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焦虑正在漫行

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焦虑正在漫行
发表人:黄兰

可能很多人都在思考,焦虑是什么?在我的认知里面,焦虑是人们在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对其自身健康或其他问题感到忧虑不安,紧张害怕,顾虑重重,犹如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即使多方解劝也不能消除的状态。焦虑患者常常伴有憋气、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称惊恐发作,患者常常有濒死感、失控感,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尿频尿急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惊恐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焦虑和惊恐发作多见于焦虑神经症、惊恐障碍。

这就是所谓的"心身疾病"很好的阐释。心理疾病会导致躯体的不舒适感。现代医学强调的是“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不管是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诊患者,还是普罗大众在日常生活里,都应该培养一种辨别什么是焦虑情绪的敏锐洞察力。

当下网络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是“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在我看来,生活不易是因为每个人在社会群体里都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角色失败、角色中断等等都在不断考验着人性。压力之下,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不良情绪反应,而焦虑,正是这样一种消极情绪的存在,并且在世界上蔓延。如果你能学会识别焦虑,适当调整情绪,并且在无法自救时向专业人士——诸如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等寻求帮助,那么我相信被焦虑困扰的你,能够更快更好地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其他特指的焦虑障碍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生活、工作、社交等等使人们开始变得敏感,焦虑,往往一件小事情就会被刻意的放大,身体的一点儿不适就会让人难以忍受。

     

     

    如今在医院各个科室的门诊上都可以见到这样的病人,他们会有一堆身体的不适症状,但是做相关检查并未发现异常,即使如此,他们依旧觉得浑身不适,这类人他们往往过度的关注自己,容易将小小的不适感放大,其实这时的他们已经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了,只是他们并未认识到,甚至于不愿意承认自己“焦虑”了。

     

     

     

    焦虑主要是自身时常感觉到不安、恐惧,主要是以不愉快的情绪为主的,并且还伴有身体不适症状的神经症。

     

    焦虑在情绪上的表现为时常感到有压力,当一件事情背离自己的期望时就会开始恐慌、不安;当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的恐惧;甚至于有些人会习惯性的焦虑,一件小事就会联想出很多不好的结果,从而让自己处于焦虑的一种状态。其实这些都是因为他们过度的关心自己,以自己为中心而导致的一种自我防卫。

     

     

    焦虑的人在身体上的表现主要是:自己身体的不适会被自己刻意放大,处于安静状态下时就会担心自己某处的不舒服是不是因为得了什么不好的疾病而造成的,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的不适,长期的打嗝、腹胀、自觉腹痛等;还会出现心脏系统的疾病,如持续的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

     

    对于这些表现,任何检查都是正常的,但是患者还是会有不舒服的症状,这些都是焦虑的一种表现。

     

     

     

    焦虑的人是可以从他们的行为上感受到的,他们常常表现为坐立不安,各种小动作不停,如抓头发、摸耳朵等;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你会发现声音会变得特别的急促,任何一件细微的小事情都不会放过,和你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甚至于说话时胡言乱语,表达的不够清楚,甚至于会影响他们的工作。

     

     

    那么,对于焦虑的患者,平素需要做到勇敢面对这些处境,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以提高自信心,要对自己进行心理的暗示,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经常找朋友进行倾诉。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现代都市的男男女女,一直试图寻找存在感和价值认同。但是,身边人都很优秀、努力,KPI也真的太高!

     

    于是,大平台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寄语:“水瓶座接好运”、“祝明年业绩长宏”、“2021太难了”,都充斥着焦虑和无奈。有发泄出口,姑且好办;就怕不说,憋出了「都市三部曲」——焦虑、抑郁和失眠。

     

    01 一部曲:焦虑

     

    焦虑是一种正常情绪,人面对危险会出现应激情绪,比如害怕、担忧等。临床上我们会见到4种类型:

     

    第一种:害怕「离别」的分离焦虑;

    第二种:遇到某种话题「张不开嘴」的选择性缄默;

    第三种:对某种「特别」事物,会无理由惧怕,甚至看到就会晕厥过去,可能是特殊恐惧症;

    第四种:是大家常说的——社交恐惧,前提是除却性格因素以外的情况。

     

    情绪是先行,长时间在这种情绪之下,一定会发展成心理疾病——焦虑症。会严重影响起居、工作,甚至生育能力。

     

    卡点「犯病」:

     

    马上到年底了,各公司开始汇报总结。除了回想21年干了什么,还要考虑明年做什么?

     

    这时,焦虑就来了……

     

    02 二部曲:抑郁

     

    很多心理学工作者持这样的观点:焦虑与抑郁往往并行,很少单独出现。50%的抑郁症患者也有焦虑症。很多时候,抑郁症状占了主导,就会产生悲伤、麻木、吃不下、睡不好的现象,甚至可能会导致轻生。

     

    近年来,名人患上抑郁症事件不少,有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让疾病悄然走进了大众的视线。

    图源:搜狗网页截图

     

    卡点「犯病」:

     

    秋冬季节,精神心理科会接待更多的抑郁症患者,这类疾病的确会有季节性。恰逢年底,事儿又多又杂,业绩压力、家里催婚、各种考试难免会压垮人。

     

    这时,抑郁就来了……

     

    03 三部曲:失眠

     

    现代人的睡眠问题大致分为3种。

     

    第一种:进入不了睡眠模式,全世界都睡了,只有一人独醒;

    第二种:一闭眼就做梦,一做做一晚上,早上起来浑身疲惫;

    第三种:明明闹钟没有响,却突然惊醒,再也睡不着了…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调查显示,国内失眠的发病率大约是38.2%,换言之,超过3亿人每天都遭受睡眠问题,其中也不乏90后和00后。而且,睡眠不好的情况一般会随着年龄增长,会愈发的严重!

     

    这三步曲都是叠加在一起的,可能会同时发生。医学领域对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无定论,但最具有临床循证基础的是——单胺假说。

     

    假说提示,抑郁症由病人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浓度降低引起。

  • 焦虑已成为当今人们精神上的一大天敌,虽然人们基本上都有过焦虑的体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积极对心情进行调适。大约60%的精神疾病患者是由社区医生初诊,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抑郁和焦虑,大约有11%的患者第一次就诊的主诉是焦虑。但是在社区初诊的患者中有6%~10%的患病率,而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更高达到10%~14%。

     

     

    一、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点,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伴植物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患者社会功能受损,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上述临床症状至少已6个月。排除躯体疾病、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其他精神障碍伴发的焦虑。

     

    二、焦虑症的治疗方式

     

    由于焦虑症的病因和症状非常广泛,要尽早的去医院明确疾病的程度,进行对症治疗。临床中主要遵循早期和长期、积极而理性、综合治疗和全面达标、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对焦虑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平时的自我状态调整。焦虑症目前治愈几率非常大,具体治疗周期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医生给予的具体方案而定,一般为长期治疗。

     

    药物治疗

     

    口服抗焦虑抑郁药物,例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或控释剂、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以减少自身早期的致焦虑作用。当患者拒绝治疗,药物副作用影响治疗时,造成其治疗失败,此时显然需要一种耐受性更好且更有效的抗焦虑治疗方案。有时苯二氮卓类,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其疗效可以让患者的接受性以及安全得到确认,其可以在治疗中快速起效。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如丁螺环酮,适用于治疗广泛性的焦虑症,服用之后没有依赖性,对日常的生活功能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心理治疗

     

     

    最常用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等。可以向患者讲解与焦虑有关的知识及相关躯体疾病的知识,帮助患者明确病因、诱因,确定影响因素,学习控制焦虑症状的简便方法等,既有直接治疗作用,又能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此外运用行为治疗如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处理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也有一定疗效。通过生物反馈训练使患者放松,可以减轻焦虑。总体来说心理治疗的关键是增强支持因素,减少不利因素,处理焦虑反应引起的各种心身反应问题。

     

    积极治疗,定时复查

     

    给予焦虑症患者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焦虑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患者也要进行复诊,防止病情加重或者复发。焦虑症一般可以治愈,但是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需要通过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对症状进行控制。焦虑症治疗刚开始,至少每半个月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后,可2~3个月复查一次,具体情况遵医嘱。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即便是在好不容易等来的周末,我们也越来越不能够放松地享受生活。

     

    经常感到疲惫,再也没有小朋友那种没心没肺的开心,好像压力和忙碌给我们带上了焦虑、失眠和疲惫等沉重的枷锁,一点点加重着我们身上的重担,步步紧逼、寸步难行。

     

    其中,这些重担的重要来源之一,可能来自于大脑中存满的负性记忆和消极情绪。尤其是消极情绪,正逐步危害着我们越来越多人的身心健康。

     

    年轻人「压力山大」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的压力不局限于基本层次的衣食住行,对生活的品质和精神世界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更多的关注。

     

    同样,伴随巨大欲望而来的是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例如,来自家庭的不和谐、人际交往的焦虑、学业压力以及就业难题等。这些问题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常见且需要解决的问题。

     

    • 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和消极情绪,如何在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缓解消极情绪冲击,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情绪「病了」不是小事

     

    情绪,是我们作为正常个体在与周围客观环境互动中产生的短暂性情感体验,具有情境性、即时性和不稳定性。

     

    一般来讲,基本的情绪包含积极和消极两个部分。

     

    •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我们直面压力和挑战,并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 消极的情绪:虽然存在有益的一面,比如,有助于我们反省深思和吸取经验教训,但是强烈和持久的消极情绪刺激,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巨大危害。

     

    消极情绪的伤害

     

    ● 对身体

     

    长时间持续的消极情绪会产生伴随一系列的躯体反应,如心慌胸闷、失眠健忘、无穷无尽的疲惫感和日益稀疏的头发等。

     

     

    身体的不适让我们减少了社交和运动,产生了很多继发的情绪病,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同时,生活节律紊乱、植物神经过敏和内分泌失调长期的影响着个体的身体健康。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甲状腺等相关疾病都和消极情绪密切相关。

     

    ● 对心理

     

    长期且剧烈的消极情绪,会破坏我们的心理健康,是多种常见精神心理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的消极情绪的产生,一方面,使我们丧失对自我客观的评价,更倾向于用消极悲观的视角看待问题,时常敏感和习惯性自我贬低,不利于自我发展。

     

    另一方面,容易灾难化思维、缺乏动力和勇气,为了避免结束,你拒绝了所有开始。

     

    消极情绪萦绕下的心情就像南方的梅雨季,我们并不能做到祈求上天不要下雨,但是,我们可以学会及时排遣掉这些消极情绪,给心理的罐子做清扫,撑开守护心理健康的「雨伞」。

     

    情绪「治疗」需及时

     

    觉察与宣泄

     

    原发的情绪都很直白,让我们做出本能的战逃反应,就算僵住也没有关系,不要为自己表现出攻击性或怂了而评判自己。

     

    因为自我评判而产生的继发情绪可能更复杂,难以自行消化,比如羞耻感、抑郁、焦虑等。

     

     

    所以情绪来了我们就要及时宣泄,给自己排毒,找朋友吐槽,出去嗨一下,痛快哭一场,还是打枕头、盘手串的都可以。

     

    安全的宣泄,不要让负面情绪陪自己过夜。

     

    接纳与寻求支持

     

    逃避和过分关注都会让我们更加深陷情绪泥潭,学着接纳情绪产生的合理性,在不能自我处理的时候及时向外界寻求支持。

     

    接纳情绪的较好的方式有正念练习、改变认知模式等。

     

    这些可以通过网上已有资源的利用,或者线上、线下通过跟心理咨询师沟通学习,来帮助纠正我们习惯性的负性认知模式,从而减少和缓解部分消极情绪的产生。

     

     

    向外界寻求社会支持也是处理消极情绪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来自家人、朋友以及周围人的善意和支持最能帮助我们走出消极情绪,可以尝试「麻烦一下别人」,也允许别人在不打乱你生活的情况下麻烦一下你。

     

    自我关怀

     

    主要包括规律作息、保持运动量、发掘和培养自己的爱好。

     

    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提升,而且本身能够促进分泌快乐物质,是消极情绪有效地排解手段。

     

     

    睡眠节律的紊乱是多种精神心理疾病发生的前期表现,由此,保持睡眠节律是极为重要的。

     

    不一定要早睡早起,但绝不可以昼夜颠倒,尽量保持规律作息习惯和充足时长的睡眠。

     

    学习新东西、培养新爱好也是刺激多巴胺产生的过程,尤其是在得到一定的正反馈之后,有利于我们树立正向的自我形象,提升自信心。

     

    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当消极情绪占据了你的大部分生活,严重影响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而无法排解时,可以尝试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高压的生活下,消极情绪就如同感冒,要及时进行线上或线下就诊,从而做出准确的心理评估和对症处理。

     

    这样如同是在教练的指导下,科学安全地锻炼我们的心理肌肉,提升心理灵活性和复原力。

     

     

  • 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压力,压力的表现形式也多样化,孩子有学习压力,青年人有找工作压力,中年人有养家的压力,老人有养老压力。面临各种各样压力时,我们应学会如何面对和解决,如果不知该如何调整自己状态,将会给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可能先会形成一种焦虑状态,当焦虑状态不能很好解决时,就会发展成为一种疾病——焦虑症。

     

     

    焦虑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两种形式。目前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

     

    焦虑症的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总是坐立难安,出现睡眠障碍,焦虑患者一般表现为难以入睡。还有表现为过度担心或者恐慌,一部分人会过度担心自己的身体,表现为对疾病的放大,将痛苦无限放大,根据自己的臆想出现临床症状,有些人还会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比如心悸、恶心、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昏沉不清亮等。

     

     

    有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经过疏导情绪走出误区,然而有些严重焦虑症患者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可能需要借助药物的力量走出焦虑。有很多患者对治疗焦虑症的药物有些误解,认为副作用大、戒断难,从而拒绝口服药, 但是如果放任病情发展不进行控制,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所以人们需要正确认识焦虑症,辩证的对待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当利大于弊时,应果断的选择药物治疗。

     

    焦虑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焦虑症的预后就越好。在治疗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疾病的反复,所以焦虑症患者要做到对自己和主治医生有信心,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保持乐观的态度,勇敢的面临生活中的困难。当症状完全缓解时,不可自行停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停药,以防疾病的复发。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焦虑症的预后就越好。经过专科规范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得到临床康复,恢复往日的愉快心情。

  • 有一种罕见病,它会让人的身体像「冰雪」一样冻住,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力量被蚕食,意识清楚却无能为力,直至死亡降临。这种痛苦的罕见病便是——渐冻症。

     

    今天,是「世界渐冻人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走进渐冻人,关爱那些逐渐被「冰封」的生命。

     

    夏日到来,希望这温暖炙热的阳光,终会「解冻」被禁锢的身体~ 

     

     

  • 作者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01 案例

     

    我的来访者小青,大学刚刚毕业就结婚了,结婚对象是父母比较中意的,由于对方家庭条件较好,小青工作一年后,觉得职场太累了,反正家里经济状况也不错,自己不工作也没多大影响,她索性辞职了。

     

    婚后的几年里,老公对小青宠爱有加,尤其是有了孩子,老公特别喜欢小孩,经常陪孩子玩,小青觉得自己嫁对人了,跟着老公特别幸福。可是,随着老公工作的繁忙,职位得到晋升,他越来越忙,陪伴小青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小青的怨气一天比一天多。

     

    老公每天早出晚归,每次回家都是袜子一脱,洗完澡,沙发一躺,小青特别不爽:"你多久没和我吃过一顿饭了,除了工作就是陪兄弟喝酒,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媳妇!"
     

    老公说:"你现在这个样子特别令人讨厌,我为了这个家,早晚奔波,你花钱大手大脚,衣服、化妆品从来都是买贵的,你算过这些钱吗?我忙完工作,回家还要听你的唠叨,我真的很累。"
     

    小青接着说:"孩子你带过吗?家长会你去过吗?菜你买过吗?你眼里除了工作还有什么!你现在把我当空气一样,自己回家晚上睡了,第二天招呼也不打就出门,问你多久回来从来没有确切的答案......"
     

    两人现在在一起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小青终于活成了怨妇,埋怨丈夫对自己的不够疼爱。

     

    小青说:"老公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我买东西他从来不会计较的,也不会经常不在家吃饭,怎么现在这么喜欢跟我吵架、和我冷战。"
     

    小青的这些不满,能够反映出她在婚姻生活中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像老公满足了她对经济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青对浪漫、陪伴的需求增加,老公却不能给予,小青变得抱怨,不理解对方,于是感情中伴随着争吵,这其实是小青在感情中很缺乏安全感。

     

     

    02 安全感的缺乏

     

    小青在感情中一旦安全感缺乏,婚姻给她带来的幸福感就会下降,她会一直得不到满足。

     

    安全感是一种心理感受,它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一种让人可以放心、舒心,可以依靠与信任的感觉。安全感的建立主要来自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
     

    安全感强的人具备较高的接纳和自我认同,他们给人的感觉往往很自信,而安全感不强的人,内心会隐藏许多自卑以及敌对的情绪。

     

    当一个人缺乏安全感时,ta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抑郁情绪,自我感受不美好,对他人也产生了强烈的责备感。在感情中,缺乏安全感的女人通常有过于粘人或者过于独立两种表现。

     

    过于粘人的女人,她们认为自己只有依靠老公才能活下去,因此,她们会不停地确认老公是否爱自己。老公对自己说的话,一些细节的忽视,以及对自己流露出的轻视,对她们来说都像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她们很害怕老公会抛弃自己。所以,当她们焦虑时,需要靠伴侣的语言来让自己安心,让自己从中得到安全感。

     

    过于独立的女人,她们看起来强大到不需要任何人帮忙,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亲自完成,不会去麻烦别人,即使经常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也要坚持独立的自我。因为她们对伴侣充满了不安全感,觉得只有自己是可靠的,所以她们很焦虑,只有靠自己,才觉得踏实。

     

    两种类型的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因为焦虑,所以会表现出对伴侣的唠叨、指责、批评,男人受到老婆指责后,内心也会不爽,这样两人就很容易产生矛盾,结果,女人的不安全感就越来越强烈。

     

    幸福感的满足往往来源于安全感的满足,当女人感受到自己的伴侣是可靠的、体贴的、疼爱自己的、有经济实力的,女人自然就有了安全感。

     

    可是,女人满足自己安全感的前提下,要懂得管理好自己的男人,一味的指责对方不爱自己、不管家庭,只会加剧不安全感,让婚姻的幸福感迅速下降。

     

    03 如何让自己的婚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呢?

     

    1. 帮助自己建立安全感

     

    学会帮助自己建立安全感,你就要相信自己能行,对自己充满信心。

     

     

    你可能会想:“我是个全职妈妈,脱离职场好多年了,经济来源全靠老公,哪来的自信?”
     

    不在职场工作,不是你停止成长的理由,做微商、写文章等网络副业在家就可以学习和赚钱,只要你愿意去成长,这些都不是难事。

     

    经济独立可以帮助你走向自信,管理孩子与家庭也能帮助你建立优势,树立自信。多看育儿的书籍,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当老公看到你这么会管理家庭、孩子,他会觉得你是独一无二、难得的。

     

    2. 重视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

     

    很多女人有了孩子就会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却忘了,老公也需要你的理解、陪伴,需要你的亲密,需要你们的二人世界。

     

    你要欣赏你的老公,感谢他为家庭的付出,理解他的忙碌与辛苦。积极与他探讨你们婚姻中遇到的问题,并交流如何去改变,找出改进的方法。

     

    过节日时,再忙也要记得打扮好自己,装饰一下你们的家,营造浪漫的环境,共进一次晚餐。不要因为婚姻久了两人熟悉的如同左右手,每个人在过久了平淡的日子以后,都需要新鲜与刺激感,你让老公再次产生心动,两人的情感也会升温,幸福感也会增加。

     

    爱的缺乏,会让人焦虑不安,不仅女人在感情中会缺乏安全感,男人也会。而缺乏安全感的人不会幸福,不要因为自己已经成年,就放弃了成长。

     

    一个充满幸福感的人,一定是有安全感、自信的人,愿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起你的安全感,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真爱是什么,真爱和地位,车房,金钱无关,是一种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爱和关系是两件事。我爱着一个人,但我可能并不和ta处于一段关系中。要想讨论无条件的爱,首先要把这一点铭记于心。

     

    1. “无条件的爱”的四个特点

     

    1.1 不索取

     

    当我们无条件地爱着一个人,我们只在乎对方是否幸福快乐,并不在意是否能从这份爱里得到什么(Pool, 2012)。但这并不阻止我们从无条件的爱里获得幸福,相反,是这种“不索取”让我们更能在爱里感受到幸福。

     

    1.2 爱ta本来的样子

     

    在古希腊人对爱的描述中,“Agape Love”最接近我们对无条件的爱的定义——无论何种情境或无论对方是否可能让自己失望的情况下,我们都愿意选择去爱。

     

    无条件的爱,就是当我们爱一个人,我们爱的是这个人的本来样子(本质) (Davenport, 2013),或者说,我们的爱只因为Ta是Ta。为人父母可能对这一点感受尤为深刻。

     

    1.3 对差异的包容

     

    爱一个人本来的样子,也意味着我们愿意包容对方不同于我们(embrace differences)的人格特质,看待世界的态度,甚至只是普通的习惯爱好。

     

    因为正是有了这些不同,Ta才成为了我们所爱的那个独一无二的人。无条件的爱让我们认识到成长环境、生命经历以及行为秉性对个人造成的影响,进而接纳彼此的不同。

     

     

    也是这个意义上,无条件的爱让我们变得更成熟。咨询关系中无条件积极关注与接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无条件的爱的体现(虽然咨询关系绝不是无条件的关系)。

     

    1.4 本质更多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感觉

     

    心理学家John Welwood认为无条件的爱 (unconditional love)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当它来临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内心里曾经坚硬冰封的地方,都变得柔软。

     

    但我们认为,比起感受(feelings),无条件的爱更多时候是一种行为(behavior),是我们把脆弱的自己、全部的自己交给一份未知的感情的一种选择,是一种不在意结果地为一个人付出的信念 (Pool, 2012)。因此我们说,无条件的爱是可以被习得和强化的。

     

    2. “无条件的爱”不是什么?

     

    2.1 无条件的爱不是盲目的爱 (Blind Love)

     

    上述这种“接纳”并不等同于盲目认同,并不是让我们回避现实,无视对方的正面或负面的特点不顾一切盲目的爱。

     

    无条件的爱中的“接纳”是正视对方的本质(essence) 和理解对方的过程,你清楚地看见对方,而不是用自我欺骗维持爱。而这就很像是咨询关系中,咨询师对于来访者不评判的认识和理解。

     

    那些和伤害自己的人在一起,无底线忍受的人不是出于无条件地爱,他们只是盲目地爱。

     

    2.2 无条件的爱不是 (病态)依赖共生的爱 (Co-dependent Love)

     

    对于“无条件的爱”的误解并不止“盲目的爱”这一种。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无条件的爱就是尽力读懂对方心思,并时时刻刻无条件满足对方任何需求,甚至包括那些极为自私或苛刻的要求。

     

    而我们认为,这与其说是无条件的爱,不如说是一种病态依赖共生的爱(Davenport, 2013):一方因为另一方的付出而感到满足,而付出方也因为自己能够取悦他人 (people pleaser) 而感到快乐。

     

    但是,现实的关系中,病态依赖共生的爱常常容易因为一方的需求越来越难以满足,而另一方的付出得不到肯定而结束。(回复“共生”给公号,查看“什么是依赖共生关系?)

     

    不同于此,无条件的爱强调我们要首先学会无条件地爱自己,而不是放低自己取悦他人。

     

    因为只有当我们无条件地爱着自己,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被无条件地爱着是什么感受,也才能学会无条件地去爱别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无条件的爱是一种可以被习得的行为)。

     

    然而,Lancer, (2015) 指出,无条件的爱虽然存在,但它并不是一段关系的全部,而是在关系中偶尔闪现的幸运。

     

    他说,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相爱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总是有条件的爱,而有些时刻会出现无条件的爱,正是这些时刻的存在让亲密关系和一般的关系变得不同,变得更激烈、更扣人心弦。不同于爱,所有的关系都是有条件的

     

    人格心理学家Jeremy Nicholson认为,不同于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双方的合作。爱可以是一个人的事,但关系一定不会是一个人的事。

     

    他认为,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总是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条件的关系。因为在关系中,双方(也可能是多方)都不可避免地要带入各自的想法,理由和抉择。

     

    我们的成长环境、社会文化、个人经历、宗教信仰等等都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对人事物的偏好、癖好、品味,和个性化需求 (Lancer, 2015)。

     

     

     

    这些毫无疑问地将影响着我们投射在同伴关系、两性关系、甚至亲子关系中的“条件”。我们希望对方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和欲望,也希望Ta能符合我们对关系伙伴的条件定义。

     

    Farouk Radwan认为,那些我们童年未被满足的愿望/需求影响着我们成年选择关系伙伴的条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原生家庭,成长经历对我们的影响!有时候,对于满足需求的渴望甚至成为了我们开始一段亲密关系的理由,而我们甚至可能对这样的渴望浑然不知。

     

    我们的需求和欲望隐含在我们对关系伙伴在外貌、个人风格、存在感、情感支持、以及其他所有Ta能为我们做的事之中,这些便是普遍存在于关系中的条件。

     

    一段关系总是建立在条件基础之上的。而健康的关系,需要双方都认识到自己在关系中的条件,并在不断的沟通和承诺中逐步对对方的条件有清晰的认知。

     

    这件事说起来似乎有些残忍——真实的东西往往乍一看显得残忍,却实际上能够最大程度保护我们。你和你的好朋友,是为什么能够形成和维持好友的关系?你和你的爱人?你和你的父母?

     

    在恋爱婚姻关系中,双方都有可能忘记条件的存在,而对关系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因为“误以为我们的关系足够好”,而作出让对方不舒服的行为(如过分入侵对方的私人空间)、或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如父母希望孩子一切服从自己)。

     

    清楚的认识到条件的存在,能够帮我们认识到各自的边界和不可突破的极限 (limits),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知道可以期待对方做哪些、不应该要求对方做哪些。这样就能够把自己在关系中的行为保持在不让双方不适的范畴内。

     

    同时,一段健康的关系需要平衡付出与收获。在关系中一昧地付出与妥协只会让关系成为一边倒的控制(one-sided domination)和操纵 (Nicholson 2011; wikiHow, 2016)。

     

    3.如何无条件爱人?

     

    首先要拥有有条件的健康关系

     

    心理学家Welwood认为,无条件的爱是一段感情能够长久的关键。因为,我们为彼此的幸福不求索取的付出,以及无条件接纳和爱彼此本来的样子,能让双方都感受到亲密的连结和幸福。但它不是时时刻刻的,而是有些时刻的。

     

    同时,健康的关系是一段长久的感情的基础。因为,在健康的关系中,我们了解自身和他人的“条件”,从而能够平衡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使得关系得以长期持续。

     

    无条件地爱他人,首先要学会无条件地爱自己 (Davenport, 2013; Lancer, 2015; wikiHow, 2016)。只有当我们有能力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时候,我们才能懂得如何无条件地接纳他人。

     

     

     

    也只有当我们学会无条件地爱自己的时候,我们才愿意相信自己值得被他人同样无条件地爱着。

     

    无条件地爱不用去小心翼翼的保护、也不是替对方做所有事。正如我们在 失去了多少个可能的我,才有了现在的我一文中所说的那样,遗憾和失败是成长的重要机会。

     

    过度“保护”不但不是为Ta的幸福快乐付出,反而会使Ta错失成长的机会,它更不是无条件的爱。

     

    而任何一段健康的关系中都会有给予也有索取,只不过在有些关系中这种给予和索取很显然,比如恋爱婚姻关系给予爱、索取爱(关注、关心、爱);而在有的关系中,这种给予和索取更隐晦。即便是通常被认为无条件的亲子关系中,父母也会索取一些尊重、关心以及更深层次的心理需要。

     

    我个人的体验是,无条件的爱并不想想象那样,只需要热情、只需要感受到强烈吸引力就能够达成,它需要的恰恰是成熟、是对复杂性的忍受度和宽容。

     

    因此,平衡一段关系中的付出与给予,对维持健康的关系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心脏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但它却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坚强,反而非常脆弱,尤其是到了冬天,寒冷的气温也会成为心脏的一大“考验”。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保养心脏,即使有了“护心”的意识,也不知该如何下手。

      


    其实心脏也跟其他器官一样,与我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心脏的健康向来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所以,为了保护心脏健康,大家也要学会保养心脏的方法。

     

    心脏有“三怕”,希望你一个不占

     

    心脏怕“冷”

     

    前面也提到了,冬天寒冷的气温会让心脏的负担加重,因为在低温状态下,我们体内的血管会剧烈收缩,从而给血管带来负担,导致心律失常,诱发心脏病。所以到了冬天,我们更应该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要为了贪凉而减少衣物,平时也不要喝冰水,出门时应当佩戴好围巾、帽子,避免受冻。

      
    心脏怕“咸”

     

    到了冬天,很多人都习惯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冬季最受欢迎的火锅、烧烤、串串等,都符合这个特点,但大家也要意识到这种饮食习惯的危害性。即使你不在意第二天水肿,也该考虑考虑肾脏和心脏的感受。摄入过量的盐分,容易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同时,也会导致血压上升,让心脏承受更多的压力。

     

    心脏怕“累”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熬夜、长时间加班、过度劳累之后,心脏的跳动情况也会发生异常,容易出现心律不齐的现象。很多朋友在长时间熬夜之后,会出现胸闷、呼吸不畅的症状,这是典型的劳累过度的表现,也暗示了操劳过度,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病几率。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谨记劳逸结合,别光顾着闷头工作。

      
    心脏不好的人,要尽量远离“四物”

     

    远离甜食

     

    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饮食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吃甜食,虽然甜食偶尔能为我们带来愉悦感,但这种感觉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还会增加身体的负担。甜食,看似“无害”,其实含有超出我们想象的糖分,这些糖分被人体吸收后,也无法全部代谢出去,最终会成为身上的脂肪。

     

    长期嗜甜如命,会让我们的体重增加,体型肥胖,诱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当然,也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而且现在市面上的很多甜食中,添加的主要都是蔗糖,长期摄入过量,也会阻碍代谢,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远离肉汤

     

    到了寒冬腊月,很多朋友都开始着手准备补养身体的食物,而各种各样的肉汤也是滋补身体的“重头戏”,很多人为了温补肾阳,增强体质,都会选择喝熬了好几个小时的浓白的肉汤,以为这样就能让身体愈发强健。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些肉汤并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反而会造成胆固醇、脂肪摄入过量。

     

    其实,把肉汤当作滋补食材的人不在少数,但这种盲目进补的做法,却给身体带来了负担。长期喝浓汤,不仅会造成尿酸升高,还会加速血管发生堵塞,危害心脏健康。

     

    远离酒水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喝酒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因为陪自己喝酒的人,要么是家人,要么是朋友,而在喝酒的过程中,因为酒精的作用,我们会忘却一些烦恼,感到身心愉悦,这也是很多人依赖酒精的原因。但酒精的危害性还是不容小觑,不论因为喝酒我们得到了多少好处,都不能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长期饮酒,会导致血压异常波动,引起心律不齐,增加心脏的负担。而且酒精还会影响脂肪的代谢,引起血管堵塞,让我们面临心梗的危险,希望你趁早戒酒,回归健康生活。

     

    远离香烟

     

    除了酒精之外,很多朋友最依赖的就是香烟了,在抽烟的时候,我们能暂时平复心情,缓解压力,但烟抽完了,这些负面情绪依然会重现。而抽烟所带给我们的伤害却不是暂时的,而是永久性的。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不仅会伤害肺部健康,让肺脏被毒素包围,还会刺激血管,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总结:心脏不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在喝酒、抽烟、熬夜、生气之前,好好考虑一下,不要为了一时的刺激,伤害原本就脆弱的心脏。

  • 一、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以广泛、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焦虑形式来源于各种不同的经历,包括对于正确或错误的信息进行观察学习,以及直接经历真实或者感知到的创伤。在长期的状态下发展成目前的行为模式,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二、焦虑症有哪些分类?

     

    急性焦虑:急骤、严重、相对短程的重度焦虑,伴有深刻的认知、生理及行为改变,包括惊恐焦虑、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分离焦虑障碍等。


    慢性焦虑:持续性的轻度焦虑,与前者存在质和量的差异,又称广泛性焦虑症。


    特定焦虑症:一般是对特定的事物,如飞行等产生的焦虑或是害怕等。


    三、引发焦虑症的原因有哪些?

     

    焦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主要与自身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不同类型其病因不尽相同,总之疾病因素以及生活中的环境因素参与其发病。

     

     

    1.急性焦虑


    应对不良情绪所致的焦虑,例如人格特征的脆弱性、面临威胁时容易退缩或是进退两难、危及生命的内科或外科疾病、缺少家庭或其他社会支持,以及孤独感或者被抛弃感,患者开始变得害怕、颤抖、入睡困难,以及反复寻求关心和安慰、抱怨疼痛难忍或其他躯体症状,最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焦虑症发生。
    有创治疗所致的焦虑,近年来人们开始发现严重的内科疾病及有创治疗也能导致明显的焦虑反应,甚至已接近或达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标准。

     

    妨碍疾病评估及治疗的焦虑,焦虑可能会影响对患者疾病的评估及治疗,往往需要精神科会诊,例如因为害怕疼痛或者不适而拒绝检查及治疗,对躯体症状或辅助检查而出现过度的恐惧反应或弱化,甚至不承认情况的严重性,这些都对评估疾病造成极大的限制。与焦虑症类似的内科疾病,焦虑症状可能是潜在内科疾病的主要表现,在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中,最终发现有5%~42%的患者感到痛苦,是因为之前未被查出的内科疾病,而他们的主诉往往是抑郁或者焦虑。

     

    2.慢性焦虑


    慢性焦虑症患者常因缺乏理智而感到不适、紧张、恐惧和不安,有些人可能处于长期恶劣的环境中,比如长期熬夜、长期精神紧张,也与性格因素,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家庭环境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等有关,并没有明确原因而是持久性焦虑,是一种慢性焦虑状态。

  •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跳动,屏幕那头是***医生,一位来自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精神科专家。我的心情如同这深秋的天气,既干燥又沉重。逃避家人快半年了,这期间,焦虑如影随形。家里近几年催婚,今年还要应对考试,我感到压力山大。

    ***医生耐心地听我倾诉,她的话语温暖而有力,像一束光穿透了黑暗。她告诉我,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要勇敢面对。她建议我尝试调整心态,适当进行心理调适。

    我开始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虽然过程并不容易,但我逐渐发现,焦虑的情绪有所缓解。我开始学会与家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医生也一直在我身边,她用专业的知识和温暖的支持,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如今,我已经不再是那个逃避问题的人。感谢***医生,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让我在艰难的时刻找到了希望。

  • 那天,我焦虑地坐在电脑前,点击了那个熟悉的互联网医院图标,开始了我的线上问诊之旅。屏幕那头,是那位我从未谋面的精神科医生***,他倾听着我的诉说,耐心地询问我的症状,仿佛能透过屏幕感受到我的焦虑。

    我告诉他,我已经有段时间无法集中注意力,晚上也经常失眠,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医生认真地记录了我的情况,然后询问了我之前的治疗经历。

    很快,***医生给出了他的建议,他为我开了阿戈美拉汀片和黛立新,并详细解释了每种药物的用法和注意事项。他告诉我,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让我不要着急,保持耐心。

    几周后,我再次上线,向***医生报告了我的情况。他听了我的反馈后,微笑着告诉我,我的病情有所改善,这让我更加有信心了。

    通过互联网医院,我不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关爱。每次与***医生的交流,都让我觉得温暖和安心。

  • 我的线上医疗之旅

    那天,我如往常一样,在湖州市的家中,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预约了一位精神科医生进行线上问诊。医生***的声音温柔而专业,她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包括我七八年的焦虑症状和睡眠问题。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她的细心和专业。她不仅详细了解了我的病情,还询问了我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医生***告诉我,她根据我的病情开出了处方,并解释了药物的用法和可能的副作用。

    当我将处方详情发送给医生后,她迅速回复说处方已送达药师审核。几天后,我收到了医生的回复,她建议我可以尝试减下来计量,每次吃半颗药。我按照她的建议去做了,但效果并不明显。

    在与医生的沟通中,我感受到了她的耐心和理解。她告诉我,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果我对她的服务满意,可以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最后,她提醒我,如果用药期间有任何不适,请及时线下就诊。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虽然线上问诊不能完全替代线下的面对面诊疗,但京东互联网医院为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我能够在家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 我的线上问诊经历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看着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焦虑症一直困扰着我,我知道我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于是,我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预约了一位来自临床心理科的医生。

    与医生的沟通非常顺畅,他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并详细地了解了我在服用药物期间的情况。我告诉他,我已经按照他之前开的处方用药一段时间了,病情有所好转,但仍然有些焦虑感。

    医生在了解了我的病情后,告诉我需要开几盒药物,并询问了我的病情是否稳定。我回答说病情基本稳定,没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医生随后详细地列出了处方详情,并告诉我处方已经创建,并将送达药师审核。

    当我看到“处方已送达药师审核”的消息时,我松了一口气。医生告诉我,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提醒我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请及时去线下医院就诊。这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因为我知道医生在关心我的健康。

    不久后,我收到了“患者已购药”的消息,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知道,只要我坚持用药,我的病情一定会得到控制。

    然而,当我询问是否可以继续开处方时,医生告诉我一次问诊只能开一次处方。这让我有些失望,但我理解医生的做法。医生在问诊记录中告诉我,他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果我对他的服务满意,可以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如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生的耐心和专业。我相信,只要我坚持治疗,我的焦虑症一定会得到控制。

  •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处理着日常的工作。突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查看。信息内容是询问是否可以在线上咨询一下焦虑和紧张的情况。

    我立刻回复了对方,并简要描述了我的症状:每当在公众场合发言或是轮到自己做事时,我会感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甚至有时会出现紧张到无法正常工作的状况。此外,我的睡眠也受到了影响,常常刚入睡就因为心慌而醒来。

    没过多久,我就收到了回复。对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他首先安慰了我,告诉我这些症状很可能是焦虑引起的躯体化症状,并不是心脏或其他器官的问题。医生还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给我提供了一些建议。

    医生告诉我,我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减轻焦虑感。他还建议我可以尝试一些抗焦虑药物,以帮助我更好地控制症状。

    我感到非常感激,因为这位医生不仅专业,而且非常关心我的病情。他告诉我,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果我对他的服务满意,可以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如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我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预约了医院的就诊时间。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和高效。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互联网医疗都为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它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温馨的客厅里,我坐在沙发上,对面坐着的是一位温柔的和蔼的医生,她的眼神里充满了理解和关怀。

    “医生,我家的孩子最近情绪挺好的,但是睡眠一直不好,总是很晚才睡,早上又起不来,担心会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我有些担忧地说道。

    医生微微点头,轻声回应:“我明白了,睡眠问题确实会影响情绪。您的孩子现在每天都在服用枸橼酸坦度螺酮片,这是治疗焦虑症的药物,效果还不错。不过,我们可以尝试调整一下用药剂量,看看是否能够改善他的睡眠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了用药剂量,睡眠状况确实有所改善。医生还告诉我,在服用枸橼酸坦度螺酮片期间,如果孩子出现鼻炎或感冒发烧,需要注意不要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通过线上问诊,我和医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她总是耐心解答我的疑问,让我对孩子的病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孩子的焦虑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生活和学习都恢复了正常。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论是繁忙的工作还是生活的琐事,只要有网络,我们就可以随时咨询医生,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感谢互联网医院,让我和我的家人得到了及时的帮助。

  • 您好,早上好,今天是我与在线医生的又一次交流。我是一名32岁的焦虑障碍患者,上次已经和周医生联系过了。今天,我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向一位不知名的医生咨询我的病情。

    首先,医生询问我是否是患者本人开药,以及病情是否平稳。我告诉他,病情还算稳定,吃药没有过敏,但浑身还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非正常感觉。

    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史、近期体检报告等,然后让我确认无以上提及的风险排查信息。我一一回复了医生,确认无以上情况。

    医生接着问我是否还需要开2盒来士普,我告诉他,我之前已经服用过艾司西酞普兰,没有不良反应。

    医生告诉我,处方已送达药师审核,并详细解释了电子处方的流程。他建议我按线下医生医嘱应用药物,并在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同时,他建议我定期在线下医院复诊,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通过与医生的交流,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他不仅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还给出了详细的用药建议和注意事项。这让我对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治疗充满了信心。

  • 您好,我是徐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上次取药后,您的状况如何?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有没有新发的药物过敏?情绪稳定么?

    徐医生你好,还是一个月的量,4盒,谢谢!

    好的,稍等一下

    处方详情

    处方详情

    处方创建=

    处方已送达药师审核

    点击卡片后您可直接预约药品,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诊

    您的电子处方已经开好,您直接点开上面电子处方就会有一个预约药品的图标,点击后就会跳转到京东。

    用药前请您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禁忌,注意事项,如无禁忌可使用我为您开具的药品,如您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请您及时上线咨询或去线下就医。

    处方已使用

    患者已购药

    处方过期=

    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您对该医生的服务满意,可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如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

  • 您好,我是京东健康的陈医生,非常感谢您的信任,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今天,我收到了一位患者的信息,他告诉我,他想通过京东大药房购买4盒乐元盐酸舍曲林。我仔细询问了他的病情,了解到他患有焦虑障碍和强迫性障碍。在评估了他的病情后,我为他开具了处方。

    在开具处方的过程中,我详细地介绍了药品的用法、用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患者对此表示理解,并在收到我的回复后表示满意。随后,处方已送达药师审核,患者可以直接预约药品。

    用药期间,患者如有不适,建议及时线下就诊。在用药前,患者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的禁忌和注意事项。我提醒患者,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可以线上咨询或去线下就医。同时,我也建议患者定期复诊,病情严重或者病情明显波动加重时,建议前往线下公立医院就诊治疗。

    患者收到我的建议后,表示理解并感谢我的关心。在确认外包装更换后,患者告诉我,药物名字是一样的就可以。我告诉他,可以放心使用,并再次提醒他注意用药安全。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作为医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不仅要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还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我相信,在互联网医院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让他们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一,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家的客厅里。焦虑症已经伴随了我几年,疫情的到来让我更加不便去医院。于是,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希望能在家里就能解决我的问题。

    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在平台上找到了一位精神科医生。医生的态度非常和蔼,询问了我的病情后,就为我开了药。他告诉我,需要开8盒百适可和一盒美时玉。我按照医嘱去药店购买了药物。

    在购买药物的过程中,医生还特意询问了我是否是患者本人,这让我感到非常亲切。随后,医生又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包括目前病情是否稳定,服药是否有严重副反应等。我如实回答了他的问题。

    医生还提醒我,为了用药安全,需要了解我的过敏史、肝肾功能等。我如实告知了他我的情况,医生表示如果没有其他问题,就可以放心用药。

    在整个过程中,医生都非常耐心和细致,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医生还提醒我,他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有需要,还需前往医院就诊。这让我对医生的专业和负责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解决了用药问题,还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人文关怀。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信任医生,也愿意通过线上问诊的方式,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