹泻;第七型,水状,腹泻。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 宝宝有时候会不明原因地拒绝吃奶,哭闹不停还挣得小脸通红,好像很吃力很痛苦的样子——相信很多妈妈会有相似的经历,干着急却不知道怎么办?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有很大的可能是婴幼儿便秘的预兆。

     

    宝宝便秘如何缓解?用什么药?

     

    遇到宝宝便秘的情况,家长可用太过着急。可以先进行通便治疗:乳果糖每天一次,每次10-15毫升,维生素B6每天三次,每次10毫克。试用一周。若宝宝在夜间仍腹痛的情况,应该作肠道检查如CT或肠镜,B超,大便培养等。

     

    另外在育儿过程中发现宝宝有便秘的征兆,家长可以使用有调理肠道的有益菌群功效的益生菌让大便恢复正常的。六个月以上的宝宝要及时的添加辅食,可以适当的让宝宝多吃蔬菜,多喝水来缓解。

     

     

    从便便判断宝宝是否健康

     

    相信很多妈妈都会有观察宝宝便便的习惯。那么如何让从便便的形态来判断宝宝的健康状况,让妈妈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再手忙脚乱?首先如果宝宝便便是一粒一粒或者裂缝的苦瓜状,就是便秘了;反之,如果便便是糊状甚至水状,就说明宝贝是腹泻了;那么如果便便呈光滑的香蕉状,而且固定每天一次,那就是正常的也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预防便秘小妙招

     

    第一,家长要注意均衡宝宝的膳食结构,小宝宝则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或喝些果蔬汁,以增加肠道内的纤维素,促进胃肠蠕动,通畅排便,防治宝宝便秘;第二,宝宝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家长就可以通过每天给宝宝进食后给宝宝定时坐盆帮助他慢慢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第三,家长要保证宝宝每日有一定的活动量。对于还不能独立行走、爬行的宝宝,家长要尽可能的多抱抱或者适度的按摩。

     

     

    最后,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关于很多宝宝便秘的原因,其实有可能是源于一直以来的一个误解——那就是奶粉冲的稠一些更有营养。可实际上,家长们不知道的是,不按标准冲调的浓奶粉,只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并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因为新生儿的肾脏发育不成熟,消化不了。当量变引起质变,就会导致宝宝便秘。希望家长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 小易最近发现,自己不到半个月的宝宝拒绝喝奶,还经常哭闹,仔细一看,宝宝嘴里有白白的东西,还带些微黄。

     

    “真是奇怪,宝宝嘴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奶渣呢?”他很是迷惑。

     

    真的是奶渣吗,小易你得注意了哦,这个很可能是鹅口疮!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由白念珠菌感染所导致,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

     

    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表面的白色膜状物,会在孩子的口腔任何部位发生,包括舌,颊,软腭,口底。

     

    鹅口疮的主要症状为新生儿口腔两侧、上腭或舌头上长出类似奶块、稀粥残渣的乳白色的斑膜,开始时为小点或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

     

    严重的宝宝可以看到口腔黏膜绝大部分或者全部被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食管、气管、肺等处。

     

    鹅口疮蔓延咽喉即可能会影响吞咽、呼吸等功能,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孩子得了鹅口疮会有什么表现?

     

    孩子得了鹅口疮的话,会表现为烦躁不安,啼哭,拒绝进食,而且用眼睛能够看到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的白膜,斑膜。

     

    白膜周围皮肤正常,看起来有点象奶块,斑膜呈点状,或融合成片,可出现在舌面、两颊、上腭以及唇内黏膜。

     

    部分宝宝由于并发口炎、口角炎,还会有口水增多,疼痛的症状。

     

    孩子为什么会感染鹅口疮?

     

    鹅口疮的致病因素主要有:

     

    一是母亲的阴道中有白色念珠菌,分娩时胎儿被产道内的白色念珠菌感染。

     

    二是母亲没有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喂奶时白色念珠菌通过不洁的乳头、奶瓶、奶嘴或手指传染给孩子,使孩子受到感染。

     

    三,随着宝宝降生,慢慢地口腔里会出现一些菌落,各种菌落互相制约,维持相对平衡。

     

    口腔念珠菌也是正常菌群的一种,一般情况下不会致病。

     

    新生儿由于口腔 pH 低,有利于白念珠菌生长。

     

    加之宝宝口腔卫生不佳,或者营养不良,以及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口腔菌群原先的平衡被破坏,念珠菌占了上风,便可能出现念珠菌感染。

     

     

    该怎么预防鹅口疮呢?

     

    除了分娩时由产道内感染霉菌,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做到:  

     

    一,喂奶前、接触宝宝前充分洗净双手,杜绝致病菌的传播。  

     

    二,保持乳房每次结束哺乳后,母亲可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晕处,利用乳汁的抑菌作用隔离病菌。 

     

    三, 喂奶后给孩子喂几口温开水,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防止病菌滋生、繁殖。  

     

    四,人工喂养婴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定期煮沸消毒。  

     

    宝宝鹅口疮比较轻微,不影响进食,生活如常的话,可在去除引起鹅口疮的一些可能因素(如清洗玩具、奶瓶)后在家观察 2、3 天,外加制霉菌素——一种治疗真菌的药物,直接涂用于病损表面即可。

     

    但是如果宝宝鹅口疮有增多趋势,或者宝宝哭闹、不适、影响进食,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荷小妹

    文章首发于 |  蒲荷孕育公众号

     

    到了快要来大姨妈的日子,下面有点出血?

     

    这是大姨妈的前兆,还是别的问题?

     

     

    其实,有可能是你怀孕了的着床血!

     

    当受精卵附着在子宫壁上开始妊娠的生长过程时,就会发生着床出血。其实这是怀孕的正常现象,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女性可能将出血与月经前期出血混淆,因为两者看起来就很相似——出血非常少,通常不需要医疗。

     

    什么是植入出血

     

    植入出血发生在预期的月经周期之前。这是非常早期的怀孕迹象,植入过程始于受精,精子使卵子受精后,就称为胚胎。胚胎通过输卵管到达子宫。在此期间,胚胎分裂,成为囊胚。

     

    囊胚到达子宫后,它将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将自身附着在子宫壁上。子宫的这种附着称为植入。植入完成后,在整个9个月的新生过程中,胚胎将保留在同一位置。

     

    通常胚胎在卵子受精后约1至2周进行植入,这也是排卵后约一个星期。

     

    体征和症状

     

    着床出血是最早可轻易识别的妊娠迹象之一。有一些明显的体征和症状可帮助女性识别植入性出血:

     

    早期出血:植入性出血通常会在预期的月经周期前几天发生。但是,情况并非总是如此,许多妇女使两者混淆。

     

    异常的彩色分泌物:植入出血会产生异常的分泌物,其颜色从粉红色到非常深的棕色或黑色不等。

     

    出血很少:植入引起的流血和出血通常持续不超过48小时。许多妇女仅出现几个小时的斑点,或出现一个斑点或条纹。

     

    痉挛:植入也会引起轻度和暂时性痉挛。

     

    其他标志

     

    由于植入是怀孕的早期迹象,女性可能还会经历其他与怀孕相关的症状。怀孕的早期迹象可能因人而异,可能包括:

     

        在月经周期之前可能发生植入性出血

     

        情绪波动

        疲倦

        头晕

        头疼

        乳房变软,肿胀

        恶心和呕吐

        便秘

        嗅觉增强

        对食物的渴望和厌恶

        体温升高

     

    植入性出血是怀孕的正常现象,通常并不危险。因此,不需要治疗,引起的出血通常在几天之内消失,无需治疗。异常大量的出血可能是月经或妊娠并发症的征兆。医生建议女性在这段时间不要使用卫生棉条。

     

     

    你有着床出血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