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用泻下法治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及治法参考

用泻下法治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及治法参考
发表人:中医养生郑芝环

按:“通因通用”是中医比较常见的治法,就是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通利症状的疾病,主要针对实性症状,通过通利排泄的方法,能够解除症状。

 

曾治疗一溃疡性结肠炎中年男性患者,主要症状是经常腹胀腹痛,排粘液便,偶夹未消化食物,曾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曾服用中西药治疗,症状反复,日渐消瘦;来我处就诊,发病来食欲减退,饮食肥腻容易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加重,排大便每天7-8次,大便秽浊夹粘液,或偶尔排黑色便,精神疲惫,睡眠稍差,舌红苔稍黄腻,脉稍滑数。



予处方:枳实、厚朴、生大黄、炒牵牛子、白芍、黄芩、黄连、肉桂(焗服)、槟榔、木香、甘草。另用白及粉,冲服。


患者见方中有大黄,不敢服药,经说明医理,耐心劝导,后服药3剂,泻下秽浊大便较多,但腹胀腹痛的现象减轻,精神体力也较前舒展;于是原方再服三剂,症状继续好转,泻下程度逐渐好转;后改为参苓白术散及健脾丸之类善后,继续调理2月左右,各症状基本消除,体重恢复。

 


按:慢性肠炎的治疗,多使用健脾温阳、行气祛湿、固肠止泻等方法,多能取效,这个病例之前用药也大多如此,但起效不大;治不效当反其法而治,再考虑到患者舌红苔黄,脉象有力,尽管有诸多虚弱的表现,思考是“大实有羸状”,属于实证,因此采用清热祛湿、泻下导滞的方法,以图邪祛正自安。


方药参考用芍药汤、枳实导滞丸加减,加牵牛子加强大黄的泻下通腑作用;大黄、牵牛子、黄芩黄连,用量偏小,以免过度泻下伤及正气;芍药汤能清热燥湿、行气祛邪;加入白及起到收敛生肌的功效,有比较好的修复溃疡的作用。经治疗,患者邪热湿热、胃肠浊气清除,中病即止;后一阶段转用健脾和胃固肠治疗,以固本复元。
 


以上病例就是反治法的运用,除此之外,临床上比如桂枝汤等方子,里面还有桂枝生姜等药物,有一定的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对于部分患者,也可以用于治疗自汗,此类的方法案例有很多,可以看出中医的灵活,而辩证找准病机,是中医运用的核心。


以上病案、方药、方法供同道及患者参考;个体情况不同,不宜照方抓药;症状复杂,建议找中医医师就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李晓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腹泻、便秘、脓血便、腹痛等症状表现,究其原因可能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所诱发的。这是一种病因并不是很明确的慢性疾病,一旦形成给患者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不过平时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进行预防。那慢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如何预防呢?

    第一、积极控制感染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形成,和体内感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说控制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日常应该注意减少细菌、病毒等感染的侵袭,尤其是身体抵抗力比较差的人。

    第二、调节饮食

    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做到科学合理饮食,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对胃肠道的健康有帮助。而对于油炸、油腻、辛辣、刺激、生冷、寒凉等之类的食物,应该注意少吃或不吃,以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诱发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第三、加强保暖

    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加强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会有一定的效果。平时在寒冷的冬季要多穿一些,最好是穿高腰的衣服,减少寒冷等刺激对胃肠道的影响。而在炎热的夏季,也尽量不要穿露脐装或过短的衣服。

    第四、保持良好的心情

    不良的精神刺激会导致迷走神经变得兴奋,进而会增加胃肠道的蠕动,肠液分泌过盛的情况下,肠道粘膜屏障的保护能力会下降,所以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形成。而平时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对于疾病的控制和预防都有帮助。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预防的方法非常的多,也比较简单,在日常生活当中稍微注意,就能大大降低其发病率。而如果患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之后,也务必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正规的治疗,日常生活加强饮食、情志等多个方面的护理。

  •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为患者诊病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善于开玩笑的。比如有个人找我看病,我问他什么症状,他说:浑身上下头痛,满肚子牙疼。其他患者听了哄堂大笑,都知道他在开玩笑。一天,来了一个病人,他对我说:“医生,我得的病,你见过吗?就是连拉肚子带便秘。”我看他不像开玩笑,就说这种情况我见过,也治过。

     

     

    既腹泻又便秘,属于西医所说的慢性结肠炎。凡是导致结肠的慢性炎症均可称为慢性结肠炎(chronic colitis),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本病特征是病程长,慢性反复发作,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特征,黏液便、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30岁青壮年多见。其中有一种便秘腹泻交替型即是本病,另外还有腹泻型、便秘型。中医叫做溏结不调,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这种病中西医都认为治疗时颇为棘手。西医认为难治是因为:结肠位于消化道的下端,用药之后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到结肠只有很少药量了。所以有人主张灌肠给药,直接作用病变部位。中医认为难治是因为:本病病因复杂,除了脾虚,气滞外,往往寒热夹杂,多种因素纠结在一起,给辨证和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

     

     

    根据本病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溏结不调、里急后重的情况。我用乌梅丸加味,并改丸做汤服,药用:乌梅30克、细辛3克、人参10克、干姜15克、黄连20克、制附子9克、当归10克、川椒10克、桂枝10克 黄柏10克。水煎服。服药一段时间后,诸证消失。

     

    方中乌梅收敛止泻;当归养血润肠;干姜、附子、黄连、黄柏辛开苦降,调和寒热,调理气机;人参、细辛、桂枝、川椒温中散寒。诸药合用,调和寒热,调理气机,温中健脾,则便秘腹泻自调,诸证自除。我用此方治疗结肠炎多例,效果良好。并且不限于便秘、腹泻交替型,对腹泻型、便秘型的结肠炎效果也不错。

     

    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药知识并供同行参考,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胃或者小肠的粘膜缺损乃至断裂深层达到固有肌层,溃疡的糜烂性病变通过从5mm至数厘米不等,有可能导致消化道的出血,梗阻,渗透,穿孔等一系列并发症,高达5%的胃溃疡会发生癌变。

     

    它的症状主要是令人痛苦不安的钝痛:一般来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常在餐后2-4小时出现剧烈疼痛,夜间会痛醒,这就是所谓的空腹痛,这种疼痛食用牛奶、食物、抗酸剂后会有所缓解;而胃溃疡则相反,胃溃疡最常见的就是进餐后,立即疼痛加剧,空腹时疼痛反而缓解。

     

    现代医学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例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等等)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罪魁祸首。所以对于消化性溃疡,现在一般停用主张停用非甾体抗炎药,并用西药四联疗法进行根除,如果失败则可以用序贯疗法进行补救,如果再失败则可以进行HP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以进一步治疗。

     

    当然现在消化道溃疡三联和四联的耐药病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我临床上还见到一些患者,尿素呼气试验(C13,C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超过90%)是阴性,但是胃镜下消化道溃疡依然迟迟不愈的病例。

     

    有一些中医很排斥胃镜,我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胃镜不过是中医延伸的眼睛,我们可以用它来看到更多的东西。

     

    中医本身对于溃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辩证方法,例如阳证溃疡,色泽红活鲜润,疮面脓液稠厚黄白,腐肉易脱,新肉易生,疮口易收,知觉正常;阴证溃疡,疮面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不脱,或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寒者热之,热之寒热,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胃镜下的真实影像对于我们具体辩证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不该把中医的知识用来进行门派之争,而应该把中医的知识看成是一种工具,一把钥匙,它和西医一样,目的都是为了打开那扇叫健康的大门。

     

     

     

    治疗消化道溃疡总的战略思想

     

    我治疗过很多消化道溃疡的患者,为达患者痊愈的目的,我穷尽中西医的一切方法,四联疗法我也用过,中医的方法我也用过,但是总的来说,无论使用的是何种手段,我秉承的都是如下思想:

     

    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气已交弛横鹜而不可制矣。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先论攻其邪,邪气去则元气自复也。

     

    若此数证,余虽用补,未尝不以攻药居其先,何也?盖邪未去而不可言补,补之则适足资寇。

     

    然此数种,当先论其本,以攻去其邪,不可执一以涩,便为万全也。——张从正《儒林事亲》

     

    这些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先生留给我们的璀璨思想。

     

    其实只要你去互联网上搜索,治疗消化道溃疡的单方,验方非常多,其中大致由下面药物组成,例如黄芪,党参,白芍,延胡索,白芨,三七,煅瓦楞子,川楝子,象贝母,乌贼骨,蛋黄粉等等。守吃这些单物有效吗?有些许效果,能治本吗?未必。

     

    治疗消化性溃疡是一个缜密的工程,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子,是非常有讲究的,不分阶段,拿一个方子一用到底,只会适得其反。

     

    在这个工程中,祛邪是第一位的,很多时候邪去而正气自复,很多时候甚至无须使用补法,患者便能自行恢复。即使仍有虚象,因凡药兼有毒,仍首选以五谷(稻、黍、稷、麦、豆)养之,五果(枣、李、杏、栗、桃)助之,五畜(牛、犬、羊、猪、鸡)益之,五菜(葵、韭、藿、薤、葱)充之。

     

    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三个阶段

     

    中医治疗肌表肿疡有消补脱三法,初起的肿疡可用消法,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中期用托法,一方面扶助正气,一方面托毒外出;后期用补法,也就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

     

    那么治疗内伤杂病之消化道溃疡,其实也秉承这个原则。在患者毒邪未尽之时,就上黄芪,党参,白芨,丸楞子,乌贼骨,只会闭门留寇,助邪鸱张,使得患者病情更加反复。

     

    一般来说,对于内伤之溃疡,我们也可以将其分为实,虚实夹杂,纯虚无实三个阶段。

     

    由于脾胃乃后天之本,所以一旦脾胃受损,则正气便有所伤,所以纯实无虚的情况并不多见。无论是但实无虚,还是虚实夹杂,用仲景之法最为适宜。

     

    仅有心下之无形气热者,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轻者可用“麻沸汤”法,也就是大黄二两,黄连一两,快速倒入热水,浸泡之,再将药滓过滤掉即可;稍重者可用泻心汤,也即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用水600毫升,熬至200毫升,顿服之。

     

    但是这种情况不多见,由于邪气入里,很快就会损及脾阳,所以,临床多见虚实夹杂之象,所以便须用三大泻心汤加减应对之。

     

     

    所谓三大泻心汤也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胃气不足,心下生寒饮,水饮痰热并存者,心下痞满,呕多者,用半夏泻心汤,其比例是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用去滓再煎之法。

     

    胃气更虚,五谷不化者,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甘草再加一两;腹中雷鸣下利者,胁下有水气者,将干姜减为一两,再加生姜四两。

     

    兼有胸中热,腹中痛,欲呕吐者,还可以用黄连汤应对之,所谓黄连汤也即黄连三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当然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秉承急则治其标,缓则调其本的原则,配合用海螵蛸,瓦楞子,牡蛎以消化痰化瘀,制酸止痛;蒲公英以清热解毒;枳壳,佛手等调理气机,缓解腹胀;红蓼(性平),丹参(偏凉),当归(偏温)等以去瘀生新,加强局部循环;延胡索,乌药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待邪气已去,溃疡已敛,再视患者病情,用补法。脾阳受损,饮停中焦等用苓桂术甘汤;腹中虚痛,常有痉挛性疼痛,伴有心悸,烦热,多梦者用小建中汤;内脏下垂,面黄自汗者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腹泻者用参苓白术散。总之补法非常多,但是使用时机很重要。

     

    在治疗上,我们光凭舌脉很难判断患者溃疡是否已愈,所以,胃镜的复查结果,的确也是中医师延伸的眼睛。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作者:李晓

    一些人在平时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咳嗽、咳痰、憋喘等不适的症状表现,进一步明确诊断之后,发现是慢性支气管炎所导致的。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反反复复容易发作的特点,因此还需要提高大家的警惕,那么日常该怎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呢?

    第一、使用祛痰止咳的药物

    如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话,那么应该及时用上祛痰止咳的药物,来改善相应的症状。尤其是那些年老体弱、没有力气咳痰以及痰液比较多的患者,更应该及时用上这些药物,以达到呼吸道通畅的效果。但也应该注意不要用过强的镇咳剂,不然可能会导致炎症进一步发展。

    第二、用解挛平喘的药物

    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主要以确保呼吸道畅通,因此解挛平喘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选择相应的药物能达到呼吸道的通畅,防止支气管哮喘过敏。同时也应该注意让患者适当的多喝水,保持气管内的湿润,必要的时候可以用雾化来分解气管内的痰液。

    第三、控制感染

    控制感染也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般会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病情轻的可以进行口服。如果严重的,可以进行肌注或静静脉滴注,尽量选择广谱抗生素。

    第四、日常生活加强调理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常病程比较长,应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不要过于紧张、焦虑,以免不良的情绪导致病情加重。日常生活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注意预防感冒感染,减少外出,减少冷空气等不良的刺激。

    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治疗的方法比较多,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病情轻重程度不同,具体可选择使用的方,法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建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该提高警惕,日常生活也要加强多个方面的调理,多种方法综合起来应用,加快病情好转,减轻病痛。

  • 上个星期,一个认识的同学打电话和我说,他爷爷头晕多天,住院检查排除颈椎问题,最后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院调养。但仍自觉头晕、头重、晃动后加重。他爷爷相信中医,我同学找到了我,希望可以开中药调理。他爷爷今年70多岁,平时没什么大病,身体一直很健康,不胖不瘦,但这次发病后,腹胀、腹泻,伴有食欲减退、纳少,食后腹胀加剧。我给他开具藿香正气汤3剂。三天后他告诉我腹胀减轻但腹泻一天3-4次,水样便,吃点稀粥、鸡蛋羹则腹痛腹泻加重。

     

     

    遂又仔细询问症状,并看了拍来的舌苔。刻下:头晕,头沉,四肢烦躁,坐卧不安,双下肢乏力畏冷;胃内有振水音,胀满不适;大便稀溏,稀如水样,小便不多。询问之,是否口渴,病人反馈夜间口干,但饮水不多。舌质胖,略有齿痕,苔白。

     

    突然想起伤寒论中太阳病篇蓄水证条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我给他开了五苓散原方:桂枝10g,肉桂5g,茯苓30g,猪苓30g,泽泻40g,白术30g。5剂煎服。

     

    第2天,同学就兴奋的告诉我,他爷爷胃里的振水音消失了,下肢冷困乏力的症状减轻了,头晕、坐立烦躁不安的症状竟然消失了。又过了几天,同学给我打电话说;他爷爷腹泻还是3-4次,但其他无明显不适,精神好,食欲好,小便量也多起来了。我让他嘱咐爷爷多喝热水,果然,几天后反馈大便成形,疾病基本痊愈。

     

     

    五苓散虽然与藿香正气汤症状类似,但藿香正气偏于理气,症状多有恶心呕吐,腹胀不欲食;五苓散善于温阳利水,多为口渴心悸,烦躁多汗,虽有腹胀,但是少嗳气并伴有胃内振水音。后面又想到五苓散的服用方法:暖水频吞,汗出苏。嘱其饮暖水而病愈。中医讲究辩证论治,方证相关,这也正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腹胀腹泻都可以用五苓散治疗。

     

    给大家推荐一款调理脾胃的食疗方:山药薏米瘦肉粥(山药、薏米、猪瘦肉、葱、姜)。年老体弱,脾胃不足,误食生冷很可能导致腹胀腹泻,但一定要请中医师辨证开方子治疗,才能达到效如桴鼓,否则自己乱服药物,可能会加剧疾病。

     

  • 一、偏于郁热,症状比较急者,应选“四逆散”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胁胀与胁痛是不同的。

     

    胁下胀满,胸胁苦满,这是胁胀,适宜于用小柴胡汤(偏实者),柴胡桂枝干姜汤(偏虚者),大柴胡汤(胸胁苦满,且伴有便秘,燥屎者)——在这儿胀满是主症。而胁痛,则可见胃脘胀痛,痛窜两胁,怒时尤甚,经常叹息,适宜于在四逆散的基础上加减——在这儿痛是主症。

     

    《伤寒论》是这样描述这个方证的: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这儿没有一句是描述“苦满”的,但是“腹中痛”却被放到了很关键的位置。

     

    四逆散很简单,由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四味中药所组成。

     

    此为降逆行气止痛的主方,当胃脘痛甚时,应当用赤芍,赤芍清热通达的力量要比味酸性敛的白芍强很多。

     

     

    川赤芍

     

    伴有大便秘结者,可酌情添加莱菔子,生白术;嗳气频繁者,可加丁香,柿蒂以降气;日久郁热者,可见蒲公英;燥热伤阴,舌红少苔者可配石斛,麦冬,知母;有急痛者,可加木香。

     

    总的来说,胁痛偏于郁热者,偏于急性发作者,偏于气机郁滞者,均可用四逆散加减,但是,偏寒,偏虚,处于慢性期者除外。

     

     

    枳实

     

    二、偏于虚寒,处于慢性期者,宜选“延年半夏方”

     

    上面聊了中医治疗胁痛的经方四逆散。四逆散主要针对偏于急性发作的,以郁热为主的胁痛证型。今天要介绍的经典方,则主要应对处于慢性期的,偏虚,偏寒的胁痛证型。这个经典方叫“延年半夏方”。

     

    “延年半夏方”出自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方》。这个方子以“从胃脘到季肋区到肩背部这一线疼痛”为目标,“伴有体力衰弱,腹力弱”也是这个方证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患者经常会出现手足冷,脉象偏于弦细。

     

    此方由半夏,槟榔,桔梗,枳实,前胡,鳖甲,人参,吴茱萸,生姜所组成。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其中的槟榔一般只用到3-6克之间,吴茱萸用到0.5-3克之间。

     

    此方中,人参培植元气,生姜鼓舞胃气;前胡,半夏祛痰消痞;鳖甲解痉散结,槟榔疏肝行气,两药共畅肝气;桔梗,枳实一升,一降,两物同调胃气;再用吴茱萸散寒止痛。

     

     

    散寒止痛的吴茱萸,一般建议小剂量使用

     

    简单来说就是:

    补益、鼓舞胃气:人参,生姜。

     

    调畅气机:鳖甲,槟榔,桔梗,枳实;

     

    祛痰消痞:前胡,半夏;

     

    散寒止痛:吴茱萸。

     

    此方在顺气、化痰、消痞、止痛的同时,亦有培植元气,鼓舞胃气之品,尤其适合体力衰弱,舌苔白腻,肝胃不和,气郁痰停,胃脘胁肋窜痛者。伴有胁胀者,再添柴胡,效果更佳。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治疗腹泻,是一个中医的基本功,但是现在中医也很少用中药来治急性腹泻了,遇到急性腹泻,医师首先想到的是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开蒙脱石散等胃黏膜保护剂,使用抗生素。

     

    使用中药来治疗急性腹泻,慢性腹泻的“功夫”已差不多失传了,部分中医由“疾医”沦为了只会开不痛不痒“补药”的医师。所以,我觉得,有必要重温经方家是怎样治疗腹泻的。今天说的是中医经方治疗腹泻的一味要药:干姜。

     

     

     

    姜科植物的新鲜根茎是生姜,如果把生姜晒干或微火烘干,就是干姜了。生姜擅治呕吐,而干姜呢则擅治“水毒结滞”和腹泻。

     

    前段时间我遇到了一个慢性腹泻的患者,她每天稀便已经很久了,每天肚子咕噜咕噜叫,伴有腹胀不适。做过胃镜,肠镜,西医诊断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也看过中医,诊断是“脾虚泄泻”,有开红参的,有开山药的,有开黄芪的,总之一堆补脾药,但是患者的症状也没有解决。她后来找到我,说想开点补药调理。她上腹部感觉胀满不适,但按起不硬。下腹部有肠鸣音。舌淡,有齿痕,苔黄腻。脉稍弱。

     

    四诊后,我考虑她心下有痰饮。所谓痰饮,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而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于是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干姜。干姜能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是一味温热药。《千金要方》就单用它来治疗中寒水泻,方法是:干姜(炮)研末,饮服二钱。

     

    回到这则医案。患者上腹部满闷不适,伴肠鸣,大便清稀,和以半夏,干姜为主药的“半夏泻心汤证”非常吻合。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记载:但满而不痛者,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腹部胀满,咕噜咕噜肠鸣,稀便,是许多慢性腹泻共同的特征。患者一方面脾弱,消化不良,一方面,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这个时候,只用补药是没有效果的。仅仅用黄芩,黄连这些寒凉,止泻药也不行。必须要加上能去水毒的要药干姜,及燥湿化痰的半夏。

     

     

    半夏泻心汤用量,用法:半夏半升(经方家常用量5~15克)、黄连一两(经方家常用量6克)、 黄芩三两(经方家常用量18克)、干姜三两(经方家常用量18克)、甘草三两(经方家常用量18克)、 人参三两(经方家常用量18克)、大枣十二枚。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实际运用时,因那位患者拒绝服用苦药,所以,我将其中的“黄连”改为了同样有清热解毒之效的“蒲公英”,蒲公英也是一味非常好的清热解毒,平胃止痛的好药,而且不苦,很适合依从性差的患者服用。

     

    上面的药,患者服用几剂后,腹泻,肠鸣便渐渐减少,大便也逐渐成型了。这个以干姜为主药的方子,是经方中治疗慢性腹泻的要方之一,特别适合寒热夹杂,心下痞满,伴有腹泻的患者。

     

     如果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比较重,泄泻的症状比较轻,可以加上四两生姜,减干姜用量为一两,这就是生姜泻心汤;如果患者呕吐,泄泻均较轻,腹部闷胀尤其突出,心情烦躁,可以将甘草加到四两,这就是甘草泻心汤。

     

    总之,我们需要牢记,半夏,生姜治呕,治痰,干姜治水,干姜治疗泄泻时一般与配合黄芩,黄连并用,可以加上一些补脾药物,比如人参,沙参,山药,一些理气药,比如橘皮,枳实。

     

    这便是经方家治疗腹泻的一般原则。若遇到暴泻,手足厥冷,或者长期腹泻,肢冷畏寒者,光用上面那些药物是不够的。

  • 一、乌贼骨与浙贝的现代用药史

     

    乌贝散是中药中比较成熟的组方之一。

     

    对它的研究、观察、纪录其实已经很多了,最早记录它的文章应该是1960年的《消化性溃疡有效方剂——复方乌贝散》,文章发表在《云南医药》1960年的第1期上,最近的研究则是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赞助的一个项目,四逆香苏乌贝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研究,文章发表在《陕西中医》 2019年的第9期上。

     

    总的来说,这个方剂在临床上被使用、观察、研究了59年,我搜索了一下这59年的历史,截止目前没有发现有显著的不良反应,是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方剂。

     

    在这个方剂中,所谓“乌”,就是乌贼骨。乌贼骨又叫海螵蛸,是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内壳。乌贼骨中含有碳酸钙,能够中和胃酸,能够改变胃内容物的PH值,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促进溃疡面愈合。

     

    在中医中,乌贼骨咸,涩,温,属于收涩类中药,有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涩精止带,收湿敛疮的功效。

    将乌贼骨打成极细粉,乌贝散就制作成功大半了,这时还要加上一些浙贝母。

     

     

     

    浙贝母,苦,寒,是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的作用,一般来说,纯用收涩药,有敛邪之虞,加上浙贝母后,恰好可以化解这个弊端,以免闭门留寇。

     

    虽然川贝粉,有很强的制酸止痛散结的作用,但是,其制酸作用,远远不能与西药质子泵抑制剂相提并论。

     

    不过,制酸止痛,也并非力度越强越好,就有一些文献提示,质子泵抑制剂虽然可以强而持久地使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但代价则是胃分泌胃酸的功能的萎缩——很早就有医学研究者怀疑胃酸抑制会增加萎缩性胃炎,增加获胃癌的风险,但是使用弱一些的制酸剂例如雷尼替丁却少有这样的风险。

     

    由此可见,乌贝散虽然是比较弱的制酸剂,即使是在今天,也有可以发挥的空间。

     

    特别是在和三大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合用的时候,能大幅度提高根除HP的概率,促进溃疡愈合。

     

     

     

    二、使用乌贼骨类方剂的注意事项

     

    乌贼骨与浙贝这个组合的生命力,在于它能比较好地与其他经典方剂配合,经常与半夏泻心汤,四逆散,黄连温胆汤,左金丸配合,用于寒热互结之痞证,肝脾不和,脾胃湿热,脾胃郁热而伴有反酸、烧心、胃痛者。使用乌贝散打粉越细越好,如果太过粗粝,脾胃不容易吸收。

     

    使用乌贝散最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就是便秘,一般来说,轻的,可以加一些火麻仁,重的可以配伍少量熟大黄,大黄有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作用,对于脾胃的推陈致新,颇有裨益。

     

     

    心情烦躁者,可以配合珍珠母,生甘草,定惊,安神,缓急。

     

    对于胃部灼烧感严重者,多与大剂量的蒲公英,连翘相伍。

     

    对于伴有腹胀者,多会加上理气消滞的紫苏,紫苏梗。

     

    总之使用这类乌贼骨与浙贝这类中药,需要注意灵通二字,不能仅仅见酸止酸,见痛止痛,应佐以理气和胃之品,做到收涩而不呆滞,以最终恢复胃气的正常升降为目标。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每天都去大便,并且大便顺畅的人是幸福的!几天去一次大便或者大便燥结的人是痛苦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便秘可以通过口服通便的药物来解决。到了现在,更是有像开塞露这样简便易行的通便外治法。但是,面对大便燥结如石头一般,常规用药效果不佳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治疗呢?看民国中医张锡纯面对肠中大便燥结如何遣方用药。

    张锡纯的通便外治法

    张锡纯治疗燥结便秘一共给出了3张方子:硝菔通结汤,赭遂攻结汤和咱们今天要讲的通结用葱白熨法。因为赭遂攻结汤里面有甘遂,这味药有毒,在冬病夏治的三伏贴里经常用。但那是外用,如果口服的话,咱们为了安全起见一般不用。这里主要来说说这个通结用葱白熨法。

     

     

    这个办法其实也比较简单,就2味药,一个是葱白,另一个是白醋。把4斤葱白切成丝,然后放进锅里,倒上白醋炒。炒的干干的,葱和白醋都需要多准备点,分成两份。将其中1份炒热了以后放在肚脐上熨,如果凉了的话就换另1份。这样反复的熨肚脐,大概六个小时。

    便秘案例

    话说民国时期有一个小朋友,6岁。因为吃肉吃多了,脾胃消化不动。导致燥屎郁结在大肠里,已经有6-7天没拉大便了。家长非常着急,这期间也给孩子用了通便的药,喝进去的药有限,并且也没什么反应。这种情况就说明这个大便已经在肠道里板结住了,非常的结实。

     

     

    张锡纯用手按上去,感觉就好像按在石头上一样,非常硬。遇到这种情况,只能用这个办法了,因为别的办法都无效了。

     

    所以张锡纯就告诉家长,用白醋炒这个葱白。来回的在孩子的肚脐上熨烫,熨了3个小时,孩子的肚子摸着没那么硬了,软下来了。又熨了三个小时,大便拉下来了,跟羊粪蛋是的。鼓起来的肚子也随之消下去了。

    通便外治法的总结

    1,这对药物组合很有意思,葱白是辛辣的,能走能串。白醋是酸的,能软坚散结,同时还能增液。因为肠道太干燥了,有了醋的酸味就慢慢的能凝聚出水分来。这样的一个酸辣组合,既能推陈出新,还能滋阴增液。

     

    2,常规方法无效时,要懂得变通。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出现了反常的不大便的情况,并且用了常规通便药物都没反应,通不下来的。医生这时候需要换个思路来治疗,可以参考张锡纯这个通结用葱白熨法。

     

    其实这个办法严格来讲还不能算是一个通便的办法,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开结。燥屎在肠子里板结成块的时候,用它熨肚脐,就好像是用一个锤子敲打一块大石头一样。把板结在一块的燥屎打开,打碎。大便自然就能通下来了。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出现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吃的东西也不正确,或者是吃的东西不干净,消化不良,寄生虫的原因,还有一些疾病引起的,这些东西,都是会引起腹泻的,那么腹泻以后我们应该怎么样来治疗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要多喝水,拉肚子的人因为大量的排便会造成身体严重的缺水,还会造成电解质的紊乱,必须补充大量的水分,这样可以补充身体里面流失的葡萄糖,矿物质,可以调节电解质,水分酸碱的平衡。

    要多吃有着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像是胡萝卜汁,苹果汁,西瓜汁,这些都是可以补充我们身体的水分的,还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是很好的补充品,而且还可以预防因为拉肚子而出现脱水。

    每天喝三碗米汤,出现腹泻的时候,在日常的生活里面,我们可以经常的喝一些米汤,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可以很好的缓解拉肚子,可以用三杯水加半杯的糙米,煮45分钟以后,每天喝三碗,吃米饭,也可以帮助粪便成形,提供维生素b。

    不用服药,除非是病毒或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或者有严重腹泻产生的并发症,这样可以服药,普通的腹泻是不需要吃药的,一般拉肚子不会超过48个小时,如果你匆忙的吃药的话,那么腹泻在体内是没有办法排出毒素的,当病人发生急性腹泻的时候,一般都是不鼓励大家使用止泻药的。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腹泻的一些治疗的妙招,现在大家应该也有所了解了吧,如果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大家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来治疗一下,平时也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卫生,不要让拉肚子找上你,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今天介绍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