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如何早期发现胆囊息肉?

如何早期发现胆囊息肉?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对于胆囊息肉,目前临床上缺少非常有效的预防的方案,只能够通过定期的查体来做到早期的发现。

 

对于胆囊息肉的检查方法,首选的就是进行肝胆的超声检查,在进行超声检查的时候,胆囊本身是一个囊性的器官,腔内会充满液性的回声,而胆囊黏膜相对在正常情况下是非常光滑的。如果出现了胆囊息肉,就会发现在液性的囊腔和非常光滑的胆囊壁之间,有明显隆起的高回声的存在。对于这种高回声,一般建议患者进行体位的改变。

 

如果是结石,高回声会随着体位改变而移动;而如果是息肉,随着体位改变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确定胆囊息肉的诊断。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胆囊息肉疾病介绍:
胆囊息肉泛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起或隆起性病变,呈球形、半球形或乳头状,有蒂或无蒂,通常与胆固醇代谢不良、慢性炎症、胆囊腺肌增生等因素有关。胆囊息肉多为良性,多无临床症状,通常在超声检查时被发现。胆囊息肉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若病人存在恶变危险因素,宜行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胆囊息肉是可以通过超声看出来的。

     

    超声检查是非常好的对胆囊进行检查的一个影像学手段。

     

    在正常情况下,胆囊表现为腔内的液性的无回声,以及胆囊壁的高回声。如果是胆囊黏膜出现了息肉样的病变,在做超声的时候,就会发现在胆囊高回声的黏膜向腔内有相对更高回声的隆起,这种隆起随着体位的改变,位置是不会发生变化的。通过这样的检查,有助于将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进行一个区分。

     

    除了超声以外,CT和核磁也是常用的腹部的检查手段,但是这两种检查对于早期的、小的胆囊息肉,灵敏度并不高。所以现在对于胆囊息肉的检查,都是首先选择应用超声来进行确诊。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绝大多数胆囊息肉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少数位置长得比较靠近胆囊管的息肉,有可能会导致剧烈的胆绞痛。

    胆囊息肉本身是胆囊黏膜向腔内隆起而形成的一类病变的统称。小的息肉对于胆囊腔、胆囊功能,都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因而也就不会引起疼痛。而位于靠近胆囊管位置的息肉,当长大以后,有可能在胆囊收缩时,息肉恰好堵塞了胆囊管,导致胆囊剧烈收缩,诱发胆绞痛。临床上这种靠近胆囊管位置的息肉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因为胆囊息肉诱发腹痛的情况也就比较罕见。

    当胆囊息肉患者出现明显腹痛的时候,建议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全面检查,来明确腹痛是否和胆囊息肉有关,然后再决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胆囊息肉在观察过程中,是有可能逐渐增大的,根据息肉的病理性质不同,可以分成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非常少量的早期胆囊癌。

    一般来说胆固醇性息肉发展的非常缓慢,大多数观察了很多年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增长,而且即使增长,一般不会超过1cm。

    而腺瘤性息肉,大多会逐渐缓慢的增长,而且有可能在缓慢增长的过程中,会突然出现增长速度加快的表现。当息肉直径超过1cm以上时,大多为腺瘤性息肉,而且癌变的几率明显增加,这种时候就需要考虑手术处理。

    而对于非常少数的,早期胆囊癌患者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恶性肿瘤,这种患者在观察的过程中,息肉会增长得非常迅速,一般建议要尽早手术切除。

  •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胆囊息肉的具体发病原因,到现在为止还不是特别的明确,胆囊息肉根据病理性质不同,可以分成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非常少数的早期胆囊癌。

     

    胆固醇性息肉的发病原理,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黏膜内的巨噬细胞过多的吞噬了脂肪颗粒所导致的。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吞噬过程的发生?现在还没有研究的很透彻。

     

    腺瘤性息肉的发生有可能与合并存在的结石有一定关系,但是并非所有腺瘤性息肉患者都合并胆囊结石的存在。早期的胆囊癌性的息肉,大多数也有可能合并胆囊结石的存在。所以总体来说,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现在还不是特别明确,临床上也就缺少预防胆囊息肉的有效的方案。

  •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胆囊息肉患者一般不需要特别忌口。胆囊息肉的发生、发展,与饮食以及血液中的胆固醇的水平,没有特别明确的关系。在临床上,发现息肉以后一般都可以正常的生活。只需要规律的吃饭,均衡膳食。如果平时比较喜欢高胆固醇的食物,或者是胆固醇水平特别高。可以适当考虑少摄入蛋黄、动物内脏、肥肉、海鲜这类食物。饮食控制主要还是为了控制血脂的水平,对于息肉本身,一般不会有特别好的调理和治疗的作用。

     

    所以总体来说,如果发现了胆囊息肉,基本上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饮食,不需要特别的去控制饮食结构。

  •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对于胆囊息肉的发生、发展,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的方案,胆囊息肉的发病原因到目前为止还不是特别明确。饮食以及血液中胆固醇的成分对于息肉的发生、发展,其影响尚不明确。因此在临床上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方案。一般建议尽量做到规律生活、正常饮食、均衡膳食、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

     

    要做好体检,对于35岁以上的人群应该每年定期体检,做一次胆囊的超声。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对胆囊黏膜进行非常好的观察,有利于早期发现胆囊息肉,而一旦发现了胆囊息肉,就应该更好、更进一步的对胆囊进行随访,尽量关注息肉大小的变化、血运,以及基底部的变化。再有指征时进行手术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积水潭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高鹏骥

    胆囊息肉是不会对肝功能造成影响的。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隆起而形成的一类病变,因为息肉本身的体积比较小,对于胆囊的腔、胆囊功能,都不会造成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对于肝功能,也就不会造成非常确切的损伤。

    当胆囊息肉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时候,往往是合并了其他原因。有可能是合并了病毒性的感染,或者是存在严重的脂肪肝,还有就是因为大量的饮酒,或者发生了其他的一些感染性的因素。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肝脏的功能进行全面的检查,通过超声去对肝脏的质地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通过详细检查去明确具体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原因,然后再针对病因进行积极的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蔡立峰

     

    大多数胆囊息肉比较稳定,发展缓慢,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也不会产生严重危害。但部分胆囊息肉有可能出现以下三种危害:
    一、如果胆固醇沉积于胆囊,可随着时间增加诱发形成胆囊结石,临床上多数胆囊结石都是由此慢慢转变而来。
    二、胆囊息肉超过一定直径后,经过长时间慢性刺激,往往产生慢性胆囊炎。引发胆囊炎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腻、体重减轻、饮食不规律等症状。
    三、一部分胆囊息肉可发生癌变,尤其是息肉基底部较宽的胆囊息肉,更易发生癌变,初期胆囊息肉较小,无症状,未予以重视,待有器质性改变时多已发生癌变或癌细胞转移,因此对于有胆囊息肉的患者,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按照医生的意见定期复查或及时手术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 视频简介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肝胆外科 副主任医师 蔡立峰

     

    胆囊息肉往往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方法较多,包括口服胆囊造影、B超、CT、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内镜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等,但目前诊断胆囊息肉主要的手段仍是B超检查。

     

    B超检查方法灵活、准确、无创伤、可重复、价廉,易为众多患者接受,能准确地显示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 、囊壁的情况,是一种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对于一些B超下诊断困难或可疑恶变的胆囊占位性病变,可以选择三维超声成像,三维重建能通过不同切面的旋转,可以观察病变的连续性及病变表面的情况等信息,有助于提高胆囊息肉与胆囊腺瘤或癌肿的鉴别。

     

    如果想和早期胆囊癌鉴别,也可以做内镜超声,内镜超声是将超声微小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探头为高频,将内镜插入消化道,进入十二指肠后超声探头,更接近胆囊,可排除肠气干扰或胆汁黏稠度等影响,更清晰观察息肉样病变与胆囊壁的关系。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白杨

    怀疑胃息肉时可以完善以下检查,从而帮助疾病诊断,早期进行治疗:

    第一、胃镜检查,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准确的做出诊断。

    第二、钡餐造影,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少,作为不能行胃镜检查的一种替代检查方式,漏诊率较高,不推荐。

    第三、病理活检,是鉴别息肉良恶性的金标准。由于胃息肉隐蔽性很高,早期可能无症状或者不明显,因此对于年龄大于40岁以上有息肉病家族史的或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有不良饮食或生活习惯的人群如抽烟、喝酒,进食较快、喜食热食以及喜欢刺激性食物的人群、长期服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可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排除隐患。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