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胆囊息肉分类

胆囊息肉分类
发表人:住院医师宗晴晴

胆囊息肉分类:

非癌性病变

  • 胆固醇息肉 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胆固醇息肉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尚无癌变报道。
  • 炎症性息肉 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息肉周围胆囊壁可有明显炎症。尚无癌变报道。
  • 腺瘤样增生 一种增生性病变,为黄色质软的疣状物,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有癌变可能。
  • 腺肌瘤 又称为腺肌症,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一种增生性病变。有癌变可能。

肿瘤性病变

  • 腺瘤 多数为单发,少数多发,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是胆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部分病例同时伴有胆囊结石,单纯胆囊腺瘤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有癌变可能,癌变率与大小呈正相关。
  • 腺癌 分为乳头型、结节型及浸润型。乳头型和结节型为隆起性病变,而浸润型不属于胆囊息肉样病变。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减肥期间可以喝蛋白粉,合理运动加上适量蛋白是可以帮助减肥的。蛋白粉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营养补充剂。蛋白质也是重要的营养素,有助于建立肌肉,修复组织,并产生酶和激素。使用蛋白粉也可以帮助减肥,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所谓蛋白粉,一般是采用提纯的大豆蛋白 、酪蛋白、乳清蛋白(缺乏异亮氨酸)、豌豆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的组合,(如大豆蛋白、乳清蛋白和豌豆蛋白组成的复合蛋白)构成的粉剂,其用途是为缺乏蛋白质的人补充蛋白质。一种针对特定人群的营养性食品补充剂。作为氨基酸补充食物,可为幼儿、老人、运动人群、术前术后病人和减肥人群提供因蛋白质缺失提供必需的营养。

     

    对于健康人而言,只要坚持正常饮食,蛋白质缺乏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奶类、蛋类、肉类、大豆、小麦和玉米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只要坚持食物丰富多样,就完全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没有必要再补充蛋白质粉。而且,食物带给人的心理享受和感官刺激,是蛋白质粉所不能替代的。蛋白质摄入过多,不但是一种浪费,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是有危害的。
     
     
     正常情况下,我们建议健康人群适量食用蛋白质高的食物可以提高身体蛋白质量,而对于健身或者有减脂要求的人来说增加肌肉的量同时增加蛋白质的量,尤其是优质蛋白的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这类人群很有效果。

     

    健身减脂的人群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呢?需要量不多每天每公斤体重1.2-1.5克,一般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里都含有比较多的脂肪,比如肉类,当然也有含蛋白高蛋脂肪低的比如虾类,这时候怎么吃就更需要调整了。

     

    一般我们建议每天吃点肉类(脂肪含量少的)、鱼类,尤其是鱼类,海鱼类的食材是非常不错的,还有虾类,也是很好的食材。当然正常来讲我们吃这些食材基本上能达到身体的需要,但是如果是减脂健身的人群,尤其是想要达到健身效果和目的的人可能就不够了。这时候怎么能既满足蛋白的需要又不增加食量呢?

     

     

    那就是增加蛋白粉,蛋白粉每天增加的量要注意,一般如果是健身人群的话可能在2勺左右即可,不宜过多,适当的训练是可以有效的将脂肪转化成肌肉的,那么注意每天运动量的增加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你上述的运动量,加上适量的蛋白粉会让你的肌肉更快的达到你想要的标准,期待你变得肌肉完美的那一天尽快到来。

  • 高血压患者生活中常见疾病,对于血压正常范围值是140/90,患者高压超过140,低压超过90,证明发生高血压疾病。所谓的高压就是收缩压,低压就是舒张压。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并发症,除了用药治疗,勤测量血压。患者出现血压下压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应该怎么治疗呢?

    患者在量血压时出现下压升高,上压正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血管壁弹性差,属于高血压,但是比普通的高血压要危险很多。除此之外,交感神经兴奋时全身血管痉,也会引起下压偏高。为了更好的判断疾病,在静息的状态下多测量几次,持续偏高,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

    控制低压偏高的方法很多,可以从饮食来进行调理。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少盐饮食。发现自己舒张压偏高时,应该注意少盐饮食,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六克,口味清淡,不要吃腌制食物,更不能吃含钠高的时候。

    第二,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只要不稳定时,除了控制盐的摄入量,还要减少脂肪的摄入量。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肥肉、动物的肝脏、油炸食品,这些食物要尽量避免。

    第三,多参加运动。患者需要多运动,但避免剧烈运动,散步是很好的锻炼方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外周血管扩张,降低血压,预防各种并发症。

    以上文章是关于血压下压高的介绍。高血压是慢性疾病,高血压不稳定时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通过药物控制,轻微患者通过饮食来缓解。除此之外,在平时要戒烟戒酒,烟里有大量的尼古丁,可以收缩血管,因此患者应该戒烟限制饮酒量。

  • 做穿刺并不一定就是癌症,穿刺只是一种医学上常用的操作手段。穿刺是一种检查措施,医生可以通过穿刺来提取相关分泌物或提取少量组织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灶的性质,临床上常见的穿刺包括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以及对一些结节的穿刺等。比如对于胸腔和腹腔的穿刺,可用于大量胸水或大量腹水患者的诊断或治疗;骨髓穿刺则有助于明确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的诊断;腰椎穿刺则对脑出血等疾病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具有辅助治疗作用,还可以判断脑炎等疾病的病理类型;而针对结节的穿刺如乳腺结节、肺结节的穿刺则可以通过提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判断是良性病变还是恶性病变。

    因此,做穿刺并不意味着就是癌症,而是为了进一步的确诊病情所采取的检查措施。

  • 出现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的情况一般考虑是视力疲劳导致的,视力疲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视物变得模糊、视力下降,眼睛休息一会儿之后,视力又得到恢复。这是因为长时间用眼,睫状肌始终处于调节状态,调节疲劳所导致的视力下降。一般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即可恢复。视物重影,尤其是对于隐斜视或小度数显斜视,或者是融合功能差的人。在长时间的用眼之后,可能会出现视物重影的表现,这就是视力疲劳的症状。聚焦变得迟缓,反应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看清楚事物。出现眼睛干涩、胀痛,伴有头痛不适的症状,就提醒我们视力疲劳了,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一、导致视力疲劳的原因

     

    1. 眼睛本身的原因,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调节因素、眼肌因素、结膜炎、角膜炎、所戴眼镜不合适等;
    2.全身因素,如神经衰弱、身体过劳、癔病或更年期的妇女;
    3.环境因素,如光照不足或过强,光源分布不均匀或闪烁不定,注视的目标过小、过细或不稳定等。


    二、改善视力疲劳的方法有哪些?

     

    1.杜绝过度看近,阅读和写作业等长时间看近的事。

    2、养成最佳的坐姿,即挺胸直臂读写,握笔要正确。挺胸直臂主要是是在读写时保持眼睛和桌面的距离,握笔姿势不正确会造成眼位不正,这条家长要经常监督孩子。

    3、加强户外运动。要求每天户外运动两小时锻炼,跑步、打球、武术、游泳、体操等均可。户外运动,提高身体素质,身体健康,免疫力提高;同理加强锻炼,抗近视的能力也会提高。而且户外运动,眼睛可以望远,增强眼睛的灵敏度。

    4、做望远的眼调节训练,包括:防治近视训练操,转眼球,经常测视力,常抬头仔细看远方的目标。转眼球,2秒/圈,顺时针、逆时针各60圈,增加血液循环测视力,提高看远能力,锻炼眼睛的灵敏度,一天两次。

    5、纠正不良习惯:包括爱低头、趴伏、躺着看东西,晚睡,长时间午睡,偏头、眯眼和玩电脑、长时间看电视。

    6、及时补充视力营养。因为只有从根本上补充了视力营养,增强了眼睛的抗疲劳能力。

    7.多吃各种水果。特别是柑桔类水果,还应多吃绿色蔬菜、粮食、鱼和鸡蛋。多喝水对减轻眼睛干燥也有帮助。

    8.少熬夜。熬夜会导致用眼时间过长,出现眼疲劳的情况,缓解眼疲劳的最佳方式是让眼睛休息,所以,要尽量减少熬夜次数。另外,睡前也可以做个眼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眼疲劳,还能起到助眠的作用。

    9.调整电脑屏幕距离。建议距离为50-70厘米,而屏幕应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厘米,呈15~20度的下视角。因为角度及距离能降低对屈光的需求,减少眼球疲劳的几率。

  •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穿弹力袜有压力支持、减少水肿、维持手术效果、 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1.压力支持: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穿弹力袜可以提供持续的压力支持,提高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回流,减轻静脉曲张的症状,比如肿胀、疼痛、痉挛。2.减少水肿: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穿戴弹力袜提供了轻微的压力,可以减少下肢水肿,促进液体和废物的排出,减少了组织积液。3.维持手术效果: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穿弹力袜可以维持手术效果,防止再次出现静脉曲张,能减轻下肢静脉的扩张和变形,维持血管的形态和功能。4.防止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做完后穿上弹力袜,能避免术后血栓形成,也能够起到预防静脉炎的作用。穿弹力袜作为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的穿弹力袜。

  • 目前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结肠炎的抗感染类药物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1.环丙沙星:环丙沙星又称环丙氟哌酸,属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于各种敏感细菌引起的结肠炎都有较好的缓解和治疗效果。环丙沙星服用后的副作用有腹泻、呕吐、头晕、皮疹等;对本品及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等人群应当禁用此药。2.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因为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因此可用于结肠炎引起的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的缓解和治疗。服药期间若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皮疹、烦躁、尿血、呼吸困难等不适,建议及时停药并前往医院就诊。以上药物虽然具有较好的功效,但是当需要服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时,务必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加重自身病情,延长治疗时长。

  • 类固醇注射通常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例如用于治疗一些炎症和疼痛,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慢性或急性发炎问题,或者用于减轻过敏症状、控制气喘等。此外,类固醇注射也用于治疗一些关节和肌肉问题,例如在关节中软骨破裂或骨流失的情况下,或者为了减少自体免疫疾病暴发,或接受器官移植者需要用极大剂量的类固醇,立即抑制免疫系统时,也会考虑使用类固醇注射。然而,类固醇注射是有一定风险的,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肝脏损伤、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抑制、心理问题和发育问题等。因此,在使用类固醇注射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其风险和效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一般来说,尽可能选择自然的方式进行训练和恢复,例如合理的饮食和正确的训练方法等。

  • 血压低压高是指舒张压大于90mmHg,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舒张压升高,建议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帮助改善。

    1.原发性舒张压升高:原发性舒张压升高,通常考虑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相关。建议饮食上注意戒烟戒酒、低钠饮食、补充钾盐、减少脂肪摄入控制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等逆转危险因素。遵医嘱给予专业治疗,临床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普萘洛尔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氯沙坦钾胶囊等治疗。

    2.继发性舒张压升高:继发性舒张压升高通常由某些疾病所导致,常见疾病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有关。如原发性固醛酮增多症通常是由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种所致,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多为良性,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比较好。在不同日期和时间测量超过三次,舒张压大于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到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后遵医嘱治疗。

  • 怎样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看症状有技巧、做检查要及时

    当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找上门”了:

          两大典型症状: 反酸和烧心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两大典型症状。
          食管外的症状:反流性食管炎“搞破坏”的范围不只是食管,哮喘、慢性咳嗽、特发性肺纤维化、声嘶、咽喉症状、牙蚀症等都可能是它在捣鬼。
          还有这些看似无关的症状:胸痛、打嗝、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这些看似无关的症状,同样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的警报。

    如果发现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才是硬道理

          通过胃镜检查,不光能确诊是不是食管炎,还能诊断或者排除食管裂孔疝、上消化道肿瘤等其他疾病。同时,胃镜检查还可以帮患者了解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 另外,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地区,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是癌症高发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胃镜检查,特别是有食管癌/胃癌/肿瘤家族史的朋友们更应提高警惕,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正确打开方式?“药物+手术”双保险

          前面我们了解到,反流性食管炎的根源是贲门出现“异常打开”的bug,但现有治疗方式很难直接修复贲门功能。因此,通过药物抑制胃酸分泌、控制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是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基石,将有助于实现尽快缓解症状、促进黏膜愈合、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1],[2],[3],[4],[5]。
     

          在药物治疗方面,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促进胃动力药以及胃黏膜保护剂均为针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用药选择。其中,根据《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用药[6]。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在新的作用机制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首次服药可发挥最大效果[7],可以更快速地修复食管粘膜,而且作用持久[8]。 
          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缓解反流症状,但一般需连续服用3-5天方可达到最大的抑酸效果,对于标准剂量PPI疗效不佳的患者还需加大剂量到每日两次1。

    参考文献:
    [1] 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 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0):649-663.
    [2] Hunt R, et al.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7;51(6)467-478.
    [3] Iwakiri K, et al. J Gastroenterol. 2022 Apr;57(4):267-285
    [4] Fuchs KH, et al. Surg Endosc. 2014 Jun;28(6):1753-73.
    [5] Katz PO,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21 Mar;108(3):308-28.
    [6]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J]. 中华消化杂志, 2020, 40(10):649-663.
    [7] Sakurai Y,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5 Sep; 42(6):719-730.
    [8] Hunt RH, et al. Curr Treat Options Gastroenterol.2018 Dec;16(4):570-590
    [9]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等.  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J]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 (7): 635-641.
  • 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是前列腺部位的不同疾病,其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等。

    1.病因不同:前列腺增生的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清楚,主要认为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前列腺增生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且缺一不可。前列腺癌是男性前列腺部位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考虑为年龄、人种、家族、肥胖、不良饮食习惯、地理位置、激素分泌异常、性传播疾病以及前列腺炎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而诱发。

    2.临床表现不同:前列腺增生患者一般可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以及尿潴留等症状。前列腺癌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导致下尿路梗阻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费力等。晚期患者还可出现精液带血,部分患者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当出现骨骼转移后,可引起骨痛、骨髓压迫症状以及病理性骨折等。

    3.治疗方法不同:前列腺增生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一般只需观察等待无需特殊治疗。出现疼痛不适,可谨遵医嘱,采用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阿夫唑嗪等药物进行缓解。前列腺癌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雄激素药物进行缓解,如醋酸甲地孕酮、比卡鲁胺和氟他胺等。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还可通过双侧睾丸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同时辅以放化疗。

    不管是前列腺癌还是前列腺增生,都可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和治疗。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