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解读“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的多层含义

解读“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的多层含义
发表人:不药博士

这句话应该足以引起对中药使用的反思!不药不药帮助理解一下这句话的几个深层次含义!

 

一般解释

 

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用人参这样贵重的滋补药品,即使使用不当,造成一命呜呼,人们也不会认为是人参的过错,因为是在滋补。而大黄作为便宜的苦寒泻下的药物,虽然用的好可以救人性命,人们也不会认为大黄有功劳,因为大黄让人拉肚子受苦了。其实,这里面可以引申出几层意思,下面一一分析:

 

 

第一层:针对药物,要辩证施治

 

人参功效为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大黄功效为攻下积滞,清泄湿热,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

 

人参虽为补气之要药,但并不能顺便乱用。人参只用于人体的虚证,而不用于实证。虚是指人体的虚弱,实指疾病。大黄虽为泻下的烈药,但其泻火解毒、排出邪热之力,是非常强悍的,通过将病人的污浊泄掉除病。如果辨证准确,对症用药,则可以起死回生。所以说,若不对证,人参也可以杀人,若对症,大黄也可以救人。

 

第二层:不可乱用中药进补

 

中药进补很容易导致补不对症,甚至弊大于利,特别是像人参这样的补气要药。

 

莫枚士在《研经言·用药论二》中提到:“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本来中药就是靠偏性治病,所以选择中药进补也要利用好药的偏性,达到滋补的目的。

 

清代名医郑钦安也提到:“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是至宝;病之不当服,(人)参(黄)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这也从一定程度反映出不当用的时候,进行滋补,反而是有害的。

 

 

第三层:引申一下,与我们的生活很相关。

 

大黄就仿佛是忠言逆耳,人参就仿佛是甜言蜜语,生活中,大家都爱听好话,喜欢嘴甜的人,也渐渐的把朋友分成了三六九等,把谄媚奉承的人当做朋友,把忠言逆耳的人当做敌人,而在危难之处,救你往往是大黄这样的“敌人”。所以说,不能用表象蒙了双眼,用药之前,要多留心,真正达到补益除病的目地。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1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文章首发于 | 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 电视剧《神医喜来乐》,演的是一民间中医悲欢离合的辛酸故事,让人百看不厌,在欢笑或悲伤之后引人深思。

     
    民间中医因无官府庇护,无权无势,自古至今倍受官方医生的欺凌,何况现在西医在各方面占尽优势。西医的贬斥排挤不在话下,国人的崇洋媚外,或用西医的一套管理办法来要求和压制中医,致中医特别是民间中医于绝境,尽管没象王太医那样谋杀、纵火、污蔑、中伤、陷害之能事。民间中医大多只有一技之长,即使像喜来乐那样钻研古代经典著作,理论深厚、经验丰富,但没有官方承认的学历,照样没有地位,也就难免处处受人排挤、刁难。

     

     

    剧中不难看到喜来乐虽然常用简、便、廉、验单方为人治病,但从为格格治病,为太医、为皇妃、为袁世凯治病,从字体中看出王太医有痰疾在身等等,不难看出他也是饱学之士,对中医的经典理论下过一定的功夫。就连洋相百出,憨厚可爱的徒弟张德福,也能从望、闻、问、切中预见疾病的苗头,对汤头、脉诀、药性倒背如流,令人想到今天许多年轻人一方面抱怨中医难学,一方面不愿下死力气,背诵必背的歌诀。

     
    为什么老中医在诊断用药时娴熟自如,手到擒来,正是“童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受用终身,加之勤思考,多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所以说学中医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中国中医药报》今年四月三日登载的陆金国先生《中医高等教育繁荣下的隐忧》一文,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很有同感,但是,最后提出中医应该走精英教育之路的观点,我觉得远离实际,不敢苟同。

     
    王太医、卢忠等人应该算作精英人物吧?理论深厚,经验丰富,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却视为贫贱之民诊病有失身份。

     
    为格格治病和防治瘟疫,王太医的方剂应该是最合乎标准的方案,但因胶柱鼓瑟,生搬硬套,不知变通而束手无策,到了喜来乐手上,无非是换了种使用方法,却收效天壤之别。如果中医人才都走精英教育之路,也就没有《串雅》一书,民众也就小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与医疗不沾边了。

     
    现在为什么病人都朝城里挤?不光是经济条件好了才去找精英医生治疗,主要是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工作,基层缺少中医人才,你还要走精英教育之路吗?即使培养出来的博士、硕士都能到基层工作,且不说大材小用,还不一定开展得了工作局面。基层需要的是面面俱到的全科人才,而好一点的中医即使一点不懂西医,通过临床实践,内、外、妇、儿、骨伤,哪方面都能成为全科人才。

  • 小时候贪玩,经常不小心碰出血了,奶奶就揪一朵这种草,放在手里揉碎了,敷在我伤口上,很快就能止血了。还有被蚊虫咬了,也可以用这个方法,也能很快的消肿。

     

    原来这种植物也叫血见愁,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在我们老家那,它叫荠芽子。而且这种植物在山东农村太常见了,长得特别像花生的叶子。这么多年,对这种植物的印象就是能止血,能消肿。不药博士总结了一些知识,写成了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这种草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北方居多,特别是山东、东北、内蒙、青海等地很多。太能长了,经常被当做杂草给处理掉了。采收后,切碎了晒干,可以作为中药保存使用。但是我也查了资料,血见愁一般都是外敷来用,基本不作为中药煎服。

     

    功效

     

    血见愁,真正的学名叫地锦草,但是血见愁这个名字,以它的功效来讲,着实名副其实。血见了都发愁,足以体现出它止血、凉血的功效。

     

    其实,在古代中医典籍中,就有很多名著介绍了地锦草,比如《本草纲目》:“主痈肿恶疮,金刃扑损出血,血痢,下血,崩中,能散血止血,利小便。”《本草汇言》:“凉血散血,解毒止痢之药也。善通流血脉,专消解毒疮。凡血病而因热所使者,用之合宜。设非血热为病,而胃气薄弱者,又当斟酌行之。”

     

     

    2015版中国药典中,收载了地锦草,对于其行为归经及功能主治描述如下:

     

    【性味与归经】味辛,性平。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用于痢疾,泄泻,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湿热黄疸。

     

    权威的官方药典里的描述是可靠的,大家尽量不要相信网络上的其他主治功效。

     

     

    药典中推荐的外用量为9〜20g,这里指的是炮制后的干品,不是鲜品。反正至少几百年,传下来的民间土方,大家就是这么外敷的用。也没听说,谁因此而中毒等等之类的情况。不过还是应该尽量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简简单单的文章,写写血见愁的其他官方认可的功效,大家都什么疑问,或者想法都可以留言给我!​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4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 在民间流传着关于生姜和萝卜的谚语,感觉很牛叉的样子,比如,“萝卜上市,医生没事”,“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实际上,这些养生谚语,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有时候对谚语的理解要是不到位,就会误解其中真意,按照谚语来生活,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差。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谚语,其实这句谚语很多人都理解错了。为什么呢?冬天吃萝卜,夏天吃生姜,这样真的好吗?我们先来看看萝卜和生姜的性能再说吧。

     

     

    萝卜肉质脆嫩多汁,形美色艳,“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一种食材。但是萝卜生用和熟用,功效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生萝卜味甘辛,性寒凉,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利小便,解毒等作用;熟萝卜味甘性平,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综合来讲,萝卜适用于消渴口干,鼻衄,咯血;痰热咳嗽,咽喉痛,失音;痢疾或腹泻,腹痛作胀;脾胃不和,饮食不消,反胃呕吐;热淋,石淋,小便不利或胆石症等病证。

     

    生姜从味道来说,有一定的辛辣之味,民间不是有“姜还是老的辣”之说吗?从性能来说,是偏于温热的,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等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我们明白了萝卜和生姜的性能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这句谚语。我们知道,三冬时节,人们在饮食上可能会偏荤一些,而煮熟的萝卜恰好具有益脾和胃、消食下气的作用,尤其是年关和春节时期,大鱼大肉,正好吃点萝卜解油腻,化食积,妙不可言。三冬时节,天气寒冷,容易感冒咳嗽,而萝卜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运用得当,自然恰到好处。那么问题来了,夏天不能吃萝卜吗?看到超市也有萝卜这个菜,是否可以吃呢?当然可以吃。生萝卜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利小便,解毒,整个夏天,萝卜也是可以吃的。

     

    再来看看夏季,夏季天气炎热,人们胃口通常不佳,而这个时候放入少许生姜,能够使人胃口大开,因为生姜是“治呕圣药”。在夏天,适当吃些生姜,可以抑治肠胃细菌的滋生,生姜还有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但是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而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不宜多吃,只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那么,冬天不能吃生姜吗?肯定能吃。冬季天气寒冷,根据“寒者热之”的原则,冬季吃姜正当时。

     

     

    这样看来,似乎“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谚语可以被推翻了。实则不然,这句话用了一个修辞手法,很多人忽略了。什么修辞手法呢?互文现义。这种修辞手法,即是将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比如《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就是互文现义的修辞手法。如果按照直译,就是“将军身经百战,全都战死;壮士十年奋战,惨胜而归”,但这显然不符合文意,而正确的翻译是:“将军和壮士们经过好几年的浴血奋战,一些将士马革裹尸,一些将士凯旋归朝。”懂得了互文现义的修辞手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话的正确打开方式就不一样了:无论冬夏,正确使用萝卜和生姜,能够使人安康!

  • 有人说,如果把肾比喻成一个“锅炉”,那么身体燃烧后产生的“煤渣”都必须经锅炉排出。一旦“锅炉”出现问题,废物排不出去,不仅会损毁“锅炉”,整个系统也会崩溃。

     

    由此可见,肾脏非常重要,今天Dr.京就来和大家聊聊我们究竟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肾脏。

     

     

    希望大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爱护自己的肾脏,过健康的生活。

  • 今天看了一个患者,很有意思和大家分享。


     两个大人带着四个孩子,同时来找我看病。他们的病情很相似,就是一到晚上全身就瘙痒,尤其是柔软皮肤地方比较瘙痒。白天瘙痒不厉害,可以说一点都不瘙痒。刚开始是孩子的父亲身上瘙痒,慢慢的孩子的母亲,孩子都出现瘙痒症状。听完叙述,我就知道这是一种会传染的皮肤病。后来我看了下孩子父亲的情况,发下他身上有了红疙瘩,尤其是阴囊部位为主。他得病最久,差不多一个月了。其他人没有类似情况。我给出的诊断是疥虫感染,疥疮引起的瘙痒。

     


     

    疥疮,是一种由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疥虫是一种在城市不常见,但是在都市村庄或者混合居住的地方比较常见。这种虫子的学名叫疥螨属真螨目,疥螨科动物,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类。只要人一碰到它,它就会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表皮层内,引起一种有剧烈瘙痒的顽固性皮肤病,即疥疮。寄生于人体的疥螨为人疥螨。

     

    疥虫有几个特点,我介绍下大家就会记住

     

    容易传染。疥虫感染之后,通常是一个人感染,会传染一个家庭或者同宿舍的人。我在半年内,看到至少二十例,因为宿舍有人感染疥虫全宿舍来看病的情况。家庭也一样,一个人从外面带回来疥虫,全家人都会因此遭殃。


    疥虫会凿洞。疥虫感染之后,会在人的皮肤里面凿出瘘道,一到白天就钻进去。所以想抓住疥虫,很不容易。


    害羞。疥虫感染之后,会引起疥疮。疥虫有很好玩的特点,那就是害羞。疥虫昼伏夜出,白天不动晚上出来活动。所以疥疮的特点就是白天不怎么瘙痒,晚上会很痒。

     


    喜欢柔软的皮肤。疥虫感染比较好玩,一般都会出现在比较柔软的皮肤部位,比如腋窝下、阴囊、腹股沟等地方。很少出现在脖子以上部位,手指缝是常见的感染灶。


    疥虫虽然传染性强,但是掌握特点还是能分辨的。疥疮的治疗很简单,只需要硫磺膏就行了。硫磺膏的使用办法是,从脖子以下全部皮肤都涂满硫磺膏,然后和衣而睡。连续弄三天,基本上就可以了。治疗需要全家或者整个宿舍的人一起治疗,不然疥虫会死灰复燃。

     

    治疗好之后,建议将衣服用高温处理下。

  •  

    是有“乙肝携带者”这样的说法,慢性乙肝分为6种类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型慢性乙肝患者,小三阳型慢性乙肝患者,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隐匿性乙肝患者和乙肝肝硬化)。

    这个“携带者”的身份并非终身不变的,随着年龄和免疫状态的改变,携带者随时可能会转变为肝炎患者。

      1 免疫耐受期 (人体与病毒和平共处期)

      一个人感染了乙肝病毒,首先是进入“免疫耐受期”。这一时期免疫力不能分辨乙肝病毒和自身组织,所以误认为病毒是自身的一部分,人体和乙肝病毒和睦相处,不发生对抗。

      所以这个时期乙肝病毒复制很高,但肝功能是在正常范围。处在这个时期的乙肝感染者,我们就称之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2 免疫清除期 (免疫力与病毒战斗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免疫力的增强,免疫力开始对乙肝病毒进行辨认、杀灭和清除,所以被称为“免疫清除期”。在人体和病毒的战斗中,就会出现肝功能转氨酶升高、乙肝病毒量波动和降低,肝脏开始出现炎症。因而,病毒携带者也就转变成了“(大三阳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这个时期,人体免疫力正在杀灭病毒,如果加上药物的帮助,就很容易控制乙肝病情,因此“免疫清除期”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时期。

     

      3 非活动期 (免疫力胜,病毒受控)

      随着免疫力对乙肝病毒的清除,病情进入了第三阶段的非活动期,也称“低复制期”。这个时期乙肝病毒基本被免疫力控制住了,乙肝病毒转阴或者病毒很低,肝功能也恢复正常,病情又处于稳定阶段,这一阶段的乙肝感染者称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4 再活动期 (病毒反败为胜重新活跃)

      随着年龄的增大或者免疫力的下降,有部分病人免疫力控制病毒的能力下降,乙肝病毒会再次开始活跃复制,病情就进入了第四阶段的“再活动期”。

      这一阶段的乙肝病毒量升高、肝功能不正常,肝炎活动明显。所以进入这一阶段,“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就又转变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了。肝病恶化也往往出现在这一时期。“再活动期”也是乙肝治疗的重要时期。

     


     

       如何看待“医生说不需要治疗”?

      经常有乙肝病人在门诊时告诉我:“有医生说不需要治疗!”是的,乙肝病人经常能听到医生说“不需要治疗”这样的话,那么该怎么去理解和看待医生的这个说法?

      首先,可能医生表达不清晰或者患者理解有偏差。

      乙肝感染后,只有在免疫清除期和活动期,才是用药治疗的最合适阶段,携带者的阶段并不需要用药。因此,如果病人当时处于“携带者”状态,感染科医生一般会告诉病人:暂时不需要治疗,但要定期复查看医生。

      之所以被断章取义,可能是医生当时病人多、解释不清晰,没有特别强调“暂时”,也没有强调“定期复查”;或者是病人没有全面理解这句话,只是注意到“不需要治疗”这半句,忽略了另外半句。

     

      其次,可能是部分非专业医生的说法误导了病人。

      我国各级医院之间的医疗水平还是有不少差距的,而且现在医生专业分得很细,医学发展快,一些非专科医生对乙肝的知识了解不足,确实会告诉病人“乙肝携带者不用治”、“没药治”。

      这些非专科医生自己都不知道“携带者”只是某个时期的一种状态,也不知道发展为肝炎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因而没有强调定期复诊看医生的重要性,结果误导了病人。

       别因为“没有不舒服”,就不去看医生做检查

      “肝脏是沉默的器官”,这主要是说,肝脏得了疾病(肝病),通常都保持沉默状态,不会告诉你它生病了,也就是说肝病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自己感觉不到有哪里不舒服,如果没有去医院检测的话,往往不知道肝病已经有了病变。这与肺、骨骼等器官不一样,肺病在早期就会有明显的咳嗽和气喘等症状,骨头有病变都会有疼痛、行动不便等症状。

      乙肝就是这样,多数乙肝患者不知道自己有乙肝,都是通过入职体检、或者婚检、献血等等验血检查时才发现的。正因为没有症状,很多乙肝感染者也就不重视,不去及时诊治,从而导致疾病慢慢加重,耽误了治疗时机。所以,我们一再强调乙肝携带者定期检查和定期看医生的重要性。

     

      我们判断乙肝的严重程度,不是看有没有不舒服,而是要定期(半年到一年一次)看专业的肝病医生,定期复查来判断病情。检查一旦发现携带者发展到了肝炎阶段,就需要抓住机会及时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写在前面的话


    人参和黄芪是非常经典的两味补气药,都能用于气虚乏力,身体羸弱。从性味以及功效来看,两味药似乎差不多。人参性甘,微苦,微温,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黄芪性甘,微温,能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但是在临床实际运用上,两味药用途迥然不同。

     

    在中国古代最好的实用临床指南《伤寒杂病论》中:人参入方51次,其中在“伤寒论”中出现22次,在“金匮要略”中出现29次。黄芪则不然,在“伤寒论”中从未出现过,在“金匮要略”中出现8次。

     

    最关键的区别在后面,在危急的时刻,比如“腹中虚寒”,“气脱亡阳”,“气阴两虚”时,只用“人参”,而不用“黄芪”,例如“理中汤”,“参附汤”,“人参参麦饮”。

     

    有一个病例,逾今已许多年了,可我记忆犹新。那时我刚刚学习中医,不求甚解。我一个朋友家亲人70多岁了,病情很重,身体羸弱,气息低微、面色苍白、脉微弱,她听说我正在学“中医”,就请我去看看。

     

    我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是“气虚”,就该用“黄芪”啊,“黄芪”还便宜点,于是买了包黄芪,让老人家泡来喝。结果老人家一喝,晚上呻吟喘促,开始出汗,病情反而加重了。为什么在危急时刻,不能用黄芪呢?

     

     

    回到《神农本草经》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别看后世的书。因为后世的书有个特点,中药的功效,越来越繁复,到了现代更不得了,加上了“现代药理学”化学成分分析后,这也能治,那也能治,每味常用中药背后,洋洋洒洒几百种作用,让人眼花缭乱。

     

    为什么要回到最开始的《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中去呢?因为这些书是古人跨年代,长时间实践的产物,没有染上“后世”虚言玄揣,推演附会,取象类比,胡乱联系的色彩,一个“药”,一个“方”,就对应着一组症候群,抽象概念少,非常朴素。所以这些书或能揭示,“中药”或“组方”,最主要,明确,可重复的作用。

     

    那么《神农本草经》是怎么记载“人参”,“黄芪”的呢?

     

    人参: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黄芪: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以上,就是《神农本草经》的论述。

     

     

    人参,黄芪,一个走里,一个走表

     

    我们仔细琢磨人参,黄芪在《神农本草经》中的论述,会发现,两者均能“补虚”,但是,人参的药力主要向内走,能固五脏之气;而黄芪的药力则向上走,向肌表走,故能治痈疽,排脓。

     

    对此,日本的经方家江部洋一郎先生提出了一个假说,我觉得能够很好地解释“人参”与“黄芪”的区别,对于指导临床实践颇有裨益,他的叙述如下:

     

    人参——向内走,守胃气,补胃气,生津,使气得到储存,避免了气的消耗,最终达到益气的目的


    黄芪——引导胃气向上走,补肺气,加强肺的宣散作用,堪称虚证的麻黄。因为肺有主气、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的作用,故又能利水。

     

    引导胃气向外走,可补皮部卫气。

     

    引导胃的气津从肺“流向”→心→脉→使脉中之血,脉外之气得到补充和推动→生血。

     

    这个假说能较好地解释为什么危急时刻不能用黄芪:人参能“守胃固本”,而黄芪虽然能补虚,也有一定的“宣散”作用,在“气脱”时,依然会将“胃气”源源不断地向上,向外供应,导致“气散”的情况更重,病情更凶险。

     

    也能解释为什么治疗外感的“伤寒论”中,从来不用“黄芪”:因为,人参起到的是守护脾胃之气,生胃津,安精神,这样的“固本”的作用,它的药力是向内走的,可以迅速提高患者抵抗外邪的能力,所以在治疗外感的“伤寒论”中,频繁用之。

     

    而“黄芪”可引导胃气向外走,补皮部卫气,能“实表”,所以“有表邪者”忌。

     

    也就是说,人参起到的是“给发动机加油”(守胃气)的作用,黄芪起到的是“给门上防盗锁”(实表)的作用,所以,外邪入侵肌表后,为避免闭门流寇,当然不能用“黄芪”了。

  • 这句话应该足以引起对中药使用的反思!不药不药帮助理解一下这句话的几个深层次含义!

     

    一般解释

     

    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用人参这样贵重的滋补药品,即使使用不当,造成一命呜呼,人们也不会认为是人参的过错,因为是在滋补。而大黄作为便宜的苦寒泻下的药物,虽然用的好可以救人性命,人们也不会认为大黄有功劳,因为大黄让人拉肚子受苦了。

     

     

     

    其实,这里面可以引申出几层意思,下面一一分析:

     

    第一层:针对药物,要辩证施治

     

    人参功效为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大黄功效为攻下积滞,清泄湿热,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人参虽为补气之要药,但并不能顺便乱用。人参只用于人体的虚证,而不用于实证。虚是指人体的虚弱,实指疾病。大黄虽为泻下的烈药,但其泻火解毒、排出邪热之力,是非常强悍的,通过将病人的污浊泄掉除病。如果辨证准确,对症用药,则可以起死回生。所以说,若不对证,人参也可以杀人,若对症,大黄也可以救人。

     

    第二层:不可乱用中药进补

     

    中药进补很容易导致补不对症,甚至弊大于利,特别是像人参这样的补气要药。莫枚士在《研经言·用药论二》中提到:“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本来中药就是靠偏性治病,所以选择中药进补也要利用好药的偏性,达到滋补的目的。清代名医郑钦安也提到:“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是至宝;病之不当服,(人)参(黄)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这也从一定程度反映出不当用的时候,进行滋补,反而是有害的。

     

    第三层:引申一下,与我们的生活很相关。

     

    大黄就仿佛是忠言逆耳,人参就仿佛是甜言蜜语,生活中,大家都爱听好话,喜欢嘴甜的人,也渐渐的把朋友分成了三六九等,把谄媚奉承的人当做朋友,把忠言逆耳的人当做敌人,而在危难之处,救你往往是大黄这样的“敌人”。所以说,不能用表象蒙了双眼,用药之前,要多留心,真正达到补益除病的目地。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主管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0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 凤仙花,想必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恐怕基本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吧?但是我说起他的花名:指甲花 恐怕贵州人山里人一定不会陌生的吧!没错!今天,黄医师我要讲的就是这个指甲花的养生秘方!

     

     

    花色丰富,有红色,白色,蓝色或紫色,若将它的花瓣捣碎,能制成色彩缤纷的天然指甲油,很受小女孩的喜爱。所以某些男同胞们还拿这种鲜花来跟女孩表白呢!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家乡贵州,指甲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还是一味很重要的养生草药。

     

    《贵州草药》中记载了它的性味功效:性平,味甘,能清热解毒,祛淤通络。

     

    它的花瓣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捣烂后用来包患处,可以治疗风湿关节痛,若是用指甲花杆50克至150克来煨水洗患处,效力更强。用花瓣来熬水煎服,则可以治疗慢性咽炎和百日咳。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个药还能够治疗女子的难言之病痛经,取指甲花,月季花各等分,熬水服之,能让患者的疼痛顿减。

     

    由于在古代,贵州是蛮荒瘴疬之地,指甲花这种草药这种能解毒镇痛的药物对于贵州山民而言太珍贵,所以他们将指甲花秘制成一种养生食材,使得它既能长期保存,又可方便服用。

     

    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这种鲜美食材的制作方法,请大家一定要细看哦,其间有要诀:

     

    在夏天的第二个月,采下整株指甲花洗净,晾干,切成段装坛,装坛容量占坛子的3/ 4。坛子上部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然后在面上撒少量的食用碱,炒焦的小麦,切记不要放盐。

     

     

     

    密闭坛子任其溶解,食用碱的作用是使其加速溶解,小麦的作用是产生香味色泽偏黄。在发酵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多次的冒坛,也即是菜料涌出坛口。要用干净的竹棍使劲搅动使其气体释放回落。经过几次冒坛的过程,逐渐趋于平静。再过一段时间酝酿,就告功成。

     

    待这种食材制作好后,舀一瓢出坛,会闻及一种清新的臭味,这其实是花香太过浓郁的缘故,你大可放心。目前在贵州仅有独山县的老艺人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制作工艺,制作出的食材叫“臭酸”,味闻起来虽臭,但是食起来鲜美之极。其食用方法是,舀一小碗臭酸,配一小锅荤菜,豆腐,豆芽,青菜同煮便成。臭酸煮肥肠是独山县的火锅臻品,有开胃祛淤,解毒镇痛的养生效果,品之能让人食欲大开。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