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怀孕初期血糖高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怀孕初期血糖高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发表人:周喜玉

糖尿病,已经是非常常见的病症了,随着社会经济飞速的增长,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那么,对于妊娠糖尿病的病人也有很多,临床上有很多妊娠糖尿病的患者来找我看病,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放开,二胎,甚至三胎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再生一个,或者再生两个等,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来说,我临床所见到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都是高龄产妇,她们往往年龄大于 35 岁,甚至大于 40 岁,非常非常担心,怀孕时血糖高,对胎儿有什么影响,每天辗转与各个大医院,进行求医问药。别说有多辛酸了!

那么,对于妊娠期血糖高,我们应该明白,如何诊断,怎样预防,血糖高会导致什么?

第一,妊娠期血糖高的诊断,根据 2017 版 CDS 最新的指南标准,将妊娠期血糖高分为三个部分,1.妊娠期糖尿病,2.妊娠期显性糖尿病,3.孕前糖尿病。

第二,妊娠期血糖高,会导致什么?也是孕妇们及家属最关注的问题,妊娠高血糖,众所周知,会导致很多问题,血糖过高会导致胎儿畸形,胎儿巨大,葡萄胎,羊水过多等严重病变。

并且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等;羊水过多发生率增加,为 10%~30%;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在分娩时出现难产和产伤的机会将增多;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在分娩时易产程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此外,妊娠期糖尿病使胎儿的死亡率增高,新生儿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

所以,控制血糖,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让以上病变的几率减少,生产一个健康的宝宝!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新生儿糖尿病疾病介绍: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内分泌-代谢障碍综合征,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糖类代谢紊乱,对糖类的耐受性降低,患者出现血糖升高,并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的糖尿病称为新生儿糖尿病,以Ⅰ型糖尿病为主,这类患儿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此外,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少见。治疗方式包括:液体管理、胰岛素替代治疗、积极控制感染等。尽管积极治疗,该病预后不佳。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是一个糖尿病家族的人,家里的亲戚,记不清已经有几个人因糖尿病并发症而过世了,就连我的师母也因糖尿病被截肢,最后也是因为这个病去世,因此糖尿病早早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


    2020年,我居然还是没有逃脱糖尿病的魔爪,我茫然失措,害怕、恐惧让我终日惶惶不安,今天担心这样,明天担心那样,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几乎感觉自己已经面临死亡一般。


    偶然机会我认识了很多糖友,这也让我从此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居然那么多糖友活得好好的。


    后来我了解了很多关于糖尿病的知识,让我顿时茅塞顿开,心情好了很多,从此,我也终于懂得了糖尿病虽意味终身与它相伴,但是只要能控好糖,避免并发症发生,我们也可以与病共存,快乐生活。在这里我结合一年多学习实践体会,与糖友一起分享我的控糖经验!

     


    1、学会了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熬夜、久坐是我几十年工作形成的习惯,学习后得知这些行为会导致我们的血糖波动大,抵抗力下降 ,影响病情稳定, 必须要彻底改掉,我努力地改掉这些不良习惯,现在基本上约定晚上十点睡觉 ,平时多运动,至少每天三次运动,甚至在家看电视、聊天都在运动。


    2、坚持每天学习。


    我每天必会看一些糖尿病文章,有一些不够明白的还会反复学习呢,力求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的知识、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办法、运动方法,学会了很多糖友餐的搭配与制作,也学会了较多的运动方式。


    3、坚持每天定期监控血糖。


    通过监测了解每一天自己的血糖状况,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从而达到控制血糖在稳定状态。

     


    4、坚持“管住嘴”。


    科学合理饮食不容忽视——控制热量、按时吃饭、慢嚼细咽、食物多样性是稳糖的保障。现在我也改掉了过去饮食坏习惯——暴饮暴食、酗酒、喝高汤、吃高糖、高热、高油食物等坏习惯。


    无论是平日还是节日,自己的饮食都是精心设计的,坚持做到了“三少一多”——少糖少盐少脂多品种,绝大部分时间每天食物达到十多种甚至二十多种。现在为了更好的控糖,我学会了新的食物搭配法,如杂粮饭,在米饭中加入各种豆类、杂粮让起升糖慢,混搭菜——几样菜一起煮,可以减少油和盐的用量,吃饭顺序基本按照:汤——蔬菜——肉——主食(少量配菜)。


    买了食物称以后,经常将吃的食物过称,测血糖,这样可以知道自己吃什么、吃多少,血糖保持得好。还经常进行食物测评,记录下来什么食物可以吃多少量,为以后吃东西懂得一个合适的量。


    5 、坚持“迈开腿”。


    曾经的“懒动虫”如今每天基本坚持“三段式锻炼法”。而且锻炼的地点、内容都是多样化的,因地制宜,确保锻炼的时间、运动量达标。


    6、坚持早睡早起。


    过去是熬夜王,不过12点不睡觉,甚至2—3点或通宵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为了控好糖,现在晚上10:00前睡觉,基本上保证8小时/天。


    7、保持乐观心态。


    不良情绪会刺激压力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经常出去跳舞、散步、旅游、聚会,开心每一天。


    曾经我也是美食狂、懒动虫、熬夜王,不知不觉成了“三高”人,后来通过学习、交流、实践让我有了巨大改变,如今,我已从“糖尿病”的“阴霾”中走出来了,自觉严格坚持以上几条规范自己,血糖控制也比较好,基本各项指标都达标了,自从病情控制好以后,人也开朗活泼了许多,轻松、开心每一天!


    2020年我开始了我“新的人生路”,我研究新美食,创新我的控糖“新美食”,我积极运动,是朋友圈的打卡达人,我坚持过自律的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让我的血糖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棒,心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希望糖友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控糖方法,并且为之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糖人!

  •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都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降糖药物。那么,哪一种降血糖的速度更快呢?其实,药物并没有好与坏之分,但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这两种药物降糖的作用机理不同,很难去说哪种降血糖更快,患者应根据自身的血糖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


    下面将与你一一细说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想必您看完后会心中有数吧。

     


    二甲双胍


    大多数人糖尿病人对二甲双胍都很熟悉,二甲双胍,是非常经典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也是国际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甚至一些1型糖尿病的患者,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服用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作用


    二甲双胍,主要是可以抑制肝糖原输出,同时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以及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它不需要依赖胰岛细胞功能,所以2型跟1型糖尿病均可用。


    主要适用人群


    二甲双胍适用于通过饮食或者运动调理不能很好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也适用于糖尿病前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等,尤其适用于体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可与其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联合应用,也可以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减轻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


    用法用量


    根据糖尿病治疗指南,二甲双胍的常规剂量可以为1g,2次/天。


    但具体用量,还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血糖、年龄、体重等具体情况来定。


    常见副作用


    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口干、口苦、金属胃、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慢慢增加药物剂量,停药后不适症状往往可自行缓解。


    偶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等。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也可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障碍,但极少引发贫血。


    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容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尤其是在肝肾功能受损、心功能不全、缺氧的状态下。二甲双胍本身不会伤肝或伤肾,但肾功能不好的时候会影响药物的排泄,或会导致药物的蓄积或者乳酸酸中毒等问题,所以不太适合肾功能不全的情况。

     


    阿卡波糖


    阿卡波糖作用


    阿卡波糖片,也是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主要是通过抑制小肠壁细胞和寡糖竞争,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使肠道延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餐后血糖的升高。


    通俗点说,就是阿卡波糖能够抑制或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一个人餐后血糖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也就是米饭、馒头等主食的摄入量。所以阿卡波糖主要是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


    主要适用人群


    阿卡波糖片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升高者。


    用法用量


    用餐前即可正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一般一日3次,每次1片。具体用量还需听从医嘱。


    常与二甲双胍、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合用。一般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可以减轻肠道的副反应。


    常见副作用


    主要副作用是胃肠胀气、排气增多、肝酶升高、肠鸣音、皮疹或荨麻疹。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服用阿卡波糖后,患者出现了低血糖,不能通过进食碳水化合物来纠正,而是要喝甜饮料或者直接口服葡萄糖。


    综上所述,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主要是降糖的作用机理不同,所以也很难说哪种降糖速度快,患者需要根据身体情况及血糖情况来进行选择,下面再具体来对比一下。


    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


    作用机理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


    阿卡波糖:通过延缓糖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适合人群


    二甲双胍:适合于糖尿病伴有肥胖者。如空腹血糖升高或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时升高的患者;肝肾功能较好而BMI又高的青壮年,建议用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适合于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如单纯性的餐后血糖升高;以淀粉类食物为主的人群,建议用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都是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降糖药物,都属于一线药物,两者可以联合使用,并无好坏之分,也没有降糖速度的快与慢的区别。


    因为这两个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有所差异的,建议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药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虽然二甲双胍是相对安全的药物,但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胃肠道问题、食欲减退、乳酸酸中毒、肝功能异常、维生素 B12 缺乏等。

    1.胃肠道问题:

    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和胃灼热感,通常这些症状在开始治疗时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减轻或消失;

    2.食欲减退:

    部分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后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导致食量减少;

    3.乳酸酸中毒:

    二甲双胍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乳酸酸中毒,尽管这种情况相对罕见,但可能会在肾功能受损或药物滥用时发生。乳酸酸中毒可能导致肌肉痛、呼吸困难、心悸和意识丧失等症状,属于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4.肝功能异常:

    二甲双胍在个别患者中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尤其是在有肝疾病史或饮酒过量的人群中;

    5.维生素 B12 缺乏: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可能导致维生素 B12 吸收不良,进而引发维生素 B12 缺乏。维生素 B12 缺乏可导致贫血、神经系统问题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如果正在使用二甲双胍并身体出现不适,应咨询医生,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提供适当的建议。

  • 如果血糖测试晚了二十分钟,通常不会对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但确切的影响取决于的血糖水平是否稳定以及血糖控制目标。

    对于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的人来说,晚了二十分钟可能只会产生轻微的影响,因为血糖水平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然而,如果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很严格,即使是轻微的偏差也可能对的治疗计划产生影响。

    如果担心测试时间的偏差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建议在下次测试时尽量遵守准确的时间安排,确保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血糖测试。

  • 妊娠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花生,但需适量,以免引起不适。花生是一种常见的坚果类食物,其营养价值较高,每百克花生约含有313千卡热量,其中脂肪约占25.4%,碳水化合物约占13%,蛋白质约占12%,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烟酸、维生素E以及钾、磷、硒、镁等营养成分。妊娠糖尿病患者食用花生可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对健康有益。但需控制摄入量,以免摄入量大于消耗量,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另外,进食过量花生还会对胃肠道造成负担,易引起腹胀、腹痛等症状,对花生过敏者禁食。生活中,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定时定量用餐,并限制精粮的摄入,建议用燕麦、荞麦、红豆等杂粮豆类来代替部分主食。同时,应保证每日蔬菜的摄入量,食用水果时,应选择含糖量低和升糖指数低的水果,如樱桃、柚子、苹果等。

  • 糖尿病眼病,也被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一种。它是由于血糖控制不良,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进而影响视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失甚至失明。因此,对于得了糖尿病眼病该怎么办,我们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通常是随着糖尿病的病程逐渐发展的。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做好日常的血糖控制,这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眼病的关键。

    其次,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迹象。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得了糖尿病眼病后,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目前,糖尿病眼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激光治疗是通过烧灼病变的视网膜组织,阻止其进一步恶化。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注射药物,抑制异常血管的生长。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糖尿病眼病,如视网膜脱离或者玻璃体积血等。

    在治疗的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都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和发展。

    最后,心理调适也是非常重要的。得了糖尿病眼病,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有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这时,患者应积极面对,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亲友的支持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得了糖尿病眼病,我们要做好血糖控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眼病,保护我们的视力。

  • 上月初怀胎十月的王女士终于迎来了小生命的降生,然而,经过6个小时的阵痛与分娩的剧烈疼痛,王女士和她的家人却得到了“新生儿死亡”的噩耗。难忍悲痛的王女士当即昏了过去。王女士的婆婆一时情绪激动,竟爬上医院16楼以跳楼威胁,要求医院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

     

     

    “老天爷啊,你怎么这么不公平啊,刚刚夺走了我的老头子 ,现在又带走我的小孙子,这让我怎么活啊!”王女士的婆婆一边抹眼泪,一边哭诉着。原来,王女士、丈夫与婆婆三人均没有经济收入,原本靠公公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谁料想,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前,王女士的公公因车祸不幸身亡,留下王女士的婆婆只身一人。王女士与丈夫结婚时,女方家长原本不同意两人的婚事,本想着这个孩子能够成为两个家庭的纽带,却不料新生儿也没了。王女士的婆婆一下子承受了双重打击,也难怪会情绪失控。

     

    “我刚刚明明听到孩子的哭声了,怎么转眼就说孩子死了呢?一定是你们医生害死了我的小孙孙!”王女士的婆婆想起孩子哇哇的哭声,又想到现在孩子没了,哭得更伤心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刚出生的孩子转眼就离开了人世呢?

     

    原来,王女士生产的过程并不顺利。产妇入院时胎儿就已经存在脐带绕颈、宫内窘迫的情况,在助产士的帮助下产妇才生下了孩子。就孩子出生不到一个小时的时候,在产房观察的护士发现孩子呼吸时发出吭吭地声音、小嘴周围青紫色、哭声较弱、反应差,突然发生这么严重的病情,小小的生命危在旦夕。医院紧急组织儿科会诊抢救,发现孩子存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头颅血肿、呼吸衰竭、新生儿血糖异常等多项问题。尽管医院及时进行了抢救,遗憾的是,仍未能保住这条小生命。

     

    孩子为何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呢?难道产前检查没有发现任何端倪吗?

     

    原来,产妇怀孕时为了省钱,并没有按照要求做过正规的产前检查,直到羊水破了才急忙赶到医院,这时才是王女士自怀孕以来第三次去医院。为了协助查明新生儿死亡的真相,产后第二天王女士在医院测了空腹血糖,这才发现产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不排除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的可能。但由于未做尸检,孩子死亡的原因都只能是推测。

     

    王女士的丈夫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虽然十分悲痛,但还是对医生们的尽力抢救表示了感谢;并耐心开导自己的母亲,王女士婆婆的情绪这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经过这个事情,他们也了解到,原来产前检查是十分重要的。如6-13周产检会排除异位妊娠、心脏病;14-20周产前筛查会排除神经管畸形;24-28周产检会排除糖尿病、了解产妇有无妊娠高血压的倾向;28-32周会排除胎儿畸形、胎儿缺氧等等。每一次检查都是为了产妇顺利生下健康的宝宝保驾护航。

  •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以前的糖代谢是正常的,或者本身存在着潜在的糖耐量出现减退的现象,到妊娠时期才被确诊为糖尿病。而在妊娠时期血糖高被诊断为糖尿病,其实主要是由于大量的葡萄糖经过胎盘后进入胎儿,从而刺激到胎儿的胰岛细胞出现增生,这时胰岛素会分泌增加,出现高胰岛素血症。

     

     

    血糖升高和高胰岛素血症都会影响胎儿内分泌及脏器的正常发育,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妊娠时期出现糖尿病,这是非常严重的,不论是从母亲健康方面还是从婴儿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孕妇非常容易出现妊高症,宫缩乏力,感染,巨大儿,产后出血,难产,并且新生儿特别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低血钙、低血糖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因此很多糖妈妈们都会担心自己的宝宝到底健不健康,出生后应该如何观察和照顾她们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糖妈妈分娩后宝宝应该注意什么?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还要先了解一下糖尿病妈妈对新生儿可能会有哪些影响。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主要是由于分泌糖皮质激素因受到胰岛素的抑制,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肺部表面的活性物质分泌与合成,所以,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新生儿肺部的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会相对减少,虽然孩子已经是足月,可是宝宝的肺发育依然未成熟,极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低血糖症

     

    新生儿出生以后葡萄糖的来源也就被中断,但是胰岛素的水平还是特别高,这时非常容易出现低血糖,宝宝在出生的数小时后是最容易发生的。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宝宝的糖原分解、糖原异生减少,而肝脏葡萄糖的生成量也会减少,从而使低血糖症状加重,并且时间会延长。

     

     

    低镁和低钙血症

     

    糖尿病的孕妇由于肾小管的吸收比较差,特别容易出现低镁血症,从而导致胎儿出现低镁血症的症状,而胎儿出现低钙血症的概率是最大的,一般达到55%左右,这主要是和甲状腺的功能降低有关。

     

     

    高胆红素血症

     

    因为肝酶发育还没有成熟、早产、红细胞数量增多、低血糖等因素,非常容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所以新生儿出生后,要关注哪些方面呢?

     

    1、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补充糖以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另外,给予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建议产后30分钟内尽早开始母乳喂养,然后每2-3小时哺乳一次,维持新生儿血糖水平至少为2mmol/L。若连续两次母乳喂养期间新生儿血糖值低于2mmol/L,或新生儿喂养不足、或出现异常临床症状,则需要开始管饲喂养或静脉营养。

     

    2、糖宝宝机体免疫力低,因此,注意保温、室内温度24~26℃,相对湿度控制55%~65%,避免新生儿体温过低而增加耗氧量。

     

    3、糖宝宝畸形率比较高,因此,护理时需密切观察新生儿面色、肌张力、吸允能力、生命体征等以便及时发现发育异常儿。

     

    4、巨大儿的糖宝宝因体重比较大,要定时翻身、按摩,避免宝宝局部受压过久而出现溃烂。

     

    5、糖尿病产妇的宝宝呼吸窘迫一般发生于新生儿出生6h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皮肤青紫,即便吸入氧气,也不能缓解,对此,需积极做好抢救设施,密切观察患儿体征,一旦发生异常,需及时救治。

     

    6、糖宝宝出生24h内,注意低血钙症状,若发现宝宝惊叫、喉痉挛,需及时通知医生,按照医嘱补充葡萄糖酸钙。如果低血糖持续12-24小时以上,就将造成宝宝脑损伤。

     

  •        妊娠期糖尿病妈妈怎样健康饮食 有些准妈妈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之后,在饮食上就变得很小心翼翼,什么也不敢吃了。

          其实有妊娠期糖尿病的的准妈妈在营养上的需求与普通准妈妈是一样的,只要多多注意下面的这几个原则就可以了。

     

    1,注意餐次分配

    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在饮食上要注意少食多餐,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成5~6餐,特别要避免晚餐与隔天早餐的时间相距过长,所以睡前可有1次加餐。

     

    2,重视蛋白质摄取

    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需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所以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如果在孕前已摄取足够营养,贝则孕早期不需过多增加蛋白质摄取量,每天可同孕前一样或最多增加5克即可,孕中期、晚期每天需增加蛋白质的量各为15克、25克。每天喝至少2杯牛奶,以获得足够钙质,但不可以把牛奶当水喝,以免影响其他食物摄入。

     

    3,多摄取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很好的降糖作用,尤其是果胶等可溶性纤维,延长食物在胃肠道的排空时间,减轻饥饿感,又能延长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在可摄取的分量范围内,多摄取高膳食纤维食物,如以糙米或五谷米饭取代白米饭,增加蔬菜的摄取量,限量吃新鲜水果,不喝果汁等,如此可延缓血糖的升高,也比较有饱腹感。吃水果时一定要选择含糖量低的。

          总的来说,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并不是不能吃,而是在吃的方面要更加注重质和量。另外,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要结合适当的运动,让自己动起来,这样的孕期会更健康。

     

     

  •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严重影响到母婴安全,因此确诊后,就要进行全孕期的血糖管理。为您制定了一整套的孕期控糖计划,未来的一个月您需要遵照制定,养成良好的控糖习惯。确保母婴安全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以下内容需要您留存或打印然后遵照执行,进行每天饮食运动及血糖的监测。并定期反馈给我。每14天我会对您的控糖方案进行调整和指导。

     

    表一是膳食搭配原则的评分表。是我们每天的饮食摄入总量,按照标准来执行,有超量或不足的为0分,达标的为1分,总分10分,累计相加为一天的饮食原则评分。

     

    (表一)饮食方案评分标准

     

    表二为饮食安排的搭配比例评分,我们将一天的饮食总量平均分为10份,遵照早餐3份,午餐晚餐2份,加餐1份的原则,按标准完成记1分,未完成为0分,总分为5分,累计相加为一天的饮食比例安排评分。

     

    (表二)饮食比例安排评分标准

     

    表三为运动方案评分标准,每次运动时间30分钟,多次运动时间相加的总和对应相应的分数。低强度运动为1分,中等强度运动为2分,运动的时间与强度相加为总分,最高5分,最低3分。

     

    (表三)运动方案评分标准(时间+强度)

     

    以上三个表格请留存,之后我们打卡都要参考评分标准来对一天饮食和运动进行评分。(我们会定期推送打卡评分回收表)

     

    在血糖控制的第一周我们需要遵照每天8次血糖监测的标准,请打印表四,按照要求每天进行血糖监测,并认真记录,每周我会回收监测表格。收到随访提醒,请对本周的监测数据拍照上传。

     

    (表四)血糖打卡8次

     

    在第一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第二周开始我们可以将血糖监测从先前的8次将为5次,请按照要求每天进行血糖监测,并认真记录,每周我会回收检测表格。收到随访提醒,请对本周的监测数据拍照上传。

     

    血糖打卡5次

  • 春季,万物复苏的季节,却为何成了儿童糖尿病的高发期?专家指出,儿童糖尿病的发病与冬春季病毒活跃、感染机会增多密切相关。儿童时期,由于遗传易感性基因、外界病毒或毒物等因素的影响,免疫功能发生改变,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胰岛素缺乏,从而引发糖尿病。

    春季气温变化无常,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心肌炎病毒等活跃,抵抗力差的儿童更容易感染,引发糖尿病。此外,饮食不规律、肥胖等因素也加剧了儿童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据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糖尿病人数已达到250万,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儿童糖尿病多见于肥胖或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少年儿童,发病年龄多在10-14岁之间。为了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学校可以开设健康课堂,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个人要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在治疗方面,糖尿病患儿需要长期服用胰岛素或注射胰岛素。此外,通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等方式,也能有效控制病情。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4. 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5.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 近年来,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家长在孩子进行空腹血糖检测时,发现数值为5.8,不禁开始担忧:小孩空腹血糖5.8正常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0小时后,在早餐前测量的血糖值。这一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成人正常空腹血糖参考值在3.8-6.9mmol/L之间。对于儿童来说,正常范围略有不同,但5.8的数值仍然属于正常范围。

    那么,孩子空腹血糖5.8是否意味着健康没有问题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5.8的数值在正常范围内,但家长仍需关注孩子的饮食、运动和睡眠等生活习惯,以防糖尿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预防儿童糖尿病的建议:

    1. 均衡饮食: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食物。

    2. 适量运动: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提高身体素质。

    3. 充足睡眠: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

    4. 定期体检: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血糖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干预。

    5. 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最后,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空腹血糖数值仍然担忧,可以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在医生的建议下,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案,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 新生儿糖尿病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疾病,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出来。这种疾病的特点是婴儿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武汉夏季的高温天气可能会加剧这种疾病的症状,因此了解相关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对于新生儿家庭来说至关重要。

    在武汉夏季,家庭预防措施包括:
    1.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热,以减少婴儿出汗过多导致脱水的情况。
    2. 定期监测婴儿的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异常。
    3. 确保婴儿饮食均衡,避免过多的糖分摄入。
    4. 为婴儿提供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
    5.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

    治疗策略包括:
    1. 胰岛素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2. 饮食管理:医生会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以维持血糖稳定。
    3. 观察和监测:定期监测婴儿的健康状况,包括血糖、体重和生长发育等。
    4. 家庭教育:家长需要了解如何管理婴儿的糖尿病,包括如何注射胰岛素、监测血糖和应对紧急情况。

    在武汉夏季,家长应该特别关注婴儿的症状,如持续饥饿、多尿、多饮、体重下降等,这些都是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可以有效管理新生儿糖尿病,确保婴儿健康成长。

  • 新生儿糖尿病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期。这种疾病的特点是新生儿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但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在福州夏季,由于高温和湿度较高,新生儿糖尿病的发病率可能会略有增加。以下是对新生儿糖尿病的详细介绍以及针对福州夏季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疾病介绍
    新生儿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和生长发育迟缓。然而,由于新生儿无法表达这些症状,家长往往难以察觉。因此,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二、家庭预防措施
    1. 适当喂养:保证新生儿充足的喂养,尤其是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新生儿糖尿病。如果使用配方奶,应选择低糖配方。
    2.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新生儿的生活环境清洁,防止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引发糖尿病。
    3. 定期体检:定期带新生儿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糖尿病。
    4. 控制室内温度:在福州夏季,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以减少新生儿糖尿病的发生。
    三、治疗策略
    1. 饮食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新生儿的饮食,控制血糖水平。
    2. 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处胰岛素注射,以帮助控制血糖。
    3. 监测血糖:定期监测新生儿的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总结
    新生儿糖尿病是一种需要家长密切关注的疾病。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着患者的健康,还可能对下一代的生长发育产生潜在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亲的糖尿病状况与婴儿的出生体重密切相关。

    一项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显示,父亲患有2型糖尿病的儿童,其出生体重平均比父亲无糖尿病者低186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并非由于母亲的健康状况或胎儿生长环境所致,而是纯粹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有关,导致血糖慢性升高。这种代谢异常不仅会增加肥胖、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研究表明,低出生体重儿的健康状况堪忧,他们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以及其他相关疾病。

    玛丽妇婴医院的专家解释称,父亲患有糖尿病不会影响胎儿的生长环境,因此遗传因素是低出生体重与2型糖尿病之间关系的关键。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生长因子(如胰岛素)的调节,而胰岛素引起的遗传差异可能与胎儿生长和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有关。

    此外,研究还发现,患有糖尿病的母亲分娩的婴儿更容易出现低出生体重的情况。这可能与母亲代谢控制直接作用有关,掩盖了遗传因素对胎儿生长的抑制作用。

    针对这一现象,专家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建议:

    • 合理膳食:控制饮食总热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 规律运动: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 戒烟限酒:烟酒可加重糖尿病病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自身血糖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遵医嘱用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糖药物。

  • 新生儿糖尿病是一种罕见的儿科内分泌疾病,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期。在成都冬季,由于气候寒冷,新生儿糖尿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以下是对新生儿糖尿病的介绍、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的详细说明。
    新生儿糖尿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等。由于新生儿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和生理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
    在成都冬季,家庭预防新生儿糖尿病的措施如下:
    1. 注意室内温度调节,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孩子受凉。
    2.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充分接触阳光,提高免疫力。
    3.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量摄入糖分。
    4. 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体检。
    5. 如有家族糖尿病史,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治疗新生儿糖尿病主要采取胰岛素治疗。家长需要学会正确注射胰岛素,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同时,要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确保胰岛素治疗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胰岛素注射。
    2.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3. 注意饮食控制,避免血糖波动。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5.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关注病情变化。

  • 新生儿糖尿病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疾病,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周内被诊断出来。这种疾病的特点是新生儿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在春季,由于气候变化和儿童活动量的增加,新生儿糖尿病的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以下是一些与香港春季相关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
    1. 保持室内空气质量: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室内污染物的积累。
    2. 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新生儿摄入充足的营养,避免过量摄入高糖食物。
    3. 定期检查:新生儿出生后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糖尿病。
    4. 避免过度劳累:春季气候温暖,家长应避免新生儿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5. 注意保暖: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家长应注意给新生儿保暖,预防感冒。

    治疗策略:
    1. 胰岛素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新生儿可能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
    2. 饮食管理:家长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搭配新生儿的饮食,控制糖分的摄入。
    3. 定期复查:新生儿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定期带其就诊,监测病情变化。
    4. 心理支持:家长应关注新生儿的精神状态,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5. 家庭护理:家长需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如如何测量血糖、如何注射胰岛素等,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 15种少儿特定疾病的在线问诊指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问诊和互联网医院已经成为了现代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父母来说,能够快速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尤其是在面对少儿特定疾病时,变得至关重要。以下是15种常见的少儿特定疾病及其在线问诊指南。

    1. 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线问诊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哮喘的症状、管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同时,医生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测设备来跟踪孩子的病情变化。

    2. 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在线问诊可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建议,避免病情恶化。家长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获取关于如何预防小儿肺炎的信息。

    3.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在线问诊可以帮助家长确定腹泻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医生也可以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进行初步的护理和管理。

    4. 小儿贫血

    小儿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足够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而引起的疾病。在线问诊可以帮助家长了解贫血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医生也可以提供关于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来预防贫血的建议。

    5. 小儿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线问诊可以提供关于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的信息。家长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获取关于如何隔离和护理患病儿童的指导。

    6. 小儿肝炎

    小儿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肝脏感染。在线问诊可以帮助家长了解肝炎的症状、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同时,医生也可以提供关于如何预防小儿肝炎的建议。

    7. 小儿白血病

    小儿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影响血液和骨髓。在线问诊可以提供关于白血病的早期症状、诊断和治疗的信息。家长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获取关于如何支持患病儿童的资源和建议。

    8. 小儿癫痫

    小儿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在线问诊可以帮助家长了解癫痫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同时,医生也可以提供关于如何管理和预防癫痫发作的建议。

    9. 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是一种由于大脑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运动和姿势障碍。在线问诊可以提供关于脑瘫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信息。家长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获取关于如何支持患病儿童的资源和建议。

    10. 小儿心脏病

    小儿心脏病是指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就存在的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在线问诊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心脏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医生也可以提供关于如何预防心脏病的建议。

    11. 小儿糖尿病

    小儿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在线问诊可以提供关于糖尿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的信息。家长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获取关于如何管理和控制糖尿病的建议。

    12. 小儿过敏性紫癜

    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于免疫系统异常而引起的血管炎。在线问诊可以帮助家长了解紫癜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同时,医生也可以提供关于如何预防紫癜的建议。

    13. 小儿自闭症

    小儿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社交互动、语言和行为。在线问诊可以提供关于自闭症的早期症状、诊断和治疗的信息。家长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获取关于如何支持患病儿童的资源和建议。

    14. 小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小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在线问诊可以帮助家长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医生也可以提供关于如何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建议。

    15. 小儿肾病综合征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肾脏滤过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在线问诊可以提供关于肾病综合征的症状、诊断和治疗的信息。家长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获取关于如何管理和预防肾病综合征的建议。

    总之,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来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支持。无论是初步的健康问题还是复杂的少儿特定疾病,通过在线平台,家长可以及时得到医生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