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浅谈“残胃癌”——胃病手术治疗后可不是“一劳永逸”

浅谈“残胃癌”——胃病手术治疗后可不是“一劳永逸”
发表人:我是大医生

残胃癌顾名思义就是“残余”部分的胃发生的癌变,具体指胃溃疡等胃良性疾病术后5年以上或胃恶性肿瘤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变[1, 2]。此时,胃病术后患者要提出疑问了,为什么做完手术还会癌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引起“残胃”癌变的原因

 

1.手术方式

 

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为了切除病灶同时维持消化系统功能,手术的方式通常是将病灶及周边切除,再设法将“断端”缝合。手术医师通常会根据病变位置、大小以及性质确定具体的术式,最常见的胃大部切除术的术式有两种:BillrothⅠ(B-Ⅰ)和 BillrothⅡ(B-Ⅱ)

 

与 B-Ⅰ式重建相比,B-Ⅱ式重建术后患者更易发生残胃癌,且更多见于吻合口部位,而 B-Ⅰ式重建术后残胃癌更多见于非吻合口部位[3],这与术后吻合口长期被小肠反流液浸泡所致的黏膜炎性改变和增生相关。

 

2.术后胃内环境改变

 

胃大部分切除时处于手术范围的胃窦也会被切除,胃窦具有分泌胃泌素的作用,而胃泌素与胃黏膜的抗损伤机制有关,因此手术后,胃粘膜更易被损伤;术后胃酸分泌降低甚至无胃酸,致使大量细菌在胃内繁殖,引起胃内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大量产生,而发生胃癌。

 

此外,由于手术切除了部分结构如胃的出口“阀门”——幽门,肠液很容易反流入胃,对胃黏膜的长期重复刺激,也是发生残胃癌的原因之一。

 

 

3.术前已存在的病变

 

可以诱发胃癌的发病因素同样也是残胃癌的诱因,若这些因素在胃部手术前就存在,术后若未消除,日积月累病情进展仍可以癌变,限于术后胃部的形态,表现为“残胃癌”。

 

这些因素暴露:幽门螺杆菌感染、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等[4],都是胃癌术后残胃癌的病因素。

 

二、“残胃癌”有哪些症状

 

残胃癌患者临床症状与胃癌症状相似,但也不典型,早期以腹痛、腹胀为主,发现时多为进展期,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黑便、贫血、消化道梗阻等。

 

首次手术距临床诊断残胃癌的间隔时间一般为6~35年,严重者可并发吻合口梗阻、消化道出血及肝、脾转移癌。

 

 

三、“残胃癌”如何治疗

 

残胃癌一经确诊,一般需再次行全胃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放疗。与原发性胃癌一致,应遵循“安全性、根治性、功能性”的原则,做规范化清扫手术;不可根治者,行姑息性切除,具体方案由手术医师确定。

 

综上,做过胃部手术的患者,术后一定不能大意,要坚持定期复查,生活中戒烟戒酒,清淡饮食,以预防残胃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高志冬,姜可伟,叶颖江,等. 《中国残胃癌定义的外科专家共识意见(2018年版)》解读[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8, 21(5): 486-490.
[2] Kidokoro T, Hayashida Y, Urabe M. Long-term surgical results of carcinoma of the gastric remnant: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613 patients from 98 institutions[J]. World J Surg. 1985, 9(6): 966-971.
[3] Inokuchi M, Kojima K, Yamada H,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Roux-en-Y and Billroth-I reconstruction after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J]. Gastric Cancer. 2013, 16(1): 67-73.
[4] Ohira M, Toyokawa T, Sakurai K, et al. Current status in remnant gastric cancer after distal gastrectomy[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6, 22(8): 2424-2433.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全守东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它的恶性程度非常高,对身体的影响很大,所以往往需要进行根治性手术才能够控制病情。而工资性手术需要将患者的胃部全部切除,这样就会严重阻碍营养的吸收,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所以我们对这种现象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胃癌根治术后营养不良应该怎么办呢?

    1、胃癌根治术后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胃部切除导致消化功能下降引起的,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营养的吸收,并且会使患者出现体重下降、低血糖、免疫力降低、四肢乏力、身体虚弱等一系列的症状。所以出现病情后我们要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选择合适的方案给患者注入营养,这样才能够尽快改善患者的病情,让患者的身体尽快的恢复到正常状态。

    2、胃癌根治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肠内营养,我们可以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口以及口服的途径给患者输入营养。第二个部分是肠外营养,一般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供给,这样也能够让营养吸收,从而将患者营养不良的现象。

    3、在手术一段时间之后,患者可以慢慢恢复正常的饮食,但是我们一定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持少食多餐的习惯,均衡的补充各种营养。而且我们要以易消化以及清淡的食物为主,尽量不要吃不易消化坚硬油腻食物,否则那样会给消化系统造成非常大的负担,这样就有可能引起症状进一步加重。

    以上就是胃癌根治术后营养不良的处理方法。患者在术后要严格听从医生的嘱咐,积极的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通过静脉输液以及鼻饲、胃造口等途径输入营养,让病情尽快恢复。在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后,我们要慢慢恢复正常的饮食,但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千万不能吃油腻生冷难以消化的食物。

  • 手术治疗是胃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但是,手术会对患者的胃肠动力以及机体免疫产生影响,而且胃癌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多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1]

     

     

    尤其是术后3个月左右,患者营养状况最差,约9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1]。而营养不良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所以饮食护理对于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

     

    逐渐过渡

     

    胃是人体的重要消化器官,胃癌手术后会使胃的运动、贮存、分泌功能发生改变。为了适应消化道重建,饮食应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低热量到高热量逐渐过渡。

     

    首先,术后3日内禁食,因为此阶段伤口尚未愈合,肠道功能尚未恢复,一般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补充营养液[2]。术后第4~6日进食少量流质食物,同时配合静脉注射营养液[2]。而一般术后7~10日可以完全经口进食,停止注射营养液;此阶段食物从半流质食物开始,循序渐进,慢慢过渡到普通饮食[3]

     

    如何选择食物

     

     

    流质饮食包括米汤、蛋汤、菜汤、藕粉等[2],为防止胀气,应忌用牛奶和豆浆[3]。半流质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的新鲜易消化的食物。正常饮食后,应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蛋白类食物推荐鱼肉[2]

     

    因为鱼肉中的氨基酸组成与相互之间的比例与人体相近,且鱼肉蛋白的利用率高达96%。另外,鱼肉中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除了鱼肉,蛋类、豆制品、禽肉也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2]。食物温度不宜过热也不宜过冷,温和适口即可[2]。烹饪食物不宜放过多的盐,应尽量清淡且丰富多样,忌煎炸、忌酸辣、禁烟酒[3]

     

    食疗与食养

     

    胃癌术后会导致胃酸缺乏,从而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饮食应适当补铁[4]。首先,坚持用铁锅作为主要炊具;其次,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含铁较多的食物,例如:豆类、菠菜、肝脏、瘦肉等[4]

     

     

    手术后气血亏虚,可以适当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例如:桂圆、红枣、莲子等[3]。豌豆、洋葱、香菇、蘑菇、黑木耳、大蒜等食物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3,4]

     

    胃癌术后的患者护理,需要医患共同合作,尤其是出院后的居家护理,需要家属多点耐心,多点细心,尤其在饮食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调理好胃部及消化功能,更好的适应生活,健康生活。同时,心理的共情与积极的鼓励也必不可少,微笑面对每一天。

     

    参考文献:
    1. 周桂兰, 等. 连续饮食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 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34).
    2. 郑金学. 胃癌术后及饮食护理. 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5).
    3. 许振霞, 等. 胃癌患者手术后的饮食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3).
    4. 苑兴友, 等. 浅谈社区胃癌术后患者的家庭护理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9).
  • 不管你有多年轻,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请一定记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自己的,只要长期的呵护才能远离疾病的侵袭。

     

    腊肉,是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主要流行于四川、湖南和广东一带,深受南方人的欢迎,在南方,蒜苗炒腊肉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道名菜。

     

    腊肉好吃,就着白米饭吃上一大碟都不觉得腻,但虽然好吃,长期吃就不行了。

     

    腊肉的脂肪含量和盐的含量非常高,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长期吃腊肉肯定是不行的,因为高脂肪和高盐,会导致血糖升高,血压升高,血脂升高,有可能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腌制和烘烤的过程中,腊肉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几乎全部丧失,反而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明显增加,被进食后,亚硝酸盐在胃内细菌的分解下,会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当然,对于腊肉,人们的态度永远是两个极端,喜欢它的人认为它是难得的美味,不喜欢它的人认为它对健康不利,但不管你信不信,长期吃,对身体真的还就没好处。

     

    小汪,32岁,是一名银行职员,作为一名地道的四川人,他特别爱吃腊肉。

     

    因为小汪吃腊肉,所以全家人也都跟着一起吃,开始没有什么,时间长了,大家都感觉身体不好,父母两年前一个被查出高血压,一个被查出糖尿病,后来就再也没吃过腊肉了,妻子今年被查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医生告知要少吃腊肉,所以也不吃了。

     

     

    每次一炒一碟,就他一个人在那吃,吃的满嘴是油,津津有味。

     

    在小汪看来,神仙一般的日子是,有腊肉吃,有小酒喝,有烟抽,在银行里,他也是最胖的,同事都喊他汪胖子,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三个月前被确诊为晚期胃癌。

     

    医生说,这与他长期吃腊肉密切相关,腊肉这东西,就算再美味,像小汪这样长期吃也是不行的,胃七分养,这不无道理,很多人觉得胃癌都是遗传,其实很多胃癌与后天的饮食因素密切相关,像腊肉,咸菜,油炸食物,高盐食品,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等,对胃的伤害都很大。

     

    再加上现在的人,吃的好动的少,再加上抽烟酗酒,胃就够受不了了。

     

    早期胃癌一般不会有特殊不适,不痛不痒的,所以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消瘦,腹痛,呕吐,黑便时,往往已经无可救药。

     

    像小汪这样,想怎么吃怎么吃,想怎么来怎么来,结果为健康付出了沉重代价,失去手术机会,很快病入膏肓,一直到去世前一周,他还在念念不忘地对妻子说,我真想再吃一顿腊肉。

     

    最终,当小汪陷入昏迷的时候,妻子签字拒绝一切临终抢救。

  • 作者:孙雪飞 主治医师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急诊科

      胃病,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以为只是小病,不会去养胃,还是照常吃些不能吃的食物,等到发现不对的时候往往晚了,胃癌发病很快,癌细胞扩散的非常迅速,早期的胃癌可以切除,但也会复发,恶性的胃癌能不能通过手术治疗好呢。

      1恶性的胃癌手术已经没有用了,早期要是切掉,后期喝中药防止复发还是有治愈的可能,可是晚期癌细胞扩散的快,恶性的更不用说了,胃癌细胞会迅速的分散到别的部位了,离胃最近的器官就会受到损坏,恶性的胃癌很难吃的下东西了,只能靠别的办法来补充营养了,治好的可能性很小,但能多活一段时间。

      2手术的办法已经不能治疗好恶性胃癌了,恶性胃癌还动手术会有一定的危险,恶性做手术很少,只能通过别的方面来让自己减轻痛苦,要保持乐观,可以去喝一些中药,偶尔能运动一会,提高一下自己的抵抗力也可以,散散心可以让自己不那么痛苦,有活下去的力量才能活的更久,要相信有奇迹。

      3其实还是要看病人的体质,有些年轻点的病人有活下去的勇气有活下去的希望,郁郁寡欢是最容易加重病情的,都是可以活好几年的,有的病人不可以手术有的可以,要从全方面考虑才能得出结果,还是要听从医生的意见,每个人身体不同,活的时间也不同,治疗是很难治疗好的了,毕竟是恶性的胃癌。

      生命只有一次,有时候疾病来的很突然,自己的身体还是要好好的爱护,不管多忙都要吃饭,不暴饮暴食,也不吃不健康的食物,到了恶性,再无回天乏术了,但有好的心态,还是能坚持几年的,要相信自己。

  • 胃气是中医学特有的名词,通常泛指人的消化功能。《素问·平人气象论》言:“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可见胃气对人体的重要性。

     

    “胃气者。知饥也。”通俗讲就是饥饿感!胃气在中医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癌症病人在接受放化疗后,往往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这其实就是胃气受损的表现。所以癌症病人放化疗后,要特别注意调护胃气,才能让病人减少不良反应,尽快恢复营养摄入,从而提高放化疗的依从性和预后。

     

    放化疗病人胃气损伤最突出的三点表现:吃不下(没食欲、恶心呕吐)、吃不香(口味异常)、吃不爽(胃脘不适,难消化)。能反映患者胃气情况的莫过于舌苔和脉象。我们重点根据患者的舌苔和脉象来辨证施治。

     

    第一步看舌苔

    放化疗病人一般有两种舌象:厚苔或少苔(无苔)。厚苔易治,少苔难治。苔厚表明患者有痰湿之邪阻碍了胃气,多以驱邪为主;少苔说明胃气、胃阴受损严重,应以扶正为主,治疗时间相对较长。

    第二步问症状

    患者症状往往很多,除了原有癌症固有症状,还有全身各种不适,主诉难抓。重点应该询问食纳情况。可根据第一步的舌苔情况考虑选方。

     

    1、厚苔,吃不下→三消+半夏厚朴汤/蒿芩清胆汤,吃不香→藿香、佩兰、苍术、石菖蒲,吃不爽→枳实消痞丸/保和丸。

     

    2、少苔,吃不下→三消+健脾丸,吃不香→益胃汤/沙参麦冬汤,吃不爽→建中汤系列。

    第三步切脉搏

    放化疗病人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情志问题。首先癌症造成了身心的负担,加上化疗的种种不良反应,让患者身心俱疲。肝气郁滞在放化疗病人身上极为常见。“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气郁滞的脉象是什么?初学者都知道,是弦脉啊!那缺乏胃气的脉呢?也是弦脉啊。《素问·玉机真脏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张景岳曰:若平人脉滑而冲和,此是荣卫充实之佳兆。肝脏真气败露时,脉弦劲如按于刀锋上,称为“但弦无胃”。

     

    所以,若放化疗病人出现弦脉,必须要柔肝、疏肝、健脾。但疏肝之药大多温燥,这类药物选用要特别谨慎。胃不和则卧不安,若能在疏肝的同时养血安神则最佳,推荐百合、郁金、白芍、酸枣仁。

     

    以上是对放化疗病人治疗的基本思路,流程图如下。

     

     

    最后给两点建议:癌症病人,一些医生定势思维习惯予以大剂量清热解毒,如白花蛇舌草、半边莲、蒲公英、半边莲等,但放化疗本身就是一种严重损伤正气的治疗方式,苦寒之药会进一步损伤胃气,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放化疗病人最忌呆补、滥补,殊不知补益药碍滞脾胃,病人吃不进,也不受补,应当补而不滞,消补兼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胃癌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胃癌的康复与饮食关系密切。因此,胃癌术后饮食指导很重要。


    ​​胃癌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胃癌的康复与饮食关系密切,可是胃癌术后还要进行漫长的化疗,化疗的副作用很容易影响患者的胃口,这为术后康复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因此,术后饮食指导非常重要,好的饮食搭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三个原则是基本

     

    1、少食多餐原则。因术后接纳食物的空间明显缩小,每餐食量也不能多,只能少食多餐才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以每天8~10餐开始为宜,术后1月左右逐渐改为5-6餐,3-6个月后逐渐改为3-4餐。因各人情况不同,没有绝对标准,主要根据食后是否不适来决定每次进餐量和间隔时间。主食与配菜应选稀、软且易于消化的食物。由于患者短期内并不习惯小胃或无胃的状态,往往容易按术前习惯吃喝导致胀满难受、胃排空障碍、甚至吻合口开裂,所以千万不可暴饮暴食。

     

    2、蛋白质丰富食物原则。术后初期应按照无渣清流食、少渣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顺序进食。流质饮食以米汤、蛋汤、菜汤、藕粉、肠内营养制剂、奶、蛋为宜。半流食应选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新鲜易消化食物;动物性蛋白最好来源是鱼类,也可食蛋羹、酸奶;植物性蛋白以豆腐为佳。

     

    3、避糖少油原则。胃癌康复期摄入大量过甜食可能引起不适,因此要控制。这里说的“油”,指不要吃得太油腻,控制脂肪的摄入。一般脂肪供能不超总能量35%,少食畜肉脂肪,应食易消化吸收的脂肪,如植物油、奶油、蛋黄等。

     

     

    二、四个“雷区”不要踩

     

    关于禁忌,胃癌康复期有很多,谨记这首自创的打油诗哦。

     

    太冷太烫都遭罪;辛辣刺激肠胃累;烈酒浓茶应避免;油炸食品全不配。

     

    三、胃癌患者要单独补充维生素吗?


    胃切除术后损失了部分胃功能,会造成维生素吸收受阻,如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的缺乏,常合并巨幼性贫血和骨质疏松,富含维生素B12的主要食物来源为肉类、动物内脏、鱼、禽、贝壳类及蛋类;花生、菠菜、豆类、动物内脏中含叶酸的含量比较高,积极补充可预防恶性贫血。食物中的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酵母和蘑菇,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干酪等动物性食物以及含脂肪多的鱼和鱼卵。必要时也可在医师指导下口服维生素D制剂补充维生素D。

  •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中国是胃癌大国,根据2019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1],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的排行榜上,胃癌以每年40.3万的发病人数,继肺癌之后,位居第二。

    这意味着,每新的一天就有1000多人罹患胃癌,而这其中能活过5年的不超过400人。[2]胃癌不仅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因此了解胃癌的成因,预防胃癌的发生则成为我们必须要关注的话题。

     

    一、胃癌的发病机制——胃是如何沦为"是非之地"的

     

    我们知道,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我们的一日三餐都要经过"胃工厂"的储存和加工才能完成消化。

     

    由于胃要"打磨"我们食入的各种酸甜苦辣的食品,当食物刺激性大,经常损伤胃壁,或食物携带了可以损伤胃细胞的细菌,胃就需要不断地修复、生长来抵御这种"伤害",但长年累月,如此频繁地修复,终有一天,胃细胞中的一些"异军""叛变",开始"疯长",就变成了"胃癌"细胞,胃就产生了癌变。

     

    二、胃癌的 诱因——促使胃癌变的5条“导火索” [3]

     

    1.地域环境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而从国外的视角看,日本发病率最高,而美国则很低。

     

    2.饮食生活

     

    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胃癌发病率较高,这是由于上述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含量高。同时,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与水果与发病也存在一定关系。此外,"万病之源"——吸烟也是胃癌的诱因,有研究显示,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性较不吸烟者高出一半。

     

     

    3.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因其螺旋形的菌体形态而得名,英文缩写为HP,是引发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胃黏膜炎症和损伤,从而进一步引发癌变。据统计,HP阳性者胃癌发生的风险是未感染者的3~6倍。

     

    4.胃部疾病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若胃部本身患有疾病,那么发生胃癌的几率也会增加。这些基础性的胃部疾病包括:胃息肉、胃炎及做过胃部分切除后的"手术胃"。这些胃中的细胞随着病情的进展"韬光养晦",直到有一天发生癌变。

     

     

    5.遗传因素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在遗传学上也是成立的。研究表明,若某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患有胃癌,那么此人胃癌发病率要高出其他人4 倍,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

     

    如果胃部长了肿瘤,早期消化不良,晚期可能出现呕血、消化道梗阻等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更可能夺走我们的生命。因此我们要从远离胃癌的诱因开始,为我们的"胃"做好力所能及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郑荣寿,孙可欣,张思维,等.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9(01): 19-28.
    [2] 叶永伟, 董瑞忠, 周莹, 等.中国人群家族性胃癌的预后分析[J].J 外科肿瘤。2011, 104(1): 76-82.
    [3]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第九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 癌症不会像感冒似的说来就来,而是一种“日积月累”的疾病。但是,只要是疾病,就可以预防,癌症也一样。预防癌症不仅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重视一些慢性疾病的管理。

     

     

    胃癌是全球发病率第5位、病死率第3位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属于影响我国民众健康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应对胃的癌前状态和病变是胃癌筛查和预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1]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指胃黏膜萎缩变薄,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伴肠化生,包含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这两种可进展为胃腺癌的常见胃黏膜状态[2]

     

    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都是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胃癌的发生提供基础条件;所以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也被称为癌前状态[2]。而且胃黏膜萎缩的程度和范围与疾病演变密切相关,胃黏膜萎缩范围越广,发生胃癌的风险越高[1]

     

    日本的一项研究提示[3]:胃窦局限性萎缩人群5年内累积胃癌发病率是无黏膜萎缩人群的3.5倍,胃体弥漫性萎缩人群的5年内累积胃癌发病率是无黏膜萎缩人群的6.5倍。

     

     

    根除幽门螺杆菌

     

    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便指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一类致癌源,同时也是胃癌预防最重要的可控因素[4]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阻止或延缓萎缩性胃炎,逆转部分萎缩,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最重要且高效的方式,可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2,4]。在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根除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而幽门螺杆菌主要传播途径是口传播[2]。日常生活中,一定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分餐制,避免咀嚼喂食婴幼儿[2]

     

     

    蔬菜水果 [4]

     

    在饮食方面,补充叶酸和抗氧化维生素可延缓部分人群萎缩性胃炎的进程,从而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叶酸也是维生素的一种)和膳食纤维,每日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不仅可以补充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可促进胃肠蠕动,从而起到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的作用。

     

     

    而且,抗氧化维生素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延缓胃癌前病变的进展;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显著改善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以及异型增生的程度。

     

    了解了这些慢性胃病的特性与原因,可以让我们引起重视,更加注重日常的生活方式,同时,及时改善胃部疾病状况,让胃永远充满动力,不给健康找麻烦。

     

    参考文献:
    1. 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 等. 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2020年). 中华消化杂志, 2020, 40(11).
    2. 李兆申.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早筛、早诊、早治与胃癌的预防. 中华消化杂志, 2021, 41(Z1).
    3. ShichijoS, et al. Histologic 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endoscopic atrophy are predictors of gastric cancer development afte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Gastrointest Endosc, 2016, 84(4).
    4. 王萍, 等. 中国整合胃癌前病变临床管理指南. 胃肠病学, 2021, 26(2).
  • 据2019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和第三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光胃炎的发生率就高达85%,甚至可以说找不出几个没得过肠胃炎的人。

     

    胃肠道就像一台“榨汁机”,食物经过它的“压榨”,将有用的“汁水”供给身体,将不需要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如果它出了问题,必将影响身体其他各个器官的代谢。那么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原因可以引起肠胃炎:

     

    一、引起肠胃疾病几大原因

     

    秋季天气转凉,有些人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甚至还会出现腹痛、腹泻等。这通常与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1. 吃得太多

     

     

    北方人有“贴秋膘”的习惯,秋季进食太多会导致胃酸、胰液、胆汁等消化液分泌增加,过量的食物使胃肠道“过载”,超出了各消化腺分泌能力,导致胆管胰管等相对狭窄、梗阻,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同时进食油腻偏多,易导致胆囊炎、脂肪肝等状况的发生或复发加重。

     

    2. 吃得太少

     

     

    晚饭要吃少,并不是不吃,过少进食使胃部分泌出的胃酸没有食物可消化,会损伤食管、胃肠黏膜,损伤较深即可形成溃疡。另外节食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诱发肠胃病。

     

    3. 吃得不干净

     

     

    许多人为了避免浪费,把剩饭加热后再吃。但研究发现,剩饭重新加热后再吃会难以消化,时间长了还可能引起胃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不吃或少吃隔餐食物,一旦出现腹泻,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 吃得不规律

     

    “996”工作制中的职场人,很多会在晚上9点之后才吃晚饭,而且吃完就睡,这么做胃肠道根本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会造成胃胀、消化不良。有胃食管反流病的人还会因此加重病情,睡觉时感到发酸、嗳气,影响睡眠。

     

    二、中医养护肠胃

     

    1. 饮食调养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日常饮食调养可保护胃肠健康。若因饮食过量,吃肉太多而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等状况,可多吃如白萝卜、荠菜、香菜等蔬菜,具有理气、消食、除胀等功效,还可用山楂、橘皮泡茶,也能起到消食理气的作用。对于便秘人群,可吃杏仁、黑芝麻、核桃仁、蜂蜜等,或用决明子泡茶。容易上火的患者可以喝菊花茶、金银花茶、决明子茶等;胃痛、胃胀患者可以喝玫瑰花茶。

     

    2. 避免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过度劳累会消耗人体能量,损耗脾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反之,过度安逸、以车代步,也会导致消化能力减退,出现腹胀食少的症状。因此,过度劳累的人群应注意多休息,过度安逸的人群应加强锻炼,使气血通畅,提高睡眠质量,增强消化功能,强健体质。

     

    跬步积千里,小病累大病,维护胃肠道健康要从每一天的生活习惯细节做起,让我们远离胃肠道疾病!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颜道明 主任医师 枣庄市胸科医院 麻醉科

    直肠癌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和肿瘤生物学的要求,低位直肠癌手术存在一定的难度。与结肠癌和上段直肠癌单一、规范的手术方式不同,探索这一问题的学者较多,形成的手术方式也多种多样。
    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特点是以中低位多见(位于距齿状线7cm 以内,腹膜反折下的癌),约占直肠癌的70%~75%。目前尚无对低位直肠癌的精确定义。男性解剖学肛管长约2cm,女性约1.5 cm。直肠长度12~15 cm,可分为上、中、下3部分。因此,低位直肠癌通常被定义为距离肛缘<5 cm或距离肛管直肠交界处<3 cm的直肠癌。
    直肠的分部
    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式主要有10种:
    (1)经肛门的局部切除;
    (2)经骶后入路的局部切除;
    (3)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
    (4)Hartmann术(肿瘤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
    (5)Dixon术(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
    (6)Parks术(结肠-肛管吻合术);
    (7)Bacon术(结肠经肛拖出吻合术);
    (8)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
    (9)Miles术(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en perineal resection,APR);
    (10)腹会阴柱状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
    1、经肛门局部切除
    经肛门局部切除主要分直视下经肛门切除和利用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主要适用于特定的早期直肠癌,对T、N分期有较严格的限制,直径在3cm内,术前MRI和直肠内超声检查评估淋巴结必须为阴性(淋巴结直径<3 mm)。严格掌握适应证,可取得良好的长期预后。术中仍要求肠壁全层切除,切除边界1 cm以上,肠壁缺损反复冲洗后予以缝合,切除标本须做连续大切片病理学检查,明确环周切缘阴性,否则须追加手术。对于本文探讨的距肛缘5cm的低位直肠癌,充分扩肌后自动拉勾牵开肛门,直视下已能顺利切除缝合,一般无须行肛门镜平台的手术。
    2、经骶尾部入路直肠癌切除
    经骶尾入路的直肠癌切除术主要有两种:Kraske术和Mason术,Kraske术不切断肛管括约肌,而Mason术切断肛管括约肌。经骶尾入路的局部切除,术野显露好,切缘易掌握,切断的括约肌用粗丝线对合缝合后,不影响肛管括约功能。但有较高的感染和吻合口漏发生率(约20%),术野须充分冲洗,放置有效引流,引流管引出口靠近肛缘,一旦出现漏,可按单纯肛瘘处理。经骶尾入路只适用于T分期在T1以内、MRI和直肠内超声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低位直肠癌,肿瘤大小不受限制,可行肠段切除吻合。
    3、TaTME
    TaTME是近5年逐渐开展并受到结直肠外科医生广泛关注的一种手术方式。TaTME是完全经肛门,由下往上分离直肠系膜直至肠系膜下动静脉的手术方式,其优点是良好的下切缘和环周切缘,适用于腹膜反折下的直肠癌,有学者将其用于距肛缘≤6 cm的直肠癌,尤其适用于肥胖、强壮和骨盆相对狭窄的青壮年男性病人。笔者认为,不要刻意强调完全经肛门切除,腹腔镜辅助下的TaTME更安全,副损伤少,且容易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在左结肠动脉缺如的变异情况下,游离肠系膜下动脉,保留乙状结肠动脉分支以保证近端结肠血供非常重要。完全经肛门手术完成乙状结肠动脉的保留、仅结扎直肠上动脉并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是极有难度的,几乎不能完美实现。
    4、Hartmann术
    Hartmann术为直肠肿瘤切除后远端封闭、近端造口的手术方式。该手术主要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已有肛门功能不全的老年病人。分离到足够切缘后,由于是针对低位直肠癌,会阴组医生经肛门内荷包缝合将肿瘤隔离,充分冲洗残留直肠肛管后,经腹用闭合器离断或经肛门离断,封闭残端。该手术对部分病人可免去肛门切除手术,术后恢复快,远期疗效待商榷。
    5、Dixon术
    随着圆形吻合器的发明和应用,低位肠段吻合的难度大大降低,低位前切除术也被应用于治疗低位直肠癌。目前,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是直肠癌手术中保留肛门控便功能及根治效果最为满意的术式。根据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距离肿瘤2cm的远端切断,保留完整的肛管,若能保留3~4 cm的直肠残端,更能保证肛门排便功能的完整性。应用吻合器的Dixon手术目前仍为首选,其长期存活率和无病存活率均不亚于Miles术。而对于距离肛缘<5 cm的肿瘤,须特别注意远切缘是否足够,如切除在齿状线以下时往往不能进行常规吻合,此时可以采用其他吻合技术,如Parks术、Bacon术和ISR。这些不同的吻合方式,严格意义上仍然是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延伸或演变。
    6、改良Parks术
    该术式为在腹部手术切除肿瘤后,由会阴组医师从齿状线上方1 cm切断直肠,再行结肠断端全层与齿状线处黏膜及肌层的吻合,吻合口位于齿状线附近。适用于距齿状线上4~6cm以内无法行Dixon术或吻合器吻合者,但Parks手术导致粪便存储功能锐减,造成早期排便功能控制欠佳。由于Parks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较高,需要常规进行腹部结肠造口,给病人带来不便和再次手术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应用在减少。
    7、Bacon术
    该术式的腹部操作与Dixon术相似,一般于结肠内置入小儿麻醉螺旋导管作支架,拖出肛门结肠浆肌层与肛管缝合6~8针固定,10d左右自动脱落,但增加了会阴部手术过程,将结肠经腹拖出切除肿瘤然后与肛管吻合,适用于低位直肠癌、直肠阴道瘘、部分放疗后、低位吻合失效和低位吻合口漏再手术的病人。由于该手术需要较长的近端游离肠段,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不甚满意,控便功能差。将肠管结扎在螺纹导管上的距离应在肛门外2cm,过长可能须二期切除多余肠管,此术式因在体内无吻合口,发生漏的机会少,但有部分病人出现肠管回缩。
    改良Bacon术(手术顺序:左上→左下→右)
    9、括约肌间切除术(ISR)
    相比较Bacon术和Parks术,ISR的肿瘤位置更低。近年来,ISR逐渐用于距齿状线2~5 cm以内的早期直肠癌(T1或部分T2),能达到肿瘤彻底切除和获得满意的排便控制功能。该术式是用腹腔镜从腹腔分离直肠到达盆底后,会阴组在肛门直视下从肿瘤下缘足够处切开至肛管内外括约肌之间,随后向上游离达肛提肌处与腹腔镜组会合。该术式保留肛门外括约肌及部分内括约肌,可以获得足够的远端切缘,从而达到肿瘤根治及保留肛门(保肛)的目的。适用于距齿状线2~5 cm、未侵犯内括约肌且分化程度高的直肠癌病人。
    有研究证实,腹腔镜ISR是安全可行的,ISR的R0切除率为97.0%,围手术期病死率为0.8%,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8%,局部复发率为6.7%(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5年中位存活率为86.3%、无病存活率为78.6%。其根治效果和长期预后不亚于Miles术;术后短期内肛门功能明显受损,但6个月后发现肛门功能逐渐恢复,并随时间延长甚至接近术前水平。内括约肌是否完全切除为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主要因素,行全内括约肌切除病人的控便功能较差。
    10、 腹会阴联合切除和柱状切除
    传统直肠癌APR仍是不可保肛的低位直肠癌病人首选的治疗手段,尽管采用了TME技术,但在直肠游离阶段,一般随着系膜的缩小,必然导致标本形成狭窄的“腰部”。文献报道狭窄处正是肿瘤残存复发之处,严重影响病人存活率,其术后效果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对T3~T4期低位直肠癌病人逐渐推广了ELAPE,标本呈圆柱状,其效果可明显降低环周切缘阳性率以及术后局部复发率。柱状切除的不便是术中须更换体位,两次消毒铺巾。这两种手术都切除了肛门,病人的生存质量受到影响,由于局部晚期的低位直肠癌常规推荐新辅助放化疗,且可用环周切缘来判断手术质量,故柱状切除似无必要。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