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看到某同学在桌上放了一瓶“六味地黄丸”,问之答曰:最近感觉有点虚,有点阳痿,随便吃吃……回答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六味地黄丸是不是神药?
目前市场上的六味地黄丸共有655个批准文号。同一种药居然有六百多家药厂生产,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市场需求量太大。而且粗略估计一下,六味地黄丸的适应症居然高达近140种,OMG!这是什么概念?感觉日常的毛病没有它治不了的,这还不叫包治百病?所以是有些滥用了。
但不可否认,六味地黄丸确实是补益类的经典名方,确实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更适合肾阴虚的人。它被认可的适应症主要为肾 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肾阴虚的判断
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前提是,经中医辨证为肾 阴 虚的患者。这些症状可以辅助判断:舌红潮热、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盗汗、遗精、失眠、头晕、腰膝酸软、脉细快。
三补三泻
六味地黄丸不仅是补虚,也兼有泻下成分,方中重用熟地黄,滋 阴 补 肾,山茱萸和山药辅助。而泽泻、茯苓和牡丹皮相互配合又能清虚热,方子共奏补肾 阴,清虚热的功效。
所以如果不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症,而滥服六味地黄丸,其实是有副作用的。
以下人群忌用!
六味地黄丸,针对肾阴虚,所以肾阳虚的人不能用,肾阳虚可以用桂附地黄丸。感冒发热病人、急性肠胃炎腹痛腹泻的病人,需暂停使用。健康人请勿当作保健药品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很可能出现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等情况。
注意其他几种地黄丸的区分
不同的症状可以服用不同的地黄丸,但最好在医生药师指导下服用,勿乱用!
枳柏地黄丸,重滋阴降虚火。麦味地黄丸,重滋养肺肾。杞菊地黄丸,重滋补肝肾。归芍地黄丸,重补阴血清虚热。桂附地黄丸,重温阳,针对肾 阳 虚。明目地黄丸,重养肝明目。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主管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3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提到牛磺酸,我想大家都会对这一物质产生疑惑,什么是牛磺酸,有什么作用?我将向大家进行详细的阐述:
牛磺酸是动物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但不是蛋白质组成成分,又称牛胆碱、牛胆素。因最先从牛胆汁中分离出来而得名。最初我们不了解,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不仅仅会了解它更能够好好去利用。
牛磺酸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正是因为牛磺酸的存在我们才能够健康,充满活力去享受幸福的生活。那么牛磺酸究竟有哪些作用,往下看你会明白:
婴幼儿的脑、神经、内脏、内分泌系统等的发育以及脂肪、钙质和维生素的吸收都离不开牛磺酸。牛磺酸是婴儿身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母乳则是是婴儿牛磺酸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不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少的准妈妈却没有足够的奶水来哺育婴儿。所以奶粉就成了首选,当然在选择时要注意是否有牛磺酸的添加。否则不能够使婴儿健康成长。
牛磺酸是光感受器发育的重要营养因子。缺少牛磺酸我们的视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保护视力至关重要。
牛磺酸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之一,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牛磺酸的缺乏会影响大脑细胞的正常生长,适当补充会促进大脑机能的正常工作、还会延缓大脑细胞的衰老。
牛磺酸作为体内的一种条件氨基酸,可以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减少人体的发病几率,减缓机体衰老的速率。
研究发现牛磺酸能强化糖酵解,强化糖原合成,发挥促进糖代谢的功能。适当补充牛磺酸可以延缓糖尿病的发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发现牛磺酸对肝脏的化学损伤有保护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繁殖,还可改善化疗药物对骨髓、免疫系统的不良反应。
所以说,牛磺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食物来进行体内的牛磺酸补充:贝类、海鱼就富含大量的牛磺酸。动物内脏也是很好的牛磺酸进补食材。需要注意的是牛磺酸易溶于水,进餐过程要多饮用贝类和鱼汤。
综上所述,这就是身体内不可缺的物质相信你会茅塞顿开!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芪就被医生们广泛运用于临床,且屡建奇功,被誉为“补药之长”。其实黄芪不仅仅是补药,还是治病的良药。总体来讲,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等症。
有很多疾病,都可以用黄芪泡水喝来解决。黄芪味甘微温,味道并不难喝,所以有不少人在一些膳食中加一些黄芪,也有一些人在饮品中加入一些黄芪,以此来养生防病。那么,这黄芪究竟有些什么作用?能治些什么病呢?不妨一起来看看。
黄芪具有益卫固表的作用,能够止汗。在鼎鼎有名的玉屏风散中,其中就用到了黄芪。一般对于出汗又分为自汗(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现)和盗汗(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一般来说,自汗属于阳虚,可用黄芪、白术、防风泡水喝,也可加入浮小麦、麻黄根等药;盗汗属于阴虚,可用黄芪、生地、麦冬等滋阴药泡水喝。
对于肾炎水肿来说,如果症见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的,有古方防己黄芪汤为代表。也就是说,由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可用黄芪、防已、茯苓、白术等合用。如果由于脾肾两虚所致的水肿,可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药同用。
对于黄芪来说,补气的作用是很强的,比如补中益气汤中就有黄芪。一般对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脏器下垂,也可以用到黄芪。如果偏补气健脾,可用黄芪与党参、白术等药同用;如果偏益气升阳而举陷,可用黄芪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如果是肺气虚证,症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壅于肺而无力咯出,可用黄芪与紫菀、款冬等药,温肺定喘,健肺益气。
对于痈疽这种疾病,不仅人体体表会有,人体内部脏器也会有。一般来说,凡是疮疡溃破,久不收口,用黄芪有生肌收口的作用,可与金银花、皂角刺、紫花地丁等药同用。如果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用黄芪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若痈疽久不穿头,可用黄芪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等药。
如果是脏腑痈疽,如肺痈,据《圣惠方》记载,可用黄芪研为细末,煎水服用。
如果是肠风泻血,可用黄芪、黄连二药,各等分,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饮下。
如果是尿血沙淋,痛不可忍,可用黄芪适量,研为细末,取大萝卜一个,切一指厚大,四五片,用蜂蜜60克将萝卜和黄芪淹制片刻,再行炙干,以不焦为度,以盐汤送下。
在《圣济总录》中记载,吐血不止,可用用黄芪7.5克,紫背浮萍1.5克,研为细末,每次服用3克,用姜蜜水送下。
酒疸多因酒食不节,以致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内郁生热,湿热交蒸而成,如果症见心下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黑黄斑,可用黄芪100克,木兰50克,研为细末,用黄酒服下,每次3-5克,每日三次。
还有一种叫做阴汗(指外生殖器及其周围局部多汗潮湿的表现)的疾病,也大多是由素体虚弱,肾阳不足,阴寒偏盛,以致内寒生湿;或肝郁化热导致脾经聚湿,湿热互结而流注下焦,以致阴部汗出;也可由湿浊滞留阴部所致。如果出现阴部汗出,潮湿,且瘙痒,可用绵黄芪适量,用酒炒,研为细末,以熟猪心同吃。
在《外科精要》中记载,黄芪具有治渴补虚的作用。如果“先渴而后发疮疖,或先痈疽而后发渴”,可用黄芪六一汤。具体用法是,取绵黄芪180克(用淡盐水润,饭上蒸),粉甘草30克(半生半炙),研为细末,每次服用10克,用白汤点服。
在古代方书中记载,用黄芪和陈皮可以治疗老人便秘。具体用法是,取绵黄芪、陈皮(去白)各15克,研为细末,每次服用10克。服用时,用大麻子适量,研为细末,以水滤浆,煎至乳起,加入白蜜一汤匙,再煎沸,与黄芪陈皮粉调和,空心服下,一般服用两次就可见效。
黄芪作用广泛,但多用于虚证。如果是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之人,不宜服用黄芪,切记切记!
胃不和则卧不安,人生五大事,都与肠胃有很大的关系,肠胃好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但是,现今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没有合理的饮食习惯,长期如此,导致肠胃疾病的发生。在药物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日常养护。而健康的饮食对于肠胃炎就有着很大的帮助,平时应该如何照顾自己的胃呢?
酸甜苦辣每一种都是不同饮食爱好者的体验,而吃辣的人是最多的,长期吃辣椒或者其他刺激性食物,会导致肠胃不适,严重会引起肠胃炎的发生,尤其是过敏的患者,一定要避免食用此类食品。
少吃韭菜、洋山芋、皮蛋、花生、瓜子等易产气的食物,一旦食用,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会产生肠胃疾病的发生。
根据每个人消化吸收来循序渐进的给身体供给能量,食用后可以提供人体所需营养,增强免疫力,补充胃部不适缺乏的营养。
胃部患者肠胃功能减弱,一定要摄入清淡,低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少抽烟和喝酒,清淡饮食对于胃部养护有很大的帮助,长期这样吃这样有利于减轻肠胃负担。
患有胃病的人平时就应该多吃一些软质的食物 ,这些食物易吸收、易消化,不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不过也要注意日常的营养均衡,否则,身体缺乏营养了也是会出现疾病的。
少量多餐可以减轻肠胃负担,要少量多次进食。每天三餐一定要按时吃饭,切记暴饮暴食,每顿不要吃的太饱。
胃病是我们日常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这个疾病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长期胃部不适,会导致食欲不振,久而久之,造成营养不良的结果。如果发现胃部不适,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平时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保证正常的饮食结构,精神因素上,要保持心情愉快,学会缓解压力,减轻负担,切勿大喜大悲。平时也可通过按摩来对胃部进行保健,每晚睡前用掌心按揉腹部五分钟,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便,日常要对胃部进行保暖,以免着凉引起胃粘膜免疫功能下降,造成胃病的发生。
安宫牛黄丸可以保存百年呢,是真的么?借着这个问题,今天说说惊蛰养生,以及中药及中成药的有效期问题。
有效期的基本情况
药品有效期这个概念是从西方传来的,西药都有有效期。中国医疗机构及药店里销售的国药准字号的中成药是强制规定有效期的;中药及中药饮片,国家并没有强制。那中药及中药饮片的质量如何保证呢?说实话,还真不能很好的控制产品的质量。如果是医院的中药房和大一些的连锁药店药房抓中药,安全性一般可以保证。
中成药有效期
这其实对用药者而言是好事。要不然药品失效了,有毒有害物质增多了,大家都不知道,还在使用,出现安全性问题就麻烦了。即便是这样要求,还仍然出现中药注射液等中成药频繁出现不良反应等问题,是非常有必要加以控制的。所以得给药品一个标准,一个合格的标准,经过长期稳定性研究得出有效期的结论,即能保证在有效期之内,该药品是安全有效的。对于中成药,现在是强制的,必须标注有效期。
中药有效期
对于中药,大多数是经炮制干燥后制得,只要储藏得当,一般也不会坏。特别是矿物质药,非常稳定,一般保存十年都没啥问题。但是有些草本药材质量很可能已经下降,外观没有变化不代表仍然有效。特别是一些含有挥发性主成分的药材,储存的太久有效成分都挥发了,质量肯定无法保证,疗效也会下降。所以,虽然目前中药这一块还没有规定有效期,但我想,估计很快应该就会有相应的规定出台了。这其实都是为了规避风险,都是为了老百姓的用药安全。
安宫牛黄丸
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为什么安宫牛黄丸可以保存那么久?
不药博士认为,事物都应该两面看待,不应该一刀切。就比如提到的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这个药是大蜜丸,主成分多是矿物质类中药,本身就不容易变质。外面又包装一层厚厚的蜡隔绝空气,基本“万无一失”了。听说同仁堂确实有保存了100多年的安宫牛黄丸,仍然未变质。而同仁堂中成药安宫牛黄丸却只批准了48个月的有效期。这其实有点资源浪费了。
所以就单纯将安宫牛黄丸,如腊层未破裂、无异味、无发粘变软等,则基本不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其他以草本药、木本药为主的中成药还是应该在有效期内使用。
安宫牛黄丸如何保存?
通风。为了避免安宫牛黄丸出现变质,尽量将它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密闭的环境下药材容易发霉变质。
防潮。安宫牛黄丸要放在干燥、不潮湿的地方保存,因为其中的中药材受潮之后容易丧失药性甚至变质。
防晒。安宫牛黄丸一定要避免受到阳光直晒,尽量放在遮光、通风较好的盒子或者玻璃容器中。
防低温。很多人认为将药物放在冰箱可以延长保存期限,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冰箱中很容易凝结水分,导致药物受潮变质。
防压。尽量将安宫牛黄丸放在最上层,避免受到重物的挤压,导致药物出现损坏,影响它的正常保存。
不要破坏保护物质。安宫牛黄丸的表面一般都有蜡封的保护层,它可以有效地保护药物的药性,延长药物保存期限。
早饭不吃,晚上大吃一顿,以零食代替正餐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日常。长此以往,“十胃九病”让“胃”变得更加艰难…提到“养胃”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白粥,小粥,馒头,山药,猪肚,牛奶…于是问题出现了:这食品真的可以「养胃」吗?究竟还有「养胃食品」吗?
对胃病患者,由于胃的功能受损,为了减轻胃的负担,医生常常会推荐一些好的消化的食物作为辅助治疗。但如果胃功能正常的人把好消化的食物误以为是“养胃食物”,把它们当作“神药”,一日三餐只吃这些食物,最终会给自己的胃带来严重的后果。
不管是白粥还是小米粥,它的蛋白含量都很低,几乎没有脂肪,又处于流食状态,消化迅速,不会给胃带来负担。因此,许多人在胃部不适时喝点稀饭就会感到舒畅。面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不能长期的以粥为主,当胃不舒服的时候,喝粥可以养活自己,当胃没什么问题的时候,就不可以长期以粥为主食。胃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如果长时间一直吃特别好消化的粥、软饭,胃消化其他食物的能力就会下降。
如果不觉得胃不舒服,建议多吃些糙米、燕麦等纤维素较高、消化速度较慢的杂粮做杂粮饭,或者混合主食,促进胃机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馒头和面包在制作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发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一部分的成分转化为糖,能去除植酸干扰营养消化吸收,也不容易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因此有利于消化。
但馒头和面包吃多了胃里的淀粉含量会出现胃胀或者是胃酸,我们买的面包大多是高糖、高盐、高油的,吃多了胃疼,体重也会下降。
现在的很多饼干都打着养胃的称号,其实,它的油脂太多达不到养胃的功效,还是少吃为好。
“养胃茶”现在是很流行的。其实,其实根本就没有养胃的茶。由于茶中都含有茶多酚,茶多酚对胃有刺激作用。红茶叶属于全发酵茶,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大大降低,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不伤胃也很好。
许多人在胃不舒服时,喝杯热牛奶可以缓解疼痛。现在的很多人认为,牛奶能够缓解胃酸,对胃形成一定的保护,但医生会告诉你,牛奶对胃酸分泌的刺激作用,强于对中和胃酸的抑制作用。患有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的胃病,不要选牛奶。
“烤红薯了,现烤现卖,又香又甜。”浓郁的香气,总能勾起食欲;商贩的吆喝,总能入你耳窝;入口的香甜,总能使你留恋。
红薯又叫红苕、甘薯、山芋、红山药、金薯、土瓜、白薯、番薯。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无毒。
红薯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经常食用对身体有很大帮助。
据调查,红薯与长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曾记载广西西部地区百岁以上老人生活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食用红薯。
美国费城医院从红薯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去雄酮,发现这种物质能够有效地抑制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
红薯中的粘蛋白具有保护血管壁弹性的作用,同时也能很好的防止肝、肾中的结缔组织萎缩。
经常食用红薯,可以有效的利用红薯中的高含量膳食纤维预防心脏病、关节炎等疾病,能够促进肠蠕动,改善大便不通的情况。
常吃红薯有益身体健康,红薯的热量只有同等重量的大米所产生的热量的1/3,有一定的减肥功效,但并不是绝对的。
常吃红薯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叶酸水平。
寒冷季节,来块烤红薯,捧一碗热腾腾的红薯粥,是不是很有诱惑呢?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吧,不过要注意控制量,有利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①红薯可生吃或熟食,但不建议油炸后食用;②红薯虽可以做主食,但不能过量食用,食用总量不建议超过主食的1/3;③空腹食用容易泛酸、烧心;④发霉、黑斑的红薯,食用后容易引起中毒,甚至可能导致死亡;⑤胃寒、对红薯有过敏现象者不建议食用。
(番薯(学名:Ipomoea batatas (L.) Lam.)别称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通常为宽卵形,叶柄长短不一,聚伞花序腋生,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
番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
冬天,是吃白萝卜的季节。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姜开胃,蒜败毒,常吃萝卜壮筋骨”
“萝卜响,嘎嘣脆,吃了能活百来岁”......
相信这些俗语很多人都听家里的长辈说过,它们也反映出了白萝卜在民间受欢迎的程度。甚至,民间还有“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可以说是极为看重了。
那么,白萝卜真的有俗语里说得这么神奇么?今天,就让Dr.京来带大家一探究竟吧~
首先大家要明白:民间的谚语是对生活经验的模糊总结,在以前科学并不昌明的时候拿来指导生活是可以的,但细究起来就往往不够准确。
所以,白萝卜的营养价值确实丰富,但真的没有传言里那么万能,像什么“不用医生开药方”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俨然把白萝卜当成万能灵药了。
但话说回来,白萝卜的营养丰富,确实不假——
白萝卜,又叫大根、菜头、莱菔,可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地下的块茎,生吃熟吃均可。萝卜在我国分布广泛,特别是北方人尤其喜爱,也是北方的主要冬季菜之一。
白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锌等微量元素,能够增强免疫力,另外,其中的芥子油、淀粉酶、木质素和粗纤维等也都对人体大有益处——
芥子油能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粗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并吸附或结合氨、胆汁酸等多种有害物质,并增加类固醇与脂类的排出,这些有害物质都是结肠癌、直肠癌的诱发因素;
淀粉酶则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使之得到更加充分的吸收,有助消化和消除胃肠胀气的功能;
另外,可能很多人在吃白萝卜时会把外皮切掉,但事实上它的外皮也是营养丰富的——其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这种物质在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可以激活一些重要免疫细胞的活力,帮助人体增强免疫力。
所以说,白萝卜的营养价值确实无可指摘,也难怪连《本草纲目》里都夸它是“蔬中最有利者”。
而面对这么好的食材,我们这个“吃货民族”自然会在它身上吃出很多花样——
作为一种家常菜,白萝卜的吃法丰富,生吃熟吃均可,所以在烹调上也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首先,最简单的做法:凉拌,切成丝浇上香油、生抽等,清脆可口,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营养。另外,还能炒着吃;炖汤:白萝卜和鸡肉、羊肉、排骨等均可搭配;做馅:和其他食材搅拌到一起,包包子、包饺子、炸丸子……这些最传统的家常吃法任君选择。
另外,白萝卜还有几位值得推荐的“好搭档”:
但除了“搭档”,它也有“敌人”:白萝卜和胡萝卜最好不要一起吃,因为白萝卜中有丰富的维C,而胡萝卜中却有一种名为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有可能会把前者破坏掉,如此一来白萝卜的营养价值也就会大打折扣。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
正所谓“没有垃圾食物,只有垃圾吃法”,白萝卜虽好,但毕竟无法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均衡饮食才是健康王道。
中国人做菜离不开油,特别是我们的炒菜,油多才香,才能炒出“锅气”,对于油炸的食物来说更是如此,宽油才能炸出酥脆的美食。但这些“吸油”的家常菜,其实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隐藏危机,多吃无益!赶紧来学习一下,给自己提提醒吧!
一、 地三鲜
虽然食材都是“素”的,但是油脂含量并不低于肉菜。正宗做法是把土豆和茄子块裹上面粉,放入油锅里炸成金黄色,本身它们就吸油,再放油锅里翻炒一遍,更是油上加油。
二、水煮系列:水煮鱼、水煮肉片
虽然叫“水煮鱼”,但其实叫“油煮鱼”更加贴合实际。吃过的人都知道,水煮鱼或肉的汤里,上面是油,下面是水,但当夹起肉时上面的油会吸附在肉和菜上,十分不健康。
三、干煸系列:干煸豆角、虎皮尖椒
干煸只需少量油,但耗时间较长。所以为了降低等候时间,现在干煸菜基本都变成了油炸。此外,虎皮尖椒表皮呈“虎皮”状也是油炸的结果。油炸菜本身油量就高。
四、干锅系列:干锅笋、干锅菜花
干锅菜,其实就把熟了的食材,继续干泡在半锅油里加油,不仅菜继续吸油,而且长时间高温还会损失营养素。
五、油炸系列:炸藕盒、炸茄子、炸蘑菇
这类炸制的食物往往需要裹上面粉,然后放到油中去炸,不仅食材吸油,而且淀粉在高温油炸情况下还会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一日三餐,避免不了油脂的摄入,但是油吃多了,容易形成“一身的病”!具体的不利影响有这3点!
六、“吸油”过多易导致的疾病
三高
吃油多、摄入过多饱和脂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肥胖,还会增加血液里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油脂的单位热量高,一般情况下,1克即可产生9千卡的热量。如果每人每天多吃进1茶匙(15克)油,一个月后体重会增加700~800克。
水煮鱼、麻辣烫、炸鸡等食物中含有大量脂肪,这些食物使会体内的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在短时间内,如果我们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迅速升高,就会出现血浆变成“猪油色”的特殊情况,于是抽出的血表面就会有一层油脂一样的东西,在临床中这种血叫乳糜血。
吃油过多,长期血脂过高,甘油三酯囤积在血管很容易引发动脉硬化,就会导致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油脂摄入过多,除了造成肥胖外还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过多。脂肪酸过剩时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贮存,如果沉积在血管里,就会造成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胰腺疾病
高油饮食或是胰腺炎诱因。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李非2018年在活动上指出,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病因其实是胆结石、高脂血症和酒精,现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增多,尤其是在节日期间,大部分人容易暴饮暴食、大量进食油腻食物及大量饮酒又是导致胆囊炎急性发作,血脂控制不佳的重要诱因,因此,此时往往是医院里急性胰腺炎病人最多的时候。
小时候,我就喜欢吃猪肝。每年春节,家里人会买一些猪肝接待来往的客人。因为家穷,所以家里很少有客人来,剩下的猪肝就成为我的美餐了。过年的记忆很多,但每年春节都会想起猪肝。
肝脏是动物体内储存养料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最理想的补血佳品之一,具有补肝明目、养血、营养保健等作用。猪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保护眼睛,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对皮肤的健美具有重要意义。猪肝中的铁质丰富,是补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所以许多有贫血症状的人都经常会吃点动物肝脏来补血,但也有很多人不吃猪肝,他们认为猪肝不干净。
在这些人的意识里,猪肝脏在体内有解毒的作用,里面有体内消化产生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虽说总的含量不会很高少量吃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但也难以保证一些致病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不会对人产生危害,所以还是少吃为妙,像香港呀欧洲美洲等英制国家都禁吃动物内脏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这样的理由给蒙蔽了。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人都不吃肝脏甚至内脏,那么我们吃就是不正确的。有一次一个患者贫血,问我吃啥,我说吃点猪肝吧,结果被嘲笑半天:大夫还吃猪肝?我疑惑半天,猪肝怎么了呢?其实国外并不是不吃肝脏,很贵的鹅肝就是很受欢迎的的一道大牛菜。所以,认为肝脏不是干净的食物,是不科学的。
肝脏也是一种中药,具有养肝明目;补气健脾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肝虚目昏;夜盲;疳眼;脾胃虚弱;小儿疳积;脚气浮肿;水肿;久痢脱肛;带下等病症。古人用猪肝治疗夜盲症,治遇夜目不能视:雄猪肝一叶(竹刀披开),蚌粉(如无,以夜明砂代)三钱(为末)。蚌粉纳肝中,麻线扎,米泔煮七分熟,又别蘸蚌粉细嚼,以汁送下。
食用猪肝要注意:因为猪肝含有的胆固醇较高,如果食得过多摄入的胆固醇就多,这样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加重心血管疾病,所以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应少食猪肝。猪肝中铜元素含量较高,如果与维生素C结合,维生素C会失去原来的功能,所以不能与维生素C同食。有病而变色或有结节的猪肝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