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营养配比,钙油加倍

营养配比,钙油加倍
发表人:唐艳

日月如梭年龄渐长,身高不见长 ,身高管理要趁早,每个妈妈最担心的就是怕错失良机,影响宝宝的后期身高,后悔莫及。所以饮食特别在意怕平时不均衡,宝宝营养跟不上,都会额外补充钙+鱼肝油。

 
都说钙+鱼肝油对宝宝吸收的效果会翻倍为什么呢?其实他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你知道钙的作用吗?99%的钙在骨骼和牙齿里,1%的钙在血液里……钙直接控制着我们的运动神经系统。

 
如果孩子晚上出现磨牙、哭闹、惊醒、出汗多~腿抽筋”关节响都与钙有关系。

鱼肝油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维生素A能有效的维持正常生长、生殖、视觉、上皮组织健全及抗感染免疫功能。缺乏:眼睛对暗淡的环境适应能力下降、发育不良、干眼病、夜盲症等。维生素D能有效的预防佝偻病,帮助宝宝吸收钙。冬天由于外在的因素,天比较冷,宝宝不适合每天在户外,就是隔着玻璃也达不到补充维生素D的效果。缺乏:佝偻病。所以适量摄取钙+鱼肝油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发育。

关注营养 关爱健康 健康一生相随。

感谢平台让我们相遇,感谢有您的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营养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我将继续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负责声明: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收到通知24小时内将相关内容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cp]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佝偻病疾病介绍:
佝偻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以钙磷代谢异常、骨生成障碍、骨骼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生于儿童生长发育期,患儿症状以颅骨软化、方颅、鸡胸、X型腿、O型腿等骨骼改变为主。该病治疗主要是增加维生素D摄入量,若存在明显的X型腿、O型腿等严重骨骼畸形者需手术矫正治疗。本病无法根治,但大部分患者及时治疗后,一般恢复良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蛋白质是除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外,人体最重要的三大能量营养素之一,对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更是把蛋白质称为“抵抗病毒最关键的食物”,建议疫情期间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

     

     

    然而哪些食物能补充蛋白质呢?中国营养学会全民营养周专家组给出了答案。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给你列一份食物清单,让你补足身体所需的蛋白质。

     

    受访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副主任  王月丹

     

    蛋白质,抗病毒的关键营养

     

    人体各种免疫细胞都由蛋白质组成,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和C反应蛋白等免疫分子,本质上也都是蛋白质。

     

    当人体抵御外来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入侵时,免疫系统的成分会被激活和大量消耗,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机体的抗感染免疫能力和免疫系统内部调节能力就会下降,从而导致感染恶化。

     

    因此,蛋白质对抵抗病毒感染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肉类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为92%~94%,奶类中的为97%~98%,鸡蛋中的可达98%左右,而谷物、蔬菜、水果中的植物蛋白消化率普遍在80%以下。

     

    不过,植物蛋白中的大豆蛋白比较独特,属于优质蛋白。加工成豆腐等豆制品后,消化率可达92%以上。

     

    根据《2002~2012年中国居民能量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报告显示,人们对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逐步增加,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已基本充足(成年男性每日65克,成年女性每日55克)。

     

    但从饮食结构来看,人们从猪肉等肉类中获取的蛋白质偏多,而从蛋类、奶类、水产品等低脂动物性食物中获得的蛋白质严重不足,造成摄入的脂肪、胆固醇等可能过多,增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风险。

     

    由此可见,张文宏推荐吃鱼肉、牛奶、鸡蛋补充优质蛋白质不无道理。

     

    优质蛋白质食物TOP10

     

    中国营养学会全民营养周专家组对常见食物进行了营养评价,通过两个指标选出了排在前十名的“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

     

    • 指标一:“数量”,即“蛋白质含量”,指每100克这种食物中蛋白质的数量。
    • 指标二:“质量”,即“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氨基酸评分得分越高,说明蛋白质质量越好,机体越容易吸收利用。

     

    01 鸡蛋

    鸡蛋蛋白质含量在13%左右,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非常接近。

     

    此外,鸡蛋中维生素种类齐全,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硒等的含量也很丰富。

     

    建议:健康人每日吃一个鸡蛋,蛋白蛋黄都要吃。

     

     

    02 牛奶

    牛奶营养成分丰富、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钙等。

     

    因为牛奶是液态食物,水分含量高,所以蛋白质含量只有3%。但其必需氨基酸比例符合人体需要,属于优质蛋白质,并且饮用方便,很容易达到几百克的摄入量,所以,牛奶是很重要的蛋白质食物来源。

     

    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0克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03 鱼肉

    鱼类富含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蛋白质含量约为15%~22%,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尤其富含亮氨酸和赖氨酸,属于优质蛋白质。

     

     

    鱼类肌纤维细短,组织柔软细嫩,较畜、禽肉更易消化。

     

    鱼类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适量摄入有利于降低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04 虾肉

    虾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烟酸、钙、磷、铁等成分,其蛋白质含量约为16%~23%,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虾肉含有丰富的镁,这种矿物质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建议:成人每日水产品摄入量为40~75克。

     

    05 鸡肉

    鸡肉蛋白质含量为20%左右,鸡胸肉是许多健身增肌人群喜欢的蛋白质来源,其脂肪含量低,还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和亚油酸。

     

    鸡肉含有多种利于人体消化的氨基酸,同时也是铜、铁、锌等矿物质,以及B族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此外,鸡肉中含有丰富的磷脂类,对人体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06 鸭肉

    鸭肉的营养价值与鸡肉类似,蛋白质含量约为16%。鸭肉中含氮浸出物比畜肉多,所以味道鲜美。

     

    鸭肉是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比较多的肉类。鸭肉钾含量丰富,接近300毫克/100克。

     

    07 瘦牛肉

    瘦牛肉的蛋白质一般在20%以上,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接近,且比例均衡,人体吸收利用率高。

     

    牛肉的脂肪含量比猪肉、羊肉低,在10%左右。此外,牛肉中还富含矿物质(钾、锌、镁、铁等)和B族维生素。

     

     

    08 瘦羊肉

    瘦羊肉蛋白质的含量在20%左右,其矿物质含量丰富,铜、铁、锌、钙、磷的含量高于许多其他的肉类。

     

    羊肉中含有的成人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达40%以上,人体吸收利用率高。

     

    09 瘦猪肉

    瘦猪肉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0%,必需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接近。

     

    猪肉中含有丰富的磷、钾、铁、镁等元素,是人体所需矿物质元素的重要来源。猪肉中含有微量的水溶性维生素。

     

    建议:每天摄入畜禽肉类总共40~75克。

     

    10 大豆

    大豆包括黄豆、黑豆和青豆。

     

    作为唯一上榜的植物来源蛋白,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和维生素E等。

     

     

    大豆中蛋白质含量约为30%~40%,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质相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

     

    此外大豆还含有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如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大豆低聚糖等。

     

    建议:每天摄入15~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25克大豆相当于72.5克北豆腐、140克南豆腐、365克豆浆,55克豆腐干。

     

    摄入多少蛋白质最合适?

     

    在摄取蛋白质的时候要遵循均衡合理的原则。对普通人群而言,蛋白质摄入足量即可,并不是越多越好。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膳食宝塔来搭配饮食,就可以满足我们每天所需的蛋白质,即:

     

    每人每天应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畜禽肉类40~75克、水产品40~75克、蛋类40~50克,大豆和坚果类25~35克,奶及奶制品300克。

     

    正常情况下,人体不能储存蛋白质,多余的需要随尿液排出体外,摄入过多就会增加肾脏负担。

     

     

    成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消化能力减弱的老年人、免疫力差或虚弱的人、手术后康复期的病人,如果日常饮食无法满足,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蛋白质补充剂。

     

    健身人群,为提高肌肉中蛋白合成效率,往往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但额外补充剂量最好不超过每公斤体重0.25克的标准。

     

    肥胖超重、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群,应尽量选择鱼、虾、鸡、蛋、奶、大豆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伤、蛋白质过敏等人群则要在医生指导下限制或减少蛋白质摄入量。

  • 骨质疏松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我们经常说的骨质疏松,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一些其他原因,导致我们骨骼中的有机基质和钙盐从骨骼当中流失,从而使得骨量减少,微观结构逐渐退化,使得我们骨头的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那么,很多人不仅会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骨质疏松呢?其实年龄的老化、长期抽烟喝酒、以及营养不良、运动不足等等原因都会造成骨质疏松,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越早进行越好。

     

     

    患上骨质疏松,会出现哪些症状?

     

    骨质疏松症在开始时并不明显。有些病人即使失去了很多骨质,也可能是没有察觉的。许多人直到骨折或者发现自己的姿势有明显的变化,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了骨质疏松。

     

    1、经常骨痛

     

    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会引起全身不同部位的骨骼、肌肉疼痛,以腰背痛最为常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当坐或仰卧时疼痛减轻。久站会加重坐姿,弯腰时,咳嗽,用力排便时也会加重疼痛。

     

    2、骨折,尤其是脊柱或髋关节骨折:

     

    跌倒常导致髋部骨折。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有时候甚至在没有摔倒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脊柱骨折,出现这些情况要当心,这往往是骨质疏松的征兆。

     

     

    3、心肺功能受损

     

    这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症患者一一旦发生胸、腰椎的骨折,就会出现驼背现象,胸廓活动受到限制,胸腔容积变小,导致肺活量出现明显得到下降,患者常感到心慌、憋气、气不足等,以爬楼、拧重物比较明显。

     

    4、变矮、驼背

     

    其实,我们都知道,人老了之后会出现缩水现象,比如牙齿松动,头发也变稀疏。其实这是衰老的自然过程。

     

    但是,也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引起的,骨质疏松会导致骨强度较差,易压缩变形,特别是弯腰等动作时,容易造成椎体前部分压缩扁平,这是由于短缩性高通常大于3厘米,且有驼背的表现。

     

     

    纠正骨质疏松,到底哪几种方法管用?

     

    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吃钙片,虽然食用钙片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仅靠食用钙片来矫正。矫正骨质疏松症,还应该坚持做下面4件事。

     

    (1)营养充足

     

    足够的营养包括充足的钙,维生素D,C和蛋白质。男性,65岁以上,有骨质疏松危险者,建议每日摄取1500毫克钙,400~800单位维生素D。

     

    (2)晒太阳

     

    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食物中的钙吸收和钙骨结合,太阳紫外线照射皮肤后,能在体内引起一系列反应,生成活性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最好的日晒时间为上午8点到10点,下午3点到5点,避免暴晒。

     

     

    (3)运动

     

    锻炼帮助保持骨量。调节神经内分泌,促进钙的吸收与利用。可以选择跑步,跳绳,打太极,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都能增强骨骼耐力,提高骨骼密度。

     

    (4)吃相关药物

     

    药物是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它能减轻疼痛,缓解疼痛。如果其他方式都不管用,建议最好采用吃药预防和缓解。

     

  • 生活中,还有一部老年朋友疯狂的迷恋钙片,总觉得自己缺钙,人为的摄入过多的钙片。我们知道了钙离子作用很强大,也知道补钙的重要性,但是如果钙补多了,会怎么样呢?

     

    钙补充多了,也就是摄入量较多,正常人体会将多余的钙离子排泄出去,但是血钙平衡还是会被打破,导致血中钙离子增加。有人说,对于老年人而言,假如没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离子增加不是好事么?可以参与成骨作用,增强骨骼。但是朋友们不要忽略了钙离子增多的弊端,补多了会出现高钙血症,血管壁通透性、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凝血功能,脂质代谢等都会出现问题。

     

     

    钙摄入过多的可能后果:

     

    与体内钙离子浓度自我调节稍有不同,外界摄入过多的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后果:

     

    1、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降低,使脑功能普遍降低,引起老年性痴呆,并有可能过早衰老。

     

    2、引起肌肉兴奋性降低,出现食欲不振、嗜睡、情感淡漠、手足麻木、周身疲惫乏力、骨痛等症状。

     

    3、影响心脏传导功能,可能出现心律紊乱等问题。

     

    4、血钙量常年处在高水平时,可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问题。

     

    5、如果长期摄入钙过量,高尿钙可致肾钙盐沉着而发生肾结石,严重可发展为尿毒症。

     

     

    关于中老年补钙,应该注意的5点:

     

    一些中老年人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血钙水平明显增高,便认为自己体内不缺钙,就不再补钙了。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 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钙大部分以磷酸钙和碳酸钙的形式储存于骨骼中,血液中的钙还不到全身总量的1%。

     

    1、服用钙制剂,请先诊断是否缺钙,必要时检查甲状旁腺功能和骨密度,并由医生评判每天给予钙剂补充。

     

    2、自行购买时,要认真核对所购买的钙制剂的钙含量,不同品牌的补钙制剂的钙含量可相差十几倍。

     

    3、维生素D是钙被骨髓吸收的载体,老年人补钙的同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4、老年人补钙时,要减少盐的摄入,因为盐的摄入量越多,钙的吸收就越差。

     

    5、女性更年期前后,由于雌激素的变化,身体更容易缺钙,导致骨质疏松,要特别注意防范。对于这个时期的女性,可以按照上述4点自行选择补钙。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 良好而合理的饮食对于每一个股骨头坏死患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需要多加注意一些如何进行股骨头坏死饮食的知识,这就给我们进行股骨头坏死治疗提供一些帮助。那么股骨头坏死患者如何进行饮食保健呢?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治疗效果缓慢,使患者容易产生比较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旷日持久的病程,本身就是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疾病所致的疼痛或不适,治疗的痛苦或麻烦,检查的复杂与繁琐,也必然对心理产生影响;髋关节的活动障碍,限制了日常的活动,甚至丧失了工作、学习、料理生活的能力;经济上的损失与困难又起着雪上加霜的作用;另外,长时间的休养,给家属、亲友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难,进而产生人际关系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所有这些都可使慢性病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变化。


    从X线片上我们不难发现股骨头坏死,尤其中、晚期,都会伴有骨的矿物质含量,即钙质含量的变化。所以每日给予充足的钙质,可以弥补骨骼中矿物质成分的丢失。在普通食物中,含钙最丰富的是乳制品,如牛奶、酸奶、冰淇淋等。它们不仅高含钙质,还丰含另一种人体所需的重要矿物质--磷。

     


    在这些乳制品中的钙磷比值比较适中,可使钙磷等物质充分吸收。牛奶中还含有蛋白质、乳糖等物质。如果每天喝2杯牛奶(约480毫升)就足以达到成人的钙需要量。当然由于老年人本来钙质就丢失很多,所以钙需要量更大。


    为了更好地使乳制品中的钙、磷成分吸收,应该每天在食用乳制品的同时,经常“晒太阳”,保证每日“晒太阳”1小时左右,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牛奶在加热时需不断搅拌,防止磷酸钙沉积下来,造成钙、磷的损失;牛奶与含有植酸、草酸及食物纤维的食物同时食入时会降低钙的吸收,故牛奶不与菠菜同食,也不可与浓茶一起喝。为了进一步增加牛奶中钙、磷的吸收,可在牛奶中加入维生素A、维生素D成为“复合奶”。或在普通牛奶中加入鱼肝油(含大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或加服维生素A、维生素D,也可促进钙、磷等的吸收。

     


    另一种含较多钙质的食物是动物骨头汤。而且在骨头汤中还含有脂肪酸以及蛋白质,其中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脂类、钙等物质都是骨骼形成时的重要物质,因此,多喝骨头汤对治疗股骨头坏死也有一定的帮助。但骨头汤中钙离子较少,钙的浓度较低,故在煮汤时,先将骨头砸裂,可增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溶出率。


    海产品中,如鱼、虾含有较多的钙、磷,而且钙磷比例合理,是钙磷优质来源,所以多食海鲜类食物,对股骨头坏死病人大有好处。食用鱼、虾时,选择合适的烹调方法,边虾皮同食,因为这些成分含钙更高。


    以上这些,就是股骨头坏死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应该要遵循的饮食原则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治疗股骨头坏死,是需要多加了解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的,这样的话我们的治疗,才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 根据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骨质疏松[1]做了定义: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以这些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病 [1]。大量研究表明,骨质疏松和缺钙密切相关,因此,补钙一向被视为防治骨质疏松的“基本方针”。

     

    那么,具体来说,补钙究竟是怎么“挽救”骨质疏松的呢?为什么补钙时常常要联用维生素D?又如何才能做到科学补钙呢?今天,我们来一一解答。

     

     

    一、补钙能防治骨质疏松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骨质疏松是怎么“发病”的。血钙浓度偏低,会引起一种叫做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分泌增加,PTH又能激活破骨细胞,破骨细胞增生并活性增高,就会使骨质溶解,让“储存”在其中的骨钙释放入血,从而“弥补”丢失的血钙[2]

     

    机体通过这种代偿反应维持了血钙的平衡,却引起了骨质疏松;通过补钙,能从源头上阻止这一过程,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二、联合用维生素D的好处

     

    维生素D对于预防骨质疏松也大有好处。首先,它能增加肠道对于钙的吸收,从而促进钙盐在骨质中的沉积,也就是骨的矿化,让我们的骨骼更加坚硬;其次,还对骨细胞有直接作用,能刺激骨的形成[3]

     

    钙盐能在维生素D的帮助下更多地吸收入血,血钙水平高了,PTH的分泌就会减少,骨质的丢失也就能得到延缓。可见,钙剂和维生素D属于“强强联手”,联合使用能起到“1+1>2”的效果。

     

     

    三、科学补钙三大原则

     

    1.  选择合适钙源

     

    食物和非食物性钙剂是钙离子的两大来源。牛奶是非常理想的食物性钙源,它富含乳糖、酪蛋白等成分,这些成分能促进肠道对于钙离子的吸收[4]。无机钙剂如纳米钙、钙尔奇D等的含钙量较高、易于吸收而且价格低廉,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钙剂[5]

     

    2.  注意补充时机

     

     

    最好在睡前补钙,这是因为骨质的吸收主要发生在晚上空腹时[6]。晚上入睡后,机体处于长时间空腹“缺钙”状态,此时甲状旁腺会分泌更多的PTH,溶解骨质以升高血液中的钙水平。可见,我们会在梦乡中不知不觉丢失大量钙,睡前补钙是十分有必要的。

     

    3.  控制补钙剂量

     

    补钙并非越多越好,根据我国的日推荐量,成人每天应补充600~800mg钙[4]。补钙过多,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补钙不能“一蹴而就”,而应采用少量多补的方法。

     

     

    近年来,一些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过量补钙不利于骨骼健康[7]。尽管存在一些争议,“钙”的重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选择钙源、把握时机、控制剂量,科学补钙这三点一定要做好!

     

    【参考文献】
    [1]乔林,熊英,徐克惠.绝经后骨质疏松概述[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07):481-484.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33(10):890-913.
    [3] Bikle DD. Vitamin D and bone. Current Osteoporosis Rep, 2012, 10(2): 151-159.
    [4]汪延华主编,钙、降钙素、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症[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08.
    [5]邓敦,曹成福,周军杰,石继祥,纪斌,成宇翔,石文俊.钙剂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3):2386-2388.
    [6]唐翠霞.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护理[J].陕西中医,2006(06):749-750.
    [7]朱汉民.钙剂对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不同观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09):710-711.
  • 人体内的钙离子含量主要受甲状旁腺调节,在正常的摄入和消耗之间维持血钙的浓度稳定。如果摄入不足,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破骨作用增强,来补充体内钙离子的缺乏。但是由于春季季节和饮食等原因,甲状旁腺调节功能降低,人体在春季更容易缺钙。

     

     

    钙离子的重要作用


    1、钙离子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微量元素,是骨骼和软骨的重要组成成分。

     

    2、作为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重要信使,参与了各种细胞代谢和激素代谢的作用。

     

    3、维持细胞膜电位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好多降压药靠的就是这个作用。

     

    4、维持正常神经的传导功能,维持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5、参与凝血功能、脂质代谢、毒素排除等过程。

     

    钙补充多了,也就是摄入量较多,正常人体会将多余的钙离子排泄出去,但是血钙平衡还是会被打破,导致血中钙离子增加。有人说,钙离子增加不是好事么?可以参与成骨作用,增强骨骼。但是朋友们忽略了钙离子上述2、3、4项作用,补多了会出现高钙血症,血管壁通透性、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凝血功能,脂质代谢等都会出现问题。

     

    血钙离子增加的可能后果:


    1、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降低,使脑功能普遍降低,引起老年性痴呆,并有可能过早衰老。

     

    2、引起肌肉兴奋性降低,出现食欲不振、嗜睡、情感淡漠、手足麻木、周身疲惫乏力、骨痛等症状。

     

    3、影响心脏传导功能,可能出现心律紊乱等问题。

     

    4、血钙量常年处在高水平时,可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问题。

     

    6、如果长期摄入钙过量,高尿钙可致肾钙盐沉着而发生肾结石,严重可发展为尿毒症。

     

     

    老年人的血钙问题


    对于老年人而言,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多数不是因为钙补充多了,而是因为甲状旁腺亢进有关。维生素D是钙被骨髓吸收的载体,老年人补钙的同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老年人补钙时,要减少盐的摄入,因为盐的摄入量越多,钙的吸收就越差。

     

    老年朋友应该定期的监测骨密度,并进行适时的补钙,以每天1000毫克的钙为宜。

     

    建议


    1、服用钙制剂,请先诊断缺钙,并由医生评判每天给予钙剂补充。

     

    2、自行购买时,要认真核对所购买的钙制剂的钙含量,不同品牌的补钙制剂的钙含量可相差十几倍。

     

    欢迎关注不药博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怀孕期间补钙已经得到很多孕妈妈的认可,可是宝宝出生以后,妈妈们还需不需要补钙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经开展了一项针对北京、苏州和广州三个城市580名健康乳母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母亲的膳食中钙含量严重不足,90%的母亲都没有达到膳食指南推荐的量。

     

     

    哺乳期妈妈钙摄入量不足,最大的危害是需要动用自己骨骼中的钙,以维持母乳中钙的恒定,这样就可能导致自己缺钙,以后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哺乳期妇女膳食钙的推荐量为每天1000毫克。哺乳期要补充足够的钙,远离骨质疏松就要做好以下五点: 

     

     

    一、每天饮用牛奶300毫升

     

    奶是哺乳动物喂养下一代的专属产品,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吸收率也很高,是膳食钙的最好来源之一。每天摄入牛奶300毫升,大约可以提供300多毫克的钙。不习惯喝牛奶的也可以用酸奶来代替。如果体重超重或肥胖,可以选择低脂或脱脂奶,以控制热量。乳饮料、核桃奶等都是含糖饮料,不属于奶。

     

    二、每天豆腐200克或豆腐干100克

     

    豆腐是含钙量很高的一种食物,一般老豆腐(北豆腐)的含钙量高,嫩豆腐(南豆腐)的含钙量低。豆腐干、豆腐丝、素鸡等豆制品的含钙量更高,每天吃200克北豆腐或者100克豆腐干,大约可以提供300多毫克钙。千叶豆腐、日本豆腐、内酯豆腐含钙量都很低,不推荐食用。

     

    三、每天300克新鲜绿叶蔬菜

     

    绿叶菜的补钙能力不比牛奶差,很多人都忽视了。很多常见的绿叶菜如小油菜、小白菜、芹菜、西兰花等的含钙量都跟牛奶相当,而且300克的绿叶菜做熟了只有一小盘,很容易就吃掉。300克绿叶菜大约能提供300多毫克的钙。

     

    四、每天1勺黑芝麻酱

     

    黑芝麻酱营养价值非常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尤其含钙量特别高。每天食用10克(一小勺)芝麻酱,能提供大约100毫克的钙。作为膳食钙的补充来源之一,还是不错的。

     

     每天做到以上四点就能吃够1000毫克的钙了,但是只凑够数量还远远不够!钙的吸收必须要有维生素D的帮助。维生素D在食物中的含量很低,一般很难通过食物补充来满足。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晒太阳来合成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D,每天露出头、面、和手臂在太阳虾晒20分钟就可以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但是由于雾霾、温度及地理位置(北方冬季气温低等)的原因,仅仅靠晒太阳很难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哺乳期妈妈们需要额外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维生素D制剂可以在药房买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大蒜是个宝,是很多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食材,常吃大蒜可以改善人体免疫力,还能帮助有效延缓衰老。大蒜可以说是一种有点比较多的常见食材,也可以和很多事物搭配起来使用,但是同时也有不适合的。下面给大家列举些哪些食材和大蒜搭配比较好以及哪种食物不适合和大蒜共同食用,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大蒜和菠菜“相生”

     

    我们对菠菜最深的印象是补铁,菠菜和鸡蛋搭配,但其实菠菜也非常适合和大蒜一起食用。两者搭配食用,可以帮助我们滋养皮肤、有时候还有能帮助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对我们的学习或者说是工作来说都大有裨益。

      
    大蒜和茼蒿“相生”

     

    茼蒿和大蒜同食,不仅清淡爽口还可以润肠通便,两者又都属于低脂低热食材,非常适合减肥的人食用。同时两者的搭配还有开胃健脾,降压补脑功效。茼蒿和大蒜的搭配比较简单,首先茼蒿在热水里烫一下,其次捞出沥干水分,放在盘子里备用。然后我们剥少量蒜并且切碎。准备醋、盐和其他佐料,所有食材一块放进盘子里,然后搅拌均匀,就可以食用了。

     

    腰果和大蒜“相生”

     

    腰果和大蒜的搭配,能够帮人体提供营养。腰果营养较为充分,多吃容易发腻,这个时候配合大蒜食用,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影响口感。

      
    大蒜和黄瓜“相生”

     

    大蒜和黄瓜搭配,可以抑制体内的糖类转化为脂肪,降低胆固醇含量,对减肥者帮助很大。

     

    以上是介绍的比较适合和大蒜一起食用的食材,接下来介绍几种不适合和大蒜搭配的食材,也即和大蒜“相克”的食物。

     

     

     

    和大蒜“相克”食物

     

    虽然大蒜是个宝,但并不是任何事物都能和大蒜搭配。吃了大枣再吃大蒜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肠胃功能,情节严重者还会产生便秘等的症状。芒果也不适合和大蒜一块食用,否则容易伤害身体健康,引发一系列肠胃疾病。

      
    烧酒和大蒜也不适合同食,两者同是辛辣型的食物,比较有刺激性,同食容易上火。羊肉和大蒜搭配不适合夏天食用,搭配食用比较容易引起身体燥热,非常不适合夏天,比较适合冬天。另外要去一些公共场所,或者是做牙部检查也要尽量不要吃大蒜,保持清新的口气。

  • 我国老龄化一直呈上涨趋势,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一直是我们心头的一块石头。平时老人住在高楼,上下楼梯时难免会有困难,走着好好的就有骨裂的现象,其实除了自认老化的现象以外,许多的老年人还是有很多的营养不足的现象,只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就能够对骨骼、关节健康有所帮助。

     

    为什么长辈爬楼梯膝盖会痛?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间的软骨可能长期承受着压力,进而产生大量磨损,关节液的合成也日渐下降,在众多条件的影响下,关节就会过度摩擦,最后发炎和疼痛的现象就会慢慢浮现出来。

    骨质疏松的影响力到底多大?

    超过30岁之后,人体的骨量就开始下降减少了,如果你的骨质流失的过于多的话,就会出现原本紧密的骨骼变得有很多孔隙,形成中空疏松的情况,骨头变得脆且弱,最后加大了骨折的风险。

     

    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大部分都是因为缺乏了营养素、雌性激素分泌较少、骨骼组织退化所导致的。

    骨骼变强健的营养补充

    1. 蛋白质

     

    蛋白质能够间接来促进骨质代谢反应中造骨的作用。更有大型的研究发现,蛋白质的摄取和延缓老年人的骨质流失有正面相关的作用,足够的蛋白质可以对我们的骨质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牛奶、乳制品、鸡蛋、鱼类、肉类、豆类。

     

    虽然蛋白质对骨质健康有帮助,但是一些肾脏功能障碍者,则必须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取量,所以要适当的按照身体情况来。

     

    2. 钙质

     

    人体有99%以上的钙都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已有证据显示,我们只需要摄取足够的钙就可以增加骨质密度、降低骨折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摄取过量的钙质可能会有抽筋、便秘的副作用,一般大家可以依据国人营养摄取标准,以每日不超过2500毫克为准。

     

    一般含钙量丰富的食物,以牛奶、乳制品、乾酪、沙丁鱼等含钙量较高,不过以东方饮食习惯来说,从食物中摄取的钙经常不足。

     

    适量的补充钙片对于发育中的青少年儿童或者年迈的老人都有一定的帮助,因为人体单次吸收的钙量有限,所以单次的补充剂量不要超过500毫克。

     

    3. 维生素B/C/D

     

    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是维护骨质以及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之一。维生素D可以有效地帮助钙质的吸收,补充维D也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而维生素B则可以帮助体内新陈代谢的内合成作用。

     

     

    以上就是让老人骨骼更健康的五种营养元素了,不过如果关节已经到了疼痛的地步,这种情况首先还是要像医院去询问医师,症断原因,对症治疗。

  • 大家都知道,蔬菜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比如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这些是身体每天进行新陈代谢几乎都需要的,所以吃蔬菜可以补充身体所需。

     

    但是,蔬菜虽好,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烹调技巧,可能营养也并不能够进入体内从而被身体吸收。所以,掌握正确的烹调技巧,是从蔬菜中真正获取营养的关键一步。那么怎样吃才有益健康呢?这3个方法需牢记于心。

     

     

    很多人抱有这样的偏见,认为生食蔬菜对健康不利,生怕有一些有害的病菌进入体内,所以要将蔬菜煮熟,才觉得吃得放心。其实不是的,并非所有的蔬菜都需要煮熟,也并非所有的蔬菜都会携带病菌。

     

    需要前提注意的是,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要注意摸清楚蔬菜的“脾气”,有些蔬菜只需要洗一下,然后配合最简单的烹调方式,就可以直接食用了,比如说黄瓜、生菜等,这些只需要洗干净,就可以生吃了,而且还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蔬菜的营养价值。另外,采取凉拌的方式,可以保证蔬菜的口感存在,这样吃起来也舒心,也有助于消化,因而值得大家去食用。

     

     

    有一些蔬菜,可能在加工之前,还需要经历一次考验,那就是人们常说的“汆水”。有一些蔬菜本身不可以生吃,是因为这些蔬菜中含有一些物质,如果生吃进入肠胃,可能会导致腹泻、腹痛,从而给消化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过水是对这些物质进行初次过滤,等这些物质被清除之后,再采用清炒的方式,将蔬菜做熟,就可以食用了。

    大家需要注意,清炒不是用高温去爆炒,只是在合适的温度下,稍微过一遍就差不多了,这样既不会导致蔬菜的营养成分丢失,也不会影响其口感,所以是值得去提倡的。在日常生活中,小白菜、胡萝卜等,都只需要经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保留最高的营养。

     

    有些蔬菜,虽然是名义上的素菜,但是也需要炒熟之后才能够食用,这是大家需要弄明白的,这些蔬菜中,可能含有一些物质,必须经过高温处理,否则对人体就有害。

     

     

    比如说莴笋,这是很多人喜欢吃的蔬菜,但是这种食物就必须要炒熟,不然吃了就很可能会拉肚子,导致消化系统受到影响。还有南瓜、土豆等,这些虽然都属于蔬菜瓜果类食物,但是在烹调的时候,都需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必须炒熟。

     

    而且,即使这些食物经过高温处理之后,其营养成分也不会丢失太多,所以值得大家去采用推广,为了健康,多一些工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蔬菜虽好,掌握了正确的食用方法才算是健康饮食,否则只会给自己的健康找麻烦,徒劳无益,这些健康小常识,希望大家牢记于心。

  • 在关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身高体重,家长们还应该关注宝宝的“三围”指标,即头围、胸围和腹围。

    头围是衡量宝宝大脑发育的重要指标。在出生后的前两年,宝宝的头围增长速度非常快,之后逐渐变慢。家长可以使用软尺从宝宝的眉毛上方一点到后脑最凸出一点绕圈测量。正常的头围增长曲线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宝宝的脑部发育情况。如果宝宝的头围明显小于同龄儿童,或者头围增长突然变快,并伴有烦躁、哭闹、呕吐、头痛、抽搐、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等表现,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脑积水、脑肿瘤等疾病。

    胸围是衡量宝宝胸廓发育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胸围在12个月到21个月大时与头围相等,21个月之后胸围会超过头围。胸围的增长与宝宝的营养状况和体格发育密切相关。如果宝宝的胸围增长过慢,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或胸廓发育不良的问题。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胸廓是否有明显凹陷或凸起来判断其胸廓发育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该及时就医。

    腹围是衡量宝宝腹部发育的重要指标。宝宝的腹围容易受到肠部变化的影响,因此正常伸缩的范围很大。健康的宝宝通常不需要测量腹围。如果宝宝的腹部明显增大,可能是腹水、佝偻病、结核性腹膜炎或巨结肠等疾病的信号。如果宝宝的腹部明显凹陷,可能是消瘦、脱水或营养不良等问题。

    除了定期测量“三围”指标,家长还应该关注宝宝的日常饮食和运动。保证宝宝的营养摄入,鼓励宝宝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关注宝宝的“三围”指标,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宝宝晒太阳的益处

      阳光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具有诸多益处。首先,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促进宝宝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这对于宝宝的骨骼生长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预防佝偻病。其次,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助于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宝宝的新陈代谢能力。此外,适量的阳光照射还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与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晒太阳对于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上午10点到11点或下午4点到5点是最适宜的晒太阳时间。此外,冬季由于阳光较为稀疏,可以选择在中午11点到12点进行晒太阳。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时要注意宝宝的防晒措施,避免晒伤。晒太阳的时间应逐渐增加,避免一开始就晒得太久,让宝宝的皮肤逐渐适应。

      晒太阳与疾病预防

      晒太阳不仅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还能有效预防多种疾病。例如,适量的阳光照射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降低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概率。此外,阳光还有助于调节宝宝的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晒太阳与日常保养

      除了晒太阳,宝宝的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家长应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同时,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预防各种皮肤疾病。

      晒太阳与医院科室

      如果宝宝在晒太阳过程中出现不适,如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儿童医院或儿科科室是处理此类问题的专业科室。

  • 新生儿惊跳反射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若出现频繁惊跳,可能暗示着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本文将探讨新生儿惊跳反射频繁的原因,并介绍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生理原因

    1. 生长发育不完善: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中枢神经对肢体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导致惊跳反射。

    2. 感觉过度敏感:新生儿对周围环境的刺激较为敏感,如光线、声音等,容易引发惊跳。

    3. 睡眠质量不佳:新生儿睡眠质量较差,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导致频繁惊跳。

    二、病理原因

    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秋季出生的新生儿,户外活动少,若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表现为夜啼、多汗、枕秃等症状。

    2. 脑损伤综合征:孕期有妊高征或糖尿病、出生时有缺氧或早产等病史的宝宝,可能存在脑损伤,表现为哺乳困难、烦躁哭闹、四肢活动异常等症状。

    3. 缺乏微量元素:如锌、铁、钙等,导致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引发惊跳反射。

    三、预防和治疗措施

    1. 适当晒太阳:增加户外活动,让宝宝接触阳光,促进维生素D合成。

    2. 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遵医嘱,合理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3. 注意睡眠质量:保持宝宝睡眠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强光、噪音等干扰。

    4. 观察宝宝症状:若宝宝出现频繁惊跳,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5. 定期体检: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 维生素D,这种脂溶性的维生素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参与钙磷代谢,维持骨骼健康,还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预防多种疾病。然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婴幼儿群体。

    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软化、畸形等症状。这种疾病在婴幼儿中尤为常见,严重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

    为了预防佝偻病,建议从婴儿出生数天内就开始补充维生素D。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日补充400IU的维生素D即可;对于配方奶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儿,则需要补充更多的维生素D,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除了补充维生素D,增加户外活动也是预防佝偻病的重要手段。适量的阳光照射可以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暴露在阳光下,以免损伤皮肤。

    如果婴幼儿已经患有佝偻病,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病情轻重,为患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补充维生素D、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户外活动等。

    总之,维生素D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和医生都应重视佝偻病的预防,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 在当今社会,补钙已经成为许多家长的必修课。然而,面对众多的补钙方法和产品,家长们往往感到困惑:究竟如何给孩子补钙?怎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吸收钙质,从而预防佝偻病呢?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为您详细解析宝宝补钙的误区与正确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宝宝是否真的需要补钙。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的李栋方博士指出,6个月前的宝宝,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只要奶量充足,就不会存在钙不足的情况。因此,0~6个月的宝宝无需额外补充钙。

    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缺钙呢?李博士表示,目前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已经大幅下降。如果宝宝出现多汗、枕秃、骨外翻等早期佝偻病症状,建议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通过抽血检查、测骨密度或拍X光片等手段,确定宝宝是否缺钙。

    如果宝宝确实缺钙,应该如何补钙呢?李博士建议,家长可以选择鱼肝油或葡萄糖酸钙等药物进行补钙。此外,晒太阳和饮食补充也是非常重要的。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助于钙的吸收;而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食物富含钙质,家长可以为宝宝提供丰富的钙源。

    在选择补钙产品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补钙产品,确保产品质量。
    •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剂量。
    • 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总之,宝宝补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家长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补钙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户外活动等,也是预防佝偻病的重要措施。

  • 许多父母都为宝宝踢被子的问题而苦恼。为了防止宝宝着凉,家长们常常需要在夜间多次起身给宝宝盖被子,这不仅影响了自己的睡眠,也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宝宝踢被子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被子盖得太厚,宝宝会感觉闷热,从而踢被子。其次,宝宝在睡前喝太多水或者白天玩耍过度,都可能导致夜间踢被子。此外,晚饭吃得过多,肠胃不适,以及宝宝的床太大,活动空间太广,都可能是宝宝踢被子的原因。还有一些宝宝患有佝偻病、蛲虫病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踢被子。

    那么,家长们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选择合适的被子。春秋季的被子重量应在1-1.5千克左右,冬季如果没有暖气设备,被子重量应在2.5千克左右。宝宝刚睡着时,被子不必盖得太厚,只需保持微热即可,等宝宝睡着1-2个小时后再加盖一点。

    2. 睡前不要过分逗引宝宝,避免看紧张刺激的动画片。

    3. 如果宝宝的床太大,可以在床边放置几个靠垫或枕头,限制宝宝的活动空间。

    4. 如果宝宝患有佝偻病、蛲虫病等疾病,应及时治疗。

    5.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控制在18-25度之间。给宝宝穿上合适的睡衣,盖好被子后,可以让他露出胳膊。

    6. 使用晾衣服的夹子固定宝宝的被子和床单。

    7. 将被子的四个角缝上宽的松紧带,睡觉时固定在婴儿床的栅栏上。

    8. 用安全别针将宝宝的被子和床单连在一起。

    9. 制作一个背心式或长袖的棉睡袋。

    除了以上建议,家长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宝宝的房间通风良好,避免潮湿。

    2. 定期给宝宝换洗床单、被褥,保持清洁卫生。

    3. 观察宝宝的生活习惯,找出踢被子的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4. 如果宝宝经常踢被子,可以咨询儿科医生,寻求专业的帮助。

  •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营养性疾病,主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骨骼发育异常。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佝偻病的分期、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家长和医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

      一、小儿佝偻病的分期

      1. 早期: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不安、多汗、枕秃等。

      2. 活动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如头部畸形、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O形腿、X形腿等。

      3. 恢复期:经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骨骼畸形逐渐改善。

      4. 后遗症期:骨骼畸形严重,如O形腿、X形腿等,可能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劳动能力。

      二、小儿佝偻病的预防

      1. 妊娠期:孕妇应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摄入,多晒太阳,预防自身和胎儿发生佝偻病。

      2. 婴幼儿期:尽早让婴儿接触阳光,每天晒太阳20-30分钟,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保证营养均衡。

      3. 幼儿期和儿童期:继续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摄入,加强户外活动,预防佝偻病复发。

      三、小儿佝偻病的治疗方法

      1. 活动期:根据病情轻重,给予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同时补充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A等。

      2. 恢复期:加强营养,多晒太阳,促进骨骼畸形改善。

      3. 后遗症期:针对骨骼畸形进行治疗,如手术矫正等。

      四、小儿佝偻病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疾病。

      3.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4.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

  • 小儿佝偻病,又称软骨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该病主要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异常,进而引发骨骼病变。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婴幼儿。

    佝偻病的主要症状包括:

    1. 精神神经症状:烦躁不安、夜间惊醒、多汗等。

    2. 骨骼发育异常:方颅、囟门闭合迟缓、肋串珠、鸡胸、O形腿、X形腿等。

    3. 毛发稀疏:枕秃、环形脱发等。

    4. 牙齿发育异常:牙齿萌出延迟。

    造成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1. 饮食中维生素D摄入不足。

    2. 晒太阳不足。

    预防佝偻病的方法有:

    1. 坚持母乳喂养。

    2. 母亲在孕期和哺乳期应保证营养充足,并多晒太阳。

    3.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接触阳光。

    4. 按时添加辅食。

    5. 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开始补充鱼肝油。

    6. 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维生素D和钙磷水平。

  •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营养性疾病,主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障碍,从而引起骨骼和牙齿发育异常。该疾病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较为常见,尤其是婴幼儿。

    小儿佝偻病的典型症状包括:

    • 多汗:患儿常出现头部、颈部、背部等多处出汗,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
    • 烦躁不安:患儿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哭闹,不易安抚。
    • 发育畸形:严重病例可能出现方颅、漏斗胸、肋骨外翻、O型腿或X型腿等骨骼畸形。
    • 神经系统异常:早期可能出现抽搐、枕秃、易激动等症状。

    佝偻病在早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异常兴奋,如易激惹、惊跳、烦躁不安、不易入睡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骨骼畸形。此外,患儿抵抗力较差,易患感冒等疾病。

    治疗佝偻病的主要方法包括:

    • 补充钙和维生素D:通过口服或注射维生素D补充剂,促进钙、磷吸收。
    • 加强营养:保证充足奶量,及时添加辅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虾皮、鱼泥、豆泥等。
    • 物理治疗:针对骨骼畸形,可进行矫正治疗。

    预防佝偻病的关键在于加强孕期和婴幼儿期的营养摄入,合理补充维生素D。对于经常出现疲劳、乏力、腿痛、关节痛等症状的儿童,应及时就医,排除佝偻病的可能性。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被称为“宅童”。然而,这种生活方式却可能导致他们患上佝偻病。据NHS最新数据显示,英国儿童佝偻病患病率在过去的十年中比维多利亚时代高出四倍。这主要归因于孩子们缺乏户外活动,家长过度担心皮肤癌以及缺乏维生素D摄入。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骼疾病,会导致骨骼软化、变形甚至骨折。阳光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而宅童们长期待在室内,接触阳光的机会大大减少。此外,过度依赖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也使得孩子们缺乏运动,进一步影响了维生素D的合成。

    除了阳光,维生素D还可以通过食物摄入,如鱼肝油、蛋黄、牛奶等。然而,许多宅童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足够的维生素D来源。此外,家长过度担心皮肤癌,害怕孩子晒太阳,也限制了他们接触阳光的机会。

    为了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至少20分钟的日晒时间。同时,可以适当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如鱼肝油、维生素D滴剂等。此外,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确保他们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来源。

    除了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家长还应该关注宅童的心理健康。宅童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沉迷于网络。

    总之,宅童患上佝偻病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家长应该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