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步长制药凭借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自主研发能力,在中药领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我国最大的创新现代中药企业,步长制药拥有7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新药,近200件国家专利,以及近80种在研产品。
步长制药的明星产品以脑心通胶囊、丹红注射液、稳心颗粒为主,这些单品年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其中,丹红注射液作为我国首个快速解决全身脏器供血不足和缺血梗塞性疾病的专利中成药,去年销售额达到40亿元,预计今年有望突破50亿元。
步长制药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在中医理论领域实现突破。以丹红注射液为例,其研发成功得益于步长制药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除了在药品研发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步长制药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由其全程赞助的大型公益行动“共铸中国心”项目,为西部老少边穷地区提供医疗援助,累计义诊近26.7万人次,培训医务人员170多场,免费救治139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捐赠款物5291.66万元。
步长制药销售总监杨培平表示,科技创新是步长制药立足和发展的根本。未来,步长制药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为中药产品领域创造更多“神话”。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在药品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仿制药企仍存在一定差距。为了鼓励创新,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意见》,旨在通过改革药品审评审批工作,提高药品质量和效益,引导我国医药工业健康发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我国的仿制药能达到国际标准,仿制药企离创新就不远了。他指出,近年来,国家药监局转变了药品审评价值理念,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减少低水平重复药品的申报,促使我国医药企业向创新药品思维转变。
吴浈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品审评观要求,药品临床上要有使用价值,体现“新、优、同”。新药要具有新疗效,改剂型的药也要有临床疗效的优越性,仿制药与原研药比较,不仅物质基础一致,还要生物等效、疗效一样。
近年来,创新药注册申请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创新药1.1类由2009年的42个受理项目,增加到2012年的78个受理项目。最近三年,每年平均有7到8个1.1类的新药上市。在严格审批之下,仿制药注册申请逐渐回归理性。2007年有2万个申报件,到2012年则为1852个。
为加快高端仿制药审批速度,国家药监局已调整了仿制药的审评策略,研究开展上市价值评估。对市场急需用药、原研药市场价格高、特殊人群用药、具有国际水平的尖端药品等,给予优先审评和加速审批。吴浈表示,不走出国门、不同国际先进水平药品竞争,我国仿制药没有出路。我们给予通过国际审评的产品特别审评通道,但要求这些仿制药能与国际水平模仿得一模一样。
此外,国家药监局还鼓励企业开发适于不同年龄段儿童使用的剂型和规格的药品,加快我国儿童用药的研发和上市速度,满足儿童用药的需求。
百特医疗,一家拥有80多年历史的世界知名医疗器械公司,近日宣布在华投资3.5亿人民币,设立全球首家研发中心。这一举措标志着百特医疗在中国市场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以满足中国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苏州研发中心的成立,将为百特医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该中心占地近10,000平方米,拥有130名研发人员,专注于配方开发、分析化学、工艺开发、包装及材料开发等领域。
百特医疗一直致力于研发创新,为中国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产品和服务。自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百特医疗不断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如腹膜透析疗法、静脉输液软袋等,为中国医疗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医疗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医疗创新的需求日益增长。百特医疗苏州研发中心的成立,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医疗行业的创新水平,培养科技研发人才,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医疗选择。
百特医疗苏州研发中心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提升百特医疗自身的研发实力,也将为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期待百特医疗苏州研发中心在未来为中国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实施,中医药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中医药的众多领域,饮片监管问题却日益突出。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曝光了33批次不合格的中药饮片,其中不乏知名企业生产的药品。这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中药饮片监管的广泛关注。
4月20日,由CFDA药化注册司指导,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中药饮片行业发展与监管”课题研究工作启动会在广州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监管方向。
中药市场前景广阔
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在会上指出,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已占整个药品市场销售额的6.5%,近年来增速持续高于医药行业整体增速。他认为,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市场占比低但增速快;二是群众基础好,应用范围广;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大。基于此,林建宁认为中药饮片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饮片监管刻不容缓
尽管中药饮片行业发展迅速,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在会上强调,中药饮片质量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高度重视饮片监管。他提出,要加强对饮片企业的监管,淘汰落后企业,扶持优质企业,推动中药饮片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林建宁指出,当前中药饮片行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业态分化复杂,产业集中度低;二是高端资源流失,低端产品良莠不齐;三是行业创新力不足,发展方向不明确。针对这些问题,他建议加强行业监管,推动行业创新,促进中药饮片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药材价格指数的下跌趋势逐渐减缓,为中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药材的“地道性”一直是中医药市场的热点话题。近年来,中药材市场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品质参差不齐、价格波动较大等。然而,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中药材市场逐渐进入修复期。
基层医疗市场需求激增,成为中药行业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国务院发布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要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这为中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基层医疗机构在中医药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方便快捷,服务范围广,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中医药服务。随着居民对中医药需求的不断增长,基层医疗机构在中医药服务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中药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张。近年来,我国医药市场发展迅速,药品销售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中医药认识的不断加深,中药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快速增长。
然而,中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中药质量参差不齐、中药价格波动较大、中药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中药行业需要加强质量监管,提高中药品质;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中药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中药从业人员的素质。
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健康佳品。中医认为,茶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等功效。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影响某些药物的效果,因此,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应注意避免同时饮用茶水。
首先,茶叶中的鞣酸会与某些金属离子结合,从而降低药效。例如,治疗贫血的药物硫酸亚铁、治疗胃溃疡的氢氧化铝等,都含有金属离子,与茶水中的鞣酸结合后,会降低药效,并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腹痛和便秘。
其次,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与生物酶结合,降低酶活性,从而降低药效。例如,助消化药物胃蛋白酶、淀粉酶等,都属于酶类制剂,与茶水中的多酚类结合后,会降低药效。
此外,茶叶中的鞣酸还会与生物碱类物质结合,生成沉淀物,降低药效。例如,治疗痢疾的常用药黄连素、止咳药麻黄素等,都属于生物碱类物质,与茶水中的鞣酸结合后,会降低药效。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药物都不宜与茶水同服。例如,服用维生素C时,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对于心动过缓的冠心病患者,适量饮用茶水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总之,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应注意避免同时饮用茶水,以免影响药效。同时,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和茶水,以确保身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中医药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许多老字号中药企业纷纷宣布对其独家品种进行提价,如片仔癀、同仁堂等。本文将从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个方面,探讨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中药材作为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独特的道地性和资源特性。由于中药材讲究品质和产地,一些贵稀药材如人参、阿胶和虫草等,未来有望成为中药材中的“奢侈品”。
中药饮片是中药行业的重要环节,其在中成药生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中成药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养生消费的兴起,中药饮片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目前,中药饮片行业集中度较低,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2%,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中药饮片领域,康美药业、东阿阿胶、江中药业等企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康美药业致力于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东阿阿胶则通过上游驴养殖基地和下游食品延伸,做大产业规模。江中药业作为创新型企业,未来有望在中药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中药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中药行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总之,中药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企业努力下,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投资者可以关注具有上游中药材资源、现代制药工艺和品牌拓展能力的企业,如康美药业、云南白药、益佰制药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新型中药制剂,逐渐受到关注。然而,正当业界期待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扩容之际,国家药监局近日的一纸通知却突然收紧了审批门槛,这使得拟申报中药配方颗粒的药企暂时止步,也使得华润三九、上海家化、红日药业等6家国家级试点企业继续保持垄断优势。
6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严格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及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研究管理。通知强调,中药配方颗粒仍处于科研试点研究阶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推进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研究工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适时出台相关规定。在此之前,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自行批准中药配方颗粒生产。
据了解,自《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2001年7月实施以来,上海家化子公司江阴天江药业、红日药业子公司康仁堂、华润三九、广东一方、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及四川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继获得国家试点生产企业资质。中药配方颗粒业务的扩展,逐渐成为中药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资料表明,红日药业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2.29亿元,其中,中药配方颗粒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85.69%,毛利率高达74.39%。上海家化2012年年报显示,江阴天江去年营业收入18.92亿元,营业利润4.84亿元,净利润4.11亿元,参股公司贡献的投资收益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16.54%,也成为上海家化参股公司投资收益超10%的唯一企业。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的替代品,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增长期。配方颗粒行业总收入从2006年的2.3亿元成长至2012年的32亿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速超过50%。然而,随着审批权收紧,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昨日,记者从华润三九和红日药业了解到,目前公司正对该政策进行解读、研究。红日药业称:“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规划将于半年报中予以详细披露。”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品种保护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规范中药品种保护工作,保护中药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6年12月23日发布了《中药品种保护受理公示》。
本次公示的品种涵盖了多个中药类别,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这些品种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
中药品种保护工作旨在通过对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市场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品种实施保护,鼓励中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推动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药品种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对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实施市场准入制度,限制其他企业生产、销售同一品种的中药产品;对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实施专利保护,禁止他人侵权;对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实施质量标准管理,确保中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次公示的中药品种保护工作,对于推动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中药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在中药品种保护工作的推动下,我国中医药事业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
近年来,中成药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众多中成药大品种在多个主流治疗领域崭露头角。然而,随着中成药降价以及医保支付方式的转变,中药大品种培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探讨中药大品种培育的困境及突破之道。
首先,市场信息获取是培育中药大品种的关键。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临床需求变化,从而找到合适的研发方向。价格信息作为市场信息的核心,可以反映出供需状况,为企业提供市场导航。
其次,重视品种前期研究是培育中药大品种的基石。企业应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打造具有持久需求的大品种。针对我国40岁以上人群高发的心脏病和癌症,相关药物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此外,临床数据支持也是中药大品种培育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加强临床研究,为药品提供循证证据,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加强学术推广,提高药品的认知度。
中药大品种培育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市场信息获取、重视品种前期研究、强化临床数据支持等措施,中药大品种培育有望突破困境,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在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背景下,医药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商业购销增势平稳,医药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格局。
医药工业生产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完成36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90%。从行业分类情况看,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中药饮片、生物生化制品、化学制剂等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医药商业购销增势平稳。1~5月份,医药工业销售产值完成34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4%。医药工业产销率为94.91%,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医药零售市场稳步增长。据统计,1~6月份,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购进总值为19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4%。销售总值为21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6%。
医药行业外部环境良好。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企稳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为医药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企业并购、重组推动了医药流通领域的结构调整。大企业主导跨地域并购,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相继加快了购并重组步伐成为区域性的龙头企业。
医药商业效益水平总体趋稳。据统计,2008年行业利润率为1.18%,毛利率为7.07%,费用率为6.45%。