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前段时间港媒报道称TVB老戏骨廖启智因患胃癌停工,而就在3月28日晚,他的经纪公司就发文宣布了一个噩耗:廖启智先生因患胃癌,于28日晚上8时32分离世,享年66岁。
对于喜欢香港电影的观众来说,这位黄金配角一定不陌生。
他出道40年,电影、电视、舞台剧均有涉及,贡献了无数荧幕形象,例如《无间道》、《笼民》、《无双》、《怪侠一枝梅》等,凭借着出色的演技和敬业的精神曾多次提名金像奖最佳男配。
其实在去年,廖启智就已经确诊,并且开始接受治疗,但无奈已经到了晚期。
前段时间吴孟达因肝癌去世,如今又是廖启智因胃癌去世,当他们发现癌症之时,都是到了晚期。Dr.京为这些老戏骨感到遗憾,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幸事件又一次告诉我们:
预防癌症,早发现早治疗才是重中之重。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全世界胃癌新发病例约108.9万例,居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第5位。2020年全世界因胃癌死亡病例约76.9万例,居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第 4 位,其中 43.9% 发病病例和 48.6% 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
相对于其他疾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胃癌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图源:pixabay
胃癌的发病是复杂的,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遗传、生活习惯、细菌感染等[3]。
一、家庭遗传因素
胃癌患者有家族聚集性,胃癌的癌变与抑癌基因有关。
二、生活习惯因素
1. 饮食不健康
高盐、高油食物会破坏胃粘膜,长期过量食用这类食物会增加患胃病的风险。并且如今人们生活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饮食和作息都不够规律,常常饿一顿饱一顿,所以胃的小毛病屡见不鲜。
而廖启智先生对待工作十分认真,去年确诊之时都没有放弃工作,很可能因为平日工作忙碌而忽略了健康饮食方式。
2. 长期吸烟喝酒
根据《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发表的《2000—2019年中国胃癌流行病学趋势分析》中的统计图可知,中国男性胃癌标化发病率是女性的3.0倍,标化死亡率是女性的2.7倍[1]。
2000—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率变化趋势[1]
2000—2019年中国胃癌死亡率变化趋势[1]
图源:《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乙醇以及香烟中的尼古丁会直接刺激胃粘膜,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形成。而男性吸烟和喝酒比例远高于女性,所以男性胃癌的发病率也高于女性。
三、细菌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导致胃癌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感染者较无感染者胃癌发病风险增加1倍[1]。家庭中共用筷子、牙刷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旋杆菌。
图源:pixabay
所以,想要远离胃癌,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多注意健康。
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5%[4],所以及早发现对于胃癌的治疗大有益处。
那么胃癌在早期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胀气、恶心等[2]。
但绝大多数胃癌没有早期症状,并且常与胃炎以及其他胃部慢性疾病症状相似,不容易引起重视,从而容易放松警惕。直到中晚期才会出现明显消瘦、黑便、腹痛等更明显症状,然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如果廖启智先生早些开始做检查,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
所以不管再忙,当胃部出现不适之时一定要前往医院做胃癌筛查,排除隐患。
一、哪些人需要做筛查?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二、如何做筛查?[4]
在大多数人印象里,一提起检查胃病,想到的就是做胃镜,但多数人对于做胃镜抱有抵抗心理,其实大家不必太过担心,实在不想做胃镜可以先进行血清学筛查。
血清学筛查是指胃蛋白酶原(PG)检测、胃泌素17检测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三种,如果做完这三项检查后发现有问题,再去做胃镜也不迟。
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可以选择两种方式。
1. 抽血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抗体
2. 碳13、14呼气实验,也就是常说的吹气实验,无需抽血
做完以上三项检查后,根据PG检查和HP的检查结果可以将患者患胃癌的风险分为A、B、C、D四级,再根据级别分类来决定接下来的检查。如果检查结果处于A级,说明不用做胃镜检查了,但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定期做复查还是很有必要的。
胃癌风险分级表[4]
早期胃癌筛查步骤[4]
资料来源:《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
血清学检测可用于胃癌的初筛,检测费用较低,相比胃镜只需采血,降低了痛苦,更加适合想要排除胃癌的人群进行初筛。
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及B级、C级、D级三类,则需要去医院消化内科做内镜筛查,内镜筛查可选择电子胃镜筛查、超细胃镜检查、磁控胶囊胃镜筛查、高清内镜精查。
1. 电子胃镜检查
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因为检查仪器会接触舌根部,所以容易引起呕吐反映,具有一定痛苦,接受度较差。
2. 超细胃镜检查
相比于第一种的电子胃镜,超细经鼻腔插入,降低了不适感。
3. 磁控胶囊胃镜筛查
吞下一枚胶囊即可,全程无痛苦、便捷、诊断准确度高,有助于发现胃癌前病变或状态,但价格不菲。
4. 高清内镜检查
所谓高清,就是比普通内镜更加清晰,胃癌的检出率也更高。
图源:图虫创意
为避免做胃镜时感到痛苦,Dr.京在这里提醒大家,在做胃镜时,可以做以下几项准备:
1. 检查前不要紧张,保持心情放松,平静呼吸。
2. 实在无法接受,可以选择无痛胃镜。
具体做哪一项可依据自身的接受程度以及财务状况进行选择,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正常,那么就可以暂时放心了接下来定期做复查就可以,无特殊情况建议一年复查一次。
如果检查发现黏膜充血、糜烂甚至是溃疡等,先不要紧张,需要进行活检,来判断一下是否为恶性。
今年有太多熟悉的人离我们而去,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想要远离癌症,日常防护和定期检查都要做起来。
参考文献:
[1] 曹毛毛,李贺,孙殿钦, 等.2000—2019年中国胃癌流行病学趋势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1,20(1):102-109. DOI:10.3760/cma.j.cn115610-20201130-00746.
[2]张晓红,冯莉,贝颂华, 等.25万例症状性患者胃镜筛查早期胃癌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9,28(1):34-36. DOI:10.3969/j.issn.1006-5709.2019.01.008.
[3]张琴,谭婷婷,王明婷, 等.胃癌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7):1008-1010. DOI:10.19435/j.1672-1721.2020.07.069.
[4]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7):433-448.DOI: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4.07.001.
[5]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等.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8,12(1):8-14. DOI:10.3760/cma.j.issn.1674-0815.2018.01.003.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胃癌是全球高发肿瘤,但在亚洲尤其多,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全球胃癌发病率排名前四的是韩国、蒙古、日本和中国,地域特点如此鲜明,实在值得研究。
目前认为,胃癌的发病是细菌因素、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膳食因素(亚硝基化合物、高盐膳食且蔬菜摄入量少)和生活方式(吸烟、饮酒)或许能解释1/3-1/2的胃癌病例。幽门螺杆菌感染仍然是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胃癌虽然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及肺癌和肝癌,但是我国的整体生存率也不高,约23%。我们的邻国日本,胃癌的治疗水平全球领先,胃癌整体生存率高达80%,就连众所周知医疗技术很强的美国也望尘莫及。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1)日本重视早期胃癌筛查
国内胃癌患者大多发现的时候已经到了中晚期,甚至已经发生转移,这样的情况即使及时手术治疗,用上最先进的药物,生存率也有限。
而日本的胃癌患者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早期甚至原位癌患者,这些患者的五年治愈率可达98.1%。甚至可以不用通过手术,直接内镜下切除就可以,创伤小,预后好。而且日本十分重视胃癌的早期筛查,普及胃镜检查,支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等手段,使得能够防范胃癌于“癌前病变”之时。
两种主要的胃癌筛查方式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对比放射影像学。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 上消化道内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并可获取活检以诊断胃癌,还可诊断癌前病变(如胃萎缩、肠上皮化生或胃异型增生)。虽然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侵入性更强且费用更高,但其对多种胃部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也比其他诊断方法高。
对比放射影像学 — 使用荧光X线照相或数字X线照相的双重对比钡剂X线摄影可识别出恶性胃溃疡、浸润性病变,以及一些早期胃癌。然而,在高达50%的病例中,钡剂造影检查可出现假阴性结果[3]。钡剂造影检查对早期胃癌的敏感性可能低至14%。在皮革胃患者中,钡剂造影检查可能优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在放射影像学检查中,僵硬的“革囊烧瓶”外观的胃延展性下降更明显,其在内镜下的表现可能相对正常。
2)胃癌治疗水平高
日本一直是全球治疗胃癌的领先者,日本针对胃癌制定的指南和处理规约是世界各国的参照标准。而且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比如腹腔镜,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等先进的技术,日本都走在世界前列。
而且技术越来越多样化、精细化,能够在根治胃癌的情况下尽量地保留好的胃组织,比如幽门保存或贲门胃切除术等方式的应用。但是我国国内由于技术和医患环境的影响,导致大多会选择全胃切除术。全胃切除确实能够保证切干净,但是也由于没有胃,所以导致饮食摄入减少,容易营养不良,影响术后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很多胃癌患者选择去日本治疗的原因。
结论
日本对胃癌的筛查和治疗手段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希望随着我国民众对癌症筛查和预防的重视,我国医疗技术的提高,也能将胃癌治愈率逐渐提高。最后,学习日本的胃癌筛查方法,为了提高胃癌的早诊率,权威的指南建议,以下人群是胃癌高危人群,应该定期接受胃癌的筛查:1、年龄 ≥ 40 岁且符合以下 5 条中任一条者;2、来自胃癌的高发地区;3、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4、曾经得过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术后、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5、家里有一级亲属患过胃癌;6、存在胃癌的高危因素,例如高盐饮食、喜欢吃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等。
欢迎转发以上知识,说不定就能帮助身边的人!
25岁的小菊是一家医院的护士,三个月前突发的剧烈腹痛却无意间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因为检查显示,小菊所罹患的是胃癌。
胃癌约占胃恶性肿瘤的95%以上,每年新诊断的癌症病例数中,胃癌位居第四位,在癌症病死率中排第二位。
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进行性发展的过程,它的病因包括环境和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癌前状态。
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所以难以被发现,因此仅凭临床症状,诊断十分困难。
遗憾的是,小菊被确诊时已经是胃癌晚期,肿瘤已经转移到肝脏上,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小菊的父母说,小菊在三甲医院做护士,工作非常辛苦,一日三餐都不按时吃,而且压力特别大,其实腹痛有很久了,但连做个胃镜的时间都没有。
实在痛的不行了,小菊就自己跑到外面买点胃药,却不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已病入膏肓。
因为确诊已是晚期,三个月之后,小菊病入膏肓,她瘦骨嶙峋,还出现了严重的肺部感染,小菊被收进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
医生说,小菊住院时情况非常糟糕,用了进口的抗生素,再加上白蛋白等各种药品,一天费用不菲,小菊的父母开始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但后来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徒劳的,除了能延长生命,却根本缓解不了小菊的痛哭,探视的时候,小菊哭着对他们说,爸,妈,我太难受了,就让我走吧……
几天后,小菊陷入昏迷,因为出现呼吸衰竭,医生说需要气管插管,此时小菊的父母彻底崩溃,他们哭着说,不要再抢救了!
其实到目前为止,医学上尚无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出于人道主义,只能尽力减少患者痛苦,正因如此,不少国家还开展了安乐死。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
吴孟达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演员,出道40多年,演过无数令人难忘的角色,被称为“黄金配角“,也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但最近,我们一直看到“达叔“身体抱恙的新闻,在今年《王牌对王牌》节目里,达叔接受采访也说:自从7年前心脏出现问题后,他就感觉力不从心,更觉得自己随时好像要走了......
2月21日港媒又报道,吴孟达20日因重病入院,被安排在肿瘤科留医,曾和吴孟达合作《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在微博为吴孟达祈福。
今天,一直有透露达叔近况的好友田启文终于透露了真相,原来,吴孟达去年就患上了肝癌。
看着照片里憔悴的达叔真的心疼!希望他能平安健康,顺利出院!
每次看到这类揪心的新闻,就想说,健康才是人一生最大的财富,不管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把身体放在第一位!
达叔患的肝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癌症,发病率排在各种癌症的第4位,中国肝癌患者比例约占全球的55%!
很让人害怕的一点是,当发现不对劲,确诊肝癌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
根据数据统计,只有10%~30%晚期肝癌患者能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而且整体预后很差, 一般平均存活时间只有3个月左右。
该如何应对这一可怕的“杀手”呢?
因为肝癌在早期的时候,很少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根据观察研究,从肝脏有病变开始至诊断亚临床肝癌之前,患者通常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这导致疾病很难在早期被发现。这段疾病隐匿发展的时间,大约在10个月左右。
当肿瘤长大大概3-5厘米的时候,大多数患者仍无典型症状,少数患者可以有上腹部闷胀、腹痛、乏力和食欲不振等慢性基础肝病的相关症状。
临床上,这个时期的癌症,多是因为在体检时测出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进一步确诊的。
而当患者出现典型症状,如右上腹疼痛、饭后上腹饱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发热、消瘦、乏力等表现,还可能出现黄疸、出血、肝性脑病等,往往已是中、晚期。
此时,癌变的组织逐渐增大,起势后,疾病进展会十分迅速。
起病隐匿,进展迅速,肝癌患者5年的年龄标准化相对生存率仅为10.1%,这就是肝癌的可怕之处。
相比而言,如果能早一点发现的话,肝癌的预后会好很多。
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有效治疗和长期生存至关重要,是其防治关键。肝癌的高危人群,更是需要重视早期检查。
在中国,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 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的人。
2. 长期酗酒的人。
3. 非酒精脂肪性肝炎患者,BMI >35的男性死于肝癌的危险度是正常体重成年男性的4.52倍。
4. 总是会吃到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的人。
5.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龄 40 岁以上的男性风险更大。
实验室及影像检查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隔 6 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
下面,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各种检查项目。
1.甲胎蛋白(AFP)
这是当前诊断肝癌常用而又重要的方法。
对于AFP≥400μg/L超过1个月,或≥200μg/L持续2个月,排除妊娠、生殖腺胚胎癌和活动性肝病,应该高度怀疑肝癌,但仅靠AFP不能诊断所有的肝癌,有30%-40%的肝癌患者AFP检测呈阴性。
2.超声
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
可以早期、敏感地检出肝内可疑占位性病变,并观察肝内或腹部有无其他相关转移灶。但敏感性低于磁共振。
3. CT和磁共振(MRI)
常规CT或增强CT,检出和诊断小肝癌能力总体略逊于磁共振成像。
MRI是临床肝癌检出、诊断和疗效评价的常用影像技术。如果结合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使用,可提高≤1.0cm 肝癌的检出率和对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4.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
这项检查既可了解肝脏占位的生化代谢信息,又可进行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并且同时全身扫描可以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的目的,同时可了解肿瘤治疗前后的大小和代谢变化。
但是,PET-CT肝癌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需进一步提高,且在我国大多数医院尚未普及应用,不推荐其作为肝癌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可以作为其他手段的补充。
5.肝脏穿刺活检
病理活检,依然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
如果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典型肝癌的占位性病变,符合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通常不需要以诊断为目的肝穿刺活检。
但对于缺乏典型肝癌影像学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肝穿刺活检可获得病理诊断,对于确立肝癌的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非常重要。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必须得承认,肝癌很可怕,而且,一旦到了晚期,目前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去应对。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所有问题我们都能控制,但我们永远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我们可以选择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我们能做到的范围内,去尽量降低罹患肝癌的风险。针对前面提到的高危因素,如果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如果做到了这些,是有助于我们远离肝癌的。
希望各位健康,远离各种疾病。
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1],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2]。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每年胃癌新发病例将近70万例,死亡病例将近50万例;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均高居第2位[2]。
胃癌的5年生存率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如果能在胃癌早期及时就诊,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2]。然而,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却低于10%,远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1]。
早期发现、早诊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1],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是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措施,因此,了解胃癌的危险因素极为重要。
胃癌的危险因素 [1]
年龄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增加。在我国,40岁以后胃癌发病率明显上升,但是达到峰值后逐渐缓慢下降,而30岁以下发病的病例比较少见。
就胃癌死亡率来说,30岁之前死亡病例较为少见,而40岁及以上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另外,饮食因素同样重要。高盐饮食、腌熏煎炸烤食物、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吸烟饮酒等都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可以生存在人胃部的细菌,可抑制胃酸分泌,导致胃粘膜萎缩、胃壁损伤,引起慢性消化道疾病甚至胃癌[3]。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部炎症反应,反复的炎症反应会使细胞DNA调控发生异常,当DNA无法调控细胞正常增值的时候,癌症就会发生。此外,幽门螺杆菌中有一种叫做“CagA”的毒性蛋白,被认为是其致癌的根源[4]。
目标人群 [2]
癌症的早筛不是每个人都要频繁进行的,而是首先根据危险因素来确定危险人群,包含在危险人群范围内的,最好每年做一次检查。
在我国,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属于胃癌的危险人群: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③曾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肥厚性胃炎、手术后残胃、恶性贫血等疾病;
④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胃是我们身体营养消化吸收的大本营,护胃行动不可怠慢,同时对胃部疾病隐患的早发现、早诊早治才是正确的。为了更加长久的健康,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哦。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消化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胃癌的发病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与90%远端胃癌的发病相关)、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不良饮食结构和烹饪方式等[1]。
有人问,胃癌多是“养”起来的,医生苦劝:胃不好的人,3个习惯尽早改掉!是什么?
以下3个易导致胃癌的习惯尽早改掉:
1)吸烟和喝酒
胃癌的发生除了与饮食有关之外,与吸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烟雾中会含有二苯并咔唑、苯并芘等物质,而这些物质都是致癌物质,不仅是引发胃管的主要因素,也会引发食管癌;严格来说酒精并不是什么致癌物质,但是大量饮酒会对胃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感,对粘膜组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当一个人即吸烟又饮酒时,产生的危害更大。人们应禁烟禁酒,对于一些人群来说,戒烟戒酒较为困难,但是也一定要少吸烟、少饮酒,且尽量不同时进行。
2)不良饮食习惯
国内外胃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均表明,不良饮食习惯(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进食快、喜烫食等)为胃癌的危险因素。若饮食习惯不良,容易形成胃的负担过重,造成机械的胃粘膜损伤以及胃液的分泌紊乱,久之导致慢性胃病的发生。而慢性胃病,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使胃粘膜保护和屏障作用遭到破坏,增加致癌物致癌的风险。
国内研究发现随着各种不良饮食嗜好的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逐渐增大。很多研究表明,新鲜果蔬、大蒜、绿茶、豆制品、牛奶等食物是与胃癌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是预防胃癌的理想食物,可以适当多吃。
3)高盐饮食
高盐饮食(包括腌制饮食,如如咸鱼咸肉、火腿、酸咸菜等)对胃癌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实验研究证实高浓度的盐可损伤胃粘膜,导致胃腔内壁细胞的萎缩和脱落,增加机体对致癌物的易感性。
英国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食盐本身并不诱发肿瘤,而是由于人体长期摄入高盐可腐蚀损伤胃粘膜,导致慢性胃炎,高盐通过反复破坏胃粘膜屏障,促进亚硝酸胺吸收,并直接接触和作用于胃粘膜从而导致胃癌。
另外,有学者研究发现高盐饮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二者相互作用大幅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细菌蛋白产生,这种细菌蛋白导致胃癌,如果仅仅高盐饮食而没有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产生的细菌蛋白就不会患胃癌,但是在高盐饮食 的情况下,会增加幽门螺杆菌产生细菌蛋白的量,从而导致胃癌。
总之,胃癌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远离胃癌,一定要注意健康生活方式,比如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保护胃黏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就餐,不暴饮暴食,不进食过快,不吃过烫食物,进餐时要心情愉快;少吃或不吃腌菜、烟熏和油煎食物;不吸烟、少饮酒。
参考文献
[1]刘芹,刘宝瑞.2019ESMO转移性胃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泛亚洲人群适用[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9,5(02):97-101.
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黑便等。胃癌的患者,无论早期晚期,都不要感到绝望,不要对治疗失去信心,应该积极的去治疗。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死亡率高,吸烟导致的肺癌占了很大的数量,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5%,这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之前茅。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多已属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诊治。
一、胃癌的症状
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黑便等。
二、胃癌的诊断方式
1.X线表现气钡双重造影可清楚显示胃轮廓、蠕动情况、粘膜形态、排空时间,有无充盈缺损、龛影等。
2.纤维内窥镜检查。
3.脱落细胞学检查。
4.B超。
5.CT检查。
三、胃癌的预防
1.避免进食粗糙食物
2.少吃或不吃盐淹食品
3.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4.少吃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
5.改进饮食习惯和方式:要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食物不能过烫,进食不宜过快;进食时情绪愉快,欢乐开朗;不饮烈酒,不抽烟。
四、胃癌的治疗
胃癌早期指临床分期为I、II期,早期胃癌一般未发生扩散转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术后配合放疗、化疗或中医药治疗。由于手术需要切除胃部的三分之二甚至五分之四,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容易复发转移。
晚期胃癌指临床分期III期、IV期,晚期胃癌多有转移或临近器官的侵犯,目前临床多采用姑息手术治疗,配合放疗化疗或中医药治疗。部分患者因为采用姑息治疗,肿瘤并没有完全切除,即使配合常规放疗化疗,又因为胃癌90%以上都是腺癌,对常规放疗化疗并不敏感,制约了疗效的进展。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微创甚至超微创治疗逐步应用在早期胃癌的治疗。缓释库疗法是1998年应用于临床的一种超微创治疗,是一种很适合胃癌患者的治疗方法,可以直接杀死胃部肿瘤细胞。
由此可见,胃癌的患者,无论早期晚期,都不要感到绝望,不要对治疗失去信心,应该积极的去治疗,选择适合自身疾病的方法,积极接受治疗方有恢复健康的机会。
谈癌色变,胃癌目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患年龄段在55-70岁。
中国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是死亡率下降并不明显。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胃癌的症状并不明显,从而被人们忽视,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那么出现哪些症状千万不要扛?
1.早期胃癌的症状
非常遗憾地说,大多数病人在得胃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在进食后可能会感觉肚子胀,恶心,不舒服,老打嗝。
可是即使有这些症状,但是并不典型,也不被人们重视。
很多人就以为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或者消化不良,有的甚至不会去医院检查,认为忍忍就过去了,或者仅仅在附近的药店买一些治疗消化不良或者治疗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的药物来吃。
时间长了就一直当作胃病来治疗。
又因为早期吃一些治疗胃病的药物或者确实可以缓解部分症状,看似使病情减轻一些,实则会耽误胃癌的早期最佳治疗时间,拖拖拖,越拖越严重。
2.中期胃癌的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加重,一些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的一个疼痛有明显加重的现象,这种疼痛是没有规律的,时不时就会痛,与进不进食无关。
一般疼痛的部位左上腹,但是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癌和胃溃疡,那么这个疼痛是与进食有关的,一般胃溃疡是进食后疼痛。
有些病人会出现没有食欲,吃不下东西,体重会慢慢减轻,整个人看起来日渐消瘦。
在这个时期有时会引起患者的重视,患者会感觉到现在的精神气不足,乏力,整个人病怏怏的,于是会去医院做个检查,被查出是胃癌,然后接受正规治疗。
可是一旦这些患者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继续按照慢性胃炎来进行治疗,就会严重的耽误病情,使其发展到晚期,增加死亡的风险。
3.晚期胃癌的症状
胃癌晚期会因为肿瘤所处的不同部位,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胃的上部叫做贲门,也就是胃进食的开口处。
如果贲门部长了肿瘤,那么随着肿瘤的增大,病人会出现进食时吞咽困难,有一种哽咽感。
到后期癌肿越来越大甚至喝水时也会有哽咽感,甚至喝不了水。胃的出口部分叫做幽门,如果肿瘤长在这个地方,在病人进食之后因为食物从胃中排出时受阻,因此进食后就会有明显的腹胀感,甚至有明显的呕吐。
中部的胃癌,如果侵犯到它周围的组织,比如胰腺,就会出现明显的腹痛,甚至有些人因为牵扯到腹膜后的一些神经就会出现背部疼痛。
肿瘤如果破溃或者侵犯周围的血管就会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表现继而贫血。晚期的胃癌患者在腹部有时会触摸到一个肿块比较硬而且位置比较固定,还会有黄疸、腹水、营养不良等表现。
残胃癌顾名思义就是“残余”部分的胃发生的癌变,具体指胃溃疡等胃良性疾病术后5年以上或胃恶性肿瘤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变[1, 2]。此时,胃病术后患者要提出疑问了,为什么做完手术还会癌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引起“残胃”癌变的原因
1.手术方式
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为了切除病灶同时维持消化系统功能,手术的方式通常是将病灶及周边切除,再设法将“断端”缝合。手术医师通常会根据病变位置、大小以及性质确定具体的术式,最常见的胃大部切除术的术式有两种:BillrothⅠ(B-Ⅰ)和 BillrothⅡ(B-Ⅱ)
与 B-Ⅰ式重建相比,B-Ⅱ式重建术后患者更易发生残胃癌,且更多见于吻合口部位,而 B-Ⅰ式重建术后残胃癌更多见于非吻合口部位[3],这与术后吻合口长期被小肠反流液浸泡所致的黏膜炎性改变和增生相关。
2.术后胃内环境改变
胃大部分切除时处于手术范围的胃窦也会被切除,胃窦具有分泌胃泌素的作用,而胃泌素与胃黏膜的抗损伤机制有关,因此手术后,胃粘膜更易被损伤;术后胃酸分泌降低甚至无胃酸,致使大量细菌在胃内繁殖,引起胃内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大量产生,而发生胃癌。
此外,由于手术切除了部分结构如胃的出口“阀门”——幽门,肠液很容易反流入胃,对胃黏膜的长期重复刺激,也是发生残胃癌的原因之一。
3.术前已存在的病变
可以诱发胃癌的发病因素同样也是残胃癌的诱因,若这些因素在胃部手术前就存在,术后若未消除,日积月累病情进展仍可以癌变,限于术后胃部的形态,表现为“残胃癌”。
这些因素暴露:幽门螺杆菌感染、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等[4],都是胃癌术后残胃癌的病因素。
二、“残胃癌”有哪些症状
残胃癌患者临床症状与胃癌症状相似,但也不典型,早期以腹痛、腹胀为主,发现时多为进展期,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黑便、贫血、消化道梗阻等。
首次手术距临床诊断残胃癌的间隔时间一般为6~35年,严重者可并发吻合口梗阻、消化道出血及肝、脾转移癌。
三、“残胃癌”如何治疗
残胃癌一经确诊,一般需再次行全胃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放疗。与原发性胃癌一致,应遵循“安全性、根治性、功能性”的原则,做规范化清扫手术;不可根治者,行姑息性切除,具体方案由手术医师确定。
综上,做过胃部手术的患者,术后一定不能大意,要坚持定期复查,生活中戒烟戒酒,清淡饮食,以预防残胃癌的发生。
近年来肠癌高发,并且逐步趋于年轻化。而且更让人唏嘘的是,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事实上,如果能了解肠癌的诱因,提前做好预防,是能够尽早和它“撇清关系”的,建议大家提前了解一下结肠癌的病因,以便于针对性预防哦。
第一部分:结肠癌是如何发生的?
原因一:如果你的一级亲属有过结肠癌病史,那你患病的几率可能就会稍高一些,因为它有一定的遗传性。
原因二:长期大量抽烟也会导致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变高,因为烟当中有很多致癌物质,比如二甲基胫,经常抽烟,会导致这种物质堆积在肠内,从而诱发结肠癌。
原因三:一些疾病要是没有在第一时间处理,让它反反复复,也是有癌变倾向的,比如慢性大肠炎症,尤其是血吸虫导致的肠道炎性改变。
原因四:有的息肉也是有癌变倾向的,尤其是绒毛样腺瘤样息肉,癌变的几率比其他的息肉要高的多,大概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而管状腺瘤样息肉癌变的几率大概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期间。
原因五:如果在饮食方面不多加注意,也会增加你得结肠癌的几率,尤其是长期有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低钙等饮食特点的人。
上述这些就是导致结肠癌发生的常见因素,如果你想远离结肠癌,那你就要注意避免这些诱因。
第二部分:结肠癌其实可以防
定期去医院体检,尤其是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需要定期做肠镜检查,尤其是一些癌前病变,也可以及时被发现。
及时治疗原发病。出现息肉,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一下看是属于哪一种的息肉,一般来说,由于炎症造成的息肉是可以自行消褪的,但是腺瘤性息肉是不可以自行消失的,还可能会越长越大。如果腺瘤性息肉发生细胞突变,就可能变成结肠癌,所以该治疗的一定要及时治疗。
注意饮食,尽量做到饮食均衡,多吃蔬果以及粗粮,它们当中的膳食纤维素对于消化道有很大的益处,因为它可以帮助人加快肠道蠕动的速度,减少肠道内的一些垃圾的沉积,从而减少结肠癌发生的风险;同时,少吃那些高脂肪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可增加肠内胆酸、胆固醇量,这样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此两者的代谢产物可能为结肠癌的致病物质。
适当运动,不要总是坐着,这样对健康也是不利的,很容易便秘,而长期便秘也会增加结肠病的患病率,所以平时一定要动起来。
结肠癌这几年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引起重视,做好预防工作。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中国是胃癌大国,根据2019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1],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的排行榜上,胃癌以每年40.3万的发病人数,继肺癌之后,位居第二。
这意味着,每新的一天就有1000多人罹患胃癌,而这其中能活过5年的不超过400人。[2]胃癌不仅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因此了解胃癌的成因,预防胃癌的发生则成为我们必须要关注的话题。
一、胃癌的发病机制——胃是如何沦为"是非之地"的
我们知道,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我们的一日三餐都要经过"胃工厂"的储存和加工才能完成消化。
由于胃要"打磨"我们食入的各种酸甜苦辣的食品,当食物刺激性大,经常损伤胃壁,或食物携带了可以损伤胃细胞的细菌,胃就需要不断地修复、生长来抵御这种"伤害",但长年累月,如此频繁地修复,终有一天,胃细胞中的一些"异军""叛变",开始"疯长",就变成了"胃癌"细胞,胃就产生了癌变。
二、胃癌的 诱因——促使胃癌变的5条“导火索” [3]
1.地域环境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而从国外的视角看,日本发病率最高,而美国则很低。
2.饮食生活
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胃癌发病率较高,这是由于上述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含量高。同时,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与水果与发病也存在一定关系。此外,"万病之源"——吸烟也是胃癌的诱因,有研究显示,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性较不吸烟者高出一半。
3.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因其螺旋形的菌体形态而得名,英文缩写为HP,是引发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胃黏膜炎症和损伤,从而进一步引发癌变。据统计,HP阳性者胃癌发生的风险是未感染者的3~6倍。
4.胃部疾病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若胃部本身患有疾病,那么发生胃癌的几率也会增加。这些基础性的胃部疾病包括:胃息肉、胃炎及做过胃部分切除后的"手术胃"。这些胃中的细胞随着病情的进展"韬光养晦",直到有一天发生癌变。
5.遗传因素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在遗传学上也是成立的。研究表明,若某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患有胃癌,那么此人胃癌发病率要高出其他人4 倍,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
如果胃部长了肿瘤,早期消化不良,晚期可能出现呕血、消化道梗阻等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更可能夺走我们的生命。因此我们要从远离胃癌的诱因开始,为我们的"胃"做好力所能及的保护。
在进行胃液分析之前,需要皮下注射五肽胃泌素注射剂,剂量为每公斤体重6微克。随后,持续抽取胃液,每15分钟收集一次,共进行四次。注射胃酸刺激剂后,收集的四次胃酸分泌总量被称为最大胃酸排出量(MAO)。正常成年男性的MAO值为18.02±8.84毫摩尔每小时,女性为13.43±7.98毫摩尔每小时。从四个标本中选择连续两次15分钟内最高的胃酸排出量相加并乘以2,得到的结果被称为高峰排酸量(PAO)。
五肽促胃液素分泌试验是一种用于测定胃壁细胞最大分泌量的方法,对于诊断病变性质和指导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检测胃酸的pH值,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真性胃酸缺乏(pH>7)、胃酸过低(3.5~7.0之间)等情况。例如,在胃癌、萎缩性胃炎等疾病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真性胃酸缺乏的现象。对于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患者,BAO>15毫摩尔每小时、MAO>30毫摩尔每小时、BAO/MAO之比常>0.6,这些指标已成为诊断依据。
消化道肿瘤是中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威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道癌和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却在上升。结直肠癌是全球第四大恶性肿瘤,每年约有10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此病,近50万人因此死亡。在西方国家,结直肠癌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西化,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目前其发病率已位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死亡率排在癌症死因的第五位。
预防是关键。40%的恶性肿瘤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40%的恶性肿瘤可以通过早发现、早治疗而临床治愈,20%的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规范化的治疗长期生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肉类及脂肪的消费量呈正相关。因此,合理安排膳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的食物,摄取适量的钙、钼、硒有助于预防大肠癌。胃癌与吸烟、饮酒、喝浓茶、进食腌制食品、面食多有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提高胃癌治愈率、生存率至关重要。
手术治疗仍是消化道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化学治疗(化疗)通常用于恶性肿瘤的术前、术中、术后以及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放射治疗对直肠癌的治疗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生物免疫治疗也逐渐成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各种支持治疗手段对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可减轻毒副反应,加强抗癌作用,增强免疫功能,防止复发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手术后,患者需要合理选择饮食的质和量,适当补充营养制剂,能够提高体质,并有利于术后放化疗的进行。术后恢复饮食一般从饮水开始,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半流食,等病情恢复后宜选用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并根据大便的性状、次数、量等进行加减增补,禁食辛辣刺激的食品,最好是清淡饮食,不要吃油腻的食物。直肠手术后病人早期会出现肠道功能的紊乱,最常见是腹泻,其次便秘,一般术后3~6月后明显缓解,无需特殊处理。对腹泻次数多者,考虑止泻药物对症处理。
手术并不意味着治疗周期的结束,一般需要5年的规律复查。主要目的包括评估手术后的生活质量、肿瘤的继续治疗、肿瘤的复发转移、新辅助治疗病人的评估再次手术、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评估。
本研究旨在探讨CpG ODN1826在体外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抗胃癌作用的影响。DC是机体免疫系统中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高效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并能显著地激活初始型T细胞,在免疫应答的启动、调控上起着关键的作用。CpG ODN1826是一种含非甲基化CpG基序的寡核苷酸,具有强大的免疫激活作用。
在本研究中,我们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获取单核细胞,通过GM-CSF、IL-4和TNF-α组合诱导扩增培养DC。结果表明,CpG ODN1826能显著增强DC表面CD1a、CD40、CD86、CD80和MHC-Ⅱ分子等的表达,提高DC的抗原提呈能力,并诱导DC大量分泌IL-12。同时,CpG ODN1826也能显著增强DC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表明其可能通过增强DC的抗原提呈功能和诱导DC分泌IL-12而发挥其抗胃癌作用。
总的来说,本研究结果表明CpG ODN1826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增强剂,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来对抗胃癌。然而,CpG ODN1826具体通过哪种途径增强DC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相关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通常情况下,普通电子胃镜只能通过普通光来观察食管和胃的粘膜。如果病变处较小或处于早期阶段,普通电子胃镜可能无法将其与正常的粘膜区分开来。这是因为在普通胃镜下,病变部位与正常食管、胃黏膜的颜色基本相同,难以辨认。因此,早期食管癌和早期胃癌的诊断常常被忽视或延迟。
然而,NBI内镜(窄带成像内镜)作为近年来国际上最先进的产品,通过使用415 nm和540 nm的窄带光作为照明光,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415 nm的蓝光波长短,能够穿透黏膜表浅,并且血红蛋白对光波的吸收峰也位于415 nm左右,非常适合显示消化道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和表浅血管;540 nm的绿光则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清晰地显示黏膜下血管。这些特性使得NBI内镜在普通光线下难以发现的微小病变更加明显,尤其是在食管、胃肠道早期肿瘤的诊断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从而大大提高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通过NBI胃镜检查,医生可以更早地发现食管癌和胃癌,并在内镜下直接剥离和切除癌变的粘膜。这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来说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中国的发病率居第二位。虽然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因素被证明是人类胃癌的直接病因,但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来预防它。
首先,避免长期食用含高“亚硝酸盐”的食物,如海鲜干货、刚腌制的咸菜、加工肉制品等。其次,少食用烟熏的食品,如熏鱼、熏羊肉。再者,不食用霉变的食物,因为它们可能含有较高的黄曲霉毒素。
相反,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A、C、E,能够阻断人体内外亚硝胺的合成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胃黏膜变形、坏死。建议的新鲜蔬菜有洋葱、番茄、香菇、金针菇、椰菜花等。
此外,养成食用大蒜和饮绿茶的习惯,大蒜可以增强抗氧化性,能对抗肿瘤生长和抗突变作用。绿茶可以抑制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进而起到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
最后,避免高盐饮食,戒烟,改变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生活习惯。同时,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和胃肠镜检查,特别是对于有胃病史的患者和生活在胃癌高发区的人群。
我有胃癌六年了,这六年来,我的生活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战斗。每天都在与病魔斗争,寻找各种方法来缓解症状。芪珍胶囊是我一直在服用的中成药,它对我的脾虚胃寒有奇效。然而,最近我发现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上没有货了,这让我非常焦虑。
我决定联系医生,希望他能帮我开具处方或提供其他用药建议。我们开始了图文问诊,医生很友善地问候我:“您好。”我向他说明了我的情况,请求他帮我开具芪珍胶囊的处方或推荐其他治疗脾虚胃寒的中成药。医生回复说:“不好意思,平台目前芪珍胶囊没有货。”
我感到非常失望和无助,毕竟这款药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再次请求医生帮我开具处方,哪怕是其他药房的也行。医生解释说:“开不了啊。”我不甘心,继续请求他:“开一个吧。”但医生还是坚持说:“没有用药建议链接啊。”
这次的问诊并没有解决我的问题,反而让我更加焦虑。我开始思考其他的解决方案,是否可以去其他药店寻找芪珍胶囊,或者尝试其他治疗脾虚胃寒的中成药。同时,我也在想,为什么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上会缺货?难道是因为太多人都在使用这款药吗?
我决定在网上搜索更多关于芪珍胶囊的信息,希望能找到其他的购买渠道。同时,我也想分享我的经历,希望能帮助其他人避免同样的困扰。健康真的很重要,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不适,应该及时就医。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妨来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一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患病的痛苦和无助感。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在面对疾病时。希望我的故事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也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健康,远离疾病的折磨。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有着重要影响。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近年来在胃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腹腔镜探查可以直视发现腹膜和大网膜的转移病灶,对于小于2.0cm、无淋巴结转移的粘膜内或粘膜下胃癌,可以通过电子胃镜、内镜超声以及病理活检等方法综合判断,确定手术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探查和姑息手术。早期胃癌的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术、腹腔镜胃内粘膜切除术、腹腔镜辅助的胃远端切除术等,其疗效与剖腹术相近,但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对于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也可以用于姑息性切除术或胃空肠吻合术、胃造瘘术等,缓解症状,解除梗阻,避免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手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腹腔镜手术将在胃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癌症作为影响人类寿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尤其是胃癌在中国的发病率排在第三位。虽然大部分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包括宿主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幽门螺杆菌是所有因素中最可控的一个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慢性胃炎主要分为萎缩性和非萎缩性胃炎两种类型。萎缩性胃炎是指胃固有腺体减少,组织学上分为化生性萎缩和非化生性萎缩两种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重要病因。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是一种多阶段、逐渐进展和长期持续的慢性炎性反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的发生率和程度逐渐增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使胃黏膜炎性反应消退,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宿主、环境和细菌因素的协同作用决定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相关性胃炎的类型和发展。
在从非萎缩性胃炎向萎缩性胃炎进展的过程中,表现为从浅表、萎缩、肠化生以至发生胃癌的“Correa”模式,幽门螺杆菌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启动其发生和促进其发展的作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萎缩性胃炎都会发展成胃癌。只有1%左右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最终可能发生胃癌。如果在萎缩性胃炎发生之前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几乎可以避免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癌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了萎缩性胃炎的感染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抑制或者延缓萎缩性胃炎的进展,同样可以降低其胃癌发生风险。
虽然萎缩性胃炎(主要是肠化生)的程度越重,范围越广,其发生胃癌的风险会相对越高,但仍然是只有少数的萎缩性胃炎患者会发生胃癌。因此,萎缩性胃炎并没有那么可怕。为了降低萎缩性胃炎进展到胃癌的风险,需要消除和避免相关危险因素,如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如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避免烟酒)、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生活规律等。定期通过内镜随访观察了解胃黏膜萎缩/肠化的变化情况,已利于在胃癌发生时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李先生,31岁,男性,因上腹部胀痛不适、反酸和嗳气等症状入院治疗。这些症状已经持续了十余年,但他一直没有重视,未接受规律的诊治。近两个月来,症状加重,李先生前来就诊,通过胃镜检查发现了胃窦溃疡、胃角溃疡和食管炎B级。胃镜活检结果显示为胃窦印戒细胞癌。
在入院后,李先生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他的神志清晰,面容正常,淋巴结未见异常。心音和杂音也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外形正常,触诊未见异常,仅上腹部有压痛感,但无反跳痛。肝脏和脾脏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显示,腹部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感,但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墨菲斯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门诊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窦不溃疡、胃角溃疡和食欲炎B级。胃镜活检结果显示为胃窦印戒细胞癌。入院诊断为胃窦印戒细胞癌。
李先生于2014年3月11日接受了远端胃癌根治术。手术中发现了一个大小约3*4厘米的硬质肿块,侵犯了胃壁全层,并在胃幽门上、下和胃左动脉旁的多个终端淋巴结中发现了癌细胞。腹腔内未见明显转移结节。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远端胃-胃窦及胃幽门管处的低分化腺癌(部分呈印戒细胞癌形象)侵及胃壁全层及其外脂肪组织;幽门断端见癌组织累及,胃体断端切片上未见癌累及;小弯侧淋巴结(9枚)及大弯侧淋巴结(10枚)切片上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PCK(+),Villin(+),CK8/18(+),CK7(-),CK20(-),Her2(1+)。
李先生于2014年3月24日出院,并在此后接受了五轮化疗。2015年5月18日,他来院复查,复查结果见附件。
我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为我庆祝生日。可谁知,这一天也成为了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胃癌和贲门狭窄的诊断结果像一把利刃,刺穿了我的心脏。
我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医生那严肃的表情,我的心在不停地颤抖。从那一刻起,我的生活就被疾病所笼罩。每天都在与病魔斗争,吃药、化疗、放疗,我的身体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我遇到了李大夫。他的专业知识和温暖的态度给了我极大的安慰。每次与他交流,我都能感受到他对我的关心和理解。他的建议总是那么中肯,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的胃部不适加剧,连吃东西都成了一种折磨。李大夫建议我进行放疗,并配合化疗药物。起初我很犹豫,但他耐心地解释了每一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帮助我做出了最合适的选择。
放疗的过程并不容易。每天都要面对辐射的副作用,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压力让我一度想要放弃。但是,李大夫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鼓励我坚持下去。他的话语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虽然艰难,但也让我成长了许多。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李大夫的帮助和支持,让我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
如果你也正面临着类似的挑战,我想告诉你,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寻找专业的医疗帮助,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就像我一样,经历过风雨之后,你也会变得更加坚强和美丽。
最后,我想说一声感谢。感谢李大夫和所有关心我的人。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便捷服务,让我在家中也能得到专业的医疗帮助。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