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两味中药的止咳良方是什么呢?

两味中药的止咳良方是什么呢?
发表人:金兰中医

中医对于临床选方用药,总是会有出其不意的地方,比如同样是一种疾病,有的医生可能会开几十味中药,也有的医生可能只开几味药,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都可能对某种疾病达到完胜的效果。这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其中主要在于用方思维,以及对中药配伍的精妙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咳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或疾病,如果一个人的抵抗力好,或者稍微懂一点养生之道,可能没去找医生开药,也依然能够自愈。但是,也有的人,刚开始咳嗽几声没太在意,后来咳嗽连连时才发现不对劲,再后来甚至可能会迁延日久,久咳不愈。对于咳嗽的治疗,大多数医生在开方用药时,都会用到十多味中药,而且只要方药一出来,稍微懂一点中医的人,都能看出这是一个止咳方。

 

 

但是也有很多医者对于咳嗽这个问题,不喜欢用很多味中药,而是运用大道至简的方法来调治,比如说,大唐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记载的有一个仅仅两味中药的止咳良方,不过这两味药,也是很多医家在止咳时,经常会用到的“药对”。这两味药就是止咳中药出场率较高的紫菀和款冬花。

 

对于紫菀和冬花的配伍,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可谓是经常使用,正如《本经疏证》中所说,“凡治咳逆久咳,并用紫菀、款冬者十方而九”,由此可见,紫菀和款冬花作为止咳药对,在唐代是极为盛行的。时至今日,紫菀和款冬花在止咳方药中的出场率依然是很高的。

 

 

《千金要方》中将紫菀和款冬花这两味药从止咳药对,演变成了止咳良方,名唤紫菀散。全方由“紫菀二两,款冬花三两”这两味药组成,主要用于咳嗽日久、痰涎不利的病症。全方的制法是,将这两种药材进行焙干、碾细,再通过罗筛得到药物的细面,每次服用一钱,饭前服用,一日三次。现代用法比较简单,直接水煎服即可。

 

为什么紫菀和款冬花组成的紫菀散,对于咳嗽日久、痰涎不利的病症,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呢?这还是在于中药的配伍,方中紫菀味甘苦辛,能润能泻,温而不燥,偏于润肺下气、化痰开郁,而款冬花味辛,但性却不烈,温而不燥,偏于镇咳下气、润肺祛痰。这样两味中药组合在一起,痰也能化,咳也能止。

 

 

咳嗽时间久了,肺气自然会受到损伤,肺气虚损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津液疏布出现故障,从而痰涎丛生,肺气已伤、痰涎已多,临床用药又不能使用峻烈之类的,而是应该使用温润之品,这样的化痰止咳,才是“润物细无声”的,而紫菀散虽然只有两味药,但却做到了这一点。

 

紫菀散在现代临床中,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病症。紫菀散温润平和,不仅仅适合久咳,它是新久咳嗽都能使用的止咳良方,尤其适用于虚寒久嗽,但是如果是痰热咳嗽或者阴虚劳嗽,反而不宜使用紫菀散。紫菀散犹如一个温润的君子,化痰止咳的力量是很舒缓的,但如果咳嗽咳嗽症状又急又重的情况,还是建议改用其他止咳方药来调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天气日益寒冷,北方地区暖气刚供应半月余。室内外冰火两重天的不适应,使感冒、咳嗽的患者增多。痰黏、咳痰不利是很多人共同的症状。其实,有一个很简便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按揉天突穴。

     

    天突穴,归属于人体的阴脉之海——任脉,有宣通肺气、利咽止咳的功效,被誉为“清咽利喉第一穴”。位于颈部前方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按揉天突穴,操作很简便,可起到迅速缓解咽喉部不适的目的。首先,找到天突穴,然后,用拇指或食指按揉穴位,并配合吞咽动作。随呼吸,将唾液吞咽下去,这样既可增强按揉刺激的强度,也可通过吞咽唾液缓解咽喉处的干痒症状,从而解决咳痰不利的问题。

     

     

    天突穴治疗痰症,很多人可能会不解,和丰隆穴有什么不同呢?的确,中医知识日益普及,丰隆穴作为化痰要穴,人们早就有所认识。天突穴与丰隆穴虽皆可治疗痰邪所致之病,但天突穴重在利气道、降逆气、利痰咯出、止咳喘,可治疗痰盛之咳逆、哮喘等病证,以呼吸系统为主;丰隆穴则从调和脾胃着手,可治全身之痰,包括有形和无形之痰,如头痛眩晕、痰多咳嗽、胃痛呕吐、癫狂痫证等。

     

    天突穴可治疗打嗝。中医认为,打嗝主要由于胃气上逆引起,故疏通胃气,使气向下行就是解决的关键。天突穴相当于肺与自然相通的通道,清气与浊气均在此处与自然交通。按压天突穴可导气下行,从而缓解打嗝症状。当您有打嗝症状时,可按压天突穴2-3分钟,并配合深呼吸,很快就能缓解症状。

     

     

     

    天突穴还可治疗“梅核气”,是指咽喉部似有异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的症状。西医称之为“癔球症”、“咽喉部阻塞感”、“咽球综合征”等,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关系密切。轻者可通过按揉天突穴来缓解,重者可在本穴上针刺治疗。

     

    另外,天突穴是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重要穴位。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专业针灸师常采用芒针(古代九针之一,3-6寸长,甚至更长者)弯刺本穴,因取穴少,可减轻患者的畏针心理。再有,天突穴可缓解慢性咽炎、支气管炎的症状。北方的冬季雾霾天气较多,艾灸本穴还可缓解因天气带来的咳嗽、咽痒不适等症状。

  • 很多中老年人都患有哮喘病,事实上哮喘病的病因非常复杂,不同人患上哮喘病的背后原因差别较大。在诸多原因之中,危害最大的应该是室内变应原,比如室内中常见的屋尘螨、粉尘螨等等。因此定期清洁屋子是非常重要,否则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你患上哮喘。

     

     

    对于哮喘患者而言,他们最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呢?一般来说饮食习惯是哮喘患者最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饮食不当,不仅会导致哮喘病反复发作,而且还会加重病情。那么对于哮喘病人来说,哪些食物适合他们吃?哪些食物不适合他们吃呢?

     适合哮喘病人食用的食物

    1、水果

     

    经常食用一些润肺止咳的水果,对于缓解哮喘病症再合适不过了,比如雪梨、枇杷等,这些水果都非常适合哮喘病人食用。此外这些水果不仅能够缓解咳嗽症状,而且还可以,增强体质,也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群大量摄入。

     

    2、高蛋白食物

     

    除了水果以外,哮喘病患者还可以长期食用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因为患有哮喘病的人,久而久之会出现体虚的症状,抵抗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这时候,补充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对于增强体质至关重要。

     

    3、蔬菜

     

    蔬菜也非常适合哮喘病人食用,因为蔬菜的维生素含量比较高,能够增强病人的体质,而且还能够补充营养元素。因此如果哮喘病人不知道该吃一些什么食物,那么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哮喘病人不宜食用的食物

    1、甜食

     

     

    有一些中老年人虽然患有哮喘病,但是却忍不住想去吃一些甜食。然而,甜食对哮喘病却并没有治愈效果,反而还会加重病情。对于哮喘病人而言,甜食并不适合他们,长期吃这些食物只会加重病症,而且还会使哮喘病反复发作。

     

    2、刺激性食物

     

    除了甜食以外,刺激性的食物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也不宜给哮喘病人食用,比如辛辣食物、烟、酒等。建议哮喘病人尽量不要选择这些食物,对哮喘非常不利。因此,如果有人劝你抽烟、喝酒,请直接拒绝他们。

     
    哮喘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非常困难,但是如果饮食得当,通常不会发作。因此如果哮喘病人想要控制自己的病情,那么就需要做到忌口,对于那些不适合自己食用的食物,坚决说不。长此以往,哮喘病情才能够得到控制。最后,对于没有患上哮喘病的人而言,定期清洁屋子,能够有效预防哮喘病,建议大家记得经常打扫,清新的空气环境对身体比较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论止咳,川贝枇杷膏确实是个神奇的存在。我自己在风热感冒再加咳嗽时,最常用的就是川贝枇杷膏,或者强力枇杷膏。

     

    川贝枇杷膏

     

    主成分: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茯苓、化橘红、桔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蒌子、款冬花、远志、苦杏仁、生姜、甘草、杏仁水、薄荷脑。辅料为:蜂蜜、麦芽糖、糖浆。

     

    从这个方子的组成就能看出,16种主成分,15种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平喘利咽的功效,具有相同功效的药物配合使用,君臣佐使共奏润肺化痰、止咳平喘功效,而且止咳化痰力度很强,很快就能缓解咳嗽,呼吸变得通畅了。

     

     

    从名字也不难看出,枇杷在里面的作用:枇杷,性凉味甘酸,入脾、肺,兼入肝。可用于治疗肺热和咳嗽、久咳不愈、咽干口渴等病症。

     

    枇杷果肉偏润肺止咳,果核偏化痰止咳,共奏润肺化痰、止咳降气的作用。用于肺经燥热,咳嗽咯痰。枇杷核,味苦,性平。能疏肝理气,散结止痛,化痰止咳,和胃降逆。主治疝痛、咳嗽等病症。常用量为3~9克。枇杷根,味苦,性平。能清肺止咳,镇痛下乳。主治肺结核咳嗽、风湿筋骨痛、乳汁不通等病症。常用量为6~15克。枇杷叶,味苦,性微寒;入肺、胃经;能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枇杷叶是止咳的常用药,枇杷叶生品与熟品药效不同,止咳宜炙用,止呕宜生用。

     

    炙枇杷叶:长于清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热咳嗽、气逆喘急等病症。常用量入煎剂3~9克。生枇杷叶:长于清胃降逆止呕,主治胃热呕吐、哕逆不止等病症。常用量入煎剂3~9克。

     

    【枇杷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咳嗽、胸闷多痰者。

     

    【禁忌人群】脾虚泄泻者、胃寒呕吐及肺感风寒咳嗽者忌用,以免加重病情。

     

     

    关于止咳,再多说一些,因为很多朋友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中药的止咳糖浆和西药的止咳药:

     

    感冒症状多为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一般像泰诺、日夜百服宁等药物,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等效果挺好,但常见的感冒药中含有止咳成分的少,需要单独使用止咳药。西药中,感冒常用的镇咳药为右美沙芬、苯丙哌林和喷托维林。

     

    上述三种非依赖性镇咳西药,都适用于感冒引起的无痰性干咳,对于痰多症状,是慎用的。

     

    不能把川贝枇杷膏当做是止咳神药,只要咳嗽都喝,需查找病因后,按需使用,对症治疗。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主管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9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 治疗咳嗽、哮喘的好药

     

    治疗咳嗽,哮喘的一系列经典方子: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苓甘姜味辛夏汤。

     

    经方有一个特点,就是咳喘并治,这是经方一个明显的特点,它的方子通过宣散祛邪,肃降肺气,固摄肾气,滋润肺津等一系列调理气津,使肺、膈、肾恢复协调的手段来治疗咳嗽,哮喘,而不仅仅是见咳止咳,见招拆招,正因为着眼于调理气津,所以,小青龙汤及其加减方,咳嗽也能治,哮喘也能治。

     

    细细品味我上面提到的五个方子,我们发现无论是急性咳嗽阶段,还是慢性调理阶段,离不开一味中药,那就是细辛。细辛的妙处太多了。这味药味辛,性温,香气芳香走窜。细辛的性味和香气赋予了细辛独特的功效。它性味辛温,能使胃气供应到肾,鼓舞肾气,并能使肺气肃降,化饮止咳。它芳香浓烈、走窜,有开气宣络之功,故能驱风散,通窍止痛,通脉回厥,祛风散邪。

     

    这味药在《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中均被列为上品,无毒,“本经”还认为它久服轻身长年。但到了宋代,这味药开始被认为有毒。宋代陈承的《本草别说》即言: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用则气闷塞不通者死。宋代著名药学家《证类本草》唐慎微,明代李时珍均赞同此说法。后世民间甚至还有“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的说法——宋代一钱为现在的3.125克,可是这和《伤寒杂病论》中的用法矛盾啊!

     

    在《伤寒杂病论》中细辛最高可以用到三两,也就是45克!那么,张仲景和李时珍谁错了呢?

     

     

    剂型不同,毒性不同!


    实际上,细辛的确是有毒性的,细辛散剂和水煎剂在临床使用中两者的用量和毒性反应迥然不同。3克以上剂量的细辛散剂,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和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的表现是初始呈现短暂的兴奋状态,而后陷入麻醉状态,逐渐使随意运动和呼吸运动功能减退,同时反射消失,如果抢救不及时,就有可能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这和宋代" 气闷塞不通者死"的表述是一致的。患者若长期服用3克以上的细辛散剂,还有可能出现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的表现是肾脏组织受到损伤,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少量气球样变性,如果是大剂量服用细辛散剂(也就是14克以上)还会引起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大量变性坏死。不过,若用的是水煎剂,细辛的毒性就突然变小了。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做过一个动物试验,就是用细辛水煎剂按每天,每公斤,3.3 g的量给大鼠喂饲,这是非常大的量了,但连喂60 天后,大鼠的肾脏未表现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变化。我也查询了近三十年的文献,总的来说,细辛煎剂中毒的病例是非常罕见的。

     

    细辛煎剂之所以毒性小,和细辛挥发油的组成息息相关,细辛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榄香素以及黄樟醚,黄樟醚是其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具有一定的呼吸麻痹作用和肝脏及肾脏毒性,黄樟醚非常容易挥发,也容易被高温破坏,细辛煎熬30分钟后,黄樟醚的含量就降为原来的1/100了。

     

     

    马兜铃酸之谜

     

    除了黄樟醚,细辛的地上部分(主要是叶子)中还含有另外一种马兜铃酸具有很强的肾毒性,其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同样具有肾毒性,正是这物质让许多人闻风色变。但是细辛根茎部位中马兜铃酸的含量是非常低的,特别是北细辛,很难从它的根中检测出马兜铃酸。

     

    而且由于马兜铃酸难溶于水,所以,在北细辛的煎剂中一般是检测不出马兜铃酸的。这一点,香港卫生署2004年6月18日的新闻稿中阐述得最清楚:根据研究检测结果,药材的马兜铃酸含量,以关木通最高,青木香、马兜铃、寻骨风、广防己次之,细辛最低。而细辛的马兜铃酸含量,又以地上部份最高,根部最低。此外,水煎煮提取的含量较以有机溶剂提取为少,其中细辛根在复方煎煮后,未检出马兜铃酸。
     

    了解了这么多,该是总结的时候了,正确使用细辛的方式是:

     

    1、细辛散剂,浸剂的毒性远远大于煎剂,使用细辛,原则上应该使用煎剂。

     

    2、细辛地上部分含马兜铃酸的量,远远大于地下部分,所以,禁用细辛的地上部分。

     

    3、使用细辛煎剂,必须煎煮30分钟以上,目的是破坏挥发油中的有毒成分。

  •   多痰或者痰液粘稠的情况应选择祛痰或化痰的止咳药。因为,如果痰液潴留在体内,不仅会使病原体在呼吸道内生长繁殖,导致炎症的恶化,还会阻塞支气管,发生缺氧、呼吸困难等情况。不过用药要禁用中枢性镇咳药,不然可因抑制咳嗽反射而引起痰液阻塞,加重病情,甚至发生窒息。选择祛痰或化痰的止咳药也要根据痰液的性质选用。

      痰液灰白痰液为灰白色粘痰时,除治疗原发病外,可选用复方棕色合剂,成人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小儿酌减。该药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也可用氯化铵,成人每次0.3——0.6克,每日3次,儿童每日30——60毫克/公斤。氯化铵可引起恶心、呕吐、胃痛等刺激症状,因此,该药宜饭后服用,肝肾功能不全及胃溃疡患者慎用。也可加用盐酸溴已新(必嗽平),每次16毫克,每日3次,儿童每次4——8毫克,每日2次。有恶心、胃部不适感,胃溃疡患者慎用。中药止咳祛痰制剂有蜜炼川贝枇杷膏等,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因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禁用)。

      痰液稠厚痰液稠厚难以咳出时,上述化痰药无效时,可选用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该药可使痰中黏蛋白分解,从而使痰液变得稀薄,易于咳出。该药为喷雾型,10%的溶液成人每次13毫升,每日2次,儿童则应在医生指导下做气管注入。它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支气管痉挛,故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另一种止咳药吉诺通,每次30毫克,每日3次。这两种药物除了能使痰液变稀外,还能促进纤毛运动及保护支气管黏膜,是目前最理想的祛痰药。

      痰液黄绿痰液为黄色或绿色脓液时,说明伴有感染,故除选用止咳化痰药外,尚需添加抗生素。有条件者需要到医院就诊,并送痰培养检查。痰培养阳性者再按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痰培养阴性者则根据平常所用药物的有效性,选用抗生素抗感染。同时应加强体位引流,如拍背等。

      另外,咳痰要有正确方式,不要在痰液刺激气道咽喉时被动地将痰咳出,咳痰要主动一些。先用鼻深吸气,然后放松用嘴呼气,重复1——2次,再深吸气,在吸气末收缩腹部用力咳嗽。同时为使咳嗽更加有效,可以喝一杯热饮,湿化痰液,因为充足的水分可以使痰液变稀,从而更易咳出。

  •   止咳和祛痰是两个概念,比如因感冒出现刺激性咳嗽时,也要分有痰、无痰两种情况用药,而不是说吃点止咳药就能达到既祛痰又能止咳的效果。

    感冒患者请注意 止咳药不等于祛痰药

      止咳药主要用于减轻咳嗽不适,其中可待因、咳必清等止咳药在痰多或痰液黏稠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复方甘草合剂和各种止咳糖浆等则适用于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而且痰量要很少。

      一般来说,咳嗽、无痰可用一般的止咳药;如果有发热、痰多等炎症可加用消炎药和祛痰药;如果是肺结核导致的咳嗽,应用抗结核药配合止咳药。

  • 嗓子难受就是咽喉出现问题,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多是患有咽喉炎就是嗓子上火发炎所导致,出现咽喉炎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嗓子会感觉很难受,需要及时治疗缓解,虽然好治疗但是很容易反复发作,有很多患者就会用中药治疗,下面说说。

    治嗓子的中药是很多的,可以根据自己嗓子难受的症状来选择合适的中药方,比如可以把制僵蚕,黄连,炙蜂房还有代赭石,生牡蛎,玉蝴蝶等几味中药研成细末,分成很多包,每天可以分两次服用,可以有效治嗓子的,还可以把生地黄,硼砂研成细末,每天嚼着吃,都能帮助清热润肺,防止咽喉疼痛。

    嗓子难受的时候还可以喝些养阴清肺汤的,就是把生地,麦冬,白芍,薄荷,玄参,丹皮,贝母,生甘草等中草药各适量,然后加入水煎服,服用后可以帮助养阴清热,还能疏表利咽,对嗓子疼痛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在平时还可以喝些双根桔梗汤,就是把板蓝根,山豆根,桔梗,大洞果,甘草沿阶草等煎成汤加入蜂蜜喝,可以润喉止痛的。

    嗓子难受喝些养怡人家茶,主要药材有佛手柑,甘草,菊花还有桔梗,栀子等,加入水浸泡后就可以服用,对于喉咙发痒,肿痛,有异味都有治疗的效果,还能喝些玄参甘草汤的,就是把桔梗,夏枯草,蒲公英,干枝梅,生甘草等药物制成茶后服用。

    上述所说的就是治嗓子的中药,可以治嗓子的中药有很多,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方来治疗,可以把制僵蚕,黄连,生牡蛎,代赭石等药物研成细末服用,还可以喝些养阴清肺汤,双根桔梗汤,玄参甘草汤等中药方,都能有效缓解嗓子难受等症状。

  • 感冒咳嗽是属于常见疾病,这种疾病是属于可治愈疾病。发生感冒咳嗽之后,通过饮食调整以及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治愈。身体体质较差的人在天气转凉时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及时的增添衣物以及多吃一些补肺润燥的食物,可以有效的防止感冒和咳嗽现象的发生。

    虽然感冒咳嗽是一种常见疾病,但是在发生这种疾病之后要及时接受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生此种疾病之后服用以下几种药物可以止咳化痰。

    1、复方枇杷膏

    复方枇杷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这种药物有治疗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和咳嗽咳痰的作用。发生轻微的咳嗽和感冒时,服用此种药物能够有效的治愈疾病。

    2、鲜竹沥

    鲜竹沥有治疗咳嗽以及痰黄的作用,发生咳嗽和咳痰现象时可以采用此种药物来治疗疾病,此种药物是属于中成用药,这种药物药效强大无副作用。

    3、复方甘草口服溶液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主要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感染以及感冒时所引起的咳嗽和咳痰现象。发生以上这些疾病之后使用此种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疾病,服用此药物期间要多饮水。

    4、感冒颗粒

    感冒颗粒不仅可以用于预防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出现感冒和咳嗽的症状时,服用此种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咳嗽和缓解不适。

    服用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咳嗽和缓解不适的现象,服用了相关的药物时虽然可以改善症状,但是在服药期间还需要注意饮食的调节。服用药物期间要避免吃油腻的食物以及生冷的食物,服药期间食用了这些食物之后会加重不适感。

    感冒咳嗽是属于常见疾病,患上感冒咳嗽之后一般情况下在服用两天药物之后,病情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服用药物期间不仅要清淡饮食还要多饮水,多饮水可以有效的缓解咽喉部不适的现象。在生活中做好防护措施,可以防止这种疾病的发生。平时要多运动,多运动不仅可以强健体质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多运动也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 2018年9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对含可待因感冒药说明书进行修订:“禁忌症”中相关内容修订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事实上,CFDA去年1月刚修改过“含可待因药品”的说明书,要求这类药品在12岁以下儿童禁用,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12~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

      
    那么可待因究竟是何方神圣?

     

    可待因是一种阿片类药物,又叫甲基吗啡,口服吸收后在体内经肝脏代谢脱甲基变为吗啡起效。它能直接抑制延脑的咳嗽中枢,止咳作用迅速而强大,约为吗啡的1/4。同时还有镇痛、镇静的作用。含可待因类药物,世卫组织基药目录删除,欧盟禁用,FDA黑框 早在 2011 年 3 月,世界卫生组织因为担忧可待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其从基本药物名单里面删除。 2012年8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管局FDA也发布了关于可待因的安全警报,并且在2013年2月对可待因加了“黑框警告”的标签。

     

     

    2015年4月,欧盟药物监督管理局(EMA)规定,12岁以下儿童以及存在呼吸问题,包括哮喘和其他慢性呼吸疾病的12~18岁青少年不应使用可待因治疗咳嗽和感冒。 此次食药总局修改说明书,使“禁忌”更加明确,正是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为什么要禁止未成年人使用含可待因感冒药?

     

    临床上含可待因的感冒药主要是利用它强大的中枢镇咳作用,缓解感冒时的咳嗽症状。相比其他镇咳药,它有较强的呼吸抑制作用,可以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和纤毛运动,更适合用于干咳,而禁用于痰多的患者、有阻塞性呼吸暂停与呼吸困难的患者,慎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另外,虽然可待因成瘾性较吗啡低,但长期使用仍有产生成瘾性的可能。儿童对可待因的代谢速度比成人更快,服用后在体内会更快地代谢为吗啡而起效,因此更容易在服用治疗剂量后出现致命的呼吸抑制。

     

     

    2009年《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用药》建议儿童禁用具有成瘾性的中枢镇咳药,如可待因及含可待因的复方制剂。英国胸科学会指南也指出,阿片类镇咳药可待因疗效并不优于右美沙芬,且不良反应更多,不推荐用于咳嗽治疗。此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修改含可待因感冒药说明书,是综合考虑了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药在18岁以下人群中使用的风险与获益,认为在这类人群的镇咳治疗中使用含可待因感冒药并不优于其他镇咳药,而且存在发生呼吸抑制、产生成瘾性等风险而做出的决定。

      
    怎么知道感冒药含有可待因成分?

     

    家长要知道,这次禁用于儿童的含可待因药品主要包括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磷酸可待因糖浆等。

     

    另外市面上销售的各种中成药止咳糖浆大部分都含有或多或少的可待因或吗啡这一类成瘾成分,应尽量避免使用或谨慎使用哦!

  •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由于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等引发的一种慢性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如果疾病发生在心脏则常为心肌梗死,发生在脑部则常为脑梗死或脑出血,由于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很多老年人致死致残的常见病,因此如何预防此类疾病或是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银杏叶片和心可舒片是临床上常见的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那么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哪些区别?我们又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银杏叶片

     

    银杏是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其种子和叶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是中医药文明的发源地,很久以前就开始将银杏入药用于治疗中医诊断属于瘀血阻络证的患者。目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研究使用银杏叶制剂,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银杏叶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

     

    1)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银杏叶制剂有片剂、胶囊剂、滴丸、口服液等,无论何种剂型,其主要活性成分都是黄酮醇苷类和萜类内酯,黄酮醇苷类可以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萜类内酯是银杏叶特有的成分,具有极强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抑制作用,即我们老百姓常说的抗血栓形成。

     

    2)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银杏叶制剂药理学作用机制日益清楚,主要为:①抗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②抗动脉粥样硬化;③抑制心室重构;④抗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⑤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因此特别适合心脑血管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3高人群。

     


    心可舒片

     

    心可舒片顾名思义就是吃了可以让心脏很舒服的药物。它是一复方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丹参、葛根、三七、山楂和木香。主要药理作用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1)丹参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药效。葛根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通经活络之功效。再和三七、山楂、木香这些行气止痛的中药以不同比例调配,便制成临床疗效颇佳的心脑疾病用药。

     

    2)心可舒片临床上常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对于胸闷、心绞痛、高血压、头晕、头痛、心律失常、高血脂等症状疗效明显。

     
    总结

     

    总的来说,银杏叶片侧重于血瘀阻络的患者,如果血液粘稠、动脉硬化、血栓风险很高,银杏叶制剂将是不错的选择。心可舒片侧重于气血阻滞的患者,如果胸闷、心慌、血气不顺,活血和顺气两者并存,心可舒片可以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口服银杏叶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12月第40卷第12期。
    [2]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4)。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