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常会有住院的患者,拿着口服药来问,我来输液就行了,吃这么多口服药,多伤胃啊,我不想吃。甚至有患者明确表态看,我不吃口服药,我只要一年输两次疏通血管的药就行了。那么输液用药真的能代替口服药吗?今天给你解释清楚。
据统计,中国人平均每年使用输液8瓶(袋)远远超过国际上2.5-3.3瓶(袋)的水平。很多人认为打针挂盐水病好得更快。也跟部分医生的认知水平相关,喜欢把输液当成营养品和第一选择,而且要输够疗程。
的确相对于口服而言,静脉输液优点是药物直接进入体内,避开了消化系统的影响,能保证在体内用药物达到预期剂量,缺点是安全性差。
根据大多数报道,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所有不良反应的70%-80%,《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静脉注射给药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占57.8%,远超口服和肌注给药。
过度输液可能出现以下危害
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二、输液微粒可堵塞微血管
三、刺激血管加重心肾负担
四、增加感染风险
五、伤害皮肤、胃肠系统等,甚至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六、致热原反应,空气栓塞
需要输液的3种情况:
①确实需要用药的患者,如有吞咽困难或选用的药物肌肉注射吸收效果不好时。
②患者虽能口服,但存在严重的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和体液时。
③病情危重、神志不清,药物必须在体内迅速起到效果时。
如果不是这3种情况,建议最好不用或少用输液这种治疗方式。
世卫组织确定合理用药原则是,
“能口服的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输液并不是万能的”。
有人说注射用药起效快,快是快点,但也没有人们想象的快。起效时间与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有关。脉注射最快,1~5分钟药物全进入体内,口服药1~2小时完成吸收过程,肌肉注射0.5~3小时完成吸收过程。静脉滴注时间人为控制的差异较大,最常见的一瓶250毫升的液体一般在0.5~2小时内滴完。
由此可见,相对于口服,静脉注射最多快2小时,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最多快1.5小时。平时,有多少疾病要争取这2小时呢?
为了早起效2小时,就要冒4倍的安全风险,值得吗?如果你没有以下情况:抢救、重危、吞咽障碍、胃肠道吸收能力差、胃肠道不能耐受药物刺激、无相应口服剂型等,还是选择口服吧。
需要输液、肌注还是口服药,看来是要根据患者情况决定的,那么在不得不输液情况下,是否就能替代口服药呢?
我们不妨用肺炎来举个实例:
如果肺炎较重,给了静脉的抗生素,那么口服的抗生素,根据情况就可以暂时不用了,等病情相对稳定了,静脉的抗生素停了,可以序贯口服抗生素治疗。而肺炎病程中,可能会有止咳的口服药及化痰的口服液,也是不能单纯用抗生素输液替代的。
而对于冠心病的患者,比如心梗了,暂时需要输硝酸甘油作为扩管药物,那么口服的硝酸酯类药物暂时可以不服用,但是对于抗血小板、他汀类等药物是不能用输液药物替代的,所以还是药继续口服。
再比如我们心内心衰的患者,因为心衰加重住院了,平时口服利尿剂效果不好了,这时候就要先停止口服,给予静脉利尿剂,而对于其他抗心衰的药物,比如螺内酯、倍他受体阻滞剂及某某普利(某某沙坦)抗心衰的金山角药物,也是不能用输液替代的。
入冬以后医院急诊量增加,患者就诊时应遵从医嘱。对给药方式不主动要求,也不过分抗拒。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我们不止一次的讨论过这个问题,因为没有人喜欢一直吃药,所以总是希望能不吃药,但是放过支架以后需要终生服药,只是,前提是并不是因为支架而终生服药,是冠心病本身需要长期服药。
一、冠心病本身需要长期服药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冠心病一旦确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几乎是需要终生服用的,这是因为冠心病确诊以后,可以明确的就是冠状动脉已经出现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此时患者不管用不用放支架,或者用不用搭桥,对于已经出现的冠心病,都是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避免急性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
二、支架只是一种治疗手段
支架只是冠心病治疗的一种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需要放支架,还有的不需要,还有的需要搭桥,所以,不必拿支架说事。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在支架植入后的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更需要严格的药物服用依从性,因为支架的植入,不高强度的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稳定板块,那么支架内急性血栓、亚急性血栓的形成,会出现新的急性心血管病事件。
三、该支架的情况都有哪些?
事实上,需要支架植入的冠心病,都已经是比较严重或者是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差的病变,此时的支架植入的目的是改善生活质量。而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植入的支架,则是挽救心肌的最好的办法,所以,无论哪种需要支架植入的情况,冠心病的情况都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情况或者程度,此时的冠心病和比较轻微不需要植入支架的冠心病相比,更需要我们良好的服药依从性。
不管怎样,支架植入也好,支架不植入也好,一旦确诊冠心病,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药吃好,避免更不好的情况出现,才是最基本的道理。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网上关于盆腔积液的帖子也是特别多的,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以致大多数人翻看了半天帖子还是不知道该相信谁,荒谬的是有一个患者因为体检查出盆腔积液,最后通过网上咨询介绍到了一家小诊所,最终花了一万多也没有治好,患者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不适,月经、白带各方面都正常。
听到这样的消息是很让人痛心的,希望小编今天带大家将盆腔积液认识的清清楚楚,不要再花冤枉钱。
什么是盆腔积液?
盆腔积液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是临床上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但其只是一种“现象”,是影像学用于描述盆腔内出现液体的一种表现,不是一种病。确切地说是影像学对盆腔内液体的一种描述。
有哪些临床表现?
1、下坠感,下腹、腰骶部疼痛。
2、抵抗力下降。
3、月经紊乱。
4、不孕。
那么,这种积液是怎么形成的呢?
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两类,生理性的盆腔积液可以因经期经血停积、经间期卵泡液积聚,也可见于便秘患者,便秘患者肠蠕动功能差,大便积聚肠道引起肠液渗出,盆腔处于腹腔的最低部位,水往低处流,自然而然盆腔成了液体汇聚的位置,生理性盆腔积液一般没有不舒服的表现。
病理性盆腔积液可发生在盆腔炎、附件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后,为盆腔炎的主要影像学特征。病理性的盆腔积液则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盆腔感染的一种影像学表现,比如经期或同房不注意卫生、盆腔操作,邻近脏器炎症亦可以蔓延并发盆腔炎而出现盆腔积液。
当然了,盆腔操作都是按照无菌操作进行的,是很多妇科疾病诊断和判断疗效的必要检查,但是应该尽量少做,病理性的盆腔积液往往会伴有下腹疼痛、腰骶疼痛、腰部酸困、白带异常等表现。
盆腔积液到底需不需要治疗呢?
对于生理性的盆腔积液是不需要治疗的,而病理性的盆腔积液则需要治疗,建议去正规医院需求专科医生的正规治疗,不要自己乱用抗生素、抗菌药或者消炎药,以免扰乱阴道正常菌群,产生耐药或者阴道炎的发生,得不偿失。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健康,注意卫生,最好能够定期体检,寻求正规医院的治疗。
文章首发于 | 何氏眼科沈阳医院
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患者的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应当特别珍惜。
1、要认识到,手术出院后并非万事大吉,仍要经常复查,密切配合治疗,保证睡眠质量,防止眼部碰撞,注意珍惜和保护已恢复的视力,确保手术疗效。
2、部分患者出院后在一定时间内要保持每天几个小时的头低位,故出院后要严格按照医嘱采取俯卧位。
3、术后一个月可恢复一些轻体力劳作,应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等剧烈体育活动。)出门乘坐汽车时,要尽量坐在车的前部,平衡的坐在座椅上,尽量避免头震荡,以免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尽可能不坐摩托车,术后三个月不宜乘飞机。
4、洗澡或洗头时间不宜过长,洗头应尽量在家人帮助下,采用仰卧位洗头法,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好术眼,勿使头部剧烈运动,做好保暖,预防感冒、咳嗽及用力打喷嚏。
5、出院后一般休息三个月,以后可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禁止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
6、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过度用眼,避免眼睛过度疲劳。
7、饮食方面注意营养摄入要均衡,宜增加粗纤维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肝脏等,保证眼睛恢复时的足够营养。忌吸烟、禁饮酒,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过度用力大便。
8、出院后遵医嘱正确点眼药水。学会正确的点眼药水的方法。
A、家属点眼药时:患者本人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稍后仰,双眼向上注视,并用左食指将下眼睑轻轻拉开,右手持药瓶,距眼1.5-2cm将药水滴入下眼睑内1一2滴(切勿直接滴在角膜上),然后轻闭眼2分钟。
B、自点眼药时:最好卧位,患者眼睛朝上看,头略往后仰左手握拳,隐藏拇指,用左手食指根部将下眼睑拉开,将下穹窿作成兜状;右手持眼药瓶,方式为执笔式,将右手小指贴紧左手小指根部,保持点眼的高度,避免眼药瓶触及睫毛及眼睛,防止交叉感染。
C、点眼后勿用力挤眼、揉眼及压迫眼球。
D、悬浊液如氟美瞳眼液用前必须摇匀。
9、出院后要遵医嘱定期检查,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以确保手术的疗效。
总之,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眼睛的保养应从多方面着手,全面考虑,日常生活的调整及工作中保持心情舒畅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出院后眼部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请勿惊慌,及时与我们进行电话联系或到就近医院检查。以上内容为一般性出院指导,具体情况请遵医嘱!
祝您早日康复!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有的人早上起床去厕所,发现尿液颜色变成血红色,很担心。
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呢,心理反复琢磨这到底是得了什么病呢?
事实上,红细胞为尿沉渣成分中最重要者,用显微镜高倍视野(指物镜放大40倍,目镜放大10倍,共放大400倍)检查时,成人每4~7个高倍视野可偶见1个红细胞;如每个视野见到1~2个红细胞时应考虑为异常;若每个高倍视野均可见到3个以上红细胞,则可诊断为镜下血尿。
正常人特别是青少年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或重体力劳动后可出现暂时性镜下血尿,这种一过性血尿属生理性变化范围。女性患者还应注意月经污染问题(月经期不宜做尿常规或尿沉渣检查),应通过动态观察加以区别。
疾病状态如下:
(1)泌尿系统自身的疾病: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异、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肾结核等等都是引起血尿的常见原因。
(2)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DIC、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合并有血小板减少时,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发生血尿。
(3)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等患者尿中也偶尔见到红细胞。
血尿颜色都会变红吗?
尿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时称为血尿。血尿外观颜色可以是红色的,也可以是无色的,与红细胞量的多少有关。尿中红细胞量多时,可呈淡红色云雾状、淡洗肉水样或鲜血样,甚至混有凝血块。每升尿内含血量超过1毫升即可出现淡红色,这称为肉眼血尿。
肉眼血尿主要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如肾结核、肾肿瘤、肾或泌尿系结石以及某些菌株所致的泌尿系统感染等。
洗肉水样外观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血尿还可由出血性疾病引起,见于血友病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显微镜检查尿中有红细胞并超过正常数量称之为镜下血尿,这时尿液的外观变化不明显,而离心沉淀后进行显微镜检查时能看到红细胞。凡每高倍镜视野均见3个以上红细胞时则可确定为镜下血尿。
血尿是指尿液检查时每高倍镜视野下出现大于3个红细胞称为血尿。尿液中含有很少的血液,并不能被肉眼看到,只能通过尿液化验时发现有红细胞,这种成为镜下血尿。尿液中含有的血液相对较多时,1升的尿液中含有1毫升的血液,就能被肉眼发现,这种称为肉眼血尿。
需要注意的要排除一些干扰因素,例如:女性要排除月经的干扰,还有一些是由于药物的原因,会导致尿液的颜色发红,但并不是真正的血尿,称为假性血尿,尿液的化验可以鉴别。
血尿的产生的原因分为全身性和局部的病因。全身性的原因,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都会出现血尿。上述疾病一般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认真的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引起血尿的病因中常见的就是泌尿系的疾患,泌尿系的结石、肿瘤、炎症、结核等都可以导致血尿。患者伴随的其他的症状是非常关键的辅助诊断条件,例如:肾结石或输尿管的结石会伴随肾绞痛,泌尿系的彩超是必要的检查项目。膀胱的结石会出现尿流中段的症状。肾盂肾炎、膀胱炎等也会出现血尿,前者会出现肾区叩痛,后者会有尿道刺激症状。
对于老年人,出现血尿不能排除肿瘤的可能,由于肿瘤表现的血管破裂出血导致。另外,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的前列腺增生也是血尿常见的病因,常伴有渐进性的排尿不畅,由于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表面的血管破裂导致尿液出现血液。根据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可以区分肾前性或肾后性血尿,由于肾前性的血尿,红细胞要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膜,红细胞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当通过很小的滤过膜的孔隙时,就导致被挤压成各种形态,所以,形态不一的红细胞提示来自肾前性。形态相同的红细胞提示在肾后性,因为没有被挤压。
对于血尿的诊断,有一种常见的检查叫做尿三杯试验,也能辅助诊断。尿三杯试验就是留取尿液的起始段、中间段、末段的尿液进行化验。不同的结果提示不同的病变部位,出血在尿道,当排尿时,首先被排除,所以血尿出现在尿的起始段。假如末端的血尿,提示病变在三角区、膀胱颈。上尿路的出血,血压已经过输尿管流到膀胱被混匀,所以会出现全程的血尿。
出现血尿的原因很多,建议大家到医院就诊,正规的检查。对于年轻人来说,常见的血尿的原因是尿路的感染,那么就要多喝水、注意休息、给以抗感染对症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老年人来说,病因就比较复杂,需要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明确病因,才能对因治疗。例如:前列腺的增生,可以给以膀胱镜下的切除,对于泌尿系的结石,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排石的治疗方案,对于泌尿系的肿瘤,需要行手术治疗。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隆重发布了2020痛风临床实践指南(草案),后面简称美国指南。
这其中有些内容与之前的指南可以说是完全颠覆,骨科王医生来和大家做个交流。
1、急性期要不要使用降尿酸药物降尿酸?
我们以往的观点是在急性期不可以使用降尿酸药物,因为这会导致尿酸急剧下降以后产生更严重的炎症反应。
这次美国指南提出了急性期可以开始降尿酸治疗,但需要从小剂量开始,并警惕相关不良反应。这一点很多人说是和以往的不使用是背道而驰,而骨科王医生觉得并不是!这恰恰强调了以下几点:
急性期降尿酸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增加疗效,还减少并发症;
以往其实也是这个观点,只是要求在急性期吃素食等低嘌呤饮食降尿酸;
而美国指南这次更激进,要求使用药物。
因此,这一点没有疑问,无论用什么方法,急性期也需要将尿酸降下来,哪怕 口服降尿酸药物也是可以的,但一定从小剂量开始,并警惕药物的不良反应。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要不要使用药物降尿酸?
以往的观点是尿酸大于530umol/L就需要使用药物降尿酸,否则长期尿酸增高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这个问题我在之前就已经提出来过,我们来看下“非布司他”的说明书:
这说明书明确提出不推荐本品用于治疗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但是这只是在国内没有通过,在欧美还是一直推荐的。有兴趣的朋友点开链接:尿酸超过530,但是没有发作痛风,不能用非布司他?
这一次美国不推荐的理由如下:
非布司他本身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这让我想起之前铺天盖地说非布司他保护肾脏,非常安全,对心血管风险只字未提,大家都把非布司他神话了;
更多的诱发痛风并不是尿酸迅速升高,而是尿酸迅速下降,由非布司他带来的尿酸迅速下降更容易诱发痛风。
我以往的观点是斟酌使用。现在,既然美国提出这样的指南, 我对于非布司他的安全性已经表示深深的担忧。因此,骨科王医生对于非布司他治疗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也是不推荐!
鉴于尿酸高带来的危害,由于欧美人种体质和国内不同,我们可以参照国内的指南,推荐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大于530umol/L在经过健康调理后仍不能降下来的朋友,使用苯溴马隆,但需要警惕药物的不良反应,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在生活中,大家都认为口服是较安全、方便和经济的给药方法,是药物疗法中最常见的给药途径。有人认为吃口服药这么简单的事,还煞有其事的发一篇文章,那真是吃饱了撑的。如果你真是这么想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曾经有一个因为一片泡腾片导致18个月大的婴儿死亡的案例,现在想想还不寒而栗,如果孩子的母亲能够仔细阅读说明书,就会避免该悲剧的发生。所以口服药物并不是简单的事。
首先介绍一下口服药物剂型及不同剂型药物不同的口服方法。
糖衣片、薄糖衣片、肠溶衣片。包衣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稳定性,掩盖药物气味,防止药物在胃液中破坏及对药物的刺激。应该整片吞服。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晨起空腹或者睡前整片吞服。
泡腾片为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遇水可产生气体一般为二氧化碳,服用时先将药物置于容器内,加半杯水使泡腾片溶解,等气泡完全消失、药物完全溶解后,摇匀服下,不能直接吞服。
咀嚼片,药片经嚼碎后表面积增大,可促进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和吸收,也可吞服,最好嚼服。
舌下含片 置于舌下迅速融化,主要用于急诊治疗,比如硝酸甘油,不能直接吞服,吞服时经胃肠道吸收发生首关消除反应,无法较好起效。
普通含片,比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等咽喉用药起到局部消炎、杀菌、止痛等作用。应注意含在口腔或颊部,不要吃东西和饮水。
胶囊制剂 一般整粒吞服。
缓释片和控制片 一般来说要整粒吞服,不可掰开、碾碎或咀嚼后服用,以免药突然释放过强产生严重后果。仅有个别缓释剂可分剂量服,一般均有刻痕,应按说明书用。典型代表就是硝苯地平控制片—拜新同,只能整粒吞服,此药物应用先进控释技术恒速释放,最后代谢完毕,排出体外后可见药物空壳。
口服药物的常见服药误区
对每日服药次数的误区 误以为是随一日三餐服药,其实不然,一种药物需要每日三次口服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定的,一般来说需要3/日口服药物,需要每8小时一次。这样来看的话早6点,午后2点,晚上8点分次口服是不错的时间点。对于每天2次的药物采用早8点、晚8点口服。但是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对于高血压患者用药次数的问题,多数人血压成勺形分布。之前文章了有讲述,今日再降调一次。人的血压1天24小时中,9:00-11:00时、16:00—18:00最高,次日凌晨2:00-3:00最低。 轻度高血压患者切忌在晚上入睡前服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也只能服白天量的三分之一。 1天服用1次的降压药(包括控释片剂)多在7:00服药 。1天服用2次降压药,以上午7:00和下午14:00-16:00两次服药为宜。 短效抗高血压药一天三次,第一次应该在清晨醒来,中午一点,下午六点之前最后一次 。
2.干咽药物 有些人为了省事,不喝水,而是借唾液干咽。干吞药一方面可能卡在食道,损伤食道,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不利于药物的崩解,释放,影响药物发挥作用,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
3..用饮料、茶水服药、甚至用酒服药 正确的服药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送服。牛奶、果汁、茶水、可乐、咖啡、酒精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4.多药同服 多药同服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还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服用的几种药物可能产生不良相互作用,一定要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但不可自行随意停药或换药。
5.喝水过多 因为这样会稀释胃酸,不利于药物的溶解吸收。一般来说,服固体药物时,喝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对于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建议喝完糖浆5分钟内不要喝水。
6、服药后马上运动 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而发挥作用,其间需要充足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影响药物的吸收、疗效。
7.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所以,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药。当然特殊药物除外:硝酸甘油,应该坐位口服,以防止扩血管作用导致的低血压,站立有摔倒的风险。
正确服用口服药物的方法是:
(1)先洗净双手,倒一杯温开水;
(2)先喝一口水,润润喉咙和食管;
(3)把药含入口中,再抿一口水,咽下药物,陆续将小半杯水喝完。
(4)服药后不要马上躺下,最好站立或走动一分钟,以便药物完全进入胃里。
总之,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治疗的关键,既能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又可减少毒副反应。患者使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正确服药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服药期间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自我监测、评估,有利于早发现,早防控。有用药方面的疑惑可以向医生咨询。
冬天来了,到医院定期输液“保养”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起来,定期输液似乎成为了老年人不成文的规定,许多子女也认为定期给父母输液保养是尽孝的一种方式,而且在许多“医务人员”口中,定期输液也成为这些“医务人员”和病患维持交往保持联系的有效方式,其实,在以往诸多的科普中,许多科普都普及了定期输液不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理念,但是仍然有许多的人前仆后继,争前恐后的来医院定期“保养”,今天我们就再来讨论一下,定期输液真的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吗?怎样才是正确的“保养”和预防方式?
第一、“保养预防”的健康意识值得提倡!
其实,老年人自己主动要求定期保养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此类人群对健康追求,对自身身体更高要求的渴望和体现,良好的保健意识有利于老人更好的做到拒绝不良习惯,按时遵医嘱服药等,但健康意识不是“自认为”怎样。其实,这个问题从侧面也反应出来老年人正确的养生保健知识的匮乏,而此类知识的匮乏,需要更多人和媒体投入到正确保健知识的科普当中,只有正确的知识占据了主流,错误的常识才会被拒而远之。
第二、输液保养的保健方式适用于那些人?
输液保养的方式并不是没有适应症,静脉输液因为其直接将药物送入血液,使得其起效更快,更为迅速,所以非常适合急性发病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需要迅速解决的症状,所以,对于心脑血管急性期的病人,输液治疗就显得比较重要。那么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期呢?也就是刚刚发病或者发病数天内的心脑血管疾病,如果发病已经数月或者数年,就算不得心脑血管急性期啦!
第三、输液保养有哪些坏处值得警惕?
既然输液保养的方式不对,那么有哪些不对的地方?或者输液保养的方式会有哪些不利于健康的地方?
1.输液给药的方式不值得提倡,输液是较为危险的给药方式之一,因为其是将药物直接输注到血管内,所以,其发生输液反应、医源性感染、血管炎、过敏等可能性大大提高,而这些反应,通过口服或者其他方式可能会大大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
2.输液有可能反成罪魁祸首,输液导致的血管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甚至是药物大分子导致的微栓塞,可能导致凝血机制被激活,从而不但没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反而成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我们见到许多输液保养中发生心脑血管病的例子不胜枚举。
3.输液可能导致其他疾病,老年人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进行性变差,药物都需要肝肾代谢,而心肺功能需要一定的容量负荷,在大量液体进入血管后,可能加重心肺负担,导致心功能不全或者肺水肿,甚至经肝肾代谢的过程中导致肝肾功能不全,所以,如果输液不当,不仅不可防病还可“致病”!
第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既然输液保养不值得提倡,那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正确打开方式又是什么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少用食盐到适量运动,从戒烟限酒到少放食用油,从控制体重到良好心态,从避免熬夜到合理饮食,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不是靠两次输液来维持身体的健康。
其实输液治疗并不是一无是处,如果真的要给其一个好处的话,我认为,让老人觉得心里舒坦是最大的好处,如果老人觉得输液之后神清气爽,更加舒坦,或许输液也不是没有用处,毕竟,高兴是最大的保健养生润滑剂。
这正是:
输液保健影响大,
多数老人知道它,
收益甚小害处多,
不良陋习远离吧!
预防心血管堵塞,许多人都会有定期输液的陋习,我们不止一次的科普过,输液预防心脑血管堵塞不仅没有好处,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成为危害我们健康的举措。
一、静脉输液有风险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因注射的部位与输液的不同,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TPN)与输血等。静脉输液是有风险的,其是将药物直接输注到血管内,所以,其发生输液反应、医源性感染、血管炎、过敏等可能性大大提高,而这些反应,通过口服或者其他方式可能会避免,所以,输液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险性。
二、输液有可能导致各种风险
输液会导致血管损伤,从而引起炎症反应,抑或是输液后药物中的大分子也有可能导致微栓塞,甚至导致凝血机制被激活,从而不但没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反而成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其次,老年人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进行性变差,药物都需要肝肾代谢,而心肺功能需要一定的容量负荷,在大量液体进入血管后,可能加重心肺负担,导致心功能不全或者肺水肿,甚至经肝肾代谢的过程中导致肝肾功能不全!
四、我们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靠的不是定期输液,而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少用食盐到适量运动,从戒烟限酒到少放食用油,从控制体重到良好心态,从避免熬夜到合理饮食,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只有这样,才能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很多人喜欢边吃饭边喝点东西,认为这样有助于消化;也有一种说法称“吃饭时喝水对胃不好”。
吃饭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喝水?《生命时报》综合央视财经的报道,采访专家告诉你吃饭时能否喝水,以及怎么喝才健康。
受访专家
北京老年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消化分会委员 付万发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 马冠生
吃饭的时候喝点水润润嘴,会让食物更容易下咽。有条件的时候,不少人还会喝点汤或其他饮品。
不过,吃饭时喝水真的会影响消化功能吗?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李景南在接受央视财经《是真的吗》栏目采访时,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1.稀释胃酸
胃酸对于消化功能来说十分重要。吃饭时大量喝水会稀释胃液,从而影响胃的初级消化功能。
2.影响胃蠕动
胃可以通过蠕动“碾压”和“研磨”食物,将其变成食糜,从而加速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大量喝水会影响胃蠕动,从而影响消化。
3.减少咀嚼
边吃饭边喝水,饭菜会更容易下咽。如果用汤、水来泡饭,会减少咀嚼次数,让一些没来得及嚼碎的食物直接进入肠胃,增加肠胃负担。
吃饭时大量喝水确实会影响消化,但并不等于不能喝水,控制好喝水的量即可。
水量:一小杯
进食期间,唾液的润滑作用能帮助食物咀嚼和吞咽。如果食物比较干涩造成吞咽困难,适当辅以水、汤或粥,有利于吞咽和消化。
喝水量在一小杯(100~200 mL)以内比较合适,咕嘟咕嘟大口猛喝、一次喝下300~400毫升是医生不提倡的。
时机:饭前喝更好
饭前半小时喝一杯水,能喝个水饱,帮助我们控制食欲。想减肥可在饭前半小时喝点水。
不过,消化功能较差或经常胃胀的老年人,最好在两餐之间喝水。
除了吃饭的时候,这6种情况下一定要控制饮水量。
胃肠道疾病
喝水过多,胃酸被过多稀释,肠道负担加重,可能会加重腹痛、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
高血压
血管如同水管,水多,水管压力就高。如果一次性大量饮水或喝水过多,血液中水分增多,就会像水管一样,迫使血压升高。
心脏疾病
喝水过多,心脏就不得不加大输送血液的力度和速度,有可能会引起胸闷等不适症状。尤其是心衰患者,每天饮水量一般不能超过1.5升。
肾脏疾病
肾脏是完成体液代谢的重要器官,它可以过滤出好的成分留在体内,过滤出坏的成分,使其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肾功能不好的人,要遵医嘱控喝水量。
肝脏疾病
肝功能受损,代谢能力变弱,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常造成腹水(腹腔内游离液体过量积聚),喝水过多会加重水肿、肚胀等症状。
急性胆囊炎
进食和饮水可使胆囊收缩,饮水量太大,会使胆囊收缩频率增加,加重疼痛症状。
以上几种情况,最好不要一次大量饮水,建议少量多次喝水,每次200毫升左右,一天6~8杯水。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品,安全卫生且不含能量,不会对糖尿病、超重等慢病造成进一步风险。▲
本期编辑: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