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每天跑步半小时,相当于吃降压药?医生为你详解

每天跑步半小时,相当于吃降压药?医生为你详解
发表人:张新华

提到高血压,大家都会觉得比较熟悉,因为它的发病率实在是太高了, 50岁以后高血压的发病率有显著的增加。根据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国内高血压的患病率超过了10%,这个数据是比较可怕的。

 

和高血压的患病率相比,大家对高血压的了解就比较少了,不少人看不出高血压的危害,认为血压高了就吃药,血压正常就不吃药,殊不知这种行为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

 

很多朋友可能都听过跑步可以降低血压,那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呢?是否靠谱呢?为了解除大家的疑惑,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跑步降低血压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从这句话能看出运动的重要性,但是说到运动可以降低血压,估计很多人都抱有怀疑的态度,其实运动降低血压也是有科学依据的。血压就是指血液对血管内壁的压力,血管内的水分越多,血压越容易高,反之亦然。

 

当人在跑步的时候,基础代谢率提高,人就会比较容易出汗,大量的出汗可以使体内的液体量相对减少,那血压肯定也会有一定的降低。

 

另外,人在运动的时候,产热增加,温度升高,这个时候就需要扩张毛细血管来帮助散热,但是体内血液的量就那些,这样的话血压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除此之外,长期的运动也会使心率偏慢,看看那些职业运动员就知道了,而且长期的运动可以使心率减慢和心输出量降低,可引起体内分泌的缩血管作用,比如儿茶酚胺。运动也可以改善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使之处于愉快的环境中。

 

经常跑步有利于降低体重,对于那些肥胖者来说,他们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就不得不努力分泌胰岛素。如果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增加,就会造成水钠潴留,引起血压升高。

 

 

虽然跑步可以降低血压,但是却无法替代降压药物:

 

其实真正的科学的降血压是需要综合性的一些措施,比如运动、清淡饮食、保持乐观的心态、按时服用降压药等,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虽然跑步可以降低血压,但是作用真的有限,就好比你一个月正业可以挣7000,做副业可以挣100,虽然副业也有收入,但是和主业相比差远了,不能用副业替代主业。

 

目前来说是没有办法治愈原发性高血压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的,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就是预防相关的并发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高血压疾病介绍:
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不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无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不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野菜,曾经是人们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不得不吃的食物,正所谓“蔬菜不够野菜凑”。而在物质丰裕的今天,野菜却成了健康的标杆、难得的食材。的确,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材的需求已从量的满足转向了质的提高;而野菜因其“天然”“无污染”受到大家的青睐。

     

     

    其实,野菜的好处不仅仅是“绿色”,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的种类还有药用价值。在各类野菜品种里面,有一种被古人誉为“灵丹草”“百岁羹”,是“天然之珍”,它就是荠菜。

     

    认识荠菜

     

    荠菜又称荠菜花、护生草、菱角菜、地菜、清明草、鸡脚菜、枕头草、香善菜等,所属十字花科,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自中国,广泛分布于全国各个地方,多生长于田野、路边及庭院。在干旱、光照强的地方生长的植株,心叶经常呈暗红色。

     

    荠菜种子含油20%~30%,可用于制皂或油漆;嫩茎叶可食用,营养价值比较高,具有独特的鲜味,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历来为我国人民所采集食用。

     

     

    荠菜的营养价值

     

    荠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矿质元素、氨基酸、生物碱、黄酮类等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为4.24%,仅次于毛豆、豌豆、枸杞。

     

    荠菜中的氨基酸种类尤为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18中氨基酸,其中的8种是人体必需的,即只能从食物中获得,无法靠自身代谢合成的;而且各种氨基酸相互之间的比例也与人体需求量十分接近,是人体补充氨基酸的首选果蔬食品。

     

     

    据研究测定,每100克荠菜的可食用部分,含有:胡萝卜素3.2毫克(超过了胡萝卜)、维生素B2 0.19mg(在蔬菜中仅次于苜蓿菜)、维生素C 55毫克(高于桔子)、钙175毫克(是常见蔬菜中最高的)。荠菜中所含的蛋白质、钙、铁、磷、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均高于番茄、胡萝卜、四季豆;维生素C含量仅次于辣椒、菜花。

     

    荠菜的药用价值

     

    荠菜的药用价值很高,其叶、根、花均可药用,清明前后采取带花的全草供药用,中药名为荠菜花。中医认为,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清热、止咳、化痰、降血压的功效。

     

     

    荠菜是一种天然的美味蔬菜,营养十分丰富,烹饪后清香扑鼻,味美而鲜,所以才有“荠菜赛牡丹”的谚语,又有“宁吃荠菜鲜,不吃白菜馅”的说法。

     

    正值荠菜茂盛生长的春季,我们不妨到野外走走,随手带回几颗,好好品尝一下这“新鲜的野味”。

  •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现在"健步走"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把 "晒步数"变为了一种潮流。为了在朋友圈步数置顶!很多小伙伴日走万步甚至几万步!日常生活中跑步和走路是我们最普遍的运动了,而走路更是被称为百炼之祖。那么走路确实有什么好处

     

    1. 经常走路会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摄入更多的胆固醇,从而诱发动脉硬化的发生,走路不仅可以燃烧脂肪,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其次,走路作为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可以把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动员起来,增强人体代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几率。

     

    2、经常走路会降低血糖

     

    对于糖友们来讲,有氧运动是防治糖尿病最有效的措施。其中最简单、成本最低、效果显著的方法,可能就是步行了。实验证明: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000米的速度步行,每分钟的行步90~100步,机体代谢率可提高48%。糖尿病患者经一日的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3.4mmol/L。

     

    注意:一般来说,糖尿病人的最佳运动时间是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运动时间为 30分钟最佳。

     

     

    3、经常走路可以防止便秘

     

    运动太少容易造成内脏拥挤地"堆"在一起,极其容易导致便秘。步行可以增强消化腺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地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慢步时可握拳有节奏地捶击腹部,以感觉不痛为宜,每分钟捶腹30下左右.每天捶腹1次,每次坚持半小时,可使排便通畅.

     

    4.经常走路可以让精神快乐

     

    行走锻炼是天然的镇静剂,定时坚持步行,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这是因为人不愉快与血性有关系,步行能减少血糖,血脂;排除血淤,血症等血里的垃圾,血里没有垃圾,气血通畅,人会愉快。人的血里没有垃圾,人一定漂亮及美丽。

     

    走路被誉为21世纪最好的锻炼方法之一,不但因为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行走速度可快可慢,从而达到不同的健身效果。但现在网友们问到底是走6000步还是1万步健康?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厉彦虎主任医师在发布会上介绍,运动在于科学,运动是有科学性的,要遵循生命的基本规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

     

    你说1万步也好,6000步也好,这个争论本身就有问题。其实运动还是要因人而异。如果是年轻人,身体状况好,运动量大,就可以增加运动量,甚至还可以考虑力量型训练。但是如果是老年人,体机能差,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坚持走步就很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们很多高血压的老病号,可能在朋友或者各类科普文章上看到说降压药应该早上吃,因为早晨会有血压的一个高峰。

     

    而在今年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有科学家发布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晨起后服药,睡前服用降压药带来更好的心血管益处。

     

    去年的《欧洲心脏杂志》上也发表了一篇来自西班牙的研究团队的文章,也是用大数据证明:降压药物,睡前吃比早上吃获益更大。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高血压患者到底应该何时吃降压药呢?到底什么时候吃血压控制最好呢?

     

     

    降压药到底应该是晨起吃还是睡前吃?

     

    (1)按医嘱规律服药

     

    随着医学的发展,降压药物种类也有非常多,有一些长效制剂能够平稳控制血压,像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而且随着国家医保政策以及4+7带量采购的实施,这种长效降压药也从以前的几十块降到最低一块八。

     

    降压药的服用时间确实会影响血压的控制,但是长效制剂相对而言影响不大,短效制剂一般会一天服用几次。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医嘱规律服药,才能控制好血压。

     

    (2)根据自身血压情况服药

     

    一般来说服药后2小时到4小时,是降压药对血压控制最强的时段,而其他时间段,药物作用因为受药物代谢的影响则相对弱一些。如果规律服药血压还是有波动,是可以考虑通过调整服药时间来让降压药达到好的效果。

     

    但是也不是随大流的决定晨起吃还是晚上吃,而是根据自身血压在24小时内的变化情况来服药。可以去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到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用药。如果是早上血压高,就早上晨起服药,如果是夜间有血压高峰,则睡前服用。如果夜间和白天都有高峰,可以考虑联合用药,一个在早上服药,一个在夜间服用。

     

     

    结语

     

    面对各种新闻咨询,特别是网络推送的各种健康信息,患者朋友其实要以不变应万变,比如经常我们可以看到,某某降压药会致癌,某某降压药副作用大之类的,如果轻信或跟风了,停止吃降压药,这样反而会导致自身健康受损,因为一旦随意停药,血液波动,就容易损伤血管,甚至诱发心梗甚至脑出血等严重问题。

     

    总而言之,降压药什么时候吃还是要听医生的,根据您的血压情况来服用,而且要规律服用,规律比纠结时间更重要。

  • 一、降压药物的最终结局是看降压效果

     

    抛开降压效果的来谈其他都是耍流氓,所以,不管是一种降压药物还是两种降压药物,其目的是将血压控制达标。而单药和是否联合用药,看的也是患者的血压水平,如果单药不能控制血压的前提下,肯定是优选联合降压治疗。

     

     

    二、降压药物的最终目的是看预后

     

    只有良好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才能有更好的获益,但降压药物也可改善患者疾病本身的预后,也是大规模临床试验得出的结果,比如心衰病人,优选ACEI和ARB或者B受体阻滞剂,其不仅仅可以控制血压,而且还可以改善心衰预后。再比如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就算ACEI能把血压控制好,也不能选用,因为其可能加重肾动脉狭窄带来的危害,所以,良好的降压药,首先是降压,其次是改善预后。

     

    三、降压药物如何选择和如何联合?

     

    降压药物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其作用也不尽相同。

     

    比如以高盐饮食的亚洲人群,其对钙离子拮抗剂的敏感性更高,许多较高的高血压,如果没有钙离子拮抗剂的参与降压,很难将血压控制达标。所以,降压药物的选择需要因人而异。

     

    降压药物的选择不仅仅要因人而异,还要根据性别、年龄、合并疾病、血压分级分层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而不是单纯的按照顺序来选择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的联合如何选择也是有章可循,两种药物的联合,既可以增加降压疗效,又不会增加副作用。所以如果单药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优选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四、吃两种降压药就比吃一种降压药物好吗?

     

    其实降压药物的使用原则是小剂量、联合治疗而且优选长效制剂,所以,对于不能控制的高血压,从这个理论上讲应该是两种药物联合应该是优于一种降压药物的使用。

     

    但所有的事情都不能绝对化,如果患者单个药物的最小剂量就可以把血压控制的非常好,仍然要去联合用药,就有点画蛇添足的意味了。

     

    所有,看问题需要全面分析,如果单药最小剂量可以将血压控制达标,那么就单药即可。如果单药不能将血压控制达标,那么就优选两种药物甚至三种联合降压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什么时候服用减压药最合适?按照医生的建议的时间服用降压药最合适。降压药的共同作用就是降低血压,但不同类别降压药因降压机制不同而各有其侧重点,这些侧重点正是医生为不同病情患者选择不同降压药的依据。

     

                        

    血压高了才服用降压药?

     

     很多人有这样的误区,一般自己的血压高了才服用降压药,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因为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以下几个方面就需要按时服用降压药了。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上述的单一药物治疗依旧无法控制血压,而药物剂量增加常伴随不良反应加重(如ACEI引起的咳嗽),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这时依据不同类别降压药的降压机制上的协同作用,可以使得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或较小增加不良反应,我们一般选择小剂量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以使得血压达标。

     

    1、血压忽高忽低

     

    有些人因为外在因素或者饮食因素可能血压处于比较边缘的高血压的情况,这时候可能不属于高血压人群,但是血压很怕忽高忽低非常不稳定,这样容易造成身体血管及脏器的一系列问题,所以这时候应该去医院问医生自己服用降压药的时间。

     

      2、血压持续高但是不会非常高

     

     这些人群可能处于血压高的情况但是又不是非常的高,可能属于高血压的亚急性情况,这个时候建议也是咨询医生比较好有没有服用降压药的时间,需不需要长期服用。

     

     

    3、已经是高血压但是不愿意服药的人群

     

     有人已经诊断为高血压可能处于初期阶段,但是还不愿意服用药物的人群这些人群迷信食物疗法和健康运动,但是有时候血压仍然不稳定

     依照医生建议服用减压药物

     

     没错,正常来讲最好的在医生建议下服用,因为一般人掌握不好自己的正常剂量和服用的时间,一般来说高血压很容易引起血压的忽高忽低,如果是医生建议一般可以在正常的范围内控制的很好,不会引起血压的忽然浮动,所以建议正常来讲最好遵循医生的建议,还有有些控制高血压的情况属于联合用药,这时候更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要随时的关注自己的血压。

     

  • 高血压之常见就如同夏天的蚊子一样,即使没受其危害,也总是听到它。我国有数亿的高血压人群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是家中长辈,或是亲戚朋友。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服降压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生活方式的干预同样是不可或缺,尤其是适量适度的运动。

     

    众所周知,运动有益健康,但高血压患者的特殊情况却让人心存疑虑:本身血压就高,运动时血压岂不是会更高,血管爆掉怎么办?如果能运动的话,推荐哪些运动方式呢?胡大一教授给我们分享了高血压患者除用药外,如何进行运动,既能保障安全,又能获得降压益处。

     

     

    1 高血压患者能运动吗? 

     

    胡大一主任: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有条件。必须要先将血压控制平稳再开始运动。

     

    有学者对北京市城郊结合部的 19003 位 18~76 岁的居民进行横断面研究,发现体力活动少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体力活动处于活跃状态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偏低。因此,高血压患者运动是必要的。但要注意的前提是血压平稳之后再开始运动。

     

    2 什么样的运动适合高血压患者? 

     

    胡大一主任:血压平稳时,有氧运动有明确的降压效果,收缩压能降低10mmHg左右;有氧运动即锻炼人耐力的运动,如:根据身体情况快步走路、慢跑、打羽毛球等;也可以将上下班通勤方式改为自行车,走路等。其中慢走是最安全最具有健身效果的运动,它能够降低血压、血糖、甘油三酯等;

     

    胡大一主任还介绍了自己的万步走计划,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成效显著。

     

    胡大一主任:2000年新世纪第一天,我提出了万步走计划,每天万步走,管住嘴迈开腿,饭吃八成饱,日行万步路。20多年以来,体重减了20公斤,这么多年没有太大反复,血压也一直很平稳。在运动中并没有把关节走坏,经常运动,肌肉和韧带加强,固定了关节,虽然软骨没有再生,也可以很好的保护关节;但不建议大家攀比走路步数,卫健委建议6000步,但要以适合自己为主,如果膝盖有硬伤,如半月板损伤等,那就不要勉强;我当时运动下来,血压不高,但餐后血糖有点波动,若是吃饭管的严一点,可以做的更好。

     

    3 高血压患者应该怎样运动?

     

    胡大一主任:每周不少于5天,1:每天做1次;3:最好一次能连续完成30分钟;5:不能保证每天做,至少保证每周5天;7:运动量掌握心率:即170-年龄=运动中的心率参考值;有的人不愿意检测心率,在一般气候适宜的天气运动30分钟,有出汗、轻度心悸气短的现象,或者要是有同伴的话,运动的同时可以和同伴对话,即运动适宜;青少年剧烈运动,应减少到15分钟。

     

    总结“1、3、5、7”

     

    1表示做的频率,应该坚持每天1次;

     

    3表示运动时间,即30分钟;

     

    5表示最少运动量,即一周最少保证5天;

     

    7即运动量掌握。运动量的衡量靠心率,有一个公式即 170-年龄=运动中的心率,当达到这个值就是我们所说的适宜运动量。

     

    4 高血压患者运动时要注意什么?

     

    胡大一主任:运动完30分钟,不能坐着,应该用碎片时间多站、多走、做做家务、浇花等,对身体有好处。运动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的有氧运动,另一个就是像多站多走这样的碎片时间运动。站起来对关节也有保护,对血压也有好处。运动应该适合自己,比如膝盖有损伤的病人,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运动,切忌盲目攀比步数,盲目选择运动方式。

     

    关于高血压适不适合运动,如何运动,运动中应注意些什么,胡大一主任已经说得很明确了,Dr.京选取了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患者自身遇到的健康问题,来看看胡主任是怎么解答的吧。

     

    患者一:年龄40岁,疾病:今年检查出高血压

     

    医生建议通过运动控制,自己比较想做有氧和抗阻力的运动,而有人建议做柔韧性锻炼,想问下医生的建议是什么 ?

     

    胡大一主任:从健康角度,有两大类运动都可以做:一是有氧运动:提升人身体耐力,降血压,降体重,降血糖;二是抗阻运动:锻炼肌肉,单双杠,俯卧撑,仰卧起坐,弹力带等,对降血糖有好处。但对血压的影响,有氧运动比抗阻运动更确切;身体平衡能力,灵活性也是可以锻炼的。泰拳,很快,很慢,练平衡,都可以做,但是对身体的好处有侧重。

     

     

    患者二:年龄60岁,疾病:高血压5年、糖尿病3年

     

    一直通过爬山跳舞等方式运动减肥,但最近膝盖不太舒服,担心是不是运动太。想问如果吃药后血压控制的比较好,再去运动会不会产生低血压?

     

    胡大一主任:如果血压控制很平稳,运动不会出现低血压,除了一些出汗多的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不会。老年人适度走路、跳广场舞没问题;要是出现关节疼痛,需要去骨科检查一下,是否有关节问题,并且更换一种能够减轻关节疼痛的运动。比如走路,走路不仅安全,也有效,运动选择应该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体状况。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的,收获的不仅仅是血压的降低,各方面的健康益处也是数不胜数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改善这些生活方式,争取拥有正常而稳定的血压。不过运动要选择合适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避免造成额外运动损伤,如果在运动中有任何不适,可以在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医生,为您的降压之路,保驾护航。

     

    作者 | Dr.京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疗法是控制血糖“五驾马车”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和普通人不同,特别值得警惕的是,糖友们不能盲目运动,因为大部分糖友日常都会处于节食状态,节食加盲目运动,非常容易引发低血糖,这样就可能反而会导致糖友们病情加重。这里以最简单的走路跑步运动来进行分析,慢走、快走、慢跑,哪个能够更科学的降血糖呢?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科学运动呢?

     

    其实运动并不仅仅局限于步走或跑步,各种形式的运动如游泳或打球都可以,只要是适合自己身体的合理的运动,都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预防并发症起到作用,但一定注意要把握一个原则: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来说,需要注意避免过度锻炼或大量运动带来的血糖波动和关节损伤!。根据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大概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指标:

     

    (1)运动时感觉心跳有加快,但是没有急促的呼吸。

     

    (2)运动能持续10min~30min,有微汗,身体有发热感,稍感乏力,休息后即可恢复,仍能坚持运动。

     

    (3)运动之后第二天起床后身体就恢复正常,没有疲劳感。

     

    如果运动后身体无汗,无发热,脉搏无变化,血糖无明显变化,表明运动量不足,应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果运动后大汗淋漓,胸闷气喘,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短暂休息后难以恢复,表明运动量过大,应给予减量,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现在有运动手环、手表等,可以通过监测心率,对运动强度进行控制。而且一般运动间隔时间不宜太长,贵在坚持,一般建议一周至少进行3次以上。

     
    糖尿病患者如何慢走,快走,慢跑?

     

    糖尿病患者一般肥胖、身体状况较差,所以选择步行或者慢跑这种比较安全易行的运动方式更适合,而且不需要其他设备和条件,可以根据身体的状态调整节奏和时间。对于不同的患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运动。

     

    (1)慢走

     

    对于血糖特征为单纯空腹血糖高,餐后时高时正常,有异常波动,并有饥饿、头晕、乏力症状的出现时,切记不可以大量运动,建议在餐后一小时开始,选择慢走,半小时结束。同时饮食上注意糙米、杂豆、鱼肉蛋、蔬菜均衡摄入,补充维生素B族和膳食纤维,特别需要注意避免运动导致低血糖发生。

     

    另外,老年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也适合选择强度低的运动,例如慢走。

     

    (2)快走、慢跑

     

    对于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高,没有低血糖反应的话,可以选择快走或慢跑,通过运动可以比较好的改善血糖代谢,增强胰岛素敏感度,控制血糖水平达标。建议餐后一小时左右开始快走或慢跑,时间约半小时。

     

    另外,从年龄阶段和身体状况方面来推荐,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大都可以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例如快走,一般建议每分钟90~120步,每次20~30分钟;体力较好的患者可以选择慢跑。

     

     

    结语

     

    除了慢走、快走、慢跑,还可以选择打太极、游泳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而且建议在餐后1小时后进行运动,有利于降血糖。但最后还是需要提醒糖友们,如果日常饮食控制严格,同时又服用降糖药时,如果大量运动,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心、脑、肝、肾会出现严重损伤,因此,无论选择何种运动方式,最关键的是结合自身情况,坚持选择安全的适合自己的。

  • 大家都知道,在迈入中年人大军之后,心血管疾病就是影响身体健康的最大因素。现在大家也都十分重视养生、饮食和保健,但千万别忘了,运动也很重要。

     

    人常说“动一动,十年少”,每天坚持走路就是很好的选择。今天薛医生就给大家提个醒,聊聊每天怎么走才最健康。

     

     

    为什么走路对心血管好?


    走路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是得到研究证实的有效信息。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每天走路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会随着走路的时间和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如果走路强度达到每天30分钟、每周5天,那么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的概率可以高达19%。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给出了一个走路步行数的推荐范围:每天5400-7900步,步行速度最好达到每分钟100步。

     

    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们来说,长期坚持走路也可以很好地减少心血管急症发生的概率。此外,非常推荐Ⅱ型糖尿病患者坚持长期走路运动,这可以很好地保护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

     

     

    坚持走路,好处简直太多


    除了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坚持走路还可以给身体带来很多积极的变化。

     

    1. 控制体重


    走路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坚持每天锻炼可以帮助我们控制体重,使身材变得匀称和健美,甚至是减肥。而且走路是一项并不太累的运动,不论你以前有没有运动的习惯,都可以从现在开始每天进行,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太费力就能够很好地坚持下去。

    2. 身心愉悦


    坚持长期、规律地走路,可以刺激大脑中内分泌激素的释放,使我们感觉到更加快乐,身体也会更加轻松。而且户外运动可以让我们呼吸到更加新鲜的空气,有助于身心愉悦,帮助大脑思维更加清晰和灵活,有助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3. 舒筋通络


    现代人都长期坐办公室,很多人都缺少运动,也没有建立规律的运动习惯。很多人都有着颈椎、腰椎疼痛的问题,而且总是感觉身体很累,这都是因为长时间不运动导致的。经常走路可以帮助身体舒筋通络,使身体得到放松,并且可以提高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让你感到更加舒服。

     

     

    4. 骨骼健康


    随着年龄增长,50岁以后的人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为了防止骨质疏松,除了服用药物和钙片,还要增加运动强度。当关节和骨骼承受一定压力时,才会延缓关节功能的衰退和钙质的流失。所以坚持每天走路,有助于骨骼和关节健康,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走路健身呢?


    首先,朋友们在走路时一定要专心,可不能边玩手机边走路,这样做不但对眼睛不好、伤害颈椎,还很危险,很容易发生意外。所以走路时一定要抬头挺胸,留意前方和周围环境,不要三心两意。

     

    如果感觉一个人走路很无聊,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出门,带动周围的朋友圈一起走向健康!

  • 提到高血压,大家都会觉得比较熟悉,因为它的发病率实在是太高了, 50岁以后高血压的发病率有显著的增加。根据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国内高血压的患病率超过了10%,这个数据是比较可怕的。


    和高血压的患病率相比,大家对高血压的了解就比较少了,不少人看不出高血压的危害,认为血压高了就吃药,血压正常就不吃药,殊不知这种行为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很多朋友可能都听过跑步可以降低血压,那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呢?是否靠谱呢?为了解除大家的疑惑,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跑步降低血压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从这句话能看出运动的重要性,但是说到运动可以降低血压,估计很多人都抱有怀疑的态度,其实运动降低血压也是有科学依据的。血压就是指血液对血管内壁的压力,血管内的水分越多,血压越容易高,反之亦然。当人在跑步的时候,基础代谢率提高,人就会比较容易出汗,大量的出汗可以使体内的液体量相对减少,那血压肯定也会有一定的降低


    另外人在运动的时候,产热增加,温度升高,这个时候就需要扩张毛细血管来帮助散热,但是体内血液的量就那些,这样的话血压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除此之外,长期的运动也会使心率偏慢,看看那些职业运动员就知道了,而且长期的运动可以使心率减慢和心输出量降低,可引起体内分泌的缩血管作用,比如儿茶酚胺。运动也可以改善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使之处于愉快的环境中。


    经常跑步有利于降低体重,对于那些肥胖者来说,他们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就不得不努力分泌胰岛素。如果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增加,就会造成水钠潴留,引起血压升高。

     


    虽然跑步可以降低血压,但是却无法替代降压药物:


    其实真正的科学的降血压是需要综合性的一些措施,比如运动、清淡饮食、保持乐观的心态、按时服用降压药等,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按时服用降压药物。虽然跑步可以降低血压,但是作用真的有限,就好比你一个月正业可以挣7000,做副业可以挣100,虽然副业也有收入,但是和主业相比差远了,不能用副业替代主业。

    目前来说是没有办法治愈原发性高血压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的,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就是预防相关的并发症。

  • 当然血压控制不好会导致血压波动,但是这种情况并不一定血压控制不好,要注意鉴别!

     

    下面,陈大夫跟大家一起来聊聊早上吃降压药血压就低了,下午到晚上血压又高了,这可能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先真正认识人体的血压(如图为一个正常成年人一天的血压变化)

     
    可见,我们人体的血压并非是一个固定值,而在一天之中不同时间段会出现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所以,只有在每天差不多相同时间段测量血压才有可比性。

     

    早上吃降压药血压就低了,下午到晚上血压又高了,这其中的血液波动不会太大,大约在成年人正常收缩压140--90mmHg,舒张压86--60mmHg范围内,还是属于正常的!

     

    其次,如果你是真的早上吃降压药血压就低了,下午到晚上血压又高了,两者血压波动差距非常大,尤其是一会正常,一会血压特别高,那就要注意,极有可能是当前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不好!

     

    当然,这要排除血压测量不准确、测量血压时机不对如运动后测血压以及有服用其他影响药物疗效的食物或药物等。

     

     

    最后,如果发现自己连续2-3天,自己血压测量是准确的,都是固定在早上刚起床以及睡前测量的,还是发现早上吃降压药血压就低了,下午到晚上血压又高了,一定要及时回到医院就诊,最好找你当时的经治医生进行降压药的更换或者剂量等方面的调整,因为这很显然是降压药不足于稳定你的血压!

     

    人体的血压控制,有些时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不但跟用药,跟饮食习惯,情绪控制,高血压病情,以及其他影响血压的相关疾病控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如果您选择的是长效降压药,也已经采用了合理的药物组合来控制血压,但到了下午或晚间又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也有可能是您的高血压属于难治性高血压,确实很难通过常规的单药或联合用药方案控制全体的血压平稳,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更加注意生活调理控制另一方面,如果血压的这种波动是规律的,在加用其他降压药辅助控制,或在血压高峰前1~2个小时,加服短效的控压药物,往往会加强高血压的控制达标率。

  •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顾名思义,是一种隐匿性较强的肾脏疾病。它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如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异常,却可能以无症状的血尿或蛋白尿的形式出现。

    这类肾炎的诊断通常基于尿检结果,如尿蛋白定量小于1克/24小时,以及血尿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隐匿性肾炎并不需要药物治疗,患者只需关注日常生活的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 饮食: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
    • 休息:避免熬夜、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
    • 预防感染: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感冒发烧等。
    • 避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不滥用药物。
    •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以及血压监测。

    通过上述生活方式的调整,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肾脏损害进一步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隐匿性肾炎不需要药物治疗,但患者仍需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

  • 咖啡作为现代生活中常见的饮品,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作用。然而,过量饮用咖啡却可能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长期大量饮用咖啡会增加心脏病风险。研究表明,每天饮用超过4杯咖啡的男性,心脏病发病率升高30%;女性心脏病发生率增加60%。此外,过量饮用咖啡还会加剧高血压,对已有高血压的人群尤其不利。

    咖啡中含有高浓度的咖啡因,长期大量摄入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时,咖啡因还会影响心脏功能,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脏负担。

    除了心脏病和高血压,过量饮用咖啡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失眠、焦虑、胃部不适等。因此,建议适量饮用咖啡,避免空腹饮用,以免刺激胃黏膜。

    为了保护心脏健康,建议以下措施:

    • 控制咖啡摄入量,每天不超过4杯。
    • 避免空腹饮用咖啡。
    • 选择低咖啡因或无咖啡因的咖啡。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 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血压、血脂等指标。

    如果您已经出现心脏病、高血压等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会逐渐发生变化,高血压成为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那么,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呢?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是收缩压在90-14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90mmHg之间。然而,由于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压调节能力减弱,高血压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那么,老年人血压过高怎么办呢?

    首先,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老年人要尽量减少食盐摄入,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和水果。此外,还要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老年人可以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方式控制体重。

    其次,老年人要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助于降低血压。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包括散步、打太极、快走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要注意控制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波动过大。

    此外,老年人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降压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血压,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老年人还要定期测量血压,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

    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老年人还要注意情绪的调节。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老年人要学会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老年人要重视血压管理,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式控制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一、老年高血压用药原则

    1. 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避免盲目用药。

    2. 小剂量起始: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相对较弱,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

    3. 长期用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压,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

    二、常用降压药物及注意事项

    1. 钙拮抗剂: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

    2.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

    3. 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α受体,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4.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降低血容量,降低血压。

    三、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常保养

    1. 饮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限制饮酒。

    2. 运动: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体质,降低血压。

    3. 睡眠: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4.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四、定期随访和血压监测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定期随访医生,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除了药物治疗,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对血压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介绍几款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茶饮,帮助您更好地管理血压。

    1. 荷叶茶

    荷叶具有清热解毒、降压、降脂的功效,是高血压患者的理想饮品。您可以取新鲜荷叶或干荷叶,用开水冲泡饮用。荷叶茶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还能改善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2. 山楂茶

    山楂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将新鲜山楂或山楂干泡茶饮用,可以帮助您降低血压,改善消化,缓解疲劳。

    3. 菊花茶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作用,适合高血压患者饮用。可以选择甘菊或白菊,用开水冲泡饮用。菊花茶可以帮助您降低血压,改善视力,预防眼疾。

    4. 决明子茶

    决明子具有降脂、降压的功效,适合高血压患者饮用。将决明子用开水冲泡饮用,可以帮助您降低血压,改善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5. 葛根茶

    葛根具有改善大脑血液循环、降低血压的作用,适合高血压患者饮用。将葛根切片,用开水冲泡饮用,可以帮助您降低血压,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除了上述茶饮,莲子心茶、枸杞茶等也是适合高血压患者的饮品。但需要注意的是,患有水肿等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适量饮用茶饮,避免加重病情。

  •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成年人血压收缩压的正常范围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的正常范围在60~89mmHg之间。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通常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血压的测量通常使用血压计进行,包括袖带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需要将袖带包裹在上臂,将袖带下缘距离肘窝约2~3厘米。将听诊器放置在肱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打开血压计开关,开始测量。

    血压的正常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的正常范围会有所变化。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可以适当放宽。

    高血压的危害很大,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肾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ARB类、钙通道阻滞剂等。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外,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血压,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总之,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关注自己的血压水平,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 女性左肾萎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疾病,其成因复杂多样,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是导致女性左肾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慢性肾衰竭的晚期,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肾单位逐渐丧失,导致肾脏体积缩小,最终形成肾萎缩。

    其次,肾动脉狭窄也是导致女性左肾萎缩的重要原因。肾动脉狭窄会导致肾脏血供不足,从而引发肾脏萎缩。肾动脉狭窄可能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引起。

    此外,血栓也可能导致女性左肾萎缩。血栓形成后,会阻塞肾动脉,导致肾脏血供中断,进而引发肾萎缩。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泌尿系结石和重度积水等也是导致女性左肾萎缩的常见原因。

    针对女性左肾萎缩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先天性左肾萎缩,如果右肾功能良好,通常无需治疗。对于肾动脉狭窄,可以考虑使用血管支架和血管重建进行治疗,或者进行肾移植。对于尿路梗阻,可以采用体外碎石、输尿管支架植入术、经皮肾造瘘术等治疗方法。

    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如低盐饮食、多喝水等,以减轻肾脏负担。

    女性左肾萎缩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 头晕耳鸣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以下将详细介绍头晕耳鸣的可能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建议。

    一、头晕耳鸣的原因

    1. 生理因素

    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情绪波动等生理因素都可能导致头晕耳鸣。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导致内耳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

    2. 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头晕耳鸣的常见原因之一。高血压会导致大脑血氧供应不足,从而引起头晕、耳鸣、头痛、心悸等症状。

    3. 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一种内耳疾病,可能导致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内耳缺血等因素有关。

    4. 脑缺血

    脑缺血是指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可能导致头晕、耳鸣等症状。常见于老年人,同时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

    二、头晕耳鸣的治疗方法

    1. 生理因素引起的头晕耳鸣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缓解头晕耳鸣症状。

    2. 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耳鸣

    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等,以控制血压,缓解头晕耳鸣症状。

    3. 梅尼埃病引起的头晕耳鸣

    梅尼埃病患者可服用贝他司汀类镇静药、地西泮、苯海拉明等抗胆碱类药物,缓解头晕耳鸣症状。若药物效果不佳,可考虑外科手术。

    4. 脑缺血引起的头晕耳鸣

    脑缺血患者可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发生。同时,可服用阿托伐他汀、华法林、利伐沙班等药物,降低血脂、稳定斑块、预防血栓。

    三、头晕耳鸣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2. 注意饮食

    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4. 适当运动

    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总之,头晕耳鸣是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了解头晕耳鸣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头晕耳鸣。

  •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体中愈发常见。高血压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及时治疗高血压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复方利血平等。以下将详细介绍这几种药物的作用原理、适应症以及注意事项,帮助老年患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1. 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该药物起效迅速,通常在用药10分钟后开始发挥作用,1-2小时达到最大效果,药效可维持6-7小时。

    2. 尼莫地平

    尼莫地平也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更高的亲脂性,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它对脑动脉有较强的调节作用,可以缓解高血压症状,并保护神经元功能。

    3. 复方利血平

    复方利血平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利血平、氢氯噻嗪等。该药物通过扩张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该药物可能存在肝肾损害和影响窦性心律等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老年患者还应注重日常保养,如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总之,老年患者在选择高血压治疗药物时,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质以及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孕产妇死亡率逐年降低,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生孩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的观念。然而,生孩子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容忽视。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尽管近年来孕产妇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每天仍有约1000名妇女死于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疾病。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产道裂伤等。如果不及时处理,产后出血可能导致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除了产后出血,其他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还包括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病、羊水栓塞等。妊娠合并心脏病是指孕妇在孕期或分娩过程中出现心脏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病是指孕妇在孕期出现高血压,严重时可能导致子痫。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并发症,是由于羊水进入孕妇血液循环引起的。

    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孕产妇保健宣传、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等。

    对于孕妇来说,定期进行产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都是降低孕产妇死亡风险的有效方法。

    生孩子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要充分认识并重视这些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