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冠心病一大“凶手”——脂蛋白α知多少?

冠心病一大“凶手”——脂蛋白α知多少?
发表人:我是大医生

年龄大了,冠心病就容易“找上门”!它的危害可不小,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吸烟等都容易诱发冠心病,除此之外,血浆中还有一种物质也容易伤害我们的心脏,它就是脂蛋白α。

 

 

1.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学名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又叫做缺血性心脏病。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血泵,能为全身的器官提供血液和营养;然而,心脏自身也需要血液的“滋润”,而这种“缠绕”在心肌壁上,能为心脏供血的血管就是冠状动脉了。冠状动脉如果发生狭窄,就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出现功能障碍,这时我们就是出现了冠心病。

 

一般什么原因会导致冠状动脉的狭窄呢?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所谓粥样硬化,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一种血管壁上长了粥糜样纤维斑块,因而变硬变厚的疾病。这一粥样斑块如果长在冠状动脉上,就会引起冠状动脉的狭窄,造成冠心病,进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多种临床症状[1]

 

 

2.  什么是脂蛋白α?

 

在血液中,脂质由于不能溶于水,往往不能单独存在运输;它会被组装成一种特殊的形式——脂蛋白,即脂质和蛋白质的结合体,我们就把这一能“运载”脂质的蛋白质叫做在载脂蛋白。

 

我们常说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就是脂蛋白的一种形式,主要用来运输人体内自己合成的胆固醇。脂蛋白α则是LDL的“亲戚”,相比于LDL,只是多了一种载脂蛋白——载脂蛋白α。这种载脂蛋白和人体内的纤溶酶原同源,可以和纤溶酶原“抢夺”结合位点,进而影响纤溶酶原的溶栓功能[2]

 

 

3.  脂蛋白α和冠心病的关系

 

脂蛋白α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脂蛋白α较高的人往往更容易患上冠心病。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形成的。原来,LDL是一种小而致密的颗粒,容易“渗入”血管壁而沉积在其中。脂质沉积会吸引巨噬细胞迁移过来进行吞噬清扫,形成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如果“吃撑”了,还会破裂崩解,释放出其中的脂质。泡沫细胞和泡沫细胞的“尸体”堆积起来,就会最终形成粥样斑块,引起动脉硬化。

 

和LDL结构和功能相似的脂蛋白α也容易穿过血管内皮屏障,形成脂质斑块,引发动脉粥样硬化[3]。除此之外,由于脂蛋白α含有特殊的“武器”——载脂蛋白α,能对抗纤溶酶原的溶栓作用,促进冠脉内血栓的形成。这一血栓也会造成冠脉的狭窄,引发冠心病[4]

 

 

“臭名昭著”的LDL常常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与之类似的脂蛋白α也不遑多让,可能诱发冠心病!

 

了解了它们的危害,就要行动起来!我们可以通过健康饮食、增强运动,来阻止这两类“坏”脂蛋白伤害我们的心脏!

 

【参考文献】
[1]步宏,李一雷主编;来茂德,王娅兰,王国平,陶仪声副主编.病理学 本科临床 配增值 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7.
[2]李瑞香,刘恩桥.脂蛋白(α)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中的作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S1):30-31.
[3] Heermeier K, Schneider R, Heinloth A, Wanner C, Dimmeler S, Galle J. Oxidative stress mediates apoptosis induced by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nd oxidized lipoprotein(a)[J]. Kidney Int. 1999;56(4):1310-1312. 
[4]吴春芳,陈良华,陆国平,龚兰生.脂蛋白(a)对HepG_2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分泌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03):71-73.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甚至猝死!一旦确诊,往往难以治愈,大家一定要在年轻时就做好一级预防,戒烟戒酒、均衡饮食、规律作息,远离容易诱发冠心病的各种危险因素。然而,有一些危险因素,我们却难以避免,它们就是那些来源于基因的“缺陷”。

     

    一.    什么是冠心病?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冠心病具体指什么。冠心病,学名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又名缺血性心脏病。心脏作为人体血泵,为全身供血的同时,自身也需要血液的“滋润”,而为心脏供血的就是缠绕在心壁上的冠状动脉了。当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时,就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到一定程度,出现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害,就会发展为冠心病!

     

    那么,什么因素会导致冠状动脉的狭窄呢?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谓粥样硬化,指的是一种由于脂质等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一种“粥糜样”斑块,进而引起的动脉狭窄和硬化。粥样斑块形成后,还可能继发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病变,进一步加重冠脉狭窄,引起严重的心绞痛等症状。

    二.    四大冠心病危险基因 [1]

     

    1.  致高Hcy的基因

     

    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是导致冠心病的一大危险因素[2]。原来,高Hcy容易发生氧化,产生大量过氧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人体内很多基因的表达产物都会参与Hcy的代谢,这些基因一旦出现缺陷,就会导致高Hcy,进而诱发冠心病。

     

    2.  PAI-1基因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是人体内一种能抑制纤溶酶原激活,阻止纤溶酶溶解血栓的蛋白质。PAI-1基因一旦出现异常,表达出过量的PAI-1,发挥促进血栓的作用,就容易堵塞冠脉,诱发冠心病!

     

     

    3.  致脂质代谢障碍的基因

     

    我们都知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与脂质在血管壁上的沉积有关。人体内的很多基因都会参与脂质的调节,这些基因如果出现异常,导致高脂血症等脂质代谢紊乱,也容易诱发冠心病。

     

    4.  ACE基因与AT-1基因

     

    血管紧张素 Ⅰ转化酶(ACE)和1型血管紧张素 Ⅱ受体(AT-1)是两类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和发挥作用的蛋白质,而血管紧张素有着收缩血管的活性,一旦表达过量,也容易引起心肌缺血,诱发冠心病。可见,ACE基因和AT-1基因的异常也是冠心病的一大危险因素。

     

    上述四大类型的基因,和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基因如果出现缺陷和异常,也容易诱发冠心病。可见,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所以冠心病家族的成员一定要小心了!但是,有研究表明,冠心病的遗传因素在所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其实“分量”较轻,没有饮食和生活方式对我们的健康的影响大,所以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首先还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Konecky N, Malinow MR, Tunick PA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homocysteine and aortic at herosclerosis[J]. Am Heart J, 1997, 5:34-40.
    [2]王志勇,陈新山,葛振奎,秦启生.冠心病遗传性危险因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00(03):184-185.
  •   专家介绍:

      马怀英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主任医师,CCU病房主任

      毕业于锦州医科大学,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曾在北京安贞医院进修

      擅长心血管病诊治,曾获得朝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朝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辽宁省青年科技进步奖,朝阳市十佳青年医师,朝阳市医学会司法鉴定专家库成员,辽宁省医学会冠心病组组员,辽宁省医学会老年病学组委员。

      你了解高胆固醇血症么,你知道胆固醇么?你知道胆固醇数值降低到多少才是合适的么?是不是越低越好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下高胆固醇血症的知识。

      高胆固醇血症是指新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动脉壁上形成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胆固醇的堆积使动脉狭窄,血液难以通过,引起血压升高,器官缺血;还导致血管壁僵硬、弹性下降;斑块破裂时会导致炎症和血块的形成(血栓),当血栓堵塞心脏和脑血管造成血流突然中断时,就引发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这是高胆固醇血症最危险的后果。

      知道了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那么胆固醇的作用有哪些呢?早在18世纪人们已经从胆石中发现了胆固醇,1816年化学家本歇尔将这种具有脂类性质的物质命名为胆固醇。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也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前体。胆固醇经代谢还能转化为胆汁酸、类固醇激素、7-脱氢胆固醇,而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就会转变为维生素D3。但是胆固醇是有好坏之分的。人体中的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种,此外,还有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中间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被称为“好胆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偏高,会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被称为“坏胆固醇”。“坏胆固醇”就一定坏么?

      胆固醇这种类似脂肪的物质,它同脂肪一样不溶于水,只能借助载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转运,如果没有脂蛋白,胆固醇就不能与血液相溶,就像菜汤里的油花漂浮在水面。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它们分别负担在血液中转运外源性脂肪、内源性脂肪和胆固醇的输送与回收。因低密度脂蛋白主要负担将肝脏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身体的各个组织细胞,而不负责将送出的胆固醇收回,且送出的部分胆固醇被氧化,身体的组织细胞对氧化的胆固醇不能吸收利用,故导致这些被氧化的胆固醇滞留在血液中,并黏附在血管壁上。由此被人们称之为“坏”胆固醇。

      胆固醇是人体组织结构、生命活动及新陈代谢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它参与细胞与细胞膜的构成,对生物膜的透性、神经髓鞘的绝缘性及保护细胞免受一些毒素的侵害起着不可低估的效用。其次,人体的免疫系统只有在胆固醇的协作下,才能完成其防御感染、自我稳定和免疫监视三大功能。第三,胆固醇是类固醇激素的基本原料,这些激素与人的生理反应、水和电解质代谢、生殖繁衍关系密切,若其原料匮乏,势必影响人体的健康发育。

      那么,胆固醇低了会怎样呢?

      首先,胆固醇降低会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弹性下降,引发脑卒中等疾病。我们知道,胆固醇在体内参与细胞膜的组成,并对维持和营养细胞膜,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过低,就会影响到细胞膜的稳定性,使细胞膜弹性降低、脆性增加,最终影响到血管的弹性。

      低胆固醇者免疫力下降,激素缺乏。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其中孕醇酮、皮质激素、孕酮、雄激素及雌激素等的前体都是胆固醇。这些激素对调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以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人体应激性反应、免疫功能均有重要影响。比如皮质激素合成减少,就会导致应激能力降低,免疫力下降,使正常的抗病能力减弱。

      最后,低胆固醇者易冲动。科学研究发现,胆固醇和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脂类成分。生物膜中的胆固醇结合疏松,可与血清胆固醇自由交换。因此,血清胆固醇降低可使脑细胞膜上的胆固醇减少,从而使细胞上依附于脂类的5-羟色胺受体减少。临床医学已证实,脑中5-羟色胺低下时,有自杀倾向的抑郁行为和侵袭行为增加。

      综上所述,胆固醇其实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用的物质,血液中的胆固醇高了不行,太低了也不行,并非越低越好。

      在对待食物胆固醇方面,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胆固醇极其有害,坚决不吃或尽可能不吃。持这种观点的人其实是对胆固醇在人体内的作用缺乏清楚的认识。如果过分忌食这类食物,很容易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导致贫血和其它疾病的发生。另一种观点认为胆固醇对人体无多大危害,人们无需禁忌。这种认识也是极片面的,缺乏对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长期过量的摄入食物胆固醇,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人群来说,研究表明食物中的胆固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也已经取消了对于膳食胆固醇的限制,但胆固醇超标的人群还是建议适当控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现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约2.9亿,心血管病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高脂血症,恰恰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通过对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大中动脉一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就可以出现脑卒中、心肌梗死、缺血性肾脏疾病,严重者可以发生猝死。

      你知道吗?下边的人群都容易患高脂血症

      1.肥胖,

      2.高血压,

      3.糖尿病,

      4.女性更年期,

      5.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胆固醇升高;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胆固醇可降低)。

      肥胖与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常表现为甘油三酯高和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但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即使化验单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不高,也应服用小剂量他汀。这对预防冠心病或缺血性卒中十分重要。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也常有胆固醇升高。慢性肾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与缺血性卒中。

      高脂血症的分类

      临床意义的高血脂症:

      1、单纯高甘油三脂血症(A型):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mmol/L,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

      2、高胆固醇血症(B型):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

      3、混合型高脂血症(C型):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27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

      4、预防型(D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mmol/L。 (其中任何一条符合都可诊断为高脂血症)

      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联合制定的2019年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刚刚正式颁布,很多媒体已对此进行了报道。新指南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控制目标提出了推荐建议:

      1)心血管低危患者LDL-C控制目标为<3.0 mmol/L;

      2)中度心血管风险患者LDL-C控制目标为<2.6 mmol/L;

      3)心血管高危患者LDL-C目标值为<1.8 mmol/L;

      4)心血管风险极度高危的患者LDL-C目标值为<1.4 mmol/L;

      5)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患者经过最大耐受量他汀治疗后,2年之内仍出现复发性血管事件,可考虑将LDL-C降至<1.0 mmol/L。

      需要指出的是,指南中对于极度高危的心血管病患者的定义更为宽泛,包括:确诊的ASCVD患者,即此前发生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曾接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以及外周动脉疾病。冠脉造影或冠脉CT证实两支或以上主要冠脉狭窄>50%、或超声证实颈动脉狭窄>50%也纳入极度高危的范畴。糖尿病合并靶器官损害(微量白蛋白尿、视网膜病变、或肾病)或合并至少3种主要危险因素、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20年、重度慢性肾病(eGFR<30 mL/min/1.73 m2)、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合并ASCVD或伴有另外1种主要危险因素、以及计算10年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风险SCORE评分≥10%者均属于极度高危患者。

      指南所定义的极度高危患者涵盖面非常广泛,既包括二级预防对象,也包括部分一级预防对象。这就意味着更多的患者需要将LDL-C控制在1.4 mmol/L以下。指南中所定义的高危心血管患者包括:总胆固醇>8.0 mmol/L、LDL-C>4.9mmol/L的患者,或血压≥180/110 mmHg的患者,不伴其他危险因素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不伴靶器官损害但糖尿病病程≥10年者或伴有其他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eGFR为30-59 mL/min/1.73 m2的中度慢性肾病患者,以及计算10年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风险SCORE评分为5%~10%之间的患者均属于高危人群。这意味着,大量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对象应将LDL-C控制在<1.8 mmol/L以下,强化降胆固醇治疗已成为AS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大趋势。

      面对高胆固醇血症这个“隐形杀手”,首先要有科学的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饮食有节有度,维持合适的体重和适度运动。因此,防治高胆固醇血症需要我们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并积极监测胆固醇的数值变化:

      1、合理饮食: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化合物。

      2、控制体重:能量摄入应低于身体能量消耗,维持健康体重(BMI:20.0~23.9kg/m2)

      3、坚持运动:每周5~7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代谢运动

      4、戒烟限酒:完全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限制饮酒

      但是生活干预仅能减少部分外源性胆固醇的,无法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只有通过药物治疗,才能降低体内占绝大部分的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目前医学界和众多权威指南一致公认他汀是降低“坏”胆固醇最强且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大的首选药物。对于可以导致高胆固醇血症的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肾病综合征、肝脏疾病等要积极治疗,监测总胆固醇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 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粥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也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我们平时所说的心肌梗死心绞痛等都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冠心病罹患以后寿命还能有多久呢?冠心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今天咱们一起走进冠心病,聊一聊和这方面有关的话题。

     

     

    一、为什么一说心脏病就可怕呢?

     

    之所以说心脏病、冠心病可怕,是因为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的一种,说到心肌梗死很多人都觉得非常的可怕,当然除外心肌梗死像心绞痛,等冠心病的类型也会让我们觉得非常的恐惧!为什么冠心病那么可怕呢?这主要是因为心脏是我们人体的机器,心脏一旦出了问题,那么我们的寿命将可能大大折扣。之所以担心心脏病,还是因为心脏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二、关于所有的冠心病都很危险吗?

     

    当然也不是,在冠心病中也有比较轻微的冠心病,甚至有些人连症状都没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匿性冠心病。比较轻微的冠心病患者可能连症状都没有,而且因为病变稳定,患者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如果患者又能够较好的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那么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三、如何防范冠心病的风险?

     

    其实冠心病危险不危险,主要取决于冠心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部位,以及合并的相关并发症,我们的处理方式等诸多因素。即便是提问者说到的80岁的冠心病,如果处理得当,那么也会让我们和疾病和谐相处,但即便是二三十岁的冠心病,如果部位时间和情况都比较严重,也会因此而危及我们的生命。

     

    如何防范冠心病的风险,当然首先确诊冠心病以后需要合理的口服药物,这是预防冠心病的首要措施,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减少冠心病风险,防范冠心病发生意外。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鸡蛋的蛋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所以网络上有很多传言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吃蛋黄,这可信吗?”

     

    发出这个疑问的是我的一个朋友,他在网上看到有一些观点认为蛋黄的胆固醇高,因此不适合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食用。他父亲得了冠心病,但是每天都吃2个鸡蛋,怎么劝都劝不动,他因此特别担心这样会加速冠心病的进展,所以才问了我上面的问题。

     

    蛋黄的胆固醇含量高不假,但是是不是这就意味着心血管疾病患者就不能吃了呢?

     


    1.人们对鸡蛋的恐惧,来源于一个关于兔子的实验:


    在1913年的时候,俄罗斯的一个病理学家做了一项关于兔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每天给兔子喂食很多的胆固醇,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些兔子的血管普遍都出现了动脉粥样化的情况,由此得出结论吃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1937年的时候,有生物学家提出,如果在吃鸡蛋的时候不吃蛋黄,就可以防止胆固醇升高,并且还能远离心血管疾病。


    一个叫做安塞•基斯的科学家本来也支持膳食胆固醇学说,但是他自己做的研究却发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即无论给参加试验的人员吃多少的胆固醇,甚至是每天吃2000mg(相当于15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的超量胆固醇,这些参与者的胆固醇好像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瑞典的一个医生拿自己做实验,最开始的时候每天吃一个鸡蛋,后来改成一天吃8个鸡蛋,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血脂不但没有升高,反而还降低了!


    兔子吃了很多的胆固醇以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那为何人吃了同样多的胆固醇,好像变化并不大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有科学家考虑可能和兔子是食草动物有关!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的情况下,兔子吃到的胆固醇是很少的,长期的进化使得兔子没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但是人类就不一样了,每天本身就会制造1000~2000mg的胆固醇,这个是人体胆固醇的最主要的来源,而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的比例大概在20%左右。


    与此同时,人类的食物中本身就含有比较多的胆固醇,长期的进化使得人体具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对于这句话,可能都不太理解,这里我来解释一下。如果你吃的胆固醇多了以后,那人体合成的胆固醇就会减少;相反,当你吃的胆固醇少的时候,人体制造的胆固醇就会多一些。

     


    2.吃蛋黄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吗?每天吃多少鸡蛋合适?


    可能大家的潜意识认为人吃了多少东西就吸收多少,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不是杯子,不是说你往里面倒多少东西,杯子里就有多少东西,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摄入的营养物质之间并不一定成正比。


    上面已经说了,人体本身是具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的。大家估计都知道这个事实,即使有些人虽然饮食很清淡,但是血脂依然偏高,这个主要的原因是血脂的调节能力出了问题。


    人体血脂的最主要来源是肝脏合成,其次才是从食物中摄取,如果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是特别高的话,那对血脂的影响是很小的。换句话说,适当吃点蛋黄也不会引起血脂升高,更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过需要注意,虽然人体对胆固醇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调节能力,胆固醇依然会升高,胆固醇高了以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也就是说,蛋黄的太多,超出了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美国


    在之前的《美国人饮食指南》中提出了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超过300mg的建议,不过后来的很多实验研究证实了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对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的影响是很小的,因此在2015年的时候美国卫生部和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就取消了每天300mg胆固醇摄入量的建议。


    实际上与人体胆固醇最相关的食物成分是饱和脂肪酸,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能超过总热量的10%。对于一个70kg的成年人来说,如果每天进行中等的活动量,那每天摄入的能量在2000kcal左右,通过饱和脂肪酸获得的能量是2000×10%=200kcal。


    1g的饱和脂肪酸产生的热量是9kcal,那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超过200/9,近似等于22g。一个鸡蛋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大概是1.6g,所以每天最多摄入的鸡蛋数量是22/1.6,近似等于13个鸡蛋。换句话说,你每天不吃别的饱和脂肪酸(比如动物油、椰子油、棕榈油等),每天最多能吃13个鸡蛋。


    肾脏


    不过话说回来,吃的鸡蛋太多,即便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也不太合理。人体胃肠道的吸收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量以后,那就不再吸收了,这对食物来说是一种浪费。与此同时,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吃的太多以后,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虽然单个鸡蛋中的能量不高,但是吃多了以后会使人摄入的热量增加,这会增加肥胖的概率。


    每天吃多少鸡蛋并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结合个人的情况而定。根据我国的膳食指南,在饮食正常的情况下,每周不要吃超过7个鸡蛋。对于特殊情况者标准也不太一样,老年人可以每天吃1~2个鸡蛋、重体力劳动者和青少年以及儿童每天可以吃2~3个鸡蛋、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患者每周可以吃2~4个鸡蛋。

  • 一、冠心病是咋回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是一慢性疾病,其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从而导致病变冠脉所供应的心肌缺血改变的一种疾病。所以,通俗的来讲,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一种综合征。

     

    冠心病平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时间的转移,病变和病情可能会逐渐地加重。患者也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多数冠心病表现为活动耐量下降或者不能活动,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疼、气短或者憋气等不适症状,休息后可缓解。但也有冠心病直接表现为猝死、心律失常或者心功能不全。

     

     

    二、冠心病有哪些可怕的结果?

     

    1.影响生活质量

     

    冠状动脉长期缺血的情况下,最终会导致远端下游相应的灌注区域的心肌缺血,从而导致患者活动后不适,甚至不能活动,或者静息状态下也发生心绞痛,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导致心功能不全

     

    长期持续的心肌缺血,会导致缺血性心肌病,心肌重构,心脏扩大,从而使得心脏泵功能衰竭,患者出现活动后气喘,不能平卧等左心功能不全症状,或者合并下肢水肿,肝淤血,胃肠道淤血等右心功能不全症状,甚至同时出现全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3.导致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可表现为早搏,房早或者室早,严重者可表现为室速、房颤,甚至室颤或者心脏骤停。而心律失常多数继发于心肌缺血之后,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4.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长期持久的冠心病,即使在服用药物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进展,如果不服用药物,进展的速度可能会更快,冠心病五种类型中,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是大家了解最多也最常碰到和听到的一种类型。冠脉狭窄的基础上,斑块的破裂会导致血小板急剧聚集,从而导致血管管腔的急性闭塞,就是常说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死亡,也是冠心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5.猝死

     

     

    冠脉狭窄的突然加重或者堵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从而导致心脏骤停的结局,就是心源性猝死。在冠心病的分型中,分为“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无症状型、心力衰竭或(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共五种类型。从字面意思也可以看到,猝死型可能是冠心病最为残酷的一种也是最不能让人接受的一种类型和结局了。

     

    当然,除了以上危害,冠心病还可以有其它一些并发症或者危害,但无论怎样,一旦出现并发症或者不良结局,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预期生存寿命。

     

    三、怎么防止这么可怕的事情发生?

     

    虽然冠心病的危害比较大,但我们也不要对过于恐惧冠心病。因为,冠心病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发生的疾病。即使已经换上了冠心病,也可以通过二级预防而得到效果很好的治疗。我们怎么防止这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呢?

     

    1、控制体重,饮食清淡

     

    控制体重可减轻心脏负荷,也可减少冠心病的相关并发症。清淡饮食可减慢冠心病进程,日常饮食中,无论是食物的颜色还是品种,都要注意均衡搭配,保证食材的新鲜,只有从细节入手,才可以让冠心病更长久。

     

    2、避免超负荷工作,减轻日常压力

     

    超负荷工作和压力太大,是现代人的常态,长期使体内的心脏“发动机”全速运转,可能是现代人冠心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的主要原因。 学会调节生活节奏,张弛有度,工作有节,才能让我们远离冠心病和其他疾病。

     

    3、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健康体检

     

    避免抽烟喝酒,避免熬夜吸毒,避免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可以减少相当比例的冠心病。而且定期健康体检,尤其是已经罹患冠心病的人群,定期的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可以尽早发现和识别可能出现的冠心病并发症。

     

    4、住的离医院近点

     

    对,你真的没有看错,住的离大医院近点是减少冠心病不良结局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一旦发生严重的冠心病并发症,可以自己处理的概率非常小,而发病时离大医院太远而延误治疗,是冠心病常见的遗憾。有基础病的人应尽量避免在拥挤环境中活动,如果一旦发生冠心病,及时到有急诊手术条件的大医院就诊,可减少相当比例的不良风险。

     

    冠心病,很可怕;但是直面已经发生的冠心病,正确的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冠心病,也可以幸福快乐的好好活着......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也被看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参与者,也因为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看作是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的重要元凶。所以,在所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治疗中,低密度脂蛋白都被看做是最需要降低的一个指标。但低密度脂蛋白要降低多少,才能符合我们的要求,才能降低事件,减少并发症呢?

     

     

    一、低密度没有下限,越低越好?


    原来一直认为,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尽可能的减少事件,但降得过低是否有害,一直存在争议。直到19年的8月31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发布最新的“血脂异常指南”。指南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布,其结果直接颠覆了我们的想象,指南明确的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越低越好,不设下限。降得更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才足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在心血管病高风险和特别高风险的患者。但新指南直接提出无下限,可见欧洲心脏病学会还是经过认真讨论后的积极决定!可见降低血脂对于冠心病的重要性! 


    二、低密度降得越低越好有什么依据?


    为什么不对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做出最低下限呢?难道不是这样的过低对我们人体健康可以产生危害吗?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低密度脂蛋白所谓的安全下限,那为什么就没有下限了?陈大夫个人认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的降脂药物和降脂相方法,还不足以把低密度脂蛋白降的过低以引起健康危害。第二个原因可能就是为了更加提高降脂治疗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和地位,让我们充分认识降脂的重要性!可能这两个原因是欧洲心脏病学会,不对低密度脂蛋白做出最低下限的关键原因。

     

     

    三、怎样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需要在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我们姑且不谈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干预,直接讲述药物的治疗。药物治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指南推荐中,首先仍然是首选他汀类药物,如果他汀类药物不能使得低密度脂蛋白达标,那么建议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联合降脂治疗。对于药物不能耐受或者仍然不能使得低密度达标的患者,可以使用PCSK9抑制剂使用使得低密度脂蛋白达标。PCSK9抑制剂是近两年上市的新型药物,是一类抑制PCSK9(Kexin样前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家族的第9个成员)的化合物,是一类最新的降脂新药。

     

    而低密度没有下限等所有这些都提示我们,需要充分认识降脂治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如果你的认识还停留在要不要降脂治疗的层次上,那么你就大错特错。降脂治疗没有下限,所以不要为降脂找借口和理由了!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原来是大家所不熟知,一个比较陌生的东西,但随着大家对健康的越来越重视,尤其是体检的越来越多,低密度脂蛋白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关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有什么作用,他升高又需要怎样来应对?你们知道吗?

     

     

    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什么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在血浆中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变而来,主要在血管内合成,是运输胆固醇到肝外组织的主要运载工具。胆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可以把血液中的脂质运输到血管内皮,逐渐沉积于血管壁上,也就导致了我们常常听到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斑块出现不稳定,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比如冠心病,脑梗塞,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等等。所以在已经被证实的研究中把低密度脂蛋白看作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个罪魁祸首,这也主要是因为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二、低密度升高真的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吗?

     

    事实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只是会增加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概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但即便如此,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仍然被看作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三、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需要怎么办?

     

    很多种因素都能够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升高。超重和肥胖的人容易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和其他血脂升高一样,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也需要先从生活方式干预开始,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基础!当然,很多时候,如果有必要,需要进行必要的药物干预治疗!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事件,改善预后!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冠心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是一种很常见的心脏病,发作时,不仅会引起胸口疼痛,还会引起胃部、手臂、脖子、后背等多处疼痛,并伴随着恶心、头晕、出汗、呼吸不畅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是一种让人闻风丧胆的疾病。

     

     

    冠心病一般和年龄、职业、饮食习惯、肥胖、血压、血脂、血糖、抽烟、以及遗传有关,并分为不同的类型。

     

    心绞痛型

     

    发作时,胸骨附近疼痛,胸闷,情绪上焦虑不安,这个过程会持续几分钟,并且疼痛会发散到肩、背部,手臂或咽喉等多个部位。患者还会有头晕、身体虚弱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心肌梗塞型

     

    这种类型一般发生在静息时,没有剧烈运动却出现心绞痛,表现为胸口压迫、闷塞等,如果出现手掌、腕部或手指麻木刺痛,可能是此种类型。同时,这种类型还会导致上腹部疼痛,容易出现冒冷汗、恶心、头晕、乏力等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猝死型

     

    这种类型可以直接导致人的死亡,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或栓塞,使心肌急性缺血,导致患者心脏骤停,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病症。

     

    其实,在中老年人群中,这种病症比较常见,但是因为症状不太明显,加上隐性的特点,很容易被人忽略。直到症状严重时才被人发现,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具备很多急救的技能,比如发作时,应及时吃药,立刻休息,不要硬抗,外出时记得随身携带药物,以防突发情况。

     

    冠心病患者日常护理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病从口入,也适用于冠心病,不重视饮食习惯很容易引起冠心病反复发作,损害人体健康。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少喝酒,酒精容易刺激血管,引发病症。同时,要戒掉香烟、咖啡以及浓茶等,忌油腻,宜清淡,营养要均衡,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很多疾病都是被不良的生活习惯所拖累,变得更加严重,生活习惯不只是我们的喜好,不能因为我们自己的想法来规划时间,这样是对身体健康的不负责。养成作息规律,早起早睡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养。平时要注意保暖,降温时记得加衣,以免呼吸道受感染。空气质量较差时,出门记得佩戴口罩。

     

    保持心情愉快

     

    精神过于紧张对冠心病的病情不利,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冷静,避免动怒、焦虑、悲伤、兴奋等激动的情绪。情绪对于病情的恢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长期处于负面情绪或精神压力中,也会影响病情,保持乐观,放松心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病魔。


    虽然冠心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控制住病情,减少病情对身体状况的影响。

  • 冠心病是常见病,高发病,也是危及我国居民健康的杀手之一。

     

    冠心病分分型,心绞痛型,心肌梗塞型,心律失常型,猝死型,无症状型,而在这些分型中,有许多冠心病都会出现心肌梗塞,所以,一旦发现冠心病,怎样预防心肌梗塞,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也是避免冠心病威胁我们生命安全的重中之重。

     

     

    其实,冠心病如何预防心肌梗塞,在冠心病的指南中已经有明确的指导,因为一旦发现冠心病,为了预防冠心病出现急性心血管事件,就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而在内科学教材中,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有着明确的指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BCDE,二级预防的ABCDE已经成为预防冠心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金标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先来认识一下冠心病二级预防的ABCDE。

     

    咱们就一项一项来解读一下,怎样做到ABCDE来预防冠心病出现急性心血管事件?

     

    A.阿司匹林(Aspirin)和(anti-anginal therapy)抗心绞痛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一旦确诊冠心病,阿司匹林和ACEI类药物,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功不可没,只要没有禁忌症,这两类药物都需要使用,而且建议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可明确的减少心血管事件;anti-anginal therapy抗心绞痛治疗可改善冠心病的生活质量,但有资料显示,抗心绞痛治疗不可改善冠心病的预后,但ACEI则相反,ACEI有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可抑制心肌重构,减少心脏重塑,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疾病的发展。

     

    B. β—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和控制血压(Blood Pressure)。

     

    目前已证实,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可明确的改善冠心病的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在一旦确诊冠心病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禁忌症,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也不可或缺。而控制高血压,其意义就无需多言,高血压本身是一个疾病,也是导致冠心病的常见诱因之一,确诊冠心病,如果不控制血压,那么冠心病的急性事件会大幅上升。

     

    C.血脂控制(Cholesterol)和戒烟(Cigarettes)。

     

    血脂控制,主要是控制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和达标,可以有效地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而且最新的美国和欧洲指南,包括我们的指南也明确的指出,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无需考虑胆固醇水平,所以,一旦确诊冠心病,即使胆固醇正常,也要使用降脂药物,主要是他汀类药物。而抽烟是明确的冠心病高危因素,如果不能戒烟,冠心病确诊后,其急性心血管病事件会成倍的增加,所以,戒烟是冠心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D.合理饮食(Diet)和控制糖尿病(Diabetes)。

     

    冠心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所以才有了合理饮食的提出,低盐低脂饮食,可改善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病,一旦确诊冠心病,提倡饮食清淡,多吃蔬菜,少吃肉蛋,才能减轻心脏发病风险。糖尿病史冠心病的一大罪魁祸首,糖尿病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其十年内心血管发病风险会成倍的增长,所以,控制好血糖,才能减少冠心病。

     

     

    E.运动(Exercise)和健康教育(Education)。

     

    确诊冠心病后不是不能运动,在心脏康复中,运动处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确诊冠心病后,合理的运动和体育锻炼,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生活质量,也是减少冠心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手段。健康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不仅仅是良好的服药依从性,还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生活习惯等等等,只有自己知道如何做,才能避免更多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做到了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减少心梗发生的基础,如果不能做到以上这些,仅仅靠一个想法或者是一个保健品,是不可能把心梗拒之门外的。

     

    亲,赶快行动起来吧!

     

  • 冠心病是常见病,严重的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病一样,冠心病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很多患者罹患冠心病以后,担心冠心病所带来的对自己寿命的影响,那么冠心病到底影响寿命多吗?冠心病的患者能够活多久呢?

     

     

    一、冠心病就不能长寿吗?

     

    冠心病患者肯定可以长寿,而且很多冠心病患者比正常人活的久的也不在少数。我见过百岁左右的冠心病患者活的依然有滋有味,也见过20多岁就因为冠心病而致死的病人。所以冠心病患者不能长寿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冠心病患者如果处理得当,治疗正确,也可以活的更久,活的长寿。

     

    二、冠心病影响寿命吗?

     

    冠心病当然影响寿命,而且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安全的首要疾病。所以冠心病当然威胁我们的生命,而冠心病是不是一定会影响寿命,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性别、年龄、治疗时机、治疗方法、患者依从性、遗传基因、合并相关并发症、诱发因素等等,都影响了冠心病患者能够活多久的问题。同样是感冒,还有H5N1和普通的感冒,有要命的和不用治疗的。冠心病同样如此,轻症的冠心病我们不需要太在意,重症的冠心病可能分分钟就要了我们的命。

     

    三、怎样减少冠心病对我们的威胁呢?

     

    这样的问题最受欢迎,其实这样的问题也最简单。正确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治疗时机,配合医生的治疗,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戒除不良习惯,良好的治疗依从性等,都是改善冠心病对我们生命威胁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就是这么简单地描述,却需要我们背后为之付出非常多的努力,包括患者和医生以及家人。

     

     

    看懂了吗?冠心病可以活的很久,但严重的冠心病也会分分钟要人性命。但无论是哪一种,正确及时的治疗,都是最佳的处理方法。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