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新闻,二三十岁就患上结直肠癌的,一发现就是中晚期,感觉很可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这种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而且容易误诊。2017年做的一个流行病学统计,和1990年相比,我国结直肠癌患病率增长了203%。
结直肠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癌症,一般直肠癌更常见。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是第三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
我国结直肠癌的疾病现状
结直肠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38.7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9.87%;由结直肠癌导致的死亡病例18.71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01%,是导致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出地区、性别和年龄差异,但5年相对生存率近年来有所升高。
根据2015年公布的数据来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按照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东部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最高。
结直肠癌发病率25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25岁之后快速上升,80~84岁达到高峰;而死亡率在30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30岁之后快速增长,85岁后达到高峰。
从2000年至2014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在发病率方面,农村地区年增长率高于城市地区。但近年来,5年相对生存率有所提升;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结直肠癌的高分地区,但是生存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上海市结直肠癌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为70.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呢?
结直肠癌的病因目前暂时不明确,但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糖尿病、吸烟、大量饮酒等。
有国外研究报道了乙醇摄入量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即日饮酒量每增加10 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7%;但是这一结论在中国人群中尚存在争议。
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有哪些呢?
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首先是合理饮食:现有研究证据表明,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有研究指出:(1)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每增加10 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9%;(2)全谷物每日摄入量每增加30 g,结直肠癌发风险降低5%;(3)乳制品每日摄入量每增加400 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13%。另外,科学规律的体育锻炼同样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结直肠癌之所以为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主要原因就是症状不明显,大多数人不会察觉;一旦发现,通常已经到了晚期。虽说大多数人刚刚患上结直肠癌的时候无声无息,但当有一些症状出现时,我们就需要格外注意,是不是你的肠道在跟你“闹情绪”。
结直肠癌的早期预警信号
想了解肠道健康,最直观的就是看粪便。结直肠的异常表现,有三个关键点,即黏液便、凹槽便、血便。
(1)黏液便:粪便中存在有大量的黏液被称之为黏液便。肠道在正常情况下会分泌黏液,不仅能够保护肠道黏膜,同时还能促进粪便的排出。当肠道有疾病时,黏液分泌比较多,伴随着粪便一起排泄出来,形成黏液便。
(2)凹槽便:正常大便是浑圆形状的,大便有凹槽就是指大便有压迹,一般是指排出的大便一侧有明显的压迫的痕迹,即凹槽;大多数是肠道肿瘤引起的。
(3)血便:血便是结肠癌的主要症状,也是直肠癌最先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症肿块所在部位的不同,出血量和性状也各不相同。
除了这三点以外,结肠癌早期还会表现出腹泻与便秘交替、排便习惯的改变、全身乏力、消化道不适等。对于直肠癌来说,早期常出现肛门的坠胀感,以及排便困难,还有因为直肠压迫出现的肛门疼痛或大便带血等。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有以上症状,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
风险人群,主动筛查
一般结直肠癌刚刚来临时无声无息、极为隐匿,这也是为什么肠癌发现率低的原因。那么结直肠癌的风险人群最好定期进行肠癌筛查。
哪些人群属于结直肠癌的风险人群?该如何筛查呢?
(1)风险人群:首先是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属于高危人群;其次,本人曾患有肠道肿瘤,或8~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以及粪便潜血试验阳性者。另外,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等也属于结直肠癌风险评估的因素。
(2)筛查方法: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乙状结肠镜也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对远端结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均较高;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对结直肠癌诊断灵敏度较高,但对癌前病变灵敏度有限,FIT阳性者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当然,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还有其他方法,比如DNA检测、结肠CT等。选择什么方法,筛查结果怎样,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咨询专业医师哦~
烧烤固然美味,但是一个人长期吃烧烤,身体肯定是受不了的。
20岁的小桐特别爱吃烧烤,用她的话说,平均一周怎么也得吃三四次夜宵,而大多数夜宵都选择了烧烤,而且小桐最爱的就是烤鸡翅和烤鱼。
其实除了爱吃烧烤,小桐平时也很少吃蔬菜水果,饮食上基本是怎么喜欢怎么来,因为特别喜欢高脂类食物,所以一米六高的小桐,体重却高达160斤。
半年前,小桐出现腹痛,便血,年轻的女孩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疾病来前的征兆,而她的生活方式依然没有改变,直到有一天,便血严重,直接晕倒在厕所,幸好被闺蜜及时发现,拨打了120,救护车将其送进了医院。
通过检查,医生发现小桐罹患的是直肠癌,因为肿块血管破裂,导致了严重的大出血。
为了保命,医生为小桐进行了肿块切除,但遗憾的是,这仅仅只是姑息手术,因为肿块已经转移到肝脏和肺部,没办法彻底根治。
医生说,直肠癌属于大肠癌的一种,临床上直肠癌经常会被误认为是痔疮,因此常常错过最佳抢救时机,直肠癌的典型表现是便血,可以没有任何疼痛,如果发现不及时,很容易通过血液转移到肝脏和肺部。
说到这,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20岁,为何一查就是直肠癌晚期。
研究发现,直肠癌的发病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像小桐这样,长期吃烧烤,由于肉直接在高温下进行烧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食物脂肪焦化产生的热聚合反应与肉里蛋白质结合,就会产生一种叫苯并芘的高度致癌力物质,附着于食物表面。有人测出,烤肉用的铁签上黏附的焦屑中的苯芘含量高达每公斤125微克。
苯并芘是一类具有明显致癌作用的,由一个苯环和一个芘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香烟烟雾和经过多次使用的高温植物油、煮焦的食物、油炸过火的食品都会产生苯并芘。人们如果爱吃被苯并芘污染的烧烤食品,致癌物质会在体内蓄积,有诱发胃癌、肠癌的危险。同时,烧烤食物中还存在另一种致癌物质--亚硝胺。
正因烧烤食物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为十大垃圾食品之一。
即便姑息手术暂时保了命,但半年后小桐还是病入膏肓,她住在肿瘤科监护病房里,持续昏迷,状态如同植物人,因为全身多器官衰竭,最终,父母拒绝了医生要气管插管的建议,签字放弃一切抢救。
烧烤虽然美味,但不能长期吃,平时饮食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即便是年轻人,也要注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补充。
肥胖患者更容易罹患肠癌,应该控制体重,积极运动。
肠道菌群也会“叛变”?我们把这一现象叫做菌群失调,包括比例失调和位置转移两方面。有研究显示,失调菌群中的一些有害菌,以及它们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能和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可见,菌群“叛变”可不是小事,我们要注意调节。
1. 什么是肠道菌群?
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大量微生物构成的群体,就叫做肠道菌群。伴随着婴儿的第一声哭泣,肠道菌群的祖先们随着空气迁入我们的肠道,在此定居下来,并不断地发展壮大,最终发展为一个数以百万亿计量的庞大群体。这些微生物的数量甚至要超过人体的细胞总数,组成了肠道中的“另一个你”。
病毒、细菌、古细菌和真菌都是肠道菌群中的一员,最多的是细菌。到目前为止,在人体肠道中已经鉴定出超过1000种细菌,其中核心菌群约有160种,被不同的个体所共享。各种菌群之间,以一定的比例共存,共同维持了肠道“生态圈”的平衡。
肠道菌群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共生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等,它们是族群中的优势群体;第二类是条件致病菌,如肠球菌、肠杆菌,当机体出现免疫力低下等问题时才会抓住机会诱发疾病;最后一类是病原菌,直接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但是这种细菌数量最少,往往只是“过路菌”。[1]
2. 肠道菌群的作用
肠道菌群加起来一共有2斤重,相当于肝脏的重量,它同时在人体消化、代谢、免疫等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被称为人体的另一大“器官”。肠道菌群能帮助我们发酵膳食纤维等难以消化的物质,也能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滋养”肠壁,还能刺激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2]。最新研究显示,肠道细菌还能释放一些物质影响人的大脑,让我们和细菌在食欲上“达成一致”!
3. 菌群失调和结直肠癌的关系
肠道菌群失调包括比例失调和定位转移两大类[1]。简单来说,肠道中的共生菌等有益菌减少,条件致病菌、致病菌等有害菌增多;或者肠道微生物离开肠道,向肝、肾、脾等肠外组织转移,就会导致宿主菌群失调,引发生理功能的紊乱,进而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研究都显示,肠道菌群失调和结直肠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结直肠癌组织和邻近黏膜处常常发生明显的菌群失调现象。虽然目前为止,我们尚不清楚菌群失调究竟是肠癌的原因还是结果,但是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其中的一些关键细菌(如具核梭杆菌、pks+大肠杆菌等)和菌群代谢物(如次级胆汁酸)已经逐渐被揭示出来。这些致病菌可能通过造成DNA损伤、抑制正常免疫等方法参与肠上皮癌变的过程。[3]
肠道菌群数量庞大、功能多样,是人体的另一个“器官”,能辅助消化、参与代谢、协同免疫。它同时被证实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平时要多注意补充益生菌。
在中国十大癌症中,直肠癌已连续12年位居发病率第一。门诊有年轻人增多的趋势,大肠癌早期发现治愈率很高。所以建议可以筛查不同类型的结直肠癌,发现得比较早。
全球范围内,由于饮食习惯越来越相似,大肠直肠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2019年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过去10年中,在七个高收入国家(加拿大、英国、爱尔兰、丹麦、挪威、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年轻人中,50岁以下人群中结直肠癌和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4%。
而且要预防大肠癌,除了要有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进行筛查。除人们所知的“粪便潜血”、“大肠镜”检查外,实际上还有许多不同的检查可供选择。
大肠直肠癌早期症状较少,但实际上95%的大肠癌是由息肉转变而成,息肉要变成癌症,可能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如果每5年做一次相关的检查,实际上就可以阻止大肠癌的发生。
如未进行大肠镜检查,也可先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虽然仅能看到1/3的大肠,但由于大部分大肠癌肿瘤生长在乙状结肠内,因此乙状结肠镜至少能筛查出一半以上的肿瘤。
大便潜血是筛查有渗漏的息肉,癌症,所以对于还太小的息肉或肿瘤,准确度并不高,因此也建议大便潜血每2年做一次,其他的检查每5年做一次。
普通人们通常用自我判断的症状来检测自己是否患有大肠癌,其实这些自我检测,大多是过于宽泛,如便秘,拉肚子,经常放屁,大便很臭,过多的肠道疾病就会出现这些问题。因此,与其用那些症状来判断,穷忧,不如早做检查,效果更好。
也有人认为这些症状“并非癌症”,而是普通肠躁症,结果不了了之,不但不去看医生,而且放任肠躁症一直不舒服,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自我判断,因为肠道疾病也不仅仅是肠躁症。其结果可能是没有癌变,一直刺激肠黏膜下,便冒出癌来。
推荐为出现肠道症状3周,无任何改善,一直持续,就去找胃肠肝胆科,或大肠直肠外科医生做检查,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做乙状结肠镜检查确定肠道黏膜健康状况。
年龄越大患上大肠直肠癌的风险越大,需要及早筛检,及早就医有保障。
近几年来,大肠直肠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老年人患病的几率比较大。但是,很多老年人会出现肠胃没有不适,就不去检查的习惯。然而大肠直肠癌早期症状其实不是很明显,如果没有定期检查,就有可能会错过早期治疗的机会,增加患病的风险。患有大肠直肠癌常见症状会出现血便、排便的习惯也会改变、体重会出现异常的减轻、甚至会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及时就诊,判断是否患上大肠直肠癌的风险。
为了保证病情判断的准确性,我们可以检查大肠潜血,检查用肉眼无法从粪便表面看到的血液,但检查本身存在就风险,只能是作为初步诊断的标准。如果本身就是疾病高危的人群,我们就应该定期地安排大肠镜检查,及时检查及时治疗。
如果治疗是以手术切除为主,那么在术后再配合化疗、放射治疗及靶向药物等辅助治疗,可减少未来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如果是不能手术的晚期转移型患者,也可以通过化疗配合标靶治疗,先使肿瘤缩小并降低复发的几率,然后在安排手术切除,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
对大肠直肠癌的治疗比较复杂,在治疗的过程中会突然出现副作用或并发症。所以当今大肠直肠癌的治疗需要多个领域的专家意见,共同来制定治疗的方案,不但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可以增加患者面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和希望。
除积极治疗外,我们也要充分的了解治疗的方案,及早地发现早期治疗,是可以降低患有疾病的风险,近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大肠癌筛检和主动就诊的人数均明显减少。但是如果本身就是大肠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建议进行定期检查,若已出现可疑症状,也应主动就医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我们要注意多摄取一些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平衡饮食,还可以帮助我们加快肠胃的蠕动,集中废物的排泄,也可以帮助我们降低患病的几率。另外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面对疾病要有信心,用平常心去对待各种疾病。
“医生,我年纪轻轻怎么会得胃癌呢?”
今天肿瘤内科来了一个28岁的小伙子,他最近出现腹痛、乏力的症状,于是就去医院就诊了。医生仔细询问病史以后,就给小伙子开了一些检查,结果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随后,接诊医生告诉小伙子可能是胃的问题,因此建议做胃镜检查。小伙子表示听从医生的建议,然后就去做胃镜检查了。结果出来发现胃部有一个肿块,高度怀疑胃癌,小伙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吃惊,所以就问了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其实,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东亚地区是全球胃癌的“重灾区”,其中我国的发病率最高,而且最近几年胃癌还有年轻化的趋势。那为何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会比较高呢?
1.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比较高:
根据调查,在全球范围内,有50%左右的人都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不过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种族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这主要考虑和经济水平、生活习惯、水源供应等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
发达国家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是比较低的,大约在25%~50%;而欠发达国家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是比较高的,大约在50%~80%,我国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在50%左右。从这个统计数据我们能看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还是比较高的。
肠上皮化生
可能会有朋友说了,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和胃癌又有什么关系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一般来说,发展成胃癌,需要经历4个阶段,即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大量的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会在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下,慢慢演变成肠上皮化生,进而引起上皮内瘤变,而我国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是比较高的。如果根除胃内的幽门螺旋杆菌的话,那就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的风险。因此,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也就会使胃癌的发病率增高。
虽然我们可以使用药物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但是再次被感染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这个主要是因为国人有共用碗筷的习惯,而且出去聚餐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被感染了,他这几个聚餐的都有可能都被感染。与此同时,我们出去吃饭的时候,餐馆或者饭店的餐具可能会消毒不彻底,这样也会增加感染率。
2.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你以为食盐吃多了只会引起高血压吗?如果你要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长期摄入太多的食盐,除了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还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另外,不少国人还有吃腌制和熏烤食品的习惯。腌制的食品中含有很多的亚硝酸盐,虽然亚硝酸盐本身不会直接致癌,但是它会在相关的条件下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这种物质是具有致癌性的。熏烤类食物可能会含有苯并芘和丙烯酰胺,这两种物质本身也是致癌物。长期吃这类食物,就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之前有人做过研究,发现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需要注意一点,现在的生活条件都提高了,大家更倾向于吃一些肉类,而蔬菜和水果的摄入相对不足,这无疑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生率。
除此之外,国人之中喜欢抽烟、喝酒的人也比较多,而烟、酒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了一级致癌物,所以长期吸烟、喝酒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我们都知道,香烟中的成分是比较复杂的,而且里面还含有致癌物和放射性元素。当人吸烟的时候,抽烟散发出的烟雾就会通过气管进入胃内,烟雾中的一些物质就会刺激胃黏膜,长此以往就会增加胃癌的风险。当人喝酒的时候,酒精进入胃内后,就会直接刺激胃黏膜,长期喝酒胃黏膜就会反复受到刺激,从而也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3.体检的意识不足:
之前,我一直以为很多国人之所以没有定期体检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但是,我后来发现,那些家庭条件不错的人之中,也有不少没有定期体检的,很显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体检的意识。
我们都知道,癌症是一种比较狡猾的生物,它在早期的时候会选择韬光养晦,所以癌症早期的时候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当胃癌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多数已经是中晚期胃癌了,这个时候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了。胃癌进入中晚期的时候,不仅仅是花钱多,而且治疗效果还不怎么好。
如果国人的体检意识比较强,那就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检发现胃癌,然后进行必要的干预,从而显著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增加患者的5年生存率。
之前我去过消化内科轮转,里面的医生告诉我说,人进入45岁以后,就需要做胃镜检查。一方面,45岁以后,胃癌的发病率增加了,做胃镜可以提前发现胃癌。另一方面,做胃镜可以查出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问题,而这些疾病本身就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当及早查出这些疾病的时候,可以提前对它们进行干预,从而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的风险。
最后总结:我国的胃癌之所以发病率比较高,主要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不良的生活习惯、体检的意识不足有关。当然了引起我国胃癌高发病率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由于篇幅所限,所以就介绍这3大最重要的原因。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人往往是谈癌色变。事实上,许多患者并不是因为癌症而死去的,而是被吓死的。不良的心态不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往往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结肠癌疾病的科学预防方法是什么。
不同的蔬菜、水果的营养成分和含量是不完全相同的,应轮流食用。蔬菜、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等,还含有类黄酮、吲哚和芳香族的异硫氰化物等,它们都能起到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鱼、虾、牡蛎、海蜇、大蒜、洋葱、西红柿、荠菜、海带、蘑菇和多种干果等富含人体必需的碘、硒等微量元素,可多食用。而盐腌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增高,烟熏、油煎和直接在小火上烧烤的食物可能产生环芳烃类高分子化合物,如苯并芘类,具有致癌或诱癌作用,这类食物应尽量不吃或少吃。
香烟燃烧可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硝基化合物。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被动吸烟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较大,比没有被动吸烟史的人患病的危险性大得多,故应尽量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另外,适当多晒太阳,可促使身体产生更多的活性维生素D。
众多的证据表明,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能显著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所谓膳食纤维,是指植物中那些不能被人体小肠中消化酶水解而直接进入大肠的成分。由于膳食纤维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使粪便成形,利于排便。这样既可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致癌物质与肠壁的接触,降低肠道中致癌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发生大肠癌的危险。
此外,有研究表明,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还可能减少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肠癌发病的机会。
为了预防大肠癌的发生,专家建议:每日补充膳食纤维30克、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魔芋、大豆及其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藻类等、在维持主食量不变的前提下,用部分粗粮替代细粮。
结肠癌不是一种小病,相信大家都是了解的。如果大家不幸罹患此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治疗。同时在进行治疗工作之前,一定要考虑好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最近和消化科的专家在一起探讨结肠癌的一些知识点,受益匪浅,于是写了这篇文章,也希望帮助到大家。
结肠癌多可怕?
结肠癌已经成为第三高发的癌症,第一是肺癌,第二是乳腺癌。在消化科中,结肠癌最高发,死亡率也很高。如下图:
结肠癌可以预防吗?
结肠癌可以预防,它的发病的途径有好几条,其中有一条途径发病率较高,那就是由息肉演变而来。因此,我们只要早期发现息肉,予以干预,则可以有效防止结肠癌。所以,从这种层面上来说,癌症完全可以预防。
怎么早期发现?
原来的指南建议50岁以后,必须要做一次肠镜,现在年龄已经提前为45岁。也就是说:45岁需要做第一次肠镜。如果发现疑似可能会癌变的息肉,则将息肉切除。
以后需不需要每年查一次肠镜?
这里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因为很多科普文章建议每年查一次或者每两年查一次肠镜,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在美国,建议是45岁检查完如果没有息肉,那么可以隔十年再检查一次肠镜。考虑到美国有乙状结肠镜,而中国并没有开展乙状结肠镜这样的检查,常规建议是5年需要复查一次。也就是说,从有肠息肉到结肠癌,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45岁以后,如果没有肠道不适症状,建议每5年检查一次肠镜。但是,如果是第一次发现有息肉并切除,则第二年需要复查,如果不复发,则以后每5年检查一次。75岁为最后一次,以后就不用再进行常规检查。
做肠镜对身体有没有影响?
肠镜对身体没有影响,这是个无创的检查,并不会有后遗症,可能在做完的1~2天有轻度的肠道不适症状。建议行无痛肠镜,无痛肠镜的全麻并不会使脑子变笨,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确实会差一点,但不能都归结于做过全麻变笨了。另外,在进行肠镜检查的同时,最好是一起行胃镜检查,也是每隔5年一次,下次介绍胃镜检查的知识点。
45岁以下的人群怎么办?
45岁以下的人群虽说不用常规做肠镜检查,但是,如果肠道有不适症状,那么,45岁以下也建议尽早行肠镜检查,以后每5年检查一次。
需要做结肠镜的早期不适症状有哪些?
可排除痔疮的多次便血;
长期腹泻、腹胀、便秘、腹痛;
排便习惯的改变,包括排便时间点及次数的改变;
食欲不振,长期恶心呕吐;
伴有腹部不适的贫血、乏力及体重减轻等。
案例分析:本院有一名56岁的妇女,没有腹部早期不适症状,也是偶然的一次机会和一些消化科的专家在一起吃饭。谈及此事以后,就立即做了一次肠镜。在肠道竟然发现了一个溃烂的息肉,病理检查提示是致癌息肉。早期发现的致癌息肉通常预后很好,切除后也不用进行放化疗,定期检查就可以了。所以,此事便很庆幸,幸好做了这次肠镜检查,如果再拖下去,可能这个致癌息肉就要真的变为癌化息肉或者癌症了。这也反映出45岁以后做一次肠镜检查的重要性。
一个年轻女孩躺在病床上,焦急地等待着病检结果,事实上,已经来住院,那病情绝非那么简单,只是,谁又会想到,很快,这个女孩将会被宣判死刑。
出来了……老师,报告出来了……一个实习医生盯着电脑说。
医生打开后微微皱起眉头,他说了句,哎,真是太可惜了。
因为病理报告上清楚地写着,子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
事实上,鳞状细胞浸润癌只是宫颈癌的一个病理类型,除此之外,它还包括腺癌,腺鳞癌,还有一些非常罕见的神经内分泌癌,未分化癌,间叶肿瘤等等。
医生说,宫颈癌的发病率很高,也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些年,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它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很多人认为宫颈癌是绝经后老年女性的“专利”,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此,不管什么年龄段的女性都应该重视子宫的健康。
说到这,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19岁,这么年轻的一个女孩,怎么会罹患宫颈癌?医生说,导致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人乳头瘤病毒(也就是HPV)感染,多个伴侣,吸烟,同房过早,各种性传播疾病,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
虽然很多女孩很年轻,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的抵抗力更好,更不易罹患宫颈癌。
医生说,事实恰恰相反,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宫颈发育尚未成熟,对致癌物更加敏感,另外,这个年龄如果过早同房,且伴侣很多,感染HPV的可能就更大。
这些因素都有可能诱发宫颈癌的发生,而很多年轻女孩缺乏健康观念,即便宫颈癌已经发出一些异常信号,但她们也并未引起高度重视。
就像19岁的柳柳,医生在犹豫该如何告诉这个年轻女孩,事实上,她过早辍学,一个人远离家乡来到这座城市,父母都不在身边,除了她本人,医生也无从告知。
当说出真相的时候,这个看起来坚强无比的女孩,却瞬间崩溃,晕倒在病房,好在,她只是一下子难以承受,并无大碍,只是,比现实更残酷的是病情,相关检查显示,
因为拖的时间很久,癌细胞出现了扩散转移,已经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而柳柳的自述,也许能为我们揭开真相,17岁辍学,深入社会,却已经谈了五任男友,对她来说,谈男友就像换衣服,其实她却不知道,多个伴侣可能导致的危害。
年轻的女孩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青春还未绚丽绽放便又黯然落幕,医生说,柳柳的悲剧给了我们深刻的惊醒。
近年来肠癌高发,并且逐步趋于年轻化。而且更让人唏嘘的是,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事实上,如果能了解肠癌的诱因,提前做好预防,是能够尽早和它“撇清关系”的,建议大家提前了解一下结肠癌的病因,以便于针对性预防哦。
第一部分:结肠癌是如何发生的?
原因一:如果你的一级亲属有过结肠癌病史,那你患病的几率可能就会稍高一些,因为它有一定的遗传性。
原因二:长期大量抽烟也会导致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变高,因为烟当中有很多致癌物质,比如二甲基胫,经常抽烟,会导致这种物质堆积在肠内,从而诱发结肠癌。
原因三:一些疾病要是没有在第一时间处理,让它反反复复,也是有癌变倾向的,比如慢性大肠炎症,尤其是血吸虫导致的肠道炎性改变。
原因四:有的息肉也是有癌变倾向的,尤其是绒毛样腺瘤样息肉,癌变的几率比其他的息肉要高的多,大概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而管状腺瘤样息肉癌变的几率大概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期间。
原因五:如果在饮食方面不多加注意,也会增加你得结肠癌的几率,尤其是长期有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低钙等饮食特点的人。
上述这些就是导致结肠癌发生的常见因素,如果你想远离结肠癌,那你就要注意避免这些诱因。
第二部分:结肠癌其实可以防
定期去医院体检,尤其是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需要定期做肠镜检查,尤其是一些癌前病变,也可以及时被发现。
及时治疗原发病。出现息肉,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一下看是属于哪一种的息肉,一般来说,由于炎症造成的息肉是可以自行消褪的,但是腺瘤性息肉是不可以自行消失的,还可能会越长越大。如果腺瘤性息肉发生细胞突变,就可能变成结肠癌,所以该治疗的一定要及时治疗。
注意饮食,尽量做到饮食均衡,多吃蔬果以及粗粮,它们当中的膳食纤维素对于消化道有很大的益处,因为它可以帮助人加快肠道蠕动的速度,减少肠道内的一些垃圾的沉积,从而减少结肠癌发生的风险;同时,少吃那些高脂肪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可增加肠内胆酸、胆固醇量,这样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此两者的代谢产物可能为结肠癌的致病物质。
适当运动,不要总是坐着,这样对健康也是不利的,很容易便秘,而长期便秘也会增加结肠病的患病率,所以平时一定要动起来。
结肠癌这几年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引起重视,做好预防工作。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痔疮这一常见的肛肠疾病逐渐成为许多人的困扰。痔疮的症状包括便血、疼痛、局部肿块等,让人误以为是普通的痔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看似痔疮的症状,实则可能是直肠癌的早期信号。
案例:李先生,50岁,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由于长期久坐,李先生患有痔疮,并伴有便血症状。起初,他并未在意,认为只是痔疮发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便血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愈发严重。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最终被确诊为直肠癌。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症状与痔疮相似,容易被误诊。以下是一些与痔疮相似的症状,需要警惕直肠癌的可能性:
1. 大便性状改变:直肠癌患者的粪便可能会变稀,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并伴有黏液或脓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肿瘤会阻塞直肠出口,导致粪便细长、变形。
2. 排便习惯改变:直肠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现象,甚至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排便时总感觉排不尽。
为了早期发现直肠癌,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 定期体检:建议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肛门指检和粪便潜血试验,以便早期发现直肠癌。
2. 注意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辛辣、油腻食物,有助于预防直肠癌。
3. 适量运动:保持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预防直肠癌。
总之,当出现与痔疮相似的症状时,切勿掉以轻心。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才能确保自己的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痔疮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肛肠疾病,很多人对此并不陌生。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痔疮有时候会掩盖住直肠癌的生长,导致患者延误病情。
小王是一家公司的职员,由于工作原因,他长期久坐,缺乏运动。最近,他发现自己大便后肛门周围总是有血迹,一开始他以为是痔疮,并没有太在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大便困难的情况。这时,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去医院做了检查。
经过医生的检查,小王被诊断为直肠癌。这让小王非常惊讶,因为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得了痔疮。医生告诉他,直肠癌和痔疮虽然症状相似,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其实,直肠癌和痔疮虽然症状相似,但也有一些区别。比如,直肠癌患者的大便中可能伴有黏液,而痔疮患者的大便中则没有。此外,直肠癌患者还可能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腹痛、腹泻等症状。
因此,当出现大便出血、排便困难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误诊为痔疮。同时,预防痔疮和直肠癌的发生,也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比如,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要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要戒烟限酒,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总之,痔疮和直肠癌虽然症状相似,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误诊,以免延误病情。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除了常规的体检和病史询问,以下几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排除直肠癌的可能性。
首先,肛门指检是最简便、快捷的检查方法。医生通过手指探查肛门和直肠,可以初步了解直肠内壁是否有异常,如肿块、溃疡等。
其次,肠镜检查是诊断直肠癌的重要手段。肠镜可以直观地观察直肠内部情况,发现肿瘤、炎症、息肉等病变,并进行病理活检,确定病变性质。
此外,粪便隐血试验也是一种简便的筛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的隐血,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进而提示可能存在直肠癌的风险。
除了以上检查方法,CT扫描、MRI、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诊断直肠癌。CT扫描可以观察直肠癌的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MRI则对直肠癌的定位和分期有重要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因此,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提高对直肠癌的认识,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戒烟限酒,也有助于预防直肠癌的发生。
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转移是病情恶化的标志。许多患者及家属都关心,如果直肠癌发生肝转移,该如何进行治疗。
首先,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手术疗法包括肝脏局部切除或肝叶切除,目的是尽可能彻底地去除肿瘤。非手术疗法则包括中医疗法、介入技术如肝动脉栓塞化疗、无水酒精注射等,这些方法可以辅助手术或单独使用,以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存期。
然而,肝转移癌的手术切除并非易事。由于肿瘤可能存在微小病灶,术中B超等检查难以完全发现,导致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较高。因此,仅依靠手术切除病灶,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综合治疗是治疗直肠癌肝转移的重要策略。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减轻放化疗副作用、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治疗,患者的日常护理也至关重要。当患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时,应引起重视,并注意保持肛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此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包括手术、介入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便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今天我们将探讨便血的可能原因,包括痔疮、肛裂、大肠癌、直肠息肉、结肠炎和直肠炎等。
1. 痔疮:痔疮是导致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痔疮出血通常发生在排便过程中,血液呈鲜红色,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滴落。出血量通常较小,可能在卫生纸上看到少量血迹。用力排便时,肛门可能会出现肿块。
2. 肛裂:肛裂引起的便血也呈鲜红色,通常发生在便秘后。出血量较少,可能在排便后出现肛门滴血或厕纸沾血。排便时伴有剧烈疼痛,排便后疼痛稍有缓解,随后又会出现剧烈疼痛。
3. 大肠癌:早期大肠癌可能仅表现为大便中有血。90%以上的直肠癌患者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直肠癌出血通常与黏液和深色血凝块混合,伴有肛门脱落、大便变形、变稀、排便次数增加或无休止;结肠癌患者的排便习惯可能发生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随后会出现腹痛、腹部不适或腹部肿块,以及晚期贫血和体重减轻。
4. 直肠息肉:直肠息肉引起的便血呈鲜红色,无痛,血便不混。直肠息肉可能是良性的,但也可能是恶性的。
5. 结肠炎和直肠炎:大便中大部分血液与黏液和化脓性血便混合,伴有腹痛、发热、排便次数增加和无休止排便。
对于便血患者,首先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易消化食物为主。痔疮患者应注意适当摄入膳食纤维。如果大便干燥,肛裂或痔疮患者可以喝蜂蜜水或芝麻油来润滑肠道。肛门周围皮肤的护理也很重要,注意用温水擦拭或坐浴,如有皮肤受损,可涂抹抗生素或软膏以促进修复。
如果出现便血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肠道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肠息肉作为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其与肠癌的密切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肠息肉的危害、预防及治疗等方面展开讨论,帮助大家了解肠息肉的相关知识。
一、肠息肉的危害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起的赘生物,可分为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良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恶性息肉则有较高的癌变风险。据统计,大约80%的结肠癌是由结肠息肉癌变而来的。因此,及时发现并治疗肠息肉对于预防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防肠息肉
1. 健康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息肉形成。
2. 适量运动:保持规律的运动,如散步、跑步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降低肠息肉的发生率。
3.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是导致肠息肉的重要因素之一,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肠息肉的风险。
4. 定期体检: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有家族肠癌或肠息肉病史的人,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肠息肉。
三、治疗肠息肉
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下切除术、手术切除等。内镜下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肠息肉的主要方法。
四、总结
肠息肉是导致肠癌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肠息肉的相关知识,积极预防并早期治疗,对于保障肠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便秘是许多人的常见问题,而长期便秘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在饮食中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就能够有效避免便秘带来的困扰,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膳食纤维主要分为不可溶性纤维和可溶性纤维两大类。不可溶性纤维如木质素、纤维素等,可以吸收水分,使食物残渣膨胀变松,加速消化系统对食物的运输,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可溶性纤维如果胶、树胶等,可以增加肠道内容物的体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多项研究表明,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有效预防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此外,膳食纤维还有助于预防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膳食纤维是“粗草料”,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0世纪70年代,英国营养学专家楚维尔等人在非洲乌干达等地研究发现,非洲居民因摄入大量膳食纤维,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英国。这一发现引起了全球对膳食纤维的关注。
如今,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类、蔬菜和水果已成为预防结直肠癌等疾病的“法宝”。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比如多吃全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等。
除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结直肠癌的关键。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都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总之,膳食纤维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应该重视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结直肠癌的困扰。
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靶向药物治疗
靶向药物是近年来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通过针对肿瘤细胞中的特定分子靶点,靶向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目前,已有多款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例如:
二、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热点。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免疫治疗可以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已有多款免疫治疗药物被批准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例如:
三、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前进行的化疗或放疗等治疗,旨在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患者生存率。目前,新辅助治疗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
四、未来治疗方向
尽管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例如:
未来,结直肠癌的治疗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的治疗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那天,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了郑州的一家互联网医院,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期待。我是一名直肠癌患者,最近疼痛加剧,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等待医生的时间里,我看着周围的人们,心中不禁感叹,互联网医院真的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终于,医生***出现在了屏幕上。他微笑着问我:“您好,我是胃肠外科的医生,请问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我详细地描述了我的病情,包括疼痛的频率和程度,以及我正在使用的止痛药。
医生认真倾听着我的描述,然后问我:“您有没有肠镜或者CT的检查结果?”我告诉他,因为身体太弱,做不了肠镜。医生又问:“那您是否方便把检查结果发给我看一下呢?”我照做了。
医生仔细阅读了检查结果,然后告诉我:“根据您的描述和检查结果,我怀疑您可能是肿瘤引起的疼痛。但是,因为肿瘤位置较低,直肠镜可能无法取到病变组织,建议您进行病理活检以确诊。”我听了他的建议,心中虽然紧张,但也充满了希望。
医生又告诉我,如果确诊为恶性肿瘤,下一步需要判断是否能够手术切除。如果不能切除,建议选择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我告诉他,我因为年龄和身体状况,没有考虑手术,准备进行保守治疗。医生表示理解,并告诉我,如果是选择姑息治疗,是可以应用止疼药的。
在医生的推荐下,我使用了曲马多止疼药,虽然效果不错,但是因为药品需要在医院开立处方,我感到有些不便。医生了解到我的困扰后,告诉我:“我这里只能开具京东平台里有的药,如果平台没有的话我也开不出来。”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有些失望。
然而,医生并没有放弃,他告诉我:“我查了京东平台,的确没有卖的,您可以到附近的药店问一下,看能否买到。”这让我感到十分温暖,也让我对医生的品质充满了敬佩。
通过与医生的沟通,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治疗建议,还感受到了他的关心和耐心。我相信,在互联网医院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战胜病痛,迎接美好的未来。
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杀手,直肠癌作为其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更是让许多患者和家属痛苦不已。然而,面对直肠癌,我们并非无计可施。除了常规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法外,合理的饮食调理也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
首先,直肠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同时也要限制烟酒摄入。此外,应适当控制脂肪摄入量,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保证大便通畅。
在饮食选择上,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蔬菜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有助于将致癌物质和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然而,如果直肠癌患者出现肠腔狭窄等问题,则需要适当控制膳食纤维摄入,以免造成肠梗阻。
对于直肠癌患者的日常护理,除了饮食调理外,还应注意均衡摄取各类营养。大蒜、豆制品、菠菜、胡萝卜等富含抗癌成分的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等,也有助于直肠癌的治疗和康复。
在直肠癌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复查。同时,患者和家属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相信在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下,直肠癌患者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