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血常规报告如何解读?

血常规报告如何解读?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住院医师 邓晓珊

 

血常规经常看的有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还有红细胞压积。当遇到冷水浴、情绪波动大、剧烈运动时白细胞都会升高,如果这些情况都可以排除的话,那近期有一些感冒、细菌感染、伤口感染的,可以关注一下自己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血常规检查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血常规检查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张红宾

    患者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如果患者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就会使白细胞的计数明显升高。除此以外,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也会随之增加,此时医生可以根据血细胞的计数进行分析或者判断。

    如果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后,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比如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或达沙替尼等药物。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必要时还可以联合使用干扰素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便提高疗效。

    一旦确诊本病,建议患者尽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在治疗过程中,还要保持心情愉悦,减少生气的频率。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张红宾

    怀疑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做以下几项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很好的了解到患者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以及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对于疾病的诊断以及后期治疗都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通常全血细胞减少伴有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下降提示存在再障。

    二、骨髓检查。骨髓检查就是对患者体内的骨髓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果存在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或存在骨髓方面的疾病,通过这项检查就可以具体的了解骨髓内情况。

    三、其他检查,包括自身抗体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12检测、肝功能检查、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等检查。

    以上这些就是对怀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需要常做的检查,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的检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内科 主任医师 陆海英

    血常规检查是不能检出疟疾的。

    血常规项目主要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以及白细胞的分类,比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等。这些检查只能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贫血,而不能确诊患者是否感染疟疾。

    要想确诊患者是否感染疟疾,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检查,对怀疑有疟疾的患者,需要进行血液涂片检查。如果在这项检查中发现有疟原虫,就可以明确诊断。患者也可以进行疟原虫核酸检测,通过PCR的检查,可以明确是否有疟原虫感染,一旦确诊疟疾之后,应当进行隔离治疗,可以选择适合的抗疟方案进行治疗。在经过一定疗程之后,疟疾是可以治愈的。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副主任医师 李燕郴

    通过血常规可以怀疑存在骨髓异常综合征,但不能确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克隆性的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为血细胞的减少,一系或多系的病态造血、无效造血以及像白血病转化。通过血常规和涂片检查,一般可以发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减少,多数还可以发现血细胞形态发育出现了一些异常的变化,但不能够通过血常规来确诊疾病。因此在血常规高度怀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情况下,要进行骨髓穿刺、涂片、病理学检查进行确诊,骨髓穿刺涂片可以观察骨髓的增生情况,多数的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病人,是增生活跃或者是明显活跃的,少部分患者可以是增生低下的,特别是可以观察原始细胞的比例,对于疾病的危险分层,是有非常重要的帮助的。再一个在骨髓涂片中可以看到一系或多系的病态造血表现,这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此外,我们可以对骨髓的流失细胞学进行检查、基因进行检查、对骨髓的染色体进行检查都是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对进行危险分层的化验室的检查结果。所以说我们血常规可以高度怀疑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而确诊需要通过骨髓的全面检查。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沈晶

    血常规可以查出贫血,贫血是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引起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出现的一系列的并发症。化验血常规,如果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一般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g/L,成年女性在非妊娠的状态下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孕妇血红蛋白低于100g/L的时候,就可以诊断为贫血。一旦诊断为贫血,我们还需要完善其他的化验检查,明确贫血的类型,根据贫血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的药物来纠正贫血。同时血常规当中通过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以及平均红细胞体积,还可以初步判断是大细胞性贫血,还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张红宾

    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门诊复查时间需要根据个人病情、脏器的功能等状况进行综合考虑。复查的项目包括血常规,有时也包括肝肾功电解质、骨髓、基因等项目。

    如果病情相对稳定,身体状态也良好,疾病也处于慢性期。1~2月去医院复查一次血常规即可,如果有感冒或者躯体异常可以临时就诊。情况持续稳定,也可以几个月去医院复查一次。

    如果患者处于加速期,此时需要的时间可能相对较短,服用新型的TKI药物之后,需要1~2周去医院复查一次。如果血小板严重低下,可以更加密切的进行随访。

  • 血常规中重要指标正常,次要指标异常,没有大问题。这种好多指标,因为每个人的很多指标都是没有及时检查那么多。其实没太大的意义,只要大的方向,就是说白细胞总数,然后血常规、淋巴、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还有血小板,这几个指标都没问题,这个基本上就是可以,认为是正常的。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冷芸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怀疑白血病。

    血常规如果发现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数目异常,可以初步怀疑白血病,一般表现为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一般在20.0~50.00 × 10^9/L,半数以上的病人周围血象中可以看到大量异常的原始白细胞。

    为进一步确诊,还需要进行骨髓穿刺,骨髓细胞学形态学检测,免疫组化检查,流式细胞学检查,染色体,基因检查。同时也要进行生化检查,血液生化是用于检测存在于血液中的各种离子、糖类、脂类、蛋白质和各种酶、激素以及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与治疗的依据,并且能够帮助临床确定病情、监测治疗效果。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冷芸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血:贫血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与白血病细胞浸润的部位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总体的临床表现为贫血,但部分患者早期不存在贫血,随着疾病进展会发生贫血并伴有乏力、疲劳、头晕等症状;

    二、出血: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女性患者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严重的还会出现脑出血;

    三、发热甚至感染:白血病本身释放某些因子可以导致机体发生反应性的发热,抗生素治疗多无效。另外,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会导致机体正常粒细胞缺乏和功能异常,最终导致患者合并感染,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

    四、还可能出现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如淋巴结、肝脾的肿大,关节疼痛、跛形步态,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神经异常、嗜睡,睾丸无痛性肿大,阴茎异常勃起等。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疾病科 副主任医师 霍娜

    血常规不能够说明这个病人一定是败血症,患者的血常规、白细胞或者中性粒的数量升高了,更提示是细菌感染。但是细菌感染并不一定都发生败血症,单纯从血常规上来讲,不能反映是不是有败血症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看刚才提到的有症状,寒颤、高烧,强调要做血培养。

    血培养是在用抗生素之前,特别是在病人寒颤的这个阶段,能够两个部位,左右各做一次血培养,同个时间采两个,增加血培养阳性率。还要注意血培养的时间,希望是5~7天的培养时间,如果太短,有些细菌没有长出来,那也不能够来确定。


  • 1.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也称为中性粒细胞比值,是指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占总白细胞数的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主要负责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即非特异性免疫。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的比例较高,有助于抵抗细菌感染。

    2.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的正常范围

    根据国家卫生行业规定的检验项目参考区间,6岁-13岁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的正常范围如下:

    - 静脉血:31~70%
    - 末梢血:32~71%

    这意味着,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在上述范围内被认为是正常的。

    3.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为72%是否严重

    根据上述正常范围,6岁-13岁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为72%并不属于异常范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潜在的健康问题。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的升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感染、炎症、过敏反应等。

    4. 评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升高的情况

    如果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 感染: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 炎症:如急性炎症、慢性炎症等。
    - 过敏反应:如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
    - 其他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5. 建议与医生沟通

    如果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建议及时就医,与医生沟通,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查:

    - 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 实验室检查:如炎症指标、感染指标等。

    通过综合评估,医生可以确定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 我是一个健身爱好者,平时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然而,最近我遇到了一个小问题。半夜五点多起床上厕所时,脚踝处突然出现了一种微疼的感觉,类似于扭伤的疼痛,但并不是很严重。这种疼痛并没有影响我走路或跑步,也没有红肿的症状。起初,我以为可能是因为运动过度导致的肌肉拉伤,但当疼痛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担心这是否是痛风的早期症状。

    我决定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问诊。医生听取了我的描述后,告诉我这很可能是轻微的不典型痛风。虽然我平时不喝酒、不抽烟,但经常健身运动和喝排骨汤可能是引起此次疼痛的原因。医生建议我控制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内脏和红肉,并多喝水。同时,医生也提醒我避免高强度和长时间的运动,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即可。最后,医生建议我进行血液检查,包括尿酸、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和肝功能等项目,以便更好地了解我的身体状况。

    在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虽然我一直认为自己很健康,但现在看来,我可能需要做出一些改变。通过这次在线问诊,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也对自己的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痛风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痛风的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等。然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不典型的症状,如微疼或轻微不适感。易感人群包括中老年人、肥胖者、长期饮酒者等。 推荐科室 风湿免疫科 调理要点 1. 控制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 2.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 3. 适当进行轻度运动,避免高强度和长时间的运动; 4.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尿酸水平; 5. 如有必要,服用抗炎止疼药物和降尿酸药物,遵医嘱进行治疗。


  • 1. 血小板计数(PLT)简介
    血小板计数是血液常规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人体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多少。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防止出血。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这个范围被称为参考区间。

    2. 参考区间与判断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行业规定的检验项目参考区间,12岁~18岁血小板计数(PLT)的参考区间为静脉血150~407×10^9/L,末梢血148~399×10^9/L。这个参考区间是根据大量健康人群的血液检测结果统计得出的,用于评估个体血小板计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3. 血小板计数450的评估
    对于16岁孩子血小板计数(PLT)450的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数值高于正常参考区间上限,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严重疾病。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生理性增高、药物影响、慢性炎症等。

    4. 可能的原因及建议
    如果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增高,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药物影响,如某些抗生素、激素等;慢性炎症,如风湿性关节炎等。建议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

    5. 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对于血小板计数偏高的患者,建议进行以下检查:①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②肝肾功能检查,排除慢性炎症等疾病;③骨髓穿刺检查,了解骨髓造血功能。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6. 总结
    16岁孩子血小板计数(PLT)450并不一定严重,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评估。建议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新生儿ABO溶血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尤其在冬季,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感染。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母体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从而引起溶血。在郑州地区,针对新生儿ABO溶血症的检查费用大约在几百元到一千元之间,具体费用根据医院和检查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预防措施方面,家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孕期保健: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了解自身血型及抗体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2. 产前咨询:在怀孕期间,孕妇应与产科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了解新生儿ABO溶血症的相关知识,以便在分娩时做好准备。
    3. 分娩方式:尽量选择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症的发生风险。
    4. 产后观察: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观察其黄疸症状,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
    治疗策略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光疗:通过蓝光照射新生儿皮肤,使红细胞破坏产生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从而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
    2. 血液交换:在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通过血液交换的方法,将新生儿体内的异常红细胞替换成正常红细胞。
    3. 抗胆红素药物:在必要时,可使用抗胆红素药物来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
    总之,新生儿ABO溶血症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家庭在孕期和产后应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症状,以保证新生儿的健康。


  • 1. 单核细胞百分数(Mono%)概述

    单核细胞百分数(Mono%)是血液常规检查中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血液中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单核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具有吞噬和消化病原体的功能,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有重要作用。

    2. 单核细胞百分数(Mono%)的参考范围

    根据国家卫生行业规定的检验项目参考区间,2岁~18岁儿童单核细胞百分数(Mono%)的参考范围如下:

    静脉血:2~11%
    末梢血:2~11%

    这意味着,对于2岁~18岁的儿童来说,单核细胞百分数在2%~11%之间被认为是正常的。

    3. 单核细胞百分数(Mono%)增高的意义

    如果单核细胞百分数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某些疾病或感染,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单核细胞百分数增高并不一定意味着疾病,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4. 单核细胞百分数(Mono%)降低的意义

    如果单核细胞百分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某些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但同样地,单核细胞百分数降低也不一定意味着疾病,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5. 关注儿童健康,定期进行体检

    单核细胞百分数(Mono%)只是儿童健康检查中的一个指标,家长应关注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 我是小明的妈妈,最近小明一直在拉肚子并伴有高烧,最高达到了39℃。我们赶紧去了当地的医院,但医生只是简单地诊断为感冒,并开了一些药。然而,小明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我们开始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担心小明的健康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

    在朋友的建议下,我们决定尝试使用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们很快联系到了一位专业的儿科医生。医生详细询问了小明的病史和症状,并给出了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医生建议我们进行大便常规化验和血常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炎症感染。同时,医生还推荐了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和益生菌等药物来缓解小明的症状。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开始执行治疗计划。小明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拉肚子和发热的症状也得到了缓解。我们非常感激这位医生和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及时、专业的医疗帮助,帮助我们度过了这个艰难的时期。

    小儿泄泻脾肾阳虚泻的诊断与治疗 常见症状 小儿泄泻脾肾阳虚泻的常见症状包括腹泻、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易感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和小儿,尤其是在夏秋季节更为常见。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给予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2. 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和益生菌等药物进行治疗; 3. 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白水鸡蛋等; 4.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5. 如有必要,进行大便常规化验和血常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炎症感染。

  • 我曾经历过一段非常煎熬的时期。从7月份开始,我频繁感冒,反复输液,血常规检查也总是显示异常。最让我担忧的是,我的白细胞计数下降了。作为一个即将步入40岁的人,我深知健康的重要性。更何况,我刚刚考上事业编制,生怕因为健康问题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我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出于试一试的想法,我联系了王主任,向他描述了我的症状和担忧。王主任非常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情况,并要求我提供完整的化验单结果。通过仔细分析,他告诉我我的血常规异常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并且吃利巴韦林不一定管用。他建议我可以观察一段时间,不用急于用药。

    在王主任的指导下,我停止了利巴韦林的使用,并开始服用地榆升白片和利可君。同时,我也注意了自己的饮食和休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几天后,我再次去医院复查,结果显示我的血常规基本恢复正常。看到这一结果,我不禁松了一口气,感谢王主任的专业建议和关心。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重要性。它们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还能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指导。尤其是在当前疫情背景下,线上问诊更是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通过这次经历,我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白细胞计数下降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常见症状 白细胞计数下降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疾病等。常见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咳嗽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推荐科室 血液科或内科 调理要点 1. 停止可能引起白细胞计数下降的药物使用; 2. 服用地榆升白片和利可君等药物来提高白细胞计数; 3.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 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5. 定期复查血常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1. 什么是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简称PLT)是血液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血小板是一种无核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在血管破裂时迅速聚集,形成血栓,从而防止血液过多流失。此外,血小板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和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2. 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是多少?

    根据国家卫生行业规定的检验项目参考区间,6岁~12岁儿童的血小板计数(PLT)参考范围为静脉血167~453×10^9/L,末梢血177~446×10^9/L。这意味着,10岁孩子的血小板计数在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的。

    3. 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的原因

    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
    - 遗传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等;
    - 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
    - 药物或毒素的影响,如化疗药物、抗生素等;
    - 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等;
    - 营养不良、骨髓功能异常等。

    4. 血小板计数异常的症状

    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导致以下症状:
    - 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 出血不止;
    - 伤口愈合缓慢;
    - 疲劳、乏力等。

    5. 如何保持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

    为了保持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 均衡饮食,摄入充足的营养;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酒精等;
    -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 按时服药,遵循医嘱;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


  • 1. 什么是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
    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是血液检查中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血液中单核细胞的数量。单核细胞是一种白细胞,主要负责吞噬和清除体内的细菌、病毒和死亡细胞等。通过检测血液中单核细胞的数量,可以评估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和某些疾病的风险。

    2. 28天-6月新生儿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的参考区间是什么?
    根据国家卫生行业规定的检验项目参考区间,28天-6月新生儿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的参考区间如下:
    - 静脉血:0.15~1.56×10^9/L
    - 末梢血:0.25~1.89×10^9/L
    这个参考区间是根据大量新生儿的血液检测结果统计得出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2.0严重吗?
    根据上述参考区间,28天-6月新生儿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2.0处于正常范围内。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2.0并不严重。

    4. 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异常可能的原因
    虽然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2.0在正常范围内,但如果存在以下情况,仍需引起注意:
    - 持续异常:如果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持续在正常范围上限或以上,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风险。
    - 伴随症状:如果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异常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皮疹等,应及时就医。

    5. 如何保持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正常?
    为了保持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在正常范围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等。
    - 增强免疫力,如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二手烟、空气污染等。

  • 我从未想过,作为一名小说家,我会在某个深夜,面临着移植后孕期出血的恐惧。那个晚上,我在上厕所时发现了淡淡的血迹,心中不由得一紧。虽然我知道这是正常的,但我还是决定第二天去看医生。医生告诉我,如果出血量很少,可以先观察一下。然而,第二天早上,血迹变成了褐色,我开始担心起来。幸运的是,医生说这可能是塞药时引起的,仍然可以观察一段时间。但我依然不放心,于是联系了当地医院进行B超和抽血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我的心才稍微平静下来。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患者的焦虑和无助,也让我更加珍惜健康。

    移植后孕期出血的处理指南 常见症状 移植后孕期出血可能会出现淡红色或褐色的分泌物,通常在塞药或其他操作后出现。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但如果出血量增加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推荐科室 妇产科 调理要点 1. 观察出血情况,注意出血量和颜色的变化。 2. 如果出血量增加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3. 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或治疗方案。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5.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母婴健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