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吃货们最追捧的一句名言是:民以食为天。没错,食和X乃人之本性,所以嘛,我们才被称为为“饮食男女”。可糖尿病人就很惨,这么年来,战战兢兢地游走于“能吃”、“不能吃”的流言陷井边缘,为了吃饭,可没少担惊受怕!今天,咱们一起梳理梳理,帮您擦亮眼睛,破迷开悟。
一、糖尿病人不能喝粥
当然可以喝,只是比普通人要挑剔一些。杂粮粥如玉米面粥、玉米碴粥、小米粥、黑米粥的升糖指数(GI)并不高,分别为50.9、51.8、61.5和42.3,都比大米饭或馒头低(米饭为83.2,馒头为88.1),糖尿病人完全可以选用。而且粗杂粮中保留了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都是非常有利于糖尿病人的营养素,糖尿病人喝些杂粮粥是没有问题的。
二、糖尿病人绝对不能吃甜食
哪有这么惨!你要弄清楚,天然食物中,口感甜不一定能升高血糖。果糖的甜度最高,其甜度大约是蔗糖的1.8倍,而葡萄糖甜度最低,相当于蔗糖的70%,但若以升糖指数而论,则正好相反,不甜的葡萄糖最高(100),蔗糖次之(65),而最甜的果糖最低(23)。
所以,在含糖量相同的情况下,果糖比例高的食物口感更甜,但升糖指数反而低,如水果中的苹果、梨、枇杷等,除了美味,它们还可以补充维生素C、B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糖尿病人就完全可以吃,每天控制在200克以内完全可以。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添加了大量游离糖的加工食品如:蛋糕、冰淇淋、巧克力、泡芙、果汁等加工类食品,除了游离糖之外,还往往添加了氢化油、防腐剂、乳化剂、膨松剂、香精、色素、增稠剂等,不但是糖尿病人,普通人也要避而远之。
三、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
弄清楚上面的问题,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吧。大部分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如苹果、梨、桃、杏、李子、樱桃、柑、柚等,含糖量也不高(10%左右),高血糖人群基本可以经常食用,每天保持在200左右即可。高升糖指数的水果中,菠萝、西瓜、芒果、猕猴桃的含糖量也比较低(5.8%-10.3%),高血糖人群可以每天吃100克左右,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大。另外最好把水果当作加餐来食用。如上午10点或下午15点或临睡前一小时,每天吃一次或两次,全天控制在100-200克之间,既可以维持全天血糖的基本平稳,又能得到美味水果的营养供给,还饱了高血糖朋友的口福,可谓一举三得。
四、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馒头面条米饭
这都不能吃,难不成喝西北风?关键要看拿什么食材做这些主食,如果全部都是用精制米、面制作的,确实不建议糖尿病人选择,但如果是用全麦、荞麦、玉米、燕麦等粗杂粮制作的,那就恰恰是适合糖尿病人的主食啦,如全麦馒头、黑麦馒头、荞麦馒头、糙米、黑米饭等,GI都在60-70,属于中等GI食物,既能控制血糖的平稳,又补充了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另外杂豆类,如扁豆、四季豆、绿豆、蚕豆等,因为所含淀粉中支链淀粉比例非常低,绝大部分都是直链淀粉,分子排列比较紧密,空隙少,不易糊化,而且这些杂豆所含的糖约有35%是不能消化吸收的,不能变成血糖,同时杂豆类也富含膳食纤维,与粗粮类似,所以杂豆类GI较低,升血糖较慢,如果在大米中加些杂豆一起煮成的杂豆米饭,就会降低白米饭的GI,这样的杂豆米饭就比较适合糖尿病人了。
五、苦瓜能降糖
希望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苦瓜独特的苦味来自于一种叫作苦瓜苷的化合物,研究者们曾在小鼠中对比了苦瓜素和常见降血糖药——甲糖宁的降血糖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苦瓜素的降血糖效果甚至超越甲糖宁。可惜,适用于动物的试验并不能直接推及于人,在人体中并没有证实有同样的结果。
另外,苦瓜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叫“苦瓜多肽”,同样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一定的降糖作用,但之后科学家反复对其功效进行了临床试验,遗憾的是,结果发现吃苦瓜并不能降低人类的血糖。
六、大蒜降血糖
没有证据啊。大蒜一直被大家推崇,它确实好,比如:
它含非常独特的植物化学物质——含硫化合物,味道不招人待见,但是保健作用非常强大,如免疫调节、抗癌、抗氧化、调节血脂等;
大蒜对细菌、霉菌都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在担心剩菜剩饭没有热透,或者担心吃凉拌菜、外购食品可能受到病菌污染时,我们常常生吃大蒜来杀菌;
大蒜中的大蒜素还具有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作用,特别是帮助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大蒜还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比如在动物试验中有促进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提高腹膜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等作用......
说了这么多,就是和降糖不太沾边,指望大蒜能直接降血糖,确实不太靠谱,只能说多吃大蒜有助于帮助糖尿病人提高免疫能力,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等并发症以及癌症的风险,对糖尿病人只有好处没有伤害,所以,虽然不能降糖,也鼓励糖尿病多吃大蒜。
七、无糖食品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那可不一定。很多所谓的“无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果糖、葡萄糖或糖浆这些吃起来有甜味的糖类,但是所含的其他成分不一定适合糖尿病人:
例如,无糖麦片中往往添加糊精作为白糖的替代品,而糊精是淀粉的水解产物,虽然不甜,却也能在人体中变成葡萄糖,本身含有和白糖一样的热量,因为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能力不容小觑,1克碳水化合物能产生4千卡的热量,而且这样的“无糖食品”如无糖的白面包、白馒头、米饼之类,升高血糖的速度都很快,如果您经常吃,既不利于减肥,也不适合高血糖患者。
还有无糖的饼干、蛋糕、月饼里面,主要成分是淀粉和油脂,一个低糖但是加了很多奶油的点心,热量可能比高糖低脂的品种还要高。要知道脂肪是绝对的产能大户,1克脂肪可以产生9千卡的热量,是碳水化化合物的两倍多,这样集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于一身的“无糖食品”当然是绝对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
记住了吗?“糖友”们别再偏听偏信了,回家开开心心好好吃起来吧!
欢迎转发,让更多“糖友”一起开心!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可怕吗?既可怕又不可怕。
经常在后台看到糖尿病友留言说,科技这么发达,为啥就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技术呢?
其实糖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跟他们对糖尿病的了解太少有关,如果清楚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症等相关的知识,一般就能了解其中的缘由,了解治愈糖尿病的难度,了解并发症的可怕。
大部分的糖尿病友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何谓慢性病?通俗点说,就是长期患有而且很不容易治愈的疾病,比如我们很熟悉的高血压、冠心病等等,都是需要长期用药,终身调理的疾病。
虽然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害也很大,但跟糖尿病相比,似乎就显得没有“突出”了。
糖尿病可怕吗?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它基本不会像癌症一样,等到发现的时候,大多是中晚期,生命就只剩下了倒计时。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胰岛功能受损,身体存在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对于血糖的调节能力变差,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正常人因为胰岛功能正常,血糖总是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但糖尿病人因为胰岛功能受损,与正常人相比,很可能会出现高血糖、低血糖等等血糖波动大的情况。
而过高或者过低的血糖,对于身体的伤害都是比较大的,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那么就会导致病情加重,引起各种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重时可以危及生命,而慢性并发症严重时可以致残!
目前已知的,糖尿病的并发症多达一百多种!对心脏、脑部、眼部、肾脏、脚部和身体其它各个器官都会造成损害。
像大家比较熟悉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等等。
慢性并发症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等。
所以可以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血糖控制不好,可怕的是各种并发症!
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不论您是否已经确诊糖尿病,都是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来防治糖尿病的。
预防糖尿病,不妨做好以下几点: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清淡饮食,均衡营养,坚持低脂低糖低盐饮食,控制蛋白质、脂肪、糖分的摄入。
保持运动的好习惯,运动对于身体的益处不用多说,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平日要避免久坐不动,要控制体重,每周至少坚持5次左右的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走路、慢跑、打球等等都是可以的,选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就好。
保持精神愉悦,现在的人压力大,加班也多,难免会比较浮躁郁闷,要学会劳逸结合,多给自己找一点小乐趣,积极乐观的情绪对于身体也是很有益处的。
建议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一年最少监测2-3次血糖。对于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肥胖、久坐不动等等人群,也可以定期监测一下血糖。
总之,健康正常人群及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预防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则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控制好血糖,稳定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并不可怕,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预防糖尿病,也可以降低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到来时间。
但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那么,糖尿病就是很可怕的一种疾病,它会引起多种急性、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身心的伤害。
朋友聚餐,饭菜还没上桌,胖子小张就开始哗哗淌汗,脸色苍白,手脚发抖,几乎站不起来,大家赶紧招呼餐厅服务员,给倒了一杯红糖水,又跑出去买了两大块巧克力,看着小张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脸色稍稍恢复了点红润才松了口气。心大的小张抹抹嘴,一脸的不在乎:没事,中午没吃饱,饿着了,我这大身板子,一时填不饱就低血糖。大伙儿都催着小张赶紧去查查,究竟是身体哪儿出了什么问题。
昨天消息传来,小Z被确认为糖尿病!
咦?糖尿病不都是高血糖吗?测量血糖的指标都是空腹高于XX、餐后血糖高于XX,才可以判断出是得了糖尿病吗?怎么糖尿病也会低血糖?
没错,频繁出现低血糖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反应。
对于正常人来说,人们吃进去的食物中,有含淀粉类的食物,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主食。
食物进入胃做了短暂停留,进入小肠。小肠通过消化酶的作用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血液就像是小火车,带着糖走街串巷进入每个细胞。葡萄糖是细胞重要的能量来源,细胞一切活动需要的能量大部分都来自于糖。
细胞可是很讲究的,不是糖想进来就进得来的,只有打开细胞的门,糖才可以进去,而打开这道门的钥匙就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唯一一种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如果糖无法进入细胞就会滞留在血液中,血液中的糖就会超标了。
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由于我们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B细胞正常分泌胰岛素后,它会帮忙把葡萄糖及时输送到细胞当中被我们所利用,我们才能每天都能量满满,同时血糖中的葡萄糖也不会过度堆积。
但是糖尿病人就很悲惨了:因为他们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出现了问题,不能在小肠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同时,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来分泌胰岛素,于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在细胞门外等啊等啊,胰岛素迟迟不来开门,这些葡萄糖就迅速在血液中堆积起来;而等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体内血糖降低时,这些胰岛素才姗姗来迟,开始大干快上,让本来就不多的葡萄糖迅速进入细胞,血液中的葡萄糖瞬间降低。
健康的人是用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使其尽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糖尿病人就惨了,由于胰岛分泌的失常,血糖就像坐上了过山车,不是超高就是超低。
剧烈的血糖波动可是人们扛不住的,过低的血糖可以使人立刻昏厥,甚至......
所以,糖尿病并不总是高血糖,如果你频频发生低血糖,千万不要不在意哦!
那一旦发生了低血糖,怎么应对呢?
立即吃糖,如甜饮料、糖果、糖水、蜂蜜、巧克力或葡萄糖片,5分钟内如果症状仍无改善,就再吃更多的糖,10分钟后仍无改善,那就必须去医院。千万记住,那些“抗饿”的坚果、肉、蛋、奶对低血糖几乎无效。
症状缓解后,还应在下一餐前吃一点儿主食、水果等,防止低血糖再次发生。
少量多餐,在两餐之间加餐(比如少量水果)也会有效,对频繁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应在控制每天总能量的前提下,加餐1-2次。
另外,糖尿病人为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还要记住以下几条:
1、不喝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当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2、外出时,应当随身携带点糖果、饼干等甜食,以便在出现低血糖时能及时自救。
3、一定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好习惯,让血糖始终保持平衡波动,避免忽高忽低。
“得了糖尿病,可以根治吗?”这是很多患者的疑问。糖尿病除了这个英文直译的名字外,还有一个中文名叫“消渴症”。
除了这些正经名字之外,糖尿病还有一堆的绰号,比如“不死癌症”、“甜蜜杀手”、“终身性疾病”等,这些别称都暗指糖尿病不可治愈,给新糖友的心理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也让糖友们对那些号称能治愈糖尿病的灵丹妙药趋之若鹜。
那么,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治愈呢?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牵扯到很多的基因缺陷。目前,糖尿病是无法根治的,只能对症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者绝对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种类疾病。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糖尿病的并发症。高血糖会慢慢损伤你体内的血管、神经和器官,导致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加倍。糖尿病引发的足部感染可能意味着你会失去脚趾、脚或腿。高血糖还会造成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神经疼痛、灼热以及麻木等。
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方法就是控制血糖水平。目前来说,糖尿病的较好治疗方法就是采用饮食干预和运动治疗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药物治疗。通过以上治疗,血糖还是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控制。
中药辨证治疗糖尿病,疗效、安全性俱佳。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为三多,即多饮、多食、多尿,以及尿糖和血糖增高等,在中医范畴属于消渴症,综其病因多是由于元气内虚、气不布津所导致。
科学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外,糖尿病患者还要坚持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多方面治疗方式。
饮食上要摄入充分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选择脱脂奶和瘦肉,少吃含糖和脂肪高的食物。特别要记住碳水化合物会转化成糖,因此,少吃精制的碳水化合物,选择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食、红薯、南瓜和干菜豆,既可以增加饱腹感,也不会使血糖上升太快。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体重,因为肥胖会让糖尿病变得难以控制。减肥除了合理膳食外,还有适量的运动,可以选择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扭秧歌、跳健身操、跳绳、爬山等体育项目。
另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定期复查,不应该只关注血糖,还要学会观察血压和胆固醇的水平。每年至少要去看2次医生。
需要定期复查几个数据:胆固醇、血压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最后,保持一个宽松、平和、乐观的心态对于防治糖尿病尤为重要。
得了糖尿病不要害怕,只要把血糖控制好,改掉一些坏的生活习惯,也能获得优质的生活。
其实对于糖友来说,对身体危害大的不是高血糖,而是长期高血糖引发的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包括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等。
常年高血糖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增加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导致心脏病或中风,当高血糖对神经也造成损害,会减慢人体创伤、切伤、擦伤或溃疡的愈合速度,如果感染严重可能需要截肢。
因此,日常养成这6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帮你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严格控糖
日常要注意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治疗,坚持生活干预,按时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稳定,血压及血脂也要控制稳定。
尽量保持你的血压低于130/80,总胆固醇<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若是有冠心病的糖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1.8mmol/L以内。
要定期检查,检查及时,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就不会耽误并发症的防治,糖尿病患者的后期生活质量好。
养成好习惯
生活中一些坏习惯及早改善,要戒烟,烟中的尼古丁会加重血管老化,让并发症来得更早。
要注重保护眼睛,糖友们每年要做一次眼科检查,如果眼部已有病变,要遵医嘱每年做两次以上检查。
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得不好血糖也会波动;饮食要七分饱,主食定量,多吃新鲜蔬菜,餐后血糖上升慢,糖尿病人餐后要运动,对餐后血糖的控制肯定会更好。
保护足部
足部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人要严格预防足病,做好定期检查,预防脚干裂破口,穿宽松的鞋,浅色袜。
冬天防冻伤,天气热的时候不要光脚,在洗脚前先测试水温,避免烫伤,日常注意足部清理,及时修整指甲,保持足部的干净整洁。
坚持饮食调整
日常生活注重膳食营养均衡,尽量选择吃一些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在我们身边,有些食物升糖指数是非常高的,即使稍微吃一点也会导致体内血糖迅速升高。
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多吃一些升糖指数低的食物,用粗粮代替一部分精米白面,多吃新鲜的蔬菜,这样才能够帮助平稳控制血糖。
运动对于控制血糖很有帮助,如果可以坚持饭后散步,能够一定程度帮助降低餐后的血糖,加速体内血糖的燃烧和分解,对于控制血糖具有非常好的帮助。
经常血糖监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每天坚持血糖测量的好习惯。定期早起监测空腹血糖,三餐之后也要测量餐后血糖,若血糖控制不佳或波动过大,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调整。
每天坚持测量血糖,能够帮助及时发现血糖的异常,对于预防并发症也具有非常好的帮助。
调整好心态
糖友们要摆正心态,倘若一个人经常情绪波动很大,经常抑郁、发怒,也会影响到体内的血压,血糖水平,导致血糖出现严重的波动,不利于身体的健康,还可能会引发并发症。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平时一定要坚持好心态,用乐观开朗的心态面对一切,这样才能够控制体内的血糖。
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稳居前列”的肝炎,大家又知道多少呢?
总结近半年时间接诊的有关病毒性肝炎的线上问诊病例,我发现一些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在这里解释并分享出来。
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增加大家的病毒性肝炎的常识储备,同时对于遏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能有所助益。
01 发现周围人(同学、朋友、恋人、家人)患有乙肝,还能一起吃饭玩耍吗?
答案是:可以!
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主经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我国以母婴传播为主,多在围生期;成人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破损的皮肤和黏膜通常存在于以下场景——修足、文身、扎耳洞、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
乙型病毒性肝炎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所以日常学习、工作或者生活接触,比如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住同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
预防重点:无血液的暴露的接触,使用公筷、避免共用剃须刀等。
02 只要避免血液的暴露接触,就可以避免感染病毒性肝炎吗?
答案是:不是的!也有经过消化道传播的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按照目前的病原学分类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其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经过消化道途径传播,表现为急性肝炎;其他三种主要经过血液、体液等接触传播,大多表现为慢性感染。
甲型肝炎病毒HAV:抵抗力较强,耐酸碱,室温下可存活1周,干粪中25℃能存活30天,贝壳类、水、泥土中可存活数月;加热60℃30分钟或100℃1分钟可完全灭活,对甲醛、氯等消毒剂及紫外线敏感——吃煮熟的食物、注意卫生可有效预防。
乙型肝炎病毒HBV:抵抗力很强,能耐60℃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煮沸10分钟、高压蒸汽消毒及2%过氧乙酸浸泡2分钟可灭活。
丙型肝炎病毒HCV:抵抗力很强,60℃加热10小时或用1:1000甲醛在37℃下处理6小时可丧失传染性。
丁型肝炎病毒HDV:缺陷型病毒,复制需要HBV等嗜肝DNA病毒的辅佐。
戊型肝炎病毒HEV:对高盐、氯化铯、三氯甲烷敏感,碱性环境中比较稳定,人畜共患病。
03 与肝炎患者共处一室,夏季蚊虫叮咬会不会被传染?
答案是:不会!
通过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研究发现,蚊虫叮咬时吸血与注入实际为互不相通的两个部分。
04 很多人都会隐瞒自己的肝炎病史,不知情的情况下借出剃须刀或者其他私人用品,怎样避免被传染呢?
最好的办法当然保证私人物品不外借,如果已经借出,那么可以在归还后进行煮沸,参考学习第二个问题中的有关肝炎病毒的灭活特点不难知晓,充分时间的煮沸是可以杀灭感染病毒,避免被传染的!
05 近期查体化验了一下乙肝五项(亦称乙肝两对半),有阳性的指标,好害怕,我是不是得乙肝了?
答案是: 先不要惊慌!
不要惊慌,可以对照下面的表格看一下临床意义,并不是只要有阳性的,就是感染乙肝,这里面有保护性抗体指标,保护性抗体阳性是好事!
06 爱人患有乙肝,家人以及自我如何做好防护呢?
答案是:定期注射乙肝疫苗并且检查乙肝五项,保证抗体的高水平表达状态。
乙这是有效的预防感染的屏障,保护性抗体的高水平表达可以在接触病毒后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其他,比如使用公筷、避免私人物品混用、科学合理使用安全套等。
07 肝炎一旦得病是不是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答案是:不是的!
中国是糖尿病的病发患者数目,在世界上占据着前面的位置。越来越多的人,血糖处在升高的大环境下,不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预防措施。虽然,血糖升高可能并不会直接的导致糖尿病等其他并发疾病,或许只是简单的升高。但是,若是长期的血糖升高,则会导致身体容易患上疾病。因此,要注意防范疾病的发生,学会控制血糖,才能防范疾病于未然。
血糖升高的人身体会有这些表现,若你没有,恭喜你,血糖稳定:
表现1:吃饱犯困
每次吃完饭的时候,刚吃饱就感觉非常的困想要睡觉。若是只是平常偶尔出现,可能是因为饮食上没有注意结构合理,吃了太多的精致食物或者含糖的,这时的血糖升高不用太过担心,但若是长期的吃完了就想睡觉,可能就是因为葡萄糖过量的堆积在了血液里,胰岛素增加,器官长时间接受负担,得不到修复,身体就会感到疲劳,想要睡觉。
表现2:一直口渴
人体血糖过高的时候,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口渴得不到缓解。若实在没有吃很多高盐分的食物的情况下,但还是总感觉口渴,喝水的量已经超出平常饮水的好几倍还无法解渴,这时就要引起对血糖的相关注意了,或许你该维持血糖稳定了。
表现3:头晕眼花
很多高血糖的人,经常就会看东西比较模糊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葡萄糖成分在血液里不断上升的现象,影响眼球的正常位置,眼睛歪斜,进入眼睛的东西弯曲,视力逐渐下降,因此视物模糊。因此,平常若是出现这样的症状,不要简单的只是考虑眼睛有问题,也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血糖是否出现了问题。
表现4:体重下降
从减肥的角度来说,这是人人都爱的一件事情,值得开心庆祝的事情。但是若是从健康的立场考虑,饮食上也没有注意,饭量没有减小,但是体重却逐渐下降,应该提高警惕,引起重视。这可能是身体对自己的警告,或许你的血糖处在一个不正常的数值,胰岛素的减少,蛋白质没被利用,身体转向消耗脂肪提供能量,体重就会日渐下降。
4件事会升高血糖,其中1件事还被夸是好习惯:
1、摄入太多酒精
喝太多酒,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伤害肝脏。其实对血糖的影响也比较大,在喝酒伤肝的同时,长期的喝酒导致出现的脂肪肝,会让身体处在一个快吸收的状态,血糖值就会一直在升高的状态下。
2、不做运动
生活中维持血糖稳定的重要举措就是多做运动,积极运动也是保持健康的前提。若是一直不做运动,血糖就会在高或者低的情况下,若是在经过食物的升高,一直处在高的环境下,居高不下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3、情绪压制
情绪是健康的影响因素之一,良好的情绪是大家都想拥有的,但是生活中不可能顺心顺意,糟糕的情绪会让人激素失调,器官运行紊乱,血糖升高。
4、常吃粗粮
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好习惯,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吃粗粮不是降低血糖的吗?其实,吃粗粮降低血糖是没错,但是很多人不正确的食用,依然会导致血糖的升高。很多的粗粮比如红薯,依然含有很多的糖类,不利于血糖的稳定。并且只是单一的粗粮饮食的话,进而营养不良,血糖照样只升不降。正确食用才是稳定血糖的关键。
首先大家都明确了,控制饮食是维持血糖的关键,因此平常要注意好合理的饮食习惯,规律的进食,吃健康绿色的食物。日常没有医生的指导下不要擅自使用降压的药物,以防错误用药,伤害身体。因此,为了日常的预防可以采取中医推荐饮茶,降低血糖,还没有刺激。
常备:决明子、桑叶、山楂、荷叶、槐花、玉米须、沙棘、菊花、葛根。决明子和桑叶调整体质的湿寒,稳定肠胃健康;山楂、荷叶、槐花和玉米须:促进肠胃的运转能力,增进代谢系统吸收,稳定血糖。沙棘、菊花和葛根:疏风散热,提高免疫,杀菌消炎,帮助远离疾病的侵袭。
据调查,我国目前已经处于糖尿病的高发阶段,而且每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8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1.8%,代表平均每9个成年人就有一人患上了糖尿病,说明糖尿病已经成为“病源”。
而且坊间关于糖尿病防治的说法五花八门,让人听得耳目一新,很多错误的信息就这样被反复渲染传播,甚至造成糖尿病友病情恶化,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给健康和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特别是下面4条关于糖尿病饮食的错误言论广为流传,有必要澄清真相,避免误导病友和家人。
真相:吃糖的朋友不能仅凭口味选择食物,更重要的是要看其成分和能量。一些吃起来不甜的食材,例如米面、馒头,它们虽然吃着不甜,但是它中含带的淀粉在吸收消化后会被转化成葡萄糖,导致患者血糖快速升高,所以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多吃。大多数有甜味的食物都含有糖分,如蛋糕、饼干和碳酸饮料,糖尿病人应控制饮食,但现在坊间有许多甜味食品实际上和人造甜味剂混合在一起,几乎没有卡路里,可以适当食用。
真相:许多无糖食品含有大量的淀粉或糖浆,使血糖升高的速度比白糖还快。很多所谓的无糖食品,如无糖饼干,无糖麦片,虽然没有人工添加蔗糖,但仍含有大量的淀粉,有些基质中还添加了淀粉糖浆,葡萄糖浆,麦芽糖浆,等等,这些成分会使血糖迅速升高,必须小心食用。很多无糖食物通过添加了大量的脂肪来改善口感,多吃会导致卡路里摄入超标,造成身体肥胖的后果,糖友们还是尽量避免得好。
真相:只要血糖控制得当,糖友们仍然可以吃水果,品种更丰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出,糖尿病患者们被建议多吃水果,建议中,第一个是多吃果蔬,最好种类多一点。而且糖友在吃水果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对血糖值影响较小、含糖量低的水果,而且要限制饮食,每天摄入200公克,并安排两餐之间的时间,如上午10点和下午3点这两个时段。另外,糖友最好避免喝果汁类饮料,因为果汁带来的血糖反应要比整个水果带来的高。
真相:糖友的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肉类和蔬菜要均衡摄入。糖尿病人更应注意饮食平衡,吃肉和蔬菜,尤其是高质量的蛋白质对糖友的健康十分重要,不吃肉会导致人体蛋白质摄取不足,抵抗力下降,更易发生感染。
牛奶+鸡蛋就是最营养的早餐模式、蛋黄有胆固醇不能吃、孩子不吃蔬菜没关系,吃水果也一样、大鱼大肉就是有营养、越昂贵的食物越有营养… …各位家长朋友的微信朋友圈是否会经常有这样类似的文章推送?看到这样的话题,您是选择相信呢还是选择相信呢?我想很多家长朋友都会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一次又一次的转发给亲朋好友,甚至当做至理名言。今天,我就给大家剖析一下有关儿童饮食的误区和谣言。
一、牛奶+鸡蛋就是最营养的早餐模式
孩子每天都应该吃早餐,且早餐应营养充足。虽然牛奶+鸡蛋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但是这样的早餐缺少碳水化合物,因此牛奶+鸡蛋的组合,并非是最营养的早餐模式。一顿营养充足的早餐至少应该包括谷薯类、肉蛋类、奶豆类、果蔬类等至少三类以上的食物,可结合本地饮食习惯,丰富早餐品种。早餐也应该做到食物多样化,避免单一。
二、孩子不爱吃蔬菜,可以用水果替代
蔬菜水果在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方面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营养价值各有特点,不能相互替代。首先,蔬菜的品种远比水果丰富,尤其是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的含量高于水果。而水果汇总的碳水化合物、有机酸、芳香物质比新鲜蔬菜含量丰富,且水果食用前无需加热,其营养成分不受烹调因素的影响,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因此蔬菜水果不能相互替代。家长朋友们可以尝试改变蔬菜的烹调方式、颜色搭配、餐具摆放等其他方面,慢慢引起孩子对蔬菜的兴趣。
三、鸡蛋黄有胆固醇,不能给孩子吃
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其中内源性胆固醇由人体合成,每天约1-1.2g,是人体内胆固醇的主要来源,每100g鸡蛋黄中含胆固醇月1.5g,一个鸡蛋按50g计,蛋黄最多25g,提供的胆固醇仅约0.4g,仅约占人体内源性胆固醇的1/3,且蛋黄是蛋类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集中部位,富含磷脂和胆碱,对健康十分有益,因此每天一个鸡蛋,不要丢弃蛋黄,对健康有益无害。
四、大鱼大肉就是有营养
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认为大鱼大肉最有营养,孩子长身体,应该多吃肉。鱼类、肉类等动物性食物中,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蛋白质含量普遍较高,且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这是大部分植物性食物所不可比拟的,但其脂肪含量较多,尤其是肉类,有些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长期摄入过多可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风险,切不可过量摄入。同动物性食物相比,植物性食物中大多富含膳食纤维,对于维持肠道健康有益。因此,合理的饮食应该是多吃蔬果,适量吃鱼禽肉蛋类。
五、越昂贵的食物越有营养
对于孩子的饮食,想必每一位家长都非常用心,能力范围内的都希望可以给孩子好的,更好的,价格高的,自然就成了很多人的首选,认为食物的价格越高,其营养价值就越好,事实的确如此吗?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我们都要用数据说话。鲍鱼自古就有“海味珍品”的美誉,价格昂贵,其营养价值是否也同其价格一样高呢?咱们先看一组营养成分分析数据:每100g鲍鱼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2.6,同等质量的大黄花鱼为17.7g,田螺为11.0g;鲍鱼中脂肪含量较低,但胆固醇含量较高,其量是大黄花鱼的2.8倍,是田螺的1.6倍;钙、钠、铁、锌、硒的含量较高,但钙、锌含量不如田螺,硒含量不如大黄鱼。也就是说,鲍鱼的营养素含量与其他水产动物比较,有高有低,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同样的鱼翅、海参亦是如此。所以,食物价格的高低并不是其营养价值的直接体现,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对全部营养素的需求,所以,给孩子挑选食物还是要注意食物多样,并非越贵越好。
不造谣不传谣,让谣言止于智者。如何让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巢专家给您几点小建议:
1. 做到食物多样,营养均衡,每天不少于12种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食物的摄入;
2. 拒绝高油、高糖、高盐食品,培养孩子清淡饮食的好习惯。
3. 回家吃饭,就是最幸福的选择。
糖尿病,可能每个人都不是太陌生的代名词,它代表的是我们的胰腺功能是否正常,它代表的我们日常摄入的糖类是否能不能正常的分解。
胰腺,人们体内一个重要的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它可以分泌胰岛素,可以帮我们把血糖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还可以分泌胰液,分泌还有各种消化酶,帮助消化食物,参与人体的各种消化。
胰腺分泌不足,会导致胰岛素的分泌不足,也就形成了我们日常最常见的一种病---糖尿病。
1. 早期
在这个时间是没有什么变化的,它没有明显的不适和临床的变现,但是用血糖试纸可以测试出来
2. 1型和2型的糖尿病
1型的起病比较急,部分患者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口渴想多喝水,上厕所频繁,饮食上吃的比较多,但是就是体重在下降,;也有少数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现象,也有可能会出现腹痛的现象;也有极少数的患者起病慢,无明显特征,需要用血糖试纸来检测。
2型的起病慢,部分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会因为出现并发症或者在体检时检测出来,这种常常伴有家庭史。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心慌,牙齿出血不止,伤口溃烂不愈合等症状。
当病情发展到并发症这步,就意味着身体的好多相应的器官已经在发生着变化。
眼睛,可能会因为血糖的升高而导致模糊不清,视力下降,导致青光眼,白内障等;足部,可能会因为血糖的升高,导致受伤后的伤口不易愈合,还后引发全身感染的可能,严重的话还会截肢;心血管,会因为血糖的升高出现动脉粥样化,而且患病率是较高;肾脏,如果血糖一直是升高的状态,可能会导致肾衰竭;神经,血糖的升高会导致胃肠功能,生殖系统功能和心脏功能紊乱,也会影响神经系统。
可以合理地控制饮食,控制血糖的升高,进而预防并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1. 要合理的安排饮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食粗粮;
2. 要学习糖尿病的知识,接受糖尿病教育,要正确的对待;
3. 要养成每日监测血糖的习惯;定期去医院复检;
4. 要合理的做一些运动;
5. 在家里家属应做好监督,提醒,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就医。
糖尿病这些年在我们的身边如雨后春笋,呈井喷式的爆发,并且它有大量的后备军。
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糖尿病的后备军达到两亿多,有很多的粉丝在给我私信,他要一份糖尿病的餐单,但其实说实话,糖尿病的朋友餐单他没有特别统一和规律的。
因为每一个人的体重,身高,年龄,他是不一样的,还有每一个人,他的工作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坐办公室的人和一个天天干体力活的人给的餐单是不一样的,但我依然收到很多的私信,他们告诉我需要一份糖尿病的餐单。
今天我就针对大众化的糖尿病朋友,给到一份糖尿病的饮食餐单,以一个星期为例,糖尿病朋友可以照着这个餐单去吃一下,餐单里面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可以进行等量调换的。
糖尿病人一周饮食餐单详细搭配:
星期一
早餐:豆腐脑200克,荞麦馒头50克,炒包菜100克,上午加餐:苹果100克;
午餐:二米饭100克(大米50克,黑米50克) 芹菜炒肉(100克瘦肉、100克芹菜),虾仁白菜汤(大白菜100克、25克虾仁);
晚餐:发糕(玉米面50克,面粉25克)清蒸武昌鱼(武昌鱼150克,姜丝3克,葱丝3克)青菜豆腐汤(青菜100克,豆腐100克);
星期二
早餐:馒头25克,绿豆粥(绿豆10克,大米15克),蒜薹炒鸡蛋(鸡蛋两个,蒜薹100克);
午餐:薏米饭100克 青椒菜炒肉(100克瘦肉、100克青椒),虾仁冬瓜汤(冬瓜100克、25克虾仁);
晚餐:大米饭75克 鸭肉煲(鸭肉100克,笋干30克,芋头50克) 炒西葫芦100克;
星期三
早餐:煎饼100克,豆浆100克,煮鸡蛋一个,拌菜心100克;
午餐:粗粮花卷100克 红烧带鱼(带鱼150克,大葱30克) 炒油菜150克 枸杞萝卜汤(枸杞5克、萝卜50克);
晚餐:大米饭75克 小炒黄牛肉(牛肉100克,螺丝椒100克)凉拌莴笋100克 黄瓜鸡蛋汤(1个鸡蛋 50克黄瓜);
星期四
早餐:熟花卷100克,豆浆100克,煮鸡蛋一个,苹果100克;
午餐:二米饭100克(大米50克,黑米50克) 竹笋炒肉(100克竹笋、100克五花肉)小白菜汤(小白菜100克);
晚餐:发糕(玉米面50克,面粉25克)清蒸草鱼(草鱼块150克,姜丝3克,葱丝3克)清炒包菜150克;
星期五
早餐:荞麦面条75克,西红柿炒鸡蛋(一个鸡蛋,100克西红柿);
午餐:窝头(100克玉米面,25克黄豆面) 香干炒肉(五花肉100克,香干100克),炒黄瓜150克 虾仁冬瓜汤(冬瓜100克、25克虾仁);
晚餐:大米饭75克 卤牛肉100克 炒花菜100克,紫菜蛋汤(一个鸡蛋,20克干紫菜);
星期六
早餐:美味拌面(荞麦面条100克、黄瓜丝20克),煎荷包蛋一个,青菜汤(青菜50克);
午餐:杂粮饭(黑米,薏米,玉米,高粱各25克) 砂锅豆腐(五花肉50克,老豆腐150克),山药木耳(山药50克、木耳100克);
晚餐:蒸红薯150克 红烧鸡块(鸡肉150克,青椒50克) 炒圆白菜100克,黄瓜皮蛋汤(一个皮蛋,50克黄瓜);
星期日
早餐:牛肉香菇包子(面粉100克、牛肉50克,香菇50克),青菜汤(青菜50克);
午餐:红豆饭(红豆50克大米100克) 鲫鱼豆腐汤(鲫鱼150克,豆腐50克)茄汁花菜(番茄50克,花菜100克);
晚餐:馒头75克 肉末蒸蛋(肉末50克,鸡蛋两个) 炒西葫芦100克;
我给所有糖尿病朋友的这个餐单,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增量,或者是减量,没有绝对的标准。
作为一个调理过几百人糖尿病的营养师,我不得不告诉大家,除了饮食很重要以外,预防糖尿病,心情也极为关键和重要。
所以,希望我们所有的糖尿病朋友都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态和正确面对疾病的这种心理,其实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引起重视。
如果我们现在已经引起重视,并且在注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个人都会获得健康的身体,我是营养师孙小宝,关注我,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健康思维和理念。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分为一型和二型两大类。虽然它们都属于糖尿病范畴,但两者在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在年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一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尤其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而二型糖尿病则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
其次,两种糖尿病在体重方面也存在差异。一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体重多属于正常或偏低,而二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多存在超重或肥胖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两种糖尿病在发病后都可能伴随体重下降,但一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出现明显的消瘦症状。
此外,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在临床症状方面也存在差异。一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而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并不明显,部分患者甚至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
针对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也存在差异。一型糖尿病主要依靠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而二型糖尿病则可以通过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控制血糖。此外,两种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注意饮食、运动和作息规律,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总之,了解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区别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低血糖,作为糖尿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虽然不会直接致命,但严重的低血糖症状同样令人痛苦不堪。因此,了解如何通过饮食来预防和缓解低血糖症状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低血糖的成因。低血糖主要是由于血糖水平过低,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因此,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以下是一些适合低血糖患者的食物推荐:
1. 虾皮腐竹:虾皮腐竹是一道高蛋白、高纤维的菜品,有助于预防低血糖和高脂血症。制作方法简单,适合作为家常菜肴。
2. 西湖牛肉羹:西湖牛肉羹具有补脾养胃、强筋壮骨的功效,适合低血糖患者每周食用1-2次。
3. 炸五香麻雀:炸五香麻雀具有补中益气、温中散寒的作用,适合低血糖引起的头晕、腰酸冷软等症状。
除了以上食物,低血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饮食均衡,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如蔬菜、肉类、鱼类等。
2. 多吃水果,少吃精制品或加工品。
3. 避免食用糖分高的水果和果汁。
4.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总之,低血糖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低血糖发作的风险。
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突破1.14亿,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据了绝大多数。为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2型糖尿病的筛查能力,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卫生分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
《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的制定立足于基层,旨在为广大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一套简便实用的糖尿病筛查方法。该共识明确了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这一标准有助于基层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
为了更好地推广《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会议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和交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纪立农教授表示,该共识的发布对于提高我国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和知晓率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早期筛查和诊断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层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在糖尿病防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随着该共识的推广应用,将有更多患者受益于早期筛查和诊断,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
此外,会议还就2型糖尿病的防治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被研发出来,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芪丹通络颗粒作为一种纯中药,经过多年的研发和临床验证,已被国家批准生产,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芪丹通络颗粒的研发历时15年,是国家863计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成果。该药主要由黄芪、丹参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临床研究表明,芪丹通络颗粒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芪丹通络颗粒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修复,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除了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心态都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关键。芪丹通络颗粒的问世,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也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
河北中唐医药集团作为一家专注于中药研发的企业,始终坚持科研创新,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芪丹通络颗粒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石家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在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芪丹通络颗粒的上市,将为石家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该规划明确了树立科学健康观、提高慢性病防治素养、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主要任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具体来说,规划提出了以下措施:
此外,规划还强调了加强慢性病防治科研工作,推动慢性病防治技术创新,为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的发布,对于提高我国慢性病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下,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
脑血栓,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该病是由于脑部血管内形成血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
脑血栓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过度劳累等,也会增加脑血栓的风险。
脑血栓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等,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和扩展。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和骨瓣减压手术等,可以去除血栓和缓解脑部压力。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的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脑血栓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脑血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2型糖尿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患者人数占总糖尿病人数的90%以上。因此,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至关重要。饮食作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那么,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食用油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玉米油和橄榄油作为烹饪用油。这两种油不仅能够软化血管,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且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控制血糖。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过多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和饮料,但偶尔适量食用也是可以的。此外,糖尿病患者应该保持饮食清淡,避免使用味精,尽量少放盐,以减轻肾脏负担。在主食方面,可以适量食用杂粮,如荞麦面、高粱面等,而白面则应该定量食用。
其次,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禁忌。由于糖分摄入过多会加重病情,因此患者需要严格按照糖分标准选择食物。建议患者采用少吃多餐的饮食方式,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豆制品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改善病情。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一些低糖水果,如苹果、西瓜、梨、草莓、樱桃等。这些水果富含维生素,对身体健康有益。但需要注意的是,水果的摄入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血糖控制。食用水果后,患者应适当减少饭量,以保持血糖平衡。
对于血糖控制较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子、橘子、橙子、草莓等,但摄入量不宜过多。食用水果的最佳时间是在两餐之间血糖较低时。需要注意的是,西瓜的糖吸收速度较快,因此不建议食用。香蕉中含有较高的淀粉,应将其视为主食。
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轻型病例,饮食疗法可以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结合口服降糖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对于1型糖尿病及重症病例,除了胰岛素等药物治疗外,积极控制饮食也是必不可少的。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患者必须严格遵守。
在日常生活中,糖是许多人喜爱的食品之一,但你是否知道,过量摄入糖分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糖尿病这一代谢性疾病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糖尿病不仅会导致血糖升高,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
那么,吃糖是否会导致糖尿病呢?事实上,吃糖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过量摄入糖分会导致肥胖,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据统计,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4倍。
值得注意的是,糖上瘾的问题不容忽视。研究发现,精制糖可能比可卡因更容易让人上瘾。在动物实验中,研究者让大鼠选择含有白糖或可卡因的饲料,结果令人惊诧,94%的大鼠选择了糖,甚至包括那些对可卡因上瘾的大鼠。这说明,糖分对人体的诱惑力不容小觑。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糖分的摄入。其次,要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此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量摄入糖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中心副主任肖新华提醒,家长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盲目满足其饮食需求,而是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让我们共同关注糖尿病,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冰格,这个看似平凡的厨房小物件,其实拥有着意想不到的“食用”价值。它不仅限于制作冰块,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出许多创意和趣味。以下将为大家介绍9种冰格的“食用”妙用,让你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冰格的魔力。
1. 果味冰块:清凉解暑,增添口感
将新鲜水果切成小块,放入冰格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冰箱冷冻。制作出果味冰块,不仅可以作为夏日消暑解渴的佳品,还能在炎炎夏日增添一份清凉。
2. 香料保存:新鲜香料,长久保存
将新鲜香料洗净擦干,切碎后放入冰格,倒入初榨橄榄油或融化的无盐黄油,封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冻。这样不仅可以长时间保存香料,还能让香料更加浓郁。
3. 咖啡冰块:冰爽咖啡,回味无穷
将冷却的黑咖啡倒入冰格中,放入冰箱冷冻。制作出咖啡冰块,既可以用来制作冰咖啡,也可以在炎炎夏日为饮品增添一份清凉。
4. 水果冰棒:夏日甜品,清凉可口
将椰奶、果汁和果蔬冰沙倒入冰格中,放入冰箱冷冻。制作出美味的水果冰棒,为夏日带来清凉和美味。
5. 南瓜咖啡冰:秋日饮品,温暖身心
将冷却的南瓜咖啡倒入冰格中,放入冰箱冷冻。制作出南瓜咖啡冰,为秋日带来温暖和舒适。
6. 花生酱巧克力:情人节礼物,浪漫甜蜜
将黑巧克力切碎,隔水融化,与花生酱、蜂蜜、少量cereal crumbs和少量水混合成浓稠的状态,倒入冰格中,放入冰箱冷冻。制作出花生酱巧克力,为情人节增添一份浪漫。
7. 酸奶冰块:丰富口感,提升饮品
将希腊酸奶倒入冰格中,放入冰箱冷冻。制作出酸奶冰块,可以在制作smoothie时提升口感和丰富度。
8. 椰汁冰块:清爽解渴,健康美味
将椰子水倒入冰格中,放入冰箱冷冻。制作出椰汁冰块,可以用来搭配苏打水,或者直接食用,清凉解渴,健康美味。
9. 巧克力草莓:浪漫甜蜜,简单易做
将巧克力切碎,与酥油加热搅拌至顺滑,草莓洗净去蒂,将草莓浸入巧克力酱中,放入冰格中冷冻。制作出巧克力草莓,简单易做,浪漫甜蜜。
威廉·奥斯勒曾经说过,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从本质上来讲,治病救人是一种善良人性和友爱情感的表达。而卖药者是最有能力、最有条件去展现人文关怀和有温度服务的一方。
医药市场从未改变的只有改变本身。
“药占比”、“4+7带量采购”、“两票制”、”医药分家”……在过去的几年,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急风骤雨,“4+7”带量采购更是按下了整个医药产业升级的按钮。然而,政策和行业虽越来越规范,但患者实际能感受到的购药体验却没有为之改善。
怎么破?
4月8日,首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盛大开幕,国内互联网医药健康领军企业111集团与武汉市黄陂区政府联合主办了“互联网+医药健康发展高峰论坛”。论坛上,39健康网有幸采访到111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于刚博士,就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及111集团发展理念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采访中,于刚博士表示,目前,中国的药品流通行业存在多层级碎片化的问题,导致行业低效、不透明,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大众买单。而针对当前国内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看病难、买药贵,医保的区域化以及医药流通中的痛点,111集团推出的医药新零售“O+O”解决模式。
……
事实上,作为首家提出O+O新零售模式的公司,111集团建立了一整套线上的基础设施,可以让用户足不出户,在家里就享受续方服务。如果患者手上已经有处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1诊问诊,在医药专业人员审方后,将药品送到家门口。如果没有处方,经过111集团旗下的互联网医院的医生问诊,就可以获取电子处方。
……
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111集团在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用药满意度方面,也定会给出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