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岁寒三友之中,松、竹经冬而不凋,梅则迎寒绽放;三益友是取自梅寒而秀、竹瘦而寿、松奇而文,要知道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并不多见,这三益友也因此而在植物界名声大噪。
我们今日主要来了解梅花独领的“风骚”,细数梅花的种种好,这位“高雅而亲民的君子”在文化界、美食界、中药界和观赏界那可都是出了名的!
在美食界,如同梅花高洁的品质一样,梅花的用途也是自带它低调却处处显现出它的格调美,如民间将梅花制作成美食,如梅花酒、梅花糕、梅花粥、梅花元宵、梅花饮料等等。在古代还将梅花近成熟的果实称为乌梅,用作羹汤时使用。
在观赏界,赏梅也还能医治俗病,梅凌寒独放、淡雅孤傲,可以陶冶坚贞的气魄与高洁的情操。
在文化界,大唐高僧黄檗禅师所著名诗《上堂开示颂》中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就是用梅花作为喻体寄寓着深刻的道理,作为禅宗的一代高僧,借此诗偈表达诗人对坚志修行得成果的决心;关于梅花,南宋诗人范成大说,“梅,天下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所谓“尤物”,这里指特别珍异的花卉,也就是说,梅是一种品质高出群芳的植物。
梅花的功效最早记载在《本草纲目》中,且分为:白梅花、红梅花、绿萼梅等。在生活中常见白梅花、红梅花、腊梅,其中腊梅和红梅花常用作观赏性植物;通常情况下,白梅花更多作为一种中药材来使用。
在中药界,细数它的好,它可治胁胀不舒、纳食减少,可用绿萼梅等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它可治胸肋疼痛、脘腹胀痛、胃纳不佳等症,可与柴胡、芍药、佛手花等配伍;它可化痰清音、疏肝散结,用于梅核气(慢性咽喉炎)、痰气互结等症,可与红花、厚朴花等配伍;它可养肝柔肝、疏肝利胆,治证属肝阴不足的慢性胆囊炎症,可用绿萼梅、玫瑰花等水煎、分服。
梅花可对郁闷心烦、肝胃气痛、瘰疬疮毒等有治疗功效;也可开胃散邪,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还可安神定魂,开胃散郁,解痘毒。它的花蕾亦有开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的作用。它因其香体而可清利头目以止晕。
梅的花蕾在中药界,体香芬芳,所以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它因舒肝理气而解郁,因舒肝理气而止痛,舒肝理气而和胃,可冲水代茶;所以说它美,不止是因为它凌寒而开,不止因它有雪的衬托美,更重要是因为它有高品质的内涵,内美外而美。
梅花虽然没有遍布全国,甚至很多人都没有见过,但由于历代文人对梅花的“炒作”,想想在积雪的干枯曲折的老树之上,绽出的朵朵鲜花,它其实早已经深入人心。梅花作为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在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
反正,梅,它现在吸引住了我。你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东垣在《脾胃盛衰论》中说脾胃病:“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说明精神因素损伤脾胃很严重,避免湿热上身,还要注意情绪,避免伤脾胃。
关于湿热病,寻根问源,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还是后天失调所致,总能找到脾胃虚弱的病本。所以防治湿热首养脾胃。
曾见过这样一位女性患者,年龄30岁,已婚4年,没有孩子,因为老公时运不济,再加上双方父母体弱多病,这位患者天天焦虑,浑身不舒服,今天这儿疼,明天那儿疼,干什么都不顺心,意志消沉,一大家子都陷入愁云修雾中。
又有一回,这患者因二便不畅,且尿黄便溏腹胀来找我。一搭脉,一问诊,脾胃湿热引起的,给她开了健脾胃除湿热的汤药,建议她注意保持好心情,注意饮食卫生。
听说这话,患者又长呼短叹起来,说自己的家事如何如何,天天心里不舒服。她也知道自己近几年来的确是患了很多“毛病”,全都是自己的“心病”,可就是解脱不了。我劝她想开点,注意保持好心情,她说她明白,也会慢慢调整。
之后再给这位患者看病,努力做到心身同治。时至半年,患者的确淡然了很多,身体也更健康了,之前一些湿热的症状也消失了。
东垣在《脾胃盛衰论》中讲了情绪与脾胃的关系,他说:“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说明精神因素在内伤病发病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尤其是使脾胃之正气受伤,这种危害是很严重的。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之所以只活了54岁,就是因为他过于操劳、思虑过度造成不思饮食、脾胃衰弱,最终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撒手人寰,让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变化,如对孤独生活的疑惑,对家庭或同事的恩怨,对疾病及死亡的恐惧等,这些心理和不良情绪,如果经常出现,则可影响脾胃功能或出现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如动气后脘腹胀满、疼痛、纳呆等,如果长期脾胃不好,则可能累及其他脏器,导致身体正气不足,待招惹湿热等内外邪时,诸多湿热症会出现。所以防治湿热症时,养好脾胃也要注意情绪问题。
① 保持良好的心态
首先是要有一平常心,有一句话说“你的烦恼,都是你不切实际的希望”,所以别太追求美好,把生活看得平淡些,修炼自己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周围的人与事能充分理解,遇事能泰然处之,镇静自若,这样才能避免被不良情绪牵制,减少坏情绪对身体的危害。
② 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会习惯性地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并希望从团体中得到爱。在一个环境中,我们能够得到别人的友爱、互助、需要,那么充满快乐的人际关系就有利于清除不良心理。
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和诸”自己的生活环境、与人相处,以和为贵,同时要学会尊重和奉献,学会感恩和真诚,当你真诚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无私奉就自己的一片爱心时,你会欣喜地发现,你获得的比你给子的更多。千万不要因为怕别人不高兴而把自己同他人隔绝开来。孤独只会使不良情绪更加严重,伤害人更深。
③ 适当发泄不良情绪
心情不好时不要一直憋着,找个可靠的人,找个可靠的环境,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也可以在忧伤时哭泣、读诗词、写日记、看电影、听音乐,这些都是很好的宣泄方式。
另外,要注意有意识地获取成功的体验,这样有助于培养你的信心和乐心态、更有愉悦的心理感受,有益于培养好心情
总之,“气为百病之首”,为了保持身体气血平和,一定要注意保持好情绪,避免精神状况不佳久之影响脾胃产生疾病,同样也避免湿热的产生。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 情绪不好会伤脾胃,而脾胃是维持一身正气的基础,所以保持好心情,有助脾胃安健,有助防治湿热袭身。
② 保持好情绪要有方可循,后面我们将给大家普及一些保持好心情的诸多方法。
中医里的凉茶,是一种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中草药饮品。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也是夏天常饮的一味饮料。虽然叫凉茶,但实际上是中草药,没有茶叶成分。
所谓“凉”,是指将药性寒凉和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凉茶也不一定凉,热着喝效果更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板蓝根。
凉茶对实热、湿热、燥热所引起的症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改善的作用,对虚火、虚寒、寒湿体质的人来说反倒是一种伤害。按照凉茶的不同功效,凉茶可分为四类:
1. 清热解表茶:主要适合内热,火气重的人。代表药材有金银花、菊花、栀子、黄岑等。适饮于春、夏和秋季。
2.解感茶:主要医治外感风热,四时感冒和流感。代表药材有板蓝根。四季都适饮。
3.清热润燥茶:尤其适饮于秋季,对于口干,舌燥,咳嗽都有良好的药用功效。代表药材有沙参、玉竹、冬麦、银耳等。四季都适饮。干咳少痰、口燥咽干的人应该喝清热润燥茶。
4.清热化湿茶:针对湿热气重,口气大,面色黄赤等人饮用。代表药材有金银花、菊花、茵陈、土伏苓等。适饮于夏季。湿热气重、口气大的人多表现为口苦、口干、口黏等,应该喝清热化湿茶。
气虚体质者夏季应喝点由西洋参、太子参等制成的参茶来代替凉茶。风寒感冒者夏季因空调温度过低或淋雨而引发感冒者,如果表现为怕冷、流鼻涕,再喝凉茶极易加重症状,不利于感冒的治愈。
经期女性女性月经期处于失血状态,抵抗力降低,此时若喝寒性的凉茶,极易导致气血受寒而凝滞、经血排出不畅,引发痛经,严重者可造成月经不调。刚生完宝宝的妈妈身体极为虚弱,喝凉茶不仅不利于产后脏腑功能恢复,还会伤及脾胃,引发日后的腹部冷痛。
老年人和孩子老年人的脾胃功能相对减弱,婴幼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含黄柏、黄芩等成分的凉茶过于寒凉,会损伤他们的脾胃,引起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
凉茶虽叫茶,但成分还是中药,且多是性偏寒凉的药物,长久服之,必然损伤脾胃,也易损伤人体阳气,不论体质偏寒偏热,都不宜饮用时间太长。
夏季阳气隆盛,尤其三伏天,天气炎热,可以饮用一段时间凉茶以消暑降温,对人体影响不大,但饮用须根据个人体质、脾胃功能以及基础疾病作适当选择。但立秋之后,天气转凉,阳气开始潜藏,此时服用则需谨慎。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和老年人群,服用的时间宜更短,频次也宜小。
▼权威审核▼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腿老在关节”。目前全球有3.55亿关节炎患者,亚洲地区每6人中就有1人会患上关节炎。
风湿性的关节炎或类风湿性的关节炎,会导致关节的变形和肿胀,它是一个不可逆的发展,也是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近年来,有车一族、肥胖、高跟鞋一族,青年骨关节炎患者明显上升,每逢发作,患处红、肿、灼热、剧痛,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令患者痛苦不堪。
风湿性的关节炎或类风湿性的关节炎,它在现代一些的治疗,一般是基于几个大的方向,一个是止痛,另外一个是抗风湿治疗,用的是一些免疫抑制剂类的药物,另外严重的情况下,活动期用一些激素类的药,那么这些药物长期来说,它是一个缓解关节的变形和肿胀,中医学对于疾病的一些活动期,缓解症状是比较有优势的。
类风湿即坏死性血管炎?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围。近年来有学者称其为顽痹、历节风、湿热毒痹等。很多医家认为此证属湿热毒痹,根据其病急性期多表现为关节红肿热 痛,并伴有身自热、烦躁、口干、汗多等全身症状,且发病急骤。
故认为热毒湿浊癖阻是急性期病机所在。英国《自然杂志》曾报道英国学者通过对本病病理组 织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为坏死性血管炎。
四妙勇安汤是用于治疗外科的“热毒型脱疽”的一张名方,脱疽是一种中医病名。
该病初起肢冷麻木,后期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即现代的脉管炎、静脉血管炎和脉管血栓等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病因皆因血管发生病变。
在四妙勇安汤的基础,加上一些清热祛湿通麻痹的一些药,比如说海风藤、青风藤,槲寄生强筋骨还有一些虫类的药,那么它就可以治疗关节炎,并且对其病因坏死性血管炎进行治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首席研究员、首都国医名师房定亚老先生在古方《四妙勇安汤》的基础上加味,创立了现代的中成药金藤清痹颗粒,它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痛、解热、免疫调节作用。副作用小,广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相传在三皇五帝时期,神农氏察访百姓生活时来到一对年轻夫妻家吃饭,男的叫椒儿,女的叫花秀。小两口准备了一种神奇的香料,让人吃了还想吃。果然神农氏吃了感觉到一股清香直往鼻孔里钻,连连称赞这饭煮得好,并询问里边加了何种香料。
花秀说这饭里加的香料是从山上的一种“宝树”上采回来的,然后晒干磨成细末做成的。第二天神农上山寻宝树,摘了一颗果实放到嘴里,香味儿很快散发开来,向喉咙窜去;他拿事先准备好的凉开水将果粒冲到肚里,不一会就感觉到脾胃发热、胃气上冲,连连点头说这是一种能医病的良药。
于是,神农氏便用这一对勤劳的夫妻的名字命名了这种果实——花椒。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我们所熟悉的花椒,通常都是被用作香辛调料。其实,花椒可不止有调味这一种作用,更是一味良药。
温中散寒的“美人果”
花椒性温味辛,具有温中散寒、止痛、温肾、燥湿、健胃、杀虫的功效,可药食两用。花椒在中医古籍中有很多记载,古书上称蜀椒,就是蜀地所产的花椒;温中的中则是指我们的中焦,对脾胃之气有补益的作用。
医圣张仲景使用花椒最著名的一个方子,就是记载在《金匮要略》中的大建中汤:用花椒三钱、干姜五钱、人参二钱、饴糖一两。“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大建中汤主之”。
而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又被称为“美人果”。
花椒的药理作用
生物碱是花椒的主要活性物质,而挥发油是花椒香气的主要来源。这两类物质在药用方面有很大作用。
(1)抗炎镇痛:花椒的生物碱和挥发油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效果,且挥发油对于急、慢性炎症均有显著的作用。
(2)抗肿瘤:青花椒中的青花椒碱具有抗肿瘤作用,可通过抑制癌前病变肝细胞的 DNA合成,阻止细胞分裂,对实验性肝癌具有治疗作用;另有研究报道,花椒对白血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抗癌效果较强,尤其对病毒所引起的癌症效果显著。
花椒挥发油具有很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且对人宫颈癌 HeLa 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红白血病 K562 细胞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3)抗氧化:花椒的挥发油在一定程度上有清除羟基自由基的作用。推断可能与花椒中所含酚类、皂苷类、黄酮类、醛类、生物碱类等物质相关,这些物质能使具有高度氧化性的自由基还原,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
小小的花椒,药理作用可是不少。所以,千万不要小瞧这个不起眼的调料哦,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好好加以利用。
它在东亚地区非常火,有一段时间,我收藏了好几个地区这种中药的制成品,中国大陆的,中国香港的,中国台湾的,日本的。这些地区的人广泛用它来祛除湿热。它如此家喻户晓,同时它又是一把打开中医经方治疗“湿病”的钥匙,所以这味中药在我们研读经方医学的过程中,无可回避。它叫薏苡仁。
我们不可把经方医学所言的湿病狭隘地于现代医学所指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等同,然后用抗O,类风湿因子,血沉之类的指标来判断疾病的转归。
我们一定要记住,限于历史条件,中医走向了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分析疾病的病理病机的道路,所以我们如果只是盯着几个指标看,那便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我们如果要对中药复方进行循证研究,以一组症候群为目标,才是比较合理的研究方法。
什么是湿邪,所谓湿邪就是坏的津液,湿邪的存在阻碍了正常津液的流动,导致组织得到不到充分供给,故而逐渐萎缩。
当湿邪初期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疼烦,关节疼痛,身体滞重,后期则有可能导致关节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 变形,这是一个湿邪从人体的体表外壳向人体内部的肉,筋,关节,甚至五脏侵入的过程。湿邪入侵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是外因,如汗出当风,久病取冷,也有可能是内因,如血虚生风,表虚不固。
治疗湿病不易,因为当患者出现症状时,往往经历了一个从局部津液运行不利,到身体各关节气血津液流动失常的复杂过程,此时,病因已难确定,同时由于局部组织已经发生了萎缩,变性,所以也很难使它们完全恢复正常。而薏苡仁是治疗各阶段湿证都有可能用到的一味药。
薏苡仁是作用比较单纯的中药,作用主要就是三点,一是利水渗湿,二是解除湿痹引起的筋脉挛急疼痛,三是排脓,还有一些医家用来解毒散结,治疗赘疣,癌肿。
其实,后面的这些功效都与薏苡仁的第一个作用息息相关。它能祛除人体肌部,肉,骨,关节中的湿邪,也就是不好的,过剩的津液,从而为正常津液的循行留出了位置,所以能一定程度拮抗湿邪留滞,气血津液循行受阻导致的筋脉挛急疼痛,甚至赘疣,癌肿。而它能够排脓,应该和它擅长祛除凝聚程度比较高的湿邪有关,胡希恕先生用它来治疗硬皮病也是这个道理。
要用好薏苡仁来祛除湿邪,一定要熟悉它的药性,才能更好地和另外一些祛湿的常用药物,例如白术,杏仁,进行鉴别。
白术:甘,苦,温。
苦杏仁:苦,微温。
薏苡仁:味甘,微寒。
三味药比较,从寒凉的角度分析,白术温,苦杏仁居中,薏苡仁最寒。所以薏苡仁适合治疗热象较重的湿病,白术适合治疗偏于寒象的湿病,所以需要我们具体用方时,辨清寒热,有的放矢。运用薏苡仁排脓也是如此,所谓脓肿,痈疽,有寒有热,有虚有实,同样是排脓药物,黄芪治虚,薏苡仁治实。
不过,也可以通过精心炮制和配伍,在保留它祛湿,排脓的能力的同时,祛除其寒性,也就是所谓的寒药温用法。主要办法是炒用,或是将薏苡仁与白术,桂枝,当归,麻黄搭配,治疗慢性期寒象较著的湿痹,例如《明医指掌》中的“薏苡仁汤”;或是将薏苡仁与附子搭配,用来治疗慢性期体力衰减,疲劳,颜面苍白,病性属“阴”的肠痈,例如《金匮要略》中的薏苡附子败酱散。
我研究过中国台湾,和日本生产的保健用的薏苡仁粉,或者红豆薏苡仁粉,每袋大概在9克作用,这个剂量是平时养生保健用的剂量。
如果是医疗用,一般认为《外台秘要》中祛湿的麻杏薏甘汤,排脓的苇茎汤的剂量较可靠,薏苡仁都用了半升,也就是70克,那么薏苡仁治疗急性期病症的量应该在70克左右。
蒲公英,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等到结种的时候,有着大大的白头(暂且这样称呼吧)。然后我们用力稍稍一吹,就会四散开来。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其实是在帮助他们开始新的生命。生老病死原本人生之常识,可我们大多无畏生亦无畏死。只有断气那一刻,让自己的至亲感到悲恸,本人觉得如何,亦无法追及。
蒲公英,我们老家叫补补丁(音),在春季的时候,会踩来当野菜吃。由于老家比较穷的原因,我们那里的人比较喜欢吃蒸菜,什么菜都可以放点面一起在蒸笼里蒸,然后吃了。刚开始不懂,后来才知道这样做不仅可以把这种菜当菜还可以当主食。
蒲公英当然是一种药,而且是一种好药。在临床上但凡遇到疮疡疖肿,我都会开上三十克蒲公英。清热解毒是蒲公英最主要的功效,也是治疗疮疡的最常用药物。复习下中药,蒲公英的作用很多,能够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治疗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火;肠炎;痢疾;肝炎;胆吓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此言不虚,每次回老家都会遇到几个人来找我看病,家里没药店,就让老乡在野地里找药。蒲公英,我们那到处都是,所以也是我治疗外科疾病的最主要的药物。记得有一次碰到一个急性乳腺炎的患者,单用一味药,蒲公英,就取得良好的效果。
蒲公英是具有很强生命力和繁殖能力的植物,不经意间的一吹,就能把一个生命从这个地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吹蒲公英给我们带来愉悦,也给蒲公英带来繁殖的机会。所以,我觉得蒲公英是聪明的,其本身也是会思考的。难道不是吗?
(附: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电视剧《神医喜来乐》,演的是一民间中医悲欢离合的辛酸故事,让人百看不厌,在欢笑或悲伤之后引人深思。
民间中医因无官府庇护,无权无势,自古至今倍受官方医生的欺凌,何况现在西医在各方面占尽优势。西医的贬斥排挤不在话下,国人的崇洋媚外,或用西医的一套管理办法来要求和压制中医,致中医特别是民间中医于绝境,尽管没象王太医那样谋杀、纵火、污蔑、中伤、陷害之能事。民间中医大多只有一技之长,即使像喜来乐那样钻研古代经典著作,理论深厚、经验丰富,但没有官方承认的学历,照样没有地位,也就难免处处受人排挤、刁难。
剧中不难看到喜来乐虽然常用简、便、廉、验单方为人治病,但从为格格治病,为太医、为皇妃、为袁世凯治病,从字体中看出王太医有痰疾在身等等,不难看出他也是饱学之士,对中医的经典理论下过一定的功夫。就连洋相百出,憨厚可爱的徒弟张德福,也能从望、闻、问、切中预见疾病的苗头,对汤头、脉诀、药性倒背如流,令人想到今天许多年轻人一方面抱怨中医难学,一方面不愿下死力气,背诵必背的歌诀。
为什么老中医在诊断用药时娴熟自如,手到擒来,正是“童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受用终身,加之勤思考,多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所以说学中医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中国中医药报》今年四月三日登载的陆金国先生《中医高等教育繁荣下的隐忧》一文,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很有同感,但是,最后提出中医应该走精英教育之路的观点,我觉得远离实际,不敢苟同。
王太医、卢忠等人应该算作精英人物吧?理论深厚,经验丰富,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却视为贫贱之民诊病有失身份。
为格格治病和防治瘟疫,王太医的方剂应该是最合乎标准的方案,但因胶柱鼓瑟,生搬硬套,不知变通而束手无策,到了喜来乐手上,无非是换了种使用方法,却收效天壤之别。如果中医人才都走精英教育之路,也就没有《串雅》一书,民众也就小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与医疗不沾边了。
现在为什么病人都朝城里挤?不光是经济条件好了才去找精英医生治疗,主要是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工作,基层缺少中医人才,你还要走精英教育之路吗?即使培养出来的博士、硕士都能到基层工作,且不说大材小用,还不一定开展得了工作局面。基层需要的是面面俱到的全科人才,而好一点的中医即使一点不懂西医,通过临床实践,内、外、妇、儿、骨伤,哪方面都能成为全科人才。
薏米这东西大家想必十分熟悉了吧,一些地方做八宝粥时喜欢加入薏米,很多品牌的麦片里也放入了薏米。记得我们大学门口的一家特色奶茶店里还有一款薏米红豆奶茶,因为味道甜美,口碑颇好。
薏米,因为营养价值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而作为中草药他的作用缓和,被列为药食两用食物名录之中。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禾。薏米具有容易被消化吸收的特点,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医疗,都有较好的效果。在中药中薏米,一般称为薏苡仁,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东西。
薏米,又名薏苡仁、苡仁、六谷子。中药分类属于利水渗湿药。性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等病症。一般使用剂量为9~30g。薏苡仁有淡渗甘补的特点,既能够利水渗湿,又能够健脾止泻。而且利水不伤及人体的正气,补脾气不滋腻,是一味淡渗清补的药物。但是《本草经疏》认为: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转筋,脾虚无湿者忌之。妊娠禁用。《本草通玄》认为:下利虚而下陷者,非其宜也。所以,薏米虽然好,但是便秘、尿多者及孕妇应忌食,消化功能较弱的儿童和老弱病的患者也忌食。
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导致水湿停聚在体内,出现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的时候,可以用薏米配合茯苓、猪苓、白术等益气健脾的药物同用。要是脾虚较重,出现脾虚湿盛引发腹泻,那么此时应该使用薏苡仁与补脾益气的茯苓、人参、白术一同使用,最为著名的方子要数参苓白术散了。方子有莲子肉50克,薏苡仁50克,砂仁50克,桔梗50克,白扁豆75克,白茯苓100克,人参100克,炙甘草100克,白术100克,山药100克等组成。现在这个方子还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病等辨证属于脾虚湿盛的情况,效果较好。
《本草纲目》记载了一款薏苡仁酒,有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的功效。原文记载为“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因为薏苡仁是一味祛湿良药,它既可以治疗湿痹引起的筋脉痉挛疼痛,也可以治疗风湿热痹,还可以治疗痹症时间较长,出现筋脉拘挛疼痛水肿和风湿病邪在表,身体发热等疾病。《本草纲目》记载薏苡仁粥,可以用于治疗久风湿痹,有补正气,利肠胃,消除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的作用。做法简单,只需要将薏苡仁研成细末,和粳米一同煮粥就可以了,坚持服用可有较好的效果。当然还有治疗痹症的名薏苡仁汤和宣痹汤。
薏苡仁还有很好的清热排脓的作用,《济生方》就记载治肺痈咯血:“薏苡仁三合。捣烂,水二大盏,入酒少许,分二服。”《备急千金要方》记载治肠痈用薏苡仁、牡丹皮、桃仁各三两,瓜瓣仁两升四味药搭配,疗效较好。
相信爬山的时候大家都见过这个东西,不过很多人都不在意,并且肯定不知道它还是一个止血的良药,堪称民间的云南白药。好了不卖关子拉,这个药就叫马勃,俗称灰包、灰马包、马粪包,牛屎菇、马蹄包、药包子、马屁泡;担子菌类马勃科。
嫩时色白,圆球形如蘑菇,体型较大,鲜美可食用,嫩如豆腐。老则灰褐色而虚软,外部有略有韧性的表皮,顶部出现小孔,弹之有粉尘飞出,内部如海绵,黄褐色。在农村特别是山区习惯用它作外伤止血药。将马勃撕去皮膜,取内部绵绒样物压迫出血部位或塞入鼻孔,牙龈处,有良好的止血功能。
这里也有一个故事,一年夏天,马勃和几个孩子到荒山割草。有个孩子不小心,腿肚子被树枝划破了,鲜血直流。那孩子疼得直哭,别的孩子也吓慌了。马勃却说:"别哭,你把伤口按住,等我给你治。"他在山坡上东转西转,找到一个灰褐色的包样东西。马勃把灰包往那孩子的伤口上一按,然后用布条扎紧,便把他背回了家。过了三天,那孩子揭开一看,伤口没化脓,而且还长出新鲜的嫩肉;再过两天,伤口全好了。
每年7——9月,当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拔起后,去净泥沙,晒干即可入药。因马勃在霉雨季节生长很快,四、五天即成熟,所以都适时采收,过早或过迟均影响质量。其性平,味辛,具有清肺利咽、解毒、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喉痹咽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及外伤出血等症。市场上有以灰包科植物大口静灰球的干燥担子果冒充马勃,使用时注意鉴别。
(附:马勃(Lasiosphaera seu Calvatia)别名灰包、马粪包,是一类担子菌门、马勃科的真菌通称,分布广泛,在我国各地几乎都有,夏秋季节下过雨之后,多半生长在旷野草地或湿地腐木上。
马勃多属马勃科Lycoperdaceae,也有部分为地星科Geastraceae。马勃担子果球形、梨形、陀螺形、扁圆形;外包被常有小疣或小刺等纹饰,成熟时脱落,纸质或膜质;顶端不规则开口或闭合;假根明显或无,成熟时固定于着生处或与地面脱离;孢体粉末状,成熟时孢子随风扩散至外界;孢丝无隔;孢子表面有不明显纹饰。)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在意食品的卫生安全,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数不清的网络谣言,尤其是其中食物相克谣言,居然还会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使得谣言越来越多,大家一定要理性面对,谣言止于智者。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关于西红柿和鸡蛋的那些事。
大家都知道西红柿和绿豆汤都是夏季的美容排毒食品,但是大家可能有人居然说在喝绿豆汤时,以西红柿作为配菜会伤人体的元气,真是不知道这样的谣言制造者是怎样编出来的。
有人说还用西红柿土豆后人体的胃肠中会产生盐酸,而西红柿在这种环境下会产生不同于水的沉淀,进而导致人们恶心呕吐。这真的是纯属谣言,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仍然有大量的人去相信并且转发,自己盲目相信还要去误导他人,真是害人害己,相信有很多人都吃过西红柿炒土豆吧,首先吃完根本不会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西红柿和土豆在胃酸中根本不会产生沉淀,更不会导致消化不良,因此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这更是无稽之谈,西红柿加螃蟹会产生砒霜一点科学依据都没有,因为砒霜一般指三氧化二砷,具体成分我就不说了,而根据科学研究表明西红柿和螃蟹中没有组成砒霜的成分。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
这些更是无稽之谈,根据实验表明,都是谣言,这些毫无逻辑性的话不知道为什么会传出来,大家一定要理智对待。
人造鸡蛋这个谣言也是流传很久了,不知道为什么身边很多人都相信了,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下具体情况人造鸡蛋的主要是用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部分其他物质凝固成的固体。也就是说这个人工鸡蛋时固态的,如果放在市面上,大家一眼就可以认出来,而且现在批发鸡蛋的成本只有几毛钱,谁会为了这么一点点钱去研究这样一个技术,而且我国的人造鸡蛋一般都是用来非食用性摆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