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深远的。除了血糖控制不佳带来的并发症外,糖尿病患者的缺水问题也常常被忽视。事实上,缺水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不容小觑。
【案例分析】
张先生,65岁,患有糖尿病多年。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的口渴感明显减弱,平时也不怎么喝水。然而,他并未意识到这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前兆。在一次体检中,医生发现他的血糖控制不佳,同时存在脱水症状。经过询问,医生了解到张先生近期确实减少了水分摄入,这导致了血糖波动和脱水。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肾脏会过滤出更多的葡萄糖,导致尿量增加,从而带走大量水分。而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口渴感减弱或消失的情况,容易忽视水分补充。长期缺水会导致以下危害:
1. 影响血糖控制:脱水会导致血液浓缩,血糖水平升高,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2.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缺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加速肾脏损害:缺水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加速肾脏损害。
4. 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缺水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便秘或腹泻。
5. 皮肤干燥:缺水会导致皮肤干燥、粗糙、失去弹性。
为了预防缺水带来的危害,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增加水分摄入: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通过饮用白开水、茶、汤等方式补充水分。
2.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血糖稳定。
3. 积极运动:适量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水分代谢。
4.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血糖波动,调整治疗方案。
5. 定期复查:监测肾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发症。
总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缺水问题,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唤醒沉睡的身体,一天的美好生活就此开始。然而,这看似平静的早晨,却隐藏着许多疾病的信号。学会观察这些信号,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疾病,防患于未然。
①口臭,可能是消化系统在报警
口臭是许多人常见的困扰,通常与口腔卫生习惯有关。然而,如果口臭伴有胃部不适、胃痛等症状,则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发出的信号。
要改善口臭,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口腔卫生。如果口臭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②晨起牙龈出血,警惕血液病和肝病
晨起刷牙时牙龈出血,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牙周病。然而,如果口腔健康良好,仍出现牙龈出血,则可能是血液病或肝病的早期信号。
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牙龈出血。而肝病如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也会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
若出现牙龈出血,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
③清晨饥饿,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清晨醒来感到饥饿难忍,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之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会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引起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
若出现清晨饥饿感,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糖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及时治疗。
④晨起头痛,警惕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往往较高,容易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若出现晨起头痛,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压检查,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
⑤视物模糊,警惕视网膜病变
清晨起床后出现视物模糊,可能是视网膜病变的早期信号。视网膜病变是导致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
若出现视物模糊,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眼科检查,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
春节期间,人们欢聚一堂,喝酒打牌成为常见的娱乐活动。然而,这种看似欢乐的庆祝方式却可能暗藏健康隐患,尤其是脑卒中这种突发性疾病。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指脑部血管突然发生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
脑卒中的发病速度极快,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内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头晕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救治,患者的脑神经功能会迅速丧失,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
春节期间,由于饮食、饮酒、情绪波动等因素,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壁已经变薄,更容易在寒冷天气下发生血管破裂或阻塞,引发脑卒中。
为了预防脑卒中,建议在春节期间注意以下几点:
1. 适量饮酒,避免过度饮酒。
2. 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暴饮暴食。
3.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5.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高血压患者。
如果发现家人出现脑卒中的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以下措施:
1. 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
2. 解开患者的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3. 不要给患者喂食或饮水。
4. 尽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常见的健康问题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如果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那么就很可能患有高血压。那么,如何治疗高血压呢?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饮食上,要减少盐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运动方面,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糖尿病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其次,要定期进行血糖检测,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控制好血糖。
除了高血压和糖尿病,还有许多其他常见的健康问题,如冠心病、脑卒中等。对于这些疾病,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那么,如何做到早发现呢?除了定期体检外,还要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例如,胸口疼痛、呼吸困难、肢体麻木等,都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压力过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同时,还要定期进行运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总之,关注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对于已经患有疾病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为了提高人们对脑卒中的认识,及早发现高危人群,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脑卒中的相关知识。
一、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1. 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压控制不良者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2. 高血脂:血脂异常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3.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4. 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这类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瓣膜或房颤导致血流不畅,容易形成血栓,引发脑卒中。
5. 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管壁的脆性,引发脑卒中。
6.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血管弹性变差,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7. 明显超重:肥胖者更容易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8. 脑卒中家族史: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二、脑卒中的预防措施
1. 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通过合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应尽量避免。
3. 增加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血管弹性,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4.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者应通过饮食和运动等方式,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5. 定期体检: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及时进行治疗。
6. 注意饮食: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7.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过大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应保持心情舒畅。
三、脑卒中的治疗
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降血压药等;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四、脑卒中的预后
脑卒中的预后与病情轻重、治疗及时程度等因素有关。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颈动脉作为人体重要的血管之一,其健康问题却往往被忽视。虽然心脏和头部血管的检查备受关注,但颈动脉筛查却鲜少提及。正如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院士所言,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却长期缺乏应有的关注。
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高复发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而颈动脉狭窄作为脑卒中的重要诱因,其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颈动脉狭窄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颈动脉狭窄,从而降低脑卒中的风险。此外,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等,也是预防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我国在脑卒中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自2009年实施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颈动脉超声检查,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北京市也积极开展社区颈动脉筛查,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筛查服务。
然而,颈动脉狭窄的防治工作仍任重道远。我们需要提高公众对颈动脉狭窄的认识,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共同为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而努力。
近年来,女性卒中发病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其脑卒中风险比未服用避孕药的女性高出4倍。本文将深入探讨女性卒中风险因素、预防措施以及如何降低卒中风险。
一、女性卒中风险因素
1. 避孕药:避孕药中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血管壁增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 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女性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可能导致血液凝固,增加卒中风险。
3.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女性高血压患者卒中风险更高。
4. 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卒中风险。
5. 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卒中风险。
6. 吸烟:吸烟可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预防措施
1. 停止服用避孕药:建议有血管危险因素的女性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改用其他避孕方法。
2. 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避免卒中发生。
3.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降低卒中风险。
4. 控制血脂:高脂血症患者应积极控制血脂,降低卒中风险。
5.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卒中风险,建议戒烟限酒。
6.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降低卒中风险。
7.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增强体质,降低卒中风险。
8.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三、降低卒中风险的关键
1. 早期识别卒中症状:掌握F-A-S-T口诀,及时发现卒中症状,尽快就医。
2. 时间就是生命:卒中治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尽快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间。
3. 长期管理: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卒中风险。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了解中风的风险因素、预防和早期识别征兆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了解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中风。一般来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肥胖等都是中风的高危因素。此外,有中风家族史的人也更容易患病。
预防中风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以下是一些预防中风的有效措施:
1.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老年人应定期测量血压,并遵医嘱进行降压治疗。
2. 控制血脂: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中风风险。老年人应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并采取相应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
3. 控制血糖:糖尿病与中风密切相关。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积极控制血糖。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中风风险。老年人应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 适度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脂等,从而降低中风风险。
6.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
7.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8.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9. 识别中风征兆:中风发病迅速,早期识别征兆至关重要。常见的征兆包括:突然出现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突然出现言语不清或表达困难;突然出现视力模糊或失去平衡;突然出现剧烈头痛。
10.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中风征兆,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
为了提高我国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水平,培养临床研究人才,中国卒中学会主办了《中国卒中临床研究创新计划》项目。该项目旨在提升医生的临床研究能力,缩小与国际的差距,并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医师。
项目分为四个阶段:培训期、选拔期、实践期和阶段成果发布期。在培训期(2015.4-2015.11),项目面向全国20余个重点城市开展了主题培训教育工作。在选拔期(2015.11-2016.6),经过初选、复选和全国总决赛等轮次,全国共选出了“十佳研究课题方案”。实践期(2016.6-2016.12)中,“十佳研究课题方案”将获得总计100万的研究赞助基金,开展临床研究。在发布期(2017.3),“十佳研究课题方案”发布阶段研究成果论文,评选后第一名论文得主将获得美国知名医学研究机构进修机会。
项目第一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临床医师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提升了他们的临床研究能力,并解决了临床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项目第二轮培训工作即将开展,目标城市将扩展到24个主要城市,培训内容将包括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论文撰写与发表等。预计全年累计培训教育临床医师8000人次。
《中国卒中临床研究创新计划》项目致力于推动我国脑血管疾病研究的发展,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2024年9月5日,21点10分,郑州市的一位老人家属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发起了一次线上问诊。老人长期患有高血压,血压高压在160-140,低压也比较高在110。虽然一直在服用苯硫酸氨氯地平片,但效果不太好,高压低压都降不下去。家属担忧不已,希望医生能给出更好的治疗方案。
医生接到家属的请求后,首先询问了老人的具体情况,包括是否有不适症状、是否有其他疾病等。随后,医生详细解释了高血压的危害性,强调了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并建议家属带老人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在与家属的交流中,医生不仅提供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给予了家属很多安慰和支持。家属对医生的服务非常满意,表示会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并在需要时再次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