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药材GAP认证取消!药企省时省力还省钱!

中药材GAP认证取消!药企省时省力还省钱!
发表人:疾病解码者

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在推动中医药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的取消,无疑为中药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GAP认证取消的原因

1. 市场需求变化:随着消费者对中药材质量要求的提高,优质中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GAP认证的取消,有助于中药材产业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 企业负担减轻:GAP认证的申请、审核和维持过程较为繁琐,耗时较长。取消GAP认证,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生产效率。

3. 中药材资源保护:取消GAP认证后,政府将更加重视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引导企业进行规范化种植,确保中药材质量。

二、GAP认证取消对中药企业的影响

1. 优化生产成本:取消GAP认证,企业可节省认证费用、时间和人力,降低生产成本。

2. 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3. 拓展市场份额:取消GAP认证后,企业可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份额。

三、中药企业应对GAP认证取消的策略

1. 加强中药材种植管理:企业应加强中药材种植环节的管理,确保中药材质量。

2. 提高产品研发能力: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

3. 拓展销售渠道:企业应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科研用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科研用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2002年,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化学药品制剂品种日益丰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本文将根据当年化学药品制剂品种的销售收入进行排序,并分析其主要特点。

    一、销售收入排名前五的化学药品制剂

    1. 抗生素类:抗生素在2002年销售额最高,主要原因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2. 抗高血压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增加,抗高血压药市场持续增长。

    3. 抗癌药:癌症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抗癌药市场需求旺盛。

    4. 心血管药物:心血管疾病是我国的主要死因之一,心血管药物市场潜力巨大。

    5. 糖尿病药物: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药物市场持续增长。

    二、主要特点

    1. 抗生素类药物占比高:2002年,抗生素类药物销售收入占比超过30%,说明感染性疾病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2. 心血管药物和糖尿病药物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两类药物市场前景广阔。

    3. 抗癌药物市场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对癌症认识的提高和抗癌药物研发的进展,抗癌药物市场将持续增长。

    三、总结

    2002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市场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化学药品制剂市场将更加繁荣。

  • 罗氏制药,作为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始终致力于推动医药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近日,罗氏制药全球首席执行官施万博士表示,罗氏制药将助力上海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以国际标准完善、提升、拉动整个中国医药产业链。

    罗氏制药上海园区扩容升级项目是罗氏制药助力上海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该项目包括创新中心建设和生产基地二期项目的竣工。创新中心的建设将加速和提升一流药物研发能力,生产基地二期项目的竣工将极大优化小分子药物的产能,满足中国市场对于小分子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罗氏制药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政府和患者的支持。罗氏制药积极履行惠及更多中国患者的承诺,通过引进世界制药的先进技术,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医药行业的研发创新。

    罗氏制药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也是不余遗力的。早在2004年,罗氏就成立了上海第一家跨国药企独资建立的研发中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跨领域研发团队,开发了极具潜力的新药产品线。今天宣布动工的罗氏制药创新中心,将有效促进罗氏与本土科研机构及国内创新企业的合作,吸引全球的科研人才植根中国。

    罗氏制药上海园区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缩影。自1994年落户上海张江以来,罗氏制药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张江药谷的“巨无霸”,拥有包括药品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营销在内的完整的医药价值链。

    未来,罗氏制药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中国医药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 2013年,全球制药行业经历了专利保护失效后的过渡期,各大制药巨头的收入排名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将分析2013年全球制药巨头的收入情况,并探讨其原因。

    辉瑞和默沙东由于忙于专利和重组事宜,收入排名下降。艾伯维虽然从雅培制药分拆而出,但未能进入前十。礼来和拜耳则凭借出色的业绩,分别上升一位和几位。

    强生、诺华、罗氏、葛兰素史克、礼来和拜耳的收入均有所增加,其中强生和拜耳的增长尤为显着。辉瑞、赛诺菲、默沙东和阿斯利康的收入则下降,主要原因是专利损失。

    强生通过调整战略,成功走出了困境。诺华则面临员工裁减和研发费用缩减的压力。罗氏凭借其稳定的抗癌药物,实现了3%的收入增长。辉瑞则通过裁员和精简措施,试图摆脱对立普妥的依赖。

    赛诺菲在应对波立维仿制药竞争的同时,也遭遇了巴西销售和物流的混乱。葛兰素史克则在中国行贿丑闻中度过。默沙东则因顺尔宁专利失效,收入大幅下降。

    拜耳凭借其血液稀释剂和眼部药物,实现了9.4%的收入增长。阿斯利康虽然新兴市场销售增长,但专利到期带来的冲击仍然严重。礼来则面临着再普乐专利保护丧失的影响。

  • 辉瑞近日宣布收购阿斯利康,并提交了相关承诺。然而,英国下议院商务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辉瑞的承诺不够有力。诺贝尔奖得主保罗·纳斯爵士和英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约翰·图克爵士均表示,辉瑞的五年承诺不足以保障英国的利益,需要更长时间的承诺。辉瑞则表示,其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将言出必行。

    回顾辉瑞的并购历史,可以发现其存在食言的情况。2003年,辉瑞吞并法玛西亚时曾承诺在瑞典投资和研发,但最终未能兑现。此外,辉瑞在并购过程中曾关闭多个研发中心,并裁员数千人。这引发了人们对辉瑞此次承诺的担忧。

    辉瑞CEO伊恩·里德在听证会上表示,阿斯利康的收入下降是由于专利到期。然而,阿斯利康的股价却在与辉瑞的博弈中上涨,这引发了人们对辉瑞是否会裁员和削减研发资金的担忧。

    此次收购事件引发了人们对跨国医药企业并购的担忧。如何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确保企业承诺的履行,成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辉瑞收购阿斯利康的过程中,各方利益如何平衡,以及如何确保企业承诺的履行,将成为未来关注的焦点。

    此外,此次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医药行业并购趋势的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医药企业并购成为常态,但如何确保并购的顺利进行,以及如何保障各方利益,成为了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之,辉瑞收购阿斯利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医药行业并购的担忧,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企业承诺履行和利益平衡的思考。

  • 近年来,全球医药行业并购浪潮不断,国际巨头纷纷通过并购实现瘦身强体。其中,葛兰素史克(GSK)与诺华、拜耳与默克等巨头间的并购案例,都体现了这一趋势。然而,这次并购潮与以往不同,其目的并非单纯的规模扩张,而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导向。

    对于国内药企而言,国际巨头的并购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国内药企可以通过并购提升自身实力,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国内药企也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并购,获取优质资源和市场份额。

    然而,国内药企在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国内药企在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国外巨头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国内药企在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压力。

    为了应对挑战,国内药企需要积极提升自身实力,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国内药企也需要加强与国际药企的合作,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此外,国内政府也需要加大对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国内药企开展研发和创新;可以加强与国际药企的合作,促进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总之,国际医药巨头的并购潮为国内药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内药企需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转型升级,为我国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药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然而,与此同时,一些国外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我国庞大的中医药市场,其中德国产中药便是其中之一。

    据相关报道,目前世界天然植物药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中药产品仅占到3%-5%的市场份额,其中年出口额约1亿美元。与中药出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对天然植物药的年进口额已经超过6亿美元,并且正以每年200%-300%的速度在增长。

    对于这一现象,专家指出,上述数据在表述上存在很大问题,其中“我国中药产品占世界天然植物药市场3%-5%”实际指的是我国中草药的出口量。目前,我国中草药出口比进口高出许多,应引起注意的是我国进口中成药已经接近出口中成药的数量,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意识还需加强。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中药企业出口能力不强,主要是由于欧美等国不接受中药复方治疗的方法,这是医学文化的差异。因此,打开中药出口的瓶颈是让西方接受中医理论。而中药现代化不仅仅是借鉴西药的标准化,更需保留中药自身的传统。

    此外,国内众多中药企业专利保护的观念十分淡薄。据悉,我国自主研发的青蒿素制剂未在国外申请专利保护,目前国外已有20多家企业仿制,其专利也被抢注,致使中国同类产品药品出口时还须补交专利使用费。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呼吁,国内中药企业应加强专利保护意识,积极申请专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越来越受到重视。近日,郑州市药品生产企业将迎来一场大考,若在今年的药品GMP检测验收中不过关,将面临“停工”的处罚。

    郑州市药监局近日召开会议,宣布将对全市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此次验收将以品种为单元,重点检查药品GMP管理工作和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实施情况。

    对于验收不合格且情节严重的企业,将依法禁止其继续从事药品生产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药品质量的重视,以及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保护。

    那么,什么是GMP呢?GMP,即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是一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它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GMP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提高药品质量,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为了应对此次GMP检测验收,郑州市药品生产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加强质量管理。他们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完善生产流程、加强员工培训等措施,努力提高药品质量,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此次GMP检测验收,不仅是对企业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整个药品生产行业的一次警示。它提醒我们,药品质量是生命线,企业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把质量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

    总之,药品GMP检测验收的开展,对于提高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关注药品质量,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 2011年1月13日至14日,2011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全面总结了2010年中医药工作及“十一五”期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成就,并对“十二五”期间中医药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思想和主要任务进行了部署。

    会议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体现在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机制创新等方面。会议强调,“十二五”时期是实现中医药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制定好“十二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会议提出,到2015年,中医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更加科学合理,中医医疗服务和应急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人才素质明显改善,中药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文化业态更加丰富,实现中医药立法,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健全,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更加显著。

    会议要求,加强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治网络建设,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省(区、市)主管中医药工作的卫生厅(局)长、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同志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司办及直属单位负责人,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代表共240多人参加了会议。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保健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内外贸分离,我国中药保健品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大量利润流向外商。由于品牌和渠道优势,外商在我国中药保健品市场上占据了很大份额,而我国外贸企业却只能赚取微薄利润。

    其次,国内中药保健品市场缺乏优质供应商。许多内贸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得不进口国外保健品,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影响了产品质量。

    第四届中国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旨在搭建内外贸对接平台,促进中药保健品产业发展。展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并提供一系列对接活动,如保健品注册实务对接、保健产品营销策略咨询等。

    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促进健康产品内外贸一体化座谈会”,探讨中药保健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此外,展会还将推动中药药店转型。通过引进更多优质健康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中药药店向多元化经营转型。

    总之,第四届中国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将为我国中药保健品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行业迈向更高水平。

  •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药企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中华药业作为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在深耕海外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拥抱互联网,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并推出了一系列大健康与化妆品产品,实现了大健康与化妆品产业的雁形战略。

    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中华药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将产品出口至亚非拉等87个国家和地区,并获得了多项国际奖项。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中华药业针对欧美地区的清凉油产品进行了“量身定做”,确保产品质量和效果。

    除了海外市场,中华药业还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并开始涉足线上销售。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中华药业推出了一系列大健康与化妆品产品,包括护手霜、润唇膏、美体乳等,丰富了产品线。

    在创新方面,中华药业坚持“坚持不懈地创新是持续发展的根本”的理念,不断推出新产品,拓展销售渠道。丁家龙总经理表示,未来中华药业将继续深耕海外市场,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并推出更多优质产品,实现大健康与化妆品产业的雁形战略。

    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拥抱互联网、推出新产品,中华药业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为中国药企的国际化发展树立了榜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