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卫生部:全国已有600多家县医院取消“以药补医”

卫生部:全国已有600多家县医院取消“以药补医”
发表人:秒懂健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介绍《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张茅在谈到公立医院改革问题时说,现在全国已经有600多家县医院取消“以药补医”,在药品上不加价。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说,经过初步的调查,农村居民对医改的感受要高于城市居民,低收入人群的感受要高于中高收入,老年人的感受要高于年轻人。医改前三年在“保基础、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下,首先是从基层特别是农村入手,医疗工作方针也是以农村为重点。在前三年任务当中,五项任务只有公立医院改革是作为试点提出的。公立医院是广大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随着全民医保制度的基本建立,现在公立医院不仅仅为城市居民、也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同时,相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医院改革所面临的矛盾也比较复杂,比如,要考虑到患者的利益、医生的利益、医院的利益、药品流通企业的利益等等。所以医改前三年提出公立医院改革先进行试点。经过三年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十二五”规划提出公立医院改革要全面推开,首先是选择在县级公立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达到群众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的目的。现在一些改革推开的县,都提出了90%的居民生病可以在县级医院内得到解决,这是医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重点是取消“以药补医”,也就是取消15%的药品加成。还要改革补偿机制,一是落实政府责任,医院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等六个方面由政府来投入;二是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总的来看,目前医疗服务价格是比较低的,在乡镇卫生院一天住院费只有五块钱,在公立医院只有十块钱,护理一天是七八块钱,要适当调整医疗服务的费用。

  调整医疗服务费用,并不由居民来负担,而是由医保和新农合来承担,改革“以药补医”,能够降低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同时也避免大处方、大检查、过多使用抗生素等等这些问题,也能够在解决药品流通环节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是主要突破口。现在全国已经有600多家县医院取消“以药补医”,在药品上不加价。医务人员收入与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挂钩,而不是与药品收入挂钩。

  第二,在县医院和城市大医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比如预约门诊挂号、假日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同等医院检查结果互认、优化就医流程等等,这些措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成果。

  第三,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一方面,国家和地方共同投入,对于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新一轮建设,现在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设施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更好地满足群众看病的需要。另一方面,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比如,加大培养培训力度,确立了大医院支持基层的措施,目前全国有一千多所三甲医院对口支援两千多所县医院,大医院长期派驻水平比较高的医生到县医院工作,并接收县医院的医务人员的培训,很受群众欢迎。就是要从医疗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硬件条件上全面提高县医院的服务能力,还有一些政策上的措施,包括调整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实行基层首诊制等等。目前协和医院等北京大医院的门诊量每天超过一万人,其中可能有相当大一部分的疾病可以在基层解决,但是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还不够或者病人还不了解,所以出现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在加强基层能力建设的同时,还要促进就医方式的改变。逐步完善全科医生制度,比如现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经在探索家庭医生签约,家庭医生负责居民的首诊,对不能解决的问题,根据病情需要提出逐级转诊建议,这样能分流一部分病人。

  这是医改的重要目标,也是检验医改成果的一个标志,要经过艰苦的努力。但是,只要向正确的方向推进,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39健康网南京4月3日电(毛可斌吴德记者郁进东)近日,卫生部官员专门到南京市栖霞区调研当地的“医院药房托管”改革。卫生部部长高强批示说,这一模式切断了医生、医药代表之间的联系,改变了医生处方的行为方式,减轻了群众负担。“药房托管”改革最早出现在南京市栖霞区医院尧化院区。记者近日实地采访发现,这家医院由于切断了“医药代表”和医生之间的利益链条,医生开大处方、开高价药和滥开药的情况得到了扭转,病人看病药费支出有了较大幅度下降,而医院门诊人数和业务收入都大幅增长。据统计,两年来,“医药代表”不见了,而这家医院共为病人省出药费476万元。

      2003年8月,南京栖霞区医院接管尧化卫生院。当时仅10来个医务人员的尧化卫生院,每天竟也有两三名“医药代表”来“洽谈业务”。他们给医生和药剂人员种种诱惑,让多开多进他们的药品。栖霞区卫生局结合当时开展的行风整顿和廉政制度创新竞赛活动,以医生滥开药拿回扣为突破口,将医院药房的采购权交给医药公司,切断医药代表和医生间的利益链,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这一构想得到了栖霞区纪委的支持。

      据了解,尧化医院院区将药房采购权交给一家叫“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总公司”的单位经营。双方通过合同约定,医药公司每年将医院药品营业额的35%交给医院。医药公司必须保证医院的基本目录用药,满足临床用药(包括抢救药品)供应,不许擅自提高药费标准,不允许医药公司以任何方式要求医务人员开具指定药品,禁止任何形式的回扣,更不许销售假药、劣药。如有此类情况发生,协议立即终止,并追究医药公司的违约责任等。

      尧化院区不再采购药品业务后,医院从药品的“采购员”变成“监督员”。医院专门成立了药房托管质量管理小组对药房进行监管。此外,定期检查处方和用药,如果发现可疑处方或某一种药品用量过大,立即进行分析和处理。

      据了解,我国药品收入一般占到医院总收入的60%左右,但实行药房托管后,栖霞区医院尧化院区的业务收入不降反升。栖霞区卫生局局长李佳介绍说,这是由于单张处方值小了,老百姓看病便宜了,来医院看病的人多了,总的收入就上升了。栖霞区药房改革的实践得到了南京市纪委的肯定。在今年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上,市卫生局决定对南京所有二级医疗机构共约200家医院全面实行“药房托管”。

  •   国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昨天透露:卫生部将对患者翁文辉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花费550万元人民币治疗费一案,一查到底,并作出严肃处理。

      前日,哈尔滨“550万元天价医药费”事件有重大进展。卫生部调查组近日发现,在该事件中,哈医大二院涉嫌严重造假:患者病历和医疗信息存在涂改现象,尤其是病历的第2-8页出现了较严重的伪造现象。

      重症监护室管理混乱

      据悉,哈尔滨“550万元天价医药费”事件经央视播出之后,卫生部调查组立即召集黑龙江省卫生厅和哈医大相关领导召开紧急会议。

      调查组成员、卫生部监察局局长王大方表示,哈医大二院的ICU(重症监护室)管理混乱,问题比《新闻调查》中播出的情况还严重。

      “1180次会诊”属明显造假

      11月22日晚,调查组成员发现,哈医大二院在该事件中涉嫌严重造假:患者病历和医疗信息存在涂改现象,尤其是病历的2-8页出现较严重的伪造现象。

      卫生部调查组指出,哈医大二院提供的患者病历有13处修改,分明是明显的伪造,相关人却互相推卸责任;病历中的1180次会诊,也属于明显造假。

      造假还体现在,哈医大二院血库的出血单与医嘱单并不相符,病历、收费单、化验单也互相不符。血库的出血量大于医嘱,血的去向不明。调查组要求必须查清信息中心和血库是否也在配合ICU造假,以作为下一步组织处理的依据。

      输血问题曾遭到患者翁文辉的家属强烈的质疑,在67天住院时间内,翁文辉总共输入了25.8万多元的血液制品,其中7月30日这天,一天输血就达94次。

      存在重复收费现象

      ( 新浪网 新京报)

  •   我市将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到2015年底,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各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占基层医疗机构总服务量的30%左右。

      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我市全面落实全民医保中的中医药优惠政策,将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含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中药配方颗粒限定在二甲以上医院使用。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中,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对在县(区)、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和中医传统技术治疗疾病的,补偿比较同等级医疗机构西医治疗提高10%。

      同时,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中的中医药倾斜政策,对使用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院内制剂、中医非药物疗法、中医药适宜技术等产生的政策性亏损,按规定动用药品收支结余弥补后仍有差额的,由同级政府核定足额补助。同时,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中的中医药扶持政策,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并支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进社区、进农村,让更多患者受益。此外,制定政府指导价的中医药服务价格项目及标准,增设中医特色诊疗项目,调整针灸、推拿、中医正骨、中医药预防保健等传统项目的服务价格。

      县级中医医院每个科室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室

      按照要求,县级中医医院每个科室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室,运用针灸、推拿、按摩、刮痧、火罐、蜡疗、中药熏蒸等中医技术为患者服务。县级综合医院应积极推行中医人员到西医科室会诊、查房、参与重症患者抢救等制度,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医院相关临床科室。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各个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建设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形成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的中医药服务模式。

      我市还将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体系,组织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到2015年,力争每个县(区)均建有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同时,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鼓励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

      我市将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把中医“治未病”内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治未病”经费应占公共卫生经费总数一定比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年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此外,我市将落实价格、税收、医保定点、土地、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名老中医师带徒等方面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在基层开办连锁经营的中医坐堂医诊所。

  •   北京市推行“奶粉进药店”半年以来,如今正面临消费者冷落的尴尬。

      日前有报道称,北京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市将逐步实现合格婴幼儿配方奶粉完全进药店销售。如果要达到“完全”进入药店,意味着将从现有试点的207家增至5300多家的全覆盖。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日走访了首批试点药店之一的永安堂大药房(东四店),发现婴幼儿配方奶粉专区冷冷清清,在记者停留的半个小时里,没有看到有消费者前来购买。

      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向本报记者表示,他对北京半年前推行的上述新政试点“不反对,但也不乐观”。“如果药店价格跟超市等其他渠道差不多,消费者为何要来药店买?增加一个销售渠道无可厚非,但是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市场,应该让企业和消费者"顺其自然"。”

      “第四渠道”的尴尬

      初衷往往都是美好的,但是终究还是绕不开现实的考验。

      2013年10月26日,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牵头的“奶粉进药店”试点正式启动,在北京四家连锁药店医保全新、嘉事堂、金象和永安堂的5个门店,通过设立ATM机的方式,消费者可以“自助”购买到11个品牌的婴幼儿奶粉。

      当时进入首批试点的奶粉品牌包括伊利、贝因美、飞鹤、雅士利、三元等7个国产品牌,以及惠氏、多美滋、雀巢和雅培等4个外资品牌。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许京此前对外表示,此次奶粉进药店的品牌奶粉均由厂商直接发货,并在每罐奶粉罐身贴上监管二维码直运到北京,然后通过有医药物流配送标准的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进入药店装入奶粉售卖机中,全程封闭,每一环节均可追溯,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便于追责。

      东方艾格乳业首席分析师陈渝昨日向本报记者称:“政策试点半年以来,效果并不是很好,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增加一个奶粉销售渠道,但不能把药店限制为"唯一"渠道,否则就是对消费者权利的剥夺。”

      在永安堂大药房(东四店)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专区,记者发现确实有一台自动售货机,不过专区周围冷冷清清,几个店员在旁边聊天。当记者询问如何使用该机器时,店员前来支招,不过随后又离开了,并没有继续讲解和推销。该药店中仅有少数几个品牌有赠品活动,未见折扣优惠,惠氏金装幼儿乐罐装配方奶粉的售价是178元。

      随后,记者来到附近的沃尔玛超市看到,婴幼儿配方奶粉占据了一整排货架,美赞臣、惠氏、多美滋等多个品牌均有不同力度的折扣或赠品活动。上述惠氏金装幼儿乐罐装配方奶粉在沃尔玛则是折扣价148元,两位年轻女士正在选购雅培亲护配方奶粉,她们正在和销售人员商量,希望能争取到一些赠品。

      “这项工作在中国市场推行有点"想当然"的感觉,并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大家对国产奶粉的信任问题”,王丁棉认为,奶粉的安全事故,绝大多数出现在生产环节,政府不该过多干预销售终端,最好应该“顺其自然”。

      这种观点也得到了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秘书长、西安市乳业协会秘书长王伟民的认同,他认为,“奶粉质量好坏,与在药房还是超市售卖没有必然联系,不能靠拍脑袋推行,国家可以引导消费者到药店购买,但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搞渠道垄断是行不通的。”

      在“奶粉进药店”之前,国内奶粉销售主要有商超、母婴店和网购等渠道。有业内人士直言,药店实际上是新兴的第四渠道,但能否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从目前来看还是相当困难的。

      提振国产奶粉信心

      自推出以来就饱受争议的“奶粉进入药店”新政,其初衷毋庸置疑是美好的,对婴幼儿配方奶粉这种特殊食品进行严格监控,保障食品安全健康。

      再继续深入推敲,之所以这种千方百计的严控,还是源于国内乳粉领域的信任危机。如何重新提振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并有效管理“洋奶粉”的安全,成为摆在国家有关部门面前的考题。

      “奶粉进入药店”也仅仅是从终端着手的一步棋,与此同时,国家也从源头上出台了相关文件。日前,国家认监委公布了两批共计46家婴幼儿乳品生产企业在华注册名单,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中国。

      乳业分析师宋亮对此表示,“此举从源头上保证国内销售的进口奶粉乳品符合中国食品安全要求。国家对洋奶粉的新规,能规避大批海外代购及海外小规模代工行为,杜绝国外仿制大品牌奶粉流入国内”。

      近日,国家食药监局通报称,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已经进入收官阶段,5月31日止,如果无法取得新的生产许可证,将无法继续生产销售婴幼儿奶粉。

      2013年12月25日发布的新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也被称为乳业“最严奶粉新规”,设定了更加严格的审查项目和许可条件。该细则要求企业应当具备自建自控奶源,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按照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等要求建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严格的信息化管理、产品追溯及召回制度等。

      除此之外,三元股份(600429.SH)日前还获得北京市千万元的财政补贴,用于三元的“安全健康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研究与产业化”研发项目。

      “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乳业在行业运行和企业管理上处于混乱失控状态,造假流行、消费者提心吊胆不敢放心饮用;2008年之后,国家对乳业的管控更加严格并日趋规范,企业运行得更加有序,但百分百恢复信心仍存一定距离。”王丁棉认为,抓食品安全,不仅要抓原料和加工环节不出问题,对人的教育和素质的提升也不能疏忽,同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近来一直被人质疑。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第五届“量身定制儿童药物暨儿童用药安全”高峰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国儿童药仍面临品种少、剂量规格缺乏和用药信息不全等问题,由此导致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大量存在,危及儿童用药安全。但另一方面,由于儿童药研发、生产投入高,临床研究开展困难,且缺乏配套的动力性政策,我国儿童用药的研发也面临挑战。

      规格剂型匮乏儿科超说明书用药普遍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0岁至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6%,儿科患病人数约占所有疾病人数的20%,儿童用药一直以来也面临困境,存在品种少、剂量规格缺乏和用药信息不全等问题。

      首先是儿童用药规格剂型匮乏。数据显示,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制剂仅60种(含中成药),约占整个药物制剂品种的1.7%。在2012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203种,其中儿童专用药数量为九种,注明儿童“用法用量”信息的仅22种。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申昆玲在论坛上表示,2011年至2013年,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的一项国内儿童用药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六大行政区15家医疗机构儿童6020种(不含中成药)儿童用药中,儿童专用药品仅45种,占4.1%。而在15家单位儿科用药1098种药品中,有儿童用药信息(用法用量)的仅占47.3%(包括儿童专用药品在内)。

      以北京儿童医院为例,2011年调查该院化学药品585种,其中儿童专用药品共23种,占3.9%,其中无儿童用法用量占46%。而在心内科专业药品54个品种中,儿童专用药品仅有1种。

      儿童专用药品缺乏的现象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得到改善。以浙江儿童医院为例,1991年,该院儿童专用药品占5.8%,2006年,该数据仍是5.8%。

      其次,适宜于儿童的剂型和品种缺乏。在全国15家三级医疗机构中231种儿童常用处方药品中,占据前三位的是:注射剂(142种),片剂(89种),口服溶液剂(21种),而适宜儿童的剂型,例如粉末吸入剂,栓剂,糖浆剂等所占的药品品种数很有限。

      申昆玲表示,儿童专用药品的品种少,儿童适宜的剂型、规格缺乏,儿童用药信息不全,造成儿童用药大多以成人药品分剂量或不得不超说明书使用。北京儿童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期间,门诊总药品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达65%。这为儿童患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有数据显示,蓄积中毒、滥用和超剂量占儿科死亡因素的55.56%。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表示,儿童作为特殊的群体,各脏器和身体机能都在生长发育,各年龄段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内脏功能等差别很大,其对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也与成人不同,儿童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存在不同的用药特点。因此,选择适当的药物、适当的剂型和适当的剂量至关重要。

      缺乏动力性政策儿童用药研发面临挑战

      针对目前国内儿童用药存在诸多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化妆品注册司化药处处长董江萍分析,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在儿童药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招标等方面缺乏配套的动力性政策;二是临床试验开展困难,临床试验水平不高,实验参与度低;三是儿童药研发、生产投入高,研发和生产积极性不高。

      达因药业总经理杨杰就表示,儿童用药的各项技术和指标更为严谨,在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投入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更高,且儿童用药剂量偏小,季节性较强,使得儿童用药的整体利润偏低,再加上“一品双规”、“差比价”等价格政策,使得企业不愿意生产需求量明显低于成人规格的儿童规格药品。

      其次,在相关政策法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失。杨杰表示,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条例,还是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都未对儿童用药的注册提出特殊规定,即在法规方面已经把儿童用药成人化了,致使我国儿童药物的注册无专门的法规可依。而且在法律层面上,我国尚未设置风险利益评价体系,对儿童的保护性还很不够。此外,相关部门在制定一些政策法规及指导原则时,儿童人群的利益也会被忽略掉。例如2004年1月17日发布的《关于规范增加规格品种审评部间协调会会议纪要》,明确指出不批准低于成人单次用药最低剂量的规格变更以及针对特殊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开发的非常规规格的水针、粉针。该项规定对于针对儿童用药人群开发特殊规格制剂的申请设置了障碍。

      而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8号令)》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均规定开发儿童适应症或新剂型的产品需要进行临床研究,却没有新药证书和监测期。

      此外,杨杰指出,我国儿童用药研发鼓励政策也存在缺失,并未对儿童药物开发建立优先审评审批渠道。

      究其原因,杨杰表示,目前我国儿童多为独生子女,药物临床研究对象难征集,独生子女政策为儿童临床研究增加了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儿童发育不全,临床不可测因素较多,儿童药物临床研究风险也比较高。此外,儿童临床试验还存在伦理问题。

      最后,在医药研发和审评方面人才缺乏。据统计,我国国内还没有专门从事儿童用药研发的机构,儿童用药研发专门人才匮乏。

      而在药物审评方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人力资源与审评任务量之间目前严重不匹配。截至2012年2月24日,ANDA数量累计3651个,IND256个,补充申请2129个,验证临床1298个,进口在注册79个,NDA734个。而化药审评员只有55名,且目前我国的药品注册数量在逐年增加,随着时间的累计,该矛盾将更加明显。杨杰指出,药品审评人力资源不足,儿童用药审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

      专家建议制定支持政策鼓励儿科药品研发

      国家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副司长孙阳表示,儿童用药是如今我国医改目标中“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大缺口。

      朱宗涵建议,应制定儿科药品发展规划,促进儿科药品研发和生产,促进临床—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的结合,规范临床机构和制药企业在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合作,加强药品疗效的观察,安全性检测,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健康风险评估,信息的发布机制,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等,国家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和财政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则认为,为了让儿童用药更合理,需要更多更好的关于儿童的研究。全球都需加强开展符合伦理且高质量临床试验和伦理委员会评审和检测临床试验的能力,并且需要制定和执行统一的儿童临床试验全球标准,以确保已有临床试验和核发执照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应优先开发、适用于其年龄阶段且可负担的儿童药物剂型,制定全球策略,以充分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前提下,提高儿童药物注册/核发执照的效率。

      相关部门已有所行动。据悉,目前我国已开始组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相关技术单位、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医疗和法律专家就儿童用药研发、注册审评、临床试验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和研究。并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儿童用药在招标、定价、医保等方面的综合鼓励措施。

      董江萍在会上透露,今后国家食药总局将会逐步完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针对儿童专用剂型开展儿科临床试验、申请生产的注册申请加快审评审批;针对新批药品加强药品说明书管理,对上市药品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并推进儿童药物研究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建立多部门共商和协同机制。

      杨杰则表示,作为药企,当务之急是要研究量身研制儿童药物,弄清楚儿童短缺的是什么品种,同一成分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儿童,需进行不同剂型、规格及口味的药学研究,完善儿童临床数据“药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也不是生产出来的,是设计所赋予的。质量源于设计(QbD),只有量身订制,儿童用药的安全才能真正保证。”杨杰说道。

      而我国新兴的制药企业,也已高度关注儿童用药的研发工作。杨杰透露,为开展量身订制儿童药物的研究工作,达因药业建成了国内首个儿童用药研发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目前已投入使用。其研发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针对国内上市药物进行改善口感,丰富剂型,完善规格的研究工作;另外进行国外药物的国产化工作;第三是进行原始创新工作,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儿童药物的研发工作。

  •     最近,河北一家医药公司大量散发广告,宣称其下属的药店1000种常用药品“零利润”销售让利于民。该公司称:所谓“零利润”就是按进价销售,公司不赚一分钱。

        这家医药公司喊出“零利润”的口号,需要足够的勇气,但笔者认为,进价销售是好事,但“零利润”药店背后折射的却是商家销售的噱头。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精明的商家打出了诸如“零进场费”、“零团购费”、“零酒水费”等大旗,乍看很能吸引人,其实不少是诱人上钩的“饵料”。就说“零酒水费”,并不是所有的酒水都免费,而是由酒店指定的某一品牌的酒水,并且严格限制消费数量。换而言之,消费者所得实惠少得可怜。

        作为一种促销手段,“零利润”药店也是如此。由于进货渠道不同,各家药店进价也不尽相同,即使从同一厂家进货,价格也因订货数量大小而不同,谁能考证药品的利润为零?再说,当药品销量达到一定数额时,即使按照进价销售,也不会出现亏损。因为,厂家可以通过奖励政策,向药店返还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已被提前支付,岂能说是“零利润”?再说,药商所谓的进价,已经包括了员工的工资、费用、奖金等。药商尽管宣称“按进价销售”,但“理所当然”已经在进货中获取了既得利润。

        不管动机如何,“零利润”销售确实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也让其他医药公司感到了压力,从而不断增进服务意识、降低进货成本。但有几点不容忽视:

        一是警惕“零利润”销售的噱头。不要将本来的好事沦为愚弄消费者的把戏,如此最终必然失去市场;

        二是贵在坚持。毕竟“零利润”销售有一定的损失,商家应具有打“持久战”的思想;

        三是避免触发无序的“低价大战”,以免相互压价,落个两败俱伤;

        四是加强药品质量监管,警惕个别不良企业从非正规渠道进货,使假冒伪劣流入市场。

        惟有如此,才能保障“零利润”销售下药品质量,真正造福于民。(刘上峰)

  •   既然乳制品是一种可以伴随人类一生的食品,如何选购及正确饮用也值得注意。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乳制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液态奶,包括消毒牛奶、超高温灭菌奶、学生奶、酸奶和乳酸饮料。另一类为奶粉。

      液态奶以鲜奶为主,也是最受消费者青睐的乳制品之一。(据调查有60%的人喜欢喝鲜奶)既是鲜奶,则贵在一个鲜字。其新鲜度及质量检验尤为重要。而调查也同时发现有许多人并不知如何鉴别及选购。以下就鲜奶的新鲜度介绍几种简易的鉴别方法:

      方法1:感官鉴别。新鲜乳(消毒乳)呈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味,无异味,呈均匀的流体,无沉淀,无凝结,无杂质,无异物,无粘稠现象。

      方法2:将奶滴入清水中,若化不开,则为新鲜牛奶;若化开,就不是新鲜牛奶。若是瓶装牛奶,只要在牛奶上部观察到稀薄现象或瓶底有沉淀的,则都不是新鲜奶。

      方法3:煮沸试验法。取约10ml乳样于试管中(或透明玻璃杯中),置沸水中5分钟观察,如有凝结或絮状物产生,则表示牛奶不新鲜或已变质。

      方法4:好牛奶,不挂杯。买来的牛奶(没有煮过或微波炉加热过的)迅速倒入干净的透明玻璃杯中,然后慢慢倾斜玻璃杯,如果有薄薄的奶膜留在杯子内壁,且不挂杯,容易用水冲下来,那就是原料新鲜的牛奶。这样的奶是在短时间内就送到加工厂,而且细菌总数很低。如果玻璃杯上的奶膜不均匀,甚至有肉眼可见的小颗粒挂在杯壁,且不易清洗,那就说明牛奶不够新鲜。

      除了这些“独创”小窍门,还有一些公认的原则,可以帮助你选到优质的牛奶。第一,同等价位产品,选择脂肪含量高的。一般原料奶的乳脂肪含量越高,质量就越好。跟蛋白质不一样,乳脂肪极少出现人工添加化学物质掺假的情况。而蛋白质含量高不代表牛奶质量一定好。第二,同等脂肪含量产品,选择低温灭菌的,因为低温灭菌产品营养素保留更全面。

      此外,还需注意区别纯牛奶与含乳饮料:纯牛奶也叫鲜牛奶、纯鲜牛奶,从产品的配料表上,可以看到这种产品的配料只有一种,即鲜牛奶。鉴别纯牛奶的好坏,主要有两个指标:总干物质(也叫全乳固体)和蛋白质。这两个指标的含量在产品的包装袋上一般都有说明,它们的含量越高,牛奶的营养价值就越高,一般来说,价格相对也会较高。此外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酸奶是用纯牛奶发酵制成的,因此酸奶也属纯牛奶。

      含乳饮料允许加水制成,从配料表上可以看出,这种牛奶饮品的配料除了鲜牛奶以外,一般还有水、甜味剂、果味剂等,而水往往排在第一位(国家要求配料表的各种成份要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列出)。国家标准要求,含乳饮料中牛奶的含量不得低于30%,也就是说水的含量不得高于70%。因为含乳饮料不是纯奶做的,所以其营养价值不能与纯牛奶相提并论。

      值得说明的是,市场上有一些含乳饮料的包装袋上,往往用大号字写“活性奶”、“鲜牛奶”等模糊名称,仔细看时,才会发现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含乳饮料”,而个别产品连这一行小字也没有,只在配料表上多了一项“水”,需要仔细看才能分辨清楚。

  •   今日,深圳公立医院药品零加成政策实施后,深圳的药店和药企感受到了药品价格下调所带来的冲击,不少药店也纷纷加入调价的队伍。药店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是否会导致药品零售市场发生混战,引发行业重新洗牌?

      为了倒逼公立医院降低医药成本,深圳医药分开方案中,将建立药品流通企业与医院药房竞争机制,允许患者凭医生处方到社会零售药店购买药物,可以使药店与公立医院药房形成竞争之势。在竞争机制的带动下,药店发展的空间是否更大?大的连锁药店是否会发展成为医院的药房?目前,深圳有7000多家药店,这些药店的生存状况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详细调查。面对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的冲击,一些大的连锁药店纷纷应对,加快医院周边药店的布局,争先抢占市场制高点。

      现状

      连锁药店几乎变成“百货店”

      在华强北海王星辰连锁药店,记者看到,药店一小半的空间用来卖百货,价格比一般商场和超市便宜,且基本都有打折优惠。一袋抽取式清风牌纸面巾在沃尔玛售价为12.7元,此药店仅售11.8元。同时,药店还卖花生油、洗发露、牙膏等常用百货。对此,百花五路海王星辰负责人许女士称,这是向香港学的,目的是提高药店竞争力获得更多利润,以使海王星辰得到长远发展。药店实行百货和药品一起销售的多元化措施是必须的,同时也方便了市民,两全其美。她还表示,公司打算进一步丰富药店的百货品种,把这种模式做大做强。

      药店卖粮油早已经存在,记者调查发现,药店百货化的现象越演越烈,万泽、永安堂等也出售日常用品,连一些小的药店也会摆卖纸巾、洗发水等日化用品。在翠竹路上的友和药店,药品经营面积只有1/3,另外1/3是母婴用品,还有1/3是日化和保健品,药店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百货店”。店里的一位顾客说,“几年前这里主要卖药,都是药品柜台,后来保健品多了,现在居然大面积地卖母婴保健品,难道药越来越不好卖了?”

      药师谭先生说,药店本是卖药的地方,除了治病药品外,最多可以卖些相关的保健品,现在却快变成百货为主、药品为辅的“百货商店”,尤其是卖扫帚这样的物品,让人不可思议,药店越来越不务正业了。

      500米内有4-5家药店

      沿着罗湖区金碧路往南走,要不了多远就能看见一家药店,空间稍微小一点的瑞草堂大药房仅有一个药师和一个店员。药师坐在收银台旁无聊地看报纸,店员在柜台间走来走去,等待着迟迟不来的顾客。记者呆了大约20分钟,看不见一个买药的客人。

      原关外本来地广人稀,但是记者在坪山一条街道发现,隔一两个店铺就有一家药店,500米内有三四家,药店扎堆非常严重。这些药店都是“夫妻档”,药店就是全家维生的工具。记者来到天龙药业的分店,药店面积比旁边的药店要大,但是药品种类并不多,只有一些常用药和保健品,大部分柜台上放着装药品的空盒子。药店老板郑先生告诉记者,生意一年比一年差,“有时候一天都没有客人。”但是,不开药店,夫妻俩又不知道该去做什么生意供孩子上学。

      记者调查发现,位于商业中心的药店密度远远大于一般社区和偏远之地。在百花路,沃尔玛、实验中学、百花小学等人流较多的商场和学校林立,这条街上就有海王星辰、中联、一致等多家药店并列。相比商业区药店的热闹,社区和偏远地区的药店要冷清得多。

      八卦三路海王星辰店员表示,药店密集地带的竞争特别激烈,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后,对药店的生意有一定影响,药品销售量正在下降。但药店也在采取应对措施,“例如将药品降价,提供更好的售前售后服务等。”

      “有买有送”等活动层出不穷

      为了卖出更多的药以保证利润,药店纷纷以价格战等竞争方式“谄媚”顾客。在金碧路的瑞草堂大药房,一盒温胃舒胶囊卖14元,在八卦路永安大药房只卖13元,且服务态度比前者好很多,在不远处的海王星辰,打8.5折后只卖12.4元。

      各家药店的“会员日”、“折扣日”也在陆续展开。采访到的两家海王星辰同时表示,每月8号、18号、28号为会员日,顾客在此日期购药可享受8.5折优惠,同时还实行买100送50,购药可享受专业药师的免费服务,免费订手机健康报,免费旁听健康大讲堂。

      在百花二路的已经爱药店,打出从6月16日到7月5日,该店冬虫夏草特价优惠的广告,还实行以200换300,店门口更是打着“名店,名厂,名药”的广告吸引顾客。记者发现,为了促销,各个药店经营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细。

      医保定点药店是赢家

      医保药品也是药店竞争的一种手段。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医保定点的生意远比非医保定点的药店红火。一位顾客介绍,他会选择医保定点的药店,因为“医保定点”四个字给他的第一感觉就是便宜,而且质量有保证。

      百花路海王星辰负责人许女士表示,医保定点的药品比非医保定点药品便宜很多,因而销售业绩较好,主要是一些治疗感冒、胃肠道、清热解毒等百姓真正需要的常用药,“这些都很好卖,顾客很放心。”同时,一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也属于医保定点药品范畴,“这些主要是高端人士或者送亲访友的顾客购买居多。”许女士说。相比之下,治疗一般常见病的医保定点药品要比包装精美、标价较高的医保定点保健品更容易卖出。而非医保定点药主要为一些治疗跌打损伤以及蚊虫叮咬等辅助性药品,价格不是很高,但销售量却没有医保定点药品高。记者调查发现,多家医保定点药店的顾客都远多于非医保定点药店。

      探因

      经营成本增加,药品价格不断下降

      “现在药店生存越来越艰难了。”这是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深圳一致药业运营总监吴卫分析其中的缘由。一方面国家和广东省不断下调药品价格,药店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去年以来已经多次下调价格。”吴卫说。据统计,广东省物价局去年以来先后5次降低近4000个品种规格的药品价格,平均降价幅度达21.5%。

      另一方面则是药店成本的增加。“现在药店门店的租金越来越贵,每年都以10%的涨幅上升。”吴卫说,深圳市不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药店还要为员工购买医保、社保等,药店运营的人工成本越来越大,经营药店利润越来越少。“据了解,虽然一致药业在深圳地区医院销售市场和零售市场分别占50%及30%的份额,但是连锁店零售业务对公司的净利润贡献一直很低,”零售连锁市场竞争太激烈。“吴卫说。

      坪山街道天龙药业分店的郑老板也表示,自己加盟的药店是夫妻俩在经营,由于房租不断上涨,药店的收入越来越少,“有时候一天都没有收入。”深圳市药监部门对药店经营有一些硬性规定,“比如药店的面积,夏天药店内还必须开空调,使药店的成本增加。”郑老板说。

     药店遍地开花,恶性竞争激烈

      目前,深圳共有7000多家药店,是全国药店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药店太多了,竞争很大。”药师谭先生说,“顾客总共就那么多,长期下去生意会越来越不好。”他介绍,很多药店都是这样,表面上相安无事,暗地里彼此相互排挤,看谁竞争得过谁,“你8元一盒的消炎利胆片我卖7块,比比谁生意更好,药店之间恶性竞争激烈。”

      吴卫介绍,上海是每7000人配置1个零售药店,深圳每1300人就有一家药店,药店数量多导致竞争大。深圳的药店参差不齐,经营的模式差异也很大。“为了生存,很多大的连锁药店走日化线,采用多元化经营。”他说,多元化经营模式对药店的专业性影响很大,“让老百姓感觉到药店不再只是卖药了,但这也是经营压力大所致。”

      药店生意不好、经营困难让药品监督管理人员感到非常棘手,“在巡查的时候发现一些药店一整天都没有生意、没有客源,我们心里就非常不安。”深圳市药监局一位一线执法负责人如是说。“药店生意差时,就会做一些违法的事来吸引顾客,比如卖联邦止咳药水等严禁药品,还有在药店看病、打吊针等。”该负责人表示,药店数量多不仅导致很多药店经营困难,而且也导致监管难。

      “主要还是准入的口子放得太宽了,药品许可经营的门槛比较低,导致药店遍地开花。”这位负责人介绍,根据2010年颁布的《深圳市药品零售监督管理办法》,“只要配备2名药师,药品经营场所达到一定面积,并且配备计算机、采用电脑信息管理等,就可以申请开办药品零售店,这些要求很容易达到。”

      对策

      提高药店准入门槛

      药师谭先生说,要保持药店的良性竞争,应该控制药店的数量,“每个地方药店与药店之间的距离至少要保持在500米以上才合理,相同质量的药品价格也不能相差太大。”他说,本来顾客数量就有限,公立医院药价也在降,这样反复恶性竞争,总体上各药店平均分配到的利润就少,对各药店以及整个药品行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相应政策和规定,并且严格执行,才能更好地保障药店的良好发展。

      吴卫也表示,近几年来深圳正规大型药企的开连锁店增速已经放缓,但是一些以加盟性质为主的小药店却越开越多,这主要是在开店地段上没有严格的要求。他说,深圳在药店的数量上也应该控制,“提高药店准入的门槛。”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很多药店由于竞争激烈,导致药店经营困难,“一些夫妻档药店就会解雇外聘的药师,有的甚至为了节约成本从非法渠道购买药品,不仅扰乱了药品零售市场的公平竞争,也导致药店监管非常难。”他说,一边在严格监管,一边又在大量准入,药品监管工作很难到位,“要想深圳药店得到良性健康发展,又能保障老百姓的用药安全,应该收缩准入的口子,提高进入的门槛。”

      向“经营模式多元化”转型

      价格一直是药店与医院药房竞争的优势所在。随着深圳公立医院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不少药店和药企已经感觉到公立医院药品价格下降带来的冲击,如何应对这个冲击是单体药店和大型连锁药企最近都在考虑的,“药店已经没有价格优势,如何留住顾客,各企业都应该会调整战略。”吴卫说。

      尽管药店日化和便利店模式在行业内受到比较大的争议,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营模式多元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药企应对的策略。据了解,在国家新医改出台的时候,海王星辰就开始做行业内争议颇大的“药店家庭便利店新模式”,其用意是借此大大提高药店药品销售的毛利。“虽然在圈内引起较大的反对声音,但是这种模式在海王星辰连锁药店越做越大,也相对提高了药店的利润。”海王星辰一家分店的店长表示,以前海王星辰有专门卖家庭生活用品的U店,现在普通的门店也推广这种“药店家庭便利店新模式”,家庭生活用品在药店的种类也会越来越多。

      中联大药房负责人谢晓红也表示,随着深圳医改政策的推进,药店将会分化。“医院和社康中心附近的药房将演化为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专业药房,而其他药店将向‘杂货店’概念演变。”谢晓红说,药店经营模式会多样化,这是市场竞争所逼。

      药店能否

      取代医院药房?

      在深圳医药分开改革方案中提到,要让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公平竞争,允许患者凭处方到药店购买药物,并选择若干家大型连锁药品流通企业,配齐本市公立医院所有用药,为公立医院处方提供调剂服务。这一政策给深圳大型连锁药品企业释放出一个“利好”的消息,药企纷纷加快医院周边、社康中心药店的布局,争先抢占市场制高点。不过,药店要取代医院的药房还有一段距离。

      政府

      医院药房独立还不成熟

      在深圳医药分开改革方案出台以后,市民希望药房能从医院脱离出来,彻底切断医院、医生和药品之间的联系,真正实现医药分开,这是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的方向。不过,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江捍平指出,在目前深圳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医院药房独立出来还不成熟,“由公立医院办门诊药房,我们可以对医院保障药品充足供应,以及对质量和安全直接提出管理要求。而由药品经营企业承担医院门诊用药供应,可能会存在供应不到位、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医院因此而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保障方面的风险。”江捍平表示,目前深圳还没有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社会诚信体系也不完善,“更为重要的是用药安全的问题,在外面买的药可能不安全,药出了问题谁负责任?”

      因此,深圳将采取分步走的策略。首先是培育市场,选择一些社会信誉好,又有医保资质、经营能力强、药品覆盖能够满足群众需求的社会药店加入到竞争机制中。另外,对医院有一些制度安排,要让医院允许老百姓去外面买药,同时又能保障用药安全,确保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还要做一个安全责任的划分,这也需要制度。还有一个制度,就是确保患者的知情权,要让患者知道去哪里买,买来了怎么用。”江捍平说,因为引入了竞争,现在将药品加成取消了,药房也会采取一些经营的措施来竞争,可能它会便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越便宜越好。

      为了推进门诊患者凭处方到药店购买药品,6月28日,深圳市卫人委和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门诊患者凭处方外购药品工作的通知》,规定医疗机构应允许门诊患者外购药品,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指导患者正确外购药品。并要求相关零售药店应加强人员配备、药品质量控制和管理,保障药品安全。

      药企

      提前着手打造专业药房

      虽然把医院药房独立出来还不是深圳医改现阶段的一个目标,但在医药企业看来,这是迟早的事情。“医药分开改革才起步,现阶段还只是取消公立医院药品的加成,这个阶段对零售药店的影响也比较大。”吴卫说,但是医改的最终的目标是取消医院门诊药房,这对药企来说有利,“至于这个目标何时能实现,要看政府医改的力度。”吴卫表示,“医改力度大,可能几年内就能实现,力度小,可能要20年,甚至更长。对于药企来说,当然那是希望政府能加快推进医改的进程。”

      为了应对医改,深圳大型连锁药店药企一方面纷纷下调药品价格,“让利”留住消费者。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也在酝酿通过战略升级、提升服务等来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也为未来医药完全分开后,抢占市场制高点打下基础。

      谢晓红表示,药品零售企业必须提前着手进行新的战略规划,“随着深圳医改政策的深入,医院、社康中心附近的药房将演化为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专业药房。这些专业药房的药品种类会根据患者的需要配备,在专业药房的经营管理上,会比现有水平有质的飞跃。”谢晓红说,“药店的药剂师会更专业。”

      “企业在加快医院周边门店的布点,并且加强门店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和管理,增加处方柜台,加强药品GSP管理,把这些门店发展成专业药店。”吴卫也表示,“这些门店的专业管理将高于其他门店,希望医院处方能外流出来,把这些门店发展成医院的药房。”他介绍,目前一致药业门店的处方药占了50%,医院周边门店的处方柜台还将增加,这些专业店完全可以成为医院的药房。他也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更具体的扶持政策,对品牌药企进行支持,培育一些药企发展药房。

  •   一直以来,网上药店通过低价、打折、促销等手段引发的价格战饱受诟病,尤其对药企而言,维价着实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不过,在第73届全国药交会上,笔者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试想下,如果网上药店不打价格战了,其商业模式将会是怎样的,网上药店对药企的意义又是什么?是销售渠道,还是可以有其他更多的设想?

      网上药店竞争白热化

      CFDA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获批的网上药店共270家,其中在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的数量为158家。而发展至2015年4月,已有296家企业获得网上药店的证书,其中178家企业在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占比达60.1%。

      根据去年公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国家未来政策将放宽网上药店审批条件,同时下放审批权和简化审批流程。此外,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尽快敲定上述管理办法。有业内人士预测,处方药网售放开值得期待。在政策利好、处方药千亿市场蛋糕的驱动下,未来可预计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在互联网售药上的布局。并且,品牌商开设网上旗舰店在业内早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结合网上药店的经营现状,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主体加入互联网售药阵营的趋势,不禁让人对这个行业的未来产生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感受:网上药店的价格战必将愈演愈烈了。

      摆脱了价格战,还能有什么打法?

      在传统观念里,人们对网上药店更多的是狭隘地将其定位为一个销售平台。基于此,自然而然一切工作都将与销量挂钩,价格战实难避免。

      但是,发展至今,对于一批目前市场定位已基本确定、且奠定了一定品牌基础的网上药店而言,走过了卡位时代,单纯谈销售并不利于发展,这也意味着竞争手段需要升级。而在这个升级的过程中,核心关键必然是搞定产业链的前后两端,即上一环节的上游工业企业和产业链末端的消费者。并且,两端的打法必须是相互配合、相互联动的。否则,可能因未能稳固产业链关系而使自身的发展陷入困境,进而影响自己的市场地位。

      在这方面,已经有部分网上药店作出了探索。例如,此前老百姓网上药店在与上游工业之间合作时,就将企业的电商业务定位为工业企业经营模式的升级和补充,为其开展新的营销变革奠定基础。在他看来,网上药店不仅是一个销售平台,它还包括品牌塑造以及与消费者的直接互动。

      无独有偶,在本次药交会现场,笔者发现,部分较早入行、份额排名靠前的网上药店,在寻求上游厂商的合作时,也逐渐从此前的以价格和毛利为核心的初级阶段,过渡到了更为综合的平台资源整合洽谈以及互联网营销和品牌推广的合作上。

      例如,天猫医药馆旗舰店销售排名首位的康爱多在此次药交会现场亮出了企业2015年及未来与上游企业的全盘合作计划,解决转型医药互联网药企的布局难点。其中包括凭借O2O、DTP完善线上线下渠道布局,开拓院外门店合作以及承接品牌馆、旗舰店代运营及会员管理、客服工作等。据了解,康爱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在与上游药企的接洽过程中也发现,他们在转型电商业务中对此确有需求。

      事实上,结合上述两家企业的战略走向,不难看出,未来医药电商如果是单纯做电商销售平台不具备长远发展空间,而应具备为上游品牌药企提供互联网转型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强大能力。

      工商合力做好服务型电商

      商业模式的升级换代,无疑意味着,在未来的发展中,网上药店企业关注的将不再是单纯的价格和毛利,而是如何与工业企业携手,共同做好消费者的服务,唯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大的销售增长空间。

      因为,随着网络售药的政策日益完善,行业发展必将越来越规范。并且,在互联网上,一切东西都是透明的,这必将促使传统的以牺牲消费者体验换得市场份额的运作模式走向衰亡。

      基于此,对于药品工业企业而言,未来在拥抱电商的过程中,在多渠道布局的同时,也应对合作方作出权衡,不仅需要关注其总体销售规模,还应重点评估企业在药品销售上的实力、医药专业服务能力以及消费者品牌影响力,并据此分配自身在不同渠道、不同企业之间的投入力度和政策倾斜度。

      而对于网上药店而言,从销售型、流量型的电商平台走向服务型电商异常关键,网上药店的专业服务必须做到“用药干预+用药经济学”才能产生商业价值。由此,基于用户需求完善药事服务异常关键。

      “现在就得拼服务,获客成本这么高,怎么办?天猫上恶性价格竞争,靠价格是不长久的,你不跟人家拼价格,人家跟你拼,你想卖高价,怎么办?所以必须做出附加值,附加值就得靠服务。”康爱多董事长王燕雄表示。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