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生儿眼白有点黄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眼白有点黄是怎么回事
发表人:曾沣
1.新生儿如果眼白有点黄,说明是巩膜黄。那要看看周身的皮肤是不是同时也发黄。最简单的方法是先到医院去做个肝功能的检查,就能明确眼白黄是真正的黄还是由于脂肪引起的。
 
2.如果肝功能的检查胆红素在新生儿正常的范围,不用特殊的处理,但是如果明显的增高,那说明存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并且一旦眼白黄说明黄疸的值会比正常的新生儿胆红素值要高,需要临床上进一步处理。
 
3.新生儿期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是比较常见的,它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原因。大约50%以上的足月儿及大部分的早产儿都可发生新生儿黄疸,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胆红素水平达到高峰的时间为出生后的3~5天。黄疸的危险因素为血清胆红素水平,年龄,胎龄,相关的疾病。严重的黄疸可引起急性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
 
4.引起黄疸的原因很多,新生儿黄疸常见的原因有:
 
(1)出生后一周内出现的黄疸常见同族免疫性溶血;红细胞形态异常如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及红细胞增多症;健康足月儿及晚期早产儿生理性或母乳相关性黄疸;脓毒症;代谢异常;甲状腺功能减低;闭合性出血如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等。
 
(2)一周之后出现的黄疸常见于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性疾病;遗传代谢病如半乳糖血症;抗胰蛋白酶缺乏;胃肠道功能异常导致的胎便排出延迟;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性疾病;母乳性黄疸。
 
(3)胆汁淤积性黄疸   比如肠外营养,新生儿肝炎,肝内外胆道疾病,胆道闭锁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甲状腺功能减低疾病介绍: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低下是指发生于老年人的甲状腺功能低下,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分为老年人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老年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疲倦、气短、喘息等。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结局。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危害患者的健康,影响正常生活。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是逐年递增,已成为严重威胁国民的生命与健康。其中,高血压、脑血管淀粉样变、抗凝与抗血小板药物是自发性脑出血最为常见的致病因素,而阿司匹林就是其中一种我们常用的抗凝药物,长期服用小剂量的药物可以降低血栓、栓塞发生几率,但同时也可以使我们的血液出现低凝的情况,从而诱发脑出血,而且血肿体积有增大的倾向!

     

     

    这点在2009年美国预防部署工作组修订阿司匹林使用指南时,也被得到了证明:阿司匹林有导致出血的潜在风险。

     

    而且从这几年我在医院收治的脑出血病人来看,不乏有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诱发脑出血的病人,而且这类病人跟一般脑出血病人相比,更加特殊,术后发生再出血与致残几率更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我们血小板聚集功能功能收到抑制,凝血功能障碍,破损的主要血管不断出血,而且不容易形成坚固的血凝块,出血大多数时候会有扩大蔓延趋势,同时医生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止血困难,渗血明显!

     

    所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是不仅会容易诱发脑出血,而且一旦出血还比普通脑出血病人要严重

     

    那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必须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第一,如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必须要先7天之前停止服用阿司匹林。因为一般服用一次阿司匹林后的抗血小板作用可持续5-7天,而且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贯穿血小板整个生存周期,直到骨髓产生新的血小板进入血液循环的;

     

     

    第二,有些人群是不能使用阿司匹林的。

     

    • 患有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溃疡的;
    • 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哮喘等有明显阿司匹林不耐受现象的;
    • 近期需要大手术的;
    • 严重的肝、肾、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 高龄、瘦小的人群;
    • 孕妇

     

    第三,在服用阿司匹林过程中,要注意与解热镇痛、治疗骨关节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药物合用,很容易导致阿司匹林一二级心血管预防作用受到影响,甚至消失。

     

    第四,切不可擅自改变阿司匹林服用剂量,最好选用肠溶片剂型。正常情况下,推荐最好的“小剂量”阿司匹林服用剂量是75-150mg之间,这可以达到最大的收益而且风险最小,但都应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第五,对于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患者要重视血小板功能的检测。因为如何快速恢复血小板聚集功能与机体凝血状态,是治疗关键所在。

  • 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

     

    同为卒中,虽然相比脑梗死,脑出血只占20%~30%,但其死亡率最高可达68%。通常脑出血发病来势汹汹,约4/5的死亡发生在4天之内。

     

     

    与人们的忌惮之心不相匹配的是,大多数人对脑出血一知半解,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征兆并开展治疗。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脑出血的发病机理,让你防住这种凶险的病。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刘运海  主治医师  冯 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治疗师  张艳明

     

    3组词分清脑出血和脑梗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多发生在40~70岁人群,其中5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

     

    近年来,由于饮食不良、烟酒无度、压力过大等原因,脑出血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冬夏两季是脑出血的高发季,尤其入冬后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各地医院急诊室内,因脑出血就诊的患者随之变多。

     

     

    由于病灶在脑内,患者的言语、感觉、活动、意识等方面常会出现症状。这一点与脑梗死很像,但二者的发生机制和救治措施存在不少差别,要仔细区分才能因症施药。

     

    1.一个是破,一个是堵

     

    刘运海表示,除了血管壁发育等先天因素外,卒中的发病还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后天因素导致的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脑出血:血管破裂

     

    在脑出血中,80%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水管”受高压冲击会受损,时间久了管壁会变薄。

     

    受外界因素刺激时,“水压”会短时间内急剧升高,一旦超过管壁承受力极限,薄弱部分就会破裂。

     

    脑血管破裂,血液便会进入脑内形成血肿,对脑组织形成压迫损伤等,因此急性期治疗时以控制出血和降低脑内压力为主。

     

    脑梗:血管堵塞

     

    脑梗死最常见的血管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

     

    如果说血管是一根橡胶水管,那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就是水垢。当水垢越积越多,水流会明显受阻,水管发生堵塞的几率就大大增加。

     

    一旦大脑中的“水管”堵塞,脑组织便会因缺血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这就是脑梗死,治疗时以溶栓抗凝为主。

     

    2.一个立现,一个多变

     

    脑出血:发病急且进展迅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冯洁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脑出血发病急且进展迅猛,一出血就会表现出剧烈头疼、呕吐、偏瘫、语言障碍、意识不清、血压明显升高等,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随着出血量的增加,还易引起脑疝等。

     

    脑梗:发展复杂多变

     

    相对而言,脑梗死的发展比较复杂,有的会突发大面积梗死,有的则表现为多发性、逐渐加重。

     

    例如早期表现出麻木、偏瘫等,后期可进展为头痛、呕吐等,但患者一般血压不高。

           

    3.一个喜动,一个喜静

     

    脑出血:白天的活动中

     

    脑出血往往在白天的活动中骤然起病,多由情绪不稳定、用力过猛、过度劳累、气候变化等引起。

     

    血压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固然容易诱发脑出血,但血压经常上下波动也十分危险,波动越大越危险。

     

    人情绪过激时,血压会迅速升高;熬夜、高强度工作后,血压会变得不稳定;气温升高会导致出汗增多,血流阻力增加,进而造成脑血管压力增大。

     

    这些外界因素的变化都会促使血压处于较高水平,引发脑出血。

     

    脑梗:休息或睡觉时

     

    脑梗死则大多发生在休息甚至睡觉时。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轻度脑出血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症状不是十分典型,临床上不好区分,因此不能仅凭症状判断,需要靠脑CT确诊。

     

    脑出血的5个征兆

     

    冯洁提醒,脑出血患者发病前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人发病时会出现以下征兆,如能及时鉴别,就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后明显改善。

     

    1.突然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行动不便,口角歪斜流口水,说话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2. 突然感到头晕,站立不稳甚至晕倒。

    3.突然头痛,通常位于一侧,颅内压力增高时可发展到整个头部,可能伴有呕吐。

    4. 突然感到眼部不适,瞳孔不等大,或出现偏盲、眼球活动障碍。

    5. 突然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一反常态或短暂意识丧失等。

     

    脑出血的急救与康复

     

     

    急救措施:

     

    脑出血急性发作时,要牢记“就地处理,就近治疗,减少颠簸,密切观察”的原则:

     

    尽量减少搬动,千万不要猛烈摇晃患者,忌情绪激动地大声叫喊,应让患者平卧,头歪向一侧,松解患者的衣领,留心并清除患者口中的呕吐物,以防堵塞呼吸道窒息而亡。

     

    同时要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到最近的医院救治。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患者会选择自行前往医院,认为更节省时间,但普通交通工具缺少急救设备,路上若突发意外难以应对。

     

    检查治疗:

     

    医生经过检查后,会根据出血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如果出血量较少,通常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控制血压、颅内压、改善微循环等;若出血量较大、颅内压较高,则要通过手术将血液清出体外,降低颅内压,控制脑出血情况。

     

    脑出血存活的患者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果是基底节区、颞叶或枕叶小量出血,后遗症不明显;若大量出血,分别会出现三偏症(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偏盲)、语言障碍和情感障碍。

     

    康复过程:

     

    如果出血位置在脑干,即使小量出血也会有明显的后遗症。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残疾程度,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通常来说,发病后的一个月内是康复黄金期,待患者神志清楚、病情稳定后48小时左右就可以开始康复训练了,内容包括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平衡训练、行走能力训练、心理调节等。

     


    越早开始就越有利于恢复,绝大部分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能够自理,回归家庭和社会,若等出现功能障碍后再进行康复治疗,将事倍功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治疗师张艳明提醒,患者在遭遇突如其来的疾病后容易出现迷茫、困惑甚至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尤其是后遗症严重者,容易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充满恐惧。

     


    此时家人应保持耐心,遵医嘱给予科学护理,保证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康复治疗。当患者取得小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提升其积极性和依从性。

     

    此外,家属还要给予患者尊重,可以辅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训练,例如穿脱衣服、吃饭、洗漱等,但不要照顾得面面俱到,患者主动活动太少反而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三字经”防住脑出血

     

     脑出血虽然“来无影”,但发生、发展规律有迹可循。专家提醒,只要注意防范以下几点,就有助于远离脑出血。   

     

    1.控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背后黑手”,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坚持按时、定量、长期服药治疗,并准确记录血压变化,以防高血压“偷袭”。

     

    切忌自己根据血压变化服药或停药,如需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日常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内脏。

           

    2.戒烟酒

     

    烟和酒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几率。

     

    研究发现,每天抽烟超过20支的人,发生脑出血的几率是非吸烟者的2.84倍,而酗酒者脑出血发病年龄会提前十几年。因此应尽早戒烟,尽量不要饮酒。

     

    3.少熬夜

     

    经常熬夜容易出现代谢紊乱,引发脑出血。建议劳逸结合,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午间可小憩20分钟。

           

    4.莫激动

     

    学会调节心情,尽量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大怒,尤其是血压控制得不理想的人,最好不要炒股、打麻将、看惊险刺激的影视作品等。

       

    5.常锻炼

     

    坚持适度锻炼不但能控制体重,改善血管功能,还有助消除不良情绪。但要注意量力而行,尤其是老年人,不宜做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

           

    6.防便秘

     

    大便燥结用力排便时,腹压会升高,血压、颅内压也随之升高,极易引发脑出血。

     

    建议多吃芹菜、韭菜、大豆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同时注意多喝水防便秘。

           

    7.查天气

     

    天气骤变是脑出血的一大诱因。老年人对温度变化适应能力较弱,过冷过热都会使血管过于紧张收缩或血黏度增加,引起血压波动,进而导致脑出血几率升高。

     

    建议留心季节变化,尤其在严寒酷暑季节,出门前最好查询天气,适当增减衣物,防寒避暑。

  • 周口市56岁王叔叔,最近感觉到眼睛有些看不清,视野里会出现盲区,以为自己是年纪大了眼睛花了,也没有在意,本想着这种症状会慢慢改变,结果不止眼睛偏盲没改变,而且老是感觉头痛,头晕眼花的。有一天,天气突然变冷的时候,王叔叔感觉想吐,头也是疼痛难忍,然后慢慢就没有了意识,家人连忙给他送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是脑出血,幸好抢救及时,王叔叔的生命保住了。

     

     

    从这一事例可以知道一些脑出血病人的症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当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向医生询问,而不是自己妄加臆断。

     

    脑出血的基本概念

     

    脑出血在人群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性脑出血,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破裂和脑梗死后血液再流入导致的脑出血。

     

    根据调查显示,按年龄段,青年多是脑血管畸形,而老年人是因为本身就患有高血压,或者是脑梗阻导致的脑出血。


    王叔叔出现的眼睛则是脑出血的一个征兆,接下来我将用一种科学的语言来介绍一下脑出血的眼底病变。

     

    眼底改变是脑出血病人病情转变的敏感指标之一,也是病因诊断的依据。

     

    1.高血压视网膜小动脉硬化约有半数以上的脑出血病人有此改变。

     

    特点是眼底小动脉管径普遍缩窄、变细、走行变直、色淡、反光增强及各种不同程度的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

     

    2.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当脑出血发病前后血压急剧上升,短期内升至相当高度不降,眼底则发生弥漫性小动脉痉挛,很快变为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絮状渗出和出血、组织缺氧水肿等一系列血循环崩溃的病变,即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常见于急进型高血压或慢性高血压。

     

     

    年轻脑出血患者,其眼底主要表现为:小动脉广泛痉挛、普遍狭窄、苍白,第二、三分束后的小血管可细如丝样,视网膜普遍水肿,沿血管周围可见深层的点状或团块状出血和浅层的线状、片状或火焰状出血,和出血一样遍布全眼底的絮状渗出以及视乳头水肿。而这些眼底改变导致了病人会出现眼睛视物模糊,偏盲的征兆。

     

    当出现脑出血之后,病人也不要害怕,稳定自己的情绪,下面我来说一下脑出血病人应该如何调养。


    1.防寒保暖

     

    应注意保暖,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遇到不良气候时,应尽量使自己处在一个较适宜的环境中,避免因气候剧变而发病,不能硬挺了事。

     

    秋冬季节是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的高发期和危险期,由于季节交替,随着气温下降,血压会相对温暖季节升高,若不能很好控制血压,那么脑出血的发生率就会大大增加。

     

    另外,居住环境也是加重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住所应保持通风,阳光照射,阴冷、潮湿、过于闷热等情况不但影响患者的心情,也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2.饮食平衡

     

    患者之所以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还是体内的一种胆固醇所导致的,即低密度脂蛋白,如果可以降低它就能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一些食物中所含有的类黄酮与番茄红素能捕捉氧自由基,从而阻遏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这样对血管狭窄和粥样斑块堵塞脑血管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

     

    3. 适量运动

     

    中老年人还应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使气机条畅,血脉通顺。但是过于剧烈、超过身体承受能力的运动还是要敬而远之。


    运动量也不宜过大,如果每次运动完,身体感到酸痛疲劳,说明运动过量,已经超过身体的负荷,就应该改换舒缓的运动。

     

    一般来讲,打太极拳、保健操、散步、交谊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适量的运动可以让人每天精神百倍,对心脑血管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 头颅出血是指头颅内的血液积聚,血块可在脑组织内或头颅下积聚,压迫脑部,并可引起生命危险。脑出血可分为两类:硬脑膜上出血:血肿位于硬脑膜和颅骨之间。膜下出血:血肿在硬膜和脑组织之间的一种表现。

     

    头颅出血的症状

    头外伤之后,病人可能会有一个还可以接受的阶段,也就是清醒期。但是,当脑压升高时,一些征兆和症状也会随之而来,时间可能会在受伤的时刻或之后几个出现:头痛加剧,昏睡或眩晕,意识模糊或逐渐丧失,双眼瞳孔缩小,口齿不清,癫痫发作,昏迷以上只列出了一些症状,请咨询医生做出更精确的诊断。

    何时去看医生?

    如有下列症状请尽快就医,意识丧失,持续头痛,呕吐,感觉无力,视力模糊,重心不稳。如有上述症状或相关疑问,请向医生咨询。各身体反应各不相同,请就医寻求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头颅出血原因

    膜下出血通常是由于静脉出血,可能是由于桥静脉或硬膜下皮层之间的动脉出血。膜下出血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而且大多数是因为严重的头部外伤,因此非常危险,通常症状和症状一起就会立即出现,但也有可能在头部外伤几天或几周后才出现。若为轻微头部外伤,则硬脑膜下出血可导致慢性出血,症状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而病人可能会对头部没有任何感觉,例如车祸对头部造成冲击,尤其是在病人正在接受抗凝血治疗时,更不易察觉。

    头颅出血怎样治疗?

     

    若颅内出血轻微且无症状,则不需切除血肿,但若有症状或情况在伤后数日或数周恶化,医生可能需要观察病人变化,追踪脑压,并进行多次头部电脑断层扫描。

     

    术式:治疗颅内出血通常要配合手术,手术方式也因颅内出血类型而异:

     

    外科引流:如果血肿能够确定并且凝血不多,医生可以在头颅上开一个小孔,用引流器将血肿吸出。

     

    大面积的颅内出血可能需要动颅手术才能将血肿清除掉。颅骨切开术。

     

    康复:颅内出血的康复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并且不一定能完全康复。大脑损伤后3个月为黄金恢复期,往后可恢复较差,如果治疗后仍有问题,患者可需进行技能治疗或康复。

  • 农民出身的我并没有多少种地的细胞,所以我平常很少养花或者草。有一天媳妇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棵植物,让我去楼下弄点土养活着。我按照媳妇的交待,弄了整整一盆土,浇上水之后把那棵植物种上了。大约一周后,我无意间看到这棵植物,竟然神奇般地活了并且还长了一些。只是长时间没有浇水,有点蔫儿。再过一段时间看到这棵植物的时候,已经长出盆外了,看着厚实的叶片,突然对这棵植物有了莫名的好感,从那之后我经常去浇水。 

     

     


    后来才知道,我养的这棵植物叫垂盆草,是一种经常用的中药。垂盆草是景天科景天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岩石、山沟阴湿地里,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见。由于垂盆草叶小,形似鼠牙,故别名为鼠牙半枝莲,但称为半枝莲的尚有唇形科的开头草,所以就用“垂盆草”称之。 

     

    垂盆草,多为野生,全草入药,夏、秋二季采收。本品性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疮疖肿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湿疹,带状疱疹等病症。是治疗急、慢性肝炎的常用中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垂盆草对损伤的肝细胞有修复保护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逐步恢复肝功能。 

     

     

    垂盆草是民间常用中草药,对于水火烫伤,可用鲜草洗净捣汁外涂。痈肿初起,刻煎汤内服,也可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起到消痈退肿的。垂盆草善解蛇毒,为民间治疗毒蛇咬伤的常用药品。

     

    附:垂盆草,中药名。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干燥全草。甘、淡,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

     

    生理特性:垂盆草,多年生肉质草本。其茎纤细,长可达500px以上,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矩圆形,绿色,肉质,长1.5~70px,宽0.3~17.5px,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气微,味微苦。喜阴湿环境,较耐寒。常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石隙、沟边及路旁湿润处。)

  • 你的增肥或是减肥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吗?你是不是对寒冷或炎热的天气更敏感?你是消化有问题还是睡眠有问题?

     

    这些症状以及其他症状可能表明你的甲状腺有问题——甲状腺位于颈部前下部,就在锁骨上方。甲状腺是产生调节我们新陈代谢激素的器官,包括身体正常运作的各个过程,如体温、心跳、消化等,它可以影响我们身体的许多系统,包括儿童的发育和成长、能量、情绪以及心血管和胃肠系统。它还有助于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并能影响排卵和生育。

     

     

    此外,甲状腺协会的报告称,12%的国人将会慢慢发展成甲状腺疾病。

    什么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指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以继续保持身体正常运行。由于其症状没有什么特异性,容易误诊为其他健康问题,因此经常被误诊。

     

    根据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的数据,大约每100名12岁及以上的国人中就有5名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通常是遗传性的,更常见于6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女性。常见症状包括:脆弱的头发和指甲、不耐冷、便秘、沮丧、干燥浮肿的皮肤、乏力、健忘、体重的增加异常。

     

    如果怀疑甲状腺功能减退,医生会让你进行血液测试,以测量你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是终身的,包括每天服用甲状腺激素以恢复足够的激素水平,需要定期检查激素水平,并根据水平和症状调整剂量。根据激素健康网络的说法,如果不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精神和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并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从而导致心脏病。

     

    什么是甲亢?

    甲状腺机能亢进是指你的甲状腺活动过度,产生过多的激素。常见症状包括:焦虑、腹泻、出汗过多、不耐高温、心悸、失眠、体重下降。

     

    甲状腺机能亢进还会导致明显的疲劳和头发指甲变脆,类似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如果你的症状指向甲状腺机能亢进,医生会通过验血来确认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可以用放射性碘疗法来治疗,以缩小甲状腺并降低激素水平。我们可以开一些药物来阻止激素的产生,或者我们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甲状腺的一部分。

  • 车前草其实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草药,早在《诗经》的年代,人们采摘车前草就像采摘茶叶一样,一边采摘一边歌唱,宛若采茶女背着背篓,用纤纤玉手掐着嫩嫩的茶尖,一边唱出黄莺般婉转清脆的歌声,悠悠扬扬。也许早在《诗经》年代,人们采摘车前草也是用来当茶饮用的,也说不定那个时代是用来吃的。

     

    是的,车前草全草入药,但同时也是食疗佳品。比如车前草茶,能够起到祛痰止咳、利水降压的效果,其实这种茶操作比较容易,采摘新鲜的车前草全草,连草带子,用清水洗掉泥沙,晒干后备用,想喝的时候就取一株晒干的车前草,放在杯子里,用沸水冲泡,盖上盖子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倘若在下午或者是黄昏,看着窗外或者落日,手里捧着一杯热腾腾的养生车前草茶,将会是多么地惬意啊!

     

    车前草既然可以泡茶,那是否也可以煮粥呢?当然可以,只要准备30克新鲜的车前草和2根葱白以及50克大米就好了,先把车前草和葱白清洗干净,先用水浸泡5分钟,再加水煮开,加入淘洗干净的大米煮成稀粥,待稍凉后即可食用。这样的一款车前草粥具有利湿通淋、清热明目等功效。对于热结膀胱引起的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等症,或者肝经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等症,或者暑热泻泄,肺热咳嗽,痰多黏稠等症都是可以食用车前草粥的。

     

     

    车前草具有清热利尿的作用,淡竹叶具有解热利尿的作用,这两种药加起来,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效果会更强,尤其是适用于夏天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在中药的配伍上,也是有所讲究的,需要用新鲜的车前草30克,淡竹叶6克,甘草5克,将这几味药清洗干净后,放在锅中煮上15分钟,去掉药渣,代茶饮用即可。

     

    一到夏季,湿热会比较重,各种祛湿的方子成了热门,其实车前草就有很好的祛湿作用。比如用新鲜的车前草30克,扁豆10克,薏苡仁10克,白术10克,陈皮5克,猪瘦肉200克,生姜少许,洗净后煮汤,就有清热祛湿、健脾和胃等功效,比较适用于伴有胃脘胀闷、小便黄短等症。

     

     

     湿热在体内,很容易导致黄疸等症,而这个时候,车前草、蒲公英、茵陈就成了三剑客了,将湿热黄疸一扫而尽。尤其是茵陈具有去湿热、利黄疸的作用,可以说是治黄疸的要药;再加上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配合车前草,就起到了清热祛湿、解毒退黄的作用,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等症。那么这个方子怎么用呢?可用新鲜的车前草、新鲜的蒲公英、新鲜的茵陈各30克,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放在锅中煮沸后,去渣,取药汁一大碗,加入适量白糖,稍微炖一下就可以了。每天1剂,分2次服用,5天为一疗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很多爱美的人士,对脂肪可谓是望而却步,所以很想要保持良好体型的人,生怕吃多了脂肪让自己变胖。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对脂肪的第一印象是猪油。认为猪油全是脂肪,不敢吃。然而,只是她们对猪油的误解而已。猪油要是能说话的话,肯定会说,“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一提到猪油,就想到脂肪,一提到脂肪,就想到胖。这大约的确是一些爱美人士的连锁反应。但是她们并不知道,我们祖祖辈辈大多都是吃猪油长大的,也没多少人胖的不行。尤其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猪油还是一种食疗良药,更是一种治病良药。

     

     

    在小时候,对猪油的印象最深刻的是,用猪油炒玉米饭,那诱人的味道,可能至今难忘。但是那个时候,我清楚的记得,到冬天的时候,手上经常裂口,裂口出血后,冷风一吹,有一种钻心般的痛。但是那个时候,爷爷就会取一些猪油,在火上烤热后,擦在裂口上,没过几天就好了。那时候觉得,这猪油可神奇了。

     

    其实,猪油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比较全面的记载。在《本草纲目》中,猪油被称之为“豕脂膏”。李时珍认为,猪油味甘,性微寒,无毒,具有“解地胆、亭长、野葛、硫磺毒,诸肝毒,利肠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肿,生毛发”等作用。

     

     

    猪油尤其对保护皮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本草经集注》中就有猪油“悦皮肤,作手膏,不皲裂”的记载。在《十便良方》中记载,将猪油炼过,冷却后涂患处,可以治疗冬月唇裂。在《千金方》中记载,用猪油放在热酒中洗手,可以治疗手足皲裂。想必一些爱美的女士,也担心冬天手足皲裂吧,而猪油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护手霜啊!

     

    猪油可谓是对女人格外钟爱,比如对于女性的赤白带下,就有作用。孙思邈认为,用炼猪脂30毫升,酒50毫升,在火上煎煮至沸腾,然后分三次喝下去。还有,妇人产后虚汗,可以用猪油、姜汁、白蜜各100毫升,煮沸十次,每次服用10毫升。而在《圣惠方》中记载,产后胞衣不下,可以用猪油一两,水一盏,煮沸七次,服之当下。

     

     

    猪油对于黄疸也是母爱泛滥的感觉,对于黄疸、谷疸、酒疸、黑疸、女劳疸等五疸以及五疸导致的水肿,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在《肘后方》中记载,五疸黄汗如黄柏汁,用猪油一斤,炖热后服用。也许这种方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但在古代中医的眼里,它的确是一种养生治病的良品。

     

    猪油还有治疗小便不通的作用,比如《千金方》中认为,可以用“猪脂一斤,水二升,煎三沸,饮之立通”。在《食医心镜》中记载,猪油还可以治疗上气咳嗽,用猪油四两,煮沸一百次,切细,拌上酱油、醋,食用。还有,民间有用猪油涂擦漆疮止痒的验方。

     

    当我们看到了猪油的这么多妙用的时候,是不是立刻会对以前谈之色变的猪油又肃然起敬了呢?其实,猪油的使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不仅食用营养价值高,而且还有很高的养生防病价值。也不要武断的认为,猪油会导致脂肪增多,从而不敢食用。其实,猪油、植物油,都各有各的好,只要用对了,就没啥问题了!

  • 菌陈是清肝胆湿热、退黄疸的名药。用“三味茵陈茶”可以更好地除湿热肝胆、退黄,比单味茵陈茶保健效果更佳。

     

    小时候有一年当地流行某种肝炎,所以家家户户去野外、山上挖菌陈。也就从那个时候知道了菌陈对于肝湿的作用,可以利湿退黄。长大了行医在肝胆病方面,我也经常选用菌陈。

     

    前段时间接诊了一个患者,肝胆湿热黄疸。患者来诊时,病人以身黄、脘腹痞满、纳呆呕恶为主症,并且患者自述胁肋剧痛,痛彻肩背,呕恶严重甚则呕逆胆汁者,位在胆并及于肝,证属胆热瘀结;并且对阳黄进一步辨湿热孰轻孰重。患者以发热重,胸腹热满,按之灼手,口干苦思饮,烦渴不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边红紫少津,苔黄,脉弦数为主症者,为热重于湿。综合黄疸色泽变化、患者精神状态及全身情况判定,确诊为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采用清肝利胆的治疗措施。湿热基本清除则以健脾和留佐以清疏为法,恢复期养肝健脾和胃为主,现固疗效。

     

     

     

    用甘露消毒丹化裁。药用藿香叶、白豆蔻、清半夏、石莒蒲、生薏仁、菌陈、木通、黄岑、连翘、赤芍药、郁金。本方以石菖蒲、藿香、白豆蔻、薏仁、半夏芳香化浊,开泄气机,燥湿畅中,健脾利湿,同时配合菌陈、黄芩、连翘、木通清热利湿退黄。清理上中下三焦湿热同时可清热解毒,赤芍、郁金或营开郁。利胆退黄、方中芳香化浊、清热利湿解毒之品相配伍中,均佐以轻清宣透之品、宣上、畅中、导下以治中、浊化湿利,热清毒解。本方为治湿热交阻,弥漫三焦,气机不利,清浊混淆,且混热井重或湿重于热证之良方。

     

    肝胆湿热之热重于湿者,极易导致瘀热互结,腑气不通而耗伤阴液,治疗应在清热通腑、活血化瘀的同时,重视护阴,重用生地,并加入玄参、麦门冬养阴之品;湿重于热者,湿遏阳气易致湿郁而热炽,必用赤芍、郁金活血解郁,以利湿邪清除。肝胆湿热期以清利肝胆为主,湿热基本清除则以健脾和胃佐以清疏为法,恢复期养肝健脾和胃为主,现固疗效。

     

    之后,患者治疗一个多月,病愈出院。《黄帝内经》上记载,三味茵陈茶,保肝胆、退黄,所以患者临走前,我建议他平常喝点“三味茵陈茶”来保肝胆、退黄。

     

    三味茵陈茶

     

    原料:茵陈20克、夏枯草15克、车前草10克

    制作方法:将茵陈、夏枯草、车前草一起入瓷杯或玻璃杯中,充入沸水,浸泡10分钟,即可饮用。每天一剂,随限随泡

    养生功效:清热、退黄、利胆

     

    菌陈能清利湿热,为治黄之专药。菌陈茶功效有显著的消热利湿、清肝利胆、降血压等作用,对湿热黄疸、黄疸型肝炎、胸胁胀痛、胆囊炎、胆石症、高血压、心烦失眠、头晕、目眩等有明显效果。

     

    夏枯草行肝气,开肝郁,清肝、散结、利尿;清肝明目:用于肝热目赤痛,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如高血压病)等,与菌陈、夏枯草合用共奏清热利湿、退黄、利胆作用。

     

    车前草也是清肝热,利水道的佳品。《本草》中记载,车前草:“明目者,以清肝热,如金底抽薪,非因泄水之功也。”《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这些都阐述了车前草清肝利胆、除湿的作用。

     

    与菌陈和夏枯草同用,可以有很好的清热、退黄、保肝胆、利水作用。适合预防黄疸,或辅治黄疸疾病。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 知道肝胆湿热肋痛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

    ② 学会配制“三味茵陈茶”来清肝胆湿防、退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肝胆外科罗大夫

    文章首发于 |  肝胆外科罗大夫

     

    黄疸是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可致皮肤、黏膜、巩膜、结膜、体液等黄染。

     

    血清胆红素仅轻度升高,无皮肤、巩膜等黄染时,为隐性黄疸。血液中仅胆红素增高,而胆汁酸正常,为高胆红素血症,因胆红素代谢紊乱所致。

     

    血液中仅胆汁酸增高,而胆红素正常,为胆汁淤积或淤胆,是胆汁的生成或排泌障碍,使胆汁成分向肠内排泄过少并在血内潴留所致。血液中胆红素、胆汁酸均增高,为淤胆性黄疸。

     

    黄疸可分为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与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其中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包括溶血性黄疸、非溶血性黄疸(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喂乳性黄疸、暂时性家族性新生儿黄疸、肝炎后胆红素增多症等),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包括家族性黄疸、肝细胞损害引起的黄疸、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外胆道梗阻所致黄疸。

     

    一、黄疸的治疗药物

     

    黄疸治疗药物主要有白蛋白、苯巴比妥、益生菌制剂、丙种球蛋白、降胆酸类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还原型谷胱甘肽、S-腺苷蛋氨酸、茴三硫)及中成药等。

     

     

    二、黄疸治疗药物的选用

     

    ①胆汁淤积综合征/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是肝胆功能障碍的表现,可致生长发育迟缓、脂类和维生素吸收不良,严重者发展为胆汁性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治疗药物可选用茵栀黄口服液、熊去氧胆酸(UDCA)、苯巴比妥。

     

     

    ②母乳性黄疸

     

    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足月儿多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可能与新生儿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异常等有关。治疗药物可选用茵栀黄口服液、清肝利胆口服液、益生菌制剂等,其中清肝利胆口服液可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加速其分解和排泄,可作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常规用药;益生菌制剂可促进新生儿正常肠道菌群的建立,加速肠道内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排出体外,并可降低粪便黏度,促进胃肠蠕动,利于肠道中的胆红素排出。苯巴比妥因其有神经抑制作用,可引起新生儿嗜睡、反应差等不良反应,一般不建议使用。

     

    ③感染性黄疸

     

    黄疸合并感染时,可抗感染,重症感染若需增强免疫功能可使用IVIG。脾氨肽口服冻干粉通过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新生儿抗感染能力,而降低感染发生率,可用于辅助治疗。

     

    ④肝细胞性黄疸

     

    常见疾病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及严重感染所致的肝损害等,常有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道症状等。治疗药物可选用抗菌药物(抗感染)、保肝药物(如甘草酸类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中成药等)。

     

    ⑤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

     

    常见疾病有病毒性肝炎(淤胆型)、药物性肝病、妊娠期复发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治疗药物可选用熊去氧胆酸(UDCA)、糖皮质激素、苯巴比妥等。其中糖皮质激素可保护肝细胞内亚微结构,增加微细胆管的胆汁流量,抑制毛细胆管的通透性,减轻水肿,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还可促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苯巴比妥可增加肝细胞膜通透性,使血流中的间接胆红素进入肝细胞,也可使胞浆液中的受体γ蛋白增加,将胆红素摄入肝细胞并转运至滑面内质网进行结合,并可诱导肝内酶的活性,使滑面内质网增值,加速间质胆红素代谢为直接胆红素。

     

    参考文献:

    [1]徐采朴等.黄疸的分类及鉴别诊断[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3,8(4):193-196

    [2]新生儿黄疸规范化用药指导专家建议[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7):105-108

    [3]池肇春.黄疸的鉴别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35,113

    [4]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1

    [5]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8(5):402-405

    [6]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7):481-483

    [7]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3[J].中国肝脏病杂志,2013,5(1):53-62

    [8]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0):734-735

    [9]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2):152-160

    [10]血液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6):447-450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心动过缓伴不齐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原因复杂,涉及生理和病理两方面。

    生理状态下,心动过缓伴不齐可能与夜间屏气、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过度劳累、情绪波动以及长期运动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心脏节律的异常,进而引发心动过缓伴不齐。

    病理状态下,心动过缓伴不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颅内高压:如脑肿瘤、脑出血等。
    • 脑缺血:如脑梗塞、脑血栓等。
    • 感染性疾病:如伤寒、黄疸、流感等。
    • 心肌炎:如风湿性心肌炎等。
    •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

    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心动过缓伴不齐,若心率过慢,出现黑朦、晕厥等症状,可能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而对于生理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如运动员或长期锻炼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心动过缓伴不齐,需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主要以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为主,首选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直至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同时,患者还需定期随诊观察甲状腺功能,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适量补充碘,主要通过食用碘盐和富含碘的食物,如海产品等。同时,应避免食用致甲状腺肿的食物,如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以及核桃等。此外,患者还需限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尤其是食用油、花生米、奶酪、火腿和五花肉等。

  •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治疗甲亢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内科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一种。

    内科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达到治疗目的。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疗程时间长,最少需要正规服药一年以上。此外,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50%以上。有些病人还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减低或肝功能受损等副作用。

    除了内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131I治疗也是治疗甲亢的常用方法。手术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治疗甲亢,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复发率高、疤痕、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旁腺受损等。放射性131I治疗则通过甲状腺摄取碘131来破坏甲状腺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放射性损伤、甲状腺功能减低等。

    甲亢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含碘的食物,因为碘元素可以在人体甲状腺中储存很长时间,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患有甲亢的患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治疗甲亢的专家医院通常具备丰富的治疗经验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可以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服务。在选择医院时,患者可以参考医院的口碑、医生的专业水平、治疗设备的先进程度等因素。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甲亢患者的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并定期进行复查。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