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视频简介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蔡立峰
大多数胆囊息肉比较稳定,发展缓慢,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也不会产生严重危害。但部分胆囊息肉有可能出现以下三种危害:
一、如果胆固醇沉积于胆囊,可随着时间增加诱发形成胆囊结石,临床上多数胆囊结石都是由此慢慢转变而来。
二、胆囊息肉超过一定直径后,经过长时间慢性刺激,往往产生慢性胆囊炎。引发胆囊炎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腻、体重减轻、饮食不规律等症状。
三、一部分胆囊息肉可发生癌变,尤其是息肉基底部较宽的胆囊息肉,更易发生癌变,初期胆囊息肉较小,无症状,未予以重视,待有器质性改变时多已发生癌变或癌细胞转移,因此对于有胆囊息肉的患者,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按照医生的意见定期复查或及时手术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白杨
胃息肉是否癌变大多与息肉的组织学分类有关。如疣状胃炎、异位胰腺及胃底腺息肉等癌变几率较小,其他如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以腺瘤性息肉最易发生癌变。
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排列拥挤且增生旺盛的腺体构成,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高达10%~30%,是一种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患者在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可能出现腹胀、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消瘦等症状,一旦发现并诊断,应及时治疗,降低息肉出血及癌变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视频简介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蔡立峰
胆囊息肉和胆囊炎的区别是:
一、症状,胆囊炎患者根据急性和慢性的区别,发作时候会出现剧烈或者迟缓的疼痛,而胆囊息肉的患者可能会没有症状,也可能会持续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的症状。
二、病症本质,胆囊炎是一种炎症反应,而胆囊息肉是一种局部增生情况,两者虽然会表现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相同的症状,但是病情本质是不一样的。
三 、影像学检查,胆囊息肉影像学上可以看到一个固定的隆起,而慢性胆囊炎经常没有一些阳性的发现,有时会有胆囊壁毛糙、增厚。因此,患有胆囊疾病的患者可以直接去医院进行CT检查或者B超,以此确定自身的具体病症情况。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对于胆囊息肉,目前临床上缺少非常有效的预防的方案,只能够通过定期的查体来做到早期的发现。
对于胆囊息肉的检查方法,首选的就是进行肝胆的超声检查,在进行超声检查的时候,胆囊本身是一个囊性的器官,腔内会充满液性的回声,而胆囊黏膜相对在正常情况下是非常光滑的。如果出现了胆囊息肉,就会发现在液性的囊腔和非常光滑的胆囊壁之间,有明显隆起的高回声的存在。对于这种高回声,一般建议患者进行体位的改变。
如果是结石,高回声会随着体位改变而移动;而如果是息肉,随着体位改变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确定胆囊息肉的诊断。
视频简介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蔡立峰
胆囊息肉可能会癌变,其癌变的几率主要和胆囊息肉的直径、类型有密切关系。
胆囊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可能会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但几乎不会癌变,因此,临床上可以定期彩超随访观察。但是,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单发广基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或者近期增长较为迅速,癌变的几率会明显增大。据统计,胆囊腺肌增生症有3%到6%的几率发生癌变,胆囊腺瘤的癌变率在30%左右,因此对于高危类型的胆囊息肉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患者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警惕胆囊息肉恶变:一、右上腹隐隐作痛的症状,反复出现且进行性加重;二、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的症状;三、患者短期内出现进行性体重下降的症状。
视频简介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蔡立峰
胆囊息肉患者饮食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戒酒,酒精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者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同时也建议患者戒烟,吸烟也可以刺激到胆囊,导致胆囊的收缩和分泌功能出现紊乱,诱发和加重胆囊息肉。
二、胆囊息肉患者应该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诱发息肉形成,尤其是在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动物内脏等食品。
三、多吃蔬菜水果,禁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
四、一日三餐定时,人体内肝脏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视频简介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蔡立峰
预防胆囊息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生活有规律,不能昼夜颠倒或经常熬夜,身体要避免过于劳累,因为这些都会影响肝胆正常生理功能,诱发肝胆性疾病。2、饮食方面要有规律,早餐一定要吃。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胆汁增多就会产生胆囊息肉。3、饮食要以低脂半流食或低脂软饭为主,如各种粥类、面条、面包、饼干、豆腐、蛋清、去脂牛奶、低脂瘦肉、少纤维蔬菜和水果等。4、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克服不良的健康生活习惯,禁烟酒、避免经常熬夜、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5、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控制好自己的体重。6、低胆固醇、低脂饮食,平时应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尤其晚餐不能食高胆固醇食物。7、中医认为保持情志舒畅,心情愉快可以让气血调和、肝胆疏泄正常,可降低胆囊息肉发病率。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因为胆囊息肉切除了胆囊,对身体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失去胆囊功能的影响。
胆囊正常情况下是一个储存、浓缩,以及在进食后协助胆汁向肠内排出去的一个器官。在正常情况下,它可以辅助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当因为胆囊息肉切除了胆囊以后,患者在早期进食油腻食物,容易出现进食后的腹胀或者是腹泻这样的一些不适。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大多数会逐渐的缓解,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胆囊管可能会代偿性的扩张,代替一部分胆囊功能,同时我们的胃肠道会逐渐的适应这样的一种状态。
当然也有少数患者可能这种状态会长期存在。这种对于油腻食物消化不良的情况会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还有非常少数的患者在术后存在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以及胆囊局部疼痛这样的一些表现。
视频简介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蔡立峰
一、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二、肥胖、吸烟、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肝硬化、上消化道和胆道的解剖异常是胆囊息肉的好发因素;三、与日常生活习惯有关。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胆囊息肉在观察过程中,是有可能逐渐增大的,根据息肉的病理性质不同,可以分成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非常少量的早期胆囊癌。
一般来说胆固醇性息肉发展的非常缓慢,大多数观察了很多年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增长,而且即使增长,一般不会超过1cm。
而腺瘤性息肉,大多会逐渐缓慢的增长,而且有可能在缓慢增长的过程中,会突然出现增长速度加快的表现。当息肉直径超过1cm以上时,大多为腺瘤性息肉,而且癌变的几率明显增加,这种时候就需要考虑手术处理。
而对于非常少数的,早期胆囊癌患者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恶性肿瘤,这种患者在观察的过程中,息肉会增长得非常迅速,一般建议要尽早手术切除。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胆囊息肉一般直径达到1cm以上,是需要手术的。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腔内隆而形成的一大类病变的统称,根据病理性质不同,可以分成胆固醇性息肉、早期胆囊癌、腺瘤性息肉,以及非常少数的早期胆囊癌。一般来说胆固醇性息肉发展缓慢,而且不会长到非常大的体积,所以大多数通过长期观察,都是不会发生特别明显的,超过1cm的情况。
而腺瘤性息肉一般是会逐渐增长的,当临床发现息肉直径超过1cm的时候,往往属于腺瘤性息肉,以后发生癌变的几率显著增加,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进行,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对于少数早期的胆囊癌,在观察过程中也是会显着增长,同样当超过1cm的时候,我们也是需要考虑进行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