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淋巴结肿大的一般处理原则

淋巴结肿大的一般处理原则
发表人:钱国伟

淋巴结肿大的一般处理原则

 
淋巴结是我们人体正常的免疫器官,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因素的一道防线。淋巴结的形态一般是卵圆形或豆形,质地软光滑,无压痛,可以滑动与毗邻的组织无粘连,直径一般不超过0.5cm。正常情况下,在颌下,腋窝,腹股沟一般可以触及1~3枚淋巴结,其他部位一般不容易触及。淋巴结外周为皮质,中央区为髓质,淋巴结的中央凹陷处为淋巴结门,一般有血管,神经和淋巴输出管。当机体发生不同疾病时,淋巴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肿大,向机体发出警示信号。
 
一、淋巴结分类:
 
1. 浅表淋巴结:头颈部,锁骨上,腋下,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时容易被触及发现。
 
2. 深部淋巴结:纵膈,腹腔,盆腔,腹膜后等部位。深部淋巴结肿大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多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才被发现。
 
二、淋巴结肿大的发病机制分类(见下表):
 
1. 全身或局部感染,免疫应答所致的淋巴结肿大。
 
2. 淋巴结本身感染所致的淋巴结肿大。
 
3. 淋巴结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所致的淋巴结肿大。
 
4. 原因不明疾病导致的淋巴结肿大。

三、根据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分类:

 
1.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1)局部感染引起的肿大:肿大伴质地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一般为急性淋巴结炎。慢性淋巴结炎一般质地较硬,炎症消退后淋巴结可缩小或消退。
 
双侧颈部淋巴结肿痛,最常见的局部感染是病毒,支原体,链球菌,金葡菌或者是表葡菌所致的咽炎,扁桃体炎。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通常是化脓性扁桃体炎,腮腺炎,牙周脓肿,智齿发炎。耳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也可见于中耳炎。枕部淋巴结肿大同时伴有斑丘疹,是风疹或者是弓形虫病的典型表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可以见于生殖系统感染(如梅毒感染或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下肢感染。猫抓病(汉赛巴通体感染)也引起肢体局部引流区淋巴结肿大。
 
(2)淋巴结结核引起的肿大:身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以颈部多见,常为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等,可以相互粘连或者与周围组织粘连。如果发生干酪样坏死,可以触及波动感,破溃之后可以形成瘘管,愈合之后可以留有疤痕。儿童颈部如果出现窜珠状的多个淋巴结肿大,应该警惕淋巴结结核的可能。
 
(3)恶性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质地较硬或者有象皮样感,表面光滑或者突起,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没有压痛。淋巴结出现以上改变在其对应的引流区域器官容易找到肿瘤原发灶。
 
鼻咽癌和甲状腺癌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容易发生同侧腋窝的淋巴结转移,以及内乳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肺癌容易向右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群发生转移,以及纵膈淋巴结转移;胃癌容易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群发生转移,以及腹腔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上段食管癌易发生颈部的淋巴结转移,中段食管癌易发生纵膈淋巴结转移。胰肝癌,腺癌,肠癌和肾癌易引起腹腔淋巴结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卵巢和子宫恶性肿瘤易发生腹盆腔淋巴结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睾丸恶性肿瘤易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外生殖器部位恶性肿瘤或低位肛管肿瘤容易向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恶性黑色素瘤可以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或腋窝淋巴结转移。肢体的透明细胞肉瘤,上皮样肉瘤,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等可以引起引流区淋巴结的转移。
 
2.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1)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艾滋病,结核病等。
 
(2)非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结节病,成人still病,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等;一些过敏性疾病等。
 
四、淋巴结体格检查需要注意的内容:
 
一般包括淋巴结的部位,大小与形态,数目与排列,淋巴结的质地,有无压痛,移动度,界限是否清楚,以及局部的皮肤有无红肿,波动感,瘢痕,瘘管等等。
 
五、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心粒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白细胞增多或者是正常,伴有异型淋巴细胞的比例大于10%提示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数值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
 
3. 血沉:血沉明显升高提示活动性结核,风湿性疾病活动期,淋巴瘤,白血病等。
 
4. 病原学检查:怀疑急性全身感染性疾病的,可以做血培养,淋巴结瘘管分泌物培养、性病性肉芽肿可以做分泌物的衣原体培养,对于一部分分泌物普通培养阴性的患者,可以加做分泌物的基因二代测序确定病原体。
 
5. 免疫学检测:怀疑寄生虫感染的可以做对应抗原-抗体反应。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做自身抗体谱筛查。
 
6. 肿瘤学标记物:怀疑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转移的,可以做肿瘤标志物筛查。
 
7. 骨髓细胞学检查:对于一部分是怀疑白血病或者是淋巴瘤的患者,可以做骨髓穿刺细胞学涂片检查。
 
六、影像学检查:
 

淋巴结肿大病因筛查最常用的一个无创性检查手段就是B超,它在区分良性和恶性淋巴结方面有独特优势,它可以根据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淋巴门结构,回声,边界,内部结构,周围软组织水肿以及内部的血流情况来综合判断淋巴结的性质(见下表)。 CT和MR在评估深部淋巴结方面有其独特优势。PET-CT可以根据SUV值非常直观地评估良性和恶性淋巴结。

七、病理学检查:
 
病理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包括淋巴结针刺细胞学,空芯针穿刺活检,淋巴结切除活检。在前两者怀疑可能有假阴性结果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切除活检。
 
八、普通老百姓遇到淋巴结肿大时就诊思路:
 
普通老百姓一般都是发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首先不要慌张,自己可以触诊判断淋巴结的位置,大小,数目,活动度以及是否疼痛,判断自己是否合并有发热,鼻血,鼻塞或其他不适症状,是否当前有明确感染病灶存在,是否之前被宠物抓伤过,是否去过疫区野外活动,是否有过不洁性生活,是否合并服用某些药物,是否既往有结核,肿瘤或风湿免疫疾病的病史等等,然后整理一下以上信息,去医院时将自己预先整理的信息告知医生,便于做进一步针对性的筛查寻找病因,然后做针对性的治疗。如果真的有必要做淋巴结的穿刺活检,一般浅表淋巴结穿刺在B超引导下进行操作,而深部淋巴结的穿刺一般在CT引导下操作,两者都可以在局麻下进行操作,门诊即可完成。
 
本诊疗中心简介
 
本中心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国家重点学科)和超声医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诊断超声发源地)两大平台优势,常年开展各类复杂疑难病灶穿刺活检,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的穿刺活检(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诊断学 刘成玉 主编 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 胡品津,谢灿茂主编 第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淋巴结肿大疾病介绍:
耳后淋巴结肿大,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耳后淋巴结肿胀变大,临床非常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该病的发作与细菌感染、肿瘤有关。临床表现包括淋巴结疼痛、红肿、化脓等。大多数患者通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脖子喉咙处有个硬块可能是由于颈部淋巴结肿大、甲状舌管囊肿等因素引起的,通常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

    1.颈部淋巴结肿大:通常由于外界致病因素入侵人体导致淋巴结肿大,主要与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扁桃体肿大、低热、乏力等临床症状。通常可以使用左氧氟沙星片、乙胺丁醇片、甲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

    2.甲状舌管囊肿: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的疾病,通常是由于在胚胎发育时间、甲状舌管退化不完全导致的,一般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患者,甲状舌管囊肿在发生感染时,局部会出现发红、肿胀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破溃的症状,其肿物会随着吞咽而上下活动。通常可以使用克林霉素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氨苄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若脖子喉咙处有个硬块,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遵医嘱治疗。

  • 确诊为纵隔淋巴结肿大,应积极就医。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综合治疗等方式:

    1.药物治疗:(1)如果是感染因素造成的纵隔淋巴结肿大,例如肺炎,可以用青霉素或者是红霉素,林可霉素静脉输液治疗,口服扑热息痛或者布洛芬及时退烧。(2)如果是淋巴结核导致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可以服用联合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等治疗,期间要多注意休息、避免熬夜、饮食清淡,增强抵抗力。

    2.综合治疗:(1)如果是血液疾病造成的,例如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可以通过化疗和放疗进行综合治疗。(2)如果患者有肺部肿瘤,则恶性肿瘤转移后也会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

    这种情况下也需要采取综合治疗。如果有纵隔淋巴结肿大,请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 耳朵后面是淋巴结最多的地方,在我们身体有炎症的时候,淋巴结就会肿大,这个时候耳朵后面的淋巴结多数都会配合肿大,所以在孩子被感染到疾病之后,耳朵后面如果出现肿块,多数就是由于淋巴结肿大造成,而且这种现象还告诉家长孩子已经被细菌感染了,那么小孩耳朵下面有个肿块怎么办呢?

    一、圆润的肿块一般是淋巴结。淋巴结规律:身体的哪个部位有了炎症,邻近的淋巴结进行防御杀菌时均会肿大。这个做为病因的炎症好了之后,但淋巴结不一定随之好。做为免疫系统的淋巴结的病治起来难度大,有的慢性淋巴结炎能持续几年十几年。

    二、淋巴结肿大如果情况轻微的话,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好;或是吃一些普通意义上的消炎药,打些消炎针,就会好。这不算个什么问题。但如果肿大厉害的话,又长时间消炎治疗不愈,那就需要中药治疗了:一是避免它的进一步加重恶化,二是身体需要让它恢复功能,发挥它的免疫杀菌作用,增强体质。

    三、淋巴结肿大称非特异性淋巴结炎。一般急性炎症时肿大的淋巴结有疼痛及压痛,表面光滑呈严格的局限性,有时可见淋巴管炎所致的“红线”自原发病灶走向局部肿大的淋巴结,局部皮肤可有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往往伴有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经治疗后淋巴结常可缩小。建议淋巴结炎症的治疗,西医目前尚没有能力使其病理逆转,患者只能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封闭针等来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

    四、平时注意营养,增强体质并注意预防感冒或其他感染。最好的方法还是在宝宝的饮食上下功夫,多吃提升免疫力的食物调理体质。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此外,不要让宝宝偏食而导致营养失调。

  • 人体内有很多对疾病敏感、能发出预警信号的器官,「淋巴结」就是其中一种。

     

    当身体遭遇炎症或肿瘤,淋巴结就像一个个烽火台,会随之肿大起来。

     

    很多人都有过淋巴结肿大的经历,肿大的淋巴如果伴有“疼痛”,其实是件好事儿。

     

     

    《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告诉你为什么淋巴肿大时疼比不疼强,并教你识别危险的淋巴结。

     

    受访专家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医师 刘耀  主治医师 肖春燕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 周航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胡必杰 潘珏

     

    淋巴肿大,疼比不疼强

     

    淋巴主管免疫功能,由淋巴结、淋巴管、淋巴液、淋巴细胞组成。

     

    其中,淋巴结穿插于淋巴管中,主要负责过滤淋巴液、清除细菌和异物、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

     

     

    当身体局部发生炎症或病变时,细菌、毒素等可经淋巴管扩散到淋巴结。为阻止病变扩散,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会迅速增殖,导致肿大。

     

    一般来讲,淋巴结肿大伴有明显疼痛,或摸起来活动度比较好时,大多是临近组织或淋巴结自身,发生了急性炎症。此时,淋巴结只是在短期内长大,随着炎症好转,会逐渐变小。

     

    如果淋巴结肿大不伴疼痛,活动度差,应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最好尽快做个彩超检查。

     

    临床上,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主要有4类:

     

    炎症

    比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等,炎症急性期多会引起淋巴结疼痛性肿大,炎症消退后疼痛可缓解,淋巴结大小恢复正常。

     

    肿瘤

    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多为无痛性,且常会在短时间内逐渐增大。

     

    生理性

    常见于6岁以下儿童,只要没有发热、消瘦等就不必惊慌,淋巴结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缩小。

     

    其他因素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药物等,也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

     

    除了有无痛感外,淋巴结的质地、滑动性、与周围组织的界限等,也是判断其性质的重要依据。危险的淋巴结通常有以下6个特点

     

     

    不同部位淋巴肿大预示什么?

     

    从肿大的部位来看,耳周、颌下、颈部、锁骨、腹股沟(大腿根儿)、腘窝处的淋巴肿大,既有可能是炎症,也可能是肿瘤。

     

     

     其中,锁骨的淋巴结肿大,要格外警惕。

     

    如果40岁以上人群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首先要考虑恶性肿瘤转移的可能。

     

     

    临床上,超过2/3淋巴瘤患者就诊时有外周淋巴结肿大,通常没有压痛,其中60%左右为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常在锁骨附近出现肿大淋巴结,比如——

     

    •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腋窝、锁骨上下、内乳区;
    • 肺癌淋巴结转移,常发生在腋窝、锁骨上下、颈部淋巴结;
    • 胃肠癌淋巴结转移,常出现在左锁骨上区域。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留意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洗澡时是自我检查的最好时机。

     

    自查方法

    以“扪”为主,建议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3根手指的末端指腹,在淋巴结表面进行触摸和轻度按压,感受淋巴结的大小、质地、界限和有无压痛。

     

    不要反复挤压淋巴结,同时切忌用大拇指和食指掐捏,因为有可能会把皮下组织误以为淋巴结肿大而虚惊一场。

     

    如果发现可疑淋巴结,建议选择血液科或普通外科就诊,接受精准的病理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6件事护好脆弱的淋巴

     

    淋巴“织”起了全身的免疫防线,压力过大、疲劳过度、慢性感染等会让淋巴慢慢透支。保护淋巴,就要从生活细节着手。

     

     

    1  学会减压,避免过劳

    淋巴最怕主人太累,学会休息和释放压力,劳逸结合,是保护淋巴、预防淋巴瘤重要的方法。

     

    2  坚持锻炼,规律作息

    任何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对淋巴来说都是伤害。熬夜、焦虑等不良习惯,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均可导致免疫力下降。

     

    坚持锻炼,规律作息有助调节免疫功能。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晚入睡时间不晚于23点。

     

    3  少接触有毒化学品

    射线和化学污染物会刺激淋巴系统。最好少接触有机溶剂、杀虫剂、除草剂,每年染发不建议超过2次,新房充分通风再入住。

     

    4  预防慢性感染

    某些细菌、病毒(如乙肝、EB病毒)感染,常被认为是淋巴异常的风险因素。遇到牙龈炎、皮肤感染等应及时治疗,控制长期慢性感染。

     

    5  每天一斤半果蔬

    吸烟、高脂饮食也会给淋巴带来负担,建议每天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适量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番茄、橙子、猕猴桃,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莴笋,富含矿物质的香菇、银耳等。

     

    6  定期体检不能少

    用手触摸可发现浅表淋巴结异常,对于深层淋巴结肿大,还需定期体检才能发现。每年一次B超检查应成为成年人的必备项目。

  • 三岁孩子感冒引起淋巴结肿大,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

    1.日常护理:家长应加强对患儿护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长时间熬夜,适当多给患儿喝水,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蔬菜等,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等或抗病毒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必要时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进行治疗,以改善病情。

    3.物理治疗:家长可使用温热毛巾对患儿患处进行局部热敷,以促进患处血液循环,有利于淋巴结消肿。

    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生活中家长应加强患儿护理,定期复查。

  •  

    一般而言,血管年龄会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很多时候,两者并不完全一致,血管提前衰老的情况并不鲜见。

     

    生命的维持离不开血液,而将血液运输到身体各处的血管,如同树木的筋脉,任何一段发生病变都可能给人带来致命性的损害。一个人出生后,胆固醇等物质会在血管壁上沉积,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逐渐降低,血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走向老化、硬化甚至栓塞。

     

    然而,许多年轻人过早地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原本不该在这个年龄发生的心脑血管恶性病变,是因为血管在生理年龄之前衰老了。

     

     

    “血管垃圾”是怎样形成的呢?

     

    血管垃圾是人体代谢后未排出体外的产物沉积在血管壁,日积月累形成的。

     

    血管是生物运送血液的管道,它布散全身,无处不至,负责将心脏搏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且将代谢终产物(或废物)运回心脏,然后通过肺、肾等器官排出体外。

     

    血管依运输方向可分为动脉、静脉与微血管。动脉从心脏将血液带至身体组织,静脉将血液自组织间带回心脏,微血管则连接动脉与静脉,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心脏是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而运输血液的管道系统就是血管系统。

     

    生命诞生时,体内的血管都是干净光滑的,为了保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进行,人体需要营养供给。在吃进的各种食物中不可能都是人体的必需品,必然会随着食物带入一些无用的、过剩的,甚至有害的物质。

     

    如脂肪中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会在血管内壁沉积,形成血管垃圾,使血管内皮逐渐增厚,血管逐渐变窄。

     

    从20岁开始,血管垃圾便开始沉积在血管中;30岁以后,胆固醇的沉积速度明显加快;50岁以后,近80%的人都会受到血管垃圾的侵扰。

     

    随着年龄的增长,沉积在血管内壁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不渐增多,致使血管壁增厚,甚至形成斑块。当血管狭窄部分达到75%以上时,血流阻力明显增大,血流变慢,血流量减少,带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减少,供不应求,就会出现头晕、头痛、气短、胸闷等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表现。

     

    而且,劳累过度、天气变冷、情绪激动,甚至吃得太饱,都可能成为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的诱因,出现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的危险。有时,虽然血管狭窄部分还在50%以下,但血管壁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随着血液流动至某一部位堆积,形成血栓,阻塞血流,同样会出现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血管老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年龄的增长、生活不规律、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等都会造成血管老化

     

    1,年龄的增长

     

    人的血管伴随着人体一同生长,也必然会因人体衰老而老化。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血管的新陈代谢也会减慢,而且随着血管垃圾的沉积,其血流量也会减少,所能带走的有害物质也会随之减少,如此恶性循环,血管会一天天老化。

     

    2,生活不规律

     

    从养生角度来说,晚上23点到凌晨1点钟,是心肾相交的时刻;凌晨1点至3点,是保证肝脏代谢血流的时间。熬夜时,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长期“昼夜颠倒”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规律作息的人增加一倍。

     

    3,脂代谢异常

     

    血脂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机体细胞正常代谢的必需物质,可以说没有血脂,就没有生命。血脂代谢异常,体内血脂多于体内需要,血脂增高会使血液黏度增加,血液流动性减弱。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就会加快改变,导致细胞衰老。

     

     

    预防血管堵塞的办法

     

    血管堵塞,会给人体带来伤害,所以,我们有必要积极地预防血管堵塞,时时为血管进行清理。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1,定期检查血管

     

    保护血管必须先了解自己血管的健康状况,通过检查血压,血脂、血胆固醇、血液黏稠度、血糖、心电图、胸透情况和眼底即可初步判定是否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从而得知自己血管是否存在疾患及其所患疾病程度,再在医生指导下制订方案。

     

    2,积极调理

     

    血管疾患多为慢性,所以必须长期坚持治疗;有些病则应终身治疗。因此,对付这类疾病,必须要有毅力和耐心,进行综合调理。应做到如下几点:

     

    3,合理饮食

     

    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不超量吃盐;饮食中优质蛋白质不可少,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新鲜绿叶蔬菜也应多吃些;戒烟,勿酗酒。

     

    4,稳定情绪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病情均与情绪有关。长期存在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而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可使病情好转。

     

    适量运动、生活有规律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可改善血管调节功能,保持血压、血脂、血糖稳定,并预防血管堵塞和老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长时间不排便,体内大便去哪了?身体会有哪些影响?很多人不清楚

     

     

    排便是人体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人任务,通过排便情况也能够看出来一个人健康状况。有时候我们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偶尔还会化验大便来检测身体的具体情况。虽然这是一个人们羞于提起的话题,但是大便对我们身体的排毒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根据不同人的身体状况和肠胃消化吸收的循环时间,排便的周期也各不相同,但是正常情况下是一天1-2次,或者两天1次,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有朋友1周排便次数只有1-2次,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长时间不排便,体内大便去哪了?身体会有哪些影响?很多人不清楚。

     

    1、 为什么会长时间不排便?

     

    长时间不排便是分情况的:一种是没有排便的感觉、另一种是有排便的感觉,但是肚子很疼就是排不出来。这两种情况对于普通人来说通常适合日常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每天的吃的粗粮、粗纤维比较多的话,那么就会排便较多。但是如果每天吃的都是我们所称的“细粮”,那么身体就会消化掉很大一部分,形成的大便自然就会变少。

     

     

    不过有的朋友长期不排大便,就认为是“吸收”完了,身体没东西可排了,其实并不是。因为只要我们身体正常在进食和运动,那么肠道就一定会将一些垃圾和毒素向身体外排出。长时间不排便很可能是因为喝水太少或者不运动使得大便在体内干结,所导致的排便不畅或者肠胃蠕动过慢。

      
    2、 大便去哪了?

     

    如果超过一星期时间排便不畅的话,很可能就是由于便秘所造成的。大便当中含有体内不要的杂质和垃圾,并且还有一部分水分。如果长期不排便,这些水分就会被身体的其他部分所吸收,从而通过其他方式,如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体外,从而达到体内排毒的目的。但是这样就造成了已经形成的这部分粪便过于干燥,干结在体内,极容易形成肠梗阻等病症。

     

    所以说,大便并没有被我们“完全吸收”,而是始终停留在我们的身体里,并且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不同,大便的梗阻程度也会不同。因此我们在平时要加强锻炼,并且多喝水,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排便的通畅。

      
    3、 如何顺利排便?

     

    有调查表明,10个人当中有近一半的人们都会有过便秘的现象,并且有1/3的人表示经常有排便困难的情况发生。便秘、排便困难的确是困扰着很多人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才能顺利排便呢?首先,我们应当给自己的肠胃定下一个“规矩”,譬如说在每天的一个时间段或时间点内,必须要进行排便。可能起初身体会不适应,或者没有便意,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排便习惯。

      
    此外,应当给自己的肠胃规定一个排便的时间。医生建议,排便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虽然有的人可能会觉得5分钟的时间有些不够,但是这是为了防止我们因长期如厕而患上痔疮等疾病的措施。如果每天排便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那么患得痔疮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同时,日常生活方面,应当多喝水,谁能够稀释我们的血液,同时还能够进入大肠中,滋润我们的肠道,缓解大便干结的现象。在饮食方面,要避免吃一些油腻或者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的吸收,甚至会造成便秘的情况。

      
    现在很多人出现便秘情况后,都会选择一些药物治疗方式,如开塞露或者一些泻药。但是药物之所以能够快速通便,是因为其中有刺激肠胃的成分,虽然能解一时之需,但是不建议经常使用。

  • 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缺血,患者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心绞痛症状,如何缓解已经出现了心肌缺血呢?

     

    一、去除诱因,缓解症状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是心脏缺血反射到身体表面所感觉的疼痛心绞痛的发作,大多数也是有诱发原因的。比如患者剧烈活动后,或者是生气后,或者是饱餐后出现的心绞痛等心缺血症状,那么在去除诱因以后,患者的症状可能会有缓解,去除诱因以后进行休息症状,如果仍然不缓解,那么就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发生。

     


    二、药物治疗,控制再发

     

    一旦确诊冠心病心肌缺血,那么进行药物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进行心肌缺血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是依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心绞痛的控制,可以控制大部分的心绞痛,心肌缺血的发作。


    三、改变习惯,减少加重

     

    生活方式的干预是在确诊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后就需要开始进行的,无论你是否进行药物治疗,进行介入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都必须在药物或者其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而且几乎是终身的。只有减少吸烟,减少喝酒,适量运动,减少肥胖等,才可以减少心肌缺血发作的加重。

     


    四、如有必要,血运重建

     

    如果进行了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干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仍然频繁发作,那么就需要考虑,患者是否需要血运重建治疗,血运重建治疗主要有介入和外科手术两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具体选择。


    心肌缺血的发作是否需及时的进行血运重建,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但无论是哪种方法,如果患者的症状仍然持续不能缓解,都需要及时就诊,以避免延误治疗。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事业上坚韧的TA,为何背后却脆弱不安?

    TA生活的那么努力,为什么会放弃?

    TA看起来很正常啊,为什么会想不开?

    ……

     

    抑郁症不一定就是看起来「死气沉沉」、「颓废沮丧」……很多人习惯用面具来伪装自己,将自己的脆弱和不安隐藏起来,藏入人群中。

     

    据统计,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高达9500万人,这意味着每15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抑郁症,它与我们的距离真的很近。

     

    为什么那些看起来乐观的人会得抑郁症?它与「完美主义」的性格是否相关?药物控制是否可以治疗抑郁症?

     

    京东健康特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李冰为您解答↓

     

    问题一:为什么“微笑型抑郁症”不易察觉?是否与精神心理疾病的病耻感相关?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冰:

     

    专家观点1:医学上没有“微笑型抑郁症”的分型,这是1种社会名词

     

    从医学上,精神心理诊断是没有“微笑型抑郁症”的,这是老百姓的一种描述,这类病人,往往是表现为“人前乐观,人后自我伤感”。在门诊接诊也常常见到,他们往往有体面的工作、较高的文化素质,能够在人群中有效的控制情绪,但微笑背后是内心的郁郁寡欢,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的情况。表面上的确看不出来,但临床抑郁量表中会提示,自我意志分数较高。

     

    专家观点2:病耻感,使很多精神心理疾病不易被察觉

     

    这些年,像抑郁症这类的精神心理问题,逐渐得到大众关注,但仍存在病人“病耻感”的现象,尤其是有身份地位的中年人,他们如未及时就医,的确是会被忽视。 关于“微笑型抑郁症”的严重后果(自杀),可以这样理解:

     

    人类是利用各种防御机制,来应付生活的变化。抑郁症患者外部防御机制启动的话,是可以完成“正常交流”、“微笑回应”、“正常推进生活、工作事项”等动作的;而回到家人身边或者独处时,就会开启自我防御,一旦出现问题,心理就会全线崩溃,甚至出现自杀的行为,所以,自我防御又称为“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问题二:社会精英为什么抑郁症高发?抑郁症是否与“完美主义”的性格相关?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冰:

     

    专家观点1:抑郁症存在一定的性别倾向,但与社会属性无直接关系

     

    据临床数据统计,抑郁症的发生率女性较高,因抑郁症引发的自杀率女性占比大,自杀成功率是男性更高。而“微笑型抑郁症”的发生,更多见于中年人。但不是说社会精英多引发抑郁症,而是因为社会精英患抑郁症的事件影响力更大,引发的关注也更多。

     

    专家观点2:完美主义的性格特点,使抑郁症的发生率增加

     

    完美主义者的性格是事事循规蹈矩、处处认真负责,随时担心闪失和意外的发生,压力是比正常人高很多的,这很可能成为引发和加重抑郁症的重要环节。

     

    问题三:运动对抑郁症是否有好处?谈谈药物控制、环境等因素,对抑郁症的影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冰:

     

    专家观点1: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能够辅助治疗抑郁症

     

    国外文献有证据证实,运动后机体可以产生多巴胺,使身心愉悦,可辅助抑郁症的治疗。精神心理科的医生,除了给予病人药物治疗外,一般也会叮嘱病人规律运动。但仅靠运动来对抗抑郁症,一定是达不到控制病情的效果的。

     

    专家观点2:超2周的情绪低落,建议去医院就诊

     

    越来越多社会事件的发生,使大众对抑郁症产生了重视。但是什么节点去就医,仍很难判断。中度及重度的抑郁症,若不能通过药物干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简单的办法,只要情绪低落超过2周,一定要去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诊,让医生通过专业手段判断病情,及时干预治疗。

  •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过便秘的经历,大便干燥,排不出或大便排出困难,强力排便,肛门容易裂开,撕裂疼痛,便血。大便偏稀时,可以排出少许大便,但总感觉排出不畅,肛门灼热疼痛。

     

    一.便秘可不是你觉得

     

    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简单来说就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便秘除常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外,还会引发腹胀、腹痛、头晕、食欲减退、易继发痔疮、肛裂等病。便秘是常见症状,如若长期持续存在,甚是扰人,影响生活质量。

     

    有人会说,我两三天没有大便了,是不是属于便秘?

     

    其实便秘不是随便就可以界定,也不是你个人觉得便秘就是便秘。有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习惯2-3天才排便一次,大便成形,没有明显腹痛、腹胀和排便困难等情况,那么就不应认为是便秘。通常,一个成年人一次排便量大约在100~300克之间,排便量越多,对健康越好。健康优质的大便,味道不会太重,状态是半沉半浮,表面含有较多的纤维质,香蕉状、牙膏状大便是健康的“金条”象征。

     

    当然,排便量也是因人而异,如果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也没有必要非要坚持一天一次,一次要多少克。

     

    二.便秘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么?

     

    我们每天进食,随之每天也都要排出粪便,粪便中含有浊毒,浊包括机体代谢出来的不需要的产物,毒则主要指热毒。为了健康,及时排泄大便非常重要,若长期便秘,这些浊毒会留滞于体内,为患甚烈,甚至是许多大病的源泉。

     

    1.不少人未至老年即出现黄褐斑,或在手背,或在面颊,或在周身皮下。一般来说,黄褐斑者多有便秘的问题,因饮食浊毒不能及时排出,反被吸收,郁于皮下,即成诸斑。再者,肝主疏泄,平时肝气郁结之人往往疏泄不足,浊毒不得疏泄,亦易聚而成斑,故要治斑,只此两条:通大便,畅心情。

     

     

    2.临床所见,便秘很容易长痘痘,因为浊毒不能从大便排出,上攻头面,郁于皮下,即成痘痘,所以说,治痘痘一定要通畅大便,否则,浊毒不去,痘痘难安。

     

    3.再者,中风病人一定要重视大便是否通畅。按中医理论,饮食中的精微被脾运化后,浊气自肠而排出。若便秘,则浊毒内郁,上攻于脑,影响神明,最易导致病情缠绵难愈。

     

    4.有些老年朋友还可增加脑溢血、肠缺血、自发性腹膜炎、肺炎等危急重症的发生。便秘日久,滞而不通,则痰浊瘀血易于积聚,久则生块,变生他症,也是百病之源。

     

     

    三.为什么会出现便秘?

     

    中医认为便秘一症虽在大肠,但却是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失调的一种局部表现,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皆有密切关系。便秘通常是由于粪便在消化道中移动太慢,或无法从直肠中有效清除时,导致粪便脱水、变硬和干燥,从而引发的便秘。

     

    慢性便秘有许多可能的原因,一般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可能与直肠、肛门病变等器质性病变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结肠传输与排便功能紊乱等功能性因素有关,以及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年龄增长、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压力等都是便秘发生的高危因素。除此之外,排便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排便姿势其实更容易排便,此时人体肛肠角在100-110°。坐在马桶上时,也可以用小板凳把脚垫高,能够达到同样效果。

     

    四.便秘是不是吃点泻药就好了?

     

    生活中,人们遇到便秘,会自己买点泻药吃,用完泻药后,症状有所减轻。但后来越用,便秘反而越严重。

     

    市面上的泻下药有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等。

     

    攻下药比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这类药多味苦性寒,不宜久服,否则影响肠道正常功能。

     

    另一类泻药为润下药,这类药多富有油脂,可以润肠,作用一般较攻下药弱,包括火麻仁、郁李仁等。这类药物可以适当服用,改善便秘。

     

    峻下逐水药,药力峻猛,服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能利尿,使体内潴留的水饮通过二便排出,消除肿胀。本类药攻伐力强,副作用大,易伤正气,不可久服。

     

    五.四个可以促进排便的穴位 

     

    天枢穴

     

    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是大肠之气结聚于腹部的穴位),它具有调中和胃、健脾化湿的功效,是治疗便秘最常用的穴位之一;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可以经常揉按天枢穴进行保健。

     

    天枢穴定位:位于脐中旁开2寸(脐中至腹侧外缘连线的内1/3处)。

     

    支沟穴

     

    支沟是属于三焦经的穴位,针刺该穴位可以补一补气,通一通,大便自然就会通顺。在日常中我们通过对该穴位的揉按刺激也可达到一定的效果。

     

    支沟定位:在手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三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大横穴

     

    大横属于脾经上的穴位,脾胃相表里,脾胃和大便调也。 

     

    大横定位:在腹部,肚脐旁开4寸,乳头直下,如图。

     

    合谷穴

     

    合谷穴,出《灵枢·本输》。别名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因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交接,且它们是同名经,二者“同气相求”,因此刺激合谷穴能调经气,对于治疗胃腑和胃肠道方面的疾病有显著疗效。

     

    合谷定位:在第1、2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或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禁忌:怀孕忌按此穴,以防子宫强力收缩流产。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