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药出口数据被误读? 中医药何时走出去?

药出口数据被误读? 中医药何时走出去?
发表人:智慧医疗先锋者

近年来,有关中药出口数据被误读的报道屡见不鲜,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中药沦为日韩原材料基地’的说法。然而,事实真相并非如此。本文将从中药出口现状、市场占有率、国际认证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中药国际化进程中的误区。

首先,关于中药出口数据被误读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国际上没有权威机构对传统医药的国际市场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因此,一些报道中关于中药出口市场份额的数字可能存在夸大之嫌。

其次,关于中药出口市场占有率的问题,有报道称,中国在全球中成药市场中仅占5%的份额。然而,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权威机构的证实。事实上,中药在亚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日本、韩国的市场份额高达80%~90%。而在中国市场,中药的占有率更高。

此外,关于中药‘走出去’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中药国际化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中药‘走出去’需要中医的支撑,而中医文化的传播力度有待加强。其次,中药的注册认证问题也是一大难题。目前,国外市场尚未建立针对中药的注册认证体系,这为中药‘走出去’设置了障碍。

为了推动中药国际化进程,业内人士建议,首先,要加强中医文化的传播,提升中药的国际影响力。其次,要积极推动中药的注册认证,建立国际认可的中药认证体系。此外,还要加强中药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升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疗效。

总之,中药国际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正视问题,积极应对,相信中药一定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科研用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科研用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在药品供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低价药政策的调整对医药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低价药政策的出台,一方面保障了常用低价药品的生产供应,另一方面也激发了药企的积极性,推动了药品的二次开发和升级。

    过去,由于利润空间有限,一些廉价常用药在降价后逐渐消失,这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今,国家取消了低价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允许药企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从而保障了药企的合理利润。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低价药品的生产和销售更加顺畅,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以广药白云山为例,该公司积极响应低价药政策,调整了产品生产和销售策略。例如,复方丹参片和板蓝根是白云山和黄中药的两个主打品种,该公司计划扩大GAP药材种植基地和GMP生产车间建设,为产品生产提供充足的道地原材料,以满足市场上高品质低价药的需求。

    除了廉价常用药有望复活外,低价药品目录的出台也将对普药产品形成总体利好。例如,双鹤药业的“降压0号”等产品,在低价药政策下,企业自主生产动力将大增。

    低价药政策的出台,不仅让患者受益,也推动了药企加大科研投入。业内人士分析,低价药目录政策的出台,一方面让有品牌的低价药有一定的利润做更多的推广,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使用低价药;另一方面也让药企有动力和空间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升级换代,尤其是中成药更需用现代科技来支撑。

  • 近年来,金银花因其清热解毒的功效而备受关注。然而,关于金银花的命名之争却一直悬而未决。本文将为您揭开金银花命名之争的神秘面纱,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005年,国家药典委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别列为两种药材,引发了南方花农的强烈不满。南方金银花,也就是被更名为山银花的品种,在南方地区有着上千年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广,产量大,经济效益显著。更名后,南方金银花的市场份额锐减,许多花农血本无归。

    关于金银花命名之争,各方意见不一。有人认为,金银花和山银花属于同科植物,成分含量和药效相似,应该统称为金银花。也有人认为,两者在成分含量和药效上存在差异,应该分别命名。

    事实上,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区别主要在于产地和药用部位。金银花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药用部位为忍冬的干燥花蕾;山银花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药用部位为忍冬的干燥茎枝。两种药材在药效上各有侧重,金银花以清热解毒为主,山银花则以活血化瘀为主。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材。对于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命名之争,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一方面,我们应该尊重科学,根据药材的成分和药效进行分类;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关注患者的实际需求,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金银花命名之争背后反映的是中医药领域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中医药研究,提高中医药的规范化水平,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 在医疗行业,药品供应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药品供应链,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药品供应链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为您解析药品供应链模式的演变。

    一、药品供应链的起源与发展

    1. 药品供应链的起源

    药品供应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对药物的需求。自古以来,人们就通过采集草药、矿物等自然资源来治疗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的生产方式逐渐从手工制作转变为工业化生产,药品供应链也应运而生。

    2. 药品供应链的发展

    随着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品供应链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药品生产、储存、运输到销售,再到如今的药品研发、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药品供应链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

    二、药品供应链模式的特点

    1. 系统性

    药品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者。从药品研发到患者用药,每个环节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2. 动态性

    药品供应链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随着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变化,药品供应链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3. 高风险性

    药品供应链涉及到药品的质量安全、物流安全、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存在较高的风险。

    4. 高复杂性

    药品供应链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参与者,组织结构复杂,协调难度大。

    三、药品供应链模式的未来趋势

    1. 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药品供应链将更加依赖于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药品供应链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2. 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将应用于药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实现药品的全程追溯和智能化管理。

    3. 绿色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药品供应链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智能化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将应用于药品供应链,实现智能化决策和管理。

    总之,药品供应链模式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只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才能构建一个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药品供应链。

  •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2月,我国医药制造业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2,186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利润总额204亿元,同比增长11.5%。尽管行业毛利率和利润率有所波动,但整体运行态势良好。

    在化药领域,由于基本药物招标降价、国家调整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和抗生素分类管理办法等行业负面政策的影响,化药行业利润增速自2011年开始出现显著下滑。2012年1-2月,化药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19%和2%,未来仍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

    与化药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成药行业在2012年1-2月依然延续了2011年的突出表现,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30%和28%。这得益于中药材价格的稳定以及中成药行业的整体运营出色。

    在化学原料药领域,1-2月的表现相对较差,原因可能是部分重点原料药品种价格出现下滑。VC、VE等重点维生素品种价格较去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抗感染药物主要品种的价格走势也不容乐观。

    生物制药行业在2012年1-2月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增速分别为20%和29%,恢复了2011年以前的高增长态势。这得益于行业毛利率和利润率的持续向上趋势。

    医疗器械行业在2012年1-2月表现依然抢眼,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23%和21%,表现优于医药行业。需求旺盛和政策影响小是行业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

  • 山药,又称淮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之一,同时也是中医中常用的药材。它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首先,山药具有很好的养胃补脾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山药能够滋养脾胃,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其次,山药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对于口干舌燥、津液不足等症状,山药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此外,山药还具有补肾的功效。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充足则人体健康。山药能够补肾益精,对于肾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山药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单独炖汤,也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烹饪。以下是一些山药的常见食用方法:

    1. 山药炖排骨:将山药与排骨一起炖煮,营养丰富,口感鲜美。

    2. 山药炒肉片:将山药与肉片一起炒制,简单快捷,美味可口。

    3. 山药粥:将山药与大米一起煮粥,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食用。

    然而,任何食物都有其副作用。山药也不例外。过量食用山药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此外,山药中的雌性激素成分可能会对女性内分泌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食用山药时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

    总之,山药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合理食用山药,可以为我们带来健康和美味。

  •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日益重视,中药资源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中药资源,我国正式启动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旨在全面摸清我国中药资源的家底,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此次普查涉及我国12807种动植物、矿物中药资源,覆盖全国22个省(市)。普查内容包括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生态环境、资源量、药用价值等。普查结果将为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更好地开展普查工作,我国将建立50个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站,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监测和信息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中药资源存在的问题,保障中药资源的稳定供应。

    此外,我国还将积极筹建国家中药资源中心,构建国家级中药资源科研平台,加强与各省科研单位、高校以及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站建站单位的沟通协作,形成稳定的科研组织架构和共建共享的合作与成果分享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相信通过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 在当前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药商务渠道的构成和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将深入探讨医药商务渠道的新释义,以期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一、医药商务渠道的新定义

    传统的医药商务渠道主要指“药品生产企业→医药商业企业→终端(医院、药店、诊所)”,但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这一概念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菲利浦·科特勒将商务渠道定义为“指某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产品的所有权;或是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和个人”。因此,我们可以将医药商务渠道概括为“由各地忠诚于某一品牌的经销商、分销商和医药自然人组成的产品销售网络体系”。

    在新时期,医药商务渠道的构成已经从传统的“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终端”扩展到了“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终端→医生、店员→消费者(患者)”的全过程。这包括了医生、店员、患者在内的各个环节,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

    二、医药商务渠道的结构和成员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将医药商务渠道的结构分为多个层级,包括零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其中,零级渠道主要指生产企业直接向终端销售;一级渠道指生产企业通过商业企业向终端销售;二级渠道指商业企业通过分销商向终端销售;三级渠道指分销商通过代理商向终端销售。

    医药商务渠道的成员包括生产企业、配送商、代理商、经销商、分销商、终端(医疗机构、药店、诊所、民营机构等)、消费者(医生、店员、患者)等。医生作为患者处方的决定者,在医药商务渠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新时期医药商务渠道的管理要点

    在新时期,医药商务渠道的管理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明晰渠道结构,优化渠道布局;

    2. 加强渠道成员的协作,提高渠道效率;

    3. 关注医生、店员、患者等终端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4. 运用供应链管理理念,实现全过程管理;

    5. 遵守相关法规,确保渠道合规。

    总之,医药商务渠道的新释义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只有明晰渠道结构,优化渠道布局,加强渠道成员的协作,关注终端需求,才能在新时期做好医药商务渠道的管理工作。

  •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药品生产质量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GMP证书的收回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监管手段。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今年以来,已有50多家生产企业、批发企业以及医疗器械企业因飞检不合格而被收回GMP证书,其中13家企业因生产中成药或中药饮片不符合相关规定而成为重灾区。

    5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依法收回河南省康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平光信谊(焦作)中药有限公司的《药品GMP证书》,并对企业涉嫌违法违规生产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据悉,这两家企业均存在生产过程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药品GMP相关规定的行为。

    据了解,今年以来,总局共对50多家企业进行了飞检,其中13家企业被收回GMP证书。在这13家企业中,有7家企业在生产中成药或中药饮片过程中存在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这反映出当前中成药生产领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原材料成本上涨、生产工艺不规范、质量把控不严格等。

    原材料成本上涨是导致中成药生产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取以次充好、不投料或少投料等方式,严重影响了药品质量。此外,部分企业在生产工艺上存在偷工减料现象,如不进行蒸馏提取挥发油、将“醇提”变为水煎煮提取等,导致成药中有效成分含量不足。

    为了提高药品质量,总局近年来频出重拳,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查处。2016年,总局共收回GMP证书171张,发回104张。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总局在飞检方面的力度将有增无减,企业应自觉按照GMP标准,规范生产,确保药品质量。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中成药时,也应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关注药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确保药品质量。

  •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药品招标采购环节的改革也备受关注。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市将探索通过集团采购或医保参与采购药品等方式,推动药品流通领域改革。

    此举意味着北上广三大城市将医保部门推向了药品招标的前台。‘谁出钱谁招标’的呼声多年,如今北上广的探索是否预示着招标主体的改变将成为趋势?在医保费用总额控制的背景下,医保部门接手药品招标,是否会带来更大的杀价压力?

    韩晓芳表示,医保部门代表参保人员的利益,在招标采购过程中控费的动力更加增强,改变了过去卫生局既管医院又管采购,难以保持中立的局面。北京市医改办正在研究详细方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也将成立采购药物的专门机构。

    上海医保局已明确接管上海市基药招标,广东也在探索由医保局筹建主导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专家沈松泉认为,医保部门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向医院购买服务,理论上说是合理的,业界也呼吁了多年。

    华北制药股份公司总经济师周名胜表示,北上广作为新医改的重要试验田,三地卫生主管系统同时退出药品招标体系,其导向意义值得关注。但医保部门主管招标可能会比卫生局主管时砍价更厉害,药企最希望政府把游戏规则确定好,取消‘唯低价是取’。

    周名胜还表示,医保部门主管招标会砍价动力十足,因为北上广均是医保资金压力最大的城市,也是国内探索医保付费机制最前沿的城市。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有关专家分析,今后会否砍价主要仍看相关负责人是站在大方向利益还是部门利益角度考虑。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测算显示,现行制度下,2020年前,中国大部分城市医保基金将陆续出现收不抵支。其中,成都等二线城市的‘穿底’时间最晚将出现在2017~2019年。但医保接管招标不少人士认为,今后谈判机制会逐渐被使用,包括未进医保目录的药物在是否进入目录、产品价格和报销额度方面。

  • 近年来,全球医药行业并购浪潮不断,国际巨头纷纷通过并购实现瘦身强体。其中,葛兰素史克(GSK)与诺华、拜耳与默克等巨头间的并购案例,都体现了这一趋势。然而,这次并购潮与以往不同,其目的并非单纯的规模扩张,而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导向。

    对于国内药企而言,国际巨头的并购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国内药企可以通过并购提升自身实力,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国内药企也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并购,获取优质资源和市场份额。

    然而,国内药企在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国内药企在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国外巨头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国内药企在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压力。

    为了应对挑战,国内药企需要积极提升自身实力,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国内药企也需要加强与国际药企的合作,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此外,国内政府也需要加大对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国内药企开展研发和创新;可以加强与国际药企的合作,促进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总之,国际医药巨头的并购潮为国内药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内药企需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转型升级,为我国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