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童药之困:品种少、剂型匮乏

儿童药之困:品种少、剂型匮乏
发表人:秒懂健康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近来一直被人质疑。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第五届“量身定制儿童药物暨儿童用药安全”高峰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国儿童药仍面临品种少、剂量规格缺乏和用药信息不全等问题,由此导致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大量存在,危及儿童用药安全。但另一方面,由于儿童药研发、生产投入高,临床研究开展困难,且缺乏配套的动力性政策,我国儿童用药的研发也面临挑战。

  规格剂型匮乏儿科超说明书用药普遍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0岁至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6%,儿科患病人数约占所有疾病人数的20%,儿童用药一直以来也面临困境,存在品种少、剂量规格缺乏和用药信息不全等问题。

  首先是儿童用药规格剂型匮乏。数据显示,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制剂仅60种(含中成药),约占整个药物制剂品种的1.7%。在2012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203种,其中儿童专用药数量为九种,注明儿童“用法用量”信息的仅22种。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申昆玲在论坛上表示,2011年至2013年,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的一项国内儿童用药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六大行政区15家医疗机构儿童6020种(不含中成药)儿童用药中,儿童专用药品仅45种,占4.1%。而在15家单位儿科用药1098种药品中,有儿童用药信息(用法用量)的仅占47.3%(包括儿童专用药品在内)。

  以北京儿童医院为例,2011年调查该院化学药品585种,其中儿童专用药品共23种,占3.9%,其中无儿童用法用量占46%。而在心内科专业药品54个品种中,儿童专用药品仅有1种。

  儿童专用药品缺乏的现象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得到改善。以浙江儿童医院为例,1991年,该院儿童专用药品占5.8%,2006年,该数据仍是5.8%。

  其次,适宜于儿童的剂型和品种缺乏。在全国15家三级医疗机构中231种儿童常用处方药品中,占据前三位的是:注射剂(142种),片剂(89种),口服溶液剂(21种),而适宜儿童的剂型,例如粉末吸入剂,栓剂,糖浆剂等所占的药品品种数很有限。

  申昆玲表示,儿童专用药品的品种少,儿童适宜的剂型、规格缺乏,儿童用药信息不全,造成儿童用药大多以成人药品分剂量或不得不超说明书使用。北京儿童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期间,门诊总药品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达65%。这为儿童患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有数据显示,蓄积中毒、滥用和超剂量占儿科死亡因素的55.56%。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表示,儿童作为特殊的群体,各脏器和身体机能都在生长发育,各年龄段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内脏功能等差别很大,其对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也与成人不同,儿童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存在不同的用药特点。因此,选择适当的药物、适当的剂型和适当的剂量至关重要。

  缺乏动力性政策儿童用药研发面临挑战

  针对目前国内儿童用药存在诸多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化妆品注册司化药处处长董江萍分析,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在儿童药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招标等方面缺乏配套的动力性政策;二是临床试验开展困难,临床试验水平不高,实验参与度低;三是儿童药研发、生产投入高,研发和生产积极性不高。

  达因药业总经理杨杰就表示,儿童用药的各项技术和指标更为严谨,在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投入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更高,且儿童用药剂量偏小,季节性较强,使得儿童用药的整体利润偏低,再加上“一品双规”、“差比价”等价格政策,使得企业不愿意生产需求量明显低于成人规格的儿童规格药品。

  其次,在相关政策法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失。杨杰表示,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条例,还是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都未对儿童用药的注册提出特殊规定,即在法规方面已经把儿童用药成人化了,致使我国儿童药物的注册无专门的法规可依。而且在法律层面上,我国尚未设置风险利益评价体系,对儿童的保护性还很不够。此外,相关部门在制定一些政策法规及指导原则时,儿童人群的利益也会被忽略掉。例如2004年1月17日发布的《关于规范增加规格品种审评部间协调会会议纪要》,明确指出不批准低于成人单次用药最低剂量的规格变更以及针对特殊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肝肾功能障碍的病人)开发的非常规规格的水针、粉针。该项规定对于针对儿童用药人群开发特殊规格制剂的申请设置了障碍。

  而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8号令)》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均规定开发儿童适应症或新剂型的产品需要进行临床研究,却没有新药证书和监测期。

  此外,杨杰指出,我国儿童用药研发鼓励政策也存在缺失,并未对儿童药物开发建立优先审评审批渠道。

  究其原因,杨杰表示,目前我国儿童多为独生子女,药物临床研究对象难征集,独生子女政策为儿童临床研究增加了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儿童发育不全,临床不可测因素较多,儿童药物临床研究风险也比较高。此外,儿童临床试验还存在伦理问题。

  最后,在医药研发和审评方面人才缺乏。据统计,我国国内还没有专门从事儿童用药研发的机构,儿童用药研发专门人才匮乏。

  而在药物审评方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人力资源与审评任务量之间目前严重不匹配。截至2012年2月24日,ANDA数量累计3651个,IND256个,补充申请2129个,验证临床1298个,进口在注册79个,NDA734个。而化药审评员只有55名,且目前我国的药品注册数量在逐年增加,随着时间的累计,该矛盾将更加明显。杨杰指出,药品审评人力资源不足,儿童用药审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

  专家建议制定支持政策鼓励儿科药品研发

  国家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副司长孙阳表示,儿童用药是如今我国医改目标中“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大缺口。

  朱宗涵建议,应制定儿科药品发展规划,促进儿科药品研发和生产,促进临床—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的结合,规范临床机构和制药企业在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合作,加强药品疗效的观察,安全性检测,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健康风险评估,信息的发布机制,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等,国家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和财政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则认为,为了让儿童用药更合理,需要更多更好的关于儿童的研究。全球都需加强开展符合伦理且高质量临床试验和伦理委员会评审和检测临床试验的能力,并且需要制定和执行统一的儿童临床试验全球标准,以确保已有临床试验和核发执照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应优先开发、适用于其年龄阶段且可负担的儿童药物剂型,制定全球策略,以充分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前提下,提高儿童药物注册/核发执照的效率。

  相关部门已有所行动。据悉,目前我国已开始组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相关技术单位、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医疗和法律专家就儿童用药研发、注册审评、临床试验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和研究。并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儿童用药在招标、定价、医保等方面的综合鼓励措施。

  董江萍在会上透露,今后国家食药总局将会逐步完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针对儿童专用剂型开展儿科临床试验、申请生产的注册申请加快审评审批;针对新批药品加强药品说明书管理,对上市药品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并推进儿童药物研究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建立多部门共商和协同机制。

  杨杰则表示,作为药企,当务之急是要研究量身研制儿童药物,弄清楚儿童短缺的是什么品种,同一成分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儿童,需进行不同剂型、规格及口味的药学研究,完善儿童临床数据“药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也不是生产出来的,是设计所赋予的。质量源于设计(QbD),只有量身订制,儿童用药的安全才能真正保证。”杨杰说道。

  而我国新兴的制药企业,也已高度关注儿童用药的研发工作。杨杰透露,为开展量身订制儿童药物的研究工作,达因药业建成了国内首个儿童用药研发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目前已投入使用。其研发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针对国内上市药物进行改善口感,丰富剂型,完善规格的研究工作;另外进行国外药物的国产化工作;第三是进行原始创新工作,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儿童药物的研发工作。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疾病,表现症状为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及口唇、眼结膜、指甲、手掌苍白等。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除使用含铁剂的药物外,药膳食疗不失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小儿缺铁性贫血在我国发病率偏高,有过重因素影响,药膳疗法:一般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可达10%~20%左右。常用的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动物血、猪心、猪肚、瘦肉、鸡蛋黄、木耳、蘑菇、黑豆、黄豆及其制品、油菜、杏、桃、李子、葡萄干、红枣、橘子、柚子、无花果等。另外,橘子、广柑、酸枣、猕猴桃、番茄、红枣等干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故应经常食用。此外,还有一些味美可口的食物与药物配成药膳,即便于吸收,小儿又易于接受。

      8款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药膳:

      1、参枣莲子粥

      党参15克,红枣20克(去核),莲子30克,粳米30克,共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熟即可,食粥及红枣。有健脾益气、益血补虚之功,适用于缺铁性贫血、病后体质虚弱者。

      2、黄豆皂矾丸

      炒黄豆60克,煅皂矾30克,均研为细末;另用大枣60枚,煎汁;取枣汁与豆、矾细末捣和均匀,揉为小药丸,晾干备用;每次服5-10克,日服2次,可治营养不良、肠虫病、病后体弱导致的缺铁性贫血,但皂矾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慎用。

      3、乌鸡参芪汤

      乌鸡肉150克,沸水稍浸,除去血腥味,切块;党参、北黄芪各30克,洗净后用纱布包好,加调料与鸡肉置炖盅内,隔水清炖,饮汤食肉。可益气补血、填精滋肾,但小儿患感冒发热及皮肤湿毒时不宜服用。

      4、猪肝瘦肉粥

      鲜猪肝、鲜猪瘦肉各50克,大米50克,食油15毫升,精盐少许。将猪肝、猪瘦肉洗净,剁碎,加油、盐适量拌匀;将大米淘洗净,加清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加入拌好的猪肝、瘦肉再煮至肉熟时即可。每日1剂或隔日1剂,1次或分2次食完,可长期食用。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适用于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及夜盲症。

      编辑推荐:20种补肾药膳用法和功效

      5、韭菜炒羊肝

      韭菜100克,切小段,羊肝120克,去筋膜切片,起锅加油及调料,旺火急炒,至熟即可,佐餐食用。可益肝温肾、养血明目,但本膳不宜久炒,患疱疹、皮癣、奶癣的小儿不宜选食。

      6、麻花糊

      黑芝麻、花生仁(连衣)分别洗净,炒熟,研成粉末。每次各取15克,加入开水120~150毫升,调成糊状,再加入白糖适量调味,即可,趁温食用。有润肠通便、养血补血之功,但小儿腹泻时停用。

      7、木耳红枣汤

      黑木耳3克,红枣15枚(去核)煮熟后加少许红糖,1岁内婴儿服汤,1岁以上者同时服食黑木耳及红枣。有补血安神作用,黑木耳含铁丰富,为补血佳品,可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

      8、猪肝菠菜汤

      猪肝100克切片,菠菜200克去根洗净切段;锅内水烧开放少许姜片及盐,放入肝片和菠菜,水沸肝熟,即可喝汤食猪肝及菠菜。有健脾补血之功,适宜缺铁性贫血症状较轻的小儿。

  •   儿童营养不良与多种因素有关,许多家长简单地认为儿童营养不良只与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关,殊不知,“药物因素”也易致儿童营养不良。专家介绍,儿童药源性营养不良症多数不是突然发生,多数是被原发病所掩盖。该症的发生与用药时间的长短、剂量大小、药物种类、原发病及服药者年龄等密切相关。

      日常用药中,许多药物都可影响儿童的食欲。如治疗多动症的利太林、苯丙胺等有抑制食欲作用。某些营养补品中的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长期过量食用,可使孩子胃口欠佳、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从而导致儿童营养不良。

      1、激素类药

      会使儿童发育迟缓,可引起骨质疏松而发生骨折,还会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糖等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再吸收。

      2、抗结核药

      如异烟肼,可减少体内维生素B6的含量,使儿童易发生周围神经炎;对氨基水杨酸钠能阻滞肠道摄取脂肪、维生素B12,异烟肼与对氨基水杨酸钠均可妨碍对酸的吸收,导致儿童运动红细胞性贫血症。

      3、镇静药物

      如苯巴比妥、苯妥英、扑痫酮、保泰松、吲哚美辛及糖皮质激素等,可阻碍维生素D、钙、磷、维生素K的吸收及利用,直接影响儿童骨骼的发育,导致儿童佝偻病。

      小儿药物性营养不良症的发生与用药时间的长短、剂量大小、药物种类、原发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小儿患病用药必须严格按医嘱用药。能短期用药就不长期用药;用一种药能解决就不用几种药;小剂量可以不用大剂量;小儿无病或生长发育良好,家长不要给他们滥用营养药。如果小儿因疾病长期服药而身体发育每况愈下,应考虑到可能是药物所致的营养障碍,及时请医生诊治,以保证小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 2019年底,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参与出版的《中国儿童维生素A、E缺乏与呼吸道感染》,公布了中国儿童维生素A水平的最新情况,有三个事实需要引起家长重视:

     

    一、6月龄-14岁儿童维生素A水平低于正常的比例高达47.98%

     

    年龄越小缺乏率越高,1岁内小婴儿的缺乏率超过60%。这项调查中的数据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从数据中也发现,即便是东部、中部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缺乏率也超过了40%,而西部和东北地区缺乏率更高。也就是说,维生素A缺乏在经济条件好的地区也是普遍存在的。

     

     

     

    二、各种喂养方式都存在较高的维生素A缺乏风险

     

    研究发现,6月龄-2岁婴幼儿中,纯母乳喂养儿维生素A缺乏的比例最低,为59.26%。混合喂养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比例最高,为66.18%。另外,2-6岁主要食物来源为肉、蛋的儿童,维生素A缺乏47.82%,而主要食物来源为蔬果或主食的,维生素A缺乏率则接近60%。

     

     

     

    这部分数据再次验证了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不足,分析其主要原因大致如下:中国妈妈母乳维生素A含量不充足;配方奶粉中添加的维生素A稳定性较差,容易被空气、光照和高温氧化而失效;蔬菜、水果中的类胡萝卜素存在转化率低、吸收差、烹饪损失等问题。因此,儿童难以通过日常膳食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加上感染期间维生素A会被大量消耗从而加重缺乏程度,所以婴幼儿、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较为普遍。

     

    三、维生素A缺乏影响儿童免疫功能

     

    《中国儿童维生素A、E缺乏与呼吸道感染》的数据也证实了:血清维生素A缺乏儿童罹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高于健康者25%。

     

    最近受疫情影响,家长们都很关注宝宝的免疫力,专家也一再强调了营养对于儿童免疫功能的重要性,而维生素A就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素。

     

    维生素A可以保持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健康的黏膜上皮细胞不但可拦截病毒、细菌入侵,还可分泌黏液和抗菌肽,用以快速捕获病原体;黏膜表面覆盖的纤毛,更能直接扫除病原体。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黏膜结构不完整,黏液分泌能力下降,纤毛数量减少,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减少,造成防护“漏洞”。

     

     

    细胞免疫过程,也离不开维生素A。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更强,淋巴细胞活性更强,这意味着免疫细胞在面对病原体时,准备时间更短,作战能力更强。

     

    维生素A还可以促进抗体的合成和分泌,犹如无形中给机体注射了一支“疫苗”,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

     

    可以说维生素A作用于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这也就是为什么维生素A缺乏的宝宝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和腹泻发生率增加。

     

    多项研究显示,缺乏维生素A的儿童,患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是健康儿童的2倍,患腹泻的概率是健康儿童的3倍,咳嗽和发热持续的时间是健康儿童的2.4倍。

     

     

    从最新的大样本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多样化饮食的情况下,我国儿童的维生素A缺乏依然非常普遍,应引起广泛重视。除了维生素A,我国儿童维生素D也存在普遍缺乏的情况,家长应该从宝宝出生起就开始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

     

    考虑到补充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我建议:新生儿从出生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A1500-2000IU,维生素D400-800IU,最好选择AD比例为3:1的产品,坚持补充到宝宝至少3岁,可以补充到青春期。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   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较多,但如果使用不当,会事倍功半。小儿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呢?

    1、不要急于退热。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热药。常用的退热药有:10%~20%安乃近滴鼻液,每次1~3滴;扑尔敏片,每天每千克体重0.35毫克,分3一4次口服;小儿退热栓,每次半粒到1粒,塞人肛门,一日不超过3次,退热后停用。不要使用APC(复方阿司匹林),因为APC有兴奋作用,而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疽。

    2、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常用的抗病毒药有:

    (1)三氮唑苷,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3次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2)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

    (3)双嘧达莫(潘生丁),1日2次,1次5~25毫克,口服。以上药物可酌情选用,效果比较可靠,副作用小。

    3、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预防6月龄以下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

    4、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

    (2)服药期间多喝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3)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

    (4)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5)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5、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风邪所致,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类,辨证施治疗效可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等。
     

  •   2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意见》,其中,“鼓励儿童药物研发”作为一项措施被单独列出,国家将在招标、定价、医保等方面出台综合措施,鼓励研发儿童专用剂型和规格,完善儿童临床用药规范。而《意见》出台的背后,凸显的是目前我国儿童药品缺乏的尴尬现状。

      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数据显示:我国医药市场现有的3500多个制剂品种中,供儿童使用的只有60种,所占比例仅为1.52%,国内市场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

      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是12.9%,新生儿高达24.4%,而成人是6.9%,中国每天有数百人死于不良用药,其中儿童就占32%。

      昨日,记者特别针对儿童用药情况展开调查。儿科专家及药剂专家联合表示,目前缺乏的不是儿童用药的种类,而是剂量和规格专属儿童的“迷你版”药品。现在不少儿童药品是成人药品的“减量版”,这不仅使大量药品被浪费,更重要的是存在用量计量不准致使中毒的风险。

      部分儿童用药是成人药的“减量版”

      昨日,记者走访10余家药房,发现均在销售儿童药品,不少大型药房还专门设立了儿童药品专柜。“药盒上面写有需要服用多少,家长需要看仔细。”某药店药师林小姐告诉记者,部分成人药品也能用于儿童,但是需要减少服用剂量。

      成都市儿童专科医院的西药房里储存有170多种不同类型的药物,其中95%以上为儿童专用药。该院药房主任郑虹在药剂岗位上已经干了20多年,她回忆,上世纪80年代才真是儿童用药“基本靠掰”,药房人员每天需要把大片大片的药或掰或磨地进行改造,之后才能分给患儿服用。而现今药房的儿童药品多以儿童方便吞服的悬液、颗粒为主,一些成人、儿童通用的片剂也在逐步得到改善。

      不缺儿童药品种缺的是“迷你版”规格

      成都几家医院的儿科医生及药剂专家一致认为,目前儿童药品主要面临的问题不是种类少,而是剂型和规格的缺乏。

      “口服药情况还好,但针剂、静脉用药目前基本上没有儿童规格。”成都市儿童专科医院儿科主任房君伟表示,即便目前医院采购的药剂已经是最小剂量,但还是超过了儿童的需求范围。以常用的青霉素为例,最小剂量的是80万单位/支,而一个体重10kg的患儿每次仅需25万单位。针剂开后容易变质,剩下的55万单位药品不可能再被使用,只有丢掉。省医院药剂科专家杨勇称,部分毒性大的药物需要严格把握用量,如果家长喂药时把握不准,极易造成药物中毒。

      审批难利润低厂家不愿冒风险投产儿童药

      虽然药剂专家一再期盼出现小剂量、小规格的儿童用药,但市面上却依旧稀少,原因何在?

      “每种药品、每个规格都需要单独的批文。”本地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厂负责人称,比如5%的葡萄糖与10%的葡萄糖,就需要两个不同的批文才能生产,而0.5克/片的药片改成0.3克/片的药片,也需要申请一个新的批文。单是准备报批的资料就需要大约1年的时间,企业要拿到层层审批后下发的批文才能生产。一般儿童药品针对的是0—14岁儿童,使用范围相对有限,儿童药品利润低、风险大,是厂家不愿意生产的主要原因。

      而此次《意见》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儿童健康用药的重视,对儿童药物的研发将是一个大大的利好。

  •   保婴丹:可作为常用药物,有病时按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无病时可两个星期按说明的一次药量的1/2服用。

      五宝散:该药的用处比较多,主要对于由于寒热引起的孩子肚子痛非常有效。

      宝宝一贴灵:如果宝宝受了风寒可以贴一下,但在使用时要确认宝宝对该药是否有反应,应该半个小时左右揭开看一下,最多贴2个小时,不要按说明书上写的贴那么久。

      小儿退热栓:宝宝发烧时可以使用,无副作用,但效果较慢,如果烧的不是很高时使用。

      百服宁:该药对高烧非常有效,尤其是医生说一定要点滴时,39度左右时可以使用,但要比说明书用的剂量要小,因为该药的副作用比较大,如非万不得已,请勿使用。但要常备。注意:孩子服用该药后,一般都不愿吃东西,会持续一周左右。

      泰诺林:对高烧有效,降温快,如果没超过39度时,请勿使用,切记凡是药效显著的,副作用都会很大。

      强必林:这是小孩子常用的消炎药,对于一般的炎症都比较有效,副作用不大。这是西药阿莫西林。

      新血丹颗粒:该药味特苦,但是如果孩子由于炎症而发烧时,将其与强必林一起服用,效果显著,而且都属重要,没有副作用,但喂药是个难题。

      小儿速效感冒冲剂:这种冲剂有很多厂家,广州星群药厂的最好,感冒初期服用,如果感冒中期服用,效果不明显。

      小儿七星茶:可以平时冲在温水中服用,主要是清凉,尽量不要给孩子喝S板蓝根,夏桑菊等成人清凉用品,容易引起孩子肚痛或者拉肚子。

      珍珠粉末:压惊、清凉,最好是广西的淡水珍珠。常用对孩子的皮肤也有好处,饭不要多用,由于小孩子不容易消化,2周喝一点点是可以的。

      抱龙丸:该药是中药,对孩子受惊、惊闹、夜啼等有效,但太苦

      小儿惊风散:有时孩子会受到惊吓,鼻梁会发青,服用有效。

      儿康宁:小儿夜啼、肚痛、消化不良有效

      消化水、食母生:这是消化药,由于某个阶段孩子消化不是很好时可以服用。

      葡萄糖酸钙:常用补钙品

      鱼肝油:促进钙吸收

      蛇胆川贝液:孩子咳嗽时使用

      咽扁冲剂:孩子喉咙发炎时可以服用

      双飞人:蚊虫叮咬、伤风感冒、肚痛等。由于该药即可内服又可外用。所以孩子不管有什么不舒服,服用2滴,效果不错。

      莪术油:跌打损伤、烫伤,对烫伤最有效,而且不留疤痕。

      以上是比较常用的药物,一般家里要常备些酒精、碘酒什么的,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在使用药物前一定要看说明,有些药是不能给小孩子用的。例如我们常用的花露水、清凉油、万金油等是不能给小孩子用的。即使能用也得用水稀释多少倍。对于这些药物最好不要给孩子用,在小孩用药上主张:

      能不打针就不打针;

      能用中药就不用西药;

      表明小孩要注意怎么怎么用,绝对不用;

      制药厂家尽量是名厂,最好是广西、贵州一带,什么顺德、中山、江门、湛江等地的药一般不买,这不是追求名牌,而是西南一带的药材比较真,加工粗,对孩子有好处,不容易产生抗体,副作用小。

  • 儿童的用药关乎健康!关乎儿童整个人生的生命质量!最近某些幼儿园给幼儿喂食不明药片的做法真是令人发指!

     

    2011年CFDA发布通知,禁止尼美舒利口服制剂用于12岁以下儿童,因为该药对于儿童的肝肾功能有较强的损害。要知道在2011年以前,尼美舒利以其退热效果较快,被作为儿科的常用药。

     

     

    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

     

    对于儿童用药,特别是小儿用药,需特别谨慎。一定要选择药理作用明确,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的药品。因为我们不能拿小宝宝做实验,一旦药品出了问题,就毁了一个孩子,毁了一个家庭。

     

    随着药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反馈,一些无安全性保障的药品逐渐被禁止使用。金刚烷胺作为主要的抗病毒药物,存在于多种治疗儿童感冒的药品中。2012年CFDA发出通知,明确禁止将含金刚烷胺成分的药品用于1岁以下儿童使用,因为临床上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

     

    含金刚烷胺成分的儿童药品包括: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优卡丹”、“好娃娃”)等,只要药品名字中包含烷胺的,使用前均需咨询药师或医师。

     

    中药更需警惕

     

    有的中药或中成药的研究资料不够充分,往往不良反应都“尚不明确”,使用时需更加警惕。但随着近年来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家也逐渐认识到一些带有“小儿”字样的中成药,是不能给“小儿”吃的。这里面包含有毒成分,会对小儿肝肾造成损害。

     

    虽然有些药用了近千年,但是这里面确实含有过量的毒性中药成分,比如含动物性毒性成分,比全蝎、蜈蚣等,含重金属类的毒性成分,比如朱砂(硫化汞)、雄黄(三氧化二砷)等。这些毒性药材不但直接对肝肾功能有损害,而且对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智力等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查看2015版中国药典,儿童中成药含朱砂、雄黄、全蝎、蜈蚣等有十几个品种,其中朱砂使用频次最高,常用惊风、癫痫、积滞等方面。有的品种毒性药材用量不大,但大多数都是超量使用的。含有毒性药材,确实是儿童不利的,特别是婴幼儿。

     

    不药博士总结了一些含有以上毒性成分的中成药,供大家鉴别:

     

    1、小儿至宝丸,含全蝎、雄黄、朱砂等有毒药材。

     

    2、小儿和胃丸,含朱砂等有毒药材。

     

    3、小儿金丹片,含朱砂等有毒药材。

     

    4、小儿惊风散,含朱砂、全蝎、雄黄等有毒药材。

     

    5、小儿化毒散,含雄黄有毒药材,也含有泻下峻药大黄。

     

    6、小儿白寿丸,含朱砂等有毒药材。

     

    7、小儿解热丸,含全蝎,蜈蚣、朱砂等有毒药材。

     

    8、小儿肺热平胶囊,含朱砂,但用量很少。

     

    9、化食消积类的儿童中成药,大都含有焦槟榔,也应引起注意。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今天和大家聊聊儿科中成药,给大家说说儿童用药指导原则。


    很多人认为中药起效慢、副作用小,这真是“千古奇冤”。中药如果对证,疗效立竿见影,反之如果用药与证型不符,则危害甚大。


    中药有汤药、药丸、药散、药膏、中药饮片等等。


    汤药消化吸收快,荡涤五脏六腑,治疗急症更加高效,中成药以丸药为主,消化吸收需要一定时间,治疗急症不如汤药起效快。


    小儿体质娇弱,用药更是要慎之又慎,如果各位家长想要把中成药作为孩子生病时的解决办法,平时就要对《辨体质、选药膳》和舌诊等内容好好系统的学习。

     


    接下来说一说儿科用药的原则:


    1、儿科用药原则第一条:治疗要及时、正确、审慎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容易患病,且病情变化快,要根据患儿发病时的身体状态,同时参考平时的体质,进行准确的辨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主动,有效的控制疾病发展变化,避免延误病情,比如小儿普通感冒病情轻浅,只有发热、怕冷、咳嗽等症状。


    但其中有一部分由于调护不当,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可逐渐发展为小儿肺炎,当然,准确的辨证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这本应是中医儿科医师的职责,但是各位家长们,可以通过学习《辨体质选药膳》这套音频知识,了解辨别自家孩子体质,这对预防和调理孩子体质是大有好处的,在家通过符合孩子体质的药膳和食疗,让孩子边享用美味的食物,边调理好身体,比起让孩子吃药,药膳食疗是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是对身体好的。


    但是辩证需要系统的学习,而不是琐碎零散的碎片化学习,很容易认知不全,而辨错体质,选错药膳,没调理好孩子的身体反而加重病情。


    2、儿科用药原则第二条:力求精简,中病即止,不可过用

     

    小儿脏腑轻灵,对药物的反应比成年人敏感的多,再加上个头小、体重轻、新陈代谢旺盛,用药上一定要精简,不可杂药乱投,要根据患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轻重、服药难易等情况灵活掌握。


    另外,要注意“中病即止”,意思是:用药一段时间后,如病情已明显好转,相关症状已比较轻浅时,应及时减少药量或停药,以免过度用药损伤正气。


    例如:患儿实热体质,平时容易“上火”,使用清热泻火类中药本属正确的治疗,但如果没能中病即止,过度服用此类苦寒药物,很有可能损伤脾肾阳气,导致孩子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小便频数等虚寒表现。


    再如:过量或过久的使用抗生素,导致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失调,一些平时存在于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成为致病菌,从而引起二次感染。


    所以要根据患儿病情、体质针对性用药。

     

     

    3、儿科用药原则第三条:不可乱投“补药”

     

    中医治疗疾病时,有“虚则补之”这一概念,意思是:人体感受病邪开始发病后,由于身体正气不足、无力抗邪,出现一系列虚弱的表现,这时需要使用补益类的药品来扶助人体正气以驱邪外出,虽然补益类的药物对体质虚弱的孩子非常有帮助,可以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


    但如果孩子不属虚证,生病是因为外感风寒、风热实邪,或内有痰湿、食积、瘀血等有型实邪,这种情况下再投补益药非但不能祛除病邪,反而会起到“助纣为虐”负面效果。而且长期使用某些补药还可能导致性早熟。

     

    4、最后一个原则是掌握药量

     

    儿童用药剂量常常随年龄大小、发育状况、病情轻重而不同。切记不可自行判断用药量,药量需咨询医师或药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进入春季,腹泻等肠道疾病进入了易发季节,遇到宝宝腹泻,有一些家长认为就是吃坏了肚子,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腹泻病因复杂,并非“吃坏了肚子”那么简单。医生建议,遇到宝宝腹泻,父母应分清腹泻病因,可优选适用症更广泛的药物;当对宝宝腹泻病因难以辨别时,应及时就医。

    腹泻并非“吃坏了肚子”

    小儿腹泻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加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小儿常见病,多见于夏季。大部分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小儿,尤其是在条件较差的农村或山区,平均每人每年发病2~3次以上。

     

    引起腹泻的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与感染性因素。

    非感染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下面4个方面:

     

    1、饮食不当:如吃得太多、太油、太冷,频繁地调换新食品,超出宝宝肠胃承受能力,都容易引起小儿腹泻;

     

    2、不良剌激:受凉、过热、精神情绪不佳,或过分紧张或受惊吓,也会引起腹泻;

     

    3、过敏性腹泻:因吃了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而致腹泻;

     

    4、其他:如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原性腹泻病等。

     

    感染性因素则包括肠道内及肠道外感染:

    1、肠道内感染主要有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种病因,其中,细菌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常因牛奶污染、牛奶未经煮沸、奶具(如奶瓶、奶头)未能每次清洗煮沸等;病毒感染常见轮状病毒、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等等。

     

    2、肠道外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等,常有明确的原发灶。

     

    由此可见,腹泻病是一种综合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绝非仅是“吃坏了东西”那么简单。

    儿童腹泻宜对因用药

    腹泻等肠胃类疾病是儿童常见疾病,有宝宝的家庭,可以在家常备一些儿童腹泻药。但由于腹泻病因的复杂性,医生建议,父母在遇到儿童出现腹泻时,应分清腹泻病因,再对因选药。比如,葵花止泻糖浆就是镇对小儿适用的腹泻治疗药物,止泻效果较好,葵花止泻灵糖浆,止泻灵糖浆有清热利湿,健脾,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单纯性腹泻效果明显。

     

    四点的护理保健措施,家长要牢记:

    1、小儿腹泻时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以明确病因,对轻度腹泻的患儿,要调理好饮食,给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的负担。同时给予稀饭、米、菜汤、桔子汁等合适的饮料以预防脱水。

     

    2、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避免夏季断奶,奶具、食具定期消毒,气候变化时避免过热或受凉,尤其注意腹部保暖,居室要通风。

     

    3、重症腹泻儿要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并给予适当的抗感染冶疗。

     

    4、腹泻儿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粘膜容易发红或糜烂,所以家长在护理时要特别注意肛门部位,每次便后应用细软的草纸轻擦,并用水洗后擦干涂上油脂类药膏以防止红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儿童弱视一般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应做到早消除抑制,提高视力,矫正眼位,训练黄斑固视和融合功能,以达到恢复两眼视功能。主要包括病因治疗、遮盖疗法、压抑疗法、视觉刺激疗法、红胶片法等。儿童弱视一般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一、药物治疗

     

    左旋多巴:多巴胺是重要的神经递质,对视觉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而左旋多巴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颅内代谢为多巴胺,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口服该药来进行辅助治疗,促进视力的恢复。
    阿托品:1%阿托品眼膏或眼液主要是用于压抑疗法中,健眼用1%阿托品使其视物模糊,迫使患者利用弱视眼,以利于训练提高弱视眼的视力。


    二、其他治疗

     

    1.遮盖疗法:分为完全以及部分遮盖。目的在于遮盖健跟,强迫弱视眼注视并且进行精细工作。遮盖的时间和方法要根据患儿的年龄、视力、注视性质进行选择。
    2.压抑疗法:用过矫或欠矫镜片以及每日点阿托品的方法压抑健眼功能,弱视眼戴正常矫正镜片。压抑疗法有压抑看远、压抑看近、完全压抑及交替压抑,适用于中度弱视、年龄稍大又不愿意做遮盖治疗的患儿。
    3.视觉刺激疗法:视刺激仪用于中心注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后像疗法治疗的目的在于将旁中心注视性弱视,转为中心性注视,以利弱视眼视力提高平时遮盖弱视眼;红色滤光片法:平时遮盖健眼,在弱视的矫正镜片上加一片规则的红滤光胶片,使旁中心注视性弱视转为中心性注视。

     


    4.红胶片法:适于旁中心注视,用620~700nm波长的红胶片贴在旁中心注视眼的镜片上,每日贴2~3小时。
    5:后像疗法:后像疗法的目的是用弱视镜的强光刺激弱视眼的黄斑周围,产生后像使旁中心视网膜区受到抑制,并以十字物像刺激中心窝进行训练,以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
    6:戴机治疗:对于那些已经确诊为弱视的孩子,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配戴眼镜,通过光学镜片使目标物像重新回到视网膜上,使孩子视觉系统得到刺激而正常发育。然而多数家长对孩子戴眼镜存在误区,总觉得孩子小戴眼镜会影响发育。其实对于弱视儿童而言则恰恰相反,配好的眼镜要一直戴着,戴眼镜能帮助孩子形成正常的视觉习惯,是治疗的关键环节,摘摘戴戴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会加重病情。
    7:弱视治疗仪治疗:视力发育障碍(即视力萎缩),或视细胞处在“睡觉”抑制状态,需要弱视仪中的精细图标训练萎缩的视力,或特殊色光唤醒睡觉的视细胞才能尽快治好。如果不用弱视仪尽快治好而让弱视长期存在,可以加重近视,如错过治疗弱视的敏感期,可导致终身低视力。
    8.多媒体视觉训练治疗:多媒体网络视觉训练系统,是基于知觉学习理论应用富媒体Flex技术开发的用于弱视治疗的专业网络医疗软件,系统能够通过不同的算法生成多种有效生物刺激模式和视知觉训练任务的结合生成有效的弱视治疗模式。患者通过使用系统生成的训练方案训练“眼力”“脑力”“手一脑一眼协调力”,最终达到各项视觉功能与视觉技巧提升的目的。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