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注意事项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注意事项
发表人:吕常智

冠心病患者通常需终身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究竟哪些属于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一类是环氧化酶抑制剂,如阿司匹林(Aspirin),另一类是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如氯吡格雷(Clopidogrel)、替格瑞洛(Ticagrelor)等。

 

对于日常服用的这类重要药物,有必要了解一下要注意哪些问题。

 

确定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告知医生这些事项

是否对阿司匹林、布洛芬或萘普生过敏。

以前或者当前是否有出血问题,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因为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导致严重出血。

是否考虑怀孕或正在备孕。怀孕的最后 2 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导致婴儿或母亲在分娩前后出血。

是否正在哺乳。抗血小板药物对哺乳期婴儿的影响尚不清楚,但其所含成分可以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

服药期间,警惕药物副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所有药物都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与其他所有药物一样,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药物相关胃肠道不适,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等皮肤损害。

抗血小板药物特有的副作用。由于其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出血成为这类药物的最主要副作用。出血可能很轻微,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也可能很严重,如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等。有时,很难将一些表现与“出血”联系起来。例如,胃肠道出血并非只是大便呈红色,有时也会表现为黑便(大便颜色发黑、发亮),皮肤经常出现瘀斑也是有出血倾向的一个表现,而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则可能是颅内出血的表现。服药期间需要对上述表现予以警惕。

不同药物特有的副作用。有些抗血小板药物还有其特有的副作用。例如阿司匹林,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和胃肠道出血,选择肠溶片或者胶囊有助于减少此类副作用的发生,替格瑞洛则可能引起胸闷、气短等。

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就诊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若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诊。

 

小便或大便出血;

流鼻血;

异常瘀伤;

伤口大量出血;

柏油样便(大便黑亮);

咯血;

月经量很大或出现意外阴道出血;

呕吐物为咖啡渣样;

头晕;

剧烈头痛;

吞咽困难;

气短;

呼吸困难或喘息;

胸闷、胸痛;

发热、发冷、咽喉痛;

面部或手部肿胀;

耳鸣;

剧烈胃痛。

服用抗血小板,何时要停药

服药期间,这些事项不能忘

严格遵照医嘱服药,记清用药剂量和服用方法,按时服药。

没有医生允许,不要擅自停药。

因缓解疼痛或减轻感冒症状需要服药时,向医生咨询可以服用哪些药物。养成查看其他药物说明书的习惯,例如感冒药、止痛药等,确保这些药物内不含阿司匹林。含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同时服用会引起出血风险增加。

接受任何手术或紧急治疗前,务必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接受牙科治疗或外科手术前,可能需要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5~7 天,但是,未经医生允许勿擅自停药。

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一旦出现,及时就诊。

定期复查要牢记

抗血小板药物通常需坚持服用,因此,应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血液检测,医生可能会据此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前要告知医生自身药物过敏史、以前出血性疾病的病史;服药期间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就诊;服药期间要定期复查,根据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胸痛疾病介绍:
“胸痛”包括胸部的疼痛感受及不适,也包括胸部疾病可能表现出的其他部位的疼痛,多由疾病引发。各种物理化学因素,例如缺氧、炎症等,刺激感觉纤维会引起疼痛,此外,因受同一传入神经支配,局部疼痛产生的同时还会出现放射痛。可见导致胸痛的病因十分复杂,病情严重程度相差很大。当出现胸痛时,多为实实在在生病了,需要您重视起来。胸痛可以发生于劳累、生气、饱餐之后,也可以没有任何原因出现胸痛,此外,胸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疼痛的感受不尽相同,缓解方式也可略有不同,可突然发生也可慢性存在。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那些对我们生命存在危害的急性胸痛,当您突然出现持续不缓解的胸痛,或者疼痛剧烈、呼吸困难、晕厥、大汗等,请尽快急诊就诊,以及时得到救治。
推荐问诊记录
胸痛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利尿剂不仅可降血压,还可治疗心力衰竭等疾病;合理应用不仅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还可降低降低死亡风险。那么,高血压患者服用利尿剂应注意什么呢?接下来,将为您解析。

     


    血压升高有多种机制,钠盐摄入过多、水钠潴留引起的血容量增多属于其一。利尿剂通过促进钠离子排泄,减轻容量负荷,有利于降低血压。常用利尿剂有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强效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中效利尿剂,螺内酯、氨苯蝶啶等弱效利尿剂。单独用于降血压时,很少使用强效利尿剂,主要以中效利尿剂为主。在降压过程中,需注意:


    利尿剂可引起代谢紊乱,包括血糖、血脂异常等,发生率与利尿剂用量相关,通常发生于长期使用大剂量利尿剂的患者,控制利尿剂的用量则可减轻对代谢的影响。以氢氯噻嗪为例,每日用量控制在6.25-25mg,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合并高尿酸血症,血尿酸长期升高可能诱发痛风,增加肾脏损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噻嗪类利尿剂在降血压的同时,可能升高尿酸,增加痛风发病风险。因此,痛风患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建议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换用其它降压药。


    利尿剂可引起血钾异常,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药物可促进钾离子排泄,长期应用可引起低钾血症;螺内酯、氨苯蝶啶等药物具有留钾的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高钾血症。血钾无论升高还是降低,均可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使用利尿剂2-4周后应注意监测血钾。

     


    利尿剂单独应用时降血压作用有限,加大用量时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利尿剂通常与其它降压药联合应用,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地平类降压药)、ACEI(普利类降压药)、ARB(沙坦类降压药)等,不仅可增加降压作用,还可减轻相互之间的不良反应;由于与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联用可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因此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前期等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不建议联合应用这两类降压药。


    综上,利尿剂通过促进钠离子排泄降低血压,强效、大剂量利尿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降血压时以中弱效(如氢氯噻嗪)、中小剂量(如每日6.25-25mg氢氯噻嗪)利尿剂为宜;由于利尿剂单独降压作用有限,因此常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如普利、沙坦、地平类降压药等,在增加降压作用的同时,可减轻不良反应。

  • 脑梗塞的预防护理

    一、饮食营养问题:发病的当天需禁食,以静脉输液维持营养,48h后根据病情而定,可给予鼻饲饮食,供给药物和营养。每天要准确记录患者液体出入量,以便了解每日输入量和排出量是否平衡,能否满足机体需要。

    二、卧床休息: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以降低脑代谢,减少脑需氧量,减少感染的机会。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有躁动不安者特别注意环境安静,适当避光,减少刺激,并加床栏以防坠床碰伤。

    三、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急性脑血管病均有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快、血压低、频繁呃逆、有咖啡样胃液从口角流出,或者从鼻

    四、饲管内抽取咖啡样胃液,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四、褥疮防治:由于昏迷,老年人皮肤干燥多皱、弹性差、抵抗力差,皮肤损伤后修复能力弱,易发生压迫损伤或褥疮。因此,要做好皮肤护理,定时更换卧位,翻身1次/2h,同时给受压部位做环形按摩,以减轻体重对局部的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给患者擦浴2次/d,随时清洗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舒适,防止褥疮发生。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不易咳出,且因舌肌松弛易引起舌后坠、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鼻咽部及口腔的分泌物、呕吐物等易积聚在喉头而发生呼吸道阻塞,并易被吸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及呼吸道通畅,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利于分泌物排出。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如果有舌根后坠现象,就用舌钳将舌轻轻拉出。

    脑梗塞的发病先兆

    1、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2、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的脑梗塞预报信号。

    3、语言与精神改变,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

    4、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扼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拙血,常为高血庇脑拙血的近期先兆。

    5、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报警信号。

    6、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如发作性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失落,原因不明的晕倒或跌倒,单侧面瘫,持续时间花24小时以内。追访观察,此类现象发生后3~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脑梗塞。

    7、剃须刀落地现象,是指茬刮脸过程中,当头转向一侧时,突然感到持剃须刀的手臂无力,剃须刀落地,可同时伴有说话不清,但在1~2分钟左右完全恢复正常。这是由于颈部转动时,加重了已经硬化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导致颅脑供血不足、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提示缺血性脑梗塞随时可能发生。

    8、一过性黑檬,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既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这是因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堵塞视网膜动脉,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 乙肝患者在用药方面是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项,这样的话才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好转的更快,患者尤其是要记住不可以滥用一些治疗乙肝的药物,也不可以擅自停止服用药物,或者是增减药物的剂量,就算是已经没有症状发生也不能够停止药物,避免病情再次的复发。


    其实乙肝这种疾病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果的治疗方法,但是患者在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之后还是需要采取治疗的,如果是长期不接受治疗的话就会导致肝脏损害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目前患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并且在治疗的时候还需要配合好饮食上面的调理和体育锻炼,否则的话只会让患者的肝功能数值变得更加异常,那么就会诱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患者在选择药物之前就要先根据自己的病情来选择药物,如果是已经出现肝功能异常的话患者就需要服用保肝的药物,而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病毒检查呈现出来阳性,那么患者就应该要采取抗病毒的治疗,同样的要是依据发生肝纤维化的患者就更加的应该要在适宜的情况选择抗纤维化的药物来治疗。


    本来患者在发生肝病的时候身体内部就已经是存在有非常高的毒素,如果是再去混合性的使用药物只会引发药物过敏,比如说在服用中药的时候又同时注射一些抗生素,这就是非常的容易引起过敏的情况发生,就连一些口服药物都是需要间隔一段时间以后再去服用的,这样的话才可以避免过敏的现象。

     


    而且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前还要弄清楚服药的时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有很多的药物都是要在饭前半小时服用的,这样的话药效才会更加的显著,而有些药物如果是在吃饭前服用的话就会增强胃肠道的负荷,这种情况下的话就需要在饭后服用,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所以患者在选择服用的药物之前就要注意一些细节,不然的话就会使得患者乙肝的病情变得反反复复,甚至是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这样就会进一步的给患者的治疗造成非常大的困难,那么在服用药物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休息,不能够太过于劳累,特别是不可以熬夜的,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1. 健康的生活方式才重要,不要把希望都放在药物上。无论是降血脂,还是治疗冠心病,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戒酒等非药物治疗都是最基本的治疗。

     

    2. 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尽量让血脂达到需要的目标。冠心病患者无论血脂高不高都需要长期吃他汀,不要自己停药。

     

     

    3. 遵医嘱定期复查,包括血脂、肝酶、肌酶,以便了解疗效、确保安全,并及时调整治疗。

     

    4. 一些抗真菌药、抗生素、抗抑郁药等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他汀的药物浓度,可能增加他汀的副作用。

     

    若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应向医生说明您正在服用他汀,由医生判断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处理。

     

     

    5、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应谨慎食用柚子或柚子汁。

     

    因为柚子中的活性成分可抑制他汀在体内的分解代谢,大量食用会提高他汀类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大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危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中国目前有3亿左右的高血压病人,一旦确诊高血压,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或多或少、各种各样的问题!高血压具有很高的患病率,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质量,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大家都非常关键的问题:高血压用药需要那些注意事项?

     

     

     

     

     

    第一,按时足量服药!

     

    高血压最好的治疗就是把药吃好,因为把药按时足量的吃好是治疗高血压的最重要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都是空谈。药物的半衰期也是固定的,所以服用降压药物一定要按时足量服用,这样可以保持血液中的降压药物始终保持一定浓度,有利于平稳降压。

     

    第二,定期监测血压!

     

    是不是按时足量服药就算是控制好血压了呢?当然不是,还需要血压的自我监测,保持血压控制达标。许多人服药以后自认为已经规律的口服药物,但因为没有监测血压,实际上血压控制并不理想,使得自我蒙蔽状态下高血压仍然危害着自己。所以,降压不是目的,降压达标才是目的。

     

     

     

    第三,注意药物相关副反应!

     

    高血压药物副作用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而且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在每个人身上反应也不一样,比如用“ACEI”类降压药咳嗽的副作用较多,但有人明显,有人不明显,再比如有人用“CCB”类降压药出现脸红、心慌及头痛和踝部水肿较明显,那么此类患者就需要选择另外一些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来代替。还有人服用降压药物后“性生活”越来越不和谐,那就有可能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有关,所以,了解并知道你所服用药物的相关副反应,可能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四,注意复查相关指标!

     

    高血压病也需要定期体检,比如查肝功能肾功能了解药物有无肝肾损害,查眼底了解高血压有无眼底损害,查心脏彩超了解有无心肌肥厚等等。监测这些指标是为了更好的降压。同时,也为了了解有无相关高血压药物的禁忌症,比如“肾动脉狭窄”的患者禁用“ACEI”和ARB类药物; “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的高血压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等等。

     

    第五,切勿擅自增减药物!

     

    简单临时地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而停用,可能和不用降压药物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的几率相差无几,甚至还有可能还不如不吃药,因为血压较大波动会增加心脑血管病事件。所以控制好血压以后,切勿擅自增减药物,因为擅自增减药物可能增加血压波动,如果有条件,血压波动后还是建议由专科医生给出具体的增加减少药物的具体方案。

     

    第六、盲目养生降压不可取!

     

    多人迷恋于各类养生保健,杜仲降压茶、葛根降压饼等等各类降压保健食品举不胜举,因为开发降压保健品的风险小、获益大、好忽悠,已经成为骗子们忽悠人的一块宝地。但是高血压的治疗指南中,没有推荐任何一款食品或者保健品作为降压辅助治疗。

     

    只要记住,合适的降压方法就是吃好药,管住嘴,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减压,避免心理压力过大等等,包括限盐、运动、减肥等,都只能作为降压的辅助治疗,而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祝愿大家降压达标,远离高血压的并发症。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文章首发于 | 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1、什么时候用药?

     

    根据以往医生经常的建议或过去指南建议,很多患者习惯于晨起后服药。但很多患者都有凌晨的血压“晨峰”,即一早5~6点出现血压高峰。也有些患者夜间血压也高。因此,这些患者应晚饭后睡前服降压药。

     

     

     

     2,要关注,别过度。

     

    近年来专家们天天讲,指南也反复说,要有效预防卒中,就要保持24小时血压平稳下降。这在理论上没错。但在实践中出了问题。一些老年人,退休后,很重视保健,每天频繁测血压,甚至每一到两个小时就测一次,甚至夜间还起来测。血压一波动就紧张。去问医生,有些医生就给患者开上一瓶作用快的降血压药,如卡托普利。有的老两口都有血压高,每一小时互相测血压,越测越紧张,越紧张越高,一瓶100片卡托普利不到一周就含服一空。这就是一种“血压焦虑症”。服降压药的种类越来越多,剂量越来越大,因为用了3-5种降血压药,血压仍然波动,因而在前一时期被误导过度治疗,接受了肾功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术后血压波动依旧。

     

    我劝说过不少老年高血压患者改变了自测血压的行为。提出“要关注,别过度!”血压不但很快平稳了,需用的降血压药的种类和剂量大幅减少。如要想知道自己血压是否24小时平稳下降,可必要时做一次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而不要自己在家过于频繁地测血压。 

     

    3、高压(收缩压)不高,

    低压(舒张压)高,

    脉压小,怎么办?

     

    这种情况多见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他们到医院门诊最常问的问题是“哪种降血压药降低压更有效?“实际上,所有降血压药都既降高压也降低压。不存在哪种药比哪种药降低压更有效。这些患者往往肥胖,很少运动,吃的过多,有的大量喝酒,睡觉打鼾,过度娱乐熬夜等。关键是要管住嘴,迈开腿。饭吃八成饱,日行万步路,限酒,控制好体重,保证充足睡眠。才能更好发挥降血压药物的降低压效果,甚至可能减停药物,拉开脉压,保持血压正常。

     

    4,单纯收缩压升高。

     

    高压(收缩压)高,低压(舒张压)不高,甚至低,脉压大,多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降血压药物没有单降收缩压,不影响舒张压的药物。但降血压药物对血压下降的幅度取决于用药前基础血压升高的程度。用药前血压越高,降压药对血压降得越明显。因此,对老年人单纯的收缩压升高,降血压药对收缩压下降明显,对舒张压影响较小或很小。而收缩压增高是卒中最大的危险。不要因过度顾虑舒张压下降,而不敢用降血压药控制好收缩压。高龄(80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可以,但如降至140mmHg以下,自我感觉良好,也更好。

     

    5、常年血压90/60mmHg,

    甚至有时80/50mmHg是低血压吗?

    需不需要治疗?

     

    如能常年保持这种血压水平,是正常的。不是低血压。这种血压水平的人卒中风险更小。不需用药,无需治疗。有时这些患者有乏力、头晕、心悸……症状,容易归因于“血压低”,实际与血压关系不大,很可能与睡眠不足,焦虑/抑郁有关。

     

    6、与精神情绪相关的血压升高。

     

    我经治过一些患者,平时血压从来不高,但遇到情绪激动或焦虑急性发作时,血压突然升高。因为交感神经兴奋,伴有心率加快、出汗,在一些初诊医生处,首先被怀疑嗜铬细胞瘤,一通检查,一无所获。于是给患者开上一瓶降压起效快的短效降血压药,嘱咐患者血压高时来上一片。不但治标不治本,反而有的患者用了这种降压药后血压降的过快过低,心悸头晕更重。双心医学对高血压的治疗非常重要。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和睡眠呼吸暂停都会导致血压波动。

     

     

    7、血压高了,不要“讳疾忌药”。

     

    一些中青年发现血压高,对服降血压药有顾虑,怕吃上了,停不下来。尤其无明显症状时,更对用药有抵触情绪。实际上,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安全有效,副作用可控。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如果初次发现高血压,血压增高程度不重,收缩压介于140-150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90-100mmHg之间,又有肥胖,缺少有氧运动,大量饮酒,有意愿改变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吃动两平衡,控制体重,能使体重先从原有基础上减10%。可先不用药,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如六个月后血压仍高,应开始用药。改变生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我建议这些中青年患者不要抵触用药,可一边用药,一边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的效果出来了,再尝试可否把药物减量。停药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我己有这种经治的病例。但如初诊时血压已达到或超过160/100mmHg,应及早用药,同时改变生活方式。

     

    8、有些高血压患者冬季寒冷时血压更高,

    夏季血压会低一些。

     

    可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药物种类的多少或剂量,夏季可适当减量或减少种类。

     

    9、高血压患者如同时有糖尿病(这种情况很常见)

     

    除了认真控制血压和血糖,既使化验单上显示坏胆固醇在参考范围内,没有向上指的箭头,也应同时服用小剂量他汀。

     

    把坏胆固醇降到2.6mmol/L以下。这比仅降压降糖能更大幅度减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在这里再提醒一下,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没有高血压,坏胆固醇也不明显增高,也应服小剂量他汀。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没有糖尿病,但吸烟,查尿有微量白蛋白尿,颈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坏胆固醇不高,也需服用小剂量他汀。

     

    10、高血压病的控制不能仅限于药物,

    也需要慢病防控的五大处方。

     

    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心理睡眠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限酒处方。

     

    原发性高血压病虽有些家族史,但源头上还是生活方式病。

  •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血压患者人群的越来越多,许多的人都深受高血压困扰,总有一部分人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治疗高血压,导致部分患者因急于康复用了许多不正确的方法。而且很多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降压药及血压控制等方面,也同样存在不少错误。对于这些情况专家将高血压患者要注意的事项分为四要四不要,下面就让我们带领大家来看看是哪四要、四不要。

     


    “四要”


    1、保暖要放在第一位


    不少老年人神经末梢已经不敏感,不能敏锐察觉冷空气的刺激。所以,患者家属应尽早提醒患者注意天气变化,外出时添加衣物,尤其忌讳迎面吹风。天气冷时,要加强监测血压,比如以前是一周测一次,在冬季可能就要三天或一天测一次。

     

    2、加量加药要遵医嘱


    多数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和冬季使用的降压药的种类或剂量是不完全一样的。至于患者要加哪一种药物、加多少量,这得由专科医生来决定,患者不得自作主张。


    3、饮食要清淡、多喝水


    冬季天气干燥,高血压患者要多喝水,补充身体水分。如果身体缺少水分,血液黏稠度高,血小板活性增强,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和心衰。


    4、高血压患者要限制饮酒


    有人觉得冬季喝几杯酒暖暖身子,但实际上,酒精摄入过多,血压自然升高,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四不要”


    1、降压不要太快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很容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


    2、不要把能否降血压作为判定好药的标准


    降压不是评定药物疗效的唯一标准,也不是治疗高血压的唯一目的。降压的同时还需要能保护靶器官,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影响脂质代谢和糖代谢,这类药物才适合长期服用,才是最理想的药物。


    3、不要盲信偏方,自行服药


    临床上经常遇到有患者用偏方、验方治疗,乱吃药乱用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之类的。这些东西使用后不但不能治疗高血压,反而会延误治疗时机。还有患者看药品说明书有降压作用的就用。提醒患者:“药品选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随便服用很容易出现问题。”


    4、不要血压一降下来就马上停药


    有人认为血压降下来以后就可以停药了,担心吃药的时间长了会产生耐药性。抗生素有耐药性,抗高血压药物是没有的。高血压是终身疾病,必须长期用药,所不同的是用药的量可以根据病情调整。


    以上内容就是高血压患者必须注意的几种情况,高血压患者记住在生活上要多注意保暖,少吃油腻食物和多喝水,尤其注意要限制喝酒。此外,更要遵从医生吩咐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高血压虽然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是它是可以预防的,同样它也是可以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的。所以请在面对高血压时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的降脂药物,我国已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血脂异常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均起着重要作用。

     

    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丁、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长期使用既能够降低血脂水平,又能稳定人体血管的潜在病灶—粥样斑块(稳斑块),从而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那么,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药疗程:对于已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如脑中风)的患者,或者有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即使在正常范围,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此类药以预防疾病再次发作,长期坚持服药才能有效。

     

    2、服用剂量: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与服用剂量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服用10-20毫克的剂量,一般不引起转氨酶升高,但如剂量增加至40毫克或大剂量80毫克时,就会出现以转氨酶升高为特征的肝损害。记住不能擅自增加服用剂量。

     

    3、肌肉疼痛:极少数患者服药后会出现无法解释的肌肉疼痛不适、肌肉酸软、僵直或痉挛,您如有此类情况发生,请来医院就诊。

     

     

    4、肝损害:极少数患者服药后会出现转氨酶升高,您如果检查肝功能发现有此异常,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需要停药就诊。建议初次服药后1-2月复查肝功能,如果没有异常,可半年或一年复查肝功能一次。极少数会有肝炎临床症状,如果出现纳差、乏力、腹胀、恶心、呕吐、黄疸、肝痛时,应立即停药就诊。

     

    5、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他汀类药物所致盱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同时服用氯吡格雷、阿奇霉素、胺碘酮、罗红霉素、非诺贝特、氟他胺、曲格列酮等药,由于肝脏代谢减慢,可促进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浓度,从而副作用增加。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在就诊时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正在服用此药,并注意有无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

     

    6、生活方式:服药同时务必注意健康生活方式,低盐低脂均衡饮食加上坚持锻炼身体,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我国大概有3亿的高血压患者,可见高血压的发病率之高,但是高血压的干预率和达标率都非常的低,为什么高血压的达标率很低呢?为了提高降压治疗的效果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联合用药

     

    在高血压的指南中就明确的指出,联合用药不仅可以有1+1>2的效果,还有协同作用,可以增强药物的降压效果。同时比较好的药物联合应用,还可以弥补各自的相关副作用,劲儿较好的达到既降压又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二、生活方式干预

     

    在使用降压药的前提下,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低盐饮食,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无论是欧洲,美国还是我国的指南,都将生活方式的干预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必选项目。


    三、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体重正常以后,很多高血压的患者血压会明显下降甚至正常。合理的体重还可以减少其他相关疾病和副作用,所以控制体重非常重要。

     


    四、良好心态

     

    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障碍,可以有效的减少和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减少部分高血压。在胡大一教授最新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出了c型高血压的概念,c型高血压就是一个和生活方式以及心态情绪等相关的高血压。

     

    由此可见,控制血压达标并不单纯的是口服药物,还需要在许多非药物干预的前提下进行降压治疗!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家庭常用药现在是很多家庭都会常备的,但是往往很多人存放不对,今天就来认识下~

      

    1.都是药就能放一起?

     

    许多家庭都喜欢将常用药放在同一个小药箱里,实际上这样非常不科学!

     

    一是因为,在药物长期存放过程中,会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外用药和内服药存放在一起,会产生相互影响。

     

    二是有可能混淆药物的用药方法,造成伤害。如外用药炉甘石洗剂,外观很像草莓口味的混悬液,容易造成误服。

     

    三是成人药和儿童药混放也不安全,因两者可能名称相同、外观相似,但规格不同,如果家长错误地将成人的药物给儿童服用,可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

     

    建议

     

    外用药和内服药分开保存,成人药和儿童药分开保存。

     

     

    2.把药放冰箱就行了?

     

    很多人买回药物就放到冰箱,觉得这样储存最安全。可是,不同的药物储存条件不同。

     

    药品的储存温度分为:

    常温(0~30℃),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阴凉(0~20℃),如桔贝合剂;

    冷藏(2~8℃),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部分药品还要求密封、避光、干燥等。

      

    所以,并不是所有药品都适合放入冰箱保存,例如糖浆剂在过低的温度下,药物的溶解度可能会降低,导致药物浓度与标注的不符;乳膏保存温度过低,可能引起基质分层,影响其均匀性与药效。

     

    建议:按照药品外包装或说明书上“贮藏” 项的要求储存。

     

    3.药品包装别更换

     

    现在有方便人们在短时出门时服药的小药盒,很多人喜欢把一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的药全部拆包装后,放入一个小药盒内。

     

    然而,丢掉药品原包装、把药品长期混放在一起的做法是错误的。

     

    丢弃原包装,可能会影响药品的稳定性及药效,将不同的药品混在一起,相互之间甚至会发生反应。

     

     

    建议

     

    药品最好放在原包装里。目前大多数药片都采用铝箔独立包装,可将药片连同包装起剪下后,再放入小药盘,同时别忘了标明有效期。

     

    4. 别忘了要定期清理

     

    很多人会问,药品开封后,是不是仍可以参照原包装的保质期呢?

     

    药品未开封时,保质期可至药品包装标示的有效期;一旦开封,有效期会因为贮藏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

     

    片剂、胶囊等容易干燥、破裂;颗粒剂、滴丸等药物容易吸潮;液体剂应在疗程内服用完毕,尤其是糖浆剂因其特殊性,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而产生霉变,即使药品开启后冷藏保存,也不适合长期储存。

     

    未冷藏保存的口服液,即使严格按照贮藏条件保存,一般开封一个月后也不建议再服用。

     

    建议

     

    3-6个月要清理家中备药一次,不要服用过期或性状有明显变化的药品。

  • 我还记得那天,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仿佛有一把利刃插入我的肺部。起初,我以为只是普通的胸闷,但疼痛越来越强烈,呼吸也变得困难。我赶紧拨打了120,很快就被送到了黄冈市的三甲医院。

    医生告诉我,我患了自发性气胸,肺部有20%的空气积聚。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一片恐慌。医生安慰我说,如果量少,可以吸收,并让我卧床休息观察。虽然我很想回家过年,但医生坚持让我在医院休息,避免路上来回折腾可能会使病情加重。

    在医院的日子里,我经常想起家人和朋友,想念他们的陪伴和温暖。然而,医生的话语始终在我耳边回响:好好休息,不要到处乱走。每当我试图起身或走动,胸部的疼痛就会提醒我,必须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的身体。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观察,我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医生说我可以出院了,但仍然需要注意休息和避免剧烈运动。回家的路上,我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感激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家人的无微不至的关爱,敬畏生命的脆弱和疾病的无情。

    自发性气胸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自发性气胸的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心悸等。易感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和中年人,尤其是男性和吸烟者。 推荐科室 胸外科或呼吸内科 调理要点 1. 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起; 2. 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 3.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4.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 呼吸系统常见四大症状

    本文将介绍呼吸系统常见的四大症状及其相关治疗和预防措施。

    症状一: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在某些情况下,咳嗽可能是过敏反应的结果。对于轻度咳嗽,可以通过休息和喝足够的水来缓解。如果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伴随有痰或呼吸困难,应尽快就医。

    症状二:胸痛

    胸部疼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肺部感染、肋骨损伤、心脏问题等。如果胸痛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或恶心,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三:气短

    气短是指在日常活动中感到呼吸困难。这可能是由于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肺炎等引起的。如果气短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应咨询医生。

    症状四:发热

    发热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表明身体正在对抗某种病原体。如果发热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胸痛或呼吸急促,应及时就医。

    预防和治疗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已知感染者,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此外,定期进行体检,接种疫苗也能帮助预防某些疾病。对于已经出现的症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生素、吸入雾化治疗或服用止咳药等。

  • 我是一个年轻的女性,平时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关注。七月四号是我的末次月经,直到七月二十六号,我发现自己可能怀孕了。试纸显示一深一浅的结果,胸部胀痛,小腹也有些疼痛。这些症状让我非常焦虑和不安。我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发现自己可能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担心这会影响到我的怀孕。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于是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建议我去抽血查hcg,这是判断是否怀孕最准确的方法。同时,医生也告诉我,轻微的小腹疼痛在怀孕初期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心。对于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医生表示这并不会对怀孕产生太大影响。医生还解释说,试纸显示一深一浅的结果可能是因为怀孕时间还短,等待几天再测可能会有更明显的结果。

    经过医生的指导和安慰,我感到非常放心。虽然我仍然有些担忧,但我知道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待更多的检查结果。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利性和专业性,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解决健康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

    怀孕初期的常见症状和调理要点 常见症状 怀孕初期的常见症状包括胸部胀痛、小腹疼痛、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因人而异,但如果你有性生活并且月经延迟,应该考虑进行怀孕测试。 推荐科室 妇产科 调理要点 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2.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母婴健康; 3. 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和休息; 4.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向医生咨询; 5. 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

  •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而陷入深深的焦虑和恐惧之中。半年前,我开始经历一种奇怪的疼痛感,好像胸口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呼吸都变得困难。这种感觉就像是在高原上缺氧一样,让我感到非常不适。

    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或者生活习惯不规律所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疼痛感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甚至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开始感到非常害怕,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在经历了几次这样的疼痛之后,我决定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医生对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包括心电图、彩超等,但结果都显示正常。然而,我的疼痛感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听说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决定尝试一下线上问诊。通过与一位专业的医生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和沟通,医生初步判断我可能患有肋软骨炎,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调理要点。虽然这个结果并不是我最想听到的,但至少我知道了自己得了什么病,并且有了明确的治疗方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治疗和调理。虽然疼痛感并没有立即消失,但我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正在恢复,心情也变得更加平静和乐观。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尝试着做出一些改变,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健康问题。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和呵护。同时,我也对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产生了深深的信任和感激,感谢他们为我提供了及时和专业的医疗帮助。

    肋软骨炎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肋软骨炎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疼痛感通常在胸骨后方或两侧肋骨区域,可能会伴随着咳嗽、深呼吸或体位改变等情况加重。该疾病多见于20-40岁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 推荐科室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肋软骨炎,建议及时就诊于胸外科或心血管内科。 调理要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 2.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3. 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4.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和缓解疼痛感。 5. 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调理方法。

  •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而陷入深深的恐惧和无助。三四天前,我的胸口开始隐隐作痛。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工作压力大或者是姿势不正确引起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在做一些拉伸动作时,疼痛会加剧到无法忍受的地步。

    我开始感到焦虑和恐慌,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对医学知识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连最基本的自我诊断都做不到。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成为了我的首选。通过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医院平台,我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了在线咨询。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病史,并初步判断可能是肋间神经痛或肋软骨炎引起的疼痛。医生建议我去医院拍胸片以便更准确地诊断。

    虽然医生的建议让我感到一丝安慰,但我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毕竟,谁也无法预料疾病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然而,我也明白,逃避和恐惧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积极面对和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肋间神经痛和肋软骨炎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肋间神经痛和肋软骨炎的常见症状包括胸口疼痛,尤其是在做拉伸动作时疼痛加剧。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和痛苦。 推荐科室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快就诊于胸外科或神经内科。 调理要点 1. 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 2.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服用止痛药或消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3. 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改善血液循环。 4. 手术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来解决问题。 5.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注意饮食和作息规律。

  • 肺部问题的先兆:如何通过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进行早期识别

    肺部健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忽视的一个方面。然而,肺部问题的先兆可能会在早期出现,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来进行预防和治疗。随着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兴起,人们现在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和诊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肺部问题的先兆,以及如何利用在线资源来管理这些问题。

    1. 咳嗽

    咳嗽是最常见的肺部问题的先兆之一。它可能是由于感染、过敏、吸烟或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的。通过在线问诊,你可以与医生讨论你的症状,了解可能的原因,并获得适当的治疗建议。

    2. 呼吸困难

    如果你在日常活动中感到呼吸困难,可能是肺部问题的信号。在线医生可以帮助你评估你的症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3. 胸痛

    胸痛可能是肺部问题的先兆,例如肺炎或肺栓塞。通过线上问诊,你可以与医生讨论你的症状,了解可能的原因,并获得适当的治疗建议。

    4. 疲劳

    如果你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感到疲劳,可能是肺部问题的信号。在线医生可以帮助你评估你的症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5. 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可能是肺癌等严重肺部问题的先兆。通过线上问诊,你可以与医生讨论你的症状,了解可能的原因,并获得适当的治疗建议。

    总结

    肺部问题的先兆可能会在早期出现,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来进行预防和治疗。通过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你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和诊断。记住,及早识别和治疗肺部问题是维护肺部健康的关键。

  • 作为一名月嫂,我的工作就是照顾新生儿和产妇。每天都要抱孩子、喂奶、换尿布,工作强度很大。最近,我开始感到胸口疼痛,尤其是一按就疼。起初,我以为是因为工作太累了,休息一下就会好。但是,疼痛并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

    我决定去看医生。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找到了一个专业的医生进行线上问诊。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并初步判断可能是肋软骨炎或胸壁软组织挫伤。医生建议我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开了一些外用消炎镇痛药物。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治疗,并且注意了自己的工作强度。几天后,我的疼痛明显减轻了。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及时就医和科学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便捷服务,让我可以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帮助。

    肋软骨炎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肋软骨炎的常见症状包括胸口疼痛,尤其是一按就疼,可能伴随有呼吸受限等症状。易感人群主要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经常抱孩子的人群。 推荐科室 胸外科或心内科 调理要点 1.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使用外用消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凝胶等; 3. 如果疼痛严重,可能需要口服止痛药; 4. 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避免长时间弯腰或扭曲; 5.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本文将介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以及如何通过线上问诊获得专业医疗建议。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 长期咳嗽
    • 咳痰
    • 气短或呼吸困难
    • 胸痛
    • 疲劳
    • 体重下降

    线上问诊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问诊已经成为获取医疗信息和咨询的一种便捷方式。通过线上问诊,您可以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避免因疫情等原因无法前往医院就诊的困扰。

    如何进行线上问诊

    1. 选择正规的互联网医院平台
    2. 注册并填写个人基本信息
    3. 描述您的症状和病史
    4. 等待医生回复

    注意事项

    • 确保隐私安全
    • 遵循医生的指导
    • 必要时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
  • 我是一名年轻的白领,平时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最近,我开始感到左胸部隔一阵子疼3一5秒钟,过一阵子再疼一下。起初,我以为只是因为工作太累,休息一下就会好。但是,疼痛持续了几天,甚至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我开始担心,难道我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

    我决定去看医生,但由于工作太忙,无法抽出时间去医院排队等待。于是,我选择了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通过视频通话,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症状。医生非常专业,详细询问了我的病史和生活习惯,并告诉我可能是心脏问题引起的。医生建议我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开具了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按时服用药物,并注意休息和饮食。几天后,我的疼痛明显减轻,心情也变得轻松了许多。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和高效性。它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和精力,还让我在第一时间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

    心脏疾病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胸痛、气短、心悸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在体力活动后加重,或者在休息时减轻。易感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吸烟者、高血压患者等。 推荐科室 心内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脏问题。 2. 控制血压和血脂,避免高血压和高血脂引起的心脏疾病。 3. 停止吸烟,减少二手烟的接触。 4.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和高盐食物。 5.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心肺功能。

  • 身体哪些症状说明肺有问题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肺部问题的症状,并探讨如何通过线上问诊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

    1. 咳嗽

    咳嗽是肺部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能是由于感染、过敏或刺激物(如烟雾)引起的。如果咳嗽持续时间长,且伴有痰液,可能表明存在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肺部疾病。

    2.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或气短可能是肺部疾病的早期征兆。这可能是由于肺部充血、肺部感染或肺气肿等引起的。

    3. 胸痛

    胸部疼痛可能是由肋骨损伤、肌肉拉伤或心脏问题引起的。然而,如果疼痛位于胸骨后方,且伴随呼吸困难,可能表明存在肺栓塞或其他严重的肺部问题。

    4. 发热

    发热是身体对感染的自然反应。如果伴随咳嗽、呼吸急促和疲劳,可能表明存在肺炎或其他肺部感染。

    5. 疲劳

    长期疲劳可能是由慢性肺部疾病引起的。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倦,即使在休息时也是如此。

    6. 线上问诊

    如果您怀疑自己有上述任何症状,请考虑使用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服务寻求专业医疗建议。这些平台通常提供快速响应和安全的在线诊断服务。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