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假性斜视,幼儿内眦赘皮不必惊慌

假性斜视,幼儿内眦赘皮不必惊慌
发表人:郭家箭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比如孩子没有斜视家长偏偏认为有斜视,其中在我们眼科门诊经常能遇到的一种叫内眦赘皮的,特别是那些长的肥嘟嘟的幼儿最为常见了,来到门诊家长第一句话就是,医生帮我看看孩子是不是有斜视,我们一检查没有斜视,是内眦赘皮。

那到底什么是内眦赘皮呢,内眦赘皮是指遮盖内眼角垂直的半月形皮肤皱褶。把眼白遮住了,给人斗鸡眼斜视的假象,儿童的内眦赘皮多数可自行好转,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减轻,甚至消失。成人或后天因创伤因素导致的内眦赘皮,则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

男女均可发病,黄种人发病率较其他种族更高,常见于 3~6 个月的幼儿,随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明显降低。其发生与遗传、种族、年龄等因素有紧密联系。一般双侧发病,少数可伴有上睑下垂等其他眼部先天发育异常。发病原因一是生理解剖因素,主要因鼻骨及颅骨发育不良、内眦部皮肤垂直张力过大、内眦部眼轮匝肌及其附着异常,使内眦部皮肤松弛、纵向牵拉,导致内眦赘皮。其次遗传因素,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父母中有一方存在内眦赘皮的情况,孩子有一半的概率会遗传,若父母双方均存在内眦赘皮的情况,则孩子患有此病的几率会更高。

内眦赘皮患者内眼角可出现不同高度和形态的皮肤褶皱,多不影响正常眼部生理功能,但遮盖内眼角的皮肤皱褶可影响美观,少数病情严重者可遮挡鼻侧视野,妨碍视觉功能,时常被家长误认为斜视。儿童时期的内眦赘皮,随年龄增长鼻骨及面部结构会不断发育,该病可减轻或消失,所以这段时期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

一般内眦赘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无需特殊护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需对伤口进行护理,避免弄湿、污染伤口,不要用力闭眼或用手搔抓眼部。患者可因内眦赘皮影响美观,容易导致情绪低落、自卑等负面情绪,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其疾病相关知识,给与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外斜视疾病介绍:
外隐斜是根据眼球偏斜方向分类的一种斜视,即角膜垂直子午线上(12点钟方向)斜向颞侧的称为外隐斜。可以是单只眼睛,也可以是双眼。发病机制主要是控制眼球旋转的眼外斜肌肌力不平衡。主要以斜视、头痛、眼痛、恶心为主要症状,治疗的手段有光学治疗、药物治疗、视功能矫正训练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斜视是指眼外肌协调运动失常导致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由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导致。正常情况下双眼运动协调一致,双眼可同时注视同一目标 ,并使目标在双眼黄斑部成像,传导到大脑视觉中枢,重叠成一个完整且有立体感觉的单一物像。本病主要表现为视疲劳、眼痛、头痛、眼红、干涩感,可通过药物以及手术治疗方式改善,预后较好。

     

     

    一、斜视的分类有哪些?

     

    1.共同性斜视:指在所有的注视方向查得的视轴偏斜角度一致。
    2.麻痹性斜视:由于神经核、神经干或肌肉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可以是单根或多根眼外肌的部分或完全性麻痹。
    3.外斜视:当孩子的眼睛向外偏移并远离鼻子时就被称为外斜视,是斜视(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的一种类型。
    4.内斜视:当眼睛沿着鼻子方向向内偏移时就被称为内斜视,这种类型的斜视常被称为通睛(斗鸡眼)。
    5.垂直斜视:当眼睛向上或向下偏移时就被称为垂直斜视,这种类型的斜视较为少见。


    二、斜视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斜视根据类型不同,相应的发病原因也有区别,共同性斜视主要由神经支配异常、解剖结构异常、非调节因素异常、屈光不正引起,而麻痹性斜视主要由先天发育异常、后天疾病引起。本病好发于直系亲属有斜视病史者,暂无明确诱发因素。

     

     

    1.共同性斜视

     

    神经支配异常:由于神经支配失调,扰乱了集合与分开机制的矛盾关系,导致斜视。
    解剖构造异常:如眼眶的生长和深度、水平直肌的长度及其附着点位置都会影响内、外直肌的功能平衡。
    非调节因素异常:继发机械因素的变化(如内直肌、球结膜、球筋膜挛缩)所致。
    屈光不正:屈光不正会改变神经支配从而影响眼位,未经矫正的近视,看近时比正常人少用调节,会减弱调节性集合,长期低刺激的集合将发展为外斜视。

     

    2.麻痹性斜视

     

    先天发育异常:先天性者在出生时或出生早期发生,主要为先天性发育异常。
    后天疾病:后天性者多为急性发病,如头颅外伤、颅内炎症,中毒、中耳病变累及第Ⅵ神经、糖尿病、血循环障碍、肿瘤、继发于眼眶、脸面及颌部组织的炎症、鼻窦炎及鼻窦手术等都可引起麻痹性斜视。

  • 上次我们说到发现宝宝头歪一定要先判断孩子是哪种原因引起的斜颈,这次有家长问了:我们宝宝出生时检查并没有发现颈部有肌纤维挛缩形成的包块,怎么三四个月时又发现有头歪的现象?其他检查做过都排除了其他原因,最后诊断下来怎么还是肌性斜颈?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基本上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我们最熟悉和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发现的,就是肿块型,表现为多数患儿出生一周左右颈部出现血肿,二周后变为梭形肿物,成条索状或圆柱状,通常肿块的质地坚硬,多为于胸锁乳突肌的中下段。

     

    第二类是非肿块型,这一类又分为两种,一种可能为起先有肿块,因其较小而未发现,而待发现患儿斜颈明显时肿块已消,仅留有胸锁乳突肌较健侧粗而紧张,另一种为开始患病时即无肿块,但患侧胸锁乳突肌明显小于另一侧。

     

    第二类非肿块型肌性斜颈由于没有明显包块,加之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只能平卧在床上,无法用颈部肌肉支撑头部直立,所以很难在早期发现,当孩子到三、四个月可以自己抬头时,由于支撑头的颈部肌肉力量不平衡,故而出现头歪向一侧的症状,做颈部胸锁乳突肌B超可发现患儿双侧胸锁乳突肌厚度有明显差异。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家长在宝宝三四个月左右才发现孩子有斜颈。这种情况也属于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治疗。

     

     

     

     

     

    家长们又问了:发现并确诊宝宝是先天性肌性斜颈了,应该怎么治,推拿一定能治好吗?

     

    我们可以很确定的告诉家长们,发现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后,首选推拿治疗,绿色安全并且临床治愈率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家长唯一需要忍耐的就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治疗期,以及在平时生活中的姿势纠正锻炼上多下功夫。

     

    这里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治愈率就是说有个别孩子经过推拿治疗还是不能恢复正常,那么这种情况就需要选择手术治疗,有的家长可能会想,我白白跑那么多次医院治疗那么久,最后还是得手术,那我不如就等着最后做手术算了,这就错了,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尤其是包块型,首先就是要通过手法改善胸锁乳突肌的肌纤维挛缩状态,然后通过拉伸等等纠正再进一步纠正患儿头部歪斜及运动受限的症状,即使是最后患儿胸锁乳突肌肌肉没有完全恢复正常,姿势也没有恢复正常,但是通过推拿治疗过一段时间的肌肉,弹性以及局部的血液循环状态和一直处于挛缩状态的肌肉是完全不同的,对最终的手术治疗有很大帮助。

     

    所以不论是推拿治疗后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的患儿,还是早期没有发现,错过最佳推拿治疗时间的患儿,都应该在可以做手术的时间(一般在2岁左右)之前坚持推拿治疗。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小儿近视属于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和成人近视的特点有所不同。近视(近视眼)指眼睛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小儿近视指发病为儿童时期,存在调节异常,进展性,易受多因素干扰的特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日趋低龄化和严重化,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儿童青少年近视,是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问题。

     

     

    导致近视的原因

     

    1、用眼距离过近。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cm。

     

    2、用眼时间过长。一般主张连续看书写字或看电视30~40分钟就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3、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

     

    4、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调节的负担,经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5、躺着看书。两眼不在水平状态,眼与书本距离远近不一致,两眼视线上下左右均不一致,书本上的照度不均匀,都会使眼的调节紧张而且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这样可加重眼睛负担,日久就形成近视。

     

    6、营养不良。缺钙、锌、等维生素。

     

    近视的早期表现

     

    远距离视力的减退:对远处目标辨别不清,也因看远不清,故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室外活动,而对看书、看电子产品、玩玩具等室内活动的兴趣较大,这也反过来加深了近视的程度。

     

    揉眼、流泪:近视的孩子看电视、看书等时间长了之后喜欢揉眼睛、容易流眼泪,这是眼球过度调节而出现的视疲劳现象,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疲劳喊累的情况。

     

    眯缝眼、抬头纹:近视的孩子看远处时常使用额肌、眼睑肌及眼球外肌协助,常眯着眼睛看,或者较早的出现抬头纹。

     

    厌学情绪:有些学龄期儿童看书时距离很近还紧皱眉头,往往看书、学习缺乏耐受性,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无症状者:有些患儿由于长期的视力障碍,也未曾配戴过眼镜矫正,看不清、看不远已成为常态,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从未出现任何不便和不适,这种表面现象往往会掩盖真实的视力问题。

     

    眼前小黑影、眼球改变:如果儿童时期近视度数已经很高,患儿有时眼前会有小黑影飘动或者有闪光的感觉,有的孩子还会伴有眼球突出或单眼外斜视的情况。

     

    早期筛查的方法

     

     

    1. 视远发现法:选定一远方目标,经常观看,如果目标变得模糊、看不清时,说明视力开始减退。

     

    2. 小孔法:看不清的远方物体能通过小孔看清楚时,说明眼睛开始近视。

     

    3. 两眼对比法:可选定某一物体,相隔一段距离,经常检查双眼特别是单眼的视力情况,发现一眼视力减退,提示可能为近视。检查时应注意不要按压眼球。

     

  • 河北一男童牛牛(化名),有着别人羡慕的长睫毛,总喜欢眨眼睛,家人都以为他是睫毛太长才爱眨眼睛,也没多想。刚满六岁的时候,家长安排他上附近的幼儿园上学。谁知开学第一天,孩子就说看不清楚黑板,家长以为是坐的太靠后,一问孩子坐在第二排。起初家长以近视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配镜,结果发现孩子是弱视。

     

     

    若是近视还好说,配副眼镜矫正视力即可,但是弱视就麻烦了。弱视虽然没有表现出眼睛器质性的病变,但实质上是一种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就算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状态的眼病。这种病多数是由于儿童在出生后的视力发育过程中,受到的光刺激不够充分或者其他因素造成的视力减弱。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弱视好发于12岁以下的儿童,发病概率高,在100个儿童里可能会出现1~3个弱视儿童,治疗上多采用遮盖疗法、药物压抑疗法、屈光矫正及知觉学习等,六岁的牛牛就是采用的最常用的遮盖疗法,把视力好的眼睛蒙上纱布,锻炼视力弱的那只眼睛。

     

    此外,很多家长不知道弱视的危害,未能及时带孩子就诊治疗,殊不知弱视要尽早发现治疗,年龄越小越容易治疗,尤其是8岁以前治疗效果最佳。

     

     

    弱视不仅影响孩子学习、生活,甚至还会影响到未来的工作,严重的甚至失明。牛牛是幸运的,视力得以及时的矫正,但是有很多孩子到了十几岁才发现自己弱视,有的是因为家长认为是近视,不愿意让孩子过早戴眼镜,导致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年龄;有些弱视的成年人由于缺乏立体视觉功能无法从事精细的工作,而这种功能在成年后是不可恢复的。

     

    不得不说,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盛行于世,夜晚各种灯光闪烁,夜如白昼。繁华璀璨的背后,却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眼病隐患。儿童患眼疾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很多儿童早期近视、弱视容易被忽视。家长责任重大,不仅要合理用眼做好榜样,还要注意孩子的用眼行为和时间,注意调节好室内光线,发现问题及时诊治,减少或避免悲剧发生。

  • 弱视发病率国内外报道为1%~4%,如果按2%计算,我国现有13亿人口,因为弱视而不能完成双眼单视,不能胜任精细工种的人数有2600万以上。我国是全球屈光不正患病率最高、弱视患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家长引起注意,及时就医

     

    儿童出现视力下降,应及时就医,诊断除了临床表现外,检查是极重要的方法,常用视力检查、散瞳检查、眼位检查、眼底镜检查等,此外还需与斜视鉴别。儿童看物体时总是喜欢凑近看,眼球有微微振颤,有的孩子喜欢斜着头看东西,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时总是眯着眼睛。在物体移动时不会转动眼睛,就像没看见一样。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出现了这些情况,就需要及时送孩子到医院检查,确定是否已经患上弱视。

     

    二、儿童弱视需要做的检查有哪些?

     

    1.视力检查:弱视的主要诊断依据是视力,所以查明真实的视力非常重要。刚出生的婴儿可以通过瞳孔对光反射、眼底检查,早期判断眼部大体有无异常。3个月至2岁的幼儿分别观察两眼有无追光;有无遮盖后的厌恶现象、视线有无随目标移动,并且可否跟踪抓物等进行视功能的初评价,还可采用选择观看法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图形视力表适用于2~3岁的幼儿,3~4岁以上认知发育正常的儿童应该学会认读E型视力表,可分别给予国际标准视力表及单个视力进行检查。对于检查欠合作的儿童,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使用电脑摄影验光仪,它在小瞳下检测能筛查有无明显的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屈光介质混浊和斜视等。

     

    2.散瞳检查:屈光一方面是为了解屈光状态和矫正视力,同时可以详细检查眼底,排除器质性病变。在作这项检查时,散瞳一定要充分,保证在睫状肌麻痹、调节充分松弛的状态下进行屈光检查。为了做到这一点,应每晚涂1%阿托品软膏1次,连续7天,才进行屈光检查。如果眼底无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低于0.8,即可以诊断为弱视。

     

    3.眼位检查:可通过角膜映光法、遮盖试验、三棱镜、马氏杆、同视机等,确定有没有斜视及自觉斜视角及他觉斜视角度。

     

     

    4.三棱镜检查:以15~25△三棱镜诱发眼斜,结合遮盖试验检查患儿的注视类型,进而判断弱视并确定弱视的程度。主要用于不能合作查视力的学龄前儿童。

     

    5.眼底镜检查:弱视患儿除了要用裂隙灯、眼底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眼病外,还要观察注视性质。正常人眼的注视是中心凹注视,而弱视眼的注视性质可以改变。

     

    6.中心视野暗点检查:功能性弱视无中心暗点,而器质性病变者有中心暗点,不过此项检查对年龄小的儿童比较困难。

     

    7.识别困难检查:此种方法是把视力表上的每个E字裁成单块,即成单块视力。功能性弱视患者,看单块视力比成行视力表能多看2行以上;而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视力下降患者则不能,功能性弱视患者的这种现象称为识别困难。

     

    8.后像镜检查:用后像镜照射黄斑部周围视网膜产生后像,如能从正后像转变为负后像者为功能性弱视;如不能则为中性滤光片检查把中性滤光片。放在弱视眼前检查视力,功能性弱视者视力不减退或略增加;而器质性病变者则可使视力减退3行以上。

     

    9.对比敏感度功能:弱视眼的CST曲线低下,峰值左移。

     

    10.视觉电生理:该检查包括视网膜电图单纯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全视野或半视野刺激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

  • 斜视患者出现视疲劳、眼痛、头痛、眼红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到眼科就诊,通过做视功能检查、屈光检查、眼位和斜视角的测定、眼球运动检查确诊。本病需要与内眦赘皮、宽鼻梁、鼻梁发育不良引起的假斜视进行鉴别。

     

     

    一、斜视需要做哪些检查?

     

    1.双眼视功能的检查:立体视功能的定量测定,用同视机立体定量画片或颜氏随机点立体图测定立体视锐度。
    2.屈光检查:通过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验光了解有无弱视和斜视与屈光的关系。
    3.眼位和斜视角的测定:主要用于确定是哪一类斜视。先用交替遮盖加三棱镜中和法分别查出看远和看近的外斜角,单眼遮盖30~45分钟后,同样方法再查一次。在第二次测量前要将所用器械备齐,先遮盖对侧眼,再去除原有的遮盖物,先查看近、后查看远的外斜角,不让患者有融合的机会,才会获得可靠的结果。
    4.眼球运动检查:判断眼外肌的功能,看眼球运动是否正常到位。

     

    二、斜视如何确诊?

     

    眼外观检查可见眼位偏斜的方向改变,睑裂不等大,颜面不对称。视力检查及屈光检查可见远、近视力、屈光不正等。眼球的运动方向异常。

     

    三、斜视和假性斜视有什么区别?

     

    婴幼儿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假性内斜,表面看上去似斗鸡眼或对眼。有统计在703例怀疑内斜视者中,47%为假性内斜。造成假性内斜视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婴儿间歇性内斜视。主要发生于出生4个月内的婴儿,两眼在看近处物体时引起两眼内聚,出现间歇性内斜视,4-6个月后,当眼睛开始调节时,内斜可自行消失。2、瞳孔距离过小。当两眼眶距及瞳孔距离过小时,会给人有内斜视的感觉。3、内呲赘皮。这种情况最容易误认为是内斜,也是假性斜视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这是因为婴幼儿的鼻梁宽且扁平,盖住了部分内眦部(俗称大眼角),两个黑眼珠似乎向中央集中,角膜外侧的白眼珠露的比内侧多,给人一个内斜视的假象。患儿眼球向左右转动时,内转的那只眼就显得更明显。J鉴别内斜视的方法是用交替遮盖一眼的方法检查眼位来鉴别。或将患儿鼻根部皮肤捏起,鼻侧巩膜暴露多些,“内斜视”便消失了。另外也可以采用角膜映光法,即用手电筒光照射在小儿两眼之间,观察光影是否在角膜的中间。

  • 我国儿童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的数据背后,暗藏着怎样的危机?一部分儿童近视它有可能是由于一些疾病造成的这种近视。

     

     

    哪些病会引起近视?

     

    近视他不光是一种近视的状态,他有可能是由于一些疾病造成的结果,要把这部分有器质性的疾病给排除掉,不然可能会引起比近视更严重的后果。

     

    1、糖尿病血糖增高时,葡萄糖及其代谢物进入眼球晶状体,组织内盐分随糖大量排出,渗透压降低,而水分子经晶状体囊过度转移到晶状体内,晶状体膨胀变凸,前后曲率改变,屈光力增强,形成近视,较高的血糖会使眼部动脉硬化,使眼部的营养供给不足,慢慢的会使视网膜的毛细血管网损伤,最后形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时还会引起失明。

     

    2、青光眼光眼病在急性发作时都有明显的视力下降。除了角膜水肿这一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眼压增高造成视神经受到损害所致。眼压越高视神经受压越厉害,视力下降也就越明显。有的早期病人并没有视力明显下降的表现,只有在夜间出现雾视和视物模糊,经过较好的休息,次日就消失了,就是青光眼发病的前驱症状,切不可忽视。

     

    在研究中发现,有遗传近视家族史的100例儿童中,67%是在10岁以前发病的。

     

     

    那么除了遗传因素、不当的用眼习惯外,还有哪些因素参与了儿童近视的过程呢?

     

    睡眠不足:此年龄段的孩子若睡眠不足,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去平衡,造成眼睫状肌的调节功能紊乱,导致近视。故保证每晚睡足9-11小时,有保护视力的作用。

     

    疾病:相当数量的近视患儿曾患过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这些患儿大多出现眼球膨大,而眼球处于膨大状态时,眼球的屈光度下降,视力减弱,可引起近视。

     

    噪音:有关研究表明,当音响强度在90分贝以上时,眼底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超过45分贝时,40%的人瞳孔散大,达到115分贝时,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下降20%,同时伴有色觉能力削弱。

     

    吃甜食太多:甜食为酸性食物,一方面大量消耗体内的钙元素,另一方面升高血糖,改变晶体渗透压,这是导致儿童近视的又一祸根。监督孩子少吃甜食为妙。

     

    被动吸烟:德国专家发现,烟草中含有一种毒性较强的氰化物,它在人体内积存到一定程度,可造成中毒性弱视。而孩子的眼球正处于发育期,对烟草中的有害物更为敏感。

     

    矿物元素不足:医学研究表明,钙、铬等矿物元素是保证儿童视力正常的一个重要条件,钙元素在维持眼晶体正常压力、铬元素在保持眼睛屈光度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要提醒注意的是,加工过细的米、面,会丧失80%的铬元素,故进食一些粗粮或使用含矿物质配方盐代替食盐,有益于视力健康,能够预防儿童近视。

  • 如果我们能通过双眼看到东西 ,就必须依靠光线穿透角膜 ,聚焦在视网膜上进行成像 。因此,角膜曲率与视觉变化密切相关 。如果角膜曲度过大,会造成屈光性近视 。还有 一种罕见的眼疾 ,会导致角膜曲率大幅增大 ,就是 锥角膜 。以下将向您介绍这种疾病的原因 、症状以及可能的治疗或改善方法 。

     

    圆锥角膜的病因

    圆锥角膜是一种由角膜组织变薄和肿胀引起的非炎性角膜病变 ,但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有遗传 、角膜创伤 、过度摩擦或酶失衡 支持者 ,但主流 观点认为过度摩擦是圆锥角膜的危险因素之一 。

     

    角膜圆锥角膜通常出现在青春期 ,初期症状不明显 ,容易被认为是近视或散光 ,通常只有在角膜有明显膨出时才会发现 。但圆锥角膜的恶化 速度并不一定 ,病情迅速 恶化的患者 可能会优先 接受手术治疗 。

    圆锥角膜的症状 

    除了角膜的形状会变成圆锥形之外 ,圆锥角膜患者本身最容易发现的症状包括近视和散光,尤其是晚上看车灯 、路灯 、商店 招牌 等光源时,你会发现 光线模糊 、扭曲 ,但这种情况主要是散光造成的,所以并不意味着这种情况的人患有圆锥角膜 ,仍然需要去眼科诊所检查 。

    圆锥角膜的治疗 

    角膜角化病是不可逆的,患者只能通过其他医疗手段减缓症状的恶化 。建议定期目测检查,有利于症状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以下是治疗圆锥角膜的五种方法 :

     

    1.眼镜和软性隐形眼镜 :如前所述,圆锥角膜的一些症状类似于近视和散光,因此眼镜 和软性隐形眼镜也可以用于矫正圆锥角膜的程度 ,主要用于轻度或早期圆锥角膜 。

     

    2.硬性隐形眼镜:这种方法常用于治疗轻中度圆锥角膜 。与软性隐形眼镜相比 ,它的硬度可以帮助患者佩戴后将角膜矫正到正确的位置 ,但这种效果在患者停止佩戴后会逐渐消失,所以仍然需要定期去眼科门诊跟踪圆锥角膜的情况 。

     

    3.角膜环植入:通过将弯曲的塑料角膜环植入角膜来帮助塑造角膜 。这种操作最 的优点是可逆性。

     

    4.角膜胶原交联手术:通过加强角膜硬度 ,抑制角膜变薄过程 。术中先摘除角膜上皮 ,然后滴入核黄素溶液,再用紫外线灯照射。但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正常需要 一段时间 。

     

     

    5.角膜移植:当其他非手术方法无效 ,或圆锥角膜病变严重时,将采用角膜移植 。正常的角膜将被移植到病人的眼睛里,以达到永久治疗的目的 。在此过程中,通常采用全身麻醉 ,手术移植后进行缝合,避免角膜滑脱 。但也有人认为手术成本较高,但相比于经常一万元起,需要定期更换的硬性隐形眼镜,手术是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选择。

  • 尿液是人体的代谢产物,看似没用,但是产生尿液的过程却有我们体内许多重要的器官协同合作。因此,尿液这个“产品”的成色好坏,直接反映了“各部门”的运转和表现。

     

     

    当我们去检查身体时免不了会验尿,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不仅在医院,我们自己在家中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也会看出不少健康问题呢!

     

    正常尿液是什么样的呢?

     

    尿液中大部分成分是水,同时还含有少量的尿黄素,因此正常的尿液会呈现淡黄色。随着我们喝水量以及运动量的不同,颜色会有轻微的深浅变化,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但是,当出现以下6种尿液颜色的变化时,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

     

    1. 无色

     

    首先你需要想想是不是水喝多了,如果是,那就不必担心,但如果不是,那就有可能是糖尿病、慢性间质性肾炎、尿崩症在拉警报了。

     

    2. 暗黄色

     

    有些人经常等到感觉口渴了才喝水,其实,一旦觉得口渴,身体已经处于轻微脱水的状态了。这时尿量会少,尿液呈暗黄色,假如补水后颜色仍未改变,就要当心肝脏问题了。

     

    3. 红色

     

    尿液出现红色,真的很吓人,假如你近两天吃了红心火龙果、甜菜、蓝莓这些食物,那么不用紧张。但如果没吃过,就要考虑血尿的情况了。

     

    肉眼可见的血尿多数是尿路感染或结石导致的,年轻人多见为肾脏或输尿管等泌尿系统的发育异常,而在高龄人群中,就要当心肿瘤了,尤其发生不觉得痛的肉眼血尿时。

     

    4. 酱油色或棕色

     

    当我们在剧烈运动之后,如果身体没有补充充足的水分,就有可能出现酱油色或棕褐色的尿液。但是排除以上原因,则可能是肾脏、胆发生病变,以及与贫血有关了。

     

    5. 乳白色

     

    如果尿液呈乳白色,就像淘米水一样,还伴有发热、排尿疼痛时,要警惕严重的泌尿道感染化脓,如肾盂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等疾病。

     

    6. 泡沫尿

     

    尿液出现“起沫儿或冒泡”的现象,如果只是偶尔发生,通常只是液压引起的效应,但如果持续时间过久,则有可能是由于血液中白蛋白缺失所引起的肾脏疾病。

     

     

    多观察早预防

     

    尿液的颜色受食物、药物、饮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都是暂时性的,如果颜色持续异常,且伴有其他身体症状时,就说明可能就是身体的某个地方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去医院做全面检查。

     

    生活中我们还是要保证足量的水分摄入,健康饮食。肉眼观察只是辅助手段,让我们学会关注身体,关心变化,平时上了厕所记得回头看一眼哦。

  • 活泼好动的6岁小帅哥洋洋(化名)在玩蹦蹦床后的第二天,出现颈部疼痛,转头受限,歪脖子。这可急坏了一大家子人,风风火火赶到省城太原看病,儿童医院诊断为“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鉴于病情严重,建议住院治疗。可是,洋洋看起来除了脖子有些歪,精神却十足,活蹦乱跳,至于要住院吗?!这让一大家子人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不知所措。

     

     

    颈椎由7块椎骨组成,第一块叫寰椎,第二块叫枢椎。寰椎和枢椎之间构成了寰枢关节,寰枢关节良好的位置关系是保证人体转头活动灵活自如的关键。儿童颈部关节、肌肉、韧带发育还不健全,在诱因的作用下很容易寰枢关节错位。

     

    下面这些诱因请各位家长一定要记住:

     

    1、颈部剧烈活动,突然受力:比如玩蹦蹦床、跳“甩头舞”、倒立、同学之间打闹、抱头仰卧起坐、睡高枕、家长抛接孩子或随意打孩子耳光等等。

     

    2、颈咽部的感染:感冒、扁桃体炎、咽炎或颈淋巴结炎等。

     

    如果儿童近期内有颈咽部的感染,然后又有颈部的剧烈活动,突然受力,那就更容易寰枢关节错位了。轻者出现颈部疼痛,转头受限,歪脖子,严重时可以引起四肢瘫痪、呼吸麻痹,危及生命。因为在寰枢椎构成的椎管中,走行着人体的中枢神经。当寰枢关节错位时,可压迫、损伤此处的神经。

     

    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歪脖子症状,家长千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盲目自行或找人推拿按摩,否则可能加重病情。不过,也别过于紧张,因为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多为暂时性的,经保守治疗绝大部分都能够康复。

     

     

    正确的做法是:

     

    立即去医院进行系统检查,常规颈椎X线摄片、必要时做颈部CT或MRI,了解脱位的类型和程度,排除有无颈咽部的炎症,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发病时间少于1周、脱位程度轻者可以通过减少活动、加强休息、佩戴软颈托固定得到治愈;超过1周者在软颈托固定的同时,配合颏枕吊带牵引,或者手法按摩,一般也可自行复位。只有极少数进展为寰枢关节不稳的患儿需行手术治疗,将寰椎和枢椎融合固定,牺牲颈部活动度来换取颈椎稳定性。

  • 我家孩子最近在网上看了一段时间的医生,因为他在10月份的时候被检查出来有外斜,而且没有立体视,所以我们一直很担心,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电脑训练,孩子的情况好像有所改善,所以我们特地找了***医生,请他看看现在的情况如何。

    在问诊的过程中,***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取了我们的描述,并且详细地查看了我们提供的检查报告。他给了我们很专业的建议,并且和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让我们对孩子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我觉得***医生非常细心,并且对待患者非常友善,他的专业知识让我对孩子的病情更加有信心,我觉得我们找对了医生,我们会继续跟随他的治疗方案,希望孩子能够早日康复。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