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既能化湿,又可解暑的一味中药

既能化湿,又可解暑的一味中药
发表人:金兰中医

盛夏时节,很多地方都开启了“烧烤模式”,热浪滚滚袭来,炎热酷暑难耐,而这个时节也是热证和暑证高发的季节,很多人容易得暑证,也有很多人容易染上湿证。而这个时候,有一味中药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那么,这味中药究竟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藿香正气丸的主药——藿香。藿香从古至今都是一味治病良药,陶弘景认为藿香能够治疗“风水毒肿,去恶气,止霍乱心腹痛”;苏颂认为藿香是“脾胃吐逆”的“要药”;张元素认为藿香“助胃气,开胃口,进饮食”;王好古认为藿香“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口”。

 

 

中医认为,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化湿,止呕,解暑等功效;适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等症。

 

藿香的首要作用时化湿,尤其适用于湿滞中焦所致的各种病证。藿香气味芳香,是芳香化湿浊的要药。藿香其性微温,所以多用于寒湿困脾所致的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在临床运用中常与苍术、厚朴等药同用,比较经典的配方是不换金正气散(厚朴、藿香、甘草、半夏、苍术、陈皮)。

 

 

藿香的止吐作用效果良好。藿香既能化湿,又能和中止呕,尤其适用于治湿浊中阻所致的呕吐等症,藿香最是捷要,一般可与半夏、丁香等药同用,如藿香半夏汤(丁香皮,藿香叶,半夏);如果呕吐偏于湿热的,可用藿香与黄连、竹茹等药同用;如果是妊娠呕吐的,可用藿香与砂仁、苏梗等药同用;如果是脾胃虚弱所致呕吐的,可用藿香与党参、白术等药配合使用。

 

藿香这味药,既能化湿,又可解暑,适用于暑湿或湿温初起的各种病证。如果是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导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等暑湿证的,可用藿香与紫苏、厚朴、半夏等药搭配,比较经典的方子有藿香正气散(藿香、 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厚朴、苦桔梗、炙甘草、大腹皮、陈皮);如果是湿温病初起,湿热并重的,可与黄芩、滑石、茵陈等药配合使用,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子如甘露消毒丹(飞滑石、淡黄芩、绵茵陈、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

 

 

藿香除了药用之外,也可作为食材或者调料使用。一般来说,藿香的嫩茎叶可以食用,而且还是风味俱佳的野味;可凉拌、炒食、炸食,也可煮粥。藿香的嫩叶有健脾益气的作用,是一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烹饪原料,所以一些养生菜肴和民间小吃中利会加入藿香,一来可以丰富口味,二来可以增加养生价值。

 

藿香还有杀菌功能,口含一片藿香叶,可以除口臭,还可以预防传染病。尤其是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因暑湿所致的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恶心呕吐等症都有好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口臭疾病介绍:
口臭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的口臭,比如说睡觉前未能很好的刷牙清洁口腔,容易导致晨起口臭,这种情况可以说很多人都可能存在,或者是吃了臭豆腐等具有浓烈气味的食物,也会引起口臭。这种生理性口臭通过漱口、刷牙或者咀嚼口香糖,基本都能消除。再一种就是病理性口臭,由于口腔疾病或者身体其它部位的病变引起的异味,通过口腔散发出来。这种病理性的口臭需要去医院就诊。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临床上,每天都能碰到一些患者,他们老觉得自己身上的湿气重,然后就让我推荐一个治疗湿气重的方子。既然介绍给患者,就应该认真对待,好好的去查资料,然后才告诉大家该如何不该如何。

     

    1.什么叫湿气重?

     


    要治疗湿气重,首先要弄明白啥叫湿气重吧。自然界中存在六种气,叫做风寒暑湿燥火,这是正常之气。六气是造就世界的根本物质,也是最基本的元素。但如果太过,就成为邪气了。比如,火气太过,就成为火邪了。我们常说的热的冒火,就是火气太过的一种表现。空气中要有湿,不然就会太干燥。如果太湿,就会出现问题,变成湿邪了。 

     

    2.湿气重什么表现?

     

    湿邪分为两种,内湿和外湿。外湿很容易理解,比如暑天感冒,通常就是暑湿感冒。暑湿感冒是人体感受了夏季暑湿时邪,又因喜欢纳凉和饮冷,使体内的暑湿为风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发病。此病的病位在于肌表与中焦脾胃,所以症状表现外则发热不扬,头身困重;内则胸脘痞闷,脾胃不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脉数,口虽干而饮不多,舌苔虽腻而少黄。若暑湿犯肺,肺气不清,还会有咳嗽痰黏,鼻流浊涕的症状。 

     

    内湿则是长时间的生活环境或者别的原因引起的人体的一种由外而内的变化,逐渐成为一种体质叫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人通常会出现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厚味,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发病时同时并见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3.湿气重该如何破?

     

    中医治病,理论来源于生活。如果湿气太重,可以用食疗方法缓解。我推荐2味是药也是食材的物质,供大家参考。我给这个处方取名:除湿二仙方,由薏苡仁和苍术组成。 

     

     

     

    薏苡仁我们都很熟悉,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等功效。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这里就是取其健脾渗湿的作用,用以祛除体内的湿邪。

     

    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等功效。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苍术是常用的祛湿中药,具有运脾的作用。

     

    两方合用,起到健脾渗湿的作用,共同去除体内湿气。用的时候,需要注意苍术量要少,一般不超过10克。薏苡仁可以用大量。
     
     

  • 仙鹤草,也叫脱力草,泡水喝能够让人更加有力。

     

    仙鹤草并不算是一味很有名的中药,和人参等相比,知名度要逊色很多,所以价格也低很多。但是仙鹤草确实是一味好药,作用并不比人参弱多少,更重要的是具有人参所不具备的多种功效。作为中医大夫,我喜欢到药房拿点仙鹤草泡水喝,确实具有很好的补虚作用,能够提高人的精力。 

     

     

    仙鹤草也叫脱力草,具有很好的强壮作用,民间常用来治疗脱力劳伤。认为仙鹤草能够治疗贫血衰弱,精力痿顿,方法是仙鹤草一两也就是三十克,加上红枣十个,水煎熬,当茶叶分多次口服。其实仙鹤草具有很多用处,现在药理研究也很多,认为仙鹤草为强壮性收敛止血剂,兼有强心作用。适用于肺病咯血,肠出血,胃溃疡出血,子宫出血,齿科出血,痔血,肝脓疡等症。 

     

    仙鹤草是很常见的中药,全国范围内均可以见到。和补虚相比,仙鹤草更重要的凉血止血作用。中医理论认为,仙鹤草苦、涩,平。归心、肝经。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我在临床上给患者开药,其实更多的用来治疗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如果不积极治疗或者治疗不得当,容易出现肾损伤等问题,出现血尿蛋白尿等情况。仙鹤草的作用是收敛止血,同时还能解毒,治疗由血热引起的过敏性紫癜有很好的作用。文献记载,仙鹤草用于治过敏性紫癜。方法是仙鹤草三两,生龟版一两,枸杞根、地榆炭各二两。水煎服。引自苏医《中草药手册》。 

     

    用仙鹤草泡水喝,我的方法是取仙鹤草30克,加上大枣三枚,代茶饮。当然,这是在我了解自己体质的前提下做的,读者要服用最好先找中医大夫看看自己适合不。

     

    附:仙鹤草,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

     

    相关论述


    1、《岭南采药录》: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有时腰痛、发热。


    2、《滇南本草》: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赤白带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

  • 中医对于临床选方用药,总是会有出其不意的地方,比如同样是一种疾病,有的医生可能会开几十味中药,也有的医生可能只开几味药,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都可能对某种疾病达到完胜的效果。这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其中主要在于用方思维,以及对中药配伍的精妙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咳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或疾病,如果一个人的抵抗力好,或者稍微懂一点养生之道,可能没去找医生开药,也依然能够自愈。但是,也有的人,刚开始咳嗽几声没太在意,后来咳嗽连连时才发现不对劲,再后来甚至可能会迁延日久,久咳不愈。对于咳嗽的治疗,大多数医生在开方用药时,都会用到十多味中药,而且只要方药一出来,稍微懂一点中医的人,都能看出这是一个止咳方。

     

     

    但是也有很多医者对于咳嗽这个问题,不喜欢用很多味中药,而是运用大道至简的方法来调治,比如说,大唐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记载的有一个仅仅两味中药的止咳良方,不过这两味药,也是很多医家在止咳时,经常会用到的“药对”。这两味药就是止咳中药出场率较高的紫菀和款冬花。

     

    对于紫菀和冬花的配伍,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可谓是经常使用,正如《本经疏证》中所说,“凡治咳逆久咳,并用紫菀、款冬者十方而九”,由此可见,紫菀和款冬花作为止咳药对,在唐代是极为盛行的。时至今日,紫菀和款冬花在止咳方药中的出场率依然是很高的。

     

     

    《千金要方》中将紫菀和款冬花这两味药从止咳药对,演变成了止咳良方,名唤紫菀散。全方由“紫菀二两,款冬花三两”这两味药组成,主要用于咳嗽日久、痰涎不利的病症。全方的制法是,将这两种药材进行焙干、碾细,再通过罗筛得到药物的细面,每次服用一钱,饭前服用,一日三次。现代用法比较简单,直接水煎服即可。

     

    为什么紫菀和款冬花组成的紫菀散,对于咳嗽日久、痰涎不利的病症,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呢?这还是在于中药的配伍,方中紫菀味甘苦辛,能润能泻,温而不燥,偏于润肺下气、化痰开郁,而款冬花味辛,但性却不烈,温而不燥,偏于镇咳下气、润肺祛痰。这样两味中药组合在一起,痰也能化,咳也能止。

     

     

    咳嗽时间久了,肺气自然会受到损伤,肺气虚损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津液疏布出现故障,从而痰涎丛生,肺气已伤、痰涎已多,临床用药又不能使用峻烈之类的,而是应该使用温润之品,这样的化痰止咳,才是“润物细无声”的,而紫菀散虽然只有两味药,但却做到了这一点。

     

    紫菀散在现代临床中,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病症。紫菀散温润平和,不仅仅适合久咳,它是新久咳嗽都能使用的止咳良方,尤其适用于虚寒久嗽,但是如果是痰热咳嗽或者阴虚劳嗽,反而不宜使用紫菀散。紫菀散犹如一个温润的君子,化痰止咳的力量是很舒缓的,但如果咳嗽咳嗽症状又急又重的情况,还是建议改用其他止咳方药来调理。

  • 嗓子难受就是咽喉出现问题,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多是患有咽喉炎就是嗓子上火发炎所导致,出现咽喉炎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嗓子会感觉很难受,需要及时治疗缓解,虽然好治疗但是很容易反复发作,有很多患者就会用中药治疗,下面说说。

    治嗓子的中药是很多的,可以根据自己嗓子难受的症状来选择合适的中药方,比如可以把制僵蚕,黄连,炙蜂房还有代赭石,生牡蛎,玉蝴蝶等几味中药研成细末,分成很多包,每天可以分两次服用,可以有效治嗓子的,还可以把生地黄,硼砂研成细末,每天嚼着吃,都能帮助清热润肺,防止咽喉疼痛。

    嗓子难受的时候还可以喝些养阴清肺汤的,就是把生地,麦冬,白芍,薄荷,玄参,丹皮,贝母,生甘草等中草药各适量,然后加入水煎服,服用后可以帮助养阴清热,还能疏表利咽,对嗓子疼痛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在平时还可以喝些双根桔梗汤,就是把板蓝根,山豆根,桔梗,大洞果,甘草沿阶草等煎成汤加入蜂蜜喝,可以润喉止痛的。

    嗓子难受喝些养怡人家茶,主要药材有佛手柑,甘草,菊花还有桔梗,栀子等,加入水浸泡后就可以服用,对于喉咙发痒,肿痛,有异味都有治疗的效果,还能喝些玄参甘草汤的,就是把桔梗,夏枯草,蒲公英,干枝梅,生甘草等药物制成茶后服用。

    上述所说的就是治嗓子的中药,可以治嗓子的中药有很多,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方来治疗,可以把制僵蚕,黄连,生牡蛎,代赭石等药物研成细末服用,还可以喝些养阴清肺汤,双根桔梗汤,玄参甘草汤等中药方,都能有效缓解嗓子难受等症状。

  • 两月前,一位女性患者因泄泻2日就诊。详问病史得知,患者平素喜食鱼蟹等性寒之物。前日,因吃海鲜自助餐,又大量食用冷饮、水果等物后,引起腹泻,一日5-7次,水样便,少腹冷痛。经过中药汤剂治疗,患者泄泻痊愈。因平素脾胃不和,常便稀,且时有白带量多、质清稀的毛病。故询问我是否有合适的药膳调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太原的一个名小吃——“头脑”,由明末清初医学家傅山发明。“头脑”由八味药食同源的物质组成,其中一味便是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对于泄泻、带下、脾胃虚寒等都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我把山药推荐给了这位病人,让她或煮粥或蒸食或炒菜,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山药。

     

     

    前两日,这位患者专程来告诉我,常食用山药后,自觉脾胃消化功能较前改善,近两月没有腹泻,白带多的问题也得到缓解。

     

    山药,药食同源,是不错的滋补食品,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食用。《神农本草经》中,山药为上品,“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同时,很多著名的中药方剂中,山药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医学家傅山治疗白带的著名方剂——完带汤中,山药与白术共为君药,起补脾利湿的作用,山药更是健肾以约束带脉,止带下。

     

    滋阴补肾的著名方剂——六味地黄丸中,山药为臣药,有补益脾阴兼固精之效。

     

     

    医圣张仲景扶正祛邪的代表方——薯蓣丸中,山药为君药,重用以健脾。

     

    近现代中医学界的泰斗——张锡纯,善用山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共记载方剂170余首,用山药者近50首。张氏喜用生品,因其性质平和,故用量一般较大,可达120g以上。张氏用药粥最有特色,书中的山药粥剂有薯蓣粥、三宝粥及珠玉二宝粥等。治疗泄泻、呕吐等疾病。

     

    现代研究证明,山药具降糖、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不过,山药虽好,但因其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多食。

  • 天气日益寒冷,北方地区暖气刚供应半月余。室内外冰火两重天的不适应,使感冒、咳嗽的患者增多。痰黏、咳痰不利是很多人共同的症状。其实,有一个很简便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按揉天突穴。

     

    天突穴,归属于人体的阴脉之海——任脉,有宣通肺气、利咽止咳的功效,被誉为“清咽利喉第一穴”。位于颈部前方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按揉天突穴,操作很简便,可起到迅速缓解咽喉部不适的目的。首先,找到天突穴,然后,用拇指或食指按揉穴位,并配合吞咽动作。随呼吸,将唾液吞咽下去,这样既可增强按揉刺激的强度,也可通过吞咽唾液缓解咽喉处的干痒症状,从而解决咳痰不利的问题。

     

     

    天突穴治疗痰症,很多人可能会不解,和丰隆穴有什么不同呢?的确,中医知识日益普及,丰隆穴作为化痰要穴,人们早就有所认识。天突穴与丰隆穴虽皆可治疗痰邪所致之病,但天突穴重在利气道、降逆气、利痰咯出、止咳喘,可治疗痰盛之咳逆、哮喘等病证,以呼吸系统为主;丰隆穴则从调和脾胃着手,可治全身之痰,包括有形和无形之痰,如头痛眩晕、痰多咳嗽、胃痛呕吐、癫狂痫证等。

     

    天突穴可治疗打嗝。中医认为,打嗝主要由于胃气上逆引起,故疏通胃气,使气向下行就是解决的关键。天突穴相当于肺与自然相通的通道,清气与浊气均在此处与自然交通。按压天突穴可导气下行,从而缓解打嗝症状。当您有打嗝症状时,可按压天突穴2-3分钟,并配合深呼吸,很快就能缓解症状。

     

     

     

    天突穴还可治疗“梅核气”,是指咽喉部似有异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的症状。西医称之为“癔球症”、“咽喉部阻塞感”、“咽球综合征”等,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关系密切。轻者可通过按揉天突穴来缓解,重者可在本穴上针刺治疗。

     

    另外,天突穴是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重要穴位。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专业针灸师常采用芒针(古代九针之一,3-6寸长,甚至更长者)弯刺本穴,因取穴少,可减轻患者的畏针心理。再有,天突穴可缓解慢性咽炎、支气管炎的症状。北方的冬季雾霾天气较多,艾灸本穴还可缓解因天气带来的咳嗽、咽痒不适等症状。

  • 周大妈患了肾炎,在医院里输了半个月的吊瓶好多了,出院了。回来后找到我,让我用中医给她调理。通过她的化验单可以看出病情控制得不错,没有必要再吃中药了,建议她可以试试“玉米须汤”来保健,清热利尿消炎很好用。她觉得这法子太简单,但是对于她的病情是有益的。

     

     

    玉米须

     

    玉米须是很廉价的药品,一般不为人们所珍惜,只是在中医师的眼里它是个宝。玉米须,最早药用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国药典》1977年收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1985版(一部)收录的常用药材品种。

     

    吃玉米,大家都爱光煮玉米,把玉米须扔掉。其实这很浪费,我们应该把玉米须摘下来,洗浄,煮水喝,是一家人清热消暑的保健茶。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它还能利水、消肿。中医认为玉米须,甘平,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脚、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

     

    玉米须对人还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

     

    所以对于防治肾炎,适当喝点玉米须茶是很有益的。

     

     

    玉米须汤制作方法

     

    原料:玉米须50克。干品100克。

     

    制作方法:将玉米须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1小时,取汁饮用。

     

    养生功效:清热利湿,对湿热肾阳有益。

     

    另外,再介绍几个玉米须用于防治肾炎的食疗方法:

     

    肾炎水肿尿少:玉米须50克,黄精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可以除湿利尿,消水肿。

     

    膀胱炎、小便黄赤:玉米须50克,车前子(各包)9克,甘草6克,煎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清热、利尿、消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尿少、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玉米须、玉米芯各50克,水煎去渣代茶饮。毎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清热、利尿、消炎,缓解症状有益。

     

    尿血:玉米须50克,白茅根18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5天为1个疗程。清热、利尿、消炎、止血,可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之,玉米须不是废物,应该了解它的功效,为我们所用,尤其是要防治湿热病、下焦湿热病、肾脏炎症性疾病等,都可以选择玉米须来保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昨天晚上,和朋友们去火锅店吃刷肉羊,锅底的名字叫“子母锅”,中间漂着鲜红的辣椒和无数的花椒,让人味蕾爽到极致。朋友们每吃完一口都透着一种狰狞的表情,而我却很享受这种麻辣的感觉,不只在火锅店,大部分饭店餐桌上的佳肴,都会有这样一种让人既爱又恨的佐料——花椒。

     

     

    其实,花椒不仅是美食佐料,还是一味中药。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花椒可以用来治疗人们的“难言之隐”——痔疮。古人云“十人九痔”,说明痔疮的患病率很高,更何况在这美食当道的社会,嗜辣的食客数不胜举,因此痔疮患者也越来越多。花椒能治痔疮,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深入了解这种药食同源的佳品。

     

    花椒,又名蜀椒、川椒、山椒,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其味辛、性温,入脾、胃、肾三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效。花椒既是美食佐料,又是治疗痔疮的妙药,简单又省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花椒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临床上,很多痔疮患者得病后难以启齿,自己去药店随便买点药膏,涂抹后效果并不理想。说到痔疮,中医认为该病“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临床表现主要为便血、疼痛、脱出,治疗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原则。

     

    现在,为了帮助痔疮患者解除病痛,与大家分享一首简单又实用的家庭常备方。

     

     

    处方由花椒10g,食用盐3g组成。将花椒用纱布包好,加入适量的水,加入开锅后,煎煮15分钟。关火将药液倒入盆中,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不烫时,再坐浴,全程15分钟,早晚各1次。

     

    花椒温中止痛,盐水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治疗肛门局部炎症,两者合用共奏消肿止痛之功效。对于痔疮较轻,且不愿意就医的患者,乃是良方也。当然,出血、疼痛较严重的,还是要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另外,由于花椒辛温,孕妇、阴虚火旺患者不宜使用此方。

     

    如果你患有痔疮,还等什么,不妨一试,告别“后”顾之忧,让你高枕无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古老的药

     

    败酱草这味药不算很常用,但常见,李时珍就曾感慨:"败酱草,善于排脓破血,所以张仲景治痈,古方妇科亦常用,而后人不知道习用,大概是因为没有遇到懂行的人吧。”

     

    这味药很古老了,它是败酱科黄花败酱,百花败酱的干燥全草,也叫鹿肠,鹿首,马草,泽败,在我们贵州则叫胭脂麻,苦益菜,野苦菜。

     

    在《神农本草经》中即已记载,这味药辛,苦,微寒,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行瘀,作用部位是小肠,大肠,肌部,肉部。这味药很安全,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采摘来蒸,当成野菜食用。

     

    它能治疗两大类疾病:

     

    1、小肠,大肠,肌部,肉部出现的脓肿。

     

    推而论之,能够治疗下面这些部位的疾患:

     

    肠部:急慢性阑尾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赤白痢疾,十二指肠溃疡等等。

     

    肌部:痈疽肿毒,流行性腮腺炎,目赤肿痛等等。

     

    肉部:肺痈。

     

    2、妇人产后由于由于“血瘀”导致的瘀阻腹痛。

     

    治疗肠部,肉部,妇人瘀阻腹痛多用煎服法,剂量干品在4g~20g之间,鲜者则可以用到50g~200g之间。

     

    治疗肌部疾病,如急性腮腺炎,痈疽肿毒多用鲜品外敷法。比如说,可以用黄花败酱鲜叶50g以上,配合生石膏25~50g,捣碎,再加鸡蛋清调匀,外服痛处,一付药可以敷24小时左右。如果严重,则需外敷,内服。此法对乳腺炎,淋巴管炎,痈,疖等疾患亦有良效。

     

    不过,此物寒凉,所以有医者认为应该用于“实热瘀滞”之症,若脾胃虚弱,食少泄泻,畏寒怕冷不宜用之,但是这种说法不是绝对的,中医的奥妙在于,通过配伍,寒药温用,温药寒用,在保留中药药效的同时,消除或减弱中药的副作用。这寒药温用法,就是我下面即将介绍的一个方子。

     

     

    古老的方

     

    这个古老的方子最早出现在《金匮要略》之中,它叫“薏苡附子败酱散”。它是治疗什么病的呢?它治疗的是肠痈病。

     

    所谓肠痈,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阑尾炎,阑尾炎腹痛由上腹开始,以腹胀、闷痛为常见,之后则转移为右下腹痛,急性期会有很大的概率出现发热。

     

    急性期,下腹部肿且有痞塞感,按压阑尾点(McBurney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会有压痛,这个时候病性属于“实热”,不用这个方子,用“大黄牡丹汤”。

     

     

    待阑尾炎到过了急性期,脓疡已成,元气亦衰,病性属虚,属阴时,就可以用“薏苡附子败酱散”了。这个时候,患者下腹部会有局部肿胀,按压该部位,会有濡软的一团,仿佛有肿物。身体“无热感”(注:无热感,和体温正常是两码事,患者不觉得“热”,但是体温计测下来仍可能有低烧)。脉频数。如果这个病拖久了,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有时会呈现“鱼磷状”。

     

    方药如:薏苡仁十分(40g),附子二分(8g),败酱草五分(20g),三味药,打成粉末,用2.5毫升的“方寸勺”取药一勺,倒入400毫升的水中,煎取200毫升,顿服。

     

    有人会说,不是说败酱草这个药是治疗“实热瘀滞”之脓肿吗?为什么阴性,虚证的病证也能用呢?这就是经方配伍的奥秘之处了。

     

    在这个方子中,薏苡仁既能促进排脓,又能润滑肌肤;败酱草机能排脓,又可活血;再加附子以振奋元气之沉衰,活跃脏腑之机能。败酱草的寒性被附子抑制了,而附子的大热亦让薏苡仁,败酱草所平衡。

     

    这个方子不仅能用于慢性阑尾炎,还能用于局限性腹膜炎,化脓性附件炎,结核性腹膜炎,化脓性腹股沟淋巴结炎,肠结核,子宫内膜炎等出现“体力衰减,疲劳,颜面苍白,脉弱数或迟”,病性属“阴”者,亦可用于出现上述症候的局限性硬皮症,湿疹,蛇皮症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紫草膏,也叫紫云膏,很多用过的人都反映这种药膏对于湿疹、痘痘、痱子、蚊虫叮咬、烧烫伤等多种皮肤病收效很好。

     

    市面上销售的紫草膏有很多个版本,但紫草膏最早出自清代医家顾世澄的《疡医大全》卷十,药物组成为:紫草2钱,白芷2钱,归身5钱,甘草1钱,麻油2两。同熬,白芷黄色为度,滤清,加白蜡、轻粉各2钱。

     

     

    2000年版本的《中国药典》也收录了紫草膏,药物组成为:紫草、当归、防风、地黄、白芷、乳香、没药。制作方法为:先用食用植物油炸当归、防风、地黄、白芷四味药至枯,去渣;再将处理干净的紫草置锅内炸至油呈紫红色,滤过渣;然后加入蜂蜡适量(每10g植物油加蜂蜡2-4g)熔化,待温;最后将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加入其中搅匀待冷却即成。


    但是,无论是《疡医大全》版还是药典版的“紫草膏”,在现代都很少有人照搬使用。

     

    《疡医大全》版紫草膏组成中含有“轻粉”,《本草纲目》中记载:“水银乃至阴毒物,因火锻丹砂而出,加以盐、矾炼而为轻粉”,轻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亚汞,有毒,为提升药物安全性一般不用。

     

    药典版的“紫草膏”含有乳香、没药,这两味药硬度大难以粉碎成末,且即使成粉末状也极易重新粘结成块,做成的紫草膏常常有沉淀分层。且乳香、没药对皮肤刺激性大,其细粉本身也含大量杂菌,在60-70 ℃下放进去并不能保证成品无菌,恐怕对创面愈合不利。现在很多市面上销售的紫草膏,药物组成商标上基本都是照搬药典,其实未必含有“乳香、没药”,而老百姓却不知道其中有隐瞒。

     

     

    我自己制作的紫草膏,不用“乳香、没药”,制作方法也有区别。主要选用药物为:紫草、当归、白芷、苦参、冰片、薄荷等。

     

    注意事项为:

     

    1、紫草有软、硬之分,以新疆、内蒙的软紫草为佳。

     

    2、制作紫草膏所用之油,传统选用麻油,我选择用橄榄油,因其最容易被皮肤吸收。紫草处理干净后,最好先在橄榄油中浸泡1-2个月,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

     

    3、赋形剂我选择用黄蜂蜡,因其改善创面循环及营养效果都明显优于凡士林。

     

    4、橄榄油和黄蜂蜡的比例最好维持在10:4,也就是每10g制备好的含中药的橄榄油中放入4g黄蜂蜡最为适宜,既不会太软也不会太硬,用起来最舒服。

     

    5、加入薄荷(注:薄荷含有挥发油不宜久加热,因此最后2分钟放入油中即可)、冰片(注:冰片为晶粉状,在放入黄蜂蜡之后片刻放入少量即可),可以增加止痒、消炎作用,同时又使皮肤感觉清凉舒适,闻起来也清新宜人。

     

     总之,紫草膏是一款消炎杀菌、收敛疮口效果很好的外用药膏,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一试。

  • 口臭,这个看似小问题,却常常困扰着许多人的生活。口臭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口腔卫生问题、全身性疾病以及局部口腔疾病等因素。

    首先,口腔卫生问题是导致口臭的主要原因之一。食物残渣在口腔中长时间停留,容易滋生细菌,产生恶臭。此外,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也是口臭的重要来源。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至关重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口臭。

    其次,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口臭。例如,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消化不良等,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如鼻炎、咽炎等,都可能引起口臭。因此,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也是改善口臭的重要手段。

    此外,局部口腔疾病也是导致口臭的常见原因。例如,龋齿、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都可能引起口臭。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可以有效改善口臭。

    为了预防和改善口臭,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

    3. 针对全身性疾病进行治疗。

    4. 针对局部口腔疾病进行治疗。

    5. 注意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总之,口臭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日常的保养,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口臭,提高生活质量。

  • 口臭和肠胃不适是困扰许多人的常见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口腔和肠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将探讨口臭和肠胃不适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药物治疗和日常保养来调理。

    一、口臭与肠胃不适的关系

    1. 口腔疾病:口腔内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硫化物等有臭味的物质,导致口臭。口腔疾病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病等,都会增加口臭的风险。

    2. 肠胃疾病: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消化不良、胃炎、肠炎等,会导致消化不良、气体增多,从而引发口臭。

    3. 肠道菌群失衡: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问题,进而产生口臭。

    二、调理方法

    1. 饮食调整: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

    2.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化酶、益生菌等药物,帮助消化、改善肠道菌群。

    3. 日常保养: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4. 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三、注意事项

    1. 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预防肠胃疾病。

    2. 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3. 规律饮食: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和肠胃疾病。

  • 口臭和舌头黄苔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本文将从病因、治疗方法、日常保养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口臭舌头黄苔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一、口臭舌头黄苔的病因

    1. 食物残渣:口腔内食物残渣的积累会导致细菌滋生,产生恶臭气体,从而导致口臭和舌头黄苔。

    2. 口腔卫生问题: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如刷牙不彻底、不经常使用牙线等,会导致口腔细菌滋生,引发口臭和舌头黄苔。

    3. 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胃动力不足、胆结石、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和食物堆积,引起口臭和舌头黄苔。

    4. 口腔疾病:口腔疾病如牙周病、口腔溃疡等,也可能导致口臭和舌头黄苔。

    二、治疗方法

    1. 口腔清洁: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和治疗口臭舌头黄苔的基础。建议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定期使用漱口水。

    2. 药物治疗: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口臭舌头黄苔,可使用清热降火、利湿健脾的药物,如平胃散、黄连清胃丸、参苓白术丸等。

    3. 口腔治疗:口腔疾病引起的口臭舌头黄苔,需及时就医,进行口腔治疗。

    三、日常保养

    1.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肠胃健康。

    2. 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口臭,建议戒烟戒酒。

    3.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4. 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减轻口臭和舌头黄苔症状。

  • 肝火旺盛,中医称之为‘肝火过旺’,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当肝火旺盛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目赤肿痛、口干、口苦、口臭、脾气暴躁、易怒、胸部胀痛不适、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油、乏力等。

    引起肝火旺盛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饮食不节、情绪波动、生活作息不规律等。饮食方面,过多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等都会导致肝火旺盛。情绪波动和压力过大也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肝火旺盛。此外,生活作息不规律,如熬夜、睡眠不足等也会加重肝火旺盛的症状。

    针对肝火旺盛的治疗,中医主张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服用中药等方法来调理。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也有助于缓解肝火旺盛的症状。

    在药物治疗方面,中医常用龙胆泻肝丸、柴胡疏肝散等药物来清肝泻火。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功效,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肝火旺盛的症状。

    此外,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等科室也常用于治疗肝火旺盛。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以达到缓解症状、恢复健康的目的。

  • 清晨醒来,口腔干涩,苦味萦绕,这可能是许多人的共同体验。然而,口干口苦并不仅仅是起床后的小困扰,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提示我们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本文将探讨口干口苦的常见原因,并介绍相应的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口干口苦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阴虚火旺:这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表现为口干舌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等。此时,可以尝试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2. 肝胆湿热:肝胆湿热会导致舌苔变厚、口干口苦、脾气暴躁等症状。龙胆草、黄芪、栀子、黄柏等中药可以用来调理肝胆湿热。同时,饮食上可以多吃生菜、芹菜、苦瓜等清热利湿的食物。

    3. 胃火过旺:胃火过旺会导致口干口苦、胃脘灼痛、吞酸嘈杂等症状。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丸、参梅养胃颗粒等药物可以用来清热降火。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至关重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饮食上要清淡,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喝水,保持口腔卫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如果口干口苦的症状持续存在,或者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 儿童内火是常见的一种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舌红、尿黄、大便干燥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孩子体内热气过盛,导致内脏器官功能受到影响。为了帮助孩子缓解内火症状,家长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方法。

    首先,要关注室内温度。过热或过冷的室内环境都会加重孩子的内火症状。因此,家长要尽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孩子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其次,饮食调理是关键。莲子、茄子等食物具有去火的作用,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食用。同时,小米粥、百合粥等清淡的粥品也有助于清理肠胃,缓解内火症状。

    此外,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饮水。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孩子不喜欢喝,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糖或果汁。但要注意避免给孩子饮用含有添加剂、色素、香精或高糖的饮料,以免加重内火症状。

    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缓解内火的重要措施。孩子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内火症状。因此,家长要保证孩子有良好的睡眠环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最后,如果孩子的内火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 产后口臭是许多新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新妈妈的自信心,还可能隐藏着一些健康隐患。

    产后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包括口腔卫生不良、口腔炎症、牙周病、胃肠道疾病等。口腔卫生不良是导致产后口臭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新妈妈的口腔黏膜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口腔炎症和牙周病。此外,产后饮食结构的变化,如摄入过多辛辣、油腻食物,也可能导致口腔异味。

    针对产后口臭,新妈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缓解:

    1. 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牙线清理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2.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 注意口腔保健:使用漱口水漱口,可以起到清新口气、杀菌消炎的作用。

    4. 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有助于减轻口臭。

    5. 咨询医生:如果口臭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咨询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产后口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 口腔治疗:针对口腔炎症、牙周病等疾病进行治疗,如消炎、补牙、洗牙等。

    2. 胃肠道调理:针对胃肠道疾病进行治疗,如调理肠胃、改善消化功能等。

    3. 中药调理: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如清热解毒、健脾和胃等。

    4. 生活方式调整: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等。

  • 口臭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它不仅影响个人的社交活动,还可能暗示着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要有效应对口臭,首先需要了解其成因。口臭可能源于口腔疾病,如牙周病、龋齿、口腔溃疡等;也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针对口臭的成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理牙缝,定期洗牙,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疾病,减少口臭。

    2. 饮食调整: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减少口臭。

    3. 药物治疗:对于口腔疾病引起的口臭,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消炎、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4. 全身性疾病排查:如果口腔卫生良好,但口臭仍然存在,建议进行全身性疾病排查,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病等。

    5. 定期检查: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疾病,预防口臭。

  •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中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一、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医辨证论治

    1. 阳闭型高血压性脑出血

    症状:突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拳握固,半身不遂,肢体拘急,面赤身热,鼻鼾气粗,口臭,烦躁不宁,小便潴留,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滑数或洪大。

    治疗方法: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常用方剂:羚羊汤加减。

    2. 阴闭型高血压性脑出血

    症状:剧烈头痛头晕呕吐,面色苍白,突然昏仆,不醒人事,牙关紧闭,半身不遂,两手紧握,筋脉拘急,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液壅盛,鼻鼾,大便秘结,小便潴留,舌紫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沉滑。

    治疗方法:辛温开窍,豁痰熄风。

    常用方剂:涤痰汤加减。

    3. 脱证型高血压性脑出血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频繁呕吐,肢体软瘫,手撒肢冷,冷汗淋漓,气息微弱,二便自遗,面青舌紫,舌质紫黯,苔白滑,脉微弱。

    治疗方法:扶正固脱,益气回阳。

    常用方剂:参附汤加减。

    二、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日常保养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

    2. 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3.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4. 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按时服药。

    5.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 口臭,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却常常困扰着很多人。口臭不仅影响社交,还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治疗口臭呢?本文将从口腔、肠胃、呼吸等多个方面为您揭秘。

    首先,我们要明确口臭的原因。常见的口臭原因有:

    1. 口腔问题:如牙龈炎、牙周病、龋齿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口腔异味。

    2. 阻生智齿:智齿阻生会导致食物残渣堆积,引发口臭。

    3. 胃肠道问题: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这些问题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产生口臭。

    4. 呼吸道问题: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产生口臭。

    那么,如何治疗口臭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口腔治疗:针对口腔问题,如牙周病、龋齿等,可以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或牙周科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牙周刮治、根管治疗等。

    2. 胃肠道治疗:针对胃肠道问题,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可以到正规医院的消化科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

    3. 呼吸道治疗:针对呼吸道问题,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可以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此外,以下一些日常习惯也有助于改善口臭:

    1. 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洗牙。

    2. 注意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3.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加重口臭,建议戒烟限酒。

    4. 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5. 增强锻炼: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