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福胶发力扩产:阿胶市场竞争加剧

福胶发力扩产:阿胶市场竞争加剧
发表人:医疗趋势观察站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理念的重视,阿胶这一传统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作为国内阿胶产业的领军企业,福胶公司积极扩产,提升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据了解,福胶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启动4000吨阿胶扩产项目,同时投资10亿元建设福胶产业园。项目建成后,福胶将拥有年生产阿胶制剂6000吨的能力,成为全国最大的阿胶制剂生产基地。

福胶公司总经理杨福安表示,福胶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此次扩产项目将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在市场竞争方面,福胶公司表示,将继续保持价格优势,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同时,福胶公司还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

阿胶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血养颜、滋阴润燥等功效。近年来,阿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带动了阿胶产业的快速发展。福胶公司的扩产项目将进一步推动阿胶产业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阿胶产品。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科研用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科研用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药品采购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日,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北京将探索新的药品采购模式,以期降低采购成本,调整利益格局。

    传统模式下,药品采购主要由卫生部门负责,各医院根据需求和中标目录进行单独采购。这种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如采购成本高、药价虚高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北京市将探索以下几种新的采购模式:

    1. 集团采购:由多家医院联合集体团购药品,以降低采购成本。

    2. 医保部门参与采购:由医保部门牵头,负责药品的招标和采购,以确保药品质量和价格合理。

    3. 药品集中采购:由专门的机构负责药品的集中采购,以实现药品采购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新的采购模式将带来以下好处:

    1. 降低采购成本:通过集团采购、集中采购等方式,可以降低药品采购成本,减轻医保负担。

    2. 调整利益格局:新的采购模式将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使药品价格更加合理,有利于患者。

    3. 提高药品质量:医保部门参与采购,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当然,新的采购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保证药品质量等。但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新的采购模式将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总之,北京市探索新的药品采购模式,是医疗行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降低药品采购成本,调整利益格局,提高药品质量,让患者受益。

  •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药品质量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的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制药界的共识。QbD强调,药品的质量并非检验出来的,也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设计时所赋予的。这一理念在我国新版药品GMP中也得到了体现,旨在提高我国药品制造的质量,并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QbD的实施,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对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其次,要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控制策略,确保药品质量的可控性。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药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和追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QbD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工程的方法:将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实现药品质量的系统提升。

    2. 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及在制药工程中的实施:将QbD理念贯穿于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全过程,确保药品质量。

    3. QbD - 仿制药案例研讨:通过案例研讨,深入探讨QbD理念在仿制药研发、生产中的应用。

    4. QbD理念在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详细介绍QbD理念在各个环节的具体应用,帮助企业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QbD。

    5. FDA有关‘质量源于设计’的初步实施情况介绍:介绍FDA在QbD领域的实施情况,为我国企业提供参考。

    6. 实施‘质量源于设计’的五个关键因素:分析实施QbD的五个关键因素,为企业提供指导。

    7. 质量源于设计,营销始于研发:强调QbD理念在药品研发、营销中的重要性。

    8. 质量源于设计--将创新的过程分析技术应用于生产工艺:介绍如何将创新的过程分析技术应用于生产工艺,提高药品质量。

    9. 从CGMP的视角看QbD:从CGMP的角度分析QbD的实施,为企业提供参考。

    10. 从PAT的视角看QbD:从PAT的角度分析QbD的实施,为企业提供参考。

    11. 创新药物研发项目的风险管理:介绍如何进行创新药物研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在药品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仿制药企仍存在一定差距。为了鼓励创新,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意见》,旨在通过改革药品审评审批工作,提高药品质量和效益,引导我国医药工业健康发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我国的仿制药能达到国际标准,仿制药企离创新就不远了。他指出,近年来,国家药监局转变了药品审评价值理念,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减少低水平重复药品的申报,促使我国医药企业向创新药品思维转变。

    吴浈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品审评观要求,药品临床上要有使用价值,体现“新、优、同”。新药要具有新疗效,改剂型的药也要有临床疗效的优越性,仿制药与原研药比较,不仅物质基础一致,还要生物等效、疗效一样。

    近年来,创新药注册申请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创新药1.1类由2009年的42个受理项目,增加到2012年的78个受理项目。最近三年,每年平均有7到8个1.1类的新药上市。在严格审批之下,仿制药注册申请逐渐回归理性。2007年有2万个申报件,到2012年则为1852个。

    为加快高端仿制药审批速度,国家药监局已调整了仿制药的审评策略,研究开展上市价值评估。对市场急需用药、原研药市场价格高、特殊人群用药、具有国际水平的尖端药品等,给予优先审评和加速审批。吴浈表示,不走出国门、不同国际先进水平药品竞争,我国仿制药没有出路。我们给予通过国际审评的产品特别审评通道,但要求这些仿制药能与国际水平模仿得一模一样。

    此外,国家药监局还鼓励企业开发适于不同年龄段儿童使用的剂型和规格的药品,加快我国儿童用药的研发和上市速度,满足儿童用药的需求。

  • 近年来,中国医药产业在医改政策的推动下,经历了诸多变革。制药企业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其中“不确定性”成为他们共同的心声。

    医改政策的调整,对制药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政策鼓励创新药研发和优质药品进入医保目录,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政策对药品价格和营销行为的规范,也给企业带来了诸多限制。

    在“不确定性”中,企业如何找到“最大确定”?答案在于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品牌建设需要企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明确品牌定位: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受众。
    • 提升产品质量:高品质的产品是品牌建设的基础。
    • 加强品牌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注重客户服务:优质的服务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品牌建设中,一些医药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华北制药、石药集团、哈药集团等知名企业,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在医保目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对于暂时没有进入医保目录的企业,他们可以积极拓展零售终端市场,并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竞争力。

    总之,在医改政策不确定的背景下,品牌建设成为制药企业“最大确定”的关键。只有不断提升品牌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随着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业界对中药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担忧。新规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预计将有大量企业面临淘汰。业内人士呼吁,在规范中药行业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中药企业的实际情况,避免行业垄断产生,保障中药流通业的健康发展。

    新规对中药企业的要求包括:提高执业药师配备比例、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与养护人员资质要求、提高冷藏、冷冻药品储运设备标准等。这些要求对于一些中小型中药企业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业内人士认为,新规的出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方向,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可能导致行业垄断,挤压中小企业发展空间;部分中药企业因无法满足新规要求而退出市场,影响药品供应;执业药师短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业内人士提出以下建议:

    1. 适当降低中小型中药企业的准入门槛,给予一定期限的过渡期;

    2. 加强对中药行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人才培养;

    3. 鼓励中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4. 加强对执业药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水平;

    5. 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打击非法经营行为。

  •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探讨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促进医药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首届中国医药竞争力高峰论坛于4月16日至18日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由中国医药竞争力研究会主办,湖南芝林药业集团、药芝林998联盟联合承办。论坛以“国家基本药物与终端品种变革”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200家主流连锁药店负责人、100余家第三终端医药公司负责人及数十家工业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等近400人参加。

    在论坛开幕式上,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桂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研究所副所长、《医药经济报》总编陶剑虹、芝林药业集团董事长曾诚和中国医药竞争力研究会秘书长刘桂春等共同启动了中国医药竞争力研究会。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第三终端专家祝匡善、南京国药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轩等专家就医药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新医改后药店竞争发展新趋势、基本药物目录下的药店价格策略、药妆经营等多方面做主题演讲。

    中国医药竞争力研究会是由中国医药行业的学术机构、咨询培训机构、行业媒体、行业组织、医药企业和一批行业专家、优秀企业家共同倡议并自愿参加的非赢利性民间机构。研究会致力于“集聚行业民间智慧,打造高端交流平台”,并秉承“研讨行业发展,探索行业创新,促进行业沟通,推动行业进步”的宗旨。

    药芝林998联盟成立于2009年6月,已拥有700余家联盟会员,与多家一线品牌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联盟致力于为会员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逐步发展成为行业内最具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终端联盟。

  • 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最新公布的《201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显示,百亿规模以上的医药工业企业数量再创新高,达到11家。

    榜单显示,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和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居前两位,主营收入均超过400亿元。此外,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也进入百亿俱乐部。

    在50亿至100亿元规模的企业中,数量从上届的19家增长到25家。而主营收入50亿元以下的企业数量则有所下降,从上届的72家减少到64家。

    这份榜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旨在全面反映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

    从榜单中可以看出,我国医药工业在规模和竞争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未来,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百亿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有望继续增长。

  • 近年来,RNA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在生物医药领域备受关注。Moderna公司与默沙东的RNA药物研发协议,更是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RNA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直接将mRNA输送至细胞内,使细胞成为“药物加工厂”,生成治疗所需药物。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可以延长药物疗效,还可以降低药物副作用,为许多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Moderna公司作为RNA疗法的领军企业,其研发的RNA药物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此次与默沙东的合作,将进一步加速RNA药物的研发进程,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尽管RNA疗法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药物输送技术和安全性等问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RNA疗法有望在更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Moderna公司,全球许多生物医药巨头都在积极布局RNA疗法领域。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为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总之,RNA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Moderna公司与默沙东的合作,将为RNA疗法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近年来,阿司匹林在癌症预防方面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多项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性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能具有化学预防癌症的作用。其中,Cook等人的研究更是备受瞩目。

    Cook等人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长期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观察阿司匹林对健康妇女癌症危险的影响。研究共纳入了39876名45岁以上无癌症史、心血管疾病或其他主要慢性疾病的美国妇女,将她们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隔日服用100 mg阿司匹林或安慰剂,平均随访期为10.1年。

    研究结果发现,阿司匹林对癌症总体发生危险、乳腺癌、结直肠癌或其他部位特异性癌的发生危险均没有显著影响。尽管如此,阿司匹林似乎有降低肺癌发生危险的倾向。

    此外,阿司匹林对癌症死亡率的影响也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虽然阿司匹林可能具有降低肺癌发生危险的潜在作用,但对于其他癌症的预防作用尚不明确。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阿司匹林在癌症预防方面的宝贵信息。然而,仍需进行更多研究以明确阿司匹林在癌症预防中的确切作用。

    除了阿司匹林,其他药物如维生素E也被研究用于癌症预防。Cook等人的研究也探讨了阿司匹林与维生素E的相互作用,但未发现明显差异。

    总的来说,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在癌症预防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确切作用和适用人群。

  •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抗疟疾药物青蒿琥酯的抗癌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青蒿琥酯与现有抗癌药物联合使用,有望提高治疗效果,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青蒿琥酯是一种传统的抗疟疾药物,通过减少体内受疟疾感染的细胞数量来抗击疟疾。然而,许多科学研究也发现,青蒿琥酯对癌细胞可能具有同样的效果,即减小肿瘤体积。

    英国圣乔治伦敦大学的Wai Liu博士和Angus Dalgleish教授对人类癌症细胞进行了体外研究,发现青蒿琥酯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例如,青蒿琥酯与来那度胺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尤其是对肺癌细胞的影响最大。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通过无药期间断短期冲击使用青蒿琥酯,可以更有效地减小癌症大小。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可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还可以减小癌性肿块的体积。

    这项研究为青蒿琥酯如何与抗癌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的抗癌治疗模式提供了新的见解,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都是在体外进行的细胞研究,其反应与体内不同。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

    总之,青蒿琥酯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抗癌药物,有望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其疗效,并探索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