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补钙能预防骨质疏松?科学补钙做好这三点!

补钙能预防骨质疏松?科学补钙做好这三点!
发表人:我是大医生

根据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骨质疏松[1]做了定义: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以这些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病 [1]。大量研究表明,骨质疏松和缺钙密切相关,因此,补钙一向被视为防治骨质疏松的“基本方针”。

 

那么,具体来说,补钙究竟是怎么“挽救”骨质疏松的呢?为什么补钙时常常要联用维生素D?又如何才能做到科学补钙呢?今天,我们来一一解答。

 

 

一、补钙能防治骨质疏松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骨质疏松是怎么“发病”的。血钙浓度偏低,会引起一种叫做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分泌增加,PTH又能激活破骨细胞,破骨细胞增生并活性增高,就会使骨质溶解,让“储存”在其中的骨钙释放入血,从而“弥补”丢失的血钙[2]

 

机体通过这种代偿反应维持了血钙的平衡,却引起了骨质疏松;通过补钙,能从源头上阻止这一过程,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二、联合用维生素D的好处

 

维生素D对于预防骨质疏松也大有好处。首先,它能增加肠道对于钙的吸收,从而促进钙盐在骨质中的沉积,也就是骨的矿化,让我们的骨骼更加坚硬;其次,还对骨细胞有直接作用,能刺激骨的形成[3]

 

钙盐能在维生素D的帮助下更多地吸收入血,血钙水平高了,PTH的分泌就会减少,骨质的丢失也就能得到延缓。可见,钙剂和维生素D属于“强强联手”,联合使用能起到“1+1>2”的效果。

 

 

三、科学补钙三大原则

 

1.  选择合适钙源

 

食物和非食物性钙剂是钙离子的两大来源。牛奶是非常理想的食物性钙源,它富含乳糖、酪蛋白等成分,这些成分能促进肠道对于钙离子的吸收[4]。无机钙剂如纳米钙、钙尔奇D等的含钙量较高、易于吸收而且价格低廉,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钙剂[5]

 

2.  注意补充时机

 

 

最好在睡前补钙,这是因为骨质的吸收主要发生在晚上空腹时[6]。晚上入睡后,机体处于长时间空腹“缺钙”状态,此时甲状旁腺会分泌更多的PTH,溶解骨质以升高血液中的钙水平。可见,我们会在梦乡中不知不觉丢失大量钙,睡前补钙是十分有必要的。

 

3.  控制补钙剂量

 

补钙并非越多越好,根据我国的日推荐量,成人每天应补充600~800mg钙[4]。补钙过多,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补钙不能“一蹴而就”,而应采用少量多补的方法。

 

 

近年来,一些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过量补钙不利于骨骼健康[7]。尽管存在一些争议,“钙”的重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选择钙源、把握时机、控制剂量,科学补钙这三点一定要做好!

 

【参考文献】
[1]乔林,熊英,徐克惠.绝经后骨质疏松概述[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07):481-484.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33(10):890-913.
[3] Bikle DD. Vitamin D and bone. Current Osteoporosis Rep, 2012, 10(2): 151-159.
[4]汪延华主编,钙、降钙素、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症[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08.
[5]邓敦,曹成福,周军杰,石继祥,纪斌,成宇翔,石文俊.钙剂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3):2386-2388.
[6]唐翠霞.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护理[J].陕西中医,2006(06):749-750.
[7]朱汉民.钙剂对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不同观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09):710-711.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薛磊

    在现实生活中,骨质疏松多发生在一些中老年朋友身上,症状疾病的发生往往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要及时的进行检查治疗,而目前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那么,中老年朋友在发生骨质疏松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什么钙片比较好呢?

    1、碳酸钙。一般情况下,在治疗骨质疏松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要选择维生素D碳酸钙片,这种药物的含钙含量是比较丰富的,适合于中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服用。一般以吞服或者是嚼碎的方式给药,坚持维生素D碳酸片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2、阿仑磷酸钠。在临床上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很多,中老年朋友在发生骨质疏松以后,在治疗骨质疏松的时候,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一些阿仑磷酸钠等二磷酸盐类的抗骨质疏松药物,这一药物也能够有效的缓解中老年朋友骨质疏松的症状。

    3、阿尔法骨化醇。在现实生活中,中老年朋友在补钙的同时,不仅要吃一些维生素D碳酸钙,而且还应该适当的补充一些阿尔法骨化醇,阿尔法骨化醇作为维生素D3及其活化的衍生物,可以有效地治疗中老年朋友骨质疏松的有关症状,也可以吃一些骨化三醇等药物,这些药物都可以帮助中老年朋友补钙。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中老年朋友在使用维生素D碳酸钙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耐受性,碳酸钙片长期大量的使用可能会对胃造成一定的刺激,出现反酸,恶心呕吐等一些不适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患者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制剂,采用一些口服的液体制剂,来补充我们人体所缺的钙剂。

  • 骨质疏松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我们经常说的骨质疏松,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一些其他原因,导致我们骨骼中的有机基质和钙盐从骨骼当中流失,从而使得骨量减少,微观结构逐渐退化,使得我们骨头的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那么,很多人不仅会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骨质疏松呢?其实年龄的老化、长期抽烟喝酒、以及营养不良、运动不足等等原因都会造成骨质疏松,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越早进行越好。

     

     

    患上骨质疏松,会出现哪些症状?

     

    骨质疏松症在开始时并不明显。有些病人即使失去了很多骨质,也可能是没有察觉的。许多人直到骨折或者发现自己的姿势有明显的变化,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了骨质疏松。

     

    1、经常骨痛

     

    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会引起全身不同部位的骨骼、肌肉疼痛,以腰背痛最为常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当坐或仰卧时疼痛减轻。久站会加重坐姿,弯腰时,咳嗽,用力排便时也会加重疼痛。

     

    2、骨折,尤其是脊柱或髋关节骨折:

     

    跌倒常导致髋部骨折。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有时候甚至在没有摔倒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脊柱骨折,出现这些情况要当心,这往往是骨质疏松的征兆。

     

    3、心肺功能受损

     

    这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症患者一一旦发生胸、腰椎的骨折,就会出现驼背现象,胸廓活动受到限制,胸腔容积变小,导致肺活量出现明显得到下降,患者常感到心慌、憋气、气不足等,以爬楼、拧重物比较明显。

     

    4、变矮、驼背

     

    其实,我们都知道,人老了之后会出现缩水现象,比如牙齿松动,头发也变稀疏。其实这是衰老的自然过程。

     

    但是,也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引起的,骨质疏松会导致骨强度较差,易压缩变形,特别是弯腰等动作时,容易造成椎体前部分压缩扁平,这是由于短缩性高通常大于3厘米,且有驼背的表现。

     

    纠正骨质疏松,到底哪几种方法管用?

     

    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吃钙片,虽然食用钙片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仅靠食用钙片来矫正。矫正骨质疏松症,还应该坚持做下面4件事。

     

    (1)营养充足

     

    足够的营养包括充足的钙,维生素D,C和蛋白质。男性,65岁以上,有骨质疏松危险者,建议每日摄取1500毫克钙,400~800单位维生素D。

     

    (2)晒太阳

     

    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食物中的钙吸收和钙骨结合,太阳紫外线照射皮肤后,能在体内引起一系列反应,生成活性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最好的日晒时间为上午8点到10点,下午3点到5点,避免暴晒。

     

    (3)运动

     

    锻炼帮助保持骨量。调节神经内分泌,促进钙的吸收与利用。可以选择跑步,跳绳,打太极,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都能增强骨骼耐力,提高骨骼密度。

     

     

    (4)吃相关药物

     

    药物是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它能减轻疼痛,缓解疼痛。如果其他方式都不管用,建议最好采用吃药预防和缓解。

     

  • 作者:张宝强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神经外科

    现在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人都缺乏钙元素,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他们的钙元素流失现象会比较严重,所以大家就需要在平常补充钙元素,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饮食了,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补充钙元素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1、动物骨头

    动物骨头里大多数都是钙元素,但是因为不溶于水,难以吸收,所以我们在制作食物的时候可以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时去掉浮油,放一些青菜就可以做出一道美味的鲜汤。

    2、牛奶

    半斤牛奶大概还有300毫克的钙元素,并且也有多种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并且牛奶当中的钙元素接近人体,因此很容易被吸收。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充钙元素的主要食物,其他奶类食品主要有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3、豆制品

    大豆也属于一种高蛋白的食物,含钙量也是非常丰富的。500克豆浆含钙量也是非常丰富的。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所以大家在平常就应该适当的吃一些豆类食品。

    但是豆浆需要反复煮开才可以吃。豆腐虽然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是也不能和一些蔬菜一起吃,比如说菠菜,菠菜当中还有草酸,会妨碍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豆腐以及其他豆制品也不能和菠菜一起烹饪。

    综合上文的介绍,现在大家应该知道老年人如何补充钙元素了吧。如果老年人缺乏钙元素的话,自然会对健康损害比较严重,所以大家必须要采取一些方法来补充钙元素,我们需要适当的吃一些豆制品,多喝一些骨头汤,再有就是每天也需要喝一杯牛奶。

  • ​​“磨破嘴,跑断腿”这句话,经常被我们用来形容经过千辛万苦去做某一件事,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跑断腿,却是常有发生的事。这不,前几天我刚去医院,探望了朋友家8岁的女儿,这孩子在学校跑步比赛中不小心摔倒了,谁知一摔,竟把腿骨摔骨折了,医院检查报告结果说孩子缺钙,这让我的朋友很诧异,明明平时没少给孩子吃钙片,怎么还会缺钙呢?只要给孩子吃钙片,孩子真的就不会缺钙了,你也这样认为吗?

     

    其实说到补钙这个话题,你肯定不会陌生,你也肯定会在大街上或是通过照片,看过一些O型腿、X型腿或是佝偻病的人,这些人就是因严重缺乏钙,而产生的骨结构异常。另外,缺乏钙也是引起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骨骼的承重能力降低,很容易引发骨折。其实,我们体内99% 以上的钙都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而钙要占骨骼重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座大楼,那么钙,就是让我们身体这座大楼可以屹立不倒的一根根钢筋。一般,人体骨质的积累主要是在20岁以前完成的,且在儿童期每年钙更新的速率约为10%,所以,4-17岁是补钙的黄金期,如果你错过了,将一朝错过后悔终身,且弥补已无多益。怎样正确补钙,才能让孩子健康的跑起来。

     

    说到补钙,你头脑中反应的第一个词,肯定是钙片。现在,当你走进药店,站在保健品的货架前,补钙产品已让你应接不暇,各种广告更是天花乱坠,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千万不要迷信钙片,不要像我前面提到的朋友一样,认为给孩子吃了钙片就万事大吉,更不要轻信某些夸大其词的广告语。因为就算吃了钙片,如果不被吸收,就等于没有吃。所以被吸收的钙,才是搭建身体的好钢筋。

     

     

    那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呢?

     

    主要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膳食,二是机体。下面我一一说一下这两个因素。

     

    1、合理膳食促进钙吸收

     

    膳食中钙的吸收率和吸收总量越高,身体对钙的吸收就越好。经研究证明,通过膳食少量多次的摄入钙,可以增加其钙的吸收率和吸收总量。这就好比你养花浇水时,同样是给花浇水,如果你一次性全部将水倒入其中,泥土是不会充分的吸收全部水分的,反而你分多次慢慢浇水,泥土对水的吸收会更高。所以,每日分多次吃奶及奶制品,比如,鲜奶、酸奶、奶酪、奶片,大豆及大豆制品比如干豆腐、豆浆,以及海产品和新鲜蔬菜等,在钙补充方面,都要比每日只吃一次高钙钙片,更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在吃新鲜蔬菜时,你要注意草酸、植酸含量较高的绿叶蔬菜,比如菠菜、苋菜等,它们可以与钙形成沉淀,而降低钙吸收,因此在食用前应该先用开水焯一下,这样就能很大限度的降低植物性食物中的草酸含量,从而提高钙的吸收。

     

    2、多接触阳光激活机体因素

     

    另一个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是机体,所谓机体因素就是指,我们自己个体的身体状况,包括生理需要钙的量,机体维生素D、磷和个体本身钙含量的营养状况,胃酸分泌、胃肠粘膜接触面积等,其中维生素D是钙吸收的好帮手,这也可能是你最常听到的关于辅助补钙维生素,市面上关于维生素D的产品也是层出不穷,但我想跟你说的是,与其给孩子吃补剂,还不如不要放过每一个晴朗的天气,带着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接触阳光,是身体合成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比补充维生素D制剂的效果强上不止百倍,阳光下的户外活动,不但可以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又增强了机体活力,进一步增加量了钙吸收量,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事。所以,高钙食物搭配吃,生活妙招不停息,阳光运动两相宜,补钙,食物多样才关键。补钙很重要,那是不是补得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每天要补多少量才合适。

     

    3、注意摄入量预防钙过量

     

    随着钙强化食品的增多,以及钙补充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钙过量的问题也逐渐增加。钙摄入过量的不良后果你也是要非常注意的,比如,高钙血症、高尿钙症、血管及组织钙化、肾结石等。所以,你在给孩子补钙的时候也要注意每日的最高耐受量。

     

    中国营养学会对各年龄人群,钙每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和每日推荐摄入量RNI都有相应的推荐,关于UL和RNI的知识,我们在补锌的哪一节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解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为了你能更清晰的看到每个年龄段儿童青少年钙RNI和UL的量,我放了一张表格在文稿中,你可以对应自己孩子的年龄找到相应的量。

     

     

    中国营养学会对各年龄段儿童青少年钙都有参考摄入量。拿我们常见的虾皮来说,每100g虾皮中含有991mg的钙,根据UL的量计算,那7-11岁孩子每天吃虾皮就不能超过202mg ,通俗来讲就是7-11岁的孩子每天吃虾皮不要超过4两,如果吃河虾,按照表2中河虾的钙含量计算,每天不能超过一斤二两,这个的数据的前提是,孩子今天一天只吃虾皮或河虾,当然这是不可能,另外,每100g虾皮中钠的含量高达5057.7mg,所以我们不能只根据食物中某一种营养素的含量来计算,食物是一个复杂体系,我们要考虑全面,文中的数据只是提醒你,要了解常见食材中钙的含量,同时要注意控制食物食用量,不要因为食物中某一种营养素含量高,就觉得应该多吃常吃。最重要的是,是要做到食物多样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补充孩子所需的钙,切记,补钙也非多多益善,食物多样才是关键。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首先你要知道被吸收的钙,才是有效的钙,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膳食,你不能认为只吃钙片就能解决孩子缺钙问题,你还要保证孩子的食物多样性,二是机体因素,你要让孩子多接触阳光,才能激活机体功能。

     

    最后,你要知道钙的缺乏或过量都会对孩子健康产生危害。所以抓住孩子补钙黄金期,正确补钙,才能让孩子的骨骼更强壮。

  • 作者:宋慧芳

    其实对于产妇来说补充多种的钙物质非常的重要,那么要给产妇补钙就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以空腹服用钙片,最好要在饭后或者饭间服用。而且钙片千万不要与多维片和植酸草酸盐食物一起食用,这些食物能够影响钙物质的吸收,所以产妇一定要注意。其实产妇补钙还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吧。

    1、不要空腹服用钙片

    一定要在饭后服用、饭间服用或睡前服用,因为充足的食糜会干扰草酸,促进钙的吸收。而且夜间血钙浓度低,所以,在晚上睡觉之前服用钙也有利于人体对于钙的吸收。

    2、钙片不要与多维片、植酸草酸盐食物一同吃

    正常来说多维片剂一般含有其他无机盐,且钙与铁、锌、镁、磷有相互作用关系,例如钙可以抑制铁、锌等的吸收,因此,最好不要与其他多维片剂同时补钙。菠菜、油菜和谷糠中含有大量草酸或植酸,也会影响食物中钙的吸收。所以建议产妇不要与这些食物一起服用钙物质。

    3、少数几倍更有效

    补钙可以少量多次的进行,所以不是一个很好的钙的吸收更多。吃钙片,可以选择钙的剂量小,两次或三次口服。类似地500毫升牛奶,分为2〜3次,这样补钙的效果会比一次都喝完更好。

    很多女性朋友在生产之后身体都比较虚弱,所以需要补充各种营养,包括钙物质。补钙可以通过钙片和含有钙物质的食物中摄取,能够帮助产妇增强身体机能。但是补钙的注意事项也非常多,很多女性因为不了解,所以大大的影响了补钙的效果。如果女性对此了解的不够详细,可以去医院咨询医生在进行补钙。

  • 骨质疏松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我们经常说的骨质疏松,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一些其他原因,导致我们骨骼中的有机基质和钙盐从骨骼当中流失,从而使得骨量减少,微观结构逐渐退化,使得我们骨头的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那么,很多人不仅会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骨质疏松呢?其实年龄的老化、长期抽烟喝酒、以及营养不良、运动不足等等原因都会造成骨质疏松,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越早进行越好。

     

     

    患上骨质疏松,会出现哪些症状?

     

    骨质疏松症在开始时并不明显。有些病人即使失去了很多骨质,也可能是没有察觉的。许多人直到骨折或者发现自己的姿势有明显的变化,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了骨质疏松。

     

    1、经常骨痛

     

    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会引起全身不同部位的骨骼、肌肉疼痛,以腰背痛最为常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当坐或仰卧时疼痛减轻。久站会加重坐姿,弯腰时,咳嗽,用力排便时也会加重疼痛。

     

    2、骨折,尤其是脊柱或髋关节骨折:

     

    跌倒常导致髋部骨折。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有时候甚至在没有摔倒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脊柱骨折,出现这些情况要当心,这往往是骨质疏松的征兆。

     

     

    3、心肺功能受损

     

    这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症患者一一旦发生胸、腰椎的骨折,就会出现驼背现象,胸廓活动受到限制,胸腔容积变小,导致肺活量出现明显得到下降,患者常感到心慌、憋气、气不足等,以爬楼、拧重物比较明显。

     

    4、变矮、驼背

     

    其实,我们都知道,人老了之后会出现缩水现象,比如牙齿松动,头发也变稀疏。其实这是衰老的自然过程。

     

    但是,也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引起的,骨质疏松会导致骨强度较差,易压缩变形,特别是弯腰等动作时,容易造成椎体前部分压缩扁平,这是由于短缩性高通常大于3厘米,且有驼背的表现。

     

     

    纠正骨质疏松,到底哪几种方法管用?

     

    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吃钙片,虽然食用钙片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仅靠食用钙片来矫正。矫正骨质疏松症,还应该坚持做下面4件事。

     

    (1)营养充足

     

    足够的营养包括充足的钙,维生素D,C和蛋白质。男性,65岁以上,有骨质疏松危险者,建议每日摄取1500毫克钙,400~800单位维生素D。

     

    (2)晒太阳

     

    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食物中的钙吸收和钙骨结合,太阳紫外线照射皮肤后,能在体内引起一系列反应,生成活性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最好的日晒时间为上午8点到10点,下午3点到5点,避免暴晒。

     

     

    (3)运动

     

    锻炼帮助保持骨量。调节神经内分泌,促进钙的吸收与利用。可以选择跑步,跳绳,打太极,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都能增强骨骼耐力,提高骨骼密度。

     

    (4)吃相关药物

     

    药物是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它能减轻疼痛,缓解疼痛。如果其他方式都不管用,建议最好采用吃药预防和缓解。

     

  • 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而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不可避免的话题。人体骨骼中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决定骨的形成和骨钙吸收的进度。人在36岁以前,成骨细胞占主要方面,使得这一阶段骨骼发育、骨质在不断增加,骨钙的吸收大于钙的溶解,因此,骨钙水平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到36岁时,二者处于平衡阶段,机体的骨钙含量达到高峰。36岁以后,破骨细胞数量开始上升,造成人体骨钙的不断减少,钙的吸收变得缓慢,同时溶解和排泄增加,导致体内的钙开始流失。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钙水平越来越低,导致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并引起骨痛。众所周知,补钙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常见方式,那么老年人怎样补钙会更好?

     
    一.食物补钙为主

     

    一般情况下,中老年补钙的方法还是主要以食补为主。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含钙量较多的食品,如奶类、鱼、肉等,以增加人体钙质的不足。我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日需摄入800mg的钙,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需摄入1000mg的钙。根据一项对骨质疏松患者膳食钙摄入量的回顾分析结果显示,73%的人每日饮食所摄入的钙已超过800mg,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骨质疏松患者都需要服用钙剂。

     

    食物补钙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合适的体重;2)膳食补钙:多吃含钙多或能促进钙吸收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奶、鱼、肉及豆类等。其中奶类含有丰富的钙和维生素D,是补钙的佳品。海带、虾皮、紫菜等海产品含钙量高,也可以适量摄入。这些食物能够保证每日800mg以上的钙摄入;3)影响骨代谢的其他营养素:保证各类微量元素如钠钾镁等的摄取,对骨钙的维持也很有必要。

     

     

    二.必要时选择钙剂

     

    当食物中的钙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时,才应考虑服用钙剂。一个好的钙制剂应是含钙量高、溶解度大、吸收好、易服用且价格便宜。为了使钙能更好的吸收,在补钙的同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同时,应针对不同的人群同时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老年绝经后妇女,除了补钙还需要适量补充雌激素。而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补钙量应适当加大,且还需要考虑合并使用降钙素或双磷酸盐等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补钙时应少用含咖啡因(咖啡、茶叶、可口可乐)和含酒精的饮料。因为这些饮料可促使钙离子从粪便及尿中排出。

     

    三.改善生活方式

     

    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除了补钙以外,还需要注意在一些生活方式上加以预防。如果有吸烟嗜好的戒烟;适当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加机体对钙的吸收;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从整体能力上改善肌肉、骨骼的基本功能水平,维持并增加骨量等。

  • 生活中,还有一部老年朋友疯狂的迷恋钙片,总觉得自己缺钙,人为的摄入过多的钙片。我们知道了钙离子作用很强大,也知道补钙的重要性,但是如果钙补多了,会怎么样呢?

     

    钙补充多了,也就是摄入量较多,正常人体会将多余的钙离子排泄出去,但是血钙平衡还是会被打破,导致血中钙离子增加。有人说,对于老年人而言,假如没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离子增加不是好事么?可以参与成骨作用,增强骨骼。但是朋友们不要忽略了钙离子增多的弊端,补多了会出现高钙血症,血管壁通透性、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凝血功能,脂质代谢等都会出现问题。

     

     

    钙摄入过多的可能后果:

     

    与体内钙离子浓度自我调节稍有不同,外界摄入过多的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后果:

     

    1、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降低,使脑功能普遍降低,引起老年性痴呆,并有可能过早衰老。

     

    2、引起肌肉兴奋性降低,出现食欲不振、嗜睡、情感淡漠、手足麻木、周身疲惫乏力、骨痛等症状。

     

    3、影响心脏传导功能,可能出现心律紊乱等问题。

     

    4、血钙量常年处在高水平时,可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问题。

     

    5、如果长期摄入钙过量,高尿钙可致肾钙盐沉着而发生肾结石,严重可发展为尿毒症。

     

     

    关于中老年补钙,应该注意的5点:

     

    一些中老年人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血钙水平明显增高,便认为自己体内不缺钙,就不再补钙了。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 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钙大部分以磷酸钙和碳酸钙的形式储存于骨骼中,血液中的钙还不到全身总量的1%。

     

    1、服用钙制剂,请先诊断是否缺钙,必要时检查甲状旁腺功能和骨密度,并由医生评判每天给予钙剂补充。

     

    2、自行购买时,要认真核对所购买的钙制剂的钙含量,不同品牌的补钙制剂的钙含量可相差十几倍。

     

    3、维生素D是钙被骨髓吸收的载体,老年人补钙的同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4、老年人补钙时,要减少盐的摄入,因为盐的摄入量越多,钙的吸收就越差。

     

    5、女性更年期前后,由于雌激素的变化,身体更容易缺钙,导致骨质疏松,要特别注意防范。对于这个时期的女性,可以按照上述4点自行选择补钙。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也随着衰老,也更容易出现各种小毛病,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些老年人有时候只是轻轻地摔了一跤,却能导致骨折的现象,这中容易出现骨折的现象跟人们口中常说的"骨质疏松"离不开关系,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家时经常点外卖,很少吃健康果蔬,经常吃一些炸鸡汉堡,还不忘来一杯奶茶或者可乐,常常躺在沙发上,几乎不运动等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身体内的内分泌出现紊乱,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出现。

      
    2.经常不见阳光也能引起骨质疏松,通过晒太阳可以很好的帮助人体合成钙质,现在有人为了爱美,怕太阳晒黑,就经常待在室内,而且出门时还打着防晒伞,长久以往,身体内的很多钙质都不能很好的合成,加大了发生骨折疏松的几率。

     

    上述两点都能造成骨质疏松的出现,下面具体说说骨质疏松都有哪些表现。

      
    骨质疏松的表现

     

    1.身体出现疼痛的现象,如果你身体长时间腰痛和背痛的情况,那你就要留心了,这有可能就是身体给你发出的信号,表示很有可能你得了骨质疏松的毛病。

     

    2.很容易骨折,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只是轻微碰了一下就骨折的话,也说明了你可能出现了骨质疏松的毛病了。骨质疏松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时,曾有位老人,只是用力地咳嗽了两声,就导致了胸椎的压缩性骨折。

      
    3.弯腰驼背,你有没有发现,好像年龄越大,人会变得越来越 "矮",这也和骨质疏松脱不了关系,老年人会容易形成驼背,是因为骨量减少后,老人的腰和胸椎等都会进行压缩,就容易引起脊柱往后凸起,也就是会发生"驼背"的想象,许多的驼背大多都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

     

    4.呼吸困难,骨质疏松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的情况出现,因为骨质疏松,会影响人体的肺功能,肺功能的下降,会出现胸闷,很难呼吸的情况,所以说,如果你有呼吸困难的情况出现时,有可能是因为骨质疏松导致的。

     

    如果你出现了上面的四个状况,就说明很有可能你有骨质疏松的毛病了,不过不要太过于惊慌,通过一些行动,是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的情况的。

      
    怎么样防治骨质疏松

     

    1.适当的晒太阳,适当的晒太阳能帮助身体更好的合成钙质,所以不妨晒一晒太阳。

     

     

    2.多吃鱼类,鱼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它有一种营养物质,可以促进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多吃鱼还能有利于脑力的发展,此外能延缓衰老,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3.多喝牛奶,多喝牛奶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所以可以多喝些牛奶,

     

    如果在冬天,还可以把牛奶进行加热处理。

     

    4.多吃豆类制品,豆类制品中有蛋白质,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类食物,而且大豆中的某种物质可以防止骨质疏松的出现。

     

    骨质疏松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在它面前人不少无能为力的,通过晒太阳多吃鱼类为,豆类食物,多喝牛奶的方式可以很好的防治骨质疏松,最好,祝大家身体健康。

  • 说起维系骨骼健康的营养物质,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钙+维生素D」这个经典组合。

     

    但这两种补足了,体检报告却还是显示骨量降低或骨质疏松,难道是钙或维生素D补得不够吗?

     

    你的人体里「镁」够吗?

     

    在人体营养素的精巧版图上,如果只补钙而忽略补镁(Mg)元素,也会面临骨钙流失、骨质脆弱的风险。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总人口中约半数未摄入足够的镁营养。

     

    镁元素是人体必需常量元素之一,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具有调节细胞钾、钠分布,维持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兴奋性等功能。

     

    钙、镁、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3个「黄金搭档」,人体内60~70%左右的镁参与构成骨骼、牙齿等。镁元素直接影响着骨钙和血钙的动态平衡,发挥着动态、双向调节钙水平的作用。

     


     

    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体内镁含量长期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诱发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和中青年骨量丢失的重要危险因素。

     

    另一方面,镁元素对于维生素D的合成和代谢发挥重要作用。人体内镁不足易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增加破骨细胞活性,而正常范围的镁浓度为25(OH)D发挥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保障。

     

    换言之,没有足够的镁发挥「保护」作用,即使摄入了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补剂,功效也会大打折扣。

     

    小小镁,大能量

     

    镁是人体不折不扣的「活力激素」。除了助力骨健康,镁在蛋白质、遗传物质合成,以及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稳定性等方面功不可没。

     

    血糖稳定、心脏跳动、良好的精神状态,镁元素的重要调节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

     

    调节血糖、预防糖尿病

     

     

    既往研究发现,补充适量的镁,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异常升高和胰岛素代谢受损等问题,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延缓疾病进程。

     

    心血管功能

     

    镁为维持心肌结构和生物电节律所必须,镁离子相关的电解质紊乱是诱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

     

    《中国心力衰竭患者离子管理专家共识》:

    心血管病患者的血镁维持在0.83 mmol/L以上时,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

     

    既往研究还发现,镁补充剂还是辅助降低血压的「幕后英雄」,其稳定血压机制在于,其与钠竞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结合位点,促进血管保护性舒张、增加血管弹性。

     

    舒缓压力——情绪「稳定剂」

     

    以改善睡眠为例,精神紧张、多思多虑是导致当代人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补充镁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情绪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

     

     

    此外,镁通过增加血清内的快乐因子(5-羟色胺)、镇定因子(氨基丁酸、褪黑素),降低压力激素水平(皮质醇)等,发挥正向情绪调节作用。

     

    这几种人,更应警惕缺镁

     

    人体对镁元素的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年龄与生理状态,而体内镁的来源减少、排泄增加都可能导致缺乏表现。

     

    老年群体

     

    我国于2020年发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指出:我国中老年人镁摄入量仍达不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适宜摄入量(AI值)。

     

    成年人镁推荐摄入量:330 mg/d。

     

    65岁以上老年人镁推荐摄入量:320 mg/d。

     

    特殊需求人群

     

    ● 孕期或哺乳期

     

    孕期和哺乳期各类矿物质营养非常重要。

     

     

    孕期(早、中、晚期)镁推荐摄入量:370mg/d。

     

    哺乳期(乳母)镁推荐摄入量:330mg/d。

     

    ● 运动员

     

    运动中或高温条件下大量流汗可能加速镁流失,因此运动员更应该重视补镁,以维持肌肉良好功能状态。

     

    ● 长期用药患者

     

    慢性腹泻、炎症性肠道疾病及长期服用利尿剂患者。

     

    如何补镁效率高?

     

    食补

     

    当代食物种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可能是导致镁摄入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常饮食中,常见富含镁元素的食材包括粗粮(糙米、燕麦)、豆类、坚果(杏仁、腰果)、绿叶蔬菜等。

     

    营养补剂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镁补充剂包括苏糖酸镁、甘氨酸镁、牛磺酸镁、柠檬酸镁等,不同种类的补剂吸收效果及适用人群略有差异。对于消化系统敏感的人群,以上几种类型都是比较好吸收的。

     

    此外,如果同时在服用双膦酸盐制剂、抗生素或质子泵抑制剂等,应注意避免机体内不同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建议必要时在医生或营养师的专业指导下按需补充。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