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每天坚持跑步,身体会怎样?会跑出膝关节损伤吗?

每天坚持跑步,身体会怎样?会跑出膝关节损伤吗?
发表人:蒋医生说健康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跑步的习惯,虽然大家一开始对运动都抱以抵触心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就会慢慢发现,原来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那么为了健康,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也是值得的。作为公认的养生方式,跑步有着强身健体的作用,为了灵活关节,增强体质,很多人都风雨无阻,坚持跑步。

  
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人跑步跑出膝关节损伤的新闻,也看到过有人因跑步而受伤,那么到了一定的年纪,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坚持跑步呢?

 

 

每天坚持跑步,身体会怎样?

 

众所周知,跑步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运动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肠道蠕动、锻炼心肺功能等好处,很多朋友为了获得这些好处,每天都坚持跑5-10公里,这种高强度的锻炼方式,其实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跑步确实是最大众化的运动方式之一,但跑步的强度不同,对人体耐力的要求也不同。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如果盲目坚持高强度的运动,反而会适得其反。运动前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膝关节受过伤的人,在高强度的运动下,关节也会受到刺激,甚至出现损伤。

  
有些人每天坚持跑步,身体素质确实得以提升,免疫力、抵抗力都有所提高,腿脚也变得灵活了不少。但有些人却越跑身体越差,这是为什么呢?

 

跑步真的会造成膝关节损伤吗?

 

相信很多朋友在跑步的过程中,都曾经遇到过关节酸痛、关节红肿的现象,所以大家都会把膝关节受损的原因归结到跑步这件事本身上来。但实际上,跑步并不是造成膝关节受损的直接原因,跑步方式不对才是。

  
跑步前注意4件事,预防关节受损

 

1. 跑步前做好热身运动

 

其实现在的人,干什么都很心急,不论是吃饭、工作还是运动,都只追求结果。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在很多人心里都是可有可无的,但当不幸发生时,才能证实运动前期热身运动的重要性。不论是多么简单、轻松的运动,都需要做好准备工作,这些工作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膝关节受损的风险。

 

2. 注意休息

 

其实每天坚持跑步是很难的,每个人都有犯懒的时候,能真正坚持下来的人,确实值得敬佩,但也需要指出错误。运动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但如果大家不给关节、肌肉放松、休息的时间,就会导致关节严重磨损。每周跑步3-4次,其实就能达到锻炼身体的要求,运动过量反而会影响关节、肌肉和韧带的自我修复。

  


3. 选择好跑步环境

 

现在很多朋友为了方便,都会在家里装上跑步机,有的人可能依然会选择室外运动,任务室外的空气质量更好。但在室外跑步,大家就要注意观察跑步环境,选择更加专业的跑道,在水泥路面、石子多的路面跑步,不仅容易跌倒,还会增加膝盖受到的压力,导致膝关节损伤。

 

4. 不要盲目跑步

 

跑步的好处虽多,但这些好处都是建立在运动方式正确的前提上的,如果没有提前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盲目跑步的话,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对于老年人来说,慢跑比快跑更合适,对于体重超标的人来说,先从散步开始更稳妥。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跑步方式。

  
总结:产生锻炼身体的想法,是一件好事,但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才是关键,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跑步的方案,才是正确的决定。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气温逐渐回暖,喜欢跑步的小伙伴们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先别急,跑步可不只是一件穿上鞋跑起来这么简单的事情,如果你想健康运动,就要掌握一些跑步技术来保驾护航。

     

    Dr.京总是看到有网友说,跑完步后觉得膝盖周围、脚踝、小腿肚子、大腿、髋关节周围等位置会出现疼痛,有的人忍着疼痛也要坚持跑步,有的则选择休息一段时间,不敢再跑,变得“谈跑色变”。

     


     

    跑步确实益处良多: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提高心肺功能及血管机能、改善代谢能力。并且,跑步过程中分泌的多巴胺和内啡肽,还可以让我们进入快乐星球  [1]

     

    但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人来说,不当的跑步也有猝死的风险,比如撰写《跑步全书》的作者詹姆斯·菲克斯就很不幸,逝于长跑途中。

     

    除此之外,不正确的跑步姿势还可能会带来运动损伤。

     
    跑个步怎么还损伤了?

     

    运动损伤是什么?

     

    准确的说,是在你运动完之后,你感到疼痛的部位,被医生诊断为:膝关节周围疼痛(半月板损伤、髂胫束综合症、髌股关节疼痛综合症等等)、脚踝扭伤、肌肉痉挛、腓肠肌撕裂、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等,就属于运动损伤。

     

    数据显示 [2] 损伤发生部位人数最多的是:膝关节、足部、踝关节。

     

     

    跑步时,之所以会感到这样那样的疼痛,可能就是身体在提醒我们的姿势——出!错!啦!

     

    只有纠正不良姿势,才能跑出健康。

     

     

    想跑步,先摆好姿势

     

    跑步姿势是有模板可借鉴的。俄罗斯运动学家尼古拉斯•罗马诺夫就发明了这种跑步“前倾姿势”:

     

    1. 上体稍向前倾,头位于躯干正上方,前倾的幅度以自然、舒适为好。(Tip:如果过分前倾,将会增加背部肌肉的负担;而如果后仰,则会导致胸腹部肌肉过分紧张。正上方最好!)
    2. 跑步时,两肩稍提,两肘屈成90度,两手半握拳,两臂放松并前后自然摆动,前摆时稍向内,后摆时稍向外。(Tip:摆动的幅度不要太大,用力不要过猛哦)
    3. 跑动过程中,大腿积极前抬,小腿自然放松,依靠大腿的前摆动作,带动髋部向前上方摆出。
    4. 如果喜欢慢跑,应脚后跟先着地后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着地,使后蹬充分有力,步幅大而有弹性 [3]

     

     

    常见的错误跑姿,中了两条的请滑到文末点赞:

     

    •  全脚掌着地——会造成落地时没有缓冲和过渡,哐哐哐砸地;
    •  脚尖着地——脚尖着地会强烈刺激小腿肌肉,逐渐变粗形成 “萝卜腿”;
    •  步幅过大——重心起伏大、落地力量重,对人体的震动增大;
    •  内外八字——加重膝关节的负担;
    •  过分前倾后仰——造成肩颈背部肌肉损伤;
    •  左摇右摆——造成膝关节和踝关节扭伤。

     

     

    你,学会了吗?别急,后面还有满满干货可以补充,一定要让你跑得对,跑得健康。

     

    这样跑,才健康

     

    调查显示 [4],有跑步损伤史的人,普遍存在跑的太频繁、每次跑太久(马拉松)、跑前不热身、跑后不放松等现象。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跑步,以下3种人群跑步锻炼,Dr.京是不推荐的哦:

     

    • 超重者在不经准备的情况下把跑步当做减肥方式;
    • 膝关节曾受外伤或存在先天性发育异常的人群;
    • O形腿和平底足的人群;(一旦剧烈运动便容易导致肌腱劳损、甚至可引起韧带损伤,久而久之还会发生关节退变。)

     

    除此之外,绝大部分人是可以通过科学合理方法去健康跑步的。

     

     

    跑前热身VS跑后拉伸

     

    研究表示:运动后放松,可降低近 50%的运动损伤风险 [5]

     


     

    所以运动后放松是防止运动损伤发生的保护因素,其中运动后放松以静态拉伸等训练为主。

     

    适当的跑步场所

     

     

    不建议业余爱好者在公路上进行跑步运动。因为相比跑步机和橡胶跑道,沥青或水泥路面的缓冲较弱,所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更大,导致损伤发生率升高 [6][7][8]

     

    适当的装备

     

    比如缓冲性能较好的跑步鞋、可监测心率变化的手表、戴护膝都是更好的选择。

     

    Dr.京推荐大家:

     

    ①运动前进行 5~10 min 的慢跑或跳跃;

    ②运动前8~12 min 的动态牵拉;

    ③建议一周内跑步不少于三次;

    ④单次跑步一次控制在5~8公里;

    ⑤单次时间在45分钟左右就足够。

     

     

    跑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人都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切不可用力过猛,超过负荷,那就过犹不及,得不偿失了!

     

    部分图片源自人民日报

     

    参考文献

    [1]    李晔.科学跑步不伤膝[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13(09):709-711.

    [2]    王嘉瑛,李令岭,马梁,矫玮.跑步爱好者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01):151-157.

    [3]    彭义祥,张锴婷,李丽萍,赵春秀.跑步,你真的了解吗?[J].生命世界,2021(01):60-61.

    [4]    周文琪,袁正,罗小兵,虞亚明.业余跑步爱好者不同运动习惯与运动损伤的风险因素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0,36(09):1169-1174.

    [5]    Van Mechelen W,Hlobil H, Kemper HC,et al. Prevention of running injuries by warm- up,cooldown,and stretching exercises[J]. Am J Sports Med,1993,21(5):711-719.

    [6]    Macera CA,Pate RR,Powell KE,et al. Predicting lower- extremity injuries among habitual runners[J]. Arch Intern Med,1989,149(11):2565-2568.

    [7]    Tao H,Joyce L,Kozak B,et al. Spatiotemporal comparison of overground and treadmill running with pressure sensor insoles in division i collegiate runners[J]. Int J Sports Phys Ther,2019,14(5):731-739.

    [8]  Wen DY,Puffer JC,Schmalzried TP. Lower extremity alignment and risk of overuse injuries in runners[J]. Med Sci Sports Exerc,1997,29(10):1291-1298.

  • 膝盖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属于铰链关节,它是我们身上少数只能往一个方向运动的关节,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已经介绍了生活中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动作,那平时生活中怎么对膝盖进行养护呢?

     

     

    一、保护膝关节的动作练习

     

    1.侧躺练习:左侧卧,膝盖微弯,脚后跟并拢。头枕在左臂上,眼睛直视前方。右手持约1至2千克的重物,放在腿外侧。然后腹部绷紧,臀部绷紧,尽量抬高右腿的膝部,抬腿时身体不动,坚持几秒钟,放下。重复练习15次,换腿。


    2.架桥练习:平躺于地,膝盖弯屈,双脚分开,与臀部同宽,手臂放在两侧。缓慢抬起髋部,平稳离开地面。然后缓缓放下。重复15次。
     

    3.伸腿运动:平躺,膝盖弯屈,脚平放于地。伸出左腿,套入伸缩拉带或毛巾,双手抓住拉带两端。用拉带把腿拉向胸前,再用力将小腿伸直,保持10至30秒,以锻炼小腿肌肉和脚筋。重复该动作3至5次,然后换腿。


    4.靠墙静蹲:靠墙静蹲是业界最为推崇避免膝盖受伤与养护的运动方式。它适用人群广泛,同时有墙就能练,不受其他限制。角度和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控制。靠墙蹲主要是锻练腿部肌肉,可以强化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臀大肌等。它对于养护膝关节,以及膝关节周边肌肉、韧带的损伤有很好的康复作用。

     

    5.抬腿练习:站在一个稳固的长凳或台阶后面,右脚踏上(脚后跟不要悬空),并将重量集中于右脚,身体抬高,左脚脚趾接触台阶,坚持1至5秒钟。然后放低左脚,轻叩地面。重复8至10次,换腿。

     

    二、膝关节正确保护措施及生活建议

     

    1.训练前热身活动定要充分。大多数人在训练前不注意热身,导致在训练中出现不必要的损伤,所以,充分的热身活动,将身体各个关节活动开,增加身体温度,使肌肉更灵活。膝关节的充分热身可以帮助做更大幅度的运动,减少受伤几率。

     

    2.训练过程中,保持正确的运动模式:正确的运动模式会使肌肉得到更大的刺激,提升运动效果,深蹲类的动作,膝盖朝向脚尖方向,注意膝盖不要外翻和内扣,选择自己适中的重量等,急于求成加大负重往往得不偿失。

     

     

    3.加强相邻关节的稳定:踝关节和髋关节活动度不足会让膝关节和髌骨关节承受更多压力,所以加强踝关节、髋关节的稳定性也是对膝盖的一种保护。

     

    4.训练后拉伸放松大小腿肌肉:养成良好的放松习惯,尤其是小腿肌肉群的拉伸放松,减少膝关节的压力。

     

    5.充分的休息:对于大众健身人群,建议一周训练一次腿部,训练后多休息,让腿部肌肉得到充足时间缓解。

     

    6.天气和生活习惯:天气忽冷忽热或逐渐变凉时,要及时增减衣服,避免膝盖受凉,保证血液循环,建议女性少穿短裤或裙子,另外,居住环境避免潮湿。

     

    7.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比如鱼类、黄油、奶酪和强化牛乳。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可以为软骨提供营养,从而改善关节功能。甲壳类动物是氨基葡萄糖的良好来源,硫酸软骨素也可以从动物的软骨中获得。

  • 跑步是最好的锻炼方式之一,只要一双舒适的鞋子,就可以开始健康之旅。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并不是谁都坚持得下来,可能跑那么几次,感觉身体好多了,其实只跑几天,心里作用更明显罢了,要想通过跑步锻炼身体,需要长期坚持菜能看到效果。那么跑步30分钟后菜能燃脂,需要坚持跑步30分钟才行吗?不是的,只不过看你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啊。

     

     

     跑步要三十分钟才开始燃脂,那么之前的是不是前功尽弃了?

     

    跑步是有氧呼吸运动的一种,跑步20分钟之后脂肪就开始燃烧,通过跑步,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它能使全身的肌肉有节律的收缩和松弛,使肌肉纤维增多,蛋白质含量增高。肌肉发达是健美的标志之一。

     

     

    当然不是的呀,运动任何运动都是消耗能量的,只是能量消耗的大小之分,跑步有可能你之前有热身、有开始慢跑这部分刚开始消耗能量没有那么高是很正常的,只是那也消耗能量,只是热身这种运动可能消耗的热量比较少,而慢跑也要有个配速,刚刚开始运动肯定要慢一点的,然后到一个匀速的状态,这时候能量消耗的峰值上来了。

     

    可能大多数在三十分钟的时候,一般热身也热身好了,开始到达峰值,其实不管是慢跑还是其他运动只要坚持就会减脂,至于你到底喜欢或者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个更多要靠你的毅力。

     

      跑步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一般情况下我们推荐的运动量是中强度的运动量,每周坚持2-3次,只是这样的强度如果跑步来说的话最好能够坚持每次在40分钟左右,跑步肯定要带热身,那么之前之后都需要之前需要热身,之后需要能够很好的拉伸,防止拉伤。

     

    那么在慢跑的时间可能就在20分钟到30分钟左右,我一般的配速是三公里,也就是3000米,因为肺活量的事儿,所以一般情况下就是这种配速,如果能够每天坚持也是很好的,我一般在晚上做,一般大约在一个月左右看到效果,当然也会配合饮食,有些人跑步时间比我长,效果也当然比我好,只是我个人觉得这还要看你自己的身体情况和你想要达到的效果,快来跟着我一起跑起来吧!

     

  • 跑步,一直都是被大家普遍接受的锻炼方式之一。不少人希望通过跑步成功瘦身,于是跑步的时长较长,频率较高。而长时间不运动的人,突然开始跑步,膝盖关节软骨没有弹性,周围的韧带不够强韧、灵活,肌肉力量弱不足以保障运动的平衡和协调。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跑步对膝盖的损伤,无论是增加跑步量还是突然增加速度,都会使得身体难以负荷。包括在专业运动员这个群体中,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高达13%。

     

     

    我们都知道如果有轻微的疼痛和损伤,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这是因为我们的机体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膝关节也是一样,出现损伤后可以自我修复,但是是在适量运动,合理保养的前提下。如果长期超负荷运动,膝关节会出现疼痛和不适,最终导致病变的发生。所以一定要重视膝关节不适的信号,注意休息,帮助膝关节恢复正常功能。

     

    其次就是不要过度跑步。膝盖在跑步时承受的压力是平时的4-8倍,所以如果你没有坚持锻炼的习惯,为了快速减重而每天过度跑步,那么膝盖就会受伤。

     

    在这里,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尽可能减少跑步对膝盖的损伤:

     

     

    一是跑步时保持正确的跑姿,作为一个想要长期跑步的人,没有一双好的跑鞋是绝对不行的。选择橡胶跑道,柔软的跑道会减少地面对膝关节的冲击。大家最好去专卖店试穿,合脚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跑鞋也要勤换,因为鞋底的寿命是有限的,鞋底减震功能变弱后,也很容易失去对膝盖的保护。

     

    二是活动前后注意做好膝关节及周围肌肉的拉伸运动,跑步前应先做5~10 分钟准备活动,包括转动腕关节、肩关节、颈部关节等,以及拉伸动作,增加膝关节力量训练,保持膝关节的灵活性。

     

    三是尽量避免每天都去跑步,跑步的频率一周保持在3-4次即可,适当休息是对膝关节的保养。

     

    接下来看一下正确的跑步姿势:

     

    1、双眼直视前方,颈部和背部伸直,避免仰视或俯视导致的头部过度后仰或前倾。

     

    2、肩膀的位置不可过度前伸,应在耳朵后面,左右肩要保持平衡。

     

    3、两个手臂肘部弯曲90度,放在胸部与腰部之间,前后摆动两臂,不要左右摆臂,跑前可将双手甩几秒钟释放张力。

     

    4、跑步时,腰背部挺直,保持直立姿势即可。

  • 怎样减轻膝关节疼痛比较好。在临床上,我们会经常遇到有膝关节痛的病人,这种情况有的时候会觉得疼痛难忍,还会影响到病人走路等方面的障碍,所以有这种情况的病人往往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缓解的,下面,我就把具体如何缓解膝关节痛的知识告诉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据专家介绍,膝关节疼痛是痛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种症状在天气变化多端时容易发生,雨天、清晨发作,因寒气侵蚀引起,膝关节疼痛是慢性痛风病的主要症状。

    为了判断膝关节疼痛是否是痛风,可考虑以下三种痛风症状,具体如下:

    首先是尿酸浓度是否过高。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高尿酸是痛风最直接的病因,高尿酸是痛风最明显的直接症状。

    二是有无外伤。

    一般而言,外伤,是指人在身体以外碰到硬物上,造成疼痛剧烈,然后人未及时发现和注意,外伤一般不会太严重,不会伤到骨头,疼痛不会超过一小时,皮肤主要以青色为主。

    第三,由痛风症状引起的膝关节肿胀、疼痛和暗红色皮肤。

    同时,患者经常感到关节疼痛,并可能出现相应的症状,即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这可能使痛风更加严重,需要积极治疗。

     

    膝关节疼痛是痛风的一种重要表现症状,能让病人尽早发现痛风,因此提醒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多注意自己的健康,一旦发现痛风的症状,要引起注意,及时治疗。

    怎样减轻膝关节疼痛比较好。

    首先,在夏天要学会保持我们的膝盖干燥,不要经常弄湿膝盖,长时间弄湿膝盖很容易得风湿等,所以要保持膝盖的干燥。

     

    冬天膝盖要注意保暖,不要让膝盖发冷。平时可以在膝盖上放一些棉布保暖,以免受寒。同时,不要在经常热的时候用吹风机吹膝盖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这样最容易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发作。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做一些关节运动和活动,但不要让膝关节碰到其他物体,会使膝关节出现骨头移动,会比较容易疼痛。

     

    以上是一些关于膝关节疼痛的小知识,可以让我们很深刻的认识什么是膝关节的疼痛,如果是本身就有膝关节疼痛的人群,我们就要选择合适我们自己的运动来帮助缓解疼痛。

  • 现在白领,在工作之余都会采用深蹲、跳绳等运动方式来进行身材管理。但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不但没能达到减肥瘦身,还会损伤关节。

     

    所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呢?下面我们有请本周大医生,京东健康特邀嘉宾陈亚平主任来给大家支支招。

     

     

    膝关节是一个重要的负重与运动的关节,由髌骨、股骨髁和胫骨平台组成。

     

    膝关节周围被很重要的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和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包裹,它们位于膝关节两侧,来维持关节的稳定性。

     

    膝关节的解剖结构

     

    但运动不规范或外伤很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最常见的是髌股软化、交叉韧带的损伤、半月板损伤、肌腱损伤等等,严重者或造成骨性关节炎。

     

    那么,在做腿部锻炼的时候,我们又应该注意哪些细节来避免对膝关节造成损伤呢?我们总结出了大家比较常用的【腿部锻炼方法】,请陈主任帮我们解读一下。

     

    图1

     

    图片1在做静蹲训练,这个动作是一个很好的动作,不仅能训练膝关节最重要的肌肉——股四头肌力量,同时能稳定膝关节。

     

    要点1:双侧下肢分开与肩同宽,双侧的髌骨朝前,髌骨与足尖在一条垂线上。做时尽量不引起髌骨的疼痛。

     

    正确的下蹲姿势

     

    图片2我们看到膝关节有些内扣,这样会增加膝关节内侧压力造成内侧疼痛。

     

    图2

     

    关于跳绳

     

    跳绳的起跳高度、落地时腿部是否伸直和膝关节都有很大关系。

     

    这项有氧运动,对减肥和塑型有很好的帮助。起跳的高度没有明确的规定,能够跨越绳子即可。

     

    正确的跳绳姿势

     

    要点2:膝关节最稳定的姿势是【伸直位】。所以,在下肢着地时,膝关节伸直最为稳定,不容易受伤。如果落地时,膝关节半屈曲位地面对膝关节的反作用力较大,对髌骨的作用力也加大,这样会引起髌骨的疼痛。

     

    健身减肥一定要学会科学的锻炼方式,注意运动中的小细节,才能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如果您还有任何健康疑问,可以随时来京东健康找我们线上问诊咨询。

    除微博截图与视频截图外,其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人体活动的关键是“关节”,但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因为关节有骨头,也有软组织,组织和组织之间很容易相互摩擦,造成红肿热痛的炎症状态;而一旦发炎,在不舒服的情况下又很容易“干脆不动”,结果肌肉、骨骼之间无法通过活动来缓解炎症,反而使这种炎症变得更严重。

    膝伤不能爬,跑吗?

    「身体和体力活动,自然循环,新陈代谢会更好,膝关节会更健康,但要循序渐进,不可一次蹲下,一次爬上,」而这些运动也不建议严重退化,或年老的人做。

     

     

    事实上,膝关节会痛并不一定是膝关节关节炎所致,但也常有人稍作运动,就认为膝关节会受伤,不敢爬楼梯,不敢站着,但其实膝关节周围的“股四头肌”肌力下降,肌力不足,抓不住膝关节,让膝关节互相摩擦,才是引起关节炎的主要原因。

    膝关节炎症,损伤的4种程度

    · 略酸,略软。

     

    · 抱着重物,蹲着的时候会觉得酸,柔软。

     

    · 不仅感觉到酸、软,还感觉到无法爬起来,变得无力。

     

    · 不能正常活动

     

    因此,不管是爬山、跑步、爬楼梯,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康复运动,都不是“不能做”,而是看自己关节目前能承受多少负荷,再决定做哪种运动来帮助复健。

    "分段恢复"

    步骤一:先休息等恢复。

    年龄的增长也会导致膝关节的损伤,但会导致关节炎,这与性别,种族,以及生活习惯,是否受过伤等因素有关;因此,过度使用,过度锻炼同样也会导致关节炎。

     

    因此在酸软,疼痛,任何不适,感觉到膝盖卡卡,或刚开完刀,发炎状态下,建议还是休息一下。刻意训练会使我们过劳,过劳不会使人变得更厉害,只会使关节磨损得更厉害。

     

     

    如患者在剧烈疼痛时,未手术者请提前3天休息,手术者按医生指示休息后,可开始缓慢、渐进地恢复正常活动。

    步骤二:多做一些简单的平面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等。

    对银发族来说,或膝关节受伤关节软骨较易磨损的人来说,则以“平动”为主,即平动不能跑爬山,也不能让膝盖不停地弯曲;由于这种有斜坡和倾斜角度的运动,使膝关节的力量又增加了4到5倍。

    步骤三:爬山是很好地锻炼肌肉的方法。

    为了保持膝盖,第一个重要的训练“股四头肌群”和大腿后侧肌群的“腘膀肌”,以防止膝盖受伤为主,避免陷入“膝痛〉不能活动〉肌肉萎缩〉膝关节磨损〉炎症〉膝关节疼痛”的恶性循环。而且爬山其实是很好的训练这些肌肉的方法,因为爬山会有“跨、蹲”的动作,可以增加腘膀肌的力量。

  •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现在"健步走"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把 "晒步数"变为了一种潮流。为了在朋友圈步数置顶!很多小伙伴日走万步甚至几万步!日常生活中跑步和走路是我们最普遍的运动了,而走路更是被称为百炼之祖。那么走路确实有什么好处

     

    1. 经常走路会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摄入更多的胆固醇,从而诱发动脉硬化的发生,走路不仅可以燃烧脂肪,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其次,走路作为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可以把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动员起来,增强人体代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几率。

     

    2、经常走路会降低血糖

     

    对于糖友们来讲,有氧运动是防治糖尿病最有效的措施。其中最简单、成本最低、效果显著的方法,可能就是步行了。实验证明: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000米的速度步行,每分钟的行步90~100步,机体代谢率可提高48%。糖尿病患者经一日的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3.4mmol/L。

     

    注意:一般来说,糖尿病人的最佳运动时间是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运动时间为 30分钟最佳。

     

     

    3、经常走路可以防止便秘

     

    运动太少容易造成内脏拥挤地"堆"在一起,极其容易导致便秘。步行可以增强消化腺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地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慢步时可握拳有节奏地捶击腹部,以感觉不痛为宜,每分钟捶腹30下左右.每天捶腹1次,每次坚持半小时,可使排便通畅.

     

    4.经常走路可以让精神快乐

     

    行走锻炼是天然的镇静剂,定时坚持步行,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这是因为人不愉快与血性有关系,步行能减少血糖,血脂;排除血淤,血症等血里的垃圾,血里没有垃圾,气血通畅,人会愉快。人的血里没有垃圾,人一定漂亮及美丽。

     

    走路被誉为21世纪最好的锻炼方法之一,不但因为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行走速度可快可慢,从而达到不同的健身效果。但现在网友们问到底是走6000步还是1万步健康?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厉彦虎主任医师在发布会上介绍,运动在于科学,运动是有科学性的,要遵循生命的基本规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

     

    你说1万步也好,6000步也好,这个争论本身就有问题。其实运动还是要因人而异。如果是年轻人,身体状况好,运动量大,就可以增加运动量,甚至还可以考虑力量型训练。但是如果是老年人,体机能差,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坚持走步就很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疾病症状,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生活的培养。每个人都提倡饮食和运动相结合的健康生活方式。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跑步最适合人们的口味。无论什么年龄的人,都可以通过跑步来提高身体素质,女性可以通过跑步来减脂强身,男性可以通过跑步来锻炼肌肉。因此,跑步是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做的一项运动,甚至一些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慢跑或快走来锻炼身体。 那么什么时候跑步比较好? 今天一起来了解。

    什么时候跑步比较好

    跑步最好在下午4-6点之间。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下午4点以后身体的代谢水平相对较高,体力、耐力、关节灵活性、体温逐渐增加并达到峰值水平,再考虑晚餐和睡眠等因素,应该不会太晚。

    据研究,室外空气最新鲜的时间是晚上5: 00左右,此时空气质量非常清新。和早上相比,晚上跑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每天需要运动一小时,可以选择早上跑30分钟,晚上跑30分钟。早上30分钟可以提升你整个人的精神,让自己充满活力;晚上跑步可以消化食物,让人身心更舒服。

    对于一些平时比较忙的上班族来说,最好选择晚上跑步。这个时间可以让他们的身体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同时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不会浪费任何时间。如果老年人喜欢散步,最好是饭后运动。五点左右吃晚饭是最科学的。吃饭的时候,吃完晚饭,可以散散步。

    虽然大多数人都喜欢跑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正确的跑步方法。有些人在跑步时没有拉伸就开始跑步,这会导致肌肉拉伤。有些人跑得太久,会让他们的腿感到强烈的不舒服。其实跑步只需要达到让自己的肌肉得到锻炼的效果,并不需要跑太久。跑步后要进行适度的放松运动,不要一下子坐在一个地方不动。

    当然,最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跑步时间。一般晚上饭后跑步最好。有些人有严重的肠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所以要等吃完饭半小时后再运动,否则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症状。

  • 作者 | 王健

    文章首发于 | 骨科王健医生头条号

     

    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了。近几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很多人都加入到了健身的行列,而跑完步后在朋友圈晒跑步记录或步数,都已经是很常见的了。

     

     

    而这些行为的本身,其实也是一种正能量,是在传递跑步带给人们的快乐、愉悦和满足感。但是,这往往很容易造成人们超负荷的运动量,从而导致膝盖关节炎的出现,患病的人也越来越年轻化。

     

    实际上,从年龄的角度来讲,年轻人很少会出现膝盖的关节炎,常见的都是在50岁以后才逐步出现关节的退变,发现关节炎。

     

    然而,就算年纪小,若选择了不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也会造成膝盖关节软骨发生损伤和退化,比如马拉松或是强力健身下的深蹲等。所以,现在年轻人出现膝盖关节炎,尤其是髌骨关节损害的情况还是非常多见的。

     

     

    当然,膝关节有没有受到损伤,还跟运动量和运动负荷有关,包括运用相关的一些技巧和保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一旦出现关节不适的问题,建议马上停止做此类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膝关节炎本身会表现为几类症状,主要是三种,即疼痛、功能受限和肿胀,是骨性关节炎或退变性关节炎最典型的症状。

     

    但疼痛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而肿胀是持续伴随着每个阶段都会出现的症状。总之,如果符合其中一种到两种,都可以做出初步的诊断。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