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抑郁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和持久的抑郁症状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
抑郁症状群包括情感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精力缺乏、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注意力不集中、制定决策困难、自卑、自责、无价值感、体重与睡眠的变化以及自杀意念或行为等。
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或激越,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预计到 2020 年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此外,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率也非常高,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放弃、逃避、退缩、依赖、缺乏勇气,是处于抑郁之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表面看起来是产生于现实中的挫折与失败,但其根源依然来自于内心中的“战争”。
患者会表现出逃避工作、逃避人际交往的倾向,有时连应付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逃避也会以“病态依赖”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在所依赖的人身边才能部分地面对生活,离开所依赖的对象他什么都做不了。一开始,逃避会令他感觉好过一些,起码可以少一些自我挣扎。但逃得了一时却逃不了一世,这是一场来自内心的战争,就算逃避了所有人,所有事,都不会终结。
这场战争的起源在于两个自我:理想化自我与真实自我。正是因为理想化自我无法达到,而真实自我又无法接受,所以他一直在两个自我的矛盾中挣扎。开始他会奋力地摆脱真我,以达到理想化的自我,当这种挣扎在现实面前变得苍白无力的时候,他就会慢慢地变得自卑与自恨。
当他既无法放弃幻想,又无法面对真我的时候,就会逃避现实来让自己“心安”。毕竟他自己都无法面对这“丑陋”的自己,又怎敢让别人发现,所以逃避也是维系理想化自我的一种手段。缺乏对真我的接纳,有时也会被外移,就好像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他,没有人会接纳这样的他,如果以这样的自己去见人,就一定会受到他人的伤害或抛弃。
总之,因为这种外移的作用(把自己内心中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他可以找到很多支持自己逃避的理由。如,失败、他人的否定、现实的艰难等。但逃避并不能解决这场内心的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失败与挫折。逃避的时间越久,就越没有勇气来面对生活与真实的自己。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导语:我们该如何科学认识抑郁症? 京东健康特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一级主任医师 李凌江为您解答。
专家信息:
李凌江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一级主任医师
中国抑郁障碍研究协作组组长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首席专家
抑郁是一种情绪,喜怒哀乐悲恐惊,人的七情六欲之一。几乎没有人从未体验过抑郁。一般来说,抑郁就是情绪低落,是对现实中某些重要东西丧失后发生的一种情绪反应,如失去亲人、地位、财富,或者信念、名誉、理想等。
专家观点:病理性的抑郁具有三个特点
1)首先,病理性的抑郁除了最核心的症状,情绪低落和没有兴趣(或快感);还有很多其他症状,如睡不好、吃不香、没有精力、木讷(脑子转不动)、注意力不集中、自觉记忆力下降、易否定自己、对生活无望,甚至可能出现自杀。
2)其次,病理性的抑郁是连续的。今天情绪低落,明天又好了,症状不能持续2周以上的,一般不是病理性的抑郁。
3)第三,病理性的抑郁会有功能损害,比如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等,其中社会功能的影响更能指导诊断。社会功能指的是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工作能力及角色转换能力。生理功能指的是睡眠、食欲及躯体症状等。
如果一个人的抑郁具有这三个特征,这种抑郁就是病理性的,或者称为抑郁发作,那就需要医学的帮助了。
病理性的抑郁或者抑郁发作,可以见于很多情况,比如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病人有时亢奋,有时抑郁;分裂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既有精神病性症状,又可以同时有抑郁发作;躯体疾病比如脑卒中后出现抑郁发作等,这些抑郁发作不能按照抑郁症的治疗来进行,否则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
抑郁发作如果经过专业人员诊断,排除了其他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伴随的抑郁症状,就可以诊断为抑郁症。但无论是抑郁发作(病理性抑郁),还是抑郁症,都应该及时寻求医学帮助,接受对抑郁症的规范治疗。
一旦情绪有了问题,自我调整不能起效,症状持续2周以上了,要积极寻求专业人士或机构的帮助,尽快去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门诊、线上心理门诊就诊。
专家观点1:多数抑郁症治疗都是有效的
目前医学研究证明,多数抑郁症患者,通过专业机构的正规治疗,都能得到有效缓解,正常生活。抑郁症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其中最方便,疗效最稳定的是药物治疗。
人们常说的散散步、换个生存环境,调整生活方式,加强适度运动,对抑郁症的治疗也是有帮助的,但这些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抑郁症,抑郁症的治疗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或者结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
专家观点2:医生为患者提供的治疗方案时,会充分权衡疗效与副作用的利弊
不少病人爱问:“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副作用大不大?”
其实,精神专科的医生在制定方案治疗前,已经权衡过利弊了。药物控制病情的“利”,是远远大于副作用产生的“弊”的! 也就是说,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远远小于疾病对个体健康的损害。尤其是中重度的抑郁症,优先选择的还是药物治疗或者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或物理治疗。
术业有专攻,抑郁症病人要相信专科医生的诊断,并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对抗抑郁症!
抑郁症是精神障碍,也是一种精神疾病。它的发生,一方面有生物学原因,与遗传因素、幼时经历等都有关系;另一方面为后天刺激,比如生存环境改变、精神压力大、外界刺激等因素,都可能促使抑郁症发生。所以,为了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要尽量减少精神压力,使情绪保证在正常范围内。
春季养生,不但要养身体,还要调节心理。
“他看起来每天都面带微笑,看似开朗活泼,怎么会得抑郁症呢?”在临床实践中,总能听到这样的疑惑。那么,真的“爱笑”的人就不会得抑郁症吗?事实上,恰恰相反。
有些人出于职业需求,或面子工程,即便已经产生抑郁情绪,依然会伪装成开心的样子,保持面带微笑。这种“习惯性微笑表情”不仅不能减弱或消除痛苦,反而有可能将抑郁和痛苦越积越深。
下面提供几种方法,帮助你自查抑郁。
首先,记录你近两周内的情绪变化。如果你至少两周,持续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经常感到情绪不振,对事物失去兴趣,或是不再感觉愉悦,那你可能是抑郁了。情绪低落的感觉可能时好时坏,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近期正经历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如失恋、亲人离世,你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的症状,但并不是抑郁症。建议向专业的医生咨询,以搞清自己到底是抑郁症还是暂时性的情绪低落。
其次,要留意是否出现抑郁的其他症状。所谓身心一体,除情绪低落、失去兴趣,抑郁症患者还可能出现如下一些症状:
1. 食欲下降,或体重明显降低。
2.睡眠异常,睡不着或早醒。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明显增多也有可能是抑郁症。
3.疲乏劳累,经过休息也不能缓解。
4.集中力涣散,犹豫不决,难以决定。
5.反复出现自杀想法,甚至有计划或尝试自杀。
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有自杀倾向,一定要及时报警,或求助医生,取得专业救治,最好不要尝试私下解决。避免像乔任梁和张国荣那样,令人惋惜。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注意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二者在症状的轻重和出现频率上有较大区别。抑郁情绪是人在应对压力或人生变故时的正常反应,但持续时间超过2周,则要特别注意。
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抑郁情绪可以通过回忆积极的事情,或从特定的活动中获得愉悦;而抑郁症患者则很难调动自己快乐的情绪,对曾经感兴趣的事情,现在也提不起精神,并无法使其获得愉悦和快感。如果你属于后者,就要考虑抑郁症的可能了。
目前,不少人对抑郁症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往往存在讳疾忌医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学识高、身份高的成功人士,出于面子和礼节需要,更有可能带上“微笑”的面具,但这样只会加重病情。其实,抑郁症就像发烧感冒一样,生病了就要及时就医,这样才能早点恢复健康。
作为一种“心灵流感”,抑郁现在已成为常见的心理疾病,号称“第一心理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目前全球有四亿人患有抑郁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病。
为什么会这样?
要知道,情绪是一种能量,是人的心灵、意识和精神世界维护其辦析力和觉察力的动力,
是掩藏在人的生理机制后面的生命力,最重要的,它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心境,如果缺乏流动,那么人一定是死气沉沉的。
情绪缺乏流动的人,他的喜好、探索心、冒险精神、欲望、创意也相应很低,爱的能力也很低,
简单来说,就是他对于世界是麻木的。所以,现实中心理出现问题的,通常不是那些情绪鲜明、爱哭爱笑的人,
而是那些情绪缺乏流动、情绪表达困难的人。而情绪“堵塞”,就产生了所谓的抑郁。
一个被标定为抑郁的人,会无意识地藏起他的快乐,只有在梦里,快乐体验才会更多地呈现,这也是快乐的人容易做悲伤的梦,而抑郁的人常做高兴的梦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讲,接受抑郁,就相当于接受快乐,反之亦然。
3、心情长期“阴天”,没有阳光,抑郁症就此生根发芽
如果用天气来形容,抑郁症就是心情长期“阴天”的结果。
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例如失业、失恋、家庭矛盾、离婚、失去亲人、经济损失等,都会导致人的情绪低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我的调适,这种情绪可能会慢慢消失,但也可能久居不退,心情长期“阴天”,长久见不到“阳光”,抑郁症就此生根发芽。
有时我们并不知道身边的人有抑郁症,这并不奇怪。因为抑郁是从无声无息的情绪低落开始的。
有时,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情处于“阴天”状态,它就在暗处滋生暗长了;当你察觉“乌云密布”时,它已成气候,发展成为抑郁症一一你已无力摆脱它了。
抑郁是对人心身有伤害力的情绪,但压抑的情绪如果不用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精神分裂与反社会、攻击性、赌博吸毒等来“出口”的话,反而会成为生命的创造力与激情。
未曾体验过深重压抑或挫败的人,多半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创造者、艺术家与天オ。
也就是说,抑郁的情绪本来是自然的,它与兴奋同体,当抑郁呈现的时候,兴奋和愉悦在它不漂亮的外衣掩藏下,其实已经蠢蠢欲动了,这时候对抑郁的排斥反而会阻断快乐的萌动与成。
抑郁一旦被看成最糟糕的体验,它就被钉在耻辱柱上,过度关注它反而会使我们的内在情绪能量都幻化为它。
抑郁让人无力,想歇下来,放弃权利、责任,放弃追求或苛求,得过且过。
但是,缺乏抑郁能力的人,也是很危险的你觉得不可思议吗?我们用过劳死这个现象,来解释为什么缺乏抑郁能力的人是危险的。
过劳死的人,其实就是生命这根蜡烛点得太亮了,生命力被过度耗费了。
而抑郁可以把生命的烛光变得暗淡,让生命能够承受阴影,缓慢地展开它美丽的翅膀,反而可以飞得更远更高。
这也是很多天才都有躁郁症的原因。
兴奋躁动的时候,他们的精神似乎可以创造整个世界;创意枯竭的时候,他们的生命色彩就表现为抑郁让他们潜伏起来,生命不至于被耗竭。
春季养生,不但要养身体,还要调节心理。“他看起来每天都面带微笑,看似开朗活泼,怎么会得抑郁症呢?”在临床实践中,总能听到这样的疑惑。那么,真的“爱笑”的人就不会得抑郁症吗?事实上,恰恰相反。有些人出于职业需求,或面子工程,即便已经产生抑郁情绪,依然会伪装成开心的样子,保持面带微笑。这种“习惯性微笑表情”不仅不能减弱或消除痛苦,反而有可能将抑郁和痛苦越积越深。
下面提供几种方法,帮助你自查抑郁。
首先,记录你近两周内的情绪变化。如果你至少两周,持续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经常感到情绪不振,对事物失去兴趣,或是不再感觉愉悦,那你可能是抑郁了。情绪低落的感觉可能时好时坏,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近期正经历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如失恋、亲人离世,你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的症状,但并不是抑郁症。建议向专业的医生咨询,以搞清自己到底是抑郁症还是暂时性的情绪低落。
其次,要留意是否出现抑郁的其他症状。所谓身心一体,除情绪低落、失去兴趣,抑郁症患者还可能出现如下一些症状:
1.食欲下降,或体重明显降低。
2.睡眠异常,睡不着或早醒。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明显增多也有可能是抑郁症。
3.疲乏劳累,经过休息也不能缓解。
4.集中力涣散,犹豫不决,难以决定。
5.反复出现自杀想法,甚至有计划或尝试自杀。
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有自杀倾向,一定要及时报警,或求助医生,取得专业救治,最好不要尝试私下解决。避免像乔任梁和张国荣那样,令人惋惜。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注意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二者在症状的轻重和出现频率上有较大区别。抑郁情绪是人在应对压力或人生变故时的正常反应,但持续时间超过2周,则要特别注意。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抑郁情绪可以通过回忆积极的事情,或从特定的活动中获得愉悦;而抑郁症患者则很难调动自己快乐的情绪,对曾经感兴趣的事情,现在也提不起精神,并无法使其获得愉悦和快感。如果你属于后者,就要考虑抑郁症的可能了。
目前,不少人对抑郁症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往往存在讳疾忌医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学识高、身份高的成功人士,出于面子和礼节需要,更有可能带上“微笑”的面具,但这样只会加重病情。其实,抑郁症就像发烧感冒一样,生病了就要及时就医,这样才能早点恢复健康。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对于目前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甚了解。
一个普通人,如果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容易走些弯路。
所以,本文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普世的经验。
希望能够帮到我们受抑郁困扰的朋友。
怀疑自己是抑郁症要怎么办
悲伤、自责、看不到希望、丧失兴趣……
对此,你应该相当熟悉。
这些体验和反应其实就是“抑郁症状”。
但是,这种症状往往持续时间很短。
而抑郁症则是一组抑郁症状的合集,并且是大部分时间存在,在医学的定义中,抑郁症状的持续时间会在两周以上。
如果以下表现中,同时存在5项以上,并且至少包含1、2中的一项,那么这就构成了一组“抑郁症状”的合集。
如果几乎每天都出现这些症状,并且持续超过2周,那么就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进一步评估与帮助,确诊你的这些情况,是否是抑郁症引起的。
1.持续的情绪低落,感觉不到高兴或开心,对以往能让自己高兴的事情不再感到高兴。
2.对大部分活动丧失兴趣或即使参与也无法获得愉悦感。
3.食欲和体重的改变,食欲增强或减退或是体重增加或减少。
4.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增多或睡眠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等。
5.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动作变得迟缓或是相反,无法安静下来。
6.感到疲乏或低能量。
7.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或是有罪恶感。
8.注意力集中能力变差或思考能力变差。
9.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相关的念头。
医生会为你做什么
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痛苦,也没有人比专业的医生更清楚如何帮助你。
进入了专业医生的环节,医生的角色是评估抑郁症状的强度,为你进行诊断,以及帮助你排查其他可能引起抑郁症状的疾病。
医生会和你讨论可能的原因以及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以及任何你关心的问题。
当诊断确认后,则表示,长期折磨你的痛苦,其实是有医学解释的,且目前已经有了专业的治疗方案。
抑郁症的治疗
如果仅仅是轻度的抑郁症,对生活的没有影响或影响很轻微,可以通过非药物治疗的方式康复。
比如专业医生提供的心理治疗或者是运动治疗。
如果您所在的地方缺少这类的医疗资源,可以通过专业的线上咨询平台获得帮助,比如您可以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向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咨询。
如果病情达到了中度以上,感到非常痛苦或是对生活造成了明显的影响,那么非药物治疗的方式能起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
这时候,药物治疗是更好的选择。
如今,抗抑郁药物可以选择的种类较以往更多也更安全。
通常规律服药2-4周可以看到药物的治疗效果,而服药的时间医生会根据病情变化情况而定。
这是一个尝试的阶段,如果初期见不到效果,也请坚持。
如果对药物治疗有任何担心,都请告诉你的医生。
家人和朋友能做些什么?
事实上,抑郁症带来的更多是内在的体验而非躯体可见的损害,因此并不是那么容易分享,寻求身边的人的支持和帮助变得十分困难。
但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家人、朋友的支持是康复路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力量。
家人和朋友能做些什么来支持患者?
1.接纳患者患病这一事实,避免指责
指责是容易的,但是于事无补,甚至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试想一下,指责一个遭遇了腿部骨折的人不能好好走路,会有什么效果呢?
对抑郁的患者说要努力、坚强、想开点等等,都是无法起到作用的。
2. 协助患者寻求专业帮助
许多患者病情严重到难以自己去看医生,这时候家人和朋友更是重要。
抑郁症不是不能治疗的疾病,也没有药到病除的神药。
在寻求专业帮助的过程中,需要辨别真假信息,找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
抑郁患者由于症状的原因,有时难以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家人和朋友伸以援手。
3. 倾听和陪伴
有的患者愿意诉说,也许积攒了很多委屈,也许有很多的自我攻击的行为。
如果能够倾听和陪伴,让患者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能够帮助患者释放自己内心的痛苦,减少自我伤害。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和医生沟通,让治疗和康复的过程更加顺利。
4. 不逼迫患者早点好起来
即使进入了规范治疗的阶段,病情改善也是需要时间的。
病情逐渐好转的阶段,家人朋友则需要鼓励患者坚持治疗以及坚持有利于康复的行为调整。
最后,抑郁症是一个人漫长一生当中的一段经历。
这段经历中,一个人体验了生命中极度低落的状态,它使人痛苦,却也拓宽了生命体验的范围,它也是一次重新审视生活的机会。
请你竭尽全力穿过抑郁,拥抱自己。
作者 | 刘丽君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抑郁症是一个人们了解较早的疾病。但人们往往羞于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而对病不予重视。其实,在正规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生通过检查和问诊能很快确诊抑症。目前也有许多有效的药物治疗抑郁症。绝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病情都可得到改善。抑郁症主要改变人的情绪,不影响人的智力及身体发育。所以,已患抑郁症的患者完全可以放心,只要积极治疗,完全可以正常地生活工作。
1、抑郁症的三大主要症状 - 判断抑郁症的标准
很多人对抑郁症不陌生,但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1)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2)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 变笨了;3)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 生活不能自理。
2、抑郁症的其他症状 - 抑郁症表现多种多样
具备以上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适早晨起来严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缓解,那么,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这就是抑郁症所谓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3、抑郁症的躯体症状 - 最容易造成误诊的症状
躯体症状是相对精神症状而言,就是身体感到不适。抑郁症虽说是精神疾病,但很多病人都有身体不适:如口干、便秘、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悸、气短胸闷等。一般老年患者多见。这些患者往往就诊于综合医院的一般门诊,各项化验检查显示正常。如果您或您的父母家人感到身体不适,又查不到其他器质性疾病,建议您到专科医院就诊,也许精神科医生会帮助您尽快恢复健康。
4、抑郁症导致的自杀 - 最危险的症状
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并且,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的。所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对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经自杀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症。
一、什么是焦虑抑郁状态呢?
焦虑抑郁状态是一种持续担忧、焦虑和压抑、少愉快感的状态,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往往是过度和不恰当的,但不能控制,对社会生活和或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该描述狭义包括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焦虑障碍伴抑郁情绪、抑郁障碍伴焦虑情绪、躯体疾病伴焦虑抑郁情绪等。因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谱系复杂,有许多重叠症状和共病现象,而大部分患者是到综合医院首诊,对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师规范诊断难度较大,因此广义上焦虑抑郁状态包括所有伴或不伴躯体疾病的焦虑障碍(状态)和抑郁障碍(状态)。此称谓是一种症状状态描述,不是疾病诊断名称。主要见于综合医院医师对患者的初步印象中。
二、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表现:
患者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的情绪,常伴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睡眠障碍等症状,患者常常因自主神经症状如疼痛、多汗、心悸、胸闷、腹胀等就诊于综合性医院,进行过多的检查和治疗。以下为本病的具体表现:
(1)担忧:患者常常处于心烦意乱和忧虑之中。
(2)躯体症状:以疼痛、疲劳较突出,症状可累计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神经等各个系统,常见心慌、胸闷、气促、头晕、头闷、多汗、口干、口苦、咽部异物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便秘、尿频、颈肩背腰困痛、肌紧张、躯体麻木、游走感、烧灼感等,有的患者可出现阳痿、早泄、月经紊乱等。而上述躯体症状不能用各种临床检查证明有明显的器质性疾病,或者虽然有一部分患者查出器质性问题,但其严重程度与患者主观症状不符。
(3)敏感性增高:对小事易发脾气(明知没必要)、好抱怨、注意力不集中、常感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较为突出,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再睡、醒后心慌紧张、梦中喊叫等。
(4)抑郁:患者情绪低落、反应迟缓、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观、发愁做事、整日卧床懒动。程度较轻的患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愁眉苦脸,感到“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程度重的可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心里难受”等。
(5)其他:焦虑与抑郁有较高的共病率,此类患者也常合并酒精和物质依赖。还有的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过敏、哮喘等,而躯体疾病与焦虑抑郁问题互相影响,使疾病复杂化,从而延迟康复,甚至明显增加自伤自杀企图与行为。共病患者往往有更多的社会功能损害,对治疗的反应也较差,是医疗资源的高消耗人群。
现如今,抑郁症已经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疾病。在我国,抑郁症患者数量已经超过2600万,但其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过专科诊治。你是其中之一吗?
出现严重抑郁情绪之后,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极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有持续的情绪低落症状,甚至会有悲观厌世情绪,有时还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有这4个症状,你可能已经被抑郁症盯上了
1、丧失兴趣和活力
以前走的很近、关系很铁的朋友也开始变疏远、不愿意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对别人的事表现得漠不关心、不太愿意讲话和见人。
2、思维迟缓,持续悲观
看起来总是萎靡不振,感觉记忆力下降,感觉生活索然无味,持续性的悲观,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没有缘由的唉声叹息,心情低落,不能自拔。
3、精力不能集中
很多时候难以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工作和生活中变得没有效率,还容易感到莫名的疲倦,觉得浑身无力。
4、睡眠问题多
经常失眠,入睡困难,浅眠多梦,易惊醒,早醒且醒后难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另外有一些抑郁症患者可能睡得太多,经常性的磕睡。
对付抑郁,8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要克服抑郁,不能仅靠各种各样的镇静药物,而首先要从心理上克服认识障碍。
1、为自己创建个人空间
其实,你应当将这些需要告诉你爱的和爱你的人。如果你懂得在人际关系中为自己留有一份空间,你将会减少自己潜在的不满及想逃避的欲望。
2、做一些积极的活动
抑郁的时候,我们可以计划做一些积极的活动,积极的活动能给你带来一丝丝的快乐。
3、别求尽善尽美
事事不要都追求完美,比如在公共汽车上被人骂了一句,觉得损害了自己的形象,转而又埋怨自己不好,认为自己无能,处处都倒霉。其实,这都是在自寻烦恼。
4、不要胡乱下结论
人生在不断发展,谁都无法预知未来,因此千万别草率地给自己下结论,一次考试考砸了,就说自己一辈子没出息。别人说一句话,可能并不是冲你说,可你偏觉得他是在故意刺激你,这当然会觉得处处不尽人意。
5、不要卧床不起
情绪低落时,千万不要整天卧床不起,反而应比平时早起一点。
6、小心兴奋剂的不良反应
它们可以人为地让你神经兴奋,忘却烦恼,但药性消退后会令你更加忧虑。
7、让别人了解你的痛苦
当你感到心情不好时,不要一个人强忍,而要学会让你的配偶,或者好友了解你的苦恼。
8、选择食物
全谷米、大麦、小麦、燕麦、瓜类和含高纤维多糖蔬菜、水果等是含色胺酸的食品,易舒缓压力,改善情绪。
一位曾患有抑郁性神经症的朋友回忆患病期间的心身感受,写下这样一段话:
在性情开朗乐观的人看来,抑郁性神经症是可笑的,无非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抑郁的痛苦,只有患此病的人知道。
抑郁袭来之时,如乌云四合,身心笼罩于黑暗之中。整个人成了行尸走肉,兴趣与活力全无。排遣不去的重重忧虑,使人愁眉不展,有气无力,满嘴苦涩,食欲减退。可怜巴巴的,自卑自馁,今人厌恶自己,羞于见人,信心尽丧,胆小如鼠,连处理日常琐事,也觉步履维艰......
这段话惟妙惟肖地描述了轻度抑郁性神经症的主诉症状。
抑郁性神经症的症状主要是围绕抑郁情绪而出现的,例如:
总起来说是:没有乐趣,没有希望,没有办法,没有精力,没有意义,没有用处。由此引起躯体症状,如疲劳、头痛、耳鸣、心悸、胸闷、腹胀、便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衰退等,这些躯体症状可随情绪状态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
在自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两种情况:
一是区分抑郁性神经症与一般性的抑郁情绪。
人们平常都可能产生情绪的抑郁情绪,这种一般性的抑郁情绪情境性很强,通常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好转或消失;抑郁性神经症的抑郁症状在情境改善后仍不能自拔。
二是区分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都症。
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不仅普通群众常把两者混淆,就是有些读物、网站上也把两者当成一码事。
其实,尽管两者都有情绪抑郁的临床表观,但是,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范畴,是精神病,有躁狂或抑郁的发作史,有明显的精神运动阻滞,有自罪观念,有妄想和幻觉,自知力严重缺失;抑郁性神经症属于神经症的范畴,不是精神病,而是神经症,没有妄想和幻觉,有自知力、能与现实保持正常关系。
再有,抑郁症既然是精神病,就有个别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的问题,而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对自己的症状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主动求医。
总之,抑郁性神经症既不能等同于抑郁症,也不能简称为抑郁症。
抑郁性神经症的病因大致有三:
一是社会心理因素。
生活中遭遇重大挫折,如突然失去亲人、家庭关系破裂、人际关系紧张、生活矛盾增多、工作困难增大,社会出现急剧变化等,作为紧张事件都可能带来精神创伤,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就可能导致心理失衡从而患抑郁性神经症。
二是个人心理因素。
抑都性神经症患者在人格上有情绪低落、寡言少语、依赖性强、悲观绝望等特征,同样的生活现实,他们就比别人难于承受因而也就容易患病。
三是躯体因素。
如意外伤害、躯体疾病、身体疲惫等,患者担心、紧张、苦闷、沮丧,不能及时排遣,也会致病。
在上述病因中你究竟哪里出了问题,需要毫不隐瞒地做出明确的分析。因为査明病因,是抑郁性神经症自我治疗的必要前提。
在大众的观念中,忧郁症似乎是与青少年和成年人紧密相连的疾病。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忧郁症的种子很早就可能埋在幼儿的心中。这种早期萌发的忧郁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察觉和干预,可能会对孩子的未来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研究表明,幼儿忧郁症的产生并非源于生理原因,而是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周围的人际关系等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例如,父母酗酒、吸毒、经常对孩子进行体罚或言语攻击,都可能导致孩子产生不安全感,从而引发忧郁情绪。此外,搬家、家庭经济困难、宠物死亡等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也可能成为孩子心理负担的来源。
当幼儿患上忧郁症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如性格变化、行为异常、情绪低落等。这些症状可能表现为: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容易哭泣;原本独立自主的孩子变得依赖性强、缠人;原本胆大的孩子变得胆小、畏缩;原本有规律作息的孩子变得作息不规律、睡眠质量下降等。
面对幼儿忧郁症,家长和医生需要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战胜病魔。首先,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其次,医生可以采用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法,帮助孩子缓解症状、改善情绪。此外,以下一些方法也有助于帮助孩子战胜忧郁:
1. 教孩子学会表达: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帮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调整心态。
2. 为孩子找一个谈伴:可以是一个信任的成年人,也可以是朋友或同学,帮助他们倾诉心事、排解压力。
3. 让孩子积极参加活动:体育锻炼、艺术创作等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情绪。
4. 鼓励孩子阅读: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开阔眼界、丰富内心世界,有助于缓解忧郁情绪。
5. 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诚实对待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女性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问题更是困扰着许多女性。其实,这些问题可能与情绪管理息息相关。本文将从情绪与女性健康的关系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情绪管理来维护女性健康。
一、情绪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1. 情绪与内分泌
内分泌系统与情绪密切相关,情绪波动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例如,情绪激动、焦虑、抑郁等情绪会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月经不调、排卵障碍等问题。
2. 情绪与乳腺健康
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等乳腺疾病与情绪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肝气不舒、气滞血瘀会导致乳腺疾病。长期情绪压抑、焦虑、烦躁等情绪会加重乳腺疾病的症状。
3. 情绪与皮肤健康
情绪波动会影响皮肤健康,导致色斑、痘痘等问题。研究发现,情绪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引发皮肤问题。
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1. 学会调整心态
面对生活中的压力,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可以通过阅读、运动、冥想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2. 增强心理素质
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参加心理辅导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3. 学会沟通
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避免情绪压抑。
三、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1. 深呼吸
当情绪激动时,可以进行深呼吸,缓解情绪。
2. 冥想
通过冥想,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3. 运动
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提高心情。
4. 看电影、听音乐
看喜剧电影、听轻松的音乐,可以缓解情绪。
四、总结
情绪管理对女性健康至关重要。通过调整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学会沟通等方式,可以有效进行情绪管理,维护女性健康。
男性与女性在生理结构和体质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也影响着他们易患的疾病类型。男性体质通常表现为阳刚之气,体格强健,声音洪亮,性格外向,但这也导致他们在某些疾病上存在更高的风险。
传统中医将男性体质分为寒性、热性和抑郁性三种类型。寒性体质的男性容易感受寒湿,出现阳虚、痰湿等症状,易患性功能障碍等男科疾病。热性体质的男性则多见阴虚、湿热,易患过敏性疾病、生殖器结核等。抑郁性体质的男性性格内向,情绪波动大,易患性功能障碍和更年期综合症。
男性在不同生命阶段,体质也会发生变化。少儿期肾气不足,易患生长发育迟缓、性发育早熟等问题;青壮期肾气充盈,但容易因生活压力导致肝肾损伤,出现性功能和生殖功能障碍;中老年期肾气渐衰,易患性功能障碍、前列腺肥大等疾病。
针对男性体质和疾病特点,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日常保养方面,注意饮食清淡、适量运动、保持良好情绪;治疗方面,根据体质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例如,寒性体质可服用鹿茸、人参等温补药物;热性体质可服用沙参、麦冬等滋阴药物;抑郁性体质可进行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
男性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重视心理健康,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才能远离疾病,享受健康的生活。
忧郁症,又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生物化学、环境和心理等多个方面。
首先,遗传因素是导致忧郁症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忧郁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若有抑郁症患者,其他成员患病风险相对较高。然而,并非所有抑郁症患者都有家族史,说明遗传并非唯一决定因素。
其次,生物化学因素也是忧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此外,某些药物和激素也可能引发或加重忧郁症。
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忧郁症的原因之一。生活中的压力、创伤、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等都可能诱发忧郁症。此外,心理素质较差、应对压力能力较弱的人群更容易患病。
为了预防和治疗忧郁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2. 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释放压力。
3. 学会调节情绪,培养乐观的心态。
4. 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感受。
5. 如有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之,忧郁症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了解其病因和预防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家长会发现,宝宝在夜间容易出现哭闹的现象,这不仅仅是因为饥饿或尿布湿,有时候也与宝宝的情绪有关。据医院心理专家介绍,宝宝夜间哭闹可能与冬季抑郁症有关。
冬季日照时间缩短,阳光照射不足,可能导致宝宝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进而影响情绪,出现抑郁症状。此外,家庭环境、父母情绪、营养状况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宝宝出现情绪问题。
为了预防和治疗宝宝冬季抑郁症,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增加光照:尽量让宝宝多接触自然光,如户外活动、晒太阳等。
2. 调整饮食:保证宝宝摄入充足的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牛奶、鱼肝油、鸡蛋等。
3. 创造欢愉的家庭氛围:父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宝宝进行互动,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4. 培养宝宝兴趣爱好:鼓励宝宝参与各种活动,如游戏、绘画、音乐等,丰富宝宝的精神世界。
5. 保持良好作息:规律作息,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情绪问题严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024年9月5日下午,武汉市的某位患者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与一位资深医生进行了线上问诊。患者主诉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希望能开具盐酸丁螺环酮片的处方。医生在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后,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和处方。整个过程中,医生展现了其优良的品质,包括精湛的医疗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对患者隐私的尊重。患者对此次服务表示满意,并表示将继续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寻求医疗帮助。
冬季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补钙的重要季节。然而,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补钙过量也可能导致宝宝出现抑郁症状。
宝宝抑郁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生理上。冬季由于宝宝室外活动少,接受的阳光刺激不足,容易导致季节性抑郁。此外,家庭环境、遗传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宝宝出现抑郁症状。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宝宝的冬季抑郁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多晒太阳:冬季尽量让宝宝多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活动,增加阳光照射,有助于调节情绪。
2. 饮食调理:给宝宝多补充富含钙、磷、镁等矿物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虾、豆制品等。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3. 创造愉快家庭氛围:父母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宝宝身心健康。
4. 培养宝宝兴趣:鼓励宝宝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广泛兴趣,有助于宝宝情绪稳定。
5. 多与同龄人交往:鼓励宝宝多与同龄人交往,有助于宝宝性格开朗,减少抑郁情绪。
6. 注意补钙方式: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补钙。
补钙过量会导致维生素D中毒,出现食欲减退、烦躁、哭闹、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惊厥、昏迷、肾功能衰竭等。
总之,冬季给宝宝补钙,家长要关注宝宝的身心健康,合理补钙,避免补钙过量导致宝宝出现抑郁症状。
近年来,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传统的抗抑郁药物虽然有效,但并非对所有患者都适用。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其中,全身冷冻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抗抑郁辅助疗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全身冷冻疗法,又称全身低温疗法,是一种利用极低温度对全身进行短暂暴露的治疗方法。它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医学领域,主要应用于运动医学和康复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全身冷冻疗法在抑郁症治疗方面也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研究表明,全身冷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全身冷冻疗法能够降低机体的应激水平,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2. 抑制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全身冷冻疗法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3. 调节神经递质:全身冷冻疗法能够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4. 提高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全身冷冻疗法能够改善睡眠质量,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全身冷冻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抗抑郁辅助疗法,具有以下优势:
1. 无需药物治疗,避免药物副作用。
2. 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3. 可作为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的辅助治疗。
然而,全身冷冻疗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治疗费用较高、治疗过程较为痛苦等。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癌症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高达20%-45%,远超普通人群的6.1%-9.5%。其中,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倾向尤为显著。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情绪会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进而降低免疫力,这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临床情况来看,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与以下因素相关: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放疗后,由于身体特征的改变,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如感觉自己不再像女性等。此时,如果夫妻关系紧张,性生活受到影响,患者的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加重。
以下是一些预防乳腺癌的建议:
对于乳腺癌患者,建议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及时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
总之,乳腺癌是一种可控的疾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份最新研究表明,由于大脑功能退化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超过85%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脾气暴躁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信号,需要引起重视。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情绪波动等。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其中,脾气暴躁是较为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当老年人出现突然的脾气暴躁、易怒、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时,家人和朋友应该引起警惕,及时带他们到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
除了老年痴呆症,其他一些心理疾病也可能导致老年人脾气暴躁。例如,焦虑症、抑郁症、孤独症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和行为,导致他们出现脾气暴躁等问题。因此,了解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的心理疾病,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2. 建立健全老年人心理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
3. 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4. 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5. 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总之,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