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风后,很多人反复锻炼身体无效果,很多人又第二次中风是怎么回事?中风没有几个长寿的,为什么?
脑中风是中医的一种说法,西医上认为脑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这二者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很多人在得了这种疾病后出现言语不能、无法行走、嘴角歪斜等症状,因此而丧失了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所以脑中风的防治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天我来分享一下脑中风的相关知识。
1.中风后,很多人反复锻炼身体无效果,很多人又第二次中风是怎么回事?
我们需要明白,既往得过脑中风的病人,他们和正常人相比,本身就存在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比如年龄大了、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不良习惯等,另外脑中风是否二次发生也取决于很多方面,而锻炼只是其中的一个减少发作的方式,并不能百分百减少再次发生脑中风的概率,脑梗死二次发生的原因总结如下。
不按时服药:一般得脑中风的人都有一些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而且很多人再得过第一次脑梗死以后都会被医生告知要按时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但是这种长期的服药,很多人可能坚持不了,甚至会懈怠,这样的话都会造成脑中风的二次发作。
情绪不好:有的人自身脾气不好,遇到一些小事就容易生气,而有的人虽然生气的次数少,但是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环境之中,也会使自己体内的斑块不稳定而容易脱落,这些也会增加脑中风发生的风险。
不自律:有的人可能暂时遗忘了第一次脑梗死的威力,以后依然我行我素,照样吸烟、喝酒、熬夜,有的人工作量大经常过度劳累,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增加脑梗死二次发生的概率。不自律的人再次发生脑中风的风险还是很大的,因此必须严于律己,尽量避免这些高危因素。
基因不好:有的人可能自身的基因不好,无论怎么自律、怎么按时服药就是降低不了脑中风的风险,这样的病人只能自认倒霉了。
2.中风没有几个长寿的,这是为什么?
我们知道长寿需要具备一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良好的基因,这个就相当于起点,如果你的基因注定你怎么养生都活不过60岁,那你无论如何做,都不可能活过60岁,著名的养生大师梅墨生就是如此。除了基因以外想长寿就必须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坚持运动、不吸烟喝酒、均衡饮食、有良好的心态、有人生目标等,做到这些人就容易长寿。
而对于很多的脑中风患者而言,他们可能体内的基因就不太好。可能这个有人反驳我乱说,其实这个我们可以从物竞天择来分析,你的脑梗死别人没有得,说明你的基因不适合这种自然环境,需要把这些人淘汰为别人的生存腾空间,但是人是一种高级生物,可以减少死亡率。另外很多得过脑中风的人大多都是50岁以上的人,他们本身年龄就不小了,再加上第一次得过脑梗死,可能生活不能自理了,试问一个不能说话、不能走路的人能会长寿吗?
除此之外,可能发生过脑中风的人心态和脾气不太好,而且需要经常服药,这种情况也会让他们处于焦虑、抑郁等的不良状态。
3.如何预防脑中风二次发作?
按时服用药物,比如降糖药、降压药以及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等;另外平时尽量做到低盐低脂低糖低能量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坚持运动,应该首选有氧运动,比如散步、快走等,每天应该运动不低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5次;保持良好的情绪,戒烟酒。
最后小结:脑梗死之所以会二次发作可能是因为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年龄大、不按时服药、自律性差等;脑梗死不长寿和这些高危因素都有关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脑中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血管意外,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出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缺血性脑中风最常见的是脑梗塞和脑栓塞,而出血性脑中风,最常见的是脑出血。但无论是哪一种脑中风患者大多数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肢体或者其他部位功能障碍。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几个和脑中风相关的话题,聊一聊他们的故事。
一、为什么很多人反复锻炼效果很差?
锻炼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正确的锻炼和仍然有可以代偿的部分功能存在,对于已经完全丧失所有功能的脑中风,比如说单侧的肢体完全瘫痪,肌力0级的患者来说,反复锻炼以后效果也会非常非常的差,当然正确的锻炼方法对于锻炼的效果非常重要,锻炼不等于正确锻炼不等于有效果,正确的锻炼才可能会有效果。
二、为什么很多人容易第2次中风?
其实脑中风是我们机体老化和各种疾病导致的并发症,所出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其实质是机体逐渐衰老的过程,就好像一辆年久失修的汽车一样,一旦出现故障以后,反而会频繁的出现故障,但如果是一辆新车出了一次故障,那么第2次故障可能会距离第1次故障,时间很远。
但实际上年轻人罹患脑中风的虽然很多,但对于脑血管病的总数来说仍然是少数。而脑中风以后,把脑中风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第2次中风。如果仅仅是康复锻炼,或者不加以高危因素的控制,那么第2次中风就距离我们真的不远了。
三、脑中风的患者为什么都不长寿?
答案很简单,因为脑中风是各种基础疾病,比如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所导致的,这些基础疾病不仅仅会导致脑中风,还会导致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其他多种疾病,而且我们刚才已经讲到,一旦出现脑中风,往往是身体开始出现故障的一个标志。
所以脑中风患者一方面因为中风会缩短我们的寿命,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因为其他疾病而导致我们不长寿。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医生,我昨天就打了会儿篮球,晚上怎么脚趾头红肿发痛?」
「医生,我倒是想运动,可这痛风发作起来,动都难动!」
以上是痛风患者在运动时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况。
有人形容痛风和运动像一对跳华尔兹的舞伴,你进我退,越是小心翼翼,步调越不协调。一不小心就踩到舞伴的脚,痛苦难言。
那痛风人群究竟该不该运动?又如何运动呢?其实,只要两者遵循适当的节奏,步伐就会轻松很多。
痛风患者为什么要运动?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推荐减重、减腹围、体育锻炼纳入高尿酸血症管理。
尤其推荐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和稳定期的痛风患者坚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为什么剧烈运动会引发痛风?
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若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导致血容量降低,肾血流量减低,尿酸排泄减少,使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
同时,剧烈运动时肌肉和关节运动过度,会导致体内乳酸堆积。而乳酸与尿酸均是酸性物质,二者竞争性从小便中排出,影响了尿酸排泄。而尿酸在关节局部沉积,诱发痛风发作。
这些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高尿酸血症,甚至诱发痛风关节炎,不利于病情改善。
痛风患者推荐什么运动?
1. 游泳
推荐理由:痛风患者有关节破坏,游泳不需要关节受力,是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游泳5分钟,大约消耗90千卡热量。
2. 骑自行车
推荐理由:关节受力也比较小,同样以肌肉受力为主。
3. 其他推荐
太极拳、快步走、慢跑、乒乓球、散步、太极拳、瑜伽、广播操等。
图片
痛风患者运动需注意什么?
1、避免做大量出汗的运动
大量出汗会减少肾脏血流量和总血流量,降低尿酸和肌酸等排泄,会引起急性高尿酸血症,从而导致急性痛风发作,甚至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因此,不能做剧烈且长时间又消耗体力的运动,如跳跃和篮球等。
2.选择合适的时间
早晨内脏功能、关节以及肌肉比较低,身体难以适应活动。若习惯晨练,需有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如扩胸、伸展或压腿等,避免造成急性和慢性损伤。
于痛风患者而言,最佳的运动时间是16-21点之间,餐后1小时开始,利于痛风合并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且餐后1小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
3. 及时补水
运动中或运动后少量多次充足补水,运动后可适当补充糖、维生素和无机盐以消除疲劳,避免喝果糖饮料。
4.及时休息
痛风急性发作期病友宜卧床休息,运动应以对关节无负重或较小负重的床上活动为主。
显然,运动对于血尿酸的影响是双重的,剧烈运动引起尿酸升高,诱发痛风,但合适的有氧运动却有利于防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如果您不喜欢运动,做家务也可以代替,如洗衣、做饭、扫地、拖地、擦桌子等简单的劳动。
如果您已经开始运动起来,记得选择循序渐进的方法,让运动成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中风,俗话说的中风指的是脑中风,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西医分为脑梗塞和脑出血,对于这个疾病,我们不仅要对症治疗,也要对因治疗。
中风病的对因治疗:
第一,情绪方面,如果患者平时心情不好,总是容易生气的话,那么我们就要嘱咐患者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生气对这个疾病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情绪管理很重要。
第二,肢体的康复,这需要家人的帮助。中风病人要经过精神和身体的折磨,根据中风的原因看,有的恢复得快,有的恢复得慢,关键是肢体进行康复治疗,并要把握好时长和强度,这就需要家里人给予足够多的陪伴和帮助。
第二,饮食方面,如果患者平时生活中吃饭比较油腻,口味比较重的话,那么您就应该清淡饮食,使自己的血液不那么粘稠。
第三,劳累方面,如果患者平时的工作学习压力比较大的话,那么就应该放松心情,在紧张的环境中学会适当的调节自己,让原本压抑的气氛中使自己放松下来。
中风病的对症治疗,中风后的患者急性起病时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这个时候,我们必须为患者脑栓塞后溶栓争取最有利的时间,这个过程刻不容缓,对患者将来的预后也是非常重要的。
送往医院后,对于急性期,首先如果这个时候有溶栓的指针的话,那么就应该立即争取有利时机给予患者溶栓治疗,如果没有溶栓的指针的话,我们一般需要嘱咐患者尽量卧床休息,给患者输一些降低大脑代谢的药物、保护大脑线粒体功能的药物和一些活血的药物,控制患者病情。急性期护理时,要给予患者鼻饲,鼻饲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等到脑梗塞一周后病情稳定时,可以嘱咐患者做一些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生活中如何预防中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已经入夏,尤其是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高,应逐步适应环境温度,避免从较高温度的环境突然转移到温度较低的室外。
中风病为中医疾病名称,西医称之为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即为脑出血和脑梗死,中风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等。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液中过多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形成斑块,会使血管变脆和血管直径变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脂类物质不断在血管壁上沉积,将会形成不可逆的动脉硬化,加上老年人血液流速较慢,会进一步增加脂类等物质的沉积,所以老年人普遍都会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老年人动脉硬化较青中年人程度重,血管变脆,所以当情绪激动、血压稍有增高时就会引起脑出血,血管的狭窄程度也较重,加上血流速度慢,更容导致脑血栓形成。
糖尿病也是一种慢性疾病,疾病的发展需要一定时间的过程,糖尿病引起中风的原因在于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是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病理基础,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速度要高出好几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血液中糖含量增高,会使血管壁上糖原沉积增加,二是血糖高时会影响脂类的代谢,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房颤也是一种多见老年患者的疾病,房颤属于心律失常,房颤主要引起脑栓塞。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风病不像感冒病一样受邪即发,中风病是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硬化,病理因素的形成有一定的时限,是发生于慢性病导致的并发症,所以多见于老年人,正是如此,中风病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可以大大的降低中风病的发病率,随着生活的改善,现在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出现年轻化,同时警示着青中年人应积极锻炼身体,平衡饮食。
中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如果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既往血压较高,加之血压控制不好,血脂一直居高不下,同型半胱氨酸也比较高的话,那么就需要规律服用降压药以及其他配合保护心脑血管的药物。比如同型半胱氨酸高的话,就需要服用叶酸以及甲钴胺配合治疗,血脂比较高的话需要服用他汀类的降脂药物等等。
第二,如果长期以来患者的情绪波动比较大,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情绪波动的时候就是会进一步影响血压,进而使得脑血管比较脆弱,所以可能会在一次突然地情绪激动之后发生脑血管破裂发生中风,所以,我们就需要稳定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幅度过大,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
第三,如果患者生活饮食习惯不合理,长期以来吃饭油腻、滋腻、辛辣刺激、高盐、高糖、高胆固醇等,久而久之,就会使得血液粘稠,进而容易生成动脉斑块,使得脑血管变细,进一步脑供血不足,那么我们就需要调整生活饮食习惯,避免高盐、高糖、高胆固醇等食物,清淡饮食,适当地多吃一些膳食纤维类食物,或者适当地喝一些酸奶,调整一下肠道菌群,使得大便通畅。
第四,长期劳累,休息不过来也容易诱发中风,所以,我们就需要避免长期处于疲劳的状态,一定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我相信每个人都听说过中风。通常老年人更容易患中风,但不排除部分中年人会患中风。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中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饮食习惯,心情,环境等等。今天,边肖将告诉你中风对身体的危害。中风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偏瘫症状是脑卒中患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否则会导致患者丧失知觉能力。单侧感觉障碍是指患者一侧出现的疼痛、温度和本体感觉的障碍。传递疼痛感和温度感的神经纤维从皮肤感应器向神经末端扩散到脊髓的后角,交叉到对面的外部索引,通过内囊后支向脑皮层中央上升后返回的感觉中枢。然后分析中枢传入的刺激,判断是热、冷还是痛。如果内囊受损,对侧偏头痛疼痛和温度感觉的传导就会中断,从而使疼痛和温度感觉受损。
偏瘫作为一种危害,可以使患者的半个身体自由活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造成特别严重的精神打击。支配自主运动的神经纤维被称为锥体束。该束是来自大脑皮层运动中枢中央前回锥体细胞的纤维,通过内囊下行穿过延髓下端,到达对侧相应的脊髓前角细胞,然后发送来自前角细胞的纤维支配骨骼肌。
专家说,如果内囊出血,受损的锥体束在横切面上方,那么瘫痪就发生在病变的对面,包括对侧、舌瘫、肢体瘫痪。脑中风的发作会给患者造成许多神经障碍,并会导致他们失去许多身体功能。
中风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其可怕之处在于通常会导致患者瘫痪。严重时患者会失去自理能力,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而且这种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有的甚至需要几十年。所以平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第一,多吃优质蛋白质食物:包括鱼、瘦肉、牛奶、鸡蛋、豆腐、豆制品。老朋友也要知道,动物蛋白的营养价值比植物蛋白高,而鱼蛋白是动物蛋白中最好的,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最好的。
二、多吃含钾量高的食物:糙米、燕麦、南瓜、菠菜、土豆等。都是高钾含量的食物。钾能减少体内钠的滞留,降低血压,预防中风。
第三,多吃降血脂的食物:另外,多吃洋葱、大蒜、大葱、芹菜、韭菜、金针、木耳、蘑菇、西红柿等。夏天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所谓风湿病,顾名思义,风邪,湿邪,两邪贯穿了病程的始终,风湿两邪留滞在人体内,诱发了漫长的正邪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部分患者体内的出现了许多后续的病理产物,例如水湿痰饮,例如瘀血,这些病理产物,严重阻碍了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而斗争本身也在严重削弱人体的气血,最终使人体表现出“气虚”,“阳虚”,“血虚”,“阴虚”之象。风湿两邪并存,是风湿病早期“风湿相搏”与中后期“历节病的共同点,而“虚象的严重与否”则彰显出了“风湿相搏”与“历节病”之别。
风湿相搏中,人体的虚象不明显,或者较轻微。历节病中,人体的虚象很严重。而疼痛,关节肿大,局部热象,关节变形,这些这是病理产物的外在表象。
在汉唐经方中,对于风邪,无论是内风还是外风,治法都差不多,就是使用生姜,防风,麻黄,桂枝,川芎这些药物来加减应对,这种治法较完整地体现在了《千金药方》的“诸风”篇中。
而对于湿邪,偏于寒则重用白术,偏于热则用薏苡仁,无论寒热兼可用白芍,杏仁。药贵精,而不在多,其实掌握好上面这几味药,已能应对相当一部分的风湿之邪。
生姜味辛,温,无毒,外可解表散寒,内可温胃化饮,是一味具有祛风除湿双重功效的药物。
防风,味辛,甘,微温,无毒,亦外可祛风解表,内能胜湿止痛,也能很平稳地祛风除湿。
这两味药很适合作为风湿痹证恢复期的基础药物。
麻黄,辛,微苦,温;桂枝,辛,甘,温。这两味药均能发汗解表,麻黄擅于祛湿,利水,桂枝擅于温阳,通络;不过由于麻黄发汗的力量比桂枝强得多,所以,麻黄适用于汗少,肌肤腠理结实的患者;桂枝适用于虚汗多,肌肤腠理疏松的患者;实人可用麻黄,虚人首选桂枝。
由于风湿痹证发展到后期,虚象滋生,所以在恢复期用到桂枝的机会比麻黄多,麻黄多用于肢体浮肿的患者,目的宣肺利水,且因麻黄发汗力量过强,很多虚人承受不住,所以有虚象的人,用麻黄后,应该重用黄芪以补气固表,防止麻黄过汗。
川芎也是一味非常奇妙的药物,它药性辛,温,一方面它能祛风止痛,一方面又可活血行气,在《千金药方》的“诸风”篇中,几乎每方都用到了川芎,并非偶然,因为它具有祛除风邪,推动血行的作用,而推动血行的本身,也有利于风邪的停息。
经方体系中,风湿病恢复期,用得最多的祛风湿药是白术,薏苡仁,白芍,杏仁。
这四味药都比较安全,平稳,适合用于恢复期巩固治疗。
白术甘,苦,温,在时方体系中常被用来健脾益气,但在经方体系中,则是常用的祛湿利水药,一般来说,少量白术(15克以下)可健脾益气,大剂量白术(30克~60克)可利水消肿。
薏苡仁甘,淡,凉,比白术寒一些,多用于有局部热象的风湿痹病,能渗湿除痹,疏通筋脉,缓和痉挛,在《外台秘要》麻杏薏甘汤中,用量是半升,也就是70克。
白芍这个药,苦,酸,微寒,在当代多被归为补血药,但是在经方体系中,它是非常重要的祛湿利水药,这是有《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的文献作为证据的:
利小便。——神农本草经
去水气,利膀胱。——名医别录
此药可以将留滞于肌肤,肉部,筋骨的水湿,引导至于心下→小肠→膀胱。我们临床实践下来,重用白芍,的确有着很明显的利尿作用。
杏仁苦,微温,也是今天介绍的几味药中,唯一一个有小毒的中药。
在经方中用量还是挺大的,在大青龙汤中用到了40枚,也就是12克;在麻黄汤,麻黄加术汤中用到了70枚,也就是28克;在《外台秘要》麻杏薏甘汤中,用到了二两,也就是30克。
总的来说,使用苦杏仁不可超过30克,但是由于30克与苦杏仁的中毒剂量——40克非常接近,所以我们恢复期使用时还是应该用10克以下比较保险,因为苦杏仁甙口服容易在胃肠道中分解出氢氰酸,这是一种剧毒物质,人体吸收后,会导致组织窒息,产生细胞中毒性缺氧症,表现为眩晕,头痛,呕吐,呼吸急迫,心悸,发绀,甚至昏迷,惊厥,呼吸麻痹,呼吸循环衰竭。
1、不能研末服用。
2、必须使用炒治品。
3、不可研末吞服,或者直接服用,煎药服用最为安全。
杏仁有促进肌部、肉部,水湿回流的作用,可去除肌部,肉部的湿邪,也是经方中常用的祛湿之品。
门诊上接诊痛风患者的时候,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在最早发病的时候,都有被“误诊”的经历,也就是说在刚得病之初,并不知道自己得的是痛风。直到发病很多次甚至几年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病叫痛风。
造成这个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还要从这些年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说起。在30年前,我国痛风的发病率是很低的。这个跟我们的生活条件关系密切,在早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限,很多导致痛风的“好吃的”我们并不会经常吃。所以那时候痛风的发病率也很低,于是偶尔出现1-2位痛风患者,很多医生可能并不会考虑到是痛风,而优先诊断为其他的骨关节病。
现代人的饮食结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很多小时候买不到、吃不起的食物,在现在就是平常的食物。只要我们原因,甚至可以天天吃这些“好吃的”。那么这就把我们原本健康的饮食结构给打破了。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我们每天摄入“嘌呤”的含量超出了身体原本的代谢潜能,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痛风这个问题。
因为痛风的发病相对来说比较隐秘,在很长一段时间会停留在“高尿酸血症”这一阶段,直到关节中的尿酸盐含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关节疼痛。所以很多患者在早期往往会忽视这个问题。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讨论过在日常的饮食中,荤素比例多少为合适?现代营养学家认为,我们每天荤素比例以1:7最为合适。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如果从生活的角度来讲,1:7这个荤素搭配,会让很多人觉得食物索然无味。人们不愿意放弃原来的饮食结构和状态,喜欢鸡、鸭、鱼、肉这些高嘌呤的食物。这也是很多人明知道自己血尿酸高,却还是固执的坚持高嘌呤饮食的原因。
痛风和扭伤需要鉴别
很多患者在痛风刚发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痛风,而是关节扭伤。因为痛风容易发病的这几个关节,确实也是在生活中容易扭伤的位置。比如说脚踝、跖趾关节、脚背这些地方。
再加上很多人发病之前都有喝酒吃肉的经历,这也难免不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的这个关节疼痛,可能是喝多了,走路没走稳扭伤了导致的。但是,当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我们又不难发现,这不是扭伤而是痛风。因为患者的关节出现了明显的红、肿、热、痛的症状。
从小到大,我们身边总有一个对比,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会在学习上或者别的方面上和你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何我们两个吃的东西都一样,也经常一起活动,根本就没见她怎么运动,凭啥我胖了,她还是那么瘦。太不公平了,遇到这个情况的时候,我们大多都安慰自己是易胖体质,是遗传,虽然这也占了一部分原因,但其实主要因素还是因为它。
现在减肥的人都知道过午不食的减肥法,就是一到中午吃完饭后就不在进食,这样的方法虽然确实能让你变轻,但是,它消耗的其实是你身体的肌肉和水分,长期下去,会减低身体的代谢,对减肥其实很不利。
让你习惯了每天三顿的时候,让你晚上不吃饭,你会觉得少了什么,身体会觉得很难受,就算是用水果代餐,时间长了也会觉得腻,且还很容易出现营养不平衡的情况,并且一旦饮食从新恢复正常,还可能出现反弹的状况。
基础代谢是什么?
身体的基础代谢就是我们生命运转时,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能量,比如维持:心跳,呼吸,肌肉活动等所需要的能量,且基本代谢会随着体重增加和年龄变大而随之减少,但肌肉的增多却会使它起到增加作用。
通俗点说,基础代谢就是你一天啥都不敢,只躺在床上睡觉所消耗掉的能量。打个比方:若你的基础代谢是在1000卡左右,那你睡觉所消耗的能量也是1000大卡左右,而有的人,基础代谢若是在800卡左右,那他消耗的也是800大卡左右。它和身体的体重有着很大联系。简单点来说,就是两个人同时摄入1000卡的能量,消耗低的那个肯定会胖,这是很明显的一个事实。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易胖和易瘦体质的由来。总结下就是,基础代谢高的人不容易发胖,这类人通常就是我们都羡慕的怎么吃都吃不胖的类型,而基础代谢低的人消耗的也少,所以很容易发胖。
那怎么才能提高基础代谢那?
基础代谢是我们减肥路上的最大帮手,它能促进我们减肥的速度,所以想要减肥,不妨试试提高下自己的身体代谢能力。
想要提高自身的基础代谢,首先是不能进行节食减肥,虽然会有人因为节食而变瘦了,但是这样的做法得不偿失,会对基础代谢造成很大的英系那个,尤其是疯狂的节食,打个比方:若你以前每天摄入1500大卡的热量,因为减肥,突然变成了500大卡,这种情况会使你出现饥饿感,而身体为了节约能量,也会使代谢能力减低。若你真的想通过不吃晚饭来减肥,那你最好一辈子都不要吃,因为一旦你反复如此,很可能出现反弹的现象。想要提高代谢,就多喝水,少熬夜,适当的运动,少吃油炸食品,对你或许有所帮助。
减肥是要持之以恒的,毅力不坚定的人,减肥往往很难成功。所以想要减肥的人,你必须做好奋斗的准备,控制好自己的生活作息,多加运动,提高自身的代谢能力,让自己的减肥速度更加快速。
以下内容选自京东互联网医院医患问答,为保护患者的隐私,相关信息已隐去。
“名医问诊”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推出的功能,帮助全国各地的患者解决医疗难题。
您可以在京东App搜索“顾景辉”,即可在线咨询医生。
综合您很多症状的表现,诊断属于中医厥阴病的范畴。
厥阴病的病机呢,是因为气机逆乱,阳气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所以治疗上以调节气机,然后平衡阴阳为治疗原则。
您可能是因为平常情绪不好,或者是压力比较大或者饮食上嗜食一些辛辣寒凉,这种食物造成了人体的这种气血亏耗,气机逆乱。
所以建议您平常饮食上忌辛辣寒凉,调节情绪。
日常生活中,您也需要注意身体的调理,禁烟禁酒,少吃辛辣油腻寒凉的食物,养成良好的作息。
同时,建议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用药建议:
乌梅敛肝定惊。
乌梅丸是寒热并用之剂,专治一些寒热夹杂的症状;
黄连、黄柏清热燥湿;
桂枝、附子、干姜、细辛,温中散寒;
人参、当归,补气和血。
作者 | 顾景辉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内科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