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风湿科药物能不能使用疫苗呢?

风湿科药物能不能使用疫苗呢?
发表人:主治医师林欣欣

与健康人群相比,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这是由于先天免疫功能障碍,疾病活动,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以及各种合并症之间复杂的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抗风湿免疫抑制剂包括但不限于皮质类固醇(CS),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抗 IL-6R 托珠单抗(TCZ),抗 CD20 利妥昔单抗(RTX),抗共刺激分子阻滞剂 abatacept(ABA),IL-1 抑制剂以及包括 tofacitinib(TOFA)在内的小分子。尽管其中一些药物可能会导致低度免疫抑制,但取决于其剂量,其他药物可能会产生更高和更长的免疫抑制。

1)糖皮质激素

接受泼尼松(或同等剂量)剂量高于 10 毫克/天的患者,COVID-19 疫苗抗体反应可能会改变。因此,当患者处于较低剂量的 CS 时,应在疾病的非活动期给予 COVID-19 疫苗。

2)MTX

接种 COVID-19 疫苗后跳过 1-2 剂 MTX 似乎既适合疫苗的有效性,又可避免疾病加重。

3)来氟米特

没有为来氟米特没有特别的警告(LEF)。但是,由于 LEF 可以长期保留在体内,因此短期内停止它就没有意义。因此,我们建议服用 LEF 的患者可以在不停止用药的情况下进行疫苗接种。

4)其他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羟氯喹/柳氮磺吡啶/吗替麦考酚/硫唑嘌呤)

接受免疫调节治疗的患者接种疫苗后的预期应答程度和持续时间可能比一般人群弱,但仍然很可能提供有意义的保护。但并没有明显证据证明需要调整上述药物。

5)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Subesinghe 的荟萃分析表明,TNFi 疗法不损害流感疫苗的反应。他们汇总了 7 项研究中 263 名 RA 患者和 499 名健康对照的数据,TNFi 暴露对疫苗反应没有显着损害。

6)托法替尼

由于干扰素抑制作用,除其他机制外,托法替尼还可降低疫苗接种后的抗体应答,尤其是与托法替尼/甲氨蝶呤联用时。因此,建议进行预处理疫苗接种或在疫苗接种之前中断治疗[11]。如果患者已缓解,则可能合适的是在疫苗接种之前停药,并在 14 天后重新开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本病以女性多发。男女患病比例约1:3。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我国大陆地区的RA患病率约为0.2%-0.4%。

     

    类风湿关节炎症状表现

     

    本病表现为以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并出现关节的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此外,患者尚可有发热及疲乏等全身表现。血清中可出现类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是可以借助针灸来缓解控制症状的,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因此对于想要彻底摆脱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患者朋友而言,需要中西医结合,标本同治,才能让患者彻底摆脱疾病折磨,恢复健康生活。

     

    在现代中医中,有许多疾病的治疗都是可以借助针灸来进行的,并且其所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给许多患者朋友们带来了福音。当然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疾病,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治疗,且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但是,并不能单独的进行治疗,否则的话,仅会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去除疾病。

     

    针灸可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吗?

     

    众所周知,针灸属于中医治疗手段中比较有效的一种,但是目前真正懂针灸的医生不是很多,因此对于想要进行针灸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而言,是需要选择专业正规的医院来进行的。

     

    艾灸可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吗?这是肯定的。借助艾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局部的关节疼痛,用艾灸治特定的穴位,还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从而来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目的。

     

     

    而对于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季斌,只能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辅助治疗方法。主要是用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控制或改善关节功能。若是无内治做基础,仅用外治、则无根基,效果再好也不会巩固,而仅仅靠内治,则不能快速将病情控制,很容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人们必须要将其内外同治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能针灸吗?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疾病,针灸治疗的话,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而若是患者朋友们想要达到根治的目的,则就必须要注意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标本同治,让患者朋友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 近期,流感患者挤爆三甲医院的新闻不断刷屏,占据朋友圈,引得人心惶惶。据北京疾控中心报道,全球每年约有 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导致300-500万重症病例和29-65万例死亡。

     

    今年这一数字比往年有所增加! 患病人数不断刷新纪录!What??这么多人!!

     

    既然这么多人患流感,那到底要不要接种疫苗预防流感??

     

    别着急,听我娓娓道来………

     

    流感病毒是RNA病毒,中国常见的是甲型(H1N1、H3N2)和乙型流感,被中国卫计委纳入季节性流感的范畴。流感RNA病毒的复制过程不是完美的,像人一样也会犯错,每复制1万次会出错一次,所以会“漂移”和“转变”而发生变异,产生新的亚型。

     

    而流感季,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流感病毒监测的情况分南北半球给予推荐意见。但是病毒的类型和亚型这么多,而疫苗的种类有限, 怎么保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不出错呢??答案是:没办法保证!!!

     


     

    很遗憾,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押错宝了。目前国内除了甲型流感以外,流行最多的是B型乙型流感的其中一株(Yamagata系),恰好不含在公布的疫苗种类中,这是由于流感疫苗的发展和技术现状造成的。

     

    听到这里,有没有绝望的感觉?不过没关系!

     


     

    事实上今年可以接种的疫苗除了无法覆盖B型流感Yamagate系外,对其他流感仍有45%左右的覆盖率,虽然没有达到每个人都有效,但是至少有一半的患者可以受益。

     

    而且病毒每年的流行菌株会发生波动,今年流行的,近两年都不会流行了。 因此,疫苗接种仍然是首选且有效的预防方式!

     

    最后, 什么样的人适合接种流感疫苗呢?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6月龄以下婴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也应考虑接种流感疫苗。

     

    一旦得了流感,建议立即咨询医生,以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目前确诊病例已经突破1亿,中国在这场抗击新冠疫情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近来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散发病例的出现时刻牵动着国人的心,大面积接种疫苗是有效控制甚至终结疫情的重要手段,但是近来英国、南非、巴西新冠病毒快速传播的变异株出现再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引起了公众恐慌,人们不禁要担心"还有必要接种疫苗吗?""现在的疫苗对变异的病毒还有用吗?"

     

     

    一、新冠病毒变异是一种自然现象

     

    新冠病毒在一些地区变异产生了传播性增强的突变毒株,英国新毒株B.1.1.7、南非新毒株501.V2以及巴西新毒株P.1接连被报道,这也不免引起公众的恐慌,变异的新冠病毒是否会再次席卷全球?

     

    其实,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一样,均是RNA病毒,RNA在核酸复制的过程中没有修正机制,所以发生突变是很正常的事情,迄今为止刺突蛋白(新冠病毒表面与人体细胞表面 ACE2 受体结合的部位)已经出现了4000多种突变,绝大多数突变对病毒没有影响,只有少部分突变影响病毒的传播力,但是病死率仍有待研究。就突变速度而言,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并不快,还比不上我们常见的流感病毒变异快。

     

    北京1月3日举办的第20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之一,它的增殖要依靠活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病毒会发生变异,大多数变异不会影响病毒的致病性、检测试剂敏感性和疫苗的有效性。

     

     

    二、病毒变异了,疫苗还有用吗?

     

    面对病毒的不断变异,很多人不免担心现在接种的疫苗还有效吗?目前看来是不必要的,权威的BMJ杂志表示疫苗的效力不太可能因为此次的突变而降低。国内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是灭活疫苗,含有多种病毒抗原成分,是广谱的,对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毒株均有着良好的作用。

     

    世卫组织专家也表示,尽管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病毒已出现数次基因突变,但包括英国近期出现的变异病毒在内,目前已知的变异对新冠药物、疗法、检测手段及疫苗均未造成重大影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表示:"没有自然选择就没有病毒进化。同样,没有疫苗的压力,也基本不能自然筛选出对疫苗无效的病毒变异株。目前疫苗会产生针对S蛋白许多区域的抗体,一个单一的突变(比如出现的D614G突变和N501Y突变)降低疫苗的效力可能性不大。"

     

    就像季节性流感一样,随着更多突变株的出现,病毒就会产生不同的亚型,疫苗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各国科学家和疫苗研发机构正密切跟踪各国所出现各种变异毒株的演化,检测疫苗对变异毒株的有效性,加速研发对突变株更有效、应变速度更快的新疫苗。

     

    就目前而言,疫苗接种还是应该秉承"该接种就接种"的态度,这也是战胜新冠病毒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免疫。

  • 风湿病早期“风湿相搏”与中后期“历节病”的区别

    所谓风湿病,顾名思义,风邪,湿邪,两邪贯穿了病程的始终,风湿两邪留滞在人体内,诱发了漫长的正邪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部分患者体内的出现了许多后续的病理产物,例如水湿痰饮,例如瘀血,这些病理产物,严重阻碍了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而斗争本身也在严重削弱人体的气血,最终使人体表现出“气虚”,“阳虚”,“血虚”,“阴虚”之象。风湿两邪并存,是风湿病早期“风湿相搏”与中后期“历节病的共同点,而“虚象的严重与否”则彰显出了“风湿相搏”与“历节病”之别。

     

    风湿相搏中,人体的虚象不明显,或者较轻微。历节病中,人体的虚象很严重。而疼痛,关节肿大,局部热象,关节变形,这些这是病理产物的外在表象。

    恢复期应该坚持祛风除湿

    在汉唐经方中,对于风邪,无论是内风还是外风,治法都差不多,就是使用生姜,防风,麻黄,桂枝,川芎这些药物来加减应对,这种治法较完整地体现在了《千金药方》的“诸风”篇中。

     

    而对于湿邪,偏于寒则重用白术,偏于热则用薏苡仁,无论寒热兼可用白芍,杏仁。药贵精,而不在多,其实掌握好上面这几味药,已能应对相当一部分的风湿之邪。

     

    祛风五药

    生姜味辛,温,无毒,外可解表散寒,内可温胃化饮,是一味具有祛风除湿双重功效的药物。

     

    防风,味辛,甘,微温,无毒,亦外可祛风解表,内能胜湿止痛,也能很平稳地祛风除湿。

     

    这两味药很适合作为风湿痹证恢复期的基础药物。

     

    麻黄,辛,微苦,温;桂枝,辛,甘,温。这两味药均能发汗解表,麻黄擅于祛湿,利水,桂枝擅于温阳,通络;不过由于麻黄发汗的力量比桂枝强得多,所以,麻黄适用于汗少,肌肤腠理结实的患者;桂枝适用于虚汗多,肌肤腠理疏松的患者;实人可用麻黄,虚人首选桂枝。

     

    由于风湿痹证发展到后期,虚象滋生,所以在恢复期用到桂枝的机会比麻黄多,麻黄多用于肢体浮肿的患者,目的宣肺利水,且因麻黄发汗力量过强,很多虚人承受不住,所以有虚象的人,用麻黄后,应该重用黄芪以补气固表,防止麻黄过汗。

     

    川芎也是一味非常奇妙的药物,它药性辛,温,一方面它能祛风止痛,一方面又可活血行气,在《千金药方》的“诸风”篇中,几乎每方都用到了川芎,并非偶然,因为它具有祛除风邪,推动血行的作用,而推动血行的本身,也有利于风邪的停息。

    祛湿四将

    经方体系中,风湿病恢复期,用得最多的祛风湿药是白术,薏苡仁,白芍,杏仁。

     

    这四味药都比较安全,平稳,适合用于恢复期巩固治疗。

     

    白术甘,苦,温,在时方体系中常被用来健脾益气,但在经方体系中,则是常用的祛湿利水药,一般来说,少量白术(15克以下)可健脾益气,大剂量白术(30克~60克)可利水消肿。

     

    薏苡仁甘,淡,凉,比白术寒一些,多用于有局部热象的风湿痹病,能渗湿除痹,疏通筋脉,缓和痉挛,在《外台秘要》麻杏薏甘汤中,用量是半升,也就是70克。

     

    白芍这个药,苦,酸,微寒,在当代多被归为补血药,但是在经方体系中,它是非常重要的祛湿利水药,这是有《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的文献作为证据的:


    利小便。——神农本草经

     

    去水气,利膀胱。——名医别录


    此药可以将留滞于肌肤,肉部,筋骨的水湿,引导至于心下→小肠→膀胱。我们临床实践下来,重用白芍,的确有着很明显的利尿作用。

     

     

    杏仁苦,微温,也是今天介绍的几味药中,唯一一个有小毒的中药。


    在经方中用量还是挺大的,在大青龙汤中用到了40枚,也就是12克;在麻黄汤,麻黄加术汤中用到了70枚,也就是28克;在《外台秘要》麻杏薏甘汤中,用到了二两,也就是30克。

     

    总的来说,使用苦杏仁不可超过30克,但是由于30克与苦杏仁的中毒剂量——40克非常接近,所以我们恢复期使用时还是应该用10克以下比较保险,因为苦杏仁甙口服容易在胃肠道中分解出氢氰酸,这是一种剧毒物质,人体吸收后,会导致组织窒息,产生细胞中毒性缺氧症,表现为眩晕,头痛,呕吐,呼吸急迫,心悸,发绀,甚至昏迷,惊厥,呼吸麻痹,呼吸循环衰竭。

    所以,使用杏仁必须:

    1、不能研末服用。

     

    2、必须使用炒治品。

     

    3、不可研末吞服,或者直接服用,煎药服用最为安全。

     

    杏仁有促进肌部、肉部,水湿回流的作用,可去除肌部,肉部的湿邪,也是经方中常用的祛湿之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治疗感冒可选用哪些药?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它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要无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食物,补充营养,保持口腔、鼻腔清洁,一般健康成年人患感冒后几日即可自愈。针对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选用非处方药解热镇痛药。

     


    (1)阿司匹林,是使用时间最长、使用最多的解热镇痛药,能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
    (2)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对胃肠道刺激性小。对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不能耐受者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可以应用本品。
    (3)布洛芬,可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疼痛等。其他剂型还有颗粒剂、口服溶液剂、缓释片剂等。
    (4)阿苯片,主要用于小儿退热及预防发热所致之烦躁不安。
    (5)散利痛片,其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相似,镇痛作用似乎优于阿司匹林。
    (6)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其退热作用与对乙酰氨基酚相同,镇痛作用似较强。
    (7)美息伪麻片,用于感冒的退热及止痛,并可止咳及缓解鼻塞、流涕等感冒所引起的症状。
    (8)双分伪麻片(日片)/美扑伪麻片(夜片),适用于缓解和减轻由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周身四肢酸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流泪等症状。同类制剂尚有咖酚伪麻片、双扑伪麻片、氨酚伪麻片、美酚伪麻片、扑尔伪麻片、酚麻美敏片等。

     

    服用抗感冒非处方药西药要注意什么?

     

     

    (1)注意只选择一种,不应同时服用作用相同的另一种,以免重复用药,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2)应用含有伪麻黄碱的抗感冒药时,老年人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肺气肿、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患者须谨慎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也要慎用。
    (3)服用含有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时禁止饮酒。
    (4)肝、肾功能不良患者慎用抗感冒药。
    (5)凡驾驶机车、船或其他机械操作、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时间内均应禁服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或苯海拉明的抗感冒药,前列腺肥大者也应慎用。
    (6)妊娠头3个月的妇女禁用含有氢溴酸右美沙芬的抗感冒药。
    (7)本类药物均为对症治疗的药物,故服用3~7日后,症状若不缓解,建议患者去医院诊治。
    (8)如患者正在服用其他药品,特别是处方药的,应向患者询问清楚,以便注意药物合用时是否有不良相互作用产生。

  • 由于早期就诊和诊断、新型疗法的出现、以及治疗快速升级的目标治疗策略,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活动通常可以得到有效的抑制。有效的疾病抑制可以改善长期预后,防止关节损伤和维持功能。然而,又出现了新的治疗挑战,一旦疾病得到有效抑制,长期持续的高强度治疗可能会导致过度治疗,有可能导致不良事件和不必要的医疗花费。因此,治疗减量(减少剂量或药物数量,使患者保持缓解或至少是低疾病活动状态)或甚至停止治疗的观念,已在临床试验和日常实践中得到尝试。

     

    有三种可能的减量方法。一种方法是停用联合治疗中的一种药物,同时保持其他药物的剂量,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有时也适用于生物、靶向或传统合成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停止使用一种药物,而其他DMARDs继续使用,不作改变。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减少联合治疗方案中的一种药物的剂量来达到减量目的,这种方法最常见的是将生物或靶向合成得DMARD的剂量减半或延长给药间隔,而传统合成的DMARD保持不变。第三种方法是在单一疗法中,通过逐步减少单一DMARD的剂量,直到达到最低的有效剂量,但不是停止治疗。

     

    糖皮质激素的减量和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权衡糖皮质激素的益处和风险后,国际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管理提出了各种建议。2010年和2019年欧洲风湿病学协会联盟(EULAR)的建议中都推荐初始使用糖皮质激素;然而,2019年的建议 更强调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过渡性治疗,并在临床可行的情况下迅速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争取在3个月内完全停用(伴或不伴其他DMARDs)。

     

    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指南建议初始使用传统合成DMARD的中度或高度疾病活动的患者,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并建议使用尽可能少的剂量,且用药时间尽可能缩短。然而,最新的 2021年ACR指南有条件地建议在开始使用DMARD治疗时不使用短期糖皮质激素,并指出糖皮质激素的相关毒性超过了潜在的益处

     

    2018年更新的亚太风湿病学协会联盟(APLAR)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指南中建议, 一旦症状改善,就应适时减少糖皮质激素,完全缓解时就可以停药。因此,人们似乎很少讨论糖皮质激素用于初始治疗的疗效,而更多的是讨论如何权衡糖皮质激素效果和副作用的风险,即使是短期使用也是如此。

     

    长期随访的报告显示,即使糖皮质激素是相对较低的剂量,低至5mg/天,也会增加睡眠障碍、皮肤变化或感染的风险,而且许多副作用存在(累积)剂量效应。就这种累积剂量效应而言,糖皮质激素与大多数其他DMARDs不同,一般来说,患者和医生都同意尽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

     

    但目前还没有发表减少剂量或完全停用糖皮质激素的减量策略之间的比较研究,也没有关于停用与继续使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益处的研究数据。个别研究中将糖皮质激素以及其他DMARDs作为治疗策略的一部分被减量和停用。观察性研究报告显示,多达6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从诊断开始使用糖皮质激素超过12个月,这表明 在日常实践中完全停用糖皮质激素是很困难的

     

    然而,在一些研究中,70%至90%的患者停用了作为过渡性治疗的糖皮质激素,而不需要在疾病发作时重新开始治疗。在SEMIRA试验中,259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和白细胞介素6受体拮抗剂托珠单抗的治疗(±传统合成DMARDs)。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糖皮质激素继续治疗(泼尼松5mg/天,n=128)或糖皮质激素减量组(每4周减少1mg至停用,n=131),同时继续使用其他DMARDs治疗。

     

    24周后,停药组患者的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红细胞沉降率(DAS28-ESR)明显增加。在继续治疗的128名患者中,有99人(77%)保持了低疾病活动度,而在减少泼尼松的131名患者中,有85人(65%)保持了低疾病活动度。在随访期间,仅限于24周,两组之间没有临床相关不良事件的报告。

     

    目前还没有其他比较继续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减量/停用糖皮质激素的随机对照研究发表。 未来的研究应明确哪些患者可以停用糖皮质激素,以及什么是最佳的减量策略,以使患者成功地、安全地停用糖皮质激素。如果停用糖皮质激素后导致疾病活动增加,未来的研究应明确安全长期使用的低效剂量是多少,并确定糖皮质激素减量后的最佳后续治疗步骤。

     

    生物DMARD的减量或停用

    尽管生物DMARDs可以提供快速的临床改善,但其并不经常被用作过渡性治疗。当用于传统合成DMARDs反应不佳患者的抢救性治疗时,考虑到生物DMARDs的高治疗费用,以及继续使用时(感染性)副作用的风险,因此,当患者一旦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这些药物就得逐渐减少。最新的ACR、APLAR和EULAR建议,可以尝试减量, EULAR提到,当达到足够长的缓解期时,可以停止使用生物DMARDs。继续使用传统合成的DMARDs治疗是首选

     

    各种试验研究了通过减少剂量、间隔增加和(最终)停药的策略。通过停用生物DMARD而继续使用传统合成DMARD来进行减量的策略,主要是在开放标签研究中进行的。这些研究报告称,停药与继续用药相比,病情发作率增加约30-33%,多达66%患者的缓解或疾病活动度状态消失。

     

    靶向合成DMARD的减量或停用

    RA-BEYOND双盲研究中,接受Janus激酶抑制剂 巴瑞克替尼治疗时持续低疾病活动或病情缓解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继续服用全剂量巴瑞克替尼(4mg;n=281)或减少到半剂量(2mg;n=278),同时继续服用传统合成DMARDs或糖皮质激素。

     

    与半剂量组相比,全剂量组有更多的患者保持低疾病活动度和缓解(保持低疾病活动度:67% vs 80%;保持缓解:33% vs 40%)。全剂量组患者的疾病发作低于半剂量组(23% vs 37%)。在没有维持住低疾病活动状态或缓解的患者中恢复全剂量后,67%的患者重新获得低疾病活动状态或缓解。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更多关于靶向合成DMARD减量策略的研究信息。

     

    参考文献:

    Lancet Rheumatol 2021; 3: e659–70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李延龙,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专业方向为常见病的预防与控制。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 冬日临近,一年一度的流感高发季也即将随之而来,那么今年的流感疫苗你打过了吗?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少人可能会在心中嘀咕:流感疫苗真的有用吗?甚至反问一句:难道打了疫苗就不会得流感了吗?相信这样的疑问是很多人犹豫或拒绝流感疫苗的一个重要原因。

     

     

    流感疫苗为什么“无效”?

     

    关于流感疫苗“没用”、“效果不好”、“接种了还是会得流感”等等的否定之声一直是此起彼伏,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流感疫苗确实达不到100%管用,甚至在某些年份的有效率可以低到10%,但这并不是因为疫苗“无效”,而是流感实在太过于“狡猾”了。

     

    流感可分为甲、乙、丙三型,而且每一型下面还包含了数十种的亚型,但是不同种类病毒之间的疫苗却并不通用,也就是说如果只打了一种流感疫苗是没有办法预防其他流感的发生的。

     

    而每年世卫组织根据来自世界各地100多个流感中心统计汇总的数据,分析过去一年中各国的流感病例及病毒样本,以此来预测下一年可能流行的病毒株,提出全球流感疫苗株的推荐意见,以便药厂能够据此来生产疫苗,一般来说,这样的疫苗能够预防40%-60%的感染。同时这也意味着,一旦预测失准,那么当年就可能出现疫苗效果不佳的情况。

     

     

    接种流感疫苗的必要性

     

    可能有的人一听:什么?有效性才40%-60%,甚至还有可能无效,不打了不打了……

     

    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悲观,在大多数年份里,流感疫苗与流感流行毒株的匹配性还是不错的,具有良好的保护力。而且即便没能防住病毒,也可以起到减轻感冒症状的作用,预防重症和并发症的发生,换句话说就是不至于看医生甚至住院。

     

    同时,很多人都接种流感疫苗以后还能形成集体免疫,避免流感疫情的爆发。所以,尽管流感疫苗没有100%的效果,但依然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

     

    1、普通感冒,甚至是一些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都与流感症状相似,但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感,需要加以区分。

     

     

    2、流感疫苗接种的免疫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同时,当流感病毒株发生变异时,原来的疫苗就失效了,所以流感疫苗是需要每年定期接种的。

     

    3、流感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抵抗力,这样当面对真正需要治病的病毒时,身体已经提前做好了防御准备。所以流感疫苗的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接种后需要2周左右才会在体内产生抗体,接种流行感冒疫苗的时间应该在流行感冒高峰期之前的1-2个月内进行,以发挥良好的预防功效[1]

     

     

    所以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接种流感疫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无论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的预防,平时都应注意勤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如出现发烧或其他流感症状时,应尽早自我隔离、及时就医确诊。

     

    参考文献
    [1] 冯雨明.流行性感冒疫苗的预防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125-126.
  •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可造成大规模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与普通感冒相比,症状更加严重,传染性更强,抗生素治疗无效。但流感是可以预防的,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流感疫苗可有效减少发生流感的几率,减轻流感症状。防止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人类同时感染人禽流感病毒的机会,并降低可能出现新型流感病毒大流行的危险性。

     

    "在不同年龄组中,儿童最易感染流感,其中,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超过40%,在校学生可达30%。"为防止流感造成的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心包炎、脑炎、肾病综合征等并发症,6个月以上儿童和小学生应在冬季来临前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么?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通过飞沫经空气传播。经短暂潜伏期后,急起高热寒战,1~2日内体温可高达40℃,伴随全身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症状,可引发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心包炎等并发症,造成老年人、体弱者等高危人群的大量死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最大规模的流感大流行发生于1918~1919年,造成2100~4000万人死亡(其中美国就有50万人,仅1918年 10月就有19.6万人死亡),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死亡人数。因此,流感的预防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临床上对流感仍缺乏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流感疫苗在近30年的应用过程中,充分证明了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对保护健康起很大作用,而且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也是非常有利。流感疫苗不能包治感冒,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但不能防止普通性感冒的发生,只能起到缓解普通性感冒症状、缩短感冒周期等作用。

     

    这种流感疫苗之后还会再得流感吗?

     

     

    其实疫苗的接种无非就是让身体内产生抗体来抵抗疾病,但是流感疫苗往往都是含有流感病毒的某些成分,而这些成分又被大家叫做抗原,抗原能够激活身体的各个免疫系统,当抗原进入到身体内就会让身体形成抗体,一般注射完疫苗以后,通常10~14天左右的时候,身体就会有了免疫能力。

     

    而若是接种了流感疫苗那么当年整个流感的季节基本上是可以得到保护的,也就是说接种的当年不会患上流感。但是,流感病毒如果发生了改变,那么疫苗也就提供不了有效的保护了,同时,流感的病毒几乎每年都在改变,而疫苗的效率也并不能够持久不变,所以说即使打了有流感疫苗,那么也只能在当年起到预防作用。

     

    一次接种了流感疫苗并不代表"终身受益",要知道病毒的种类很多,每一年引起流感的病毒也是不相同的,故流感疫苗不可一劳永逸。

  • 生姜能够治疗“风热感冒”吗?

     

    我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许多中医师治疗感冒,效果还没有民间老奶奶治病效果好。在民间,有经验的老人,在家人偶感小感冒时,生姜一大块切片,红糖少许,熬一大锅,让家人趁热喝些,发发汗,感冒也就好了。更有经验的,懂得用大枣来益气补中,抑制生姜的辛辣之性。略通医道的,还会配点甘草来调和诸药。

     

     若患者去找部分“正统”的中医开药,如果患者身热较重,怕风,怕冷,流浊涕,脉浮数,往往会被辨为风热感冒,然后开些银花,连翘,栀子,菊花来“辛凉解表”;若患者恶寒重,发热,鼻塞身重,则被辨为风寒感冒,然后开点荆芥,防风,茯苓,淡豆鼓之类的药;结果小小感冒,不喝还好,喝了反而一拖再拖总不好,最后不得已,患者只好去打针输液吃西药了事。

     

    什么是风寒感冒,风热感冒?

     

    我个人觉得《中医内科学》的教科书的说法有一些问题。按照教科书的定义,恶寒重,发热轻就叫“风寒感冒”,然后用点荆芥,防风等不痛不痒,微温的药物;身热甚,微恶风,就叫“风热感冒”,接着就用些菊花,连翘,银花之类的凉药。

     

    一些中医师按图索骥,见到发高烧就说是风热,见到怕冷就说是风寒,非但不敢用桂枝汤,麻黄汤,甚至连生姜都不敢用,结果治疗起感冒来连民间老人的一碗生姜汤都不如。

     

     

    假如你去网上搜索“风热感冒能不能用生姜”,多是一片否定之声,其来源就是《中医内科学》教科书。可惜这本书对“风热感冒”的定义可能是错误的。

     

    假如说,“身热较著,微恶风”,就是风热感冒,就要用辛凉解表药,如何解释在《伤寒论》中,桂枝,麻黄,生姜,这类热药,恰恰都是用来治疗发热的呢?

     

    桂枝汤,可以治疗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麻黄汤,可以治疗头痛发热,身疼腰痛;这些都是发热之象啊。有的甚至还是高热。可是,假如方证对应,即使是用热药,治疗高热,照样效若浮鼓。

     

    其实无论是发热重、恶寒轻,还是身热较著、微恶风,都不过是外邪犯表的表现而已。只是因为人的体质不同,对于外邪入表的反应不同。并不是说有一种风是寒的,一种风是热的。

     

    既然是外邪犯表,那么就当发汗解表,让邪随汗出,这样表证才会好。若连发汗都不敢,那么,恐怕就连感冒都感到棘手,最后只有求助于西医。有时温习《伤寒论》太阳病篇,我觉得就像是一份对“发汗的艺术”进行细致解说的美妙篇章。

     

     

    我们再来说说生姜这味中药。·在吉益东洞的《药征》中,他认为生姜只有“治呕,兼治干呕,噫,哕逆”的作用,我觉得是有失偏颇的。

     

    生姜是呕家之圣药,但是,生姜的确是有“发表散寒”作用的,虽然它发汗之力不强,在《伤寒杂病论》中入方90次,均是作为辅助用药,从未单独出现,可它发汗的功效还是比防风,荆芥,银花,连翘之类的药物强出不少。所以,民间用它来治疗伤风小恙,配些大枣,紫苏之类简单药物,也能取得不错效果。

     

    所以,对于生姜能够治疗“风热感冒”吗?我的回答是,风热感冒这个概念定义上是有问题的,比较模糊。对于外感表邪,我们应当通过细细分析患者体强还是体弱,有汗还是无汗,皮肤紧凑还是疏松,精神良好还是嗜睡来用药。

     

    例如,患者皮肤平素爱自汗,皮肤细嫩疏松,那么,就当选用桂枝汤,慢慢地、微微地发汗,不能让患者大汗淋漓,否则病必不除。如果患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则当用麻黄汤来发汗解表了。如果只是伤风小疾,则用点生姜,紫苏熬汤即可。

     

    当然,生姜治疗感冒也有须谨慎使用的时候,口干舌燥,舌红少苔,阴虚火旺的患者忌用,或者配伍玉竹再用,否则容易损阴伤目,口角生疮。经常喝酒的患者也应慎用,因为这类患者内有实热,服用生姜,容易火邪烧心。

  • 类风湿关节炎同一般的关节炎不同,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女性好发,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为40~60岁。

     

    它是由于自身免疫细胞不能识别自身组织所导致的自身免疫病,并且以关节炎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关节炎最常累及全身各个小关节,以双手指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最常见,如果不积极治疗,任由疾病发展,那么关节畸形是很容易产生的,导致患者瘫痪,失去正常的生活能力,这也是类风湿关节炎最严重的后果之一。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前确实没有能够治愈的办法,但是随着对疾病研究的深入,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可以作为类风湿的治疗原则,所谓的达标治疗,指的是通过长时间坚持的药物治疗达到控制疾病进展、保护关节功能的目的,除了临床症状之外,还要对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进行监测,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以及时发现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也就是说,不能仅仅依靠临床症状判断病情,即使没有临床症状,也要长期继续服药,以免病情复发,只是服药量较小,以小剂量维持即可。

     

    类风湿的患者最重要的就是按医嘱服药,相信医生的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放松心态,正确面对疾病,要适当休息,保持心情舒畅精神乐观,避免焦虑情绪。

     

    2、春天、冬天要做好防潮保暖工作,尽量不要感冒,感冒后积极治疗,以免变成肺炎等其它疾病,因为类风湿患者长期吃免疫抑制剂,体质会不如常人,一场小小的感冒很容易会演变成咳嗽和肺炎,很容易引起类风湿复发。

     

     

    3、保持每天半个小时的运动,可以采取走路,太极拳,广场舞等,对保持关节功能提高体质有好处。

     

    4、饮食上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是对于累及到肺、血液等其他系统的患者,要注意避免加重病情的危险因素,比如肺间质纤维化的病人,要注意减少活动,注意休息,避免感染。

     

    5、尽量不要养宠物,因为类风湿患者免疫力低下,对环境卫生要求比较高,而宠物会带细菌病毒。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