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医生,我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医生,我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陈晓伟

最近疫情防控,越来越多的人都准备接种新冠疫苗,建立免疫屏障主动免疫新冠。但是在决定接种新冠疫苗之前,很多人都担心自己适不适合打,能不能打,比如有人有肺部小结节,有的人有肺部肿瘤手术史,有的曾经有过敏性疾病,有人有高血压,有人有糖尿病,有人有癌症,等等。

那么到底哪些人不能打新冠疫苗呢?

第一,既往在接种疫苗的时候(无论是什么疫苗)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出现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不能接种,因为在接种其他疫苗的时候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接种新冠疫苗的时候同样有可能,由于接种的风险太大,所以不建议接种。

第二,妊娠期女性,不能接种疫苗,一旦接种之后发生不良反应,伤害的不仅仅是孕妇健康,还可能伤害腹中胎儿。

第三,正处于相关急性疾病发作期,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慢性疾病未控制的情况,不能接种,比如你现在罹患了肺炎,感染还没有控制,不能接种,比如你有支气管哮喘,最近两天哮喘发作了,呼吸困难,同样不能接种。

第四,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情况,不能接种。

第五,血小板重度偏低,凝血功能差的人,不适合接种疫苗。

有些患者,虽然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症,但由于自身因素,应该暂缓接种,等身体允许了,依然可以接种。

一,癌症患者处于手术期间,放化疗期间,应该暂缓接种疫苗,等到病情稳定了再去接种也不迟。

二,有皮肤疾病,目前有明显的皮肤瘙痒,皮疹出现,还未控制好,不建议立刻接种疫苗,可以暂缓接种。

三,出现发热,不宜立刻接种疫苗,应该积极查找发热原因,等到体温控制好再接种疫苗。

四,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或其他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应暂缓接种。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门诊案例

     

    李大爷的孙子马上要出国留学了,但现在却非常纠结。虽然现在有紧急出来的新冠疫苗,留学生可以申请优先接种。但李大爷却不愿意让孙子去接种。这下可把孙子急的着急上火,问了也不说原因。

     

    李大爷的孙子万般无奈,只能请邻居爷爷帮忙打探消息。面对老伙伴,李大爷终于说出自己的顾虑。原来是因为担心现在出来的新冠疫苗安全性会有影响,不敢让孙子打。


     
    孙子知道后,哭笑不得。为了缓解李大爷的心结,把李大爷带到社区医院请医生帮忙解释后李大爷才放心的让孙子去接种疫苗。

     

    疫苗犹豫原因

     

    以上案例就是典型的疫苗犹豫,所谓疫苗犹豫,是指延迟或拒绝接受安全疫苗接种服务。

     

    不管是免费疫苗还是自费疫苗,导致大家产生疫苗犹豫的原因,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对疫苗的不了解,对接种医生也缺乏足够的信任。

     

     

    大家更愿意相信身边的朋友以及网上的消息,别人打了吗,打的多不多?打了有没有副作用等等。尤其对新冠疫苗这个新生疫苗,大家更多的是抱有观察的心态。先看别人打了怎样,一旦别人出现点反应或者被网络放大之后,大家更不愿意相信新冠疫苗,也更加不愿意接种。

     

    那么,说到根本问题,疫苗到底安全吗?

     

    疫苗的安全性——疫苗法

     

    大家应该都知道,2019 年正式实施了最严的疫苗法!!!

     

    1、生产方面:国家对疫苗的生产实行严格准入制度

     

    疫苗生产企业必须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疫苗的生产,并且需要建立完整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采用信息化手段如实记录生产、检验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数据,确保生产全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法定要求。

     

     

    整个疫苗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由药监局将抽样送到国家质检部检验。符合要求的,发给批签发证明;不符合要求的,发给不予批签发通知书。

     

    2、存储运输方面:国家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

     

    合格的疫苗运输全程均要符合规定的温度环境要求,实时监测;疫苗生产企业还要建立疫苗电子追溯系统,与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相衔接,实现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最小包装单位疫苗可追溯、可核查。

     

     

    3、使用方面:接种人员专业培训

     

    疫苗的使用非常严格,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接种单位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指定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区域内的疫苗接种工作。接种人员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务人员才有资格进行接种。

     

    所以说,疫苗本身是合格安全的,运输管理的严格规范的,接种人员是专业培训的,层层把关,您还在担心什么呢?

     

    最后,建议大家不要过多的关注疫苗的负面消息而忽略了疫苗给大家带来的真正好处,免疫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公共成就,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并使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更健康,更长寿的生活。

     

    也希望更多的计免工作者和爱好者,更好地传播疫苗的科普知识,给大众更加充足的信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陶星星

  • 盼望着、盼望着,新冠肺炎疫苗终于来了!2020年12月31日,中国新冠病毒疫苗获批上市,而且全民免费接种!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大家的各种疑问:打还是不打、安不安全、有没有人不适合呢?能提供多久的保护……来看看这里有没有大家最关心的新冠疫苗接种问题。

     

     

    一、新冠疫苗有没有必要打吗?

     

    有必要。虽然我国的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从全球角度看,疫情仍在持续恶化,我国的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巨大。而对很多传染病而言,疫苗是终止流行、实现群体免疫的关键手段。

     

    不过目前疫苗还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建议高风险人群先接种:

     

    1、从事高风险行业(如:进口冷链)的人员;

    2、口岸检疫以及部分交通及医疗工作的人员;

    3、有需要前往新冠高流行国家和地区的人群。

     

    二、所有人都适合注射疫苗吗?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接种疫苗,以下情况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1、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59岁;

    2、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

    3、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部分慢性疾病人群;

    4、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接种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的人;

    5、有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

     

    接种之前必须将自身身体情况告知医生,由专业人士进行判断是否能够接种。

     

    三、进口疫苗就比国产疫苗好呢?

     

     

    对此,专家表示,不同技术途径开发的新冠疫苗,其特点和应用安全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并不存在国外疫苗就比国产灭活疫苗更好的说法。

     

    国产疫苗运用的是传统的灭活技术,有效率高达79.34%,其有效性、安全性、可及性、可负担性的统一均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而一些国外疫苗运用的是新型的mRNA技术,有效率虽可高达90%以上,但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预期要高得多。

     

    而且mRNA疫苗需要在零下70℃保存,在解冻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也很容易使疫苗失效;但灭活新冠疫苗在2~8℃避光保存和运输,普通的药品冷藏柜和冷链运输车就可以完成贮藏和运输。因此,在运输贮藏便捷性方面,灭活疫苗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 1、新冠疫苗正式开打,合并症患者接种难

     

    自从去年年初疫情开始在国内流行以来,由新冠病毒(SARS-CoV-2)引起的 COVID-19 大流行给人类带来了严峻挑战。而就和过去人们应对传染病的方式一样,接种疫苗也为目前控制新冠疫情提供了一种有效、简单的方法。

     

    2020 年 12 月,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指出,我国将全面有序地推进高传播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接种工作,并实施全民免费接种。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

     

    「幸福」来得太突然,全民「免费」一词一时激起千层浪,各地疫苗接种均被提上了日程。

     

    随之,各类接种问题也陆续浮出水面,接种禁忌一跃成为公众热议话题:

    打还是不打?

    患有高血压、慢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人群能不能打?

    癌症患者能不能打?

    ......

     

    各路自媒体纷纷推出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科普,某音上的「17 条接种禁忌症」短视频被疯传,视频将不少患有基础疾病的病友、癌症病友、手术恢复期者,孕妇、刚接种过其他疫苗的人群等都一并视为接种禁忌人群。

     

    事实上,网传的接种禁忌症并不准确,且不同类型的新冠疫苗所对应的接种禁忌也不尽相同。

     

    关于新冠疫苗的接种禁忌,仍应以疾控中心发布的消息和新冠疫苗说明书为准。在疫苗接种前,有必要了解不同厂家、不同种类的新冠疫苗对接种人群有何要求及注意事项。

     

    比如根据疫苗说明书,国产新冠灭活疫苗的禁忌人群,通常包括: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等。

     

    这就意味着,这款疫苗对于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和有合并症患者可能暂时会有所限制。

     

    2、合并症患者发展成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自 2020 年 3 月 11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全球大流行以来,患有某些合并症(如心脏病、慢性肺部、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等)的人群是 COVID-19 患者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患有合并症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比一般人群病情重,并且发展成重症及死亡的风险更高。

     

     

    据 New FAIR Health 数据分析显示,在所有被诊断为 COVID-19 的患者中,约一半的患者之前存在合并症(51.71%),其余患者则无合并症 (48.29%)。也就是说,在确诊为 COVID-19 的患者中,有合并症患者和无合并症患者的人数基本持平。(图 1-左)

     

     

    但是,在死亡的 COVID-19 患者中,有/无合并症患者的死亡率情况则截然不同。根据医疗索赔数据,在 COVID-19 死亡患者中,高达 83.29% 的人之前存在合并症,仅 16.71% 的人无合并症(图 1-右)。

     

    可见,患有合并症的人群,在新冠疫情中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易感性及发展成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亟需新冠疫苗的防护加持。

     

    3、mRNA 新冠核酸疫苗为合并症患者带来曙光

     

    好在,2020 年 12 月,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关于 mRNA 新冠疫苗(BNT162b2)的研究给了合并症人群抗「疫」胜利的希望。这项 III 期、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表明,mRNA 新冠疫苗对于有合并症或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同样可提供安全、有效的保护。

     

    该试验纳入 43,548 例参与者(年龄 ≥ 16 岁,健康或有稳定的慢性病患者),按 1:1 比例随机分组,其中 43,448 例接受了注射,21,720 例注射了 BNT162b2 mRNA 新冠疫苗,21,728 例注射了安慰剂。两组均接受了间隔 21 天的两次注射。

     

    至数据截止日期(2020 年 10 月 9 日),共有 37,706 名参与者在第二次注射后,获得了至少 2 个月的安全性数据,其中:35% 的人为肥胖(BMI ≥ 30 kg/m²),21% 的人患有至少一种合并症(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等)。

     

    在疫苗保护力的初步分析中,第二剂接种后 7 天前,BNT162b2 组发现 8 例新冠确诊病例,而安慰剂组为 162 例,BNT162b2 预防新冠病毒的有效率为 95%(95% 可信区间[credible interval]为90.3%~97.6%)。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根据年龄、性别、人种、族群、基线体质指数和是否患合并症定义的各亚组中,研究者观察到 BNT162b2 mRNA 新冠疫苗均具有相似的疫苗有效率(一般为90%~100%)。

     

     

    由此可见,和健康接种人群一样,mRNA 新冠疫苗(BNT162b2)对患有合并症和基础疾病人群同样安全有效。日前,BNT162b2 mRNA 新冠疫苗已于中国香港获紧急使用,正式开始保护国人。

    随着这款覆盖更多人群的 mRNA 新冠疫苗国内上市进程的推进,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即将受惠其中,并给广大合并症人群带去福音。

  • 来源:即墨区卫生健康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国家已批准新冠疫苗用于特殊人群应急接种。

     

    即墨区出国人员及留学生人群的接种点,设置在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人预防接种门诊

     

     

    需携带材料:

     

    即墨区户籍市民:

     

    请携带身份证、有效期内的护照和签证原件及复印件进行预约接种。

     

    非即墨区户籍市民:

     

    除携带上述证件外,还必须携带常住即墨的证明(房权证或者租赁合同均可)。

     

    接种年龄

     

    18-59周岁

     

    接种费用

     

    免费

     

    接种地址

     

    即墨区流浩河三路551号

     

    预约电话

     

    88510791       (工作时间)

    17667518597  (工作时间)

     

    预约时间

     

    2020年12月21日—12月25日

    上午 8:00—11:00

    下午14:00—16:00

     

     

    特别提示

    新冠疫苗需要接种两针次

    期间间隔2至4周 

     

    即墨区卫生健康局                  

    电话|0532--88512617

    地址|即墨区盛兴路78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恐慌,也是,这次的病毒疫情传播之快,令医生、专家、学者都瞠目结舌。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没有被感染的人,开始寻找有效预防的方法。

     

     

    这几天,药博士也是不遗余力的在给大家做科普,做辟谣。从板蓝根、大蒜、到有效的药物,再到正确的5种消毒方式,每一篇都深受大家的喜爱,也被广泛的转发,但是不少朋友留言,问免疫球蛋白能否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给大家解答一下:

     

    免疫球蛋白是个啥?

     

    要说免疫球蛋白的发明,也不能叫发明了,本身就是人体存在的东西,人为什么会存在免疫球蛋白呢?因为人总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等外界的抗原,根据免疫学的原理,感染性疾病在发病两周后,患者体内会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随着人体抵抗疾病的成功,疾病逐渐恢复,有些抗体会逐渐消失,有些抗体会留在人体血液中,时间或长或短。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主动免疫的,也就是我们从小注射的疫苗,产生了抗体,也在血液中持续存在,有的可能几年,有的甚至是一辈子都有抗体。抗体的化学基础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并不都具有抗体活性。但大家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成,如上种种的抗体组成了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这也就是广谱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很明显,在此次疫情爆发之前,健康成人血清分离出来的广谱免疫球蛋白中,根本就没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所以并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健康成人一般都是打过各种疫苗的,所以可以用来预防麻疹、甲型肝炎等病毒性感染。但是,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能提高免疫力,这个没毛病!

     

    广谱的免疫球蛋白都有哪些作用?

     

    主要用于免疫球蛋白缺乏,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和艾滋病等,也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紫癜,川崎病等。人广谱的免疫球蛋白虽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本身没有直接抵抗作用,但是对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重症感染依然是有效的,因为伴随感染的同时,后期还有多种病原同时感染,所以人免疫球蛋白对于重症感染是有帮助的。不能用于预防,但是可以用于治疗相关并发症。注意:免疫球蛋白一般是静脉注射,少有肌肉注射的剂型,口服的一般是无效的!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制作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血浆是来自患某种疾病的病人恢复期的血浆,则具有抵抗这种疾病的功能。以及对健康献血者进行超免疫注射,即注射疫苗使受注者产生抗体,用单采血浆术获得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浆。通常,有抗甲型、乙型肝炎、抗风疹、抗破伤风、抗狂犬病等多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防治专一疾病比广谱的免疫球蛋白要好很多。

     

     

    当年SARS的时候,后期也有了针对SARS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产品,这个产品在治疗非典危重病人,以及后期的战略性技术储备和治疗药品储备方面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一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直接给病重的患者使用已经恢复期患者的血清,不是不可以,而是可能因为抗体效价不高,导致无效。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其实有一步浓缩和病毒灭活的过程,不但抗体效价高了,而且人本身可能带有的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被灭活了,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 张先生的儿子小张今年15岁,出生后接种了乙肝疫苗,却被查出来感染有乙肝病毒,这让张先生感到非常困惑,自己儿子确实已经接种过乙肝疫苗,为什么还得了乙肝呢?今天笔者来解答这个让人困惑的问题!

     

     

    乙肝疫苗打一次就能管一辈子吗?

     

    答案是否定的,出生时打了乙肝疫苗,以后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

     

    我们都知道,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即乙肝)的最有效措施,同时,也是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最给力手段,乙肝疫苗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防癌疫苗”。

     

    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保护效果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按标准方案实施免疫程序后仍有部分乙肝疫苗接种者并不能产生有效的乙肝表面抗体(即乙肝疫苗无应答),这一部分人仍然容易感染乙肝病毒。《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中指出,若接种乙肝疫苗后能产生抗体,其保护期限一般至少可持续30年。

     

    从指南说的,我们能看出,30岁以上的人最好得复查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防疫苗失去保护力不慎感染乙肝病毒。

     

    而且每个人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情况不尽相同,机体维持抗体的时间也有很大差别,低免疫应答者甚至不产生抗体。有研究表明,大约有5%到10%的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仍然感染了乙肝。儿童在乙肝疫苗接种后出现免疫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疾病因素、疫苗因素、机体因素、其他因素等多方面因素。

     

    一般而言,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具体原因有以下这些:

     

    (1)疾病原因

     

    营养不良、肾移植、肝移植、血透析、糖尿病、艾滋病、同性恋、恶性肿瘤等常导致乙肝疫苗接种后出现免疫失败。

     

    (2)疫苗原因

     

    疫苗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疫苗抗原成分、含量、灭活方法、佐剂的质量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发生几率很低,但是近年来低质量疫苗时有出现,降低了乙肝疫苗的接种成功率,也影响了人们对疫苗的信任度。

     

    (3)肥胖

     

    有研究显示儿童肥胖是乙肝疫苗出现免疫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肥胖可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研究表明,肥胖可以间接或直接的方式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肥胖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而T细胞免疫正是乙肝疫苗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环节。

     

    (4)存在免疫缺陷或遗传性疾病

     

    遗传因素(如免疫缺陷或遗传性疾病)通过特定的免疫应答机制影响免疫应答反应,导致乙肝疫苗出现免疫失败。因此,已接种过乙肝疫苗者,要排除患有免疫缺陷或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

     

    (5)有乙肝家族史

     

    由于儿童计划免疫的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已经早期覆盖所有儿童,但是乙肝家族史仍然是儿童再次免疫失败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除应尽早对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免疫接种,还应适时加强免疫。

     

    (6)不良嗜好

     

    长期大量吸烟、吸毒、酗酒的人,免疫功能常受到较大损害,从而干扰乙肝疫苗吸收,导致乙肝疫苗出现免疫失败。

     

     

    结语

     

    所以,即使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也有必要每隔五年左右复查一次乙肝五项,以确保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抗体消失,应该及时再次接种乙肝疫苗。此外,一个家庭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话,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要避免血液接触。

     

    参考文献

    [1]吴华, 徐立中, 张雪珍,等. 儿童乙肝疫苗再免疫失败的危险因素探讨[J]. 社区医学杂志, 2014, 012(008):6-8

  • 去年3月,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IPVS)声明,澳大利亚或将成为首个免于宫颈癌困扰的国家。(ABC:专家称宫颈癌将在未来四十年在澳洲消失)

     

     

    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有明确病因的癌症——99%的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关!

     

    WHO统计,全球每年约52.8万女性罹患宫颈癌,而在这其中,发展中国家占了80%。

     

    阻断宫颈癌的关键,是HPV疫苗和宫颈癌筛查。只要做好这两点,宫颈癌的发病率就会大大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偏低的原因。

     

    但是,大部分人都道HPV疫苗是防御宫颈癌的最佳选择,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宫颈癌筛查同样重要!

     

    为什么宫颈癌筛查能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HPV感染可以说跟感冒一样常见!感染HPV后,绝大多数人并无特别症状,大部分感染会自动清除。

     

    尽管如此,仍有5-10%的HPV感染会转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中又有约10%,会发展为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高危型HPV感染若想发展成宫颈癌,有一个必不可少条件——持续感染1年以上。

     

    面对人人谈之色变的HPV病毒,因为有“持续”的要求,我们便有了阻断致癌的可能性——只要注意排查,积极治疗,我们就能把宫颈癌“拒之门外”。

     

    HPV没有特效药。但幸运的是,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克制。所以,对付HPV病毒,医生仍然是从增强机体免疫力入手。

     

     

    不是所有宫颈病变都需要介入治疗,但如果必须介入,医生的办法可多着呢!

     

    网红新贵!你必须要了解的LEEP术!!

     

    LEEP术,全称“宫颈环形电切术”,是利用带电的线圈,在宫颈上切除病变组织。

     

     

    文献显示,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最早期的宫颈癌,5年生存率可达到100%,5年以上也可以达到90%多。

     

    宫颈癌太常见,但并不可怕。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过度治疗。专业的医生一定会给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但,无论你有没有感染过宫颈癌病毒,医生都建议——积极接种宫颈癌疫苗,定期做宫颈癌筛查。

     

    因为,宫颈癌病毒感染、宫颈癌前病变,甚至早期宫颈癌,都是没有症状的!不要等有不舒服症状了,再想起来检查。那就已经晚了……

     

    拒绝“癌”,让我们拥抱爱~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说到带状疱疹,很多人都不陌生,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目前认为本病是由多种诱因(如劳累、外伤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后,潜伏于神经系统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激活、生长繁殖并侵犯神经节所致。

     

    带状疱疹的自然病程仅2-3周,但其后遗症之一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却非常顽固,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状疱疹的传染性相对较低,但存在免疫缺陷的成人仍可通过接触患者皮损感染该病。

     

     

    什么人适合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近年来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Shingrix(商品名)在北京、上海等地正式上市。可能是目前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途径,接种疫苗后可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缩短带状疱疹的持续时间。那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接种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此次获批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包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糖蛋白E和AS01B佐剂。区别于既往的减毒活疫苗,疫苗中仅含有灭活的带状疱疹糖蛋白,因而不具有感染性。其中的AS01B佐剂则有助于增强免疫应答反应,亦可产生持续预防作用。

     

    美国现有研究显示,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在所有年龄组中可降低超过90%的带状疱疹发病风险,接种四年后仍然有效;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Shingrix疫苗对70岁及以上人群的整体保护效果达到88.8%。

     

    那么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哪些人适用,哪些人禁用呢?

     

    适应人群:

     

    根据国家药监局的官方说明及Shingrix的中文说明书,所有年龄≥50岁的成人均可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无论之前是否接种水痘疫苗或其他带状疱疹疫苗,无论是否曾罹患水痘。考虑到带状疱疹可能复发,所以建议有带状疱疹病史的患者仍进行接种。建议的接种程序为肌肉注射2针,间隔2-6个月。

     

    不应接种或应推迟接种的人群:

     

    1、对Shingrix的活性成份或任何辅料成份过敏者不应接种;

    2、患有急性严重发热疾病时应推迟接种;

    3、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或者任何凝血功能紊乱患者因可能发生出血反应,不应接种疫苗;

    4、具有带状疱疹史的个体、患有多种合并症的个体及免疫抑制人群应基于个体情况权衡利弊,评估是否接种;

    5、妊娠期及哺乳期应避免接种。

     

     

    此外,如果患者出现轻度急性疾病(如感冒),仍可接种Shingrix带状疱疹疫苗;如患者出现中-重度急性疾病(包括体温高于38.5℃),则建议痊愈后再接种疫苗。

  • 流感疫苗作为二类疫苗,并没有流行,一方面是因为疫苗产能不够,导致疫苗供应不足,另外一方面,很多人甚至包括医务人员,对流感疫苗不感冒,认为没有必要!

     

    事实上,流感基本上每年都来人间走一遭,有些人患流感后甚至并发严重感染,导致健康和财产重大损失,这就让不少朋友一边小心翼翼预防流感,一边又纠结流感疫苗要不要打,且看今天分析如下。

     

     

    到底有无必要打流感疫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感冒可分为流感和普通感冒。流感指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临床表现是高热、头痛、 乏力、肌肉酸痛等,相对于普通感冒而言,流感患者的体温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全身症状更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更高。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到10%的成人和20%到30%的儿童罹患流感,导致300万到500万重症病例和29万到65万人死亡。

     

    流感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世卫组织发布的《2019年-2030年全球流感战略》中,特别指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

     

    专家建议:小于6个月婴儿的照护人员、6个月到5岁低龄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体弱人群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一般人群自行决定是否接种疫苗就可以了。对于可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以自愿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没有优先推荐。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重点提到以下人群建议打流感疫苗:

     

    1. 医务人员和医养院、养老院等机构工作人员;

    2.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3. 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4. 其他流感高危人群,但月龄<6个月幼儿,对流感疫苗成分可能有严重和致死性过敏者,不适宜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接种流感疫苗后2~4周可产生抗体,因此需在大规模流感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为流感流行季。所以,最好要在每年9月、10月份接种流感疫苗。不过,即使已经到了当地流感高发时期,如果还没有接种流感疫苗,都可以接种。

     

    (2)接种后需就地观察30分钟左右。

     

    (3)接种部位24小时保持干燥、清洁,儿童建议提前洗澡。

     

    (4)接种后,如接种部位发红,有痛感、低热等,都属于正常现象,一般24小时之后会自然消退,如持续发热或高热,需尽快就医。

     

    注意,即使打了疫苗,也不要就以为高枕无忧,特别当前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我们需要注意:接种疫苗,只能预防一部分病毒,不是打完就能完全隔离病毒。面对流感,即使接种了流感疫苗,仍然需要采取日常防护措施、注意健康生活方式,才能有效减少流感的传染和传播。

  • 要说起现如今最热的疫苗,新冠疫苗和HPV疫苗绝对榜上有名。

     

    新冠疫苗已经全面普及,国家为大家提供了足够的疫苗,只要条件符合想打就能打。

     

    但要打HPV疫苗,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各地的疫苗都处于僧多粥少的状态,为了成功注射疫苗,大家可谓拼劲了全力。

     

    有的不惜掏高价打,有的不管距离多远跑去外地打,有人受了伤也要打。

     

    但在今年12月,江苏发布“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9~15周岁在校女生为重点推广接种HPV疫苗。

     

    12月21日,连云港八年级学生刘若馨,成为全省宫颈癌综合防治试点工作中第一位免费接种HPV疫苗的女孩。刘若馨表示:“打的时候有一点酸疼,其他感觉良好。

     

     

    这个人人都抢着打的疫苗,竟开始免费了!关于HPV疫苗,你知道多少?

     

    什么是HPV疫苗?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HPV。

     

    HPV指的是人乳头瘤病毒,这是一种常见病毒。这个病毒是个大家庭,成员有100多种,其中20种具有致病性,根据危险程度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低危型

    这一类引起的疾病多为良性,一般可以治愈。例如会出现皮肤会出现寻常疣、甲周疣、扁平疣、丝状疣、跖疣,外生殖器会出现尖锐湿疣。

     

    高危型

    这一类就比较严重了,会引起宫颈癌、肛门肛管癌、口腔癌、扁桃体癌、喉癌、食道癌、鼻腔内癌等。

     

    很多人认为,感染HPV病毒就等于性生活混乱。虽然HPV病毒主要依靠性接触传播,但并不是唯一方式。

     

    HPV病毒的传播方式:

     

    1.母婴传播

     

    2.性传播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不论男女,一旦一方感染HPV,另一方也有可能感染上。

     

    3.医源性传播

    如果医生的病人中有人感染HPV,在使用医疗器械或工具时没有防护到位,有可能令其他前来就诊的人感染。

     

    4.间接传播

    HPV会通过皮肤黏膜传播,如果接触到HPV感染者使用过的物品,例如毛巾、浴巾等也有可能会感染。

     

     

    其中,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引起宫颈癌的主要16和18型等,而接种HPV疫苗是预防感染HP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HPV疫苗怎么打?
     

    HPV疫苗分为二价、四价、九价,这里的“价”指的是能够对抗的病毒种类数,每一种都需要打三针,预防范围和适宜接种年龄存在区别。

     

     

    不同疫苗的预防范围不同,且价格不同,可以根据自身年龄和经济状况选择价数。

     

    关于接种HPV疫苗的七大问题

     

    Q1 如果打不到九价还要一直等么?

     

    由于九价疫苗预防范围广,所以最受欢迎,但如果实在预约不到,可以选择二价、四价疫苗。二价疫苗虽然只能预防HPV16型和18型,但这两种恰恰是最危险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疫苗的有效性也在降低,如果一味追求高价疫苗而迟迟不接种,吃亏的还是自己。

     

    Q2 打了疫苗后就不会得宫颈癌么?

     

    疫苗只是起到预防作用,即使打过疫苗也不是高枕无忧,定期的宫颈筛查也要跟上。

     

    Q3 病好了还需要接种HPV疫苗么?

     

    人会感染的HPV有很多种,接种HPV疫苗可以预防未感染的HPV类型,也可以预防同类型再次感染。

     

     

    Q4 妊娠期间可以接种HPV疫苗么?

     

    疫苗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已经明确表明:妊娠期间应避免接种,如果准备妊娠,建议推迟接种或中断接种。

     

    Q5 有了性生活后接种HPV还有效么?

     

    如果性生活后没有感染HPV,或者没有感染到疫苗所保护的HPV种类,那么疫苗依然有效。

     

    Q6 感染了HPV就一定会得癌症么?


    不一定。80%以上的人都会接触到HPV,但是90%以上都会被自身清除。

     

    Q7 怎么判断自己的年纪可以接种什么疫苗?

     

    接种年龄参考的是你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计算公式是:

    周岁=今年年份-出生年(已过生日)(未过生日再减1)

     

    比如说,今年是2021年,假设你身份证的出生日期是1996年3月,那么周岁=2021-1996=25岁;

     

    如果出生日期是1996年12月,2021年还没过生日,那么周岁=2021-1996-1=24岁。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公式来判断自己的年纪适合接种什么疫苗。

     

    最后,Dr.京想说,疫苗接种再全,也只是起到预防作用,接种疫苗≠一劳永逸。

     

    资料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